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可防止静脉注射吸毒者感染HIV
HIV感染的静脉吸毒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和美沙酮治疗效果评价

HIV感染的静脉吸毒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和美沙酮治疗效果评价背景HIV感染的静脉注射吸毒者(Injecting drug users, IDUs)(以下简称"HIV吸毒者”)的管理和治疗仍然是棘手的公共卫生问题,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MMT)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是改善HIV吸毒者生存状况的重要手段。
现有科学证据表明,MMT可以增加HIV吸毒者的ART覆盖率和依从性,降低病死率。
中国建立了国家MMT及ART项目,两个项目的各自效果都有评价,但是对合并治疗者的效果评价鲜有报告。
目的分析HIV吸毒者接受ART及MMT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以HIV吸毒者为研究对象,建立两个观察性研究队列。
以29个抗病毒治疗门诊在2011年达治疗标准(CD4<350个/μl)的所有初治HIV吸毒者为研究对象,建立抗病毒治疗队列。
对合并使用ART与MMT的患者所在的63个美沙酮门诊中2011年内所有符合ART标准(CD4<350个/μ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美沙酮治疗队列。
合并使用ART和MMT者同时包括在两个队列中。
前瞻性随访观察1年,对抗病毒治疗队列的病死率、病毒载量抑制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美沙酮治疗队列的病死率、MMT维持率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抗病毒治疗队列共入选1633例HIV吸毒者,其中324例合并使用MMT,625例仍在使用毒品,684例未使用毒品。
整个队列随访观察1年,80.3%在治,13.5%退出,6.2%死亡。
MMT组、未使用毒品组、使用毒品组病死率分别为5.5、1.7、15.2/百人年。
对死亡影响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无业死亡风险最高[AHR=23.5(95%CI:3.3-170.4)];其它影响因素包括使用毒品[AHR=6.2(95%CI:3.1-12.3)]或MMT [AHR=2.7(95%CI:1.2-6.0)]、低级别治疗机构[县级:AHR=6.2(95%CI:1.7-23.0),地市级:AHR=4.9(95%CI:1.3-17.9)]、男性[AHR=2.2(95%CI:1.1-4.5)、血红蛋的<120g/l[AHR=2.2(95%CI:1.4-3.3)]. CD4<200个/μl [AHR=2.1(95%CI:1.3-3.4)]。
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华医网国家级学分答案

华医网国家级学分: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答案)1.中国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解读1、影响90-90-90目标的达成的因素不包括()A、医疗资源有限、就医困难B、患者抵触治疗C、药物短缺D、不易维持HIV治疗和获得病毒学抑制E、心理健康恶化2、PrEP的适宜人群叙述错误的是()A、HIV抗体检测呈阴性B、存在较高HIV感染风险C、意识清醒,精神正常能够自主决策D、任何年龄段及性别E、无不适宜服用PrEP药物的身体情况3、艾滋病感染途径正确的是()A、血液传播B、空气、水传播C、日常接触传播D、食物传播E、昆虫传播4、PrEP每日口服给药组,在约第()直肠黏膜组织中和约第()子宫颈阴道黏膜组织中达到血液中TFV-DP的最大细胞内浓度。
A、2天,7天B、3天,7天C、3天,10天D、7天,15天E、7天,20天5、()中国首部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发布。
A、2010年B、2012年C、2018年D、2020年E、2021年6、根据2019年数据统计,我国死亡数居于首位的传染病是()A、艾滋病B、肺结核C、乙肝E、狂犬病3、肌酐清除率低于()为PrEP的禁忌人群A、120毫升/分钟B、80毫升/分钟C、70毫升/分钟D、60毫升/分钟E、50毫升/分钟4、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三个90%中,第三个90%是指()A、9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过检测知道自己的感染情况B、90%已经诊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C、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得到抑制D、90%的高危人群接受综合性干预措施E、9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症状得到缓解2.