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切片技术经验总结

冰冻切片技术经验总结
冰冻切片技术经验总结

冰冻切片制作技巧

1.从锋利的刀片开始

我发现使用新的锋利的刀片时常常做出高质量的片子。我觉得在医疗场合中某些尽量省钱的做法显得有些因小失大。一般我对每位患者的标本都使用一组新的刀片,当片子的质量开始下降时,我会立刻更换刀片。某些组织如质地较硬的胶原和钙化组织会使刀片很快变钝,因此,经常更换刀片显得很有必要,有时候我在切片过程中要连续更换2-3次刀片。

2.坐着还是站着

我切片时总是坐在一张凳子上。要学会把刷子作为一种便捷的辅助工具来操作,从而精细地控制显微厚薄程度的片子。切片时俯身弯腰,颈部过伸的姿势有些不妥,要尽量处于放松和舒适的姿势以便能最大程度控制你的左手。

3.刷子

我是一位刷子的使用者。我相信要想切好片子首先学会使用刷子。刷子的作用就在于粘住片子并把片子弄到台子上。冷冻的片子会自发的卷缩并从刷子上脱离下来,因此,我使用一把有硬毛、夹取面宽的刷子。我发现来自中国的野猪毛十分坚硬,非常管用。你可以花3美元从工艺店买一把1/4英寸长的#2号扁平无色的刷子,把毛削成一个角度。由于是个有角的头端,加上握持刷子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刷子与组织接触时就会象扫帚一样的平。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使用脆弱的骆驼毛刷子,组织片很容易从这些柔软的毛上掉下来。

4.握持刷子

左手象拿笔一样握持刷子,将第五指轻压于台面上以稳定握笔的手(或根据手和切片机尺寸的大小置于你感觉合适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操作者动作的灵活及可控性。我把刷子削成一个角度,大致与左手握持刷子的角度相同,这样使刷子平着接触组织的1/4。

5.摇柄的旋转

以连续均匀的力量转动切片机的摇柄,且要毫不犹豫。我看到很多冰冻切片者手握着刷子在开始切片时总要停一下,缓慢的抓取组织,然后再开始转动摇柄。依我的经验看来,这种动作增加了起始切片假象的可能,会使片子的厚度不均匀,也增加了处理脂肪类组织的难度。我切片时,象前面所说的那样手握刷子,以一种连续的动作抓取组织,这个动作与刀片接触组织同时开始并贯穿于整个过程。

6.刷子的移动

组织块移向刀片时刷子也要同步地向下移动,当组织块刚好接触刀片时刷子轻轻停在其底部2mm处并迅速抽离。正是刷子的向下移动使你能连续地抓取组织,当开始的几毫米组织穿过刀片时便有自发卷曲的现象,这时,运动中的刷子立刻粘住其游离的边缘部分并水平地拖向切片者。刷子的运动路径是一个朝下的“肘”形,然后再朝向你自己,连续不断。但要注意有时候把组织压向台面时会使组织粘在台面上,可能会导致碎片,应尽量避免。当然预先将组织包埋起来可以使刷子不用接触到组织,切片也容易多了。

7.贴片

可以从切片机的台面上也可直接从组织块面粘贴组织片,我一般采用前者。片子切好后,手

持玻片在片子上方,向下以一个角度粘住片子的一角,在静电作用下片子会吸附在玻片上并迅速融化。当然在周围涂一些包埋物对贴片有利,这种多余的包埋物可以保护片子的边缘免受皱缩的损坏。有时候碰到贴片困难,我会在切到最后2mm包埋物的时候停下来,让片子留在组织块上,然后倒转摇柄,使组织块退离刀片,再用刷子从边缘把组织片摊平,这样就可以从组织块面贴片了,这对卷曲的片子或者脂肪组织非常管用。

8.快速固定

我右手转动摇柄也同时拿着玻片,片子一切好,立刻粘起片子并将它浸没于固定液中。固定液需置于方便够到的地方,我一般将染色架放在染色缸的旁边,先将片子置于95%的乙醇溶液中固定,然后插于染色架上。如果组织固定延迟会出现风干的假象,我的经验是组织片还在切片机的台面时,风干效应很小,当组织片粘在有温度的玻片上时就会出现明显的风干假象,表现为核的细节丢失及胞浆液的溢出。下面几张图片是延迟15秒固定和立刻固定的相同组织的比较,差异非常明显。

9.切片的厚度

对于一般的手术病理我推荐切6um厚,这种厚度使染色更加饱满,层次清晰,病理学家通常在2x 和4x的放大倍数下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太薄的片子在这种放大倍数下显得苍白,容易忽略一些细节。6um的片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避免风干假象,也会减少冰晶所造成的细胞核空洞。当然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厚或更薄的片子。

10.为什么会掉片

我不能确定组织片粘附到玻片的具体机制,但我相信可能与组织内的液体与玻片发生分子交联有关。下面我例出几种染色过程中组织片脱落的情况:

1)本身非常干燥或过度脱水的组织;

2)组织片的周长与面积比过大,象细条形的组织容易受染色缸内液体涡旋应力的影响而脱落,同样包括薄的纤维囊肿及不规则的坏死组织,太厚的组织也不例外;

3)返蓝用的氨水浓度太高;

4)少数情况需要使用100%的乙醇固定;

5)一张玻片贴多个片子时,片子周围的包埋物相互重叠。

组织块的准备

1.调整好组织与刀片的方向

这是冰冻切片准备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使用一些包埋物可以使这项工作变得简单,在我的工作中我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供参考。

a. 脂肪放在最后切。脂肪由于硬度不够,对绝大多数组织均合适的温度却切不好脂肪组织,如果一刀下去,组织中的脂肪先接触刀片,就会破碎并使整个片子损坏。如果脂肪最后接触刀片,则切片过程不受干扰。最糟糕的情况是脂肪部分先接触刀片而没有包埋物的保护,包埋物可以给片子提供一个起始的缓冲,如果没有包埋,脂肪就会切碎并把整个片子破坏。当切片过程中由于脂肪的出现而影响质量时,我要么把摇柄转回去尽量避免,要么把脂肪挖出来。

b. 组织与刀片垂直或成角是关键。让我们假设组织由起始端、中间部分及末尾端三部分构成,起始端容易卷缩,或受到刷子的损害,还可能由于操作者的犹豫而引起片子的厚薄不均,这些都增加了假象的风险。末尾端在贴片时容易拉长,最好的是中间部分,最不可能出现假

象,并且组织学上最干净,这是片子中最理想的部分。

非常坚实的组织容易产生横皱,切片时应包埋成角且尽可能的加温。成角包埋就像坐着船冲浪一样,如果你直线行驶,就会承受波浪线上最大的冲击,如果成角行驶,波浪线就会拉伸,所受的颠簸也会减小。跟公路上的减速脊一样的原理。

上皮和粘膜贴附的组织如皮肤,胃肠,膀胱,子宫,颈部等,应当使上皮面垂直于刀片。

2.组织块的温度

任何组织都有一个理想的切片温度,在此温度下切片,组织片以平滑均一的形式流过刀片,几乎没有卷缩。当温度、组织类型、刀片均处于理想状态时,切片十分流畅,几乎不用刷子。如果温度太低,片子容易卷曲和破碎;如果温度太高,片子就会皱成一堆。如果需要加温,只需要把大拇指置于组织块面几秒钟;如果需要降温,可以使用机子的精确低温包埋系统,简单的做法就是把过冻的冻台放在组织面上几秒钟,大多数的冰冻切片机都有一种热吸收器可以使用。

