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开发动态监测概述

油藏开发动态监测概述
油藏开发动态监测概述

油藏动态监测概述

油藏动态监测,是油藏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他贯穿于油藏开发的始终。所谓油藏动态监测,就是运用各种仪器、仪表,采用不同的测试手段和测量方法,测得油藏开采过程中动态和静态的有关资料,为油藏动态分析和开发调整提供第一性的科学数据。

第一部分油藏动态监测的内容

油藏动态监测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油层压力监测;流体流量监测;流体性质监测;油层水淹监测;采收率监测;油水井井下技术状况监测。

一、压力监测

开发过程中,油藏内流体不断运动,流体分布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取决于油层限制和油层压力。对于注水开发的油藏,一般来说,保持有较高的油层能量,但由于油层性质的不均质性或地质构造的特点,决定了油层压力的差异,从而导致油藏内各部位流体运动的差异。因此,研究分析油层压力的变化是十分主要的。

油层压力监测要求在油藏开发初期就测得油藏的原始油层压力,绘制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以确定油藏的水动力学系统;开发以后,每间隔一段时间(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定期重复测定油井油层压力,绘制油层压力分布图。这样,通过不同时期的压力对比,可以比较简单而又直观地了解油层压力的重新分布和变化情况。

在油层压力监测中,除了监测油层压力的变化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系统试井监测。系统试井监测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压力计算的范围,通过稳定试井,可以测定较为准确的采油指数,确定较为合理的工作制度,求得油井的生产能力。也可以在不稳定的条件下应用压力恢复曲线计算油层渗流参数,分析油井的完善程度,确定断层距离,估算油井控制储量,对油井的油层渗流条件和流体渗流特性可以进行十分详细的分析;利用水文勘探,干扰试井分析了解井与井之间的开发状况和开采特征。近年来,干扰试井在不断地得到发展和运用。

油层压力监测主要提高井下压力计测压来实现,根据测定的压力恢复曲线求得压力料和其他试井资料。

二、流量监测

针对油藏多油层开发的特点,由于油层性质的差异和压力水平高低不同,在同一口油井中每个油层的产油量、产水量都是不同的,甚至在同一油层的不同部位,产油量和产水量原始不同的。注水后或进行改造措施后,各油层的产油量和产水量又有这新的不同变化;对注水井而言,在同一口注水井中各油层的吸水量也是不同的。为了在油田开发工程中掌握油井和注水井的分层产油量、产水量、分层注水量,就需要建立流体流量监测。

提高流体流量监测,绘制出油井各油层纵向上的产液剖面和产油剖面,根据定期监测的结果,对同一口油井,将有不同时间所测得的产油剖面和产油剖面进行对比,可以准确地了解每个油层产液量和产油量的变化情况,制订改造措施,使之获得好的措施效果。在注水井绘制出吸水剖面,同样也可根据不同时间测得的吸水剖面来了解各油层吸水量的变化。反之,也可间接了解相应油井各油层的产液量变化。流体流量监测主要通过油田生产测井来实现,油井主要依靠73型找水仪和连续流量计测试,求得油井分层产油剖面和产油剖面;注水井可以通过连续流量计测量注水井的注入剖面,也可直接想注水井注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水,经过放射性测井,测得注水井的吸水剖面。同位素放射性测井还可以用来检查套管外是否存在串槽。

三、流体性质监测

油藏开发过程中,流体的性质影响流体在地下的流动,同时也涉及到地面集输的设计,因此必须对流体性质进行监测。

开放初期要进行高压物性取样,使取得的样品能保持原始地层油状态,然后将样品经过实验室测验,求得原油的高压物性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绘制出油藏饱和压力平面分布图和等原始油气比图,掌握原油地下粘度、比重、体积系数、溶解系数。还要通过深井取样对天然气进行分析化验,确定其组分和天然气性质。对地下室,要确定水的类型、矿化度和氯离子含量。在深井取样的同时,也要对流体进行井口取样,通过化验,掌握在地面条件下油、气、水的物理性质。在开发过程中,仍然要定期对油、气、水进行井口取样化验,以确定裸体性质的变化。

四、油层水淹监测

注水开发的不均质油藏,水驱油的结果,有的油层水淹了,有的油层只水淹了一部分,有的油层还未水淹,对同一油层而言,水淹状况也总是不断变化的,对这些情

况的了解要借助于油层水淹监测。通过矿场地球物理测井,运用计算机分析,综合判断各油层水淹情况和水淹程度;也可以用碳氧比能谱测井,直接测得各类油层的油水饱和度,以此确定水淹情况。

五、采收率监测

对注水开发的油藏,水驱油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在现场,比较可靠的方法是钻检查井,通过油基泥浆钻井取岩芯和密闭取心井的岩芯,然后将岩芯直接在实验室进行测定求得,这就是采收率监测。

六、井下技术状况监测

油藏开发后,在注水过程中会引起某些断层的活动和泥岩层遇水膨胀,从而使地层相应产生某些蠕动,对油、水井套管产生挤压,致使套管变形,甚至错断;也可能由于注入水或地层水的腐蚀使油、水井套管变形。因此,应经常对油、水井进行毕业的工程测井,检查套管损伤、腐蚀、内径变化、射孔质量和管柱结构,随时掌握油、水井井下技术状况。