青年学生人群的艾滋病疫情与防控措施1、MSM是指()A、男性同性恋者B、男男性行为者C、双性恋者D、异性恋者E、与同性发生性行为者2、艾滋病的潜伏期()A、1-3年B、3-5年C、5-7年D、6-9年E、8-10年3、青年学生艾滋病传播途径以()为主A、男男性行为B、交换针具吸毒C、输血D、暴力损伤E、接触传播4、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是()A、青年B、老年D、女性E、婴幼儿5、青年学生感染者男女比例为()A、5.7:1B、13:1C、25:1D、46:1E、51:16、研究发现,青年学生感染者和病人中,以()学生为主A、高中二年级以上B、高中三年级C、大中专学生二年级以下D、大中专学生二年级以上E、大中专学生三年级及以上4、艾滋病病毒在人体中的()含量最高A、乳汁B、血液、淋巴液C、精液D、阴道分泌物E、唾液、汗液、眼泪3、艾滋病病毒破坏的是()A、白细胞B、B淋巴细胞C、红细胞D、T淋巴细胞E、吞噬细胞3.MSM人群HIV疫情防控的挑战1、HIV暴露不包括()A、与HIV感染者共用静脉注射针具B、HIV感染者的体液溅入眼睛C、输入可能被HIV感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D、与HIV感染者无保护性行为E、与HIV感染者共用坐便器2、MSM是指()A、男性同性恋者B、男男性行为者C、双性恋者D、异性恋者E、与同性发生性行为者3、MSM是HIV感染高危险人群的原因,不包括()A、男性生理结构B、多性伴C、性行为的高危险D、安全套使用率低E、同性伴侣关系维持时间较短4、视同性恋为有罪的国家不包括()A、伊朗B、俄罗斯C、埃及D、土耳其E、约旦5、HIV防控的关键人群不包括()A、关键人群性伴B、艾滋病患者共同居住人C、MSMD、性工作者E、吸毒者6、“LGTB”四种人中"B"指的是()A、女同性恋者B、男同性恋者C、双性恋者D、变性者E、异性恋者1、艾滋病发现日是()A、1969年9月5日B、1980年10月30日C、1981年6月5日D、1981年5月5日E、1986年6月6日3、IPV是指()A、男男性行为者B、亲密伴侣暴力C、吸毒者D、暴露前预防E、与同性发生性行为者4.HIV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阻断研究进展1、HIV暴露不包括()A、与HIV感染者共用静脉注射针具B、与HIV感染者共用坐便器C、输入可能被HIV感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D、与HIV感染者无保护性行为E、HIV感染者的体液溅入眼睛2、()是PEP预防效果成功的关键A、暴露持续时间B、PEP启动时机C、服药者依从性D、病毒来源及状态E、抗病毒药物在组织中的渗透性3、指南推荐主要的PEP预防方案,三联抗病毒药物需持续使用()A、3天B、7天C、15天D、28天E、30天4、“2+1+1”PrEP按需服药方式,正确的是()A、预期性行为发生前48h口服2片TDF/FTC(或TDF/3TC),在性行为后,距上次服药12h服药1片,48h再服用1片B、预期性行为发生前12h口服2片TDF/FTC(或TDF/3TC),在性行为后,距上次服药12h服药1片,48h再服用1片C、预期性行为发生前2~24h口服2片TDF/FTC(或TDF/3TC),在性行为后,距上次服药12h 服药1片,24h再服用1片D、预期性行为发生前2~24h口服2片TDF/FTC(或TDF/3TC),在性行为后,距上次服药24h 服药1片,48h再服用1片E、预期性行为发生前2~24h口服2片TDF/FTC(或TDF/3TC),在性行为后,距上次服药48h 服药1片,72h再服用1片5、HIV防控的关键人群不包括()A、关键人群性伴B、艾滋病患者共同居住人C、MSMD、性工作者E、吸毒者6、PEP要求在暴露后()内应尽快启动以达到预防作用,超过此时间,则无预防作用。
美沙酮维持治疗——防控艾滋病有效措施【推荐下载】

美沙酮维持治疗——防控艾滋病有效措施【推荐下载】导语美沙酮维持治疗是目前防控艾滋病感染最为安全、有效、省钱的措施之一。
杭州公安部门已简化和降低了申请程序和条件——原先必须劳动教养一次或强制戒毒两次才可提出申请,现在只要自愿戒毒一次,有自愿戒毒所证明,就可向当地派出所提出申请。
美沙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药品之一,可用于治疗海洛因成瘾。
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戒毒者每天只需在门诊花10元服用美沙酮,不但能控制毒瘾,还可避免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
2005年6月,杭州成立首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目前在册人数已有242人,年龄最小的21岁,男性占90%。
现在,每天去杭州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坚持服用美沙酮的吸毒人员有160人,在常规的艾滋病监测中,未发现他们染上艾滋病病毒。
杭州的吸毒人数估计有9000多人,有40%以上为静脉式吸毒。
据内部人员透露,静脉吸毒大多为集体式吸毒,又大多共用注射器,感染艾滋病毒的可能性相当大。
美沙酮维持治疗是目前防控艾滋病感染最为安全、有效、省钱的措施之一。
杭州公安部门已简化和降低了申请程序和条件原先必须劳动教养一次或强制戒毒两次才可提出申请,现在只要自愿戒毒一次,有自愿戒毒所证明,就可向当地派出所提出申请。
美沙酮的副作用美沙酮之所以会出现便秘的副作用是因为它使胃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延长,增加肠道平滑肌静止时的张力,显著地降低直肠的推进性活动,因而导致便秘。
排除药物疗法,经常饮用酸奶可使肠内的有益菌增加,这些有益菌可分解酸奶形成有机酸,刺激肠道,使肠的蠕动加强。
其次,多吃蔬菜。
莲藕能清除肠道污物,刺激肠壁蠕动,防止便秘;紫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钙、钾,能促进胃肠运动;海带中的食物纤维可吸收肠内水分增加便量,海带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和加强胃肠的蠕动;黄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对肠内大便产生作用;大豆中的食物纤维可使便量增加,促进排便;圆白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较多能增强胃肠蠕动的维生素。
艾滋病与吸行为的关系及预防方法

艾滋病与吸行为的关系及预防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吸毒问题在社会中日益突出。
