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

有关细胞和组织学技术

一、细胞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用标记物或显色物标记的抗体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的抗原,从而达到诊断和研究疾病的目织标本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各种抗原的生化、物理性质不同,如温度高低、酸碱度强弱及各种化学的细胞和组织学结构将有助于抗原的准确定位。因此,细胞和组织标本的采集制备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占有十

(一)细胞标本的取材

目前,免疫组化技术已经应用于细胞学诊断,如鉴别低分化癌与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低分化肉瘤等。应用于淋巴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分类分型。近年来,培养细胞的免疫组化技术在鉴定细胞的种类、分化程度、研究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细胞标本的取材有以下3种方法:

1.印片法主要应用于活组织检查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新鲜标本以最大面积剖开,充分暴露病变区,玻片上,立即浸入细胞固定液内5-10min,取出后自然干燥,低温保存备用。

优点是简便省时,细胞抗原保存较好。缺点是细胞分布不均匀,玻片上细胞重叠,影响标记效果。

2.穿刺吸取涂片法主要应用于实质器官的病变区,如肝、肾、肺、淋巴结、软组织等。用细针穿刺吸抹在载玻片上,力求细胞分布均匀。如穿刺液较多,细胞丰富,可用洗涤法:将穿刺液滴入盛有1-2ml Hanks液(低速离心5-10min后,弃上清液,将沉淀制成细胞悬液(浓度约2×106细胞/ml),吸取1滴于载玻片上,轻轻涂

该法穿刺吸取直接涂片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细胞形态保持较好。缺点是细胞分布不均匀。洗涂法片虽可弥补

3.体液沉淀涂片法主要用于胸水、腹水、尿液、脑脊液等体液多、细胞少的标本。体液采取后,必须量的多少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①细胞数量极多者,可吸取少量液体直接涂在玻片上。②细胞数量较少者,可将液体自离心10min,弃上清液,将沉淀涂片,略干后固定备用。

如用细胞离心涂片器(Cytospin ),可将标本用上述离心沉淀法制成2×106细胞/ml的细胞悬液,吸取50μl加入细胞分布在直径约6mm的小圆圈内,每个圆圈内的细胞数约105个(Danos,1976)。

培养细胞标本的取材可根据培养的细胞特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某些细胞有贴壁生长的特性,如纤维母细入培养液内即可收集到理想的细胞标本。某些细胞只能在培养液中生长,可用上述体液沉淀离心涂片法处理。

制备细胞涂片应注意:①标本反复离心洗涤,细胞的粘附性降低,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容易脱片,因此,试剂和便于镜下观察和记数,应将细胞集中到直径0.6-1.0cm的圆圈内,细胞总数以105个为宜。③粘液丰富的标宜作免疫组化标记。

(二)组织标本的取材

组织标本主要取之于活组织检查标本、手术切除标本、动物模型标本以及尸体解剖标本等。前三者均为新鲜

不同程度的自溶,其抗原可能有变性消失,严重弥散现象,因此,尸检组织应尽快固定处理,以免影响免疫组化HBcAg等在尸检标本中,抗原显示仍较好。

组织标本的取材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各种内窥镜钳取的组织,常因过度挤压而变形,严重者组织结组织中分布不均一,常出现人为的组织取材不准确。为了避免上述缺点,组织取材时应注意:①活检钳的刃口必要病变区;③必须取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区;④必要时取远距病灶区的正常组织作对照。

为充分保存组织的抗原性,标本离体后庆立即作处理,或立即速冻成冻块进行冰冻切片,或立即用固定液固迅速制片,可贮存于液氮罐内或-70。C冰箱内备用。

二、细胞和组织的固定

(一)固定

为了更好的保持细胞和组织原有的形态结构,防止组织自溶,有必要对细胞和组织进行固定。固定的作用不和内源性酶活性,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的保存细胞和组织的抗原性,使水溶性抗原转变为非水溶性抗原,防止抗

不同抗原,其稳定性也不相同,因而对固定剂的耐受性差异较大。如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属不稳定性抗原,HBsAg属稳定性抗原,其抗原活性很少受固定剂种类、固定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固定剂

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固定剂种类较多,性能各异,在固定半稳定性抗原时,尤其重视固定剂的选择,介绍如

1.醛类固定剂双功能交联剂,其作用是使组织之间相互交联,保存抗原于原位,其特点是对组织穿透K链和λ链的标记效果良好,背景清晰,是常用的固定剂。

(1)10%钙-福尔马林液(浓甲醛10ml,饱和碳酸钙90ml)。

(2)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浓甲醋10ml,0.01mol/l pH7.4 PBS 90ml)。

(3)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pH7.4(多聚甲醛40g,0.1mol/L PBS液pH7.4500ml,两者混

合加热至60℃,搅拌并滴加1n NaOH至清晰为止,冷却后加PBS液至总量1000ml)。

(4)戊二醛-甲醛液(戊二醛1ml,浓甲醛10ml,蒸馏水加至100ml)。

戊二醛是二醛基化合物,交联结合力比甲醛大,Bullock认为交联过强,可出现组织改变和空间遮蔽现象,剂用于PAP法免疫酶标记效果仍满意。

(5)甲醛升汞固定液(即B5固定液。浓甲醛10ml,氯化汞6g,醋酸钠1.25g ,蒸馏水90ml)。

有人认为此固定液悬液是较理想的固定液,标记IgA、IgM、IgG等抗原效果良好。也有人认为它减弱细胞的宜用于免疫荧光标记。氯化汞是一种强蛋白凝固剂,但对组织穿透性弱,且使组织收缩,故与甲醛混合使用。

(6)醋酸-甲醛液(浓甲醛10ml,冰醋酸3ml,生理盐水加至100ml)。

Bullock等认为此液固定效果良好,组织可不经消化,胞浆IgA、IgG、IgM、IgD和K、λ、J链标记均呈阳性体仅为甲醛升汞液的1/10。此液内醋酸既可防止组织收缩,又可暴露胞浆免疫球蛋白抗原决定簇。

(7)Bouin’s液。

该固定液为组织学、病理学常用固定剂之一,对组织穿透力较强而收缩性较小,比单独醛类固定更适合免疫较好,但Bullock则认为它可导致Igg γ重链变性,故必需加大第一抗体的浓度。

(8)Zamboni’s液。

该固定液可用于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对超微结构的保存优于纯甲醛,也适用于光镜免疫细胞化学研究。采用组织穿透力和固定效果,以保存更多的组织抗原。固定时间6-18h。