3.组织块的填涂——基本的修复

填涂可以解决组织块自身的缺陷,下面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扁平包埋组织的填涂

包埋扁平的组织时,只有一层薄薄的包埋物贴附在底面,而且包埋物会轻微地收缩与组织块分离,如果想以最小的休整开始切片,那么收缩的空间必须填涂上包埋物,如果不填涂,切片时组织便会与包埋物分离,从而很难获得一张完整的片子。下面这个简单的技巧可以使你获得一个整齐的组织面。

针头的移除

在工作中经常会收到布满针头的标本,有时候针头会穿过整个组织,导致刀片的损坏并使片子一分为二,下面有一种简单的解决办法。

缝线的移除

同样的方法移除组织块中的缝合线

挖凿的技术

当组织块中某些部分不需要或阻碍我们获得高质量的切片时,我们就可以将它挖除掉。最好的例子就是脂肪组织干扰切片,常见于切除的淋巴瘤用于检查是否癌转移。如果脂肪先于组织块中的其他部分接触刀片,你首先可以试着转动组织块,如果不行,就可以将它挖掉,然后用包埋物填充。

学会看片子

这里指的是片子滑过刀片时就要辨别出质量的好坏,如果到镜下才发现片子的缺陷那就无法挽救。

1.观察片子的厚薄

尽管冰冻切片机可以设置厚度,但人为辨别片子的厚度是否合适仍然很重要。片子太薄看起来象半透明的镜纸,片子太厚看起来混浊、柔性差,对我来说,5-6um的片子较合适,象一张薄的打印纸。

2.片子破裂

这种假象往往是组织块冷冻过度所致,可以通过升温来解决,含水量多的组织切片很容易破裂,必须升高到一个合适的温度使裂开程度降到最小。水肿或血液组织经常有这种问题,活检的脑组织也很明显。下面的片子来源于肾肿瘤,含水量丰富,破裂也比较明显,我觉得水性的肿瘤组织在常规温度下冷冻将会变得异常的坚硬。

我觉得组织破裂的过程同一块湿布结冰一样的道理,当你用刀去挑这块湿布时它会自然弯曲,当湿布已经结冰时刀会将冰片弄裂。下面有6张片子,上面的3张破裂很明显,底部的3张很轻微,你必须仔细看才能发现,如果在切片时你集中注意力,你能感觉到甚至听到碎裂的声音。

3.片子上的条纹

垂直于刀片的细条纹为刀片缺口所致,这往往是切到钙化组织、针头或缝线的结果。

宽条纹,组织破碎或突然无法解释的切片困难往往意味着组织粘在刀片下面了,这在脂肪组织比较常见,这时刀片需要取下来清洗干净,注意清洗刀片时不要伤到自己。

4.波浪线样的横皱

这是切片机零件松动的征象,可能需要修理,切片时刀片有移动或支撑刀片的机子有移动时,往往有这种规则的条纹出现。为了获得干净整齐的片子,所有固定刀片、刀架、支撑台、支撑栓子及切片机的旋钮、螺钉、轴承都必须上紧,并且不带有垃圾残骸,支撑台或刀片下面有一点包埋物都会影响切片的质量。

脂肪组织的处理

脂肪组织无疑是冰冻切片者的绊脚石,道理很简单脂肪不会结冰,把温度降低让脂肪变硬可以切出较薄的片子,但是这个温度对同一组织中的其他成分来说显得太低而不合适切片,当脂肪破碎影响切片时这个问题就变得明显,下面是一些我的经验总结。

1.尽可能的削掉不需要的脂肪组织

当我准备切淋巴结时,我会先检查一遍,小心翼翼地除掉表面及髓内的脂肪,结内的脂肪用解剖刀刮擦掉,被膜线附近的脂肪用刀切除,这样就不需要切开整个淋巴结被膜。有人会说,我把一些组织去掉后,可能导致漏判一些阳性的淋巴结,但我的经验是好的干净的片子比含有太多脂肪的差片子更容易获得阳性的结果。当你在休整组织或切片的过程中脂肪组织意外出现时,你也可以使用前面的挖凿技术。

2.调整组织块的方向使脂肪最后接触刀片

切片时尽量避免脂肪先接触刀片,因为脂肪会脱离包埋物,在切片上留下一个洞,如果不能避免,也要在其周围加上包埋物,让包埋物先接触刀片。

3.保证刀片、台面的干净及组织块的冷冻程度

切片机的台面和刀片必须保持干净,假如你弄碎了一张片子必须即时用一块干纱布清理干净,但要防止刀片割手,如果你发现切出来的片子有条纹或者堆积成束,可能是组织粘着在刀片的下方了,必须除掉刀片上的组织,并将刀片清理干净。

组织块越冷就越容易切脂肪,只是其他非脂肪组织就变得坚硬难切,同时水性的组织会裂开,

这就有必要在切片温度的最冷端和最温端取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间值,以使脂肪和非脂肪组织都能切好。我一般将组织块冻在-24度,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冷冻喷雾剂有用,但要注意先清掉切片机内的污秽。

4.灵活地转动摇柄而不犹豫

假如组织块是脂肪和结缔组织的混合物,那要好切于纯脂肪组织,有时候按照我前面所讲的技巧来做,片子会出乎意料的好。用运动的刷子快速粘住组织片并把它拖上台面,不要把刷子和组织片压上台面,以免粘在一起使切片完全中断。同样,好的刀片也很重要,如果你能用刷子敏捷地做出这套动作,那你肯定也能对脂肪组织切出理想的片子,脂肪在片子上会留下空的间隙,但它们之间的纤维条却保存完好。下面这块乳腺癌及其周围有数毫米覆盖着墨水的脂肪组织,假如你调整好组织块的方向使脂肪边缘垂直于刀片,肿瘤组织就切得好,脂肪切片的角度会有变动,也会留下空隙,但总有一条墨迹线指示着边缘的所在。很多时候我都用这种方法来区别肿瘤和脂肪组织。

5.试着对脂肪过多的组织切厚些

厚的片子对阅读薄片上的细节也是一种辅助,厚片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我先试着按一下切片机上的精细前进按钮,如果组织块保持完整,我继续尝试按一下粗前进按钮,这样会切出很厚的片子。你也可以调节机子的厚度刻度盘,或者让摇柄转两次,先向前1/4圈,再向后,再向前,采用这些技巧会切出厚度不一的片子。如果你连续均与地转动摇柄并配合使用刷子,你最后会在玻片上贴出良好的片子,后面的固定和染色还是一样的,只是时间可能要加倍或翻两番,染液中的片子轻拿轻放,不要剧烈搅动。费尽全力后最后回报给你的是一张有三维立体感染色优良的片子,而且脂肪组织也变得相当的透明清晰,你可以看到沿各个方向走行的毛细血管,我还可以幸运地识别非脂肪部分的结构,这种用墨迹标记组织边缘的方式包含于整个组织面,有助于解读脂肪边缘有缺损的薄片,粉刺癌中高度恶性的细胞核和坏死同样可以识别。在切脂肪组织的过程中,如果你连做了两三次而没做好,你可能会耗尽了一些宝贵的组织标本,可以在切那些乳腺癌组织之前用正常的脂肪练练手。