吸毒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还易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艾滋病作为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与吸毒行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与吸行为的关系,并提供一些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一、艾滋病与吸行为的关系1. 吸毒行为易导致艾滋病感染吸毒者通过共用注射器、针头等注射用具,易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在吸毒过程中,由于毒品的刺激,会导致吸毒者在追求刺激和快感的同时,忽略了对注射用具的清洁和安全要求,从而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2. 吸毒行为引发高危性行为毒品的使用会导致吸毒者的自控能力下降,进而使其在性行为中采取不安全的行为,如不使用避孕措施或共享性行为工具。
这些高危性行为容易使艾滋病病毒在吸毒者之间传播。
3. 吸毒与艾滋病的综合效应吸毒者往往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高危人群。
毒品的使用削弱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使吸毒者忽视了监测自身艾滋病感染的重要性,加重了病毒的传播和治疗的困难程度。
二、预防艾滋病的方法1.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针对吸毒者和潜在的吸毒人群,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广告、媒体、网络等渠道,向社会普及艾滋病的危害性和预防知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和意识。
2. 促进吸毒者戒毒康复吸毒者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因此,推广戒毒康复项目和服务,帮助吸毒者走出毒品的泥潭。
康复项目应不仅仅关注毒品依赖的治疗,还应提供艾滋病检测和相关咨询等服务,以控制和降低感染的风险。
3. 提供安全注射用具为了减少注射毒品时共享注射器和针头的情况,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提供安全注射用具,并鼓励吸毒者使用自己的注射用具,避免交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4. 促进安全性行为通过宣传教育和医疗机构的支持,提供避孕套等安全性行为工具,帮助吸毒者和高危人群采取正确的性行为保护措施,避免艾滋病的传播。
5. 加强药物替代治疗药物替代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吸毒治疗方式,可以减少吸毒者进行注射行为的频率和次数。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吸毒人群防艾的法宝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吸毒人群防艾的法宝发布时间:2021-06-25T15:55:04.373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作者:刘伟尹一帆(在读研究生) [导读] 吸毒不仅损害本人健康,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公共卫生问题,刘伟尹一帆(在读研究生)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资阳 641300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吸毒不仅损害本人健康,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静脉注射毒品者共用不洁注射器造成艾滋病感染率极高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吸毒的妇女,更是传播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是由于大部分女性吸毒者为了毒资而卖淫,通过性途径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据统计,艾滋病的性传播比例已经高达95%左右[1]。
多位性伴侣、无保护性行为、同性性行为等形式都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形式,当我们了解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吸毒者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了。
吸毒者在开始吸毒的时候,在毒品的作用下,性欲会增强,而且大多数的吸毒者都是处于性功能旺盛的青少年时期,这样吸毒者就会很容易发生淫乱行为。
乱交行为加大了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加速了病毒的传播,卖淫嫖娼行为也加大了艾滋病感染者的范围。
由于毒品滥用日益严重,特别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药品,到2017年全世界注射吸毒者人数为1130万人,其中140万人感染艾滋病。
截至1990年,全球已有32个国家报告在静脉吸毒者中发现艾滋病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为了控制艾滋病在吸毒者群体中的进一步蔓延,减少毒品引发的违法犯罪,我国从2004年开始推行戒毒药物维持治疗[2]。
随着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吸毒已被证明是一种极易复发的慢性脑疾病。
因此,像大多数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吸毒也需要采取长期的药物维持治疗。
用适宜的药品对上瘾的人进行长期维持治疗,以减轻他们的依赖,促进身心康复的戒毒医疗活动。
药物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与副作用