(9)PLP液(过碘酸盐-赖氨酸-多聚甲醛固定液)。

该固定剂适用于富含糖类的组织,对超微结构及许多抗原的抗原性保存较好。其机制是过碘酸氧化组织中的结合,从而与糖形成交联。组织抗原大多数是由蛋白质和糖两部分构成,抗原决定簇位于蛋白部分,故该固定液响其在组织中的位置(固定剂7-9配制法见附录1)。

2.非醛类固定剂Pe等人比较几种非醛类双功能试剂指出,碳化二亚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辛酰亚胺、单独使用时,边缘固定效应重,但与戊二醛或多聚甲醛混合使用,效果明显改善。

(1)碳化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dodiimi-HCI)液:2g溶于100ml0.01mol/L,pH7.4PBS IgA、IgG效果不佳。

(2)碳二亚胺-戊二醛液(ECD-G液):配制法见附录一。

ECD-[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即乙基-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亚胺盐酸盐,简

该液常用于多肽类激素的固定,对酶等蛋白质固定效果良好,对细胞内抗原定位,超微结构保存好,是一种

(3)Zenker’s 液(重铬酸钾2.5g,氯化汞5g,硫酸钠1g,蒸馏水100ml,混合溶解后,临用时加水醋酸5ml)。

该固定液对免疫球蛋白染色最佳,固定时间约2-4h,染色前必须脱汞色素。

3.丙酮及醇类固定剂系最初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固定剂,其作用是沉淀蛋白质和糖,对组织穿透性很蛋白质、多肽及胞浆内蛋白质保存效果较差,解决的办法是和其它试剂混合使用,如加冰醋酸、乙醚、氯仿、甲

(1)Clarke氏改良剂(100%酒精95ml,冰醋酸5ml),用于冰冻切片的后固定。

(2)乙醚(或氯仿)与乙醇等量混合液。

Danos(1976)等认为其组织穿透性极强,即使涂片上富于过多的粘液,固定效果仍然良好,是理想的细胞

(3)AAF液:95%-100%酒精85ml,冰醋酸5ml,浓甲醛10ml。

(4)Carnoy氏液:100%酒精60ml,氯仿30ml,冰醋酸10ml,混合后4。C保存备用。

(5)Methacarn氏液:甲醇60ml,氯仿30ml,冰醋酸10ml,混合后4。C保存备用。

以上两种固定液适宜某些抗原,癌基因蛋白产物检测的固定,P53抗癌基因蛋白产物,PC-NA等抗原的保

丙酮的组织穿透性和脱水性更强,常用于冰冻切片及细胞涂片的后固定,保存抗原性较好,平时4。C低温冷丙酮内5-10min,取出后自然干燥,贮存于低温冰箱备用。

以上介绍了免疫组织化学中常用的固定液,用于免疫组化的固定剂种类很多(见附录),不同的抗原和标本为,迄今尚无一种标准固定液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抗原固定。而且同一固定液固定的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结固定液标准是:①最好地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②最大限度地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一些含重金属的固定液们,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或多聚甲醛)是适应性较广泛的固定液,但固定时间不宜过长。必要时,可作多种固定

固定组织时应注意:①应力求保持组织新鲜,勿使其干燥,尽快固定处理。②组织块不易过大过厚,必须小于制在0.3cm以内。③固定液必须有足够的量,在体积上一般大于组织20倍以上,否则组织中心固定不良影响效果人为假象。

(三)固定方法

1.浸入法(Immersion method)将组织浸泡在固定液内,必要时可在低温(4。C)环境下进行,固定一般在2-12h之间。

2.灌注法(Irrigation method)此法适用于动物实验研究。自左心室插入主动脉,先以krebs或生理盐注入固定液。置灌注动物于4。C冰箱内,次日取出脑组织或其它组织。外周组织一般在灌注后30min内取材,织块。有主张用冷固定剂(4。C)进行灌注。我们的体会是一般光镜下观察的标本,室温固定即可获满意效果。肽类抗原活性在断绝血液供应后24h几乎完全丧失。

灌注法固定可使固定液迅速达到全身各组织。达到充分固定之目的。灌注冲洗还能排除红细胞内假过氧化物以及其它不能进行灌注的组织固定。

三、组织切片技术

应用于光镜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切片厚度一般要求5μm左右,神经组织的研究要求切片厚度在20-100μm

1.冰冻切片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最常用的一种切片方法。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较完好地保存多种抗原冻切片。新鲜的组织及已固定的组织均可作冰冻切片。

冰冻时,组织中水份易形成冰晶,往往影响抗原定位。一般认为冰晶少而大时,影响较小,冰晶小而多时,

上述现象更易发生。冰晶的大小与其生长速率成正比,而与成核率(形成速率)成反比,即冰晶形成的数量愈多量降低冰晶的数量。Fish认为冰冻开始时,冰晶成核率较慢,以后逐渐增加,其临界温度为-33。C,从-30。C降至减慢。基于上述理论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冰晶的形成。

(1)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缩短从-33。C43。C的时间,减少冰晶的形成。其方法有二:

①干冰-丙酮(酒精)法:将150-200ml丙酮(酒精)装入小保温杯内,逐渐加入干冰,直至饱和呈粘稠状,烧杯(50-100ml)内装异戊烷约50ml,再将烧杯缓慢置入干冰丙酮(纯酒精)饱和液内,至异戊烷温度达-70℃时投入异戊烷内速冻30-60s后取出,或置恒冷箱内以备切片,或置-80℃低温冰箱内贮存。

②液氮法:将组织块平放于软塑瓶盖或特制小盒内(直径约2cm),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浸没组内,当盒底部接触液氮时即开始气化沸腾,此时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中,大约10-20s组织即迅速冰结成或置入恒冷箱切片机冰冻切片。

(2)将组织置于20%-30%蔗糖溶液1~3天,利用高渗吸收组织中水分,减少组织含水量。

影响冰冻切片的因素较多,因此,技术难度较大,选择好的冰冻切片机是保证切片质量的关键。目前冰冻切

①恒慢冰冻切片机(Cryastat):为较理想的冰冻切片机,型号很多,但其基本结构是将切片机置于-30℃C低温可连续切薄片至2-4μm,完全能满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要求。切片时,低温室内温度以-15℃~18℃为宜,温度载玻片附贴组织切片,切勿上下移动。

②开放式冰冻切片机:包括半导体致冷切片机和甲醇致冷切片以及老式的CO2、氯乙烷等冷冻切片机。切片时在高温季节,切片更加困难,且切片厚8~15μm,不易连续切片,但其优点是价廉,国内有生产。

冰冻切片后如不染色,必须吹干,贮存低温冰箱内,或进行短暂预固定后贮存冰箱保存。

2.石蜡切片其优点是组织结构保存良好,在病理和回顾性研究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能切连续薄片,组术的石蜡切片制备与常规制片略有不同:①脱水、透明等过程应在4℃。C下进行,以尽量减少组织抗原的损失。充分脱水、透明、浸蜡。③浸蜡、包埋过程中,石蜡应保持在60℃以下,以溶点低的软蜡最好(即低温石蜡包埋