冰冻切片的局限

1. 时间的限制

确实在冰冻切片室经常受到快速出结果的压力,我的经验是欲速则不达,急躁和慌乱容易出错。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树立自信,良好的态度及教育外科医生,受到加快制片的催促时应当学会从各方面抵制压力,假如你是一位专业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冰冻切片家,从切片到染出一张片子只需要几分钟,如果你对组织的处理很粗糙,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分钟到十分钟,碰到比较大的复杂的组织需要多重染色则需要的时间会更多,对病理学家来说,阅片需要几秒到数十秒的时间,有时候需要搜寻一些细小的线索,翻阅书籍,或向同行咨询等,所需时间会更多。考虑到外科医生的处境,我们必须动作迅速,但是当所做的结论会更改手术的进程时,我们会显得格外谨慎。我们会要求提供患者的详细资料以便得到正确的答案,即使耽误几分钟,总比重做手术或提供错误的结论所付出的代价小很多,如果连续碰到几例患者,或复杂的病例,多个标本,那我们只有寻求帮助,当然,在手术不过急的依赖冰冻切片的结果时,这些事情尽量不做。不要粗糙地准备和阅读片子,这是最可能出错的地方,同时,也要识别超出你个人能力的处境,很多需要寻求外界咨询的场合,我象一根树桩一样站在那里阅片,几分钟都无法得出结论,就象看到一只从来没有在后院出现过的老虎一样。这个时候我会不顾一切的寻找就近的帮助,并且告诉我的外科医生要耐心的等待。

2.特殊染色的局限

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很难,我们只能面对,当今时代如果没有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和基因突变的检测,仍然无法对淋巴瘤和肉瘤及其他类似的疾病进行分类,也许不久的将来能有快捷的方法用于冰冻切片,但是现在,确实是一个缺陷。

3.冰冻假象

这是水的特性,水在结冰时因氢键的交联而膨胀,正是这个原因,冰块才能浮在水面上。我相信组织在冰冻时候的变化与水结冰膨胀是密切相关的,在此,我会尽量解释冰冻片子和石蜡片子的差异。象处理其他病理假象一样,正确的识别这些冰冻假象有助于我们不至于误判。

冰晶的形成

含水量特别多的组织冷冻时会出现肥皂泡样的空隙,我认为当组织中的水分凝固时形成球形的冰晶,挤压纤维组织条而产生泡沫样的形状。下面的冰冻对照显示当组织片进一步处理时泡沫样的水分又重新分布于间质,而未曾冷冻的组织显示出间质的水肿。这些水分巨多的组织在切片时很难保证不裂开,应尽可能高切片的温度。

挤压假象

细胞实性的组织会受到冰泡膨胀的挤压,这在水肿组织非常明显,下面的肾细胞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中间的图片显示肾小管被透明的冰晶所挤压,右边的图片为来源于同一组织的非冷冻切片。

核性的冰晶

细胞核产生冰晶的趋势不一,根据我的观察,这似乎跟组织的类型及状态有关,我注意到在损伤的组织出现较多,从道理上讲也是如此,烧伤的组织或缺血损伤的组织由于失去了渗透压的平衡从而导致众多数量的核水肿,同时,囊状的核越多,核冰晶形成的可能性越大。我也注意到:片子切得越薄,这种冰晶越容易留下空洞,下面的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我的观点。

核染色质的改变

中间这张片子先前冷冻过,显示染色质特别明显,与左边冰冻后立刻固定的图片相比,核的密度更大,更深染,注意到冰冻片中胞浆含有较多的空泡,也是冷冻假象的一种。

探讨如何合理的保养冰冻切片机

技术员除了要做好冰冻切片之外,合理的保养冰冻切片机也至关重要,合理的保养有利于工作顺利地进行,同时又能延长冰冻切片机的寿命。

1、冰冻切片机对电压稳定性要求较高-------安装稳压电源。

2、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及设备安全可靠运行,设备安装时应有接地。

3、应注意机箱周围通风网清理避免阻塞,不可使机器紧靠墙壁,应保证空气的自由流通。

4、冰冻切片机对环境的温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夏天所在的房间应安装空调,以减少气温过高引起的压缩机连续运转。

5、设备应专人使用和保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非专业人员不准操作机器。

6、因停电或其它原因停机后再启动一定要间隔十分钟后进行。

7、有机玻璃窗开启时间不宜过长。

8、及时清理冷室内的组织碎屑,保证室内外清洁。

9、移动机器后应注意使机器着地平稳。

10、设备不可带故障使用,出现问题时及时修理。

11、冰冻量大的医院,建议购置两台冰冻切片机。

12、关机时,CT温度和OT温度下调10度,关闭OT的压缩机,然后再关机。

冰冻切片机的使用

1. 切片前先安装好刀片,调整切片厚度及切片角度,确认标本组织类型,根据不同组织类型调整好最佳切片温度。

2. 尽可能快地取新鲜活体标本,不经任何试剂处理,切成2.0cm×2.0cm×0.2cm大小的组织块放到组织托上,涂敷包埋剂后即放到冷台上冷冻,待包埋剂稍凝后(以组织块不流动为宜) ,迅速固定到冷冻头上急冻。一般在取材后就要立刻对组织块进行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缩短降温的时间,减少冰晶的形成。

3. 待组织块冻好后用快进键将其移近刀口,利用按钮修片,修好后即可放下防卷板切片。切片时,低温室内温度以-15℃~-20℃为宜,温度过低组织易破碎,根据各种组织的软硬度来掌握切片速度,软组织切片速度较慢,较硬的组织切片速度快。

