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切片技术经验总结
快速冷冻切片技术的经验总结

・
经 验 交 流
・
快 速冷 冻切 片技 术 的经 验 总结
赵 曼曼 , 新新 张
【 关键词 】 切 片技术 ; 冷冻诊 断
【 中图分类号 】 R312 【 6.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7 39 (00 0 03 — 1 64— 26 21)7— 02 0
冷冻诊断技术 由 Pe reRe r于 1 1 it d i e me 88年首创 , 助低 借 温使手术 中的新鲜 标本 快速 冷冻 , 到一定 的硬度 后进 行切 达 间也不宜 过长 , 则会使组织变硬 ; 于脂肪组织冷冻 时间则 否 对
1 取 材 与 包埋
3 1 影 响因素 影 响切 片质 量 的因素有很 多 , . 简单归结 为 :
() 1 切片不全 或不能切片 ;2 切片皱缩或卷曲 ;3 切片脱落 ; () () ( ) 结 晶水” 4“ 现象 ; 5 组织块 脱落。 ()
3 2 固定 固定 时选择混合 性 固定 液 (5 乙醇 8 m , . 9% 5 l 甲醛 1m , 0 l冰醋酸 5 1 , m ) 组织 贴于 片上立 即 固定 。在切 片过程 中 ,
及血液系统居多 占 4 . %。本 资料的肺外症状 以消化道症 状 88 多见 , 还累及神经系统 、 心血管系统 、 皮肤黏膜等 。故对不典型 A J 肺炎合并肺外表现以肺外表现为首 发症 时 , ,L 应及早进行支 原体抗体检测或冷凝集试验 , 以便早诊早治 。 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界 中最 小 的微 生物 , 因缺乏细胞 壁 , 对
参 考 文献
1 李立新 , 李增宝 , 洪虹 , . 等 白云地 区小 儿支原体肺 炎 18例临床分 2 析 [ ] 中国妇幼保健 ,0 4 1 (5 :6 J. 2 0 ,9 1 ) 5 .
冷冻切片制作工作经验分析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3 — 9 9 2 6 . 2 0 1 6 . 2 2 . 0 1 4
首先 我们 要 了解 固定 对组 织 切 片 的重 要 性 , 固
组 织切 好后 用 载玻片 贴 片速 度要 快 , 避免 再 次 产生 冰 晶 。防脱 片 , 我 们 可 以采 用 蛋 清 :甘 油 = = = 1:1 配 置好 , 涂抹 于 载玻片 上 即可 。 冷 冻切 片过 程 中会 产 生 静 电 , 静 电生成后 , 技 术 员 在 粘 片过 程 中极 易 造成 组 织 薄 片 重 叠 、 皱褶 , 从 而影 响切 片质量 。 目前 消 除 、 减 轻静 电影 响 的方
以替代 OC T 胶水 。 。 ] 。
3 制 片
的脂 类 、 酶 、 糖 、 抗原 等 化学 成 分不会 受 到影 响 而 得 以保存 , 因此 广 泛 应 用 于 科 学研 究 及 临 床诊 断 。 至今 国内外 手 术 中仍 普 遍 应 用 病 理 冷 冻 切 片 决定
冷 冻温 度与 切片 技巧 的掌握 是 制片 的关键 。 标 本冷 冻应 尽 可能 迅 速 , 因为在冷冻过程 中, 水分 形 成冰 晶会使 切 片 出现大 量 冰 晶孔 隙 , 所 以在 制 片时必 须根 据 不 同组 织 的形 态 结 构 和 组 成 成 分 不同, 调 整 到适 合 的温 度 , 使 组 织 在 极 短 的 时 间 内
