香料发展历史及常识

合集下载

香料课件培训资料

香料课件培训资料

03
护肤品
护肤品中的香料主要用于掩盖产品本身的气味,提升使用感受。同时,
某些香料成分如精油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舒缓功效,有助于改善皮
肤状态。
香料在室内环境机等设备,将香料散 发到室内环境中,有助于营造舒适、 愉悦的氛围,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 质量。
通过将香料滴入蜡烛、熏香等物品中 燃烧,产生香气,用于室内装饰和氛 围营造。这种应用方式历史悠久,至 今仍受到广泛欢迎。
香料在烹饪中的搭配原则
根据食材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香料
控制香料的用量
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香料搭配,以突出 食材的口感和风味。
香料的用量要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 菜肴的口感和风味。
注意香料的搭配比例
根据菜系的传统习惯进行搭配
不同种类的香料搭配比例要适当,以达到 最佳的口感和风味效果。
不同地区的菜系有不同的香料搭配习惯, 应遵循传统习惯进行搭配。
香料的历史与文化
总结词
介绍香料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在烹饪中的应用和发展。
详细描述
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们在古代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香料也有着不同的用 途和意义。在烹饪中,香料不仅为食物增添了风味和口感,还具有防腐、杀菌等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 香料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推动了香料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有效成分释放出来。
香料保存方法
干燥保存
将香料晾晒或烘干至含水量较 低,然后密封保存,以防受潮
和霉变。
冷藏保存
将香料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延 缓氧化和细菌繁殖,保持其新 鲜度和品质。
真空密封保存
将香料放入真空袋中,排除空 气,以延长保存期。
抗氧化剂保存
添加适量抗氧化剂,延缓香料 氧化变质,保持其香味和色泽

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

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

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香料是印度尼西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烹饪中的调味品,更是国家的一张名片。

在印度尼西亚,香料丰富多样,种植和使用香料的传统源远流长。

本文将探讨印度尼西亚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的背景、特点以及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

一、香料种植的历史与背景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印度尼西亚古代,当时香料是与印尼群岛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

在13世纪,香料成为印度尼西亚与欧洲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丁香、香兰和肉豆蔻等。

印度尼西亚自古就是世界上香料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得益于该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气候温暖湿润,加上肥沃的土壤,这些条件使得香料在这里生长繁茂。

二、主要香料种植情况1.丁香种植丁香是印度尼西亚的重要香料之一,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的马鲁古群岛。

这里生长着最好质量的丁香,有着浓郁的香味,所以被誉为“香料之王”。

印度尼西亚的丁香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2.香兰种植香兰是印度尼西亚另一种重要的香料,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岛的达仁区。

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香兰种植,在这里栽种的香兰香气浓郁,被誉为“香草之王”。

3.黑胡椒种植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上三大黑胡椒出口国之一,黑胡椒主要产自印度尼西亚的北苏门答腊、南苏门答腊和望加锡等地。

由于印度尼西亚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这里种植出的黑胡椒颗粒饱满、辛辣浓郁。

三、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调味文化中的地位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烹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地人善于利用各种香料来调配出丰富多样的口味,给菜肴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印度尼西亚的传统烹饪中使用的香料包括姜黄、大蒜、辣椒、茴香、豆蔻、指甲花等。

印度尼西亚的传统菜肴如印尼炒饭、沙爹、印尼炖肉等,都少不了各种香料的调配。

不同的香料调配出不同的特色口味,给人以深深的印度尼西亚风情。

此外,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地居民常常用香料来为房间增添香气,并且信奉香料具有净化空气和驱邪的作用。