第二部分建立动态监测系统

搞好动态监测,必须根据油田具体情况建立气一整套油田动态监测系统,根据不同的监测内容,确定观测点,建立监测网。动态监测系统必须遵循资料全,油代表性,有足够的样品数的原则。

一、压力监测系统

油层压力监测系统要求能反映整个油藏的油层压力分布状况,因此要求所选择的测压井点能遍及油藏各部位,这样所测得的压力分布图才能基本反映油藏本身。大庆油田根据油田要求,把所有的自喷井都作为压力观测点。开放初期,要求每月测压一次,以后确定为每季度测得一次油层压力。对抽油井,尽量选择三分之一的井点作为压力观测井点,确定为每半年测得一次油层压力资料。而选择的这些观测井点要比较均匀地分布,以便能反映出平面上的压力分布及其变化状况。

二、流量监测系统

流体流量监测系统,对注水开发的油藏而言,为了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油藏各类油层的动用状况和见水状况,要求尽可能多地测得每口油井的分层产液和产油资料。大庆油田选择二分之一以上的自喷油井作为分层测试找水观测网,每年分层找水一次,取得分层测试资料;对开采动态特殊变化的油井,或挖潜改造作业施工的油井,增加测试井点;对抽油井,虽然分层测试工艺比较复杂,但仍要求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抽油井作为分层测试观测井点,每年测试一次;对于注水井,所有分层注水井均作为分层测试观测井点,每季度分层测试一次,了解分层段的注水量。同时选择五分之一或更多的注水井,进行注同位素放射性测井,每年测试一次,或者根据动态分析的需要,集中某一井区进行同位素测井。

三、流体性质监测系统

流体性质监测系统,首先要求确定高压物性取样的井点,此项工作需在油藏投产初期进行。所确定的取样井点,应考虑其平面上的代表性。大庆油田对所有探井和资料井都进行高压物性取样,开发初期,选择三分之一的井点,作为高压物性的取样点,对于构造顶部和断层附近,则适当加密取样,做出了全油田较完整的饱和压力变化平面分布图。地面原油全分析,在投产初期,每口油井都作为观测井点,以后确定五分之一的油井作为观测点,每半年取样分析化验一次。地面气和水的分析化验与地面原油分析相同。

四、水淹监测系统

油层水淹监测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加密调整的新井,则要求对每一口井都进行油层水淹监测。通过分析地球物理测井(包括自然电位、人工电位、微电极、声波、三侧向、介电等)资料,结合油砂体分布状况和油田开采动态资料,确定每个井点的各类油层水淹状况。二是对原井网生产的油井,通过碳气比能谱测井,测得油层饱和度。能谱测井所选择的观测井点,应根据具体研究内容而定,可以确定少量油井作为定期观测井点,对比饱和度变化;也可以确定在某一小区块进行集中测试,确定饱和度平面分布图。

五、井下技术状况监测系统

油、水井下技术状况监测系统,主要依靠工程测井来完成。通过工程测井,如微井径测井、井下超声电视测井、小直径磁性定位器测井、TCW-2磁测井仪测井、井位测井等方法,检查油、水井套管状况,管外串槽状况等。通过检查,了解断层活动

情况,套管变形程度,因此,油、水井井下技术状况监测系统,应根据油藏构造特点确定几条检测线,这些测线能控制住油藏构造,每年检测一次。每一条检测线上选择几口井定期进行套管检测,按不同时间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判断。对套管变形区和断层附近油、水井应根据生产状况,及时检测。

六、检查井监测系统[/b]

检查井监测系统,由于钻检查井比较昂贵,因此检查井不可能布置得较多,只能根据钻检查井的具体目的来确定,一种是用于地质目的,了解油层参数,孔隙特征和相渗透率曲线。这种检查井的监测系统要能控制构造各主要部位和主要开采层位,同时要选择在未水淹区。另一种是用于开发目的,了解油层水淹状况,确定饱和度和水驱油效率。这种检查井除了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外,主要根据开发动态分析的需要而布置其井位。

根据油藏动态监测系统内容的要求,油藏动态监测的方法在不断发展,下面介绍几种油田上常用的监测方法:

1、试井方法;

2、生产试井方法;

3、油、气、水室内分析化验;检查井。

4、至于数值模拟的方法,随着计算机的日益发展,其应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但目前现场运用不多,仅在研究部门运用。

油田动态监测

油田动态监测 ——应高度重视油田开发全过程的油藏动态监测工作 油藏动态监测是油藏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贯穿于油藏开发的始终。所谓油藏动态监测,就是运用各种仪器、仪表,采用不同的测试手段〃和测量方法,测出油藏开发过程中动态和静态的有关资料,为油田动态分析和开发调整提高第一性的科学数据。 一、动态监测的内容 油藏动态监测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油层压力监测;流体流量监测;流体性质监测;油层水淹监测;采收率监测;油水井井下技术状况监测。 一)、油层压力监测 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油藏内流体不断运动,流体的分布就不断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取决于油层性质和油层压力。对于注水开发的油藏,一般来说,保持有较高的油层能量,但由于油层性质对不均质性或地质构造的特点,决定了油层压力的差异,从而导致油藏内各部位流体运动的差异。因此,研究分析油层压力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 油层压力监测要求在油藏开发初期就测得油藏的原始油层压力,绘制出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以确定油藏的水动力学系统;开发以后,每间隔一段时间(一个月或一季度),定期重复测定油井油层压力,绘制油层压力分布图。这样,通过不同时期的压力对比,可以比较简单而又直观地了解油层压力的重新发布和变化情况。 在油层压力监测中,除了监测油层压力的变化外,还有一个很重要