成, 细胞 变形 。取材 中尽 量避 免 骨 组织 、 钙 化 组织 、 坏死 组织 和脂 肪组 织 , 避 免 软硬 不 一而 不好 切 片 以 及组 织切 片脱 落 。
2 包 埋
据 不 同 的组 织 而 定 , 原 则 上 是 细 胞 密集 的薄 切 , 纤
不同组织的冰冻切片体会

不同组织的冰冻切片体会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病理科作者:毛成毅,杜娟,肖华亮,李增鹏冰冻切片原理:组织被冷冻时,组织中的水变成冰,而在这种状态中,组织变坚硬的。
冰冻块的硬度可通过改变组织温度来改变。
降温会使组织块更加坚硬,提高温度使组织变软。
大多数非脂肪不固定组织的切片最好在-20到-25℃制作。
因其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
冰冻切片的制作过程中,常有许多因素影响其质量,并进一步影响结果的观察和分析,甚至会影响诊断,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对此我们经过比较及总结得出如下经验。
冰冻温度及组织冰冻的时间对冰冻切片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冰冻温度对细胞的影响:温度太低,细胞容易收缩,温度太高,细胞容易膨胀,结构不清,模糊,影响冰冻诊断。
充分利用冷冻台、冰锤及速冻头的功能。
将放有新鲜组织的冻托放在冻台上然后压上压板,等组织冻住后,轻敲压板,冻有组织的冻托就会下来,然后进行切片。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冰冻机温度设定如下:冻台温度:-18℃;工作温度:-18℃;冻头温度:-20℃。
(一)乳腺组织的冰冻切片乳腺组织(纤维腺瘤,间质胶原化)含纤维组织较多,冰冻切片染色时容易脱片。
1、使用免疫组化防脱载玻片进行贴片,冰冻切片脱片率明显下降。
2、乳腺含脂肪组织比较丰富,在冰冻切片时不容易成片或展片。
3、乳腺组织在取材时,取材医生应尽量将病变周围的脂肪组织剔除。
4、当遇到脂肪组织较多,又无法剔除时,建议使用液氮。
5、充分利用冰冻切片机(速冻台)的功能。
(二)子宫肌瘤的冰冻切片1、温度的控制:冷冻温度是冰冻切片的关键;冷冻室温度设定-17~-22度;控制肌瘤组织冷冻时间,4/5组织冻好就可以;冷冻过头时拿出冷冻室解冻软化一下。
2、包埋剂(OCT)的使用:冻头中心滴好OCT粘好组织块,再在周围加固一圈;虽然有可能加长了冷冻时间,但可以将组织牢牢固定住;修片时不能太厚,要用慢进;防止修片和切片时产生的抖动。
冰冻切片自己总结

1.固定取幼鱼(组织)放入1.5ml离心管中,吸取水分,最好吸干,
(4g的多聚甲醛溶于100mlPBS,均为RNAfree),加入500ulPFA(4%)
静置10分钟,换液一次,4度过夜。
2.脱水移去PFA,加入1ml 20% 的蔗糖溶液(这个蔗糖溶液用1*PBS
配制),1h以上。
3.过度吸取上述溶液,加入2体积蔗糖/1体积OCT(2ml:1ml), 1h。
4.包埋模具内加OCT,将小鱼放入槽内,一般是一个孔3条,,摆
正位置,-20o冰冻。
5.切片所用切片在8um厚以上,至少单细胞层,组织呈一条直线。
6.保存片子放置于-20o储存。
7.将片子由-20o 取出,干燥2h.