第五章 食用香味料

第五章  食用香味料

(3)磨榨法



这是利用研磨压榨的方法使植物细胞破裂 而流出油质。 主要用于生产柑桔类芳香油。 常见的有冷磨法和冷榨法。
(三)合成香料

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对食用香料的需求每年 约增长10%左右,单靠天然香料已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合成香料应运而生。
在合成香料中,一类是与天然香料成分化学结构完 全相同的化合物(天然等同物)。在日本,这类合成香 料年产量较大的主要有苯乙醇、醋酸苄酯、香叶醇、 薄荷脑、洋茉莉醛、松油醇、苯甲醇、香豆素、香 兰素等。 另一类是那些在天然香料成分中虽没有发现,但香 气非常类似的化合物,或者是香气卓越、独特的化 合物。



中国不但使用香料的历史悠久,也是进行香料贸 易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香料贸易主要通过 海上,与陆上贸易丝绸之路相对应,构成了泉州 海上贸易香料之路。樟脑、麝香、乳香等香料由 海上输入日本、埃及和欧洲。 早期使用的香料都是未加工过的动植物发香部分。 大约在8-10世纪,人们已经知道用蒸馏法分离香 料。在13世纪,人们第一次从精油中分离出萜烯 类化合物。到19世纪,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出 现了合成香料。 随着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品种的日益增加及调香 技艺的提高,香精得到了快速发展。时至今日, 人们在加香产品中使用的大都是香精,直接使用 香料的已经非常少了。
三、食用香料的调合

食用香味料大多数是调合香味料,它由天然香料、合 成香料以及其他的辅助成分配制而成。
设计调合香味料的配方叫调香味。设计配方的技术人 员称为调香味师。按照配方制造调合香味料的过程叫 作调合。 正如食品一般都需经过烹调才会变得美味可口一样, 从这个角度看,调香味和烹调十分类似。例如胡椒十 分辛辣而很难直接食用,若将它与某些调味汁适量混 合,便会产生美味效果。

香料香精的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香料香精的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香料香精的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1.香料香精的发展史食用香料是一类能使嗅觉器官感受到气味的物质,由于有些物质具有刺激味觉器官的能力,故常将凡能刺激味觉或嗅觉器官的物质统称为“风味物质”。

也有一些称为香料的前驱物质,在食品烹调或加工过程中因受热等原因而产生香味,就食品添加剂而言,食用香料是指能赋予食品香气为主的物质,个别食用香料兼有赋予食品特殊滋味的能力。

香精是由多种香料(有时加有一定量的溶剂和其它添加剂)调配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香型、可直接用于产品加香的混合物。

香料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黄帝神农氏时代,早有采集树皮、草根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

当时人类对植物挥发出来的香气已经非常重视,又加以自然界花卉的芳香,对它产生了美感。

因此在上古时代就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拜福,清净身心之用,同时也用于祭祀和丧葬方面。

后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

我国在夏、商、周三代前就开始了对香料的使用。

在1897年,开掘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曼乃斯等墓时,发现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该物品现可在美国和开罗博物馆内看到。

当时的僧侣可能是采集、制造和使用香料、香油或香膏者。

印度、希腊等文明古国也是最早使用香料的国家。

公元前1729年就有香料贸易,公元前370年希腊著作中记载了至今仍在使用的香料植物,还提出了“吸附”、“浸提”等方法。

至14世纪,阿拉伯人经营香料业,开始采用蒸馏法从花中提油,提取玫瑰油和玫瑰水。

中世纪后,亚欧有贸易往来,香料是药品之一,我国香料随丝绸之路远销西方。

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我国对香料十分重视。

15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和伽玛氏环球旅行者也来中国探索香料。

1370年,第一只用乙醇的香水———匈牙利水出现了,开始只是从迷迭香中蒸馏制得,其后才逐渐从薰衣草和甘牛至等植物中制得。

自1420年,在蒸馏中采用蛇形冷凝器后,精油发展迅速,然后在法国格拉斯生产花油和香水,从此成为世界著名的天然香料(特别是香花)的生产基地,此后各地也逐步采用蒸馏提取精油。

香料的历史与文化

香料的历史与文化

香料的历史与文化香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为我们的食物和饮品增添了浓郁的香气和口感,还被广泛应用于香水、药品和祭祀仪式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香料的历史起源、文化意义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