药物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与副作用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目前,世界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药物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方法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药物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及其可能的副作用。
一、药物预防艾滋病的效果目前,药物预防艾滋病主要采用两种策略:预先曝露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简称PrEP)和后期曝露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简称PEP)。
1. 预先曝露预防(PrEP)的效果PrEP是指未感染HIV的人群在暴露前主动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ntiretroviral,简称ARV)来预防感染。
研究表明,PrEP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例如,一项研究显示,使用含有特诺福韦(Tenofovir)和恩替卡韦(Emtricitabine)的药物组合PrEP在高风险人群中的有效性可达到90%以上。
2. 后期曝露预防(PEP)的效果PEP是指在暴露后的72小时以内,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使用ARV抗病毒药物来防止HIV感染。
PEP的早期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一项研究发现,PEP的使用能够减少HIV感染的几率高达80%。
二、药物预防艾滋病的副作用尽管药物预防艾滋病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需引起注意。
1. 药物耐受性和抗药性长期服用ARV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耐受性和抗药性的发展。
一些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可能会产生对药物的耐受性,从而减弱治疗效果。
此外,部分研究还发现使用PrEP药物可能增加感染耐药HIV株的风险。
2. 肾脏和骨骼问题一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能对肾脏和骨骼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使用PrEP药物可能导致肾脏功能损害,而使用PEP药物可能增加骨骼疾病的风险。
3. 药物副反应ARV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不适症状。
对于个别人群,副反应可能更为严重,并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美沙酮维持静脉注射吸毒者HI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学 与 卫 生 统 计 学
主要传 播 因素 之 一 。 国 内调 查 显 示 , 品 注 射者 存 毒
在 较 高 的共 用 注射 器 行 为 和不 安 全 性行 为 , 很 容 这
易构成 H V在 吸毒 者 、 娼或 嫖 客及 家 庭 成 员 之 间 I 暗
的传播链。《 中国 20 07年艾滋病 防治联 合评估报
ij t n dus sr n l ig saig sr gs na sxa eair nd rg n sce y u n m taoe n ci rg ue ic dn : hr y ne ,u sf eu bhvo e o s u n i e l a dug g ert d r g e dn i l i h
t e a o r k o en n e t d b D 2 . % r f s d t ie o o h y h d n s fb i gi fc e yAI S, 3 3 i e u e l rc mmu i ae w t V/ DS vc i , 9 2 o v n c t i HI AI it h ms 2 . % h l ed a n g t e at u e a o tw eh rHI AI i t h u d c n i u h i su y o r 2 . % c n ie e h tt e o l e ai t t d b u h te V/ DS v ci s o l o t e t er td rwo k. 8 O v i ms n o sd r d t a h y w u d gv p t ame t i t e h ms l e r n e t d b DS, e p o o t n o h rn y n e , a ig t o o r e u l i e u r t n , h y t e ev swe e i ce y AI e f f t rp ri fs ai g s r g s h vn w rmo e s x a h o i p r e s n t sn o d m u n e , r g i g s c e l u n t a o e ma n e a c r ame t a c u td f r3 . % , a t r , o i g c n o d r g s x d u gn e rt d r g me h d n i t n n e t t n , c o n e o 7 8 n u i y i e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2-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1、我国主要推荐使用的蛋白酶抑制剂(PIs)是()A、奈非那韦B、利托那韦C、达芦那韦D、克力芝[正确答案]E、阿扎那韦2、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A、不安全性生活史B、静脉注射毒品史C、职业暴露史D、HIV阳性者所生子女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3、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tid的正确服药方法是()A、早中晚餐的餐后半小时服用B、早中晚餐的餐前半小时服用C、每8小时一次[正确答案]D、分别在早上8点、中午12点和下战书4点服用E、在一日三餐时随餐服用4、关于特殊人群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说法不准确的是()A、核苷类似物对HIV和HBV有抑制造用,因而不建议单独用于HBV的治疗,可能会招致HIV耐药B、女性在哺乳期应当暂停抗病毒治疗。