8.圈组织用专门的免疫组化的笔画圈,将组织圈起来。
9.每张片子加200ul PBST,静置5分钟,重复三次。
10.封闭加200ul (800ul PBST+200ul NGS/NSS), 静置1h,不避光。
11.一抗孵化加200ul(980ul PBST+20ul NSS/NGS + 1:200一抗),
一抗Zpr1 视锥细胞(1:200)Zpr3 视杆细胞(1:200)
Zn12 节细胞(1:200)C4C 小胶质细胞(1:200)12.加200ul PBST洗10分钟,重复3次。
13. 二抗孵化加200ul(490ul PBST+ 10ul NGS + 1:1000 DAPI + 1:500二抗),静置1h。
二抗分别为FITC -绿色的CY3 -红色的
14. PBST洗10分钟。
15. PBS洗10 分钟,重复2次。
制作冰冻切片的体会

制作冰冻切片的体会无论是在组织胚胎学等医学基础课中,还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冰冻切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冰冻切片被广泛的运用在科研、教学和临床诊断中。
所谓冰冻切片就是组织在低温状态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变硬并进行切片。
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常常需要进行快速病理诊断,而冰冻切片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标签:冰冻切片;制作;体会冰冻切片是一种在低温的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冻到一定的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
其制作过程简单方便快捷,在手术中快速进行病理诊断从而为手术在中快速确定组织性质,对医生的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冰冻切片的组织在送检前不需要进行处理,其组织没有发生变化,使得原来的生活形态得以保持,特别是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组织中的糖、酶、抗原、脂类等成分由于没有受到干扰而存在,组织中的细胞抗原的免疫性也得到了保存,对于需要检测糖、酶、抗原、脂类的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冰冻切片的制作过程要比普通的蜡切片难度大、要求高,而且组织冰冻的程度不好把握,在切片的过程中组织较易破碎,很难切成符合要求的薄片,在染色的过程中很容易脱片,所有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切片的质量,从而影响到了检测结果。
对于如何能有效快速高质量的制作符合要求的冰冻切片一直使我们面对的问题。
1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恒冷切片机,切片刀,固定液,胶水,实验用用的新鲜组织如肝、肾、脾、皮肤、食管、胃、淋巴结、心肌、脑、卵巢、小肠等组织。
1.2 方法:采用新鲜的实验用的新鲜组织,取一块大小为1.5cm×1.5cm×3cm 的新鲜实验用组织,去除组织中的脂肪组织,在取组织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干燥以免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和变化,把组织放在低温液氮中快速冷冻放置于冰冻台上。
在切片机内快速冰冻2分钟之后待切。
如果组织的体积较大冰冻时间相应延长,如果所取组织体积较小则相应的缩短冰冻时间,切片刀的温度控制在零下25℃-零下30℃之间。
在开始切片之前要对切片刀和防卷板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以防切出来的组织薄片卷曲。
冰冻切片制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冰冻切片制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冰冻切片是一种常见的制备生物组织切片的方法,其原理是将生物组织迅速冷冻并切割成极薄的切片,用于研究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学变化。