组织块脱水、透明、浸蜡时间参考表1-3:

表1-3 组织块处理时间表

1 70%乙醇4℃3~4h

2 80%乙醇4℃3~4h

3 90%乙醇4℃2~3h

4 95%乙醇Ⅰ4℃2~3h

5 95%乙醇Ⅱ4℃1~2h

6 100%乙醇Ⅰ4℃1.5h

7 100%乙醇Ⅱ4℃1.5h

8 二甲苯Ⅰ4℃0.5~1h

9 二甲苯Ⅱ4℃0.51~1h

10 石蜡Ⅰ60℃1h

11 石蜡Ⅱ60℃2h

以上全过程为18-24h,也可在室温内使用自动脱水机代替。如组织块小,直径小于0.5cm,可用快速石蜡包

石蜡切片为常规制片技术,切片机多为轮转式,切片厚度2~7μm,应用范围广,不影响抗体的穿透性,染剂对组抗原有一定的损害及遮蔽,使抗原特征发生改变。有人报告经蛋白酶消化,可以改善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强酶等消化法。石蜡切片应入37℃恒温箱过夜,这样烤片可减少染色中脱片现象。切片如需长期贮存,可存放于

石蜡切片优点较多,但在制片过程中要经过酒精、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处理,组织内抗原活性失去较多,有人methed),可以保存组织内可溶性物质,防止蛋白变性和酶的失活,从而减少了抗原的丢失。该法是将新鲜组织真空、低温条件下排除组织内水分,然后用甲醛蒸气固定干燥的组织,最后将组织浸蜡、包埋、切片。此法可

3.振动切片用振动切片机(Vibratotme),可以把新鲜组织(不固定不冰冻)切成厚片20~100μm,以漂解剖显微镜下检出免疫反应阳性部位,修整组织进行后固定,最后按电镜样品制备、脱水、包埋、超薄切片、染原破坏,在免疫组化染色前避免了组织脱水、透明、包埋等步骤对抗原的损害,能较好地保留组织内脂溶性物质布研究。这种包埋前染色,尤其实用于免疫电镜观察。

4.塑料切片塑料包埋切片常用包埋剂有甲基丙烯酸盐类(Glycol methacrylate, GMA)及环氧树脂类(E 检测,能相互对照所查抗原,定位准确。塑料包埋切片可切出比石蜡切片更薄的切片,光镜切片可薄至0.5~2u 存抗原较好,不与组织产生共聚合,但形态学结构欠佳。环氧树脂如Fpon和Araldite能较好地保存形态学结构构。塑料包埋切片由于处理程序繁多,抗原活性易丢失。同时半薄切片进行免疫染色时,抗血清不易穿透树脂,前定位。包埋前染色的标本,切片薄切片后不需染色,直接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免疫反应部位呈黑点状,定位后电镜阳性检出率。

5.超薄切片电镜标本制作见第七章,应用超薄切片机(Ultrotome)进行切片。

6.碳蜡切片碳蜡(Carbowax),学名聚乙烯二醇(Polyethlene glycol, PEG)为水溶性蜡。根据其分子量不4000、6000等,用于组织包埋的有1500、4000两种,其熔点分别38℃C和52。C左右,常温下为固体石蜡状,

本法的特点是组织固定水洗后,不需脱水透明可直接浸蜡包埋,且切片方法与常规石蜡切片相同。切下的组织片即可展平,制片过程简单易行。

具体操作简述如下:组织块不宜过大,一般限定在1.5cm×1cm×0.1cm以内。①组织固定后充分水洗去除固定(1500)内,45℃30min。③再次浸入混合混合碳蜡液(1500和4000等量混合液),52℃30min。④浸入等量混合碳混合比例,如气温高湿度大可以4000:1500=3:2混合,反之,则2:3混合)。⑤用等量混合碳蜡或调整混合碳操作过程中,碳蜡组织块应尽量避免与水或冰接触,贮存时应密封干燥冷藏。

本法优点是操作程序减少,时间缩短,组织不经有机溶剂损害、温度低、抗原性保存比石蜡切片好,组织结续切片不如石蜡切片顺利;由于碳蜡有强吸湿性,不易长期保存。

7.玻片处理和涂胶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造成标本(细胞制片和组织切片)脱片现象可防止脱片现象出现。

(1)载玻片和盖玻片处理:新载玻片上有油污,必须经过清洁液浸泡12~24h,流水充分漂洗后用蒸馏水擦干或用红外线烤箱烤干均可,贮放于玻片盒内备用。盖玻片很薄,以上处理程序必须缩短,清洁液浸泡只需

(2)载玻片上涂粘附剂:粘附剂种类较多,常用的有以上几种:①树脂胶(Resin glue)又称白色乳胶,为木树脂胶较稳定,我们认为国产白乳胶(聚醋酸乙烯乳液J-北京产)质量尚稳定。使用浓度为1%~2%,以蒸馏水切片贴附后置有副醛的干燥器内,加热80℃1h。③甲醛明胶,混合后即可涂片。④铬明矾明胶,混合后即可涂氨酸0.1g,加蒸馏水10ml,混合后即可涂片。此液不宜多配制。⑥3-Amino propy Eri-ethoxy Silame(APES)。

粘附剂2~5配制法见附录一。

参考文献

1.Bullock CR, et al . Techniques in immunocytochemistry, Vol 1. Lond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2

2.Coleman DV, et al. Immunoperoxidase staining tumor marker distribution studies in cytologic specimens. Acta Cy

3.Jacobsen M, et al .The effect of fixation and trypsinization on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demonstration of in material .Acto Path. Microbiol . Scand . ,Sect. A, 1980;88:369~376

4. Kayhko?K. Optimal fixation of the immunoperoxidase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J chain from tissue sections. Histo

5.Leathem A, et al .Fix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lymphoid tissue.J. Clin Path, 1980;33:1010-1012

6.Martin SE,et al Immunologic methods in cytology:definitive diagnosis of non-Hodgkin’s lymphomas using im Path.,1984;82:666~673

7.Mason DY,et al, Technical aspects of lymphoma immunohistology.J. Histochem. Cytochem., 1980;28:731-745

8.Montero C.Immunocytochemistry.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79

9.Walts AE, et al.SPecial tumor markers in diagnostic cytology:immunoperoxidase of carinoembryonic antigen,lyso and aspirates. Acta Cytologica, 1983;27:408~416

10.Wordinger RJ, et al. Manual of immunoperoxidase techniques. Chicago; Americal Society of Pathologists Press, 1

11.施达仁,等。B淋巴细胞双PAP法免疫定位方法学的探讨及其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上的应用。肿瘤,1982

12.Nuovo GJ. Comparison of Bouin solution and buffered formalin fixation on the detection rate by in hybridiz lesions.