[正确谜底]C、对于儿童和婴幼儿,无论WHO临床分期或CD4水平,所有都应举行治疗D、所有HIV感染者一旦发觉活动性肺结核病应立刻入手下手承受抗结核治疗E、抗HCV方案和疗程与单独HCV感染相同,但要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5、下列哪一项属于艾滋病检测中的的确证试验()A、酶联免疫试验B、免疫印迹试验[正确谜底]C、快速试纸条D、明胶颗粒凝集试验E、以上都是6、对于拉米夫定的不良反应,恰当地是()A、高脂血症B、不良回响反映较小[正确谜底]C、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D、皮肤褪色E、胰腺炎7、关于HIV感染的确定,下列说法有误的是()B、对于成人,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或血液中分离出HIV毒株可诊断为HIVC、经确认试验HIV-1(或HIV-2)抗体阳性者,出具HIV-1(或HIV-2)抗体阳性确认报告D、筛查试验呈阳性回响反映可出具阳性报告[正确谜底]E、对于抗体阳性确认报告,应做好保密工作8、以下那种情况时,不属于强烈建议优先尽快启动治疗()A、CD4+T淋巴细胞≤350个/mm3者B、合并活动性HBV或HCV感染C、急性感染期[正确谜底]D、配偶或性伴中HIV阳性的一方E、妊娠9、关于艾滋病的治疗目标,不正确的一项是()A、治愈,使患者获得正常的寿命[正确答案]B、最大程度的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至检测下限并减少病毒变异C、减少异常免疫激活D、减少非艾滋病相关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E、防备母婴传播10、对于我国的国家标准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免费治疗中,治疗方案是基于让患者最大受益的目标来制订的[正确谜底]B、所有的初始治疗方案均包含三种抗病毒治疗药物C、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作为骨干药物D、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选用复方单片制剂E、医生在开始抗病毒药物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二)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应对战略1、影响依从性的身分有()A、文化水平B、药物不良回响反映C、社会蔑视D、年龄E、以上都是[正确谜底]2、对于治疗失败的HIV感染者,首先评判()A、依从性[正确谜底]B、耐药病毒C、药物剂量D、药物效能E、身体状况3、一线治疗失败后延迟更换的影响有()A、病毒学和免疫学状况持续恶化B、机遇性感染风险增长C、病死率增长D、累积耐药和耐药突变增加E、以上都是[正确谜底]4、中国关于一线治疗失败后更换二线药物的标准中,错误的说法是()A、需要评估并保证患者依从性B、患者连续接受过一线治疗方案至少12个月以上C、如果既不能做耐药监测,也不能及时得到VL检测结果,当患者出现免疫学失败时,也不能更换二线药物[正确答案]D、如果在治疗12个月内,有耐药检测结果可特殊处理E、没有条件进行耐药检测,如果两次VL>1000拷贝/ml,也可以更换5、在中国指南中,病毒学上治疗失败的定义是()A、承受抗病毒治疗12周后,继续两次血浆HIVRNA>400拷贝/mlB、承受抗病毒治疗24周后,继续两次血浆HIVRNA>300拷贝/mlC、承受抗病毒治疗24周后,继续两次血浆HIVRNA>400拷贝/ml[正确谜底]D、承受抗病毒治疗24周后,继续两次血浆HIVRNA>600拷贝/mlE、接受抗病毒治疗48周后,连续两次血浆HIVRNA>400拷贝/ml6、免疫学上,治疗失败的定义是无论病毒载量是否被完全抑制,HIV感染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到治疗前的基线水平(或之下),或持续低于()个/mm3A、80B、100[正确答案]C、120D、150E、1807、关于耐药,说法不准确的是()A、当耐药招致治疗失败时,应举行耐药检测B、抗病毒治疗失败举行耐药性检测时,应在病人停药一月后再做检测[正确谜底]C、当标本中病毒载量低,耐药检测的可靠性差,一般<1000拷贝/ml(尤其<500拷贝/ml)不予进行D、耐药检测是指导今后选择治疗方案,不是评估目前病情的成功或失败E、耐药有积累趋势8、关于依从性,下列说法毛病的选项是()A、依从性对病毒抑制效果,减少耐药发生有紧张作用B、现实中很多患者依从性仅75%左右C、即使很小的不良反应也有可能影响依从性而导致治疗失败D、依从性提高后,即便是呈现耐药的HIV感染者的治疗失败也可得到改善[正确谜底]E、对治疗失败的HIV感染者首先应评价其依从性9、耐药包孕()A、原发性耐药B、继发性耐药C、获得性耐药D、传播性耐药E、以上都是[正确谜底]10、导致治疗失败的因素有哪些()A、依从性差B、药物效能欠佳C、药物彼此作用D、吸收不良E、以上都是[正确谜底](三)艾滋病抗病毒的简化治疗1、适用于二线病毒抑制患者的简化治疗方案是()A、LPV/r+3TCB、LPV/r+RALC、DRV/r+3TCD、A、C[正确谜底]E、B、C2、哪一项不是我们在艾滋病治疗中考虑2DR的原因()A、新药的进步使得可以探索2DRB、只要能满意临床需求,药物越少越好C、艾滋病研究进展缓慢,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少[正确答案]D、为未来保存更多药物挑选E、高龄人群和归并症人群能从中获益3、适用于初始患者的简化治疗方案是()A、LPV/r+3TCB、LPV/r+RALC、DRV/r+RALD、DTG+3TCE、