一、香料的历史起源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各种香料了。

古埃及人相信香料具有神秘的力量,可用于驱邪、祭神、保护身体,并赋予普通物品以神圣的意义。

他们将香料运用于宗教仪式和法术中,如法老陵墓中经常用到的“辛特之苦”。

古埃及人的使用方式对后来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印度,香料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印度人将各种香料用于宗教仪式、医疗和美容,认为香料具有神圣的力量。

在印度的传统文化中,香料以及它们所释放出的香气被视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相传佛陀诞生时,身边弥漫着各种香料的芬芳,这也进一步加深了香料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

二、香料的文化意义香料在不同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

首先,香料常常与宗教仪式和神圣活动联系在一起。

在许多宗教仪式中,例如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人们会燃香或施洒香粉以表达虔诚和敬意。

香料的香气被认为是神灵的象征,能够净化心灵并引导人们与神性相连。

其次,香料也用于美化和改善生活品质。

在古代和现代,人们常常在食物和饮料中加入香料,以增添口感和香气。

比如在中国,八角、桂皮、花椒等香料被广泛用于烹饪中,赋予食物独特的风味。

在西方,肉桂、香草等香料则经常用于糕点、甜点和饮料制作中,给人们带来美妙的味觉享受。

此外,香料还常常被用于药物制备和治疗中。

在古代,人们发现一些香料具有抗菌、镇静、解热等功效,因此将其用于药物制备。

例如,丁香可以用于缓解牙痛和消炎;姜可以用于暖身消食;薄荷可以用于缓解头痛和消化不良。

这些香料的药用价值在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传承至今。

三、不同文化中的香料应用香料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

在亚洲,例如中国和印度,人们常常将香料作为调味品添加到菜肴中,以提升食物的口感和香气。

香料的发展历史

香料的发展历史

香料的发展历史(2009-11-30 20:15:17)转载▼标签:克丽奥佩特拉香料香囊埃及人杨贵妃罗马时尚香料的发展与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

在不同的国家发展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A、古埃及埃及人使用香料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远早于其它的文明。

埃及人制造香水和滋润药膏的方法是:用油浸泡香料植物,再用布把这种液体过滤一下,或者把花瓣揉进脂肪里面,来吸收和保存它们的香味。

人类最早的香水就是埃及人发明的“Kyphi”(可菲)神香,但是当时并未发现精练高纯度酒精的方法,所以确切称为香油,是由祭司和法老专门制造的。

公元前1500年,香水使用在埃及已经日趋普遍,香精和油膏普遍用于沐浴中、沐浴后,通常被存放在造型优美的容器里,这可以从现代发掘出的古代坟墓里面找到很好的例证。

那时埃及人在公共场所不涂香水是违法的。

人们死后,利用香料的防腐性,用香料裹尸,成为木乃伊,使之永存。

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世界三大美女之一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以香味使罗马英雄臣服的例子。

克丽奥佩特拉因为宫廷的权力斗争,被逐出埃及,罗马的最高权力者恺撒大帝,被她的美色迷惑,由于他的鼎力相助,使她重登埃及女王的宝座。

凯撒大帝死后,她又接近握有罗马政治实权的安东尼,利用他的政治力量,保住她的王位。

使罗马英雄一个接一个臣服的克丽奥佩特拉,举止优雅、声音甜美,以及能说数国语言的才华,掳获了许多人心。

尤其是她使用香气的奢华,更能凸显她的魅力。

克丽奥佩特拉时就香气不断,据说她每天一定要在装满香料的浴缸中沐浴,并在身体上涂麝猫香之类的动物性香料。

以现代的说法,她全身就是混合了花香与动物性香料,也可以说她喜爱使用性感的香味。

克丽奥佩特拉以芬芳的索绕向周围的人宣示她自己的存在,更提升了埃及女王的权威及女性的魅力。

B、古希腊古希腊把香水神化了,认为香水是众神的发明,闻到香味意味着众神的降临与祝福。

妇女在宗教仪式上必须使用香水。

在古希腊,做香水的人都是妇女,她们吸收了埃及人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

浅述香料的使用在汉、唐、宋三朝的演变

浅述香料的使用在汉、唐、宋三朝的演变

浅述香料的使用在汉、唐、宋三朝的演变导语:"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它可以是沟通人与上天的桥梁,可以用来驱除疫病、装点生活,还可以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等等。