脑组织的冰冻切片并不是非常困难,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脑固定的好坏,一个是切片时

温度的控制。

固定主要在于灌流要彻底,而不能依赖后固定。

关于切片时的温度控制,如果用的是恒慢冰冻切片机,那几乎没什么问题,交给机器控制即

可;如果和我一样,用的是国产的开放式冰冻切片机,根本没有温度的显示,只有一个电流

表,那就要凭点感觉了。我的经验是组织块不要太厚,以免底部已经过冻而前面还未冻好。先用大电流快速将组织冻好,可稍过些,然后将电流调小,让组织快自然回温,若切片成渣状,则温度还过高,增加冻的电流或时间;若切片卷起或裂片,则温度过低,减少电流并等待一会儿;切片时若能铺在刀口,用毛笔转移到缓冲液中即可铺开,则温度合适,尽量迅速地把选取的部位切完。

还有几点要注意。组织后固定后在20%,30%蔗糖中沉底,否则脑片会有很多孔洞;组织块最好沾点组织胶再上冻台,否则切片过程中容易掉落;切片机要注意保护,不能断水,各部分要固定牢固,切片时不能有晃动,切片刀每次用完,要用石蜡做防锈处理,刀的质量对切片也置关重要。

一点拙见,抛转引玉而已。

我做的是脑组织冰冻切片后免疫组化染色,按导师的要求,脑组织都应该用灌注固定,查了一些资料,交流一下:

(1)大鼠在室温下,戊巴比妥腹腔麻醉;

(2)去毛备皮,迅速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3)经左心室插管至升主动脉,夹闭腹主动脉,左心耳剪开一小出口;

(4)快速灌注100-200ml生理盐水冲洗至流出液清亮;

(5)将预冷(4℃)的4%多聚甲醛250-500 ml灌注固定(先快后慢,在大鼠肢体伸展后减慢速度,约20-30S灌注完毕);

(6)断头、开颅,取出脑组织,置于上述固定液密闭固定2-3天

将固定好的脑组织进行冰冻切片:

(1)低温冷冻包埋:将已固定的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取4mm*10 mm*10 mm的组织块,放入20-30%蔗糖缓冲溶液中,4℃冰箱过夜,至组织沉底;将组织块放入包埋盒内,加入适量包埋剂(甲基纤维素、OCT)

(2)速冻:

A液氮法:将包埋盒平放在盛液氮的容器(如保温杯)内,汽化沸腾持续10-30S,即冻结成块,取出用锡箔包好,立即放入-70℃至-30℃低温冰箱或液氮罐备用,或迅速切片

B干冰丙酮法:200ml丙酮注入保温杯内,逐渐加入干冰至不在冒泡(可达-70℃),将组织块放入适量包埋剂的包埋盒内,将装有组织块的包埋盒放入保温杯,速冻30-60S取出

(3)切片:放置在恒冷箱切片机内切片,冠状切片,将载玻片彻底清洗干净,涂上组织粘附剂(明胶、多聚赖氨酸等),将切片粘于载玻片上

估计还是冰晶的形成造成的,像脑组织这样比较软的组织是最容易形成冰晶的。做冰冻切片,冷冻时组织块内的水分可形成冰晶,冰晶过大时,可挤压组织形成光镜下可见的小腔隙,如冻豆腐状。为防止这种现象,常用的简便方法是在冷冻前将组织块浸透于30%的蔗糖溶液中,利用高渗吸收组织中的水分,减少组织含水量。但30%的蔗糖液也会引起组织块的收缩,为了克服收缩和防止冰晶过大,可视情况使用20%、15%甚至10%的蔗糖溶液;或由低到高(10%-20%-30%)的过渡使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液,使组织有逐步去除水分的过程。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我用的是30%蔗糖固定,我猜想还是冰晶的问题,你该用30%的蔗糖固定,放在小瓶里,如果组织块比较大,过几个小时可以更换下蔗糖液,到样品沉到瓶子低部为好,就可以切了,我用-20的冰冻切片机,也没冰晶,细胞形态也部错。

1.4%多聚甲醛灌注后,取材冰冻切片,丙酮固定。

2.不灌注,新鲜组织取材后冰冻切片,丙酮固定。

哪种方案好啊?冰冻切片前该不该灌注固定啊?

还热修复抗原否?

新手上路,还在运里雾里,请资深战友多多关照!

睡觉了。

投票+收藏3回帖25浏览1722

?

冰梅剑

?

flyinglxy

?

速水御舟

向左向右

推荐帖

prevnext

?有关冰冻切片保存的问题

?(请教)制作冰冻切片前的组织如何处理以及冰冻切片后切片如何保存?

?(请教)冰冻切片的保存

?(求助)冰冻切片的实验方法

?(请教)冰冻切片的免疫组化步骤

?冰冻切片有冰晶咋办?

?关于冰冻切片

?【整理】冰冻切片入门篇

?【求助】冰冻切片固定

?【交流】冰冻切片的制作技巧

野原edited on 2006-02-20 01:53 举报

?对照GFP/RFP/mCherry/慢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

bobozhang

铁杆站友

?19

积分

幸福抓痒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医师认证骨科

?55

积分

?8

得票

?12

粉丝

加关注shuaierhu

铁杆站友

?35

积分

?0

得票

?2

粉丝

幸福抓痒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医师认证骨科

? 55

积分

? 8

得票 ?

12 粉丝

加关注

2005-08-23 12:26 消息 引用 分享

to shuaierhu

你说灌注的效果和会好一点,后来又说冰冻切片不用抗原修复,可是固定会引起抗

投票+收藏+

举报

? 人民日报:打破束缚医生的“枷锁”

klc

常驻站友

医师认证普外科

? 3

积分

? 1

得票

? 1

粉丝

加关注

2005-08-23 12:34 消息 引用 分享

上面仁兄提的灌注后的组织再后固定一下效果会更好.另外冰冻片子不用抗原修复

投票+收藏+

举报

? 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招聘临床试验事业部-项目辅助专员

幸福抓痒 2005-08-23 15:53 消息 引用 分享

klc wrote:

上面仁兄提的灌注后的组织再后固定一下效果会更好.另外冰冻片子不用抗原修复

晕!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医师认证骨科

? 55

积分

? 8

得票

? 12

粉丝

加关注

投票+收藏+

举报

? 小鼠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V ⅢAg)