的内容就是系统试井监测。系统试井监测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压力计算的范围。通过稳定试井,可以测定较为准确的采油指数,确定较为合理的工作制度,求得油井的生产能力。也可以在不稳定的条件下运用压力恢复曲线计算油层渗流参数,分析油井完善程度,确定断层距离,估算油井控制储量,对油井的渗流条件和渗流特性可以进行十分详细的分析;利用水文勘探,干扰试井分析了解井与井之间的开发状况和开采特征。 油层压力监测主要通过井下压力计测压来实现,根据测得的压力回复曲线求得压力资料和其它试井资料。 二)、流量监测 针对油藏多油层开发的特点,由于油层性质的差异和压力水平高低不同,在同一口油井中每个层的产油量、产水量都是不同的,甚至在同一油层的不同部位,产油量和产水量也是不同的。注水后或进行改造措施后,各层的产油量和产水量又有着新的不同变化;对注水井而言,在同一口注水井中各油层的吸水量也是不同的。为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掌握采油井和注水井的分层产油量、产水量,分层注水量,就需要建立流体流量监测。 通过流体流量监测,绘制出油井各油层纵向上的产液剖面和产油剖面,根据定期监测的结果,将一口油井不同时期所测得的产液剖面和产油剖面进行对比,可以准确地了解每个油层产油量和产液量的变化情况,制定改造措施使之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在注水井绘制出吸水剖面,同样也可根据不同时间测得的吸水剖面来了解各油层吸水量的

注水开发油藏动态监测

第七章注水开发油藏动态监测 (Chapter8watersweepingoilfieldgeologyanalysis) 学时:2学时 基本内容: ①压力监测,包括压力监测方法、压力监测应用等 ②吸水与产液监测,包括监测方法及应用 ③油水运动监测,主要是监测方法,包括油水井动态变化监测、动态分析方法、数 藏数值模拟方法、检查井、同位素监测等。 教学重点:吸水和产液剖面的应用、油水运动监测的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压力监测(了解) 一、压力监测的意义和监测系统 1、压力监测意义: 目前油层压力是油藏某时期开发动态最敏感的参数之一,它是注水保持能量状况和注采平衡关系的直接反映,也是我们选用合理的开采方式和进行配产配注的主要依据。 2、压力监测系统: 按一定的要求被选定为定期观测其井底压力的一批井(观测井、油井、注水井)及其监测制度,就构成了一个压力动态监测系统。有的油田规定,要选三分之一的采油井每半年测一次压力,选二分之一的注水井每三个月测一次夺力,且保持其连续性。 二、测压方法 1、直接测量法 选用合适的压力计下入井底,直接测取关井后的恢复压力值。这种方法较为准确。但需关井,影响产量。现场常常将所测取的未达稳定状态的恢复压力数据再经过处理后求取地层压力。 2、间接测量法 利用压力恢复数据求油井平均地层压力、用井筒液面计算地层压力 3、油井生产资料计算法 利用油井生产数据,如两种工作制度下油井的稳定产量和流压或油井生产指示曲线等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计算油层压力。

三、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1、油层压力的保持水平 油田投产后,油层能量消耗,产生压力降。注水补充能量,可使油层能力回升。一般要求油层压力要高于饱和压力,即尽量避免原油中溶解气在油层中脱出,这是因为气体的流动会抑制油的流动。一般认为,为使油层保持较高的能量状态,应使油层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附近。 2、单井及井组剖面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单井压力分析师分析油井生产动态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区块甚至整个油田动态分析的基础。在实际分析中,通常要掌握油层压力、井底流压随时间的变化,并与油井产量、含水时间变化,与油井工作制度、各种生产措施的实施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随时掌握油层压力及其生产状况。多层合采的油井中,还应及时掌握各分层的压力状况。 3、区块油层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1)分析油层地质特征:各区块的油层地质特征不同,反映在等压图上的特征不同。 (2)求区块平均地层压力:在由各单井压力数据所作的油层等压图上,各局部区域压力分布是由差别的,为了解一个区块油层的总体压力水平,需求出平均地层压力。 (3)分析地下流体动态:油层的压力分布特征直接控制着其中流体的运动状况。 第二节吸水与产出剖面监测(本章重点) 一、吸水剖面的测量与分析 1、吸水剖面的测量方法 吸水剖面反映油层在注水时的吸水量,常用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进行测量: 将活性炭载体、放射性同位素和水按一定比例,参入到活化悬浮液中倒入泥浆液中,由于放射性同位素会滤积在井壁上,与吸水量成正比。从而测量地层吸水量,进而得到吸水剖面。 2、吸水剖面分析 (1)了解油层吸水状况,分析层间差异,提出改善措施: 吸水剖面资料明确指出了注水井中的吸水层位、各层的吸水能力以及油层的吸水程度。吸水差异越大,吸水剖面越不均匀,越易引起层间干扰,并影响油井中各分层储量的动用情况。 (2)吸水剖面分析参数:

油藏动态监测技术_时延_四维_地震述评_崔永谦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8) 第一作者简介:崔永谦,男,36岁,高级工程师(在职研究生),油气地球物理勘探 收稿日期:2003-09-18 文章编号:0253-9985(2004)01-0081-07 油藏动态监测技术:时延(四维)地震述评 崔永谦1 ,刘池洋1 ,张以明 1,2 (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公司,河北任丘062552) 摘要:近年来,时延地震(又称四维地震)油藏动态监测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一种新的油藏管理工具,在许多油田,尤其是海上大油田已进行了多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益。岩石物理研究的深化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促使时延地震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精度日益提高。目前,时延地震除监测采油变化和驱油效果及流体前缘、寻找死油区外,还用来监测断层封堵或渗漏性。其资料采集的关键是提高可重复性和信噪比。为了确保最终的地震差异是由储层中流体的变化所引起,资料处理中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了互均化、归一化和面元重组等技术和新老数据同步处理原则。资料解释在直接解释、反演与属性分析基础上,发展了地震史匹配和动态油藏描述,并与其他学科和技术有机结合、综合分析,以减少解释的多解性。在降低项目投资风险与可行性分析方面,也有明显进展。在开展时延地震项目时,应充分考虑该技术的应用条件和局限性。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实践的增多,时延地震将会显示出更加美好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时延(四维)地震;油藏监测;可重复性;岩石物理;流体移动;互均化处理;差异图像中图分类号:P631.445.92 文献标识码:A Reservoir dynamic monitoring:a commentary on time -lapse (or 4-D)seismics C ui Yongqian 1 Liu Chiyang 1 Zhang Yiming 2 (1.N orthwest University ,Xi c an,Shaanxi;2.H uabei Oilfield Company of Petr oChina,Renqiu,H ebei) Abstract:Time -lapse seismic (4D seismic)technology,a reservoir dyna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rapidl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has become a ne w tool for reservoir management,and has widely been applied in many oilfields,espe -cially offshore oilfields.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s continuously enlarging and the accuracy is c ontinuously increasi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study on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technologies.Cur -rently,time -lapse seismic technology is used to monitor changes of oil recovery,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and fluid front,to identify areas with bypassed oil,as well as to monitor sealing capacity or leakage of faults.The key to seis -mic acquisition is to improve repeatability and signa-l to -noise ratio.New technologies,such as cross equalization,nor -malization and bin parameter recombin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synchronous processing of new and old data,are ap -plied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final seismic differences are the only results of fluid flow changes in reservoirs.Based on direct interpretation,reversion and property analysis,seismic history match and dynamic reservoir description are de -veloped as seismic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ies and ar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subjects and technologies to re -duce non -uniqueness of interpretation.Remarkable progresses have also been made in respect of lowering investment risk of projects and feasibility study.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technology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carrying out time -lapse seismic projects.With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on time -lapse seismic tec hniques and enriching of experiences,time -lapse seismic reservoir monitoring will progress more rapidly and will more widely be applied. Key words:time -lapse (4D)seis mics;reservoir monitoring;repeatability;petrophysical properties;fluid flow;cross equalization;di fferen -tial images 第25卷 第1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OIL &GAS GEOLOGY 2004年2月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样本

指标及计算方法 1.井网密度 油田( 或区块) 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网密度。 f=n/A 2.注采井数比 注采井数比是指水驱开发油田( 或区块) 注水井总数和采油井总数之比。 3.水驱控制程度 注水井注水能够影响到的油层储量占油层总储量的百分数。 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联通的厚度/油层的总厚度*100% 由于面积注水井网的生产井往往受多口注水井的影响, 因此, 在统计井网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时还要考虑联通方向。 不同注水方式, 其注采井数比不同, 因而注水井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也不同。一些分布不稳定, 形态不规则, 呈透镜状分布的油层, 在选择注水方式时, 应选择注水井数比较大的注水方式, 以取得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该指标的大小, 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 含水上升率, 最终采收率。 中高渗透油藏( 空气渗透率大于50*10-3 um2) 一般要达到80%, 特高含水期达到90%以上; 低渗透油藏( 空气渗透率小于50*10-3 um2) 达到70%以上; 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 4.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油田( 或区块、或某类井) 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5.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油田( 或区块、或某类井) 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射孔总厚度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6.核实产油量 核实产油量由中转站、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日产油量进行计量, 由

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 7.输差 输差是指井口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口产油量之比。 K=( q ow -q or ) /q ow 8.核实产水量 核实产水量用井口产水量和输差计算。q wr=q ww (1-K) 9.综合含水 油田( 或区块) 的综合含水是指采出液体中水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f w =(100*q wr )/(q wr +q or ) -1- 低含水期( 0<含水率<20%) :该阶段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 开展早期分层注水, 保持油层能量开采。要采取各种增产增注措施, 提高产油能力, 以达到阶段开发指标要求。 -2-中含水期( 20%<=含水率<60%) : 该阶段主力油层普遍见水, 层间和平面矛盾加剧, 含水上升快, 主力油层产量递减。在这一阶段要控制含水上升, 做好平面调整, 层间接替工作, 开展层系、井网和注水方式的适应性研究, 对于注采系统不适应和非主力油层动用状况差的区块开展注采系统和井网加密调整, 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 实现油田的稳产。 -3- 高含水期( 60%<=含水率<90%) : 该阶段是重要的开发阶段, 要在精细油藏描述和搞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 积极采用改进二次采油技术和三次采油技术, 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 扩大注水波及体积, 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率, 努力延长油田稳产期。 -4-特高含水期( 含水率>=90%) : 该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 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积极开展精细挖潜调整, 采取细分层注水、细分层压裂、细分层堵水、调剖等措施, 控制注入水量和产液量的增长速度。要积极推广和应用成熟的三次采油技术, 不断增加可采储量, 延长油田的生命期, 努力控制好成本, 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油田开发监测系统设计及动态监测技术要求