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4、理想的2DR应具备哪些特点()A、高耐药屏障B、强效的抗病毒活性C、减少累积的长期药物暴露D、较少长期毒性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5、适用于一线病毒抑制患者的简化治疗方案是()A、LPV/r+3TCB、LPV/r+RALC、DRV/r+3TCD、A、B[正确答案]E、B、C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经典方案是三药联合B、简化治疗是三种药物联合的每日一片的单片方案治疗[正确谜底]C、简化治疗是指可以维持病毒抑制,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将治疗药物简化的方案D、简化治疗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依从性,降低医疗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病毒药物可防止静脉注射吸毒者感染HIV 周三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项研究,声称抗病毒药物可能降低静脉注射吸毒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
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泰国公共卫生部联合实施的曼谷替诺福韦的研究,从2005年持续至2013年。
研究员在17个招募点募集了超过24,000人员,其中一半参与者每日服用一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替诺福韦药片,剩下的参与者服用安慰剂。
在四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发现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参与者的感染率较少了49%。
这并非首次证实暴露前预防(PrEP)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传播艾滋病病毒。
尽管在异性、同性和双性恋男性中进行过类似研究,但疾病防治中心称这是首次研究证明暴露前预防可降低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感染比例。
“此项研究完善了所有主要艾滋病病毒危险人群的暴露前预防功效图。
”泰国公共卫生部联合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合作临床研究首席迈克.马丁博士说到。
“我们现在获知暴露前预防是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高危人群的重要选择,不论其感染途径通过性传播还是静脉注射吸毒。
”
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主任安东尼·福奇博士说道:“此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证实了暴露前预防对仍沉溺于毒品的静脉注射者有效。
”
研究发现吸毒者在吸毒量不变的情况下,暴露前预防可将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降低74%。
“决定功效的关键因素是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依从性,正如暴露前预防实验检测性传播艾滋病病毒一样。
”马丁说道。
“这些结果强调帮助采用暴露前预防人群获取依从性的有效水平的重要性。
”
“通常很难归属抗病毒药物对静脉注射毒品感染者的防护作用。
”德班夸祖鲁-纳塔尔大学南非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沙林.卡林教授说道,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一些静脉注射吸毒人员为维持其吸毒费用而从事卖淫之类的高风险行为。
“尽管有人质疑暴露前预防在预防静脉注射吸毒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方面的有效程度,但总体结果显示每日服用常量的替诺福韦可降低静脉注射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传播。
”卡里姆说。
“静脉注射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病毒防治工作包含许多可行的手段,如针具交换、美沙酮方案、倡导安全性行为和注射、使用安全套以及艾滋病病毒咨询与检测,经注射吸毒人员的暴露前预防可作为附加防治措施。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此研究结果视作这些年来其他暴露前预防实验的补充。
“科学进步逐渐为终结艾滋病的肆虐铺平道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贝迪指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维持患者寿命和质量、预防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方面潜能显著。
此项研究结果重要,如果在艾滋病病毒计划中有效的使用,可能更显著保护静脉注射吸毒者感染艾滋病病毒。
”
疾病防治中心声称到目前为止,所有证据表明暴露前预防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
并且每天使用也无需担心。
文章编译自:Antiviral Drugs Help Prevent HIV Infection in IV Drug Users
作者:Saundra Young
原文链接:/2013/06/12/antiviral-drugs-help-prevent-艾滋病病毒-infection-in-iv-drug-users/
本文版权属于康知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