野原

丁香园荣誉版主

? 410

积分

? 27

得票

? 137

粉丝

加关注

2005-08-23 17:19 消息 引用 分享

冰冻切片是不需要固定的。如果固定了就不能叫冰冻切片。

所以,冰冻切片要求新鲜取材后,立即放如冰冻切片机内切片。如不能立即切片,

冰冻切片不需要抗原修复,因为抗原没有经过固定的破坏。能够最大可能的保留所 GOOD LUCK! 投票+收藏+ 举报 ? FDG281m 雄性狗多器官冰冻正常组织芯片,24器官/24点

幸福抓痒 2005-08-23 22:09 消息 引用 分享 野原 wrote: 冰冻切片是不需要固定的。如果固定了就不能叫冰冻切片。 所以,冰冻切片要求新鲜取材后,立即放如冰冻切片机内切片。如不能立即切片, 冰冻切片不需要抗原修复,因为抗原没有经过固定的破坏。能够最大可能的保留所 GOOD LUCK!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医师认证骨科

? 55

积分

? 8

得票

? 12 粉丝

加关注

那为什么那么多帖子说先灌注脑组织,然后蔗糖脱水.再冰冻切片呢? 还有的说法:若组织没有固定过,则切片后丙酮短暂固定! 这不都是固定了吗?这么以来以后还抗原修复不修复? 迷糊中... 投票+收藏+ 举报

? FDG281m 雄性狗多器官冰冻正常组织芯片,24器官/24点 qiuxuhua

铁杆站友

? 16

积分

? 0

得票

? 4

粉丝

加关注

2005-08-24 08:49 消息 引用 分享 我近期也要做冰冻切片,看了前面发的一些帖子,由于自己没有做过相关实验,所1、是否有相关的比较好的书籍推荐。由于我的分很低,所以上不了FTP ,看不了一2、冰冻切片是否需要固定,如果要免疫组化染色或是染脂肪组织分别用什么固定液要固定? 3、如果不需要固定,是否也不用蔗糖沉淀?直接取组织进行切片? 非常感谢! 投票+收藏+ 举报 ? 高薪急聘市场/营销总监 某知名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 Ilovemyson

常驻站友

? 1

积分

? 0

得票 ?

0 粉丝

加关注

2005-08-24 12:04 消息 引用 分享

I read some papers. All these methods were used by different people, which means no

paraffin, which has extra steps. PFA may block some epitopes, so do not overfix some ti

投票+收藏+

举报

? ? 【讨论】恒瑞医药阿帕替尼获批进入倒计时,疗效到底如何

野原 2005-08-24 12:13 消息 引用 分享

丁香园荣誉版主

? 410

积分

? 27

得票 ?

137 粉丝

加关注 幸福抓痒 wrote: 那为什么那么多帖子说先灌注脑组织,然后蔗糖脱水.再冰冻切片呢? 还有的说法:若组织没有固定过,则切片后丙酮短暂固定! 这不都是固定了吗?这么以来以后还抗原修复不修复? 迷糊中... 经过灌注的脑组织在冰冻切片机上切片子,是可以省去脱蜡入水等步骤的麻烦,因所以,这些组织虽然不经过脱水浸蜡、包蜡块等步骤,但蛋白还是受到了福尔马林上切出的片子就叫“冰冻切片”是错误的。经过灌注(一般是福尔马林固定液灌注)须经过抗原修复后,使得这些变形的蛋白质恢复原型后才能与一抗结合。 真正意义上的冰冻切片是刚离体的完全新鲜组织经过速冻后在冰冻切片机上做出的白的活性,蛋白质未发生任何形态上的改变,可以直接被一抗所识别,所以不需要薄的切片能够紧密的贴覆在载玻片上,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不至于切片脱落,其实

定”并未改变蛋白质的形态,因此不需要抗原修复。

GOOD LUCK!

投票3收藏3

举报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首次确诊需报告

野原

丁香园荣誉版主

? 410

积分

? 27

得票

? 137

粉丝

加关注 2005-08-24 12:16 消息 引用 分享

展开引用

qiuxuhua wrote:

我近期也要做冰冻切片,看了前面发的一些帖子,由于自己没有做过相关实验,所1、是否有相关的比较好的书籍推荐。由于我的分很低,所以上不了FTP ,看不了一2、冰冻切片是否需要固定,如果要免疫组化染色或是染脂肪组织分别用什么固定液要固定? 3、如果不需要固定,是否也不用蔗糖沉淀?直接取组织进行切片? 非常感谢! ...... 关于脂肪组织,不能进行石蜡包埋的操作。因为二甲苯溶液会溶解脂质成份。所以择灌注固定,我认为不理想。因为脂肪组织中的血供很少,灌注了并没有很大的作

真正的冰冻切片是新鲜组织直接切取的切片。不需要任何针对蛋白质的固定液固定

GOOD LUCK!

投票+收藏+

举报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0七医院招聘口腔科实验室人员

qiuxuhua

铁杆站友

? 16

积分

? 0

得票 ?

4 粉丝

加关注

2005-08-24 15:07 消息 引用 分享 相关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 谢谢主任的回答。 我的可能表达错了,最近在做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近期想做主动脉弓的冰冻切片和血液的颜色混淆,加之看见前面的一些帖子都说要灌注,固定什么的,所以才想取动脉会不会影响切片,会不会导致冰晶形成过多? 投票+收藏+ 举报 ? ? 【公告】丁香园考研新书《考研西医综合命题思路分析及历年真题解析》野原

丁香园荣誉版主

? 410

积分

? 27

得票

? 137

粉丝

加关注

2005-08-24 19:37 消息 引用 分享

相关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斑块内你是要看泡沫细胞么?还是看粥糜样物?这个不能称为“脂肪”,而

我觉得你可以把试验动物处死后立即取材(取最可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入冰冻切片机的冷冻台上速冻,然后切冰冻切片。这样获得的切片不经过固定,但 以上是我的建议。 GOOD LUCK! 投票+收藏+ 举报 ? FRB901 兔子正常多器官冰冻组织芯片,第一张芯片,15个器官,45点

qiuxuhua

铁杆站友

? 16

积分

? 0 2005-08-25 08:52 消息 引用 分享 我是想看粥糜样物,因为里边含有脂质,所以我就把它叫成了脂肪, 惭愧-_-' 非常感谢:) 投票+收藏+ 举报 ? 病理形态学检测实验-免疫组化、HE 染色、电镜、切片包埋

得票

? 4

粉丝

加关注

zhaoyanting23

铁杆站友

? 12

积分

? 0

得票 ?