4. 调节防卷板。防卷板的位置及角度要适当,载玻片附贴组织切片时,切勿上下移动。

5. 将切好的切片附贴在载玻片上,固定、染色、脱水、封固。冰冻切片制作完成。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1、载玻片的处理: 抗原修复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辐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脱片。为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可选用我公司提供的ZLI-9001 APES、ZLI-9003 Histogrip TM或ZLI-9005 Poly-L-Lysine等几种试剂,对已清洗的载玻片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1 APES:现用现配。将洗净的玻片放入以1:50比例丙酮稀释的APES中,停留20~30秒钟,取出稍停片刻,再入纯丙酮溶液或蒸馏水中涮去未结合的APES,置通风橱中晾干即可。用此载玻片捞片时应注意组织要一步到位,并尽量减少气泡的存在,以免影响染色结果。 1.2 Histogrip TM:将洗净的玻片放入以1:50比例丙酮稀释的Histogrip液中,停留1~2分钟,然后用双蒸水快速清洗三次,室温干燥或60o C烤箱烘烤一小时,装盒备用。 1.3 Poly-L-Lysine:将洗净、干燥的载玻片放入以1:10比例去离子水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中,浸泡5分钟,60o C烤箱烘烤一小时或室温过夜干燥。装盒备用。试验中使用的器具均为非玻璃制品。 2、常用酶消化: 2.1 胰蛋白酶:一般使用浓度为0.05%~0.1%,消化时间为37℃、10~40分钟,主要用于细胞内抗原的显示。 2.2 胃蛋白酶:一般使用浓度为0.4%,消化时间为37℃、30~180分钟,主要用于细胞间质抗原的显示,如:Laminin(层粘蛋白),Collagen IV(IV型胶原)等。 2.3 皂素(Saponin):一般使用浓度为2~的saponin溶液,消化时间为室温孵育30分钟。 3、抗原热修复: 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条件,选用微波炉抗原修复、高压锅抗原修复或水浴高温抗原修复。抗原热修复可选用各种缓冲液,如TBS、PBS、重金属盐溶液等,但实验证明,以0.01M枸橼酸盐缓冲液(pH6.0)效果最好。请选用我公司提供的ZLI-9064 枸橼酸盐缓冲液(粉剂)配制,取该粉剂一包溶于1000ml 的蒸馏水中,混匀,其pH值在6.0 0.1,如因蒸馏水本身造成的pH值偏差,请自行调整。 3.1 石蜡切片微波炉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后,3%H2O2处理10分钟,蒸馏水洗2分钟×3。将切片放入盛有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的容器中,置微波炉内加热使容器内液体温度保持在92℃~98℃之间并持续10~15分钟(注意:无论是使用医用或家用微波炉,请根据具体机型酌情设置条件,务必满足以上步骤中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取出容器,室温冷却10~20分钟(注意:不可将切片从缓冲液中取出冷却,以便使蛋白能够恢复原有的空间构型)。PBS洗,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3.2 石蜡切片高压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将1500ml~3000ml的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注入不锈钢压力锅中加热至沸腾。切片置于金属架上,放入锅内,使切片位于液面以下,盖锅压阀。当压力锅开始慢慢喷气时(约加热5~6分钟后),计时1~2分钟,然后将压力锅端离热源,冷水冲至室温后,取下气阀,打开锅盖,取出切片,蒸馏水洗后,PBS洗2分钟×3,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3.3 石蜡切片电炉煮沸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后,放入盛有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的容器中,并将此容器置于盛有一定数量自来水的大器皿中,电炉上加热煮沸,从小容器的温度到达92℃~98℃起开始计时15~20分钟,然后端离电炉,室温冷却20~30分钟,蒸馏水冲洗,PBS洗,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4、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以美国ZYMED公司SP试剂盒为例) 4.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4.2 3%H2O2室温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4.3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如需采用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各自的优劣之处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各自的优劣之处是什么 1、从一抗的选择方面来看。有的一抗既能做石蜡切片又能做冰冻切片,而有的一抗只能做冰冻切片,关键取决于所要检测的 抗原稳定性,有的抗原不稳定,经过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脱蜡等一系列的做石蜡切片的步骤,所检测的抗原易被破坏,这时只能用冰冻切片来做,检测这类抗原的一抗只能做冰冻切片,而那些稳定的抗原,能经受住石蜡切片的的考验,一般来讲也可以用冰冻切片来做,总得来讲,对于既可以用冰冻切片也可以用石蜡切片检测的抗原,用石蜡切片检测的染色效果要比冰冻切片好一些。 2、从研究目的来看。石蜡切片对组织细胞的定位很准确,而长期冻存组织的冰冻切片可能因冰晶的形成破坏组织细胞形 态的结构,并造成抗原的弥散,从而定位不准确。 3、从抗原的保真性来看。冰冻切片对抗原的保真很好,而石蜡切片在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脱蜡等过程 中可能会对抗原的性质造成影响。 4、从操作步骤的繁琐程度看。染色过程冰冻切片简单,而石蜡切片要求脱蜡入水、抗原修复等过程,比较繁琐。 5、总之,石蜡切片对标本的长期保存较合适,且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保持好;而冰冻切片适合对新鲜组织的制片,然后立 即固定、染色效果较好,且免疫荧光中可以相对避免石蜡自发荧光的干扰。 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因其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冰冻切片的种类较多,有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二氧化碳冰冻切片法,甲醇循环制冷冰冻切片法等。这些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许多年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现在也逐步被淘汰了。当然有些技术,如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正在受到青睐。 编辑本段冰冻切片的应用

冰冻切片实验步骤

全部实验步骤 1 取新鲜组织于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 2 30%蔗糖脱水48小时以上 3 -250C包埋(冰冻切片机内) 4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步骤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μ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次。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5分钟×2次。下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见我发的前面的帖子) 你确定你是冰冻切片吗??? 冰冻切片不能用热修复啊!!! 以下是我的步骤: 1 冰冻切片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PBS洗,5分钟×2。 2 5~10%正常山羊血清(PBS稀释)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3 PBS冲洗,5分钟×3次。 4 滴加滴加第二代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30分钟。 PBS冲洗,5分钟×3次。 5 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30分钟。 6 PBS冲洗,5分钟×3次。 7 显色剂显色(DAB)。 8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片。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用的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最好是用3%H2O2/甲醇溶液,室温20分钟。此配方不易产生脱片。 配制方法是在9ml甲醇中加30%H2O2 1ml,混匀后使用,每次新鲜配制。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m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洗,5分钟×2。 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

免疫组化技术全程原理

免疫组化技术全程原理 一、概念和常用方法介绍 1、定义 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技术。 2、原理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 3、分类 1)按标记物质的种类,如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主要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铁蛋白、胶体金等,可分为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免疫酶标法和免疫金银法等。 2)按染色步骤可分为直接法(又称一步法)和间接法(二步、三步或多步法)。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的灵敏度提高了许多。 3)按结合方式可分为抗原-抗体结合,如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亲和连接,如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等,其中SP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聚合物链接,如即用型二步法,此方法尤其适合于内源性生物素含量高的组织抗原检测。 4、目前几种常用免疫组化方法简单介绍 1)免疫荧光方法 是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即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确定组织中某种抗原的定位,进而还可进行定量分析。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所以在临床病理诊断、检验中应用较广。 2)免疫酶标方法

切片、免疫组化步骤

冰冻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速冻组织 将组织块平放于软塑料盖或特制小盒内(直径2cm),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浸没组织,然后将特制小盒缓缓平放入盛有液氮的小杯内,当盒底部接触液氮时即开始气化沸腾,此时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内,大约 10-20秒组织即迅速冰冻成块。取出组织冰块立即置入-80℃冰箱储存备用,或置于恒冷切片机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4~8mm,冰冻切片后如不染色,必须吹干,储存低温冰箱内,或进行短暂预固定后储存冰箱内保存。 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它的固定方式。 PBS洗,5分钟×3。 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PBS洗,5分钟×3。 下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滴加一抗开始)。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三步法(以SP试剂盒为例) 1. 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2. 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如需采用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3. 3%H2O2室温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 冲洗,2分钟×3次。 4. 5~10%正常山羊血清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5. PBS冲洗,2分钟×3次。 6. 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生物素标记二抗(1%BSA-PBS稀释),37℃孵育10~30分钟;或滴加第二代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20分钟。 7. PBS冲洗,2分钟×3次。 8. 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PBS稀释),37℃孵育10~30分钟;或第二代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20分钟。 9. PBS冲洗,2分钟×3次。 10. 显色剂显色(DAB或AEC)。

冰冻切片步骤 很全面

冰冻切片是指将组织在冷冻状态下直接用切片机切片。它实际上是以水为包埋剂,将组织进行冰冻至坚硬后切片的。在冰冻切片前组织不经过任何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过程,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同时,由于此法不需要经过脱水、透明和浸蜡等步骤,因而较适合于脂肪、神经组织和一些组织化学的制片,并作为快速切片的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 1.取材: 应尽可能快地采取新鲜的材料,防止组织发生死后变化。 2.速冻: 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或尽快制成切片标本的需要,一般在取材后就要立刻对组织块进行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缩短降温的时间,减少冰晶的形成。 液氮速冻切片法是实验室最常用的速冻切片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组织块平放于软塑瓶盖或特制小盒内(直径约2cm),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浸没组织,然后将特制小盒缓缓平放入盛有液氮的小杯内,当盒底部接触液氮时即开始气化沸腾,此时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中,大约10-20s组织即迅速冰结成块。在制成冻块后,即可置入恒冷箱切片机冰冻切片。若需要保存,应快速以铝箔或塑料薄膜封包,立即置入-80℃冰箱贮存备用。 3.固定: 样品托上涂一层OCT包埋胶,将速冻组织置于其上,4℃冰箱预冷5-10min 让OCT胶浸透组织。取下组织置于锡箔或者玻片上,样品托速冻。 组织置于样品托上,其上再添一层OCT胶,以完全覆盖为宜,速冻架(PE)上30min。 4.切片: 恒温冰冻切片机为较理想的冰冻切片机,其基本结构是将切片机置于低温密闭室内,故切片时不受外界温度和环境影响,可连续切薄片至5-10μm。切片时,低温室内温度以-15℃~-20℃为宜,温度过低组织易破碎,抗卷板的位置及