技术标准 目录汇编 1999年9月1 日 17:42:50 已访问次数:10次 标准名称: 油田开发监测系统设计及动态监测技术要求 文件目录: 基础研究 标准性质 标准序号 标准年代号 专业 ICS分类号 采标情况 SY/T 6221 1996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996年12月15日 1997年06月30日

关键词 负责起草单位 是否废标 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221—1996 ────────────────────────────────── 油田开发监测系统设计及 动态监测技术要求 1996—12—15发布 1997—06—30实施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 前言 油田开发动态监测是油田开发的基础工作。在油田开发和管理过程中,为了及时、准确、系统地录取开发动态资料,需要建立油田开发监测系统,其目的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编制本标准过程中参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88年印发的《油藏工程管理规定》第四章“油藏动态监测”和1994年开字46号文件中有关内容。 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

本标准起草人黄振民 目次 1 范围 (1) 2 油田开发监测系统设计原则 (1) 3 油田动态监测项目及井数的确定 (1) 4 油田开发动态监测技术要求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221—1996 油田开发监测系统设计及动态监测技术要求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开发监测系统设计原则、动态监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开发动态的监测。 2 油田开发监测系统设计原则 2.1根据各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开发要求确定监测内容。 2.2油田开发动态监测系统按开发区块和层系建立。 2.3监测井网的部署要采取一般区块同重点区块典型解剖相结合的办法。 重点区块内要进行加密测试,定期监测,系统观察。 2.4监测井点的部署,在构造位置、岩性、开采特点上应具有代表性,在时间阶段上要有连续性、可对比性,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油田确定监测井数, 2.5监测系统部署采用固定与非固定的方法。 2.6监测系统中各种测试方法、测试手段要综合部署、合理安排。 2.7选定的监测井,其井口设备和井下技术状况要符合测试技术要求, 3 油田动态监测项目及井数的确定 3.1 地层压力与温度监测 3.1.1采油井地层压力与温度监测井数的确定 3.1.1.1 采油井地层压力与温度每年测试2次,时间间隔5~6个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油田确定监测井数,一般规定如下: a)整装大油田(稀油)及50口井以上的简单断块油田,选采油井开井数30%以上; b) 50口井以上复杂断块油田,选开井数15%以上; -3μm2以下),选开井数10%~15%; c)低渗透率油田(渗透率 50×10 d)出砂严重及常规开采的稠油油田,选开井数10%~20%; e) 50口井以下简单断块油田。选开井数10%~20%;

油田开发生产动态分析的内容

油田开发生产动态分析的内容 A、注水状况分析 1)分析注水量、吸水能力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形势的影响,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有效措施。 2)分析分层配注的合理性,不断提高分层注水合格率。 3)搞清见水层位、来水方向。分析注水见效情况,不断改善注水效果。 B、油层压力状况分析 1)分析油层压力、流动压力、总压降变化趋势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2)分析油层压力与注水量、注采比的关系,不断调整注水量,使油层压力维持在较高水平上。 3)搞清各类油层压力水平,减小层间压力差异,使各类油层充分发挥作用。 C、含水率变化分析 1)分析综合含水、产水量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提高控制含水上升的有效措施。 2)分析含水上升与注采比、采油速度、总压降等关系、确定其合理界限。 3)分析注入水单层突进、平面舌进、边水指进、底水锥进对含水上升的影响、提出解决办法。 D、油田生产能力变化分析 1)分析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2)分析油井利用率、生产时率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3)分析自然递减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4)分析增产措施效果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5)分析新投产区块及调整区块效果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油藏工程名词解释 地质储量 original oil in place 在地层原始状态下,油(气)藏中油(气)的总储藏量。地质储量按开采价值划分为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表内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表外储量是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但当原油(气)价格提高、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以转为表内储量。 探明储量 proved reserve 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地质储量,在现代技术 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探明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的依据。 动用储量 draw up on reserves 已钻采油井投入开采的地质储量。 水驱储量 water flooding reserves 能受到天然边底水或人工注入水驱动效果的地质储量。 损失储量 loss reserves 在目前确定的注采系统条件下,只存在注水井或采油井暂未射孔的那部分地质储量。 单井控制储量 controllable reserves per well 采油井单井控制面积内的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recoverable reserves 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气)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气)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塔里木油田动态监测技术及应用