随着朝代的更迭,"香"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作用也越来越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香"在汉、唐、宋三朝的变化与发展。

一、汉朝的香料相传在黄帝轩辕氏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以香料来象征身份地位和上达天庭的习惯。

到了汉朝,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外来使臣进贡之物中香料种类十分丰富,此时香料的用途逐渐从祭祀活动慢慢渗入皇室的日常生活。

(1)香料的用途香料最开始的作用是驱赶蚊虫、治疗疫病。

在《博物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汉武帝统治时期,有弱水西国的一名使者带着香料来进贡,汉武帝看了之后发现这香的大小约等于三枚燕子卵,形状还与大枣类似,觉得这香不过是寻常之物,甚至有些不高兴,便不再搭理这使者。

之后,长安爆发了一场疫病,宫中众人也未能幸免。

这时西国的使者请求汉武帝焚烧他们进贡的香,说是此香有驱除疫病的功效。

汉武帝便将信将疑地尝试了,第二天宫中感病的人便纷纷痊愈了。

长安城百里之内的百姓,都闻到了此香的味道,香气在城中萦绕九日仍有余味。

这些描写也许有些夸张的意味,但足见香料的神奇功效。

西国进贡的兜木香、返魂香、乾陀罗耶香都有类似的功效。

此时香料的使用虽比之前"接地气"很多,但仍是普通百姓无法享受的珍品,因此香料依旧只是王公贵族追捧的对象。

宫中的妃子为讨皇帝欢心,沐浴焚香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飞燕外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被封为皇后的赵飞燕在沐浴时用的水称为"五蕴七香汤"(能把五脏六腑都染上香气的水)。

同时宫女还要向她身上浇沉水香,沐浴完毕后,她坐在椅子上,旁边还要薰上"降神百蕴香"(能吸引神仙下凡的香)。

沉水香材料"黑奇楠"除了妃子外,还有许多想要得到皇帝赏识的官员也会在熏香上花很大功夫。

2香精香料和调香发展简史

2香精香料和调香发展简史

2 香精香料和调香发展简史香料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农时代,早有采集植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

当时人类对植物中挥发出的香气已很重视,闻到百花盛开的芳香时,同时感受到美感和香气快感;将花、果实、树脂等芳香物质奉献给神,芬芳四溢而达到完美的宗教境界。

因此,上古时代就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明、祭祀、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后来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

夏商周三代,甚至更早就开始了对香料的使用。

唐代以前,有龙脑和郁金香等配方。

五代时有茉莉油和桂花油的应用记载。

春秋以后,宫粉胭脂在民间妇女中也开始使用。

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们消耗化妆品用量之巨,令人叹为观止。

"齐民记要"记有胭脂,面粉,兰膏与磨膏的配制方法。

国外也有数千年的历史。

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晏乃斯的陵墓于1987年发掘,发现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

现在可在英国博物馆或埃及开罗博物馆看到。

僧侣们可能是主要的采集、制造和使用香料者。

埃及人在公元前1350年沐浴时,用香油或香膏,认为有益于肌肤,当时用的可能是百里香、牛至、没药、乳香等,而以芝麻油、杏仁油、橄榄油为介质。

麝香用得也很早,约在公元前600年。

公元七世纪埃及文化流传到希腊、罗马后,香料成为贵重物品即贵族阶级的嗜好品,为了从世界各地寻求香蕉及辛香料,推动了远洋航海,促进了新大陆的发现,对人类交通史大有贡献。