以前做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与漂片免疫组化 以前做冰冻切片,总是遇到问题,后来查文献,自己又做实验比较,总算找到了又快又好地办法, 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取脑一定要在冰上操作,液体也一定用冷的 2. 30%蔗糖一定要充分,最好中间换液一次, 20%的可以不做 3. 沉淀后冻存,一定要快冻, 最好在干冰上操作. 4. 最重要的一点, 灌注的时候, 不要用0.1M PB, 用0.01M PBS. 以前不知道,很多书上写的都是0.1M PB,后来自己用了发现还是有洞. 为了这个,我还专门作了对照实验,结果0.01M PBS更好一些, 原因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事实如此. (理论上高浓度液体更利于保护细胞不会因为冰冻损伤) 5. 如果做磷酸化的抗体,一定记得在灌注液里加一定的抑制剂,如NaF等. 蔗糖俺用25%/PBS 的,不用换液,只要过夜12个小时就能沉下去了。包埋的时候不用冲洗,但是要注意一定要用吸水纸擦干蔗糖溶液,否则切片有麻烦 我做切片的时候,先用20%蔗糖(PB配)沉底,再用30%蔗糖沉底,这样脱水比较充分。一般是等切片机温度达到-22度之后,再将包埋好的脑组织放入。脱水不充分也会导致切片有洞,而且片子容易向内卷,很不好贴。一直这样做了很久,效果都还不错。 取脑后,直接投到液氮??我试过,由于脑组织水分多,下液氮后直接就碎了~~ 防止脑袋冻碎办法: 先准备好一个保温杯,倒入适量的液氮,然后在杯身中放一个纸杯(塑料或玻璃杯禁用),再在杯中放一金属片,以防止纸杯翻倒,动物脑袋取好后,先放在一张小锡箔纸上,然后连锡箔纸一起转移至杯中的金属片上面,盖上保温杯盖,3-5分钟后,见大脑表片颜色变白,表示冷冻完全,随即将大脑用锡箔纸包好,转入-80度冰箱长期保存。 脑片切好后保存方法: 1、先用手指在玻片(已挂好胶)后均匀轻轻过一下,将脑片组织贴在玻片上。 2、37度干燥箱中烘干。 3、放入切片盒中,盖紧盒盖,并用胶带将切片盒封严,外用样品袋包扎严实,即可防止水汽进入。于-20度可保存半年以上,于-80度可保存一年以上。 切忌经常打开盒子。

免疫组化方法(冰冻切片)

免疫组化方法(冰冻切片) A. 所需溶液和试剂 1.二甲苯 2.无水乙醇(100% 和95%,变性无水乙醇,组织学级) 3.苏木精(可选) 4.固定剂:请参考产品说明书选取合适的固定剂。 a.10%中性福尔马林 b.丙酮 c.甲醇 d.3%甲醛溶液:配制时,将18.75 ml 16%甲醛溶液加入到81.25 ml 1X PBS中。 5.10X Tris缓冲盐水(10X TBS):在800 ml蒸馏水中加入24.2 g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zma base ,C4H11NO3)和80 g 氯化钠(NaCl)。用浓盐酸将pH调节到7.6。 6.漂洗(缓冲)液:1 X Tris缓冲盐水(TBS)。100 ml 10 X TBS加900 ml水至1L。 7.甲醇/过氧化氢:配制时,将10 ml 30% H202加入到90 ml甲醇中。保存在-20°C。 8.封闭液:1X TBS / 0.3% Triton-X 100 / 5%正常山羊血清。 9.配制时,将500 μl山羊血清和30 μl Triton-X 100加入到9.5 ml 1X TBS中。 10.检测系统:根据厂家说明书使用。已有的检测系统*。 11.DAB试剂或合适的底物:按产品说明配制。 B. 切片 1.对于保存在-80°C的样品:切片前先从冰箱中取出放在-20°C平衡15分钟左右。这可以避免切 片时样品断裂。 2.将样品切成大约6-8 μm厚,铺在带正电性的玻片上。 3.固定前,可以把切片摊开放在实验台上风干几分钟。(这有助于切片贴紧玻片) C. 固定 注意:参考产品说明书(抗体)选择合适的固定剂 1.玻片上的切片风干后,选用如下合适的固定剂进行固定。 a.10%中性福尔马林:室温10分钟。立即进行染色操作。 b.冰丙酮:-20°C 10分钟。风干。立即进行染色操作。 c.甲醇:-20°C 10分钟。立即进行染色操作。 d.3%甲醛溶液:室温15分钟。立即进行染色操作。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秦皇岛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康文喜谢芳芳王小聪李英邮编:066001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是1818年由Pieter de Riemer首先创造发明的,1891年Halsted和Accarty将冰冻切片技术列为正式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已将此项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解决手术中的病理诊断问题。并日益受到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和肯定。随着冰冻切片技术和临床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做冰冻的病例逐年增多,截止到2012年10月份,本院病理科开展快速冰冻病理诊断30余年,共完成冰冻快速病理诊断1476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水平,提高冰冻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作者将30年来所有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476例大部分来自本院住院病人,小部分来自其他医院。其中男897例,女57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个月。 1.2 病变部位乳腺1052例,软组织42例,胃33例,淋巴结33例,骨12例,腹膜9例,睾丸及附睾8例,甲状腺47例,小肠15例,大肠25例,膀胱5例,脊椎5例,阑尾10例,胆道14例,阴茎19例,卵巢53例,脑及脑膜3例,前列腺3例,肝12例,肾26例,脊髓2例,喉2例,子宫42例,精索1例,纵隔1例,腹膜后1例,眼1例。 1.3 方法本组1476例均采用德国进口莱卡冰冻切片机切片,HE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1.4 结果1476例中,恶性肿瘤687例,良性肿瘤388例,瘤样病变170例,炎症202例,结核29例,确诊1457例,未能确诊15例,误

诊4例。 2. 讨论 冰冻切片质量差,最初很多著名的病理学家如Ewing、Brewer、Simpson等曾经怀疑冰冻切片的准确性,1960年Cryostat冰冻切片机正式应用于临床后,冰冻切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和石蜡切片相比仍很逊色,对准确的冰冻病理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对年轻的病理科医生来说难度较大,缺乏经验的病理科医生难以胜任此项工作,下面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发表一点看法。 2.1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缺点: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点是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取材,迅速做出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同时也减少了病人二次手术的痛苦。缺点是切片厚,细胞大,层次多,易造成错觉。另外冰冻切片诊断要求报告快,没有更多思考讨论余地,一旦报错,将造成严重的无法弥补的后果。 2.2 准确率:本文对1476例冰冻切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准确率为98.7%,未能确诊率为1.02%,误诊率为0.3%,与国内报道相比准确率相仿,而误诊率低于各家报道。 2.3 未能确诊和误诊的原因:⑴取材不当:恰当准确的取材是正确诊断的必备条件,取材不当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病理诊断。当临床切取肿物困难时,所送检的肿物标本不一定是肿物中心组织,很可能是肿物边缘组织,这种组织大部分是肿物周围的正常成分,或仅带有少量肿物,此时应多切几个切面进行观察,在把握不足的情况下可多取几块组织做切片,以防漏诊。⑵切片质量不佳:切片过厚,组织未能展平出现折叠,组织缺损,染色深浅不均等都直接影响诊断结果。