下面是冰冻切片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冰冻切片的制作方法:1.组织采集:选择需要研究的组织,如动物器官或植物部位,通常用组织固定剂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
2.组织预处理:将固定的组织转移到含有蔗糖或蔗糖与聚乙二醇的冰冻液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使组织与冷冻液充分均匀接触,便于组织快速冷冻。
3.冰冻:使用液氮或刀片冷冻架等快速冷冻设备,将组织迅速冷冻至-20℃以下,使组织中的水分迅速形成冰晶,避免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
4.切割:将冷冻的组织置于切片机或切片微波机上,用冷冻刀片将组织切割成薄片,通常厚度为10-30μm。
5.将切割好的切片用刷子或微型镊子移至载玻片上,通常用蛋白质固定剂或聚甲醛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切片的形态结构。
6.干燥:将固定好的切片置于干燥器中,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干燥切片,使其充分固定在玻片上。
7.染色:根据需要可对切片进行染色处理,常见的染色方法有HE染色、银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二、冰冻切片的注意事项:1.快速冷冻: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和避免变形,必须采用快速冷冻的方法,将组织迅速冷冻至-20℃以下。
液氮和刀片冷冻架是常用的设备。
2.切片设备:选择适合的切片设备,如切片机或切片微波机。
刀片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常见的冰冻刀片有钢刀、玻璃刀和蜡刀,选择合适的刀片可以提高切片质量。
3.切片厚度:切割时要控制好切片的厚度,通常为10-30μm。
切片太薄容易导致组织切面不完整,切片太厚则不能得到清晰的显微镜图像。
4.切片技巧:切片技巧也很重要,需要稳定的手部技巧和耐心。
在切割时要保持刀片的稳定,避免划伤或碎裂组织。
5.切片保存:切好的切片需要妥善保存,可以用普通干燥器或冷冻干燥器进行干燥,避免切片变形和水分损失。
6.染色方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冰冻切片工作中的经验总结

冰冻切片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235-01快速冰冻诊断报告用于术中确定病变的良恶性,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等,快速冰冻切片是手术中病理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手术病人可以通过冰冻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由腹腔镜转为开腹手术,或者开腹手术是否需要扩大手术范围或者清扫淋巴结,免去病人受到二次手术的痛苦,因此为病理医生提供一张高质量的冰冻切片十分重要。
我院近来的术中冰冻标本量都在每年3万例-4万例左右,并且逐年递增,通过长时间的冰冻切片工作,我对快速冰冻切片有一些自己的经验总结。
一、冰冻取材1、经过福尔马林浸泡的组织标本不能用于冰冻切片。
2、室温下,切片组织冰晶融化,将出现许多孔状空隙,导致结构破坏甚至酶和蛋白等微细结构移动,以致影响诊断,我们在取材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冰晶[1]的产生。
⑴在取材前应将所有器械的水擦拭干净,减少取材标本冰晶的产生;⑵与临床医生沟通,不要用浸泡过生理盐水、酒精、碘伏的纱布包裹标本;3、取材组织大小最好为1.5cm×1.5cm×0.2cm,如果组织过大过厚,冻后组织块脱水不好,影响冻后诊断。
4、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针尖样大小的标本组织送检,如宫内膜,各种小结节等,我们可以先滴加一定量的包埋剂于标本台上,突出于支撑面0.5cm左右,将极少量的标本立即放置于包埋剂表面,在包埋剂下沉以前迅速将标本台放置于冷室冷冻。
最后冻好的标本凝固于包埋剂表面,并突出支撑面,利于切片。