圣经旧约埃及记第30章记载:"请你取用香料,即苏合香、没药、枫子香、纯乳香,各种香料必须重量相同,然后按照制造香料的技术制造熏香.。

"文中提到的香料都是由树脂等天然物质制成的,其中有些香料至今还在使用。

在同一章中还有关于制造香油的记载,所用原料是液体没药、肉桂、桂枝和橄榄油。

随着香料需求量的增加,草根树皮不便处理和运输,花类也无法四季供应。

因此到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开始经营香料业,并用蒸馏法从花中提油,较著名的是玫瑰油和玫瑰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麝香

为鹿科动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 燥而成,是一种高级香料,如果在室内放一丁 点,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麝香不仅芳香 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在我国使用,已有 悠久历史。唐代诗人杜甫在《丁香》诗中遇: '晚坠兰麝中'。麝香是配制高级香精的重要原 料。古代文人、诗人、画家都在上等麝料中加 少许麝香,制成'麝墨'写字、作画,芳香清幽, 若将字画封妥,可长期保存,防腐防蛀。
香料发展历史及常用香薰
徐蔚
熏香习俗的来源

熏香的习俗来源于宗教信仰,上古时期人们对各 种各样的自然现象解释不了,感到神秘莫测,希望借 助祖先或神明的力量驱邪避疫、丰衣足食。于是找寻 与神对话的工具。由于人们觉得神和灵魂都是飘忽不 定的、虚无飘渺的,自然界除了云、雾以外(云雾缭 绕之外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神仙居住之所)只有熏烟有 此特征,于是古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与神、祖先联络 的办法,这就是熏香。古埃及人向太阳神祈祷时,口 中念诵“借香烟之力,请神明下界”,这同中国人点 香敬佛完全相同。
古代雅典的香料商店实际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成为各阶层人士的集会场所, 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以 及社交界的知名人物频繁出 入,成为热闹的社交活动中 心。
香薰炉

古代的熏香炉是金属或陶瓷做的外表有着精美 图案的火炉,在里面点燃碳火,时时撒上香料 散香。现代的“熏香炉”则是使用加热方法 (一般是煮水)使香精的气味散发在空气中以 调节环境气氛的一种器皿,它结合了陶瓷艺术、 蜡烛火焰和芳香养生于一体,兼具实用、收藏、 欣赏价值之功能。其构成由“炉体”、加热用 蜡烛和香精(通常加入水中与水蒸汽一起挥 发)。


“基福”,是埃及著名的熏香。它的香气可使精神 镇静,并有催眠作用,熏香不仅可在室中焚烧,也可 用来使身体或衣物染上愉快的香气。在埃及的全盛时 代,几乎人人身体涂香油,用香料熏衣服。 阿拉伯的喜爱麝香,胡子上涂麝香,室内焚烧麝 香。 印度人自古以来在宗教仪式和个人生活中广泛使 用由各种树脂和香木制成的熏香。 伊斯兰教徒用白檀、沉香、安息香、广藿香等制 作熏香。
檀香

木质、细致,甜而带异国情调,余香袅绕。 这种精致的油,来自一种常绿的寄生树, 此树把自己的根依附在别的树根上,檀香通常 以薄片型的方式出售,并且,至少要30年以上 的树龄,才能达到采集贩卖的标准。公认为最 好的檀香精油,是产自印度的迈索尔(Mysore)。
檀香


檀香自古以来便深受欢迎,从印度到埃及、 希腊、罗马的贸易路线上,常见蓬车载满着檀 香。许多古代的庙宇或家俱,都是由檀香木所 做,可能是檀香具有防蚁的功能。 檀香的焚香需求量不少于檀香木,檀香独 特的香味,具有安辅作用,对于冥想很有帮助, 因而广泛被用在宗教仪式中,特别是印度和中 国,对檀香的需求量至今丝毫不曾减少。檀香 也是香水中常用的原料
沉香