大鼠肾脏冰冻切片的体会

大鼠肾脏冰冻切片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6-03-01T14:17:27.00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张丽娥[导读]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病理科福建建阳354200冰冻切片不仅要求病理技师在短时间内制出高质量的切片,还需要病理技师具有娴熟的技术,对冰冻切片机功能的熟练掌握合理应用. 张丽娥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病理科福建建阳354200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57-01 0.引言由于肾脏组织质地柔软,含水量高,或在取材过程中肾组织与水分接触, 突遇低温,易形成冰晶,快速冷冻切片的制作难度大,我们通过对大鼠肾脏的冰冻制片,总结经验如下. 1材料使用德国产Leica—CM1950型冰冻切片机,Leica一次性刀片,冷冻组织包埋剂(O.C.T.),AF固定液,改良Gill苏木素染色液,2%碳酸氢钠返蓝液,逐级梯度酒精,中性树胶. 2方法2.1取材及包埋2.1.1取新鲜大鼠肾脏标本常规取材,标本要新鲜,无需固定,严禁浸入甲醛, 酒精,生理盐水等液,尤其是不可以用酒精固定,酒精固定后组织将无法冷冻.2.1.2将样本托放入冰冻切片机的冻台上预冷,加少许O.C.T.,在OCT 未完全冻结前快速的将组织放于样本托上,在组织周围适量的补充O.C.T,待包埋剂约1/3未冻结时压上冷冻锤,打开加强冷冻,使组织快速冷冻.2.1. 3冰冻切片机温度设定在-16oC—-18oC为宜.冷冻时间一般为1min~2min.冷冻时间过长,组织易变硬变脆,细胞结构会发生改变,难于切片.2.1.4包埋组织时应将组织周边多留出O.C.T.用于牵引展开切片,O.C.T.中的小气泡应尽量去除,以免切片时挤压旁边组织产生皱褶,影响切片效果. 2.2切片组织切片厚度设定为5um-6um.刀具提前安放好,调整好刀具角度,切片时控制好操作窗,以利保温.肾脏组织细胞比较致密,若时间过长会变脆且易碎,在冰冻切片时可用手指轻压组织回温,再进行切片. 2.3固定切片后立即放入AF固定液固定30s—1min,不可待切片干后再固定,这样会造成细胞核染色质不清晰,呈现毛玻璃样改变,细胞胞浆边界不清等组织细胞的退变现象. 2.4染色封片固定好的冰冻切片在苏木素染液中染色30s—50s,经1%盐酸分化,2%碳酸氢钠水溶液返蓝,伊红染色,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制好的切片核浆对比分明,红蓝适度,颜色鲜艳,达到理想染色效果. 3讨论与分析:3.1冰晶是由于冷冻缓慢,冷冻时间过长,胞质内与组织间隙未结合的水分析出形成的.肾脏因其组织结构,在组织冷冻过程中,组织内易产生大量的冰晶影响冰冻切片的诊断,为了防止组织内冰晶的产生,最佳的办法一是使用冻锤:新鲜标本包埋后放入冷冻台时,不能将冻锤马上按压在组织上,那样会使组织受挤压变形.应该待O.C.T.凝固60%~70%时,再将冻锤轻压在组织上, 这样既能防止冰晶的产生,又能得到较平整的切面;另一种方法为使用液氮冷冻,可将组织放入液氮中2s-3s,待组织冻至80%时即可取出制片,否则过冻会引起组织发脆,冻头与组织分离[2]. 3.2将包埋剂放入-10OC或-4OC冰箱内保存,包埋剂要使用OCT,而不能用胶水等替代,因OCT 的主要成分为PVP,其能通过渗透的作用将细胞内的水分移出,减少冰晶形成. 3.3冰冻的速度与样品的表面积和体积成正比,取材时组织块尽可能薄,0.2cm 为宜,扁平状冷冻速度快,切片的前几张冰晶少,越后冰晶越多,切片不能求快,而要确保切片质量,力争一次完成一张高质量的切片[1]. 3.4可预先做好OCT冻头,将冻头上的OCT 修平,有利于将组织放平,再在冰冻机内在肾组织上滴加OCT,有利于OCT迅速降温,避免组织复温,减少冰晶形成. 3.5肾脏冰冻制片时易产生不规则裂痕,与切片时温度和切片速度有关,操作时应注意操作窗不要开太大,免工作箱的温度升高;OCT的用量太少易产本皱褶,滴加OCT时要上下俩端多,俩侧少,同时要注意OCT不要有小气泡. 3.6冰冻切片机应安放在冷室内,避免压缩机反复工作,仪器要定期维护,除霜,清洁消毒. 总之,冰冻切片技术是病理科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也是较难掌握的病理实验技术.要做好一张冰冻切片需要病理技术人员具有严格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3]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不断摸索经验提高切片质量,冰冻切片不仅要求病理技师在短时间内制出高质量的切片,还需要病理技师具有娴熟的技术,对冰冻切片机功能的熟练掌握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1] 陈乐真,徐庆中,陈国璋手术中病理诊断图鉴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2(还需卷数期数页码等现在还没查询查询后补上)[2] 范慧,陈立华,刘宇冷冻切片的制作体会及常见问题分析.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138(还需卷数期数页码等现在还没查询查询后补上)[3] 吴艳霞.冰冻切片的制作方法分析.吉林医学,2009,30(6):493.

关于冰冻切片的若干问题

1.做冰冻切片用的固定后样品能在蔗糖溶液放多久? 问:本人将样品固定过后冲洗过后,放入蔗糖溶液,因有事耽搁,放了一个星期了,不知是否还可切片.还有固定过后冲洗用普通蒸馏水冲洗可以吗?我是做免疫组化 答:1、不知道你放置的蔗糖浓度是多少,如果是30%最好是三天之内,50%的浓度可以方久一点,一两个月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蔗糖是高渗环境,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祝好运吧! 2、我认为组织在20%蔗糖放一周还是可以切片的,至于固定后的冲洗,可以免掉,也可用0.01MPBS涮洗一下,蔗糖液的量要多加一些 2、关于冰冻切片的问题(冰冻切片,免疫荧光,蔗糖,脱水)问:请拟准备做免疫荧光的标本,经前固定灌注后取全脑,后固定4小时后,30%的蔗糖脱水过夜,再用OCT包埋后保存在-80的冰箱,冰冻切片后HE染色,发现整个视野都是大小不等的圆形洞洞,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1、个人认为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0%的蔗糖脱水过夜---- 一般我所采取的是灌注固定后取脑,然后放入30%蔗糖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待脑下沉到底后(大约2天)再切片,用这样的高渗糖既可以防止冰晶又可以继续后固定.单纯的蔗糖过夜应该是不够的.

从30%蔗糖的多聚甲醛溶液中捞出脑后应放入液氮迅速冷冻然后进行切片,不建议用-80度冰箱,曾经用过-80度冰箱结果脑片出现许多冰晶孔.