5、医生在取完材后,一定要对取材台、取材器械进行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6、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们可以使用胶水替代OTC包埋剂,以节约成本。
注意在组织脱水前,应将胶水冲洗干净,避免组织与纸质标签粘连,影响组织包埋。
二、冰冻切片1、温度[2]是保证冰冻切片质量的重要因素:细胞致密且较硬的组织冷冻温度较高(-16~-20℃),且冷冻时间较短;细胞疏松且较软的组织温度稍低(-20~-22℃),冷冻时间较长;脂肪组织所需温度更低(-22~-24℃),冷冻组织更长。
【技语】术中冰冻制片技术经验分享(一):操作流程

【技语】术中冰冻制片技术经验分享(一):操作流程一、制片前物品与耗材准备冷冻锤放置在速冻台上预冷。
组织托(清洁干燥后)放入冰冻机箱体中预冷。
其它制片耗材的准备,如载玻片、编号标签、吸水纸、毛刷等。
二、恒温冰冻切片机的工作温度设置速冻台温度:尽可能低(至少-30℃以下),不同品牌的冰冻切片机速冻台开启方式会有差异,制片前开启速冻台为冷冻锤降温。
箱体的温度: -16℃~-20℃。
样本头的温度:切一般软组织-16℃~-20℃,切含多量脂肪的组织可设为-30℃~-45℃ 。
三、冰冻切片固定液的选择推荐使用复合型冰冻固定液,如AF、AFA、改良的Bouin's固定液等。
不建议使用如95%乙醇、丙酮、甲醇等单纯型冰冻固定液。
四、术中冰冻制片操作流程1、组织取材大小:1.5×1.5cm×0.5cm,尽量剔除脂肪组织、钙化、骨质等成分。
2、用吸水纸吸干组织表面的组织液或血液。
3、组织托放上速冻台,加入少量冰冻包埋剂,待底部变白但表面未凝固时放上组织,适当加盖少量包埋剂,加冷冻锤速冻组织(注意保持组织冷冻切面的水平)。
4、冷冻组织块编号(各实验室按照自己的SOP进行编号)。
5、粗修组织,粗修修片厚度30μm以内,粗修修片次数深度尽量控制在20次以内。
6、粗修后细修,细修数次保证组织切面的结构完整性。
7、切片,普通软组织切片厚度6μm,淋巴结或小细胞肿瘤切片厚度4~5μm。
8、冰冻切片贴片后立即固定。
9、流水清洗切片10~60秒。
10、苏木精染液染30秒~1分钟(室温25℃),室温过低需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11、水洗5~10秒。
12、返兰液返兰3~5秒或温水充分返兰。
13、流水充分洗净返兰液(20秒以上)。
14、伊红染色液2~5秒,抖动切片促进染色均匀;15、75%乙醇1缸5~10秒,分化伊红(可根据伊红染色情况省略该步骤);16、95%乙醇1缸5~10秒;17、无水酒精2缸各5~10秒,抖动玻片促进脱水效果;18、500毫升透明剂3缸,每缸各10~30秒,抖动玻片促进透明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冻切片制作技巧1.从锋利的刀片开始我发现使用新的锋利的刀片时常常做出高质量的片子。
我觉得在医疗场合中某些尽量省钱的做法显得有些因小失大。
一般我对每位患者的标本都使用一组新的刀片,当片子的质量开始下降时,我会立刻更换刀片。
某些组织如质地较硬的胶原和钙化组织会使刀片很快变钝,因此,经常更换刀片显得很有必要,有时候我在切片过程中要连续更换2-3次刀片。
2.坐着还是站着我切片时总是坐在一张凳子上。
要学会把刷子作为一种便捷的辅助工具来操作,从而精细地控制显微厚薄程度的片子。
切片时俯身弯腰,颈部过伸的姿势有些不妥,要尽量处于放松和舒适的姿势以便能最大程度控制你的左手。
3.刷子我是一位刷子的使用者。
我相信要想切好片子首先学会使用刷子。
刷子的作用就在于粘住片子并把片子弄到台子上。
冷冻的片子会自发的卷缩并从刷子上脱离下来,因此,我使用一把有硬毛、夹取面宽的刷子。
我发现来自中国的野猪毛十分坚硬,非常管用。
你可以花3美元从工艺店买一把1/4英寸长的#2号扁平无色的刷子,把毛削成一个角度。
由于是个有角的头端,加上握持刷子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刷子与组织接触时就会象扫帚一样的平。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使用脆弱的骆驼毛刷子,组织片很容易从这些柔软的毛上掉下来。
4.握持刷子左手象拿笔一样握持刷子,将第五指轻压于台面上以稳定握笔的手(或根据手和切片机尺寸的大小置于你感觉合适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操作者动作的灵活及可控性。
我把刷子削成一个角度,大致与左手握持刷子的角度相同,这样使刷子平着接触组织的1/4。
5.摇柄的旋转以连续均匀的力量转动切片机的摇柄,且要毫不犹豫。