塔里木油田动态监测技术及应用 王陶1,2,杨胜来1,朱卫红3,练章贵2,周代余2,白文涛2,雷雨4,于志楠3(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2.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新疆库尔勒 841000;4.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 田公司技术发展处,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塔里木油田主力油藏已处于中高含水、中高采出程度、剩余油分布复杂的开发阶段,单井产注量大,油水井井况变差,动态监测风险和难度极大。通过强化生产井产注状况、压力和温度、含油饱和度、井下技术状况、流体性质、储层渗流参数等动态监测资料的录取与应用,取得一批实用、创新的动态监测技术成果,其中包括双台阶水平井产吸水剖面测井、双台阶水平井高分辨率原油色谱指纹技术、水平井含油饱和度监测等成果,加深了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为油藏开发调整、增油措施、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提供有力的支撑。关键词:塔里木油田;水平井;动态监测;潜力;剩余油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Tarim Oilfeld Wang Tao1,2, Yang Shenglai1, Zhu Weihong3, Lian Zhanggui2, Zhou Daiyu2,Bai Wentao2, Lei Yu4,Yu Zhinan3 (1.Petroleum and Gas Engineering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troChina Tarim Oilfiled Company, Korla 841000, China;3.Development Bussiness Department of PetroChina Tarim Oilfield Company, Korla 841000, China; 4.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 PetroChina Tarim Oilfiled Company, Korla 841000, China) Abstract:Most of the main reservoirs in Tarim oilfields already in a complicated development phase . Most of the reserviors are in high water-content, in medium or high degree of reserve recovery, also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remaining is very complex,having the high production,the conditions of the oil wells and the water injection wells become poor. All of these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in dynamic monitoring. By strengthening data admitting and exploit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production logging, we deepen the cogni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All of these strongly support to the reservoir development adjustments the increase production measures ,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to enhance recovery ultimately. The data gotten and applied are about production status of the wells,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profile, oil saturation, casing logging, fluid properties, reservoir seepage parameters etc. The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monitoring the dyna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used are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profile logging in the double-steps horizontal wells, high-resolution oil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technology for double-steps horizontal wells,etc.. Key words:Tarim oilfield ;horizontal well; dynamic monitoring ; latent capacity of the reservoirs; oil remaining 作者简介:王陶(1968-),女,四川盐亭人,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研究生,油气田开发 (E-mail)xiao99315wt@https://www.360docs.net/doc/8219008746.html, 第一作者简介:王陶(1968-),女,四川盐亭人,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高级工程师,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管理工作。地址:新疆库尔勒市123号信箱开发所,邮政编码:841000。E-mail:xiao99315wt@https://www.360docs.net/doc/8219008746.html,;wangt-tlm@https://www.360docs.net/doc/8219008746.html, First author:Wang Tao, Female, people of Yan Ting Si Chuan Province; senior engineer of Tarim oilfield company of Petro-China, doctor of Petroleum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mainly work on management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Address: Mail box 123 of Development Graduate School, Xinjiang Koala City 841000 .E-mail: xiao99315wt@https://www.360docs.net/doc/8219008746.html,;wangt-tlm@https://www.360docs.net/doc/8219008746.html,. 1

气井动态监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气井动态监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采气井动态监测技术是科学管理气井的重要技术手段,它通过对气井在生产过程中的产量、压力,流体物性的变化,以及井下、地面工程的变化等监测,及时有效地指导其合理开采,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采气井逐渐增多,对采气井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动态监测,有利于提高采气井的管理水平,提高开采效果。 (一)采气井动态监测录取资料内容 1.压力 (1)气井的原始地层压力。 (2)气井历次关井中的稳定压力。 (3)流动压力。 (4)关井时测压力恢复曲线的恢复压力。 (5)井口工作压力。 (6)分离器前各节点压力,分离器压力、计量系统压力。 2.温度 (1)气井的原始地层温度。 (2)生产过程中气层中部温度。 (3)关并时压力稳定后的地层温度。 (4)生产时井口气流温度。 (5)分离器前各节点温度、分离器温度、计量系统温度。 3.产量 (1)天然气产量。(2)地层水产量。(3)凝析油产量。 4.产出流体理化性质 (1)天然气、地层水、凝析油常规取样化验分析数据, (2)天然气中H2S和CO2含量, (3)地层水中H2S含量。 (4)气井高压物性(p、V、T)数据。 5.工程监测 (1)产出层段及产出剖面。 (2)井下套管腐蚀情况及描述。 (3)井下油管断落数据,腐蚀情况及描述, (4)地面各腐蚀监测点测试记录。 (5)历次加注缓蚀剂记录资料. (6)气层垮塌深度, (7)井下堵塞位置。 (二)采气井动态监测要求 1.压力监测 压力单位为MPa,修约到两位小数。 (1)测井底恢复压力 ①投产前侧关井的气层中部稳定压力(PR),探区新井视PR=Pi(原始地层压力)。 ②测取投产之后各生产阶段的关井恢复压力(Pws)。投产一年后测一次,其后每两年测一次。 (2)测井底流动压力(Pwf)