4 粉丝

加关注

2005-08-25 14:01 消息 引用 分享 国内的很多冰冻切片都要求用丙酮固定,但是国外的做法就不一样了! 1取到新鲜的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6小时,换20%的蔗糖过夜! 2切片,之后就直接进烤箱烘烤37度2小时 3不着急染色的话,之后就可以保存在-80度冰箱里面,不用染色,这样 的保4着急染色的话就可以直接染色了!怕脱片的话还可以适当的延长烘烤的时 间 5-80度保存的片子在染色前再在37度烤箱烤2小时,之后就可以染色了! 这样处理过的片子不容易脱片,很牢固!不用丙酮固定也很好的! 投票+收藏2 举报 ? ? 一例股骨颈骨折,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求解答!手术已做请指导! zhaoyanting23

铁杆站友

? 12

积分

? 0

得票

? 4

粉丝

加关注

2005-08-25 14:01 消息 引用 分享 国内的很多冰冻切片都要求用丙酮固定,但是国外的做法就不一样了! 1取到新鲜的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6小时,换20%的蔗糖过夜! 2切片,之后就直接进烤箱烘烤37度2小时 3不着急染色的话,之后就可以保存在-80度冰箱里面,不用染色,这样 的保4着急染色的话就可以直接染色了!怕脱片的话还可以适当的延长烘烤的时 间 5-80度保存的片子在染色前再在37度烤箱烤2小时,之后就可以染色了! 这样处理过的片子不容易脱片,很牢固!不用丙酮固定也很好的! 投票+收藏+ 举报 ? 万类?抗体 免费试用促销+Western Blot 技术服务900元/膜(内参赠送) 幸福抓痒 2005-08-25 14:23 消息 引用 分享

各自说的都不一样了。

只不过我觉得丙酮好象也有对蛋白只的固定作用,原野老大,我好象看过,说丙酮投票+收藏+

举报

? 人情关系复杂成阻碍优秀人才回国主因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医师认证骨科

? 55

积分

? 8

得票

? 12

粉丝

加关注

小频率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0

得票

? 0

粉丝

加关注

2006-02-18 22:15 消息 引用 分享

我一个新手,现在有一批肝脏标本,取材后并无固定直接至于-70度冰箱中保存。免疫组化有关固定的问题

投票+收藏+

举报

? BlotStainer-全自动Blot 膜杂交系统(包邮) - 试用中心 - 丁香通

小频率

入门站友

? 0

2006-02-18 22:15 消息 引用 分享

我一个新手,现在有一批肝脏标本,取材后并无固定直接至于-70度冰箱中保存。免疫组化有关固定的问题

投票+收藏+

举报

? ? 【经验】有了解清华大学心胸外科吴清玉教授的吗?

? 0

得票 ?

0 粉丝

加关注

dongwp

丁香园管理员

? 611

积分

? 120

得票 ?

515 粉丝

加关注 2006-02-18 22:51 消息 引用 分享

相关疾病:

? 脱水

展开引用

zhaoyanting23 wrote: 国内的很多冰冻切片都要求用丙酮固定,但是国外的做法就不一样了! 1取到新鲜的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6小时,换20%的蔗糖过夜! 2切片,之后就直接进烤箱烘烤37度2小时 3不着急染色的话,之后就可以保存在-80度冰箱里面,不用染色,这样 的保4着急染色的话就可以直接染色了!怕脱片的话还可以适当的延长烘烤的时 间 5-80度保存的片子在染色前再在37度烤箱烤2小时,之后就可以染色了! 这样处理过的片子不容易脱片,很牢固!不用丙酮固定也很好的! ......

“国内的很多冰冻切片都要求用丙酮固定” 是切片后固定,多数冰冻切片都不经过预改变,影响免疫组化染色。

丙酮不用于组织固定,因同时具有脱水的作用,固定后的组织收缩明显,变硬。 冰冻切片不宜长期保存,即使-80度冻存,也会因组织被“冻干”,而影响染色。 投票+收藏+

举报

? ? 【公告】德国萨尔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理学博士招聘,三年全奖(税后1200

蜗牛2006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0

得票

? 0

粉丝

2006-02-22 20:13 消息 引用 分享

请教:普通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优缺点?

投票+收藏+

举报

? 香港三项政策吸引9万名境外人才

zzy1895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医师认证神经外科

? 115

积分

? 7

得票 ?

25 粉丝

加关注

2006-02-25 19:44 消息 引用 分享 主要和固定的方式有关,甲醛固定会使蛋白交连,封闭抗原决定簇,因而有必要用而且比较温和,对组织形态的保存比较好。而丙酮固定组织是蛋白沉淀,因而对组存不如甲醛。但一定要固定,否则组织会自溶的。 投票+收藏+ 举报 ? 美国大学的“公款消费” 天天上火

常驻站友

医师认证心胸外科

? 7

积分

? 7

得票 ?

7 粉丝

加关注

2006-03-08 14:42 消息 引用 分享

我也刚开始实验,我的一抗说明书写要求丙酮固定的冰冻切片。

看过楼上各位的解释后我想请教:

是不是甲醛固定的石蜡切片经抗原修复后可以代替冰冻切片?

投票+收藏+

举报

? 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生物信息分析师 彩虹色的梦

2011-11-02 22:21 消息 引用 分享 幸福抓痒 wrote: to shuaierhu 你说灌注的效果和会好一点,后来又说冰冻切片不用抗原修复,可是固定会引起抗冰冻切片是用4%多聚甲醛固定,不是用福尔马林,所以不会封闭抗原 投票+收藏+ 举报

冰冻切片其优点是能够较完好得保存多种抗原得免疫活性,尤其是细胞表面抗原更应采用冰冻切片。不同的组织对切片的厚度要求不一样,如脑组织的就不能太薄,尤其是观察神经原时,厚点可达10-15微米甚至40微米,但是太厚容易脱片,肾病的一般2-3微米,肿瘤的也不要超过5微米,<5微米的属于超薄切片.