2、用0.01M的PBS配置的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20%蔗糖(沉底)→30%蔗糖(沉底),然后直接进冰冻切片机急冻15~20min,我们实验室的技术员曾说过,脑标本千万不能用OCT 包埋、液氮冷冻。只要蔗糖脱水彻底,是不会形成冰晶的;而用OCT包埋、液氮冷冻,你没做过,时间不好把握——时间长了,组织会冻裂;时间不够,冷冻效果不好,切片不好切。 3、这个就是实验室和实验室操作方法有所区别了,我说的方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们都是这样操作没有出现过冰晶,不用OCT包埋,但确实用液氮,冻10秒,不会冻裂,效果良好. 4、液氮速冻可以防止组织冰晶的形成 冰冻切片心得 1. 取脑一定要在冰上操作,液体也一定用冷的 2. 30%蔗糖一定要充分,最好中间换液一次, 20%的可以不做 3. 沉淀后冻存,一定要快冻, 最好在干冰上操作. 4. 最重要的一点, 灌注的时候, 不要用0.1M PB, 用0.01M PBS. 以前不知道,很多书上写的都是0.1M PB,后来自己用了发现还是有洞. 为了这个,我还专门作了对照实验,结果0.01M PBS更好一些, 原因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事实如此. (理论上高浓度液体更利于保护细胞不会因为冰冻损伤) 5. 如果做磷酸化的抗体,一定记得在灌注液里加一定的抑制剂,如NaF等.

免疫组化步骤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细胞和组织的固定 (一)固定 为了更好的保持细胞和组织原有的形态结构,防止组织自溶,有必要对细胞和组织进行固定。固定的作用不仅是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终止或抑制外源性和内源性酶活性,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的保存细胞和组织的抗原性,使水溶性抗原转变为非水溶性抗原,防止抗原弥散。不同抗原,其稳定性也不相同,因而对固定剂的耐受性差异较大 (二)固定剂 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固定剂种类较多,性能各异,在固定半稳定性抗原时,尤其重视固定剂的选择,介绍如下。 1.醛类固定剂双功能交联剂,其作用是使组织之间相互交联,保存抗原于原位,其特点是对组织穿透性强,收缩性小。有人认为它对IgM、IgA、J链、K 链和λ链的标记效果良好,背景清晰,是常用的固定剂。 1)4%多聚甲醛为我们常用固定剂 2)Bouin’s液 该固定液为组织学、病理学常用固定剂之一,对组织穿透力较强而收缩性较小,比单独醛类固定更适合免疫组化染色。Kayhko认为用于标记B细胞的J链较好,但Bullock则认为它可导致Igg γ重链变性,故必需加大第一抗体的浓度。 2.丙酮及醇类固定剂 系最初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固定剂,其作用是沉淀蛋白质和糖,对组织穿透性很强,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较好。但醇类对低分子蛋白质、多肽及胞浆内蛋白质保存效果较差,解决的办法是和其它试剂混合使用,如加冰醋酸、乙醚、氯仿、甲醛等。 丙酮的组织穿透性和脱水性更强,常用于冰冻切片及细胞涂片的后固定,保存抗原性较好,平时4。C低温保存备用,临用时,只需将涂片或冰冻切片插入冷丙酮内5-10min,取出后自然干燥,贮存于低温冰箱备用。 以上介绍了免疫组织化学中常用的固定液,用于免疫组化的固定剂种类很多,不同的抗原和标本需经过反复试验,选用最佳固定液,迄今尚无一种标准固定液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抗原固定。而且同一固定液固定的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标记

关于开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的通知

关于开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的通知 各临床科室: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一项特殊的临床病理急会诊工作。我院与××医院病理科协作,开展术中快速病理冰冻检查,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目的: (1)明确送检标本是否有病变; (2)明确病变的性质(良性或恶性或交界性),确定淋巴结是否转移或邻近脏器有无浸润,以便制定手术方案; (3)了解手术切缘有无癌瘤残留,以决定手术范围。 2、预约: 手术前一天由手术者电话预约,预约电话:﹢﹢﹢﹢﹢(科室座机)或﹢﹢﹢﹢﹢﹢﹢(手机)。 已预约申请的患者,如根据术中实际情况或其它原因不再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时,临床医师应及时通知病理科撤销预约申请。 3、送检标本注意事项: (1)对需做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标本请勿用生理盐水或流水冲洗,请勿固定,离体后尽快送达病理科。 (2)送检肿物要完整,不得只送检部分,否则病理科有权拒收标本。 (3)对于怀疑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标本,请临床手术医师务必在病变导管开口标记(可系线);对于乳腺不可触及的影像学检查有异常的病变部位请务必标记(可金属针定位);对于保乳手术的标本,请务必标记切缘。 (4)对于肿物较小的标本请务必做好标记。 (5)对于肿瘤肉眼可见的种植或转移灶或转移的淋巴结,请与肿瘤一并送检,尤其是卵巢肿瘤。 4、收费: 凡送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同时也应做常规病理检查。 冰冻﹢﹢元+常规﹢﹢元=﹢﹢元(一个标本)。 5、送检:由检验科协同司机班送检。 6、流程: 手术者术前填写好术中快速病检同意书——患者或家属签字——处置单上账——术中取出的标本、同意书、已上账的处置单一并送病理科——××分钟左右病理科电话反馈快速冰冻病检结果——×天后病理科反馈常规病检结果。 医务科 二〇××年×月×日

远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简介1

远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 一.简介及意义 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简称“术中冰冻”)是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组织在冰冻切片机中快速制片,经过特殊染色后供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的一种诊断方法;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会诊方式,如果诊断为恶性肿瘤,就可以直接根据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及范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手术及损伤。 二.方法及原理 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组织无需固定、直接送检,在冰冻切片机中快速制片,经过特殊染色后供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冰冻切片取材后剩余、未曾冷冻的组织(冻剩)均会制备石蜡切片并进行常规病理诊断。 三.应用范围 适用范围 1.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时。 2.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3.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边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4.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不适用范围 1.疑为恶性淋巴瘤者。 2.过小的标本(标本长径≤0.2cm者)和含水分较多的脑组织。 3.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例如:肠镜、胃镜、支气管镜、穿刺组织标本等)。 4.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5.需要依据核分裂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6.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如浸润、转移)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7.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8.钳夹、烧灼后的标本不能进行冰冻切片。

四、送检流程 1、预约: 1)项目开展时间为全周,工作时间是上午8:30-下午17:00。遇法定假期以具体通知为主。具体安排为:周一、三、五在本院病理科完成,周二、四、六、日送到金域检验中心病理科完成。推荐冰冻尽量安排在周一、三、五来完成。 2)预约方式:需要进行术中冰冻的临床科室需至少提前一天17:00前预约第二天手术。致电给病理科,登记患者姓名和手术时间等信息。 ① ②、电话预约客服中心(4001-111-120)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六8:00-21:00、周日8:00-17:30。 2、手术: 送检保存:手术标本送检冰冻时,无需加固定液,不要沾水,过小标本可用拧后的生理盐水湿棉布包裹防止坏死。 3、配送:由专门医护人员直接将手术标本从手术室送至本院病理科,并做好相关登记。 4、标本处理:标本处理依次经过标本接收、取材、冰冻切片、染色及封片等步骤制作成玻片,处理时间在20分钟内。 5、诊断: ①、病理医生上班时:直接阅片作病理诊断,做出诊断报告不超过10分钟。 ②、病理医生休息时:通过数字化远程病理系统将制片扫描上传,由金域检验中心病理室的病理医生(提前预约好)阅片作病理诊断。金域病理中心在收到远程图片后做出诊断报告不超过10分钟。 6、报告:病理医生做出诊断后,即时发送电话报告或传真报告,随后会再发出一份常规石蜡报告,确保结果准确性。