油井在线监测预警管理系统

油井在线监测预警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胜利油田胜华通成科技有限公司 2012.6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项目功能主要设计 (3) 1.3、系统设计原则 (4) 第二章项目整体设计 (5) 2.1 系统结构图 (5) 2.2 系统实现的功能 (8) 第三章油井在线监测预警管理系统 (8) 3.1 平台组成 (9) 3.2 技术路线 (10) 3.2. 1技术架构分析 (10) 3.2. 2 关键技术措施 (10) 3.3 系统平台的主要功能 (11) 3.4 运用平台的优势 (13) 第四章设备配置清单 (14)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油田有些油区地处边远,油田的勘探、钻井、测井、录井等是野外作业,流动性强,点多、分散、距离长,且无数字化建设,全靠人工巡查设备、测试数据、维护井场,很不方便。油井正常运行时大多数人工巡检都是徒劳的,而真正出现故障时却又不能及时被发现,有时巡检员刚离开井场就有油井出现问题。油井的数据采集基本上靠人工完成,采油工必须到现场采集油井示功图、平衡度、油压等井口生产数据。为了及时准确地发现现场油井故障并解决问题,降低现场管理难度,提升生产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油田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企业运行成本、保证工人人身安全、提出本方案,对实现油井的自动化、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现场的安全性及加强现场事故应急处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项目功能主要设计 1、通过固定在机架上的传感器,系统可以按预先设定的采样频率,采集现场油井的电流、电压、温度、压力、载荷、位置、流量等参数,从而实现油井数据的监管。 2、对现场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实时数据进行存储与处理,如生成报表、曲线分析等等,实现远程对数据的监控。 3、将油井运行状态的实时数据发布到油田的专用网络上,使工

油田动态分析

油田动态分析 1.油藏评价部署方案(油藏评价前) “油田开发概念设计”,主要根据评价目标区的地质特征和已有的初步认识,勘探提交的控制储量的基础上,提出油井产能、开发方式以及生产规模。 1)可能的含油层系、产油层厚度、面积及地质储量; 2)可能的开发方式、开发层系及井网部署 3)预测产能规模 2.油田开发方案(油藏工程部分) 油藏评价结束后完成油田或区块开发方案,油田开发方案是产能建设的基础。开发方案编制结束提交探明储量。 主要内容包括:油藏地质、开发原则、开发方式、开发层系组合、开发井网、注采系统、监测系统、开发指标预测(生产能力预测)、采收率估算。 实施后考核指标: 产能到位率:一般油田≥90%;复杂断块油田≥85% “初期平均含水率”符合率:一般油田≥90%;复杂断块油田≥85% 水驱控制储量:一般油田≥90%;复杂断块油田≥85% 2.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油藏工程部分) 主要内容: 1)精细油藏描述:油藏再认识,主要成果是量化剩余油分布,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2)开发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主要开发指标分析;层系、注采井网及开发方式适应性分析;采收率和可采储量计算;存在的问题及潜力分析。 3)开发调整方案部署:调整目的、对象及部署结果 4)开发调整指标预测(产能预测)及实施要求。 2.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油藏工程部分) 实施后评价和考核的主要指标: “单井初期日产油量”符合率:≥80%; “单井初期含水率”符合率:≥80%; 产能到位率:≥90%; 新增可采储量预测误差:≤10%。 产能贡献率: 新建原油产能项目实施当年的产油量与建成能力的比值。 产能到位率: 新建原油产能项目建成投产后第二年的年产油量与建成能力的比值。 产量符合率: 新建原油产能项目投产第二年以后(第三年、第四年和第五年)实际的年产油量与开发方案预测的同年产量的比值。 油田动态分析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或确定)方法 5.可采储量(采收率)及计算方法 6.水驱潜力评价方法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运用各种监测方法采集到的大量第一性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不断认识