完全同意luohongbo111的观点,补充一点,除了特殊要求,片子切的越薄越好。切片薄不易脱片,染色后组织结构清楚。一般好一点的冰冻切片机可以切出较薄的切片。常规6-8微米、如果要求较高,切片5微米应该不成问题。<5微米的切片一般比较困难。比较小的质地较软的组织2-3微米可以勉强切出来。除此之外冰冻切片不容易切出更薄切片。

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各自的优劣之处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各自的优劣之处是什么 1、从一抗的选择方面来看。有的一抗既能做石蜡切片又能做冰冻切片,而有的一抗只能做冰冻切片,关键取决于所要检测的 抗原稳定性,有的抗原不稳定,经过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脱蜡等一系列的做石蜡切片的步骤,所检测的抗原易被破坏,这时只能用冰冻切片来做,检测这类抗原的一抗只能做冰冻切片,而那些稳定的抗原,能经受住石蜡切片的的考验,一般来讲也可以用冰冻切片来做,总得来讲,对于既可以用冰冻切片也可以用石蜡切片检测的抗原,用石蜡切片检测的染色效果要比冰冻切片好一些。 2、从研究目的来看。石蜡切片对组织细胞的定位很准确,而长期冻存组织的冰冻切片可能因冰晶的形成破坏组织细胞形 态的结构,并造成抗原的弥散,从而定位不准确。 3、从抗原的保真性来看。冰冻切片对抗原的保真很好,而石蜡切片在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脱蜡等过程 中可能会对抗原的性质造成影响。 4、从操作步骤的繁琐程度看。染色过程冰冻切片简单,而石蜡切片要求脱蜡入水、抗原修复等过程,比较繁琐。 5、总之,石蜡切片对标本的长期保存较合适,且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保持好;而冰冻切片适合对新鲜组织的制片,然后立 即固定、染色效果较好,且免疫荧光中可以相对避免石蜡自发荧光的干扰。 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因其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冰冻切片的种类较多,有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二氧化碳冰冻切片法,甲醇循环制冷冰冻切片法等。这些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许多年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现在也逐步被淘汰了。当然有些技术,如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正在受到青睐。 编辑本段冰冻切片的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全程原理

免疫组化技术全程原理 一、概念和常用方法介绍 1、定义 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技术。 2、原理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 3、分类 1)按标记物质的种类,如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主要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铁蛋白、胶体金等,可分为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免疫酶标法和免疫金银法等。 2)按染色步骤可分为直接法(又称一步法)和间接法(二步、三步或多步法)。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的灵敏度提高了许多。 3)按结合方式可分为抗原-抗体结合,如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亲和连接,如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等,其中SP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聚合物链接,如即用型二步法,此方法尤其适合于内源性生物素含量高的组织抗原检测。 4、目前几种常用免疫组化方法简单介绍 1)免疫荧光方法 是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即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确定组织中某种抗原的定位,进而还可进行定量分析。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所以在临床病理诊断、检验中应用较广。 2)免疫酶标方法

关于冰冻切片的若干问题

1.做冰冻切片用的固定后样品能在蔗糖溶液放多久? 问:本人将样品固定过后冲洗过后,放入蔗糖溶液,因有事耽搁,放了一个星期了,不知是否还可切片.还有固定过后冲洗用普通蒸馏水冲洗可以吗?我是做免疫组化 答:1、不知道你放置的蔗糖浓度是多少,如果是30%最好是三天之内,50%的浓度可以方久一点,一两个月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蔗糖是高渗环境,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祝好运吧! 2、我认为组织在20%蔗糖放一周还是可以切片的,至于固定后的冲洗,可以免掉,也可用0.01MPBS涮洗一下,蔗糖液的量要多加一些 2、关于冰冻切片的问题(冰冻切片,免疫荧光,蔗糖,脱水)问:请拟准备做免疫荧光的标本,经前固定灌注后取全脑,后固定4小时后,30%的蔗糖脱水过夜,再用OCT包埋后保存在-80的冰箱,冰冻切片后HE染色,发现整个视野都是大小不等的圆形洞洞,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1、个人认为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0%的蔗糖脱水过夜---- 一般我所采取的是灌注固定后取脑,然后放入30%蔗糖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待脑下沉到底后(大约2天)再切片,用这样的高渗糖既可以防止冰晶又可以继续后固定.单纯的蔗糖过夜应该是不够的.

从30%蔗糖的多聚甲醛溶液中捞出脑后应放入液氮迅速冷冻然后进行切片,不建议用-80度冰箱,曾经用过-80度冰箱结果脑片出现许多冰晶孔.

2、用0.01M的PBS配置的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20%蔗糖(沉底)→30%蔗糖(沉底),然后直接进冰冻切片机急冻15~20min,我们实验室的技术员曾说过,脑标本千万不能用OCT 包埋、液氮冷冻。只要蔗糖脱水彻底,是不会形成冰晶的;而用OCT包埋、液氮冷冻,你没做过,时间不好把握——时间长了,组织会冻裂;时间不够,冷冻效果不好,切片不好切。 3、这个就是实验室和实验室操作方法有所区别了,我说的方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们都是这样操作没有出现过冰晶,不用OCT包埋,但确实用液氮,冻10秒,不会冻裂,效果良好. 4、液氮速冻可以防止组织冰晶的形成 冰冻切片心得 1. 取脑一定要在冰上操作,液体也一定用冷的 2. 30%蔗糖一定要充分,最好中间换液一次, 20%的可以不做 3. 沉淀后冻存,一定要快冻, 最好在干冰上操作. 4. 最重要的一点, 灌注的时候, 不要用0.1M PB, 用0.01M PBS. 以前不知道,很多书上写的都是0.1M PB,后来自己用了发现还是有洞. 为了这个,我还专门作了对照实验,结果0.01M PBS更好一些, 原因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事实如此. (理论上高浓度液体更利于保护细胞不会因为冰冻损伤) 5. 如果做磷酸化的抗体,一定记得在灌注液里加一定的抑制剂,如NaF等.

冰冻切片步骤 很全面

冰冻切片是指将组织在冷冻状态下直接用切片机切片。它实际上是以水为包埋剂,将组织进行冰冻至坚硬后切片的。在冰冻切片前组织不经过任何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过程,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同时,由于此法不需要经过脱水、透明和浸蜡等步骤,因而较适合于脂肪、神经组织和一些组织化学的制片,并作为快速切片的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 1.取材: 应尽可能快地采取新鲜的材料,防止组织发生死后变化。 2.速冻: 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或尽快制成切片标本的需要,一般在取材后就要立刻对组织块进行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缩短降温的时间,减少冰晶的形成。 液氮速冻切片法是实验室最常用的速冻切片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组织块平放于软塑瓶盖或特制小盒内(直径约2cm),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浸没组织,然后将特制小盒缓缓平放入盛有液氮的小杯内,当盒底部接触液氮时即开始气化沸腾,此时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中,大约10-20s组织即迅速冰结成块。在制成冻块后,即可置入恒冷箱切片机冰冻切片。若需要保存,应快速以铝箔或塑料薄膜封包,立即置入-80℃冰箱贮存备用。 3.固定: 样品托上涂一层OCT包埋胶,将速冻组织置于其上,4℃冰箱预冷5-10min 让OCT胶浸透组织。取下组织置于锡箔或者玻片上,样品托速冻。 组织置于样品托上,其上再添一层OCT胶,以完全覆盖为宜,速冻架(PE)上30min。 4.切片: 恒温冰冻切片机为较理想的冰冻切片机,其基本结构是将切片机置于低温密闭室内,故切片时不受外界温度和环境影响,可连续切薄片至5-10μm。切片时,低温室内温度以-15℃~-20℃为宜,温度过低组织易破碎,抗卷板的位置及