我看到很多冰冻切片者手握着刷子在开始切片时总要停一下,缓慢的抓取组织,然后再开始转动摇柄。
依我的经验看来,这种动作增加了起始切片假象的可能,会使片子的厚度不均匀,也增加了处理脂肪类组织的难度。
我切片时,象前面所说的那样手握刷子,以一种连续的动作抓取组织,这个动作与刀片接触组织同时开始并贯穿于整个过程。
6.刷子的移动组织块移向刀片时刷子也要同步地向下移动,当组织块刚好接触刀片时刷子轻轻停在其底部2mm处并迅速抽离。
正是刷子的向下移动使你能连续地抓取组织,当开始的几毫米组织穿过刀片时便有自发卷曲的现象,这时,运动中的刷子立刻粘住其游离的边缘部分并水平地拖向切片者。
刷子的运动路径是一个朝下的“肘”形,然后再朝向你自己,连续不断。
但要注意有时候把组织压向台面时会使组织粘在台面上,可能会导致碎片,应尽量避免。
当然预先将组织包埋起来可以使刷子不用接触到组织,切片也容易多了。
7.贴片可以从切片机的台面上也可直接从组织块面粘贴组织片,我一般采用前者。
片子切好后,手持玻片在片子上方,向下以一个角度粘住片子的一角,在静电作用下片子会吸附在玻片上并迅速融化。
当然在周围涂一些包埋物对贴片有利,这种多余的包埋物可以保护片子的边缘免受皱缩的损坏。
有时候碰到贴片困难,我会在切到最后2mm包埋物的时候停下来,让片子留在组织块上,然后倒转摇柄,使组织块退离刀片,再用刷子从边缘把组织片摊平,这样就可以从组织块面贴片了,这对卷曲的片子或者脂肪组织非常管用。
8.快速固定我右手转动摇柄也同时拿着玻片,片子一切好,立刻粘起片子并将它浸没于固定液中。
固定液需置于方便够到的地方,我一般将染色架放在染色缸的旁边,先将片子置于95%的乙醇溶液中固定,然后插于染色架上。
如果组织固定延迟会出现风干的假象,我的经验是组织片还在切片机的台面时,风干效应很小,当组织片粘在有温度的玻片上时就会出现明显的风干假象,表现为核的细节丢失及胞浆液的溢出。
下面几张图片是延迟15秒固定和立刻固定的相同组织的比较,差异非常明显。
9.切片的厚度对于一般的手术病理我推荐切6um厚,这种厚度使染色更加饱满,层次清晰,病理学家通常在2x 和4x的放大倍数下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太薄的片子在这种放大倍数下显得苍白,容易忽略一些细节。
6um的片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避免风干假象,也会减少冰晶所造成的细胞核空洞。
当然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厚或更薄的片子。
10.为什么会掉片我不能确定组织片粘附到玻片的具体机制,但我相信可能与组织内的液体与玻片发生分子交联有关。
下面我例出几种染色过程中组织片脱落的情况:1)本身非常干燥或过度脱水的组织;2)组织片的周长与面积比过大,象细条形的组织容易受染色缸内液体涡旋应力的影响而脱落,同样包括薄的纤维囊肿及不规则的坏死组织,太厚的组织也不例外;3)返蓝用的氨水浓度太高;4)少数情况需要使用100%的乙醇固定;5)一张玻片贴多个片子时,片子周围的包埋物相互重叠。
组织块的准备1.调整好组织与刀片的方向这是冰冻切片准备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使用一些包埋物可以使这项工作变得简单,在我的工作中我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供参考。
a. 脂肪放在最后切。
脂肪由于硬度不够,对绝大多数组织均合适的温度却切不好脂肪组织,如果一刀下去,组织中的脂肪先接触刀片,就会破碎并使整个片子损坏。
如果脂肪最后接触刀片,则切片过程不受干扰。
最糟糕的情况是脂肪部分先接触刀片而没有包埋物的保护,包埋物可以给片子提供一个起始的缓冲,如果没有包埋,脂肪就会切碎并把整个片子破坏。
当切片过程中由于脂肪的出现而影响质量时,我要么把摇柄转回去尽量避免,要么把脂肪挖出来。
b. 组织与刀片垂直或成角是关键。
让我们假设组织由起始端、中间部分及末尾端三部分构成,起始端容易卷缩,或受到刷子的损害,还可能由于操作者的犹豫而引起片子的厚薄不均,这些都增加了假象的风险。
末尾端在贴片时容易拉长,最好的是中间部分,最不可能出现假象,并且组织学上最干净,这是片子中最理想的部分。
非常坚实的组织容易产生横皱,切片时应包埋成角且尽可能的加温。
成角包埋就像坐着船冲浪一样,如果你直线行驶,就会承受波浪线上最大的冲击,如果成角行驶,波浪线就会拉伸,所受的颠簸也会减小。
跟公路上的减速脊一样的原理。
上皮和粘膜贴附的组织如皮肤,胃肠,膀胱,子宫,颈部等,应当使上皮面垂直于刀片。
2.组织块的温度任何组织都有一个理想的切片温度,在此温度下切片,组织片以平滑均一的形式流过刀片,几乎没有卷缩。