动态监测及应用

企业技术开发 2011年5月摘 要:油藏动态监测是实时获取油藏动态资料的方法和手段。文章着眼于油藏动态分析所需要的重要基础资料,介绍 了动态监测系统部署原则、 监测内容,并对分流量监测及剩余油分布等监测内容进行了综述。关键词:动态分析;分层流量;剩余油分布;压力恢复曲线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9-0052-02 Dynamic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of oil reservoir ZHANG Ji-chun (Karamay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Dushanzi ,Xinjiang 833600,China ) Abstract:Dynamic monitoring of oil reservoir is the method of acquiring real-time dynamic information of oil reservoir.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t basic data necessary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oil reservoir ,introduces the deployment principle and monitoring content of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 and summarizes sub-flowmonitoring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and other monitoring content.Keywords :dynamic analysis ;stratified flow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pressure build-up curve 油藏动态监测及应用 张继春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独山子833600) 收稿日期:2011-02-20作者简介:张继春(1958—),男,四川南充人,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研 究方向:油气开采技术。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11年5月 M ay 2011 第30卷第9期Vol.30No.9 油藏动态监测就是运用各种仪器、仪表,采用不同的测试手段和测量方法,测得油藏开发过程中井下和油层中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动态变化特征的第一性资料。在此基础上,系统整理、综合分析各种测试资料,建立定量、精细、动态的油藏模型,引导油藏合理开发,提高油气采收率。 1动态监测系统部署的原则 油藏动态监测是提高油田采收率、搞好油藏调整的 基础工作,贯穿于油藏开发的全过程。 动态监测系统就是按油藏开发动态要求的监测内容,对独立的开发单元,确定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调整,形成定期录取第一性资料的监测网络。 建立监测系统的原则如下: ①按开发区块、层系均匀布置,监测井点具代表性,确保监测资料能够反映全油田的真实情况; ②根据油藏地质特点和开发要求,确定监测内容、井数比例和取资料密度,确保动态监测资料的系统性; ③监测井点应具有连续性,一经确定,不宜随意更换; ④固定井监测与非固定井的抽样监测相结合、常规监测与特殊动态监测相结合; ⑤新区、新块、新层系投入开发时,要相应增加监测井点。油水井要对应配套监测。 2动态监测内容 动态监视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 2.1压力监测 注水开发的油藏,油层压力的变化直接关系着油藏 开发效果,油层压力监测主要通过井下压力计测压来实现,主要测油井的流动压力、静止压力和压力恢复曲线等。通常采用弹簧式或弹簧管式井下压力计,测量压差时可采用电传式井下压力计。 根据动态监测系统要求,固定测压井点要能反映开发单元的压力分布情况,分布比较均匀,以便能掌握全油藏油层压力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情况。2.2 分层流量监测 为了掌握油田开发过程中采油井和注水井的分层产油量、产水量以及分层注水量,必须要进行流体的流量监测。 分层流量监测,是注水开发油藏采取以分层注水为重点的一整套分层开采技术的最直接的依据,是认识分层开采状况和采取改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及措施的重要基础。分层流量监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①注水井吸水剖面监测。注水井测吸水剖面是指注水井在一定的注水压力和注入量条件下,采用同位素载体法、流量法、井温法等测得各层的吸水量,一般用相对吸水量表示。 ②产液剖面监测。油井测产液剖面是指在油井正常生产的条件下测得各生产层或层段的产出流体量。由于产出可能是油、气或水的单相流,也可能是油气、油水或气水两相流,或油气水三相流,因此在测量分层产出量的同时,应根据产出的流体不同,测量含水率、含气率及井内的温度、压力和流体的平均密度等有关参数。 ③注蒸汽剖面监测。这是随着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而开展起来的一种测试方法,主要采用TPS 三参数测井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设计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一、目的要求 了解油藏生产动态、基本参数及开发指标,掌握油藏动态分析基本方法二、步骤及要求 1.应用专业软件绘制油藏生产曲线。以时间为横轴(x轴),产量及含水率为纵轴(设双轴刻度,左侧y轴刻度产量,右侧y轴刻度含水率)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综合数据表3,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绘制产液量、产油量、综合含水率对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W油田长2油藏生产动态、产量与含水率变化规律、注水开发见效情况等,划分大致的生产阶段。 2.应用专业软件绘制注采井组(图3)生产曲线,以时间为横轴(x轴),产量及含水率为纵轴(设双轴刻度,左侧y轴刻度产量,右侧y轴刻度含水率)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综合数据表4,首先计算生产时段内井组月度注采比(月注水量与合计月采油量之比,精度保持在小数点后两位)、井组月产油量、累计注水量、累计产油量,然后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绘制月注水量、月产油量、累计注水量、累计产油量对时间的生产曲线。分析W油田长2油藏中某注采井组(图3)油水井的生产特征、注水受效情况、大致见效时间及平面油水运动规律,并用长(主)短(次)箭头标示图3中注水推进的主次方向,分析影响注水效果的主要地质因素。 3.依据W油田长2油藏中某单井生产数据(表5),计算其月度实际产油量、日产油水平(为油井当月产油量与当月日历天数之比)及日产油能力(为油井当月产油量与当月实际生产天数之比),原油密度取0.85t/m3;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月产液、月产油、月综合含水率及日产油能力曲线,分析产量及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变化原因。 三、实验内容 1.某油藏综合分析 图1-1 产液、产油、综合含水率与年代关系曲线 分析:该井从1995年7月到1996年7月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7年1

油藏开发动态监测概述

油藏动态监测概述 油藏动态监测,是油藏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他贯穿于油藏开发的始终。所谓油藏动态监测,就是运用各种仪器、仪表,采用不同的测试手段和测量方法,测得油藏开采过程中动态和静态的有关资料,为油藏动态分析和开发调整提供第一性的科学数据。 第一部分油藏动态监测的内容 油藏动态监测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油层压力监测;流体流量监测;流体性质监测;油层水淹监测;采收率监测;油水井井下技术状况监测。 一、压力监测 开发过程中,油藏内流体不断运动,流体分布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取决于油层限制和油层压力。对于注水开发的油藏,一般来说,保持有较高的油层能量,但由于油层性质的不均质性或地质构造的特点,决定了油层压力的差异,从而导致油藏内各部位流体运动的差异。因此,研究分析油层压力的变化是十分主要的。 油层压力监测要求在油藏开发初期就测得油藏的原始油层压力,绘制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以确定油藏的水动力学系统;开发以后,每间隔一段时间(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定期重复测定油井油层压力,绘制油层压力分布图。这样,通过不同时期的压力对比,可以比较简单而又直观地了解油层压力的重新分布和变化情况。 在油层压力监测中,除了监测油层压力的变化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系统试井监测。系统试井监测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压力计算的范围,通过稳定试井,可以测定较为准确的采油指数,确定较为合理的工作制度,求得油井的生产能力。也可以在不稳定的条件下应用压力恢复曲线计算油层渗流参数,分析油井的完善程度,确定断层距离,估算油井控制储量,对油井的油层渗流条件和流体渗流特性可以进行十分详细的分析;利用水文勘探,干扰试井分析了解井与井之间的开发状况和开采特征。近年来,干扰试井在不断地得到发展和运用。 油层压力监测主要提高井下压力计测压来实现,根据测定的压力恢复曲线求得压力料和其他试井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