国产沉香:又名海南沉、海南沉香、白木 香、莞香、女儿香、土沉香。为植物白木香的 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海南岛。


伽南香:又名奇南香、琪南、奇楠、伽南沉。 为植物白木香或沉香近根部的含树脂量较多的 木材。 绿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绿褐色的伽南香。 紫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紫褐色的伽南香。 盔沉香:又名盔沉。进口沉香药材多呈盔 帽形,故名。

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时时也 传入了熏香,寺院日日香烟弥漫,朝廷举行典 礼时也要焚香,平安时代以后,香料开始脱离 宗教用于“美”的目的。贵族们学起“唐人” 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 的熏香鉴赏会,这也是鉴真和尚带入日本又经 “和风”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到了足利义 政的东山文化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 的“闻香”风俗,逐渐形成日本的“香道”。

若经水不调,因实而闭者,不妨以此决之,若 因虚而闭者,是其寇仇。且病起于郁者,即 《内经》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大有深旨,若 错认此药为解郁而频用之,十不救一。至于怀 孕,最忌攻破,此药更不可以沾唇。即在产后, 非热结停瘀者,亦不可轻用。若外邪未净者, 以此擅攻其内,则邪气乘虚而内陷。若气血两 虚者,以此重虚其虚,则气血无根而暴脱。此 女科习用郁金之害人也。

苏合香

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所分泌的树脂。 苏合香为半流动性的浓稠液体,黄白色至灰棕 色,半透明,质粘稠,挑起则连绵不断。体重, 入水则沉。气芳香,味略苦辣而香。以色棕黄 或暗棕、半透明、无杂质者为佳。宜装于铁筒 中,并灌以清水浸之,置阴凉处,以防止走失 香气。
安息香


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 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 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 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其树脂可代安息香树脂使用,治中风昏厥、 心腹诸痛,有开窍、行定血之效。
丁香


似指甲状的红棕色花苞是精油的原料,树平均高 度为5~6公尺左右,主要产地斯里兰卡、瓜哇、马达 加斯加,以蒸馏法制得,其香味为有点鲜苔及木香的 花香,是香水制造业不可缺少的香味,亦常加入酒中, 精油颜色为透明无色。 对心情有正面的影响,舒缓因情绪郁结而产生的 不快或胸闷感。 可稀释后用于疮、痈、疔、疖等的皮肤创伤,有 消肿抗炎的伤口上,促进愈合的作用
古代香薰扇
古代熏香小炉

古代铜制香囊
香薰炉

常用香料

杜衡,月麟香,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 多、和罗、丁香、沉香、檀香、麝香、乌沉香、 白脑香、白芷、独活、甘松、三柰、藿香、藁 本、高良姜、茴香、木香、母丁香、细辛、大 黄、乳香、伽南香、水安息、玫瑰瓣、冰片、 龙涎。
甘松香
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 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 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 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 1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及须根。质 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 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 清凉感。


汉武帝时(公元前140-87年)我国已开始生产炷香。 中国盛唐时的“贞观之治”,长安成了世界科技 中心。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衣、食、住、 行都讲究享受,琴、棋、书、画成为时尚,吃的文化、 酒的文化、茶的文化、各种文化相继发展起来,熏香 也成了艺术。当时公认焚香“极品”为佳楠;次为沉 香,沉香又分为四等,即沉水香、栈香、黄熟香、马 蹄香;再次为檀香等,可见当时评香水平之高超。
郁金

《本草经读》:"郁金,气味苦寒者,谓气 寒而善降,味苦而善泄也。其云血积者,血不 行则为积,积不去则为恶血,血逆于上,从口 鼻而出,则为衄血吐血,血走于下,从便溺而 出,有痛为血淋,无痛为尿血,即金疮之瘀血 不去,则血水不断,不能生肌,此物所以统主 之者,以其病原皆由于积血,特取其大有破恶 血之功也。盖血以气为主,又标之曰下气者, 以苦寒大泄其气,即所以大破其血,视他药更 进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