当温度、组织类型、刀片均处于理想状态时,切片十分流畅,几乎不用刷子。
如果温度太低,片子容易卷曲和破碎;如果温度太高,片子就会皱成一堆。
如果需要加温,只需要把大拇指置于组织块面几秒钟;如果需要降温,可以使用机子的精确低温包埋系统,简单的做法就是把过冻的冻台放在组织面上几秒钟,大多数的冰冻切片机都有一种热吸收器可以使用。
3.组织块的填涂——基本的修复填涂可以解决组织块自身的缺陷,下面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扁平包埋组织的填涂包埋扁平的组织时,只有一层薄薄的包埋物贴附在底面,而且包埋物会轻微地收缩与组织块分离,如果想以最小的休整开始切片,那么收缩的空间必须填涂上包埋物,如果不填涂,切片时组织便会与包埋物分离,从而很难获得一张完整的片子。
下面这个简单的技巧可以使你获得一个整齐的组织面。
针头的移除在工作中经常会收到布满针头的标本,有时候针头会穿过整个组织,导致刀片的损坏并使片子一分为二,下面有一种简单的解决办法。
缝线的移除同样的方法移除组织块中的缝合线挖凿的技术当组织块中某些部分不需要或阻碍我们获得高质量的切片时,我们就可以将它挖除掉。
最好的例子就是脂肪组织干扰切片,常见于切除的淋巴瘤用于检查是否癌转移。
如果脂肪先于组织块中的其他部分接触刀片,你首先可以试着转动组织块,如果不行,就可以将它挖掉,然后用包埋物填充。
学会看片子这里指的是片子滑过刀片时就要辨别出质量的好坏,如果到镜下才发现片子的缺陷那就无法挽救。
1.观察片子的厚薄尽管冰冻切片机可以设置厚度,但人为辨别片子的厚度是否合适仍然很重要。
片子太薄看起来象半透明的镜纸,片子太厚看起来混浊、柔性差,对我来说,5-6um的片子较合适,象一张薄的打印纸。
2.片子破裂这种假象往往是组织块冷冻过度所致,可以通过升温来解决,含水量多的组织切片很容易破裂,必须升高到一个合适的温度使裂开程度降到最小。
水肿或血液组织经常有这种问题,活检的脑组织也很明显。
下面的片子来源于肾肿瘤,含水量丰富,破裂也比较明显,我觉得水性的肿瘤组织在常规温度下冷冻将会变得异常的坚硬。
我觉得组织破裂的过程同一块湿布结冰一样的道理,当你用刀去挑这块湿布时它会自然弯曲,当湿布已经结冰时刀会将冰片弄裂。
下面有6张片子,上面的3张破裂很明显,底部的3张很轻微,你必须仔细看才能发现,如果在切片时你集中注意力,你能感觉到甚至听到碎裂的声音。
3.片子上的条纹垂直于刀片的细条纹为刀片缺口所致,这往往是切到钙化组织、针头或缝线的结果。
宽条纹,组织破碎或突然无法解释的切片困难往往意味着组织粘在刀片下面了,这在脂肪组织比较常见,这时刀片需要取下来清洗干净,注意清洗刀片时不要伤到自己。
4.波浪线样的横皱这是切片机零件松动的征象,可能需要修理,切片时刀片有移动或支撑刀片的机子有移动时,往往有这种规则的条纹出现。
为了获得干净整齐的片子,所有固定刀片、刀架、支撑台、支撑栓子及切片机的旋钮、螺钉、轴承都必须上紧,并且不带有垃圾残骸,支撑台或刀片下面有一点包埋物都会影响切片的质量。
脂肪组织的处理脂肪组织无疑是冰冻切片者的绊脚石,道理很简单脂肪不会结冰,把温度降低让脂肪变硬可以切出较薄的片子,但是这个温度对同一组织中的其他成分来说显得太低而不合适切片,当脂肪破碎影响切片时这个问题就变得明显,下面是一些我的经验总结。
1.尽可能的削掉不需要的脂肪组织当我准备切淋巴结时,我会先检查一遍,小心翼翼地除掉表面及髓内的脂肪,结内的脂肪用解剖刀刮擦掉,被膜线附近的脂肪用刀切除,这样就不需要切开整个淋巴结被膜。
有人会说,我把一些组织去掉后,可能导致漏判一些阳性的淋巴结,但我的经验是好的干净的片子比含有太多脂肪的差片子更容易获得阳性的结果。
当你在休整组织或切片的过程中脂肪组织意外出现时,你也可以使用前面的挖凿技术。
2.调整组织块的方向使脂肪最后接触刀片切片时尽量避免脂肪先接触刀片,因为脂肪会脱离包埋物,在切片上留下一个洞,如果不能避免,也要在其周围加上包埋物,让包埋物先接触刀片。
3.保证刀片、台面的干净及组织块的冷冻程度切片机的台面和刀片必须保持干净,假如你弄碎了一张片子必须即时用一块干纱布清理干净,但要防止刀片割手,如果你发现切出来的片子有条纹或者堆积成束,可能是组织粘着在刀片的下方了,必须除掉刀片上的组织,并将刀片清理干净。
组织块越冷就越容易切脂肪,只是其他非脂肪组织就变得坚硬难切,同时水性的组织会裂开,这就有必要在切片温度的最冷端和最温端取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间值,以使脂肪和非脂肪组织都能切好。
我一般将组织块冻在-24度,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冷冻喷雾剂有用,但要注意先清掉切片机内的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