微小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法

微小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法 自1891年Halsted和Accarty将冰冻切片技术列为正式诊断方法以来,国内外病理同仁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冰冻切片已成为病理科的常规工作,这为术中诊断提供了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临床医生和患者常常要求对直径小于0.3 cm的微小组织作出快速诊断,由于组织小,有时难以制片和诊断,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摸索、改进、完善,总结出了一种较实用的微小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法,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①微小组织包括纤维胃镜活检标本,肾穿刺标本,脱落细胞沉淀后剩余物等,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部送检。②原西德产Leitz 1720型低温恒冷冰冻切片机。③组织包埋托的改进:找一直径为0.8~1 cm,高约1 cm的圆柱形铜质材料,一端可上螺丝,在机器所配的组织包埋托中央打一小孔,将铜质的圆柱体用螺丝与组织包埋托固定,铜质圆柱体周围缠以3~4圈医用胶布,周围略高于铜质圆柱体。④包埋剂:取适量甲基纤维素,然后加入适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煮沸,放凉,再加入适量麝香草酚,分装于空的超声耦合剂瓶内,贮存于4℃冰箱待用。 1.2方法①开机预冷:提前开机,将低温恒冷切片机冷台及切片刀冷至-22℃左右。②滴加包埋剂:在改进后的组织包埋托上滴加包埋剂,待冷冻好后修平,将微小组织平放于修好的平面上,冷冻片刻,修切,若是长条组织,如肾穿刺标本,组织与组织包埋托旋钮呈60°角,若是多块组织则应放置于同一平面,且不互相重叠。③切片:用手术刀片切去组织周围多余的包埋剂。使之成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开始切片,切片厚度3~5 μm。④固定:95%乙醇或乙醚酒精混合液(乙醚,95%乙醇等量混合)固定5~10 s。⑤染色:苏木素1~2 min,0.5%盐酸酒精分化1 s,0.25%氨水返蓝,伊红染1 min,95%乙醇3 s,无水乙醇3 s,在烘片机上烤干,封片。 2结果 组织切片完整,可连续切片,HE染色组织结构清晰,色彩鲜艳,细胞核、细胞质对比明显。 3讨论 快速低温恒冷冰冻切片是手术中病理诊断的方法之一,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手术的方式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因此质量较好的冰冻切片,对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都至关重要。对于大块组织的冰冻切片基本不成问题,既可用一块组织多切,又可再次取材,然而,对于直径小于0.3 cm的微小组织来说,材料显得尤为珍贵,要作出正确的诊断,就必须要有一张高质量的冰冻切片。笔者将原组织包埋托进行改进,使切片刀与组织包埋托的接触面缩小,这样便于观察组织,又不至于损伤刀口,修切时防止将组织切完,有利于切片。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秦皇岛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康文喜谢芳芳王小聪李英邮编:066001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是1818年由Pieter de Riemer首先创造发明的,1891年Halsted和Accarty将冰冻切片技术列为正式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已将此项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解决手术中的病理诊断问题。并日益受到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和肯定。随着冰冻切片技术和临床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做冰冻的病例逐年增多,截止到2012年10月份,本院病理科开展快速冰冻病理诊断30余年,共完成冰冻快速病理诊断1476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水平,提高冰冻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作者将30年来所有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476例大部分来自本院住院病人,小部分来自其他医院。其中男897例,女57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个月。 1.2 病变部位乳腺1052例,软组织42例,胃33例,淋巴结33例,骨12例,腹膜9例,睾丸及附睾8例,甲状腺47例,小肠15例,大肠25例,膀胱5例,脊椎5例,阑尾10例,胆道14例,阴茎19例,卵巢53例,脑及脑膜3例,前列腺3例,肝12例,肾26例,脊髓2例,喉2例,子宫42例,精索1例,纵隔1例,腹膜后1例,眼1例。 1.3 方法本组1476例均采用德国进口莱卡冰冻切片机切片,HE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1.4 结果1476例中,恶性肿瘤687例,良性肿瘤388例,瘤样病变170例,炎症202例,结核29例,确诊1457例,未能确诊15例,误

诊4例。 2. 讨论 冰冻切片质量差,最初很多著名的病理学家如Ewing、Brewer、Simpson等曾经怀疑冰冻切片的准确性,1960年Cryostat冰冻切片机正式应用于临床后,冰冻切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和石蜡切片相比仍很逊色,对准确的冰冻病理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对年轻的病理科医生来说难度较大,缺乏经验的病理科医生难以胜任此项工作,下面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发表一点看法。 2.1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缺点: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点是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取材,迅速做出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同时也减少了病人二次手术的痛苦。缺点是切片厚,细胞大,层次多,易造成错觉。另外冰冻切片诊断要求报告快,没有更多思考讨论余地,一旦报错,将造成严重的无法弥补的后果。 2.2 准确率:本文对1476例冰冻切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准确率为98.7%,未能确诊率为1.02%,误诊率为0.3%,与国内报道相比准确率相仿,而误诊率低于各家报道。 2.3 未能确诊和误诊的原因:⑴取材不当:恰当准确的取材是正确诊断的必备条件,取材不当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病理诊断。当临床切取肿物困难时,所送检的肿物标本不一定是肿物中心组织,很可能是肿物边缘组织,这种组织大部分是肿物周围的正常成分,或仅带有少量肿物,此时应多切几个切面进行观察,在把握不足的情况下可多取几块组织做切片,以防漏诊。⑵切片质量不佳:切片过厚,组织未能展平出现折叠,组织缺损,染色深浅不均等都直接影响诊断结果。

冰冻切片实验步骤

全部实验步骤 1 取新鲜组织于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 2 30%蔗糖脱水48小时以上 3 -250C包埋(冰冻切片机内) 4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步骤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μ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次。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5分钟×2次。下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见我发的前面的帖子) 你确定你是冰冻切片吗??? 冰冻切片不能用热修复啊!!! 以下是我的步骤: 1 冰冻切片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PBS洗,5分钟×2。 2 5~10%正常山羊血清(PBS稀释)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3 PBS冲洗,5分钟×3次。 4 滴加滴加第二代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30分钟。 PBS冲洗,5分钟×3次。 5 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30分钟。 6 PBS冲洗,5分钟×3次。 7 显色剂显色(DAB)。 8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片。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用的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最好是用3%H2O2/甲醇溶液,室温20分钟。此配方不易产生脱片。 配制方法是在9ml甲醇中加30%H2O2 1ml,混匀后使用,每