微小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法

微小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法 自1891年Halsted和Accarty将冰冻切片技术列为正式诊断方法以来,国内外病理同仁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冰冻切片已成为病理科的常规工作,这为术中诊断提供了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临床医生和患者常常要求对直径小于0.3 cm的微小组织作出快速诊断,由于组织小,有时难以制片和诊断,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摸索、改进、完善,总结出了一种较实用的微小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法,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①微小组织包括纤维胃镜活检标本,肾穿刺标本,脱落细胞沉淀后剩余物等,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部送检。②原西德产Leitz 1720型低温恒冷冰冻切片机。③组织包埋托的改进:找一直径为0.8~1 cm,高约1 cm的圆柱形铜质材料,一端可上螺丝,在机器所配的组织包埋托中央打一小孔,将铜质的圆柱体用螺丝与组织包埋托固定,铜质圆柱体周围缠以3~4圈医用胶布,周围略高于铜质圆柱体。④包埋剂:取适量甲基纤维素,然后加入适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煮沸,放凉,再加入适量麝香草酚,分装于空的超声耦合剂瓶内,贮存于4℃冰箱待用。 1.2方法①开机预冷:提前开机,将低温恒冷切片机冷台及切片刀冷至-22℃左右。②滴加包埋剂:在改进后的组织包埋托上滴加包埋剂,待冷冻好后修平,将微小组织平放于修好的平面上,冷冻片刻,修切,若是长条组织,如肾穿刺标本,组织与组织包埋托旋钮呈60°角,若是多块组织则应放置于同一平面,且不互相重叠。③切片:用手术刀片切去组织周围多余的包埋剂。使之成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开始切片,切片厚度3~5 μm。④固定:95%乙醇或乙醚酒精混合液(乙醚,95%乙醇等量混合)固定5~10 s。⑤染色:苏木素1~2 min,0.5%盐酸酒精分化1 s,0.25%氨水返蓝,伊红染1 min,95%乙醇3 s,无水乙醇3 s,在烘片机上烤干,封片。 2结果 组织切片完整,可连续切片,HE染色组织结构清晰,色彩鲜艳,细胞核、细胞质对比明显。 3讨论 快速低温恒冷冰冻切片是手术中病理诊断的方法之一,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手术的方式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因此质量较好的冰冻切片,对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都至关重要。对于大块组织的冰冻切片基本不成问题,既可用一块组织多切,又可再次取材,然而,对于直径小于0.3 cm的微小组织来说,材料显得尤为珍贵,要作出正确的诊断,就必须要有一张高质量的冰冻切片。笔者将原组织包埋托进行改进,使切片刀与组织包埋托的接触面缩小,这样便于观察组织,又不至于损伤刀口,修切时防止将组织切完,有利于切片。

冰冻切片及电镜标本的制备

冰冻切片的制备 一、冰冻切片技术的概述 (一)优点: 1.简便,可以不需要对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即可进行切片,减少了一些中间环节。 2.快速,用时短。 3.组织变化不大。 4.能很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 5.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各种抗原活性及酶类,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有机溶剂或热的温度耐受能力较差的细胞膜表面抗原和水解酶保存较好。 (二)缺点: 1.不容易做连续切片。 2.切取的组织不能过大,组织过大不容易冻结或者组织冻结不均,影响切片及染色效果。3.不容易制作较薄的切片。 4.组织块在冻结过程中容易产生水的结晶而影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抗原物质的定位,并且组织结构也不如石蜡切片清晰。 (三)主要应用于: 1.用于有些水解酶的定位的组织化学方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等。 2.用于证明脂肪及类脂和神经组织髓鞘的染色时的切片。 3.用于临床手术的快速病理诊断。 二、冰冻切片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新鲜的组织制备 组织尽可能新鲜、骤冷愈快愈好,才能避免冰晶,常用的骤冷剂有:①CO2气(-78℃)②丙酮干冰冷却的轻石油醚、乙烷和庚烷(-80℃)③液氮(-190℃)④液氮冷却的丙烷(-19℃)。液氮适用于组织化学,较安全。缺点:组织块易发生龟裂。(2)固定组织的制备 为防止水解酶和其他物质的移位、弥散,常用4℃、24小时的甲醛固定能很好地保存酶类。但对许多脱氢酶和转移酶能灭活。故不宜使用,低温,冷甲醛短时间固定(10分钟左右)固定,可显示琥珀酸脱氢酶。 电镜出现后,需要保存细胞的超微结构,以4%缓冲戊二醛(25%戊二醛16ml;0.1M二甲胂酸(pH7.)84ml;蔗糖8g)固定较好。这些固定液主要用于水解酶,而不适于许多氧化还原酶和转移酶。 (3)恒冷箱温度 一般在冷冻后10分钟,到接近冷室温度时再切,一般组织在-15~-20℃切片最易成功。每种组织有其合适的切片温度、刀的温度和冷室温度,Pearse及Bancroft的经验如下:组织刀温度组织温度恒冷箱温度 肝-18 -10 -5

免疫组化操作方法原理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处理大总结

免疫组化操作方法、原理、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处理大总结 1、方法操作不难,最大的难处是出现异常结果时如何解决?这就需要掌握免疫组化实验原理,每一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你才敢大胆地改革先前的不对的方法步骤。如抗体孵育条件主要是抗体浓度、温度、时间,这三者一般是相互成反比的(相对),其中浓度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温度决定反应的速度、时间决定反应的量。就拿温度来说,可以有4度、室温、37度,我推荐4度最佳,反应最温和,背景较浅;而37度反应速度较快,时间较短;室温我不太提倡,除非你每次都把环境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否则,尽量选择前两者。 2、免疫组化最大的优势是定位和定性。相比于其他蛋白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具有定性灵敏度高、定位较直接准确,是定位检测分析首选方法。尤其对于有些因子的转位研究十分有用。 3、免疫组化结果定量分析的前提是高质量的染色切片。免疫组化结果也能定量分析,但必须是背景染色浅而特异性染色较深的情况下,分析最为准确,这种原则可能也是我们日常审稿时判定研究结果的必备条件。 4、免疫组化实验一定要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一般是用肯定表达这种抗原的切片来做;阴性对照一般是用PBS或非一抗替代一抗来进行反应,其余步骤均一致。前者是排除方法和实验系统有无问题;后者是排除有无一抗外的非特异性染色。 5、免疫组化的应用广泛,是当前实验研究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如今发SCI论文时,明显感觉仅靠量化的数据来发文章很难,加一些形态学数据或图片,老外十分欢迎,可能是怕你学术造假吧。当然也不能做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6、免疫组化技术掌握与否的鉴定标准是同一切片或不同切片中不同抗原均从摸索浓度或条件而做出优良的染色切片。我在平时带教中就发现许多研究生把我已经摸索很成熟的反应条件、浓度、方法步骤,重复运用于同一性质的切片和同一种抗体,做出来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免疫组化方法,更换一种抗体后,居然连二抗的种属来源都拿错了。失败往往促进你去思考试验原理和过程,成功有时也加快你自傲。 7、实验方法需要动手+动脑。如今我还不敢说我在免疫组化什么都知道。我只所以今天敢在这里说这说那,这是因为我经过了反复的动手+动脑,把理论原理运用于实践,在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带到理论知识中去解决,最终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一、概念和常用方法介绍 1、定义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技术。 2、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 3、分类 1)按标记物质的种类,如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主要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铁蛋白、胶体金等,可分为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免疫酶标法和免疫金银法等。2)按染色步骤可分为直接法(又称一步法)和间接法(二步、三步或多步法)。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的灵敏度提高了许多。3)按结合方式可分为抗原-抗体结合,如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亲和连接,如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等,其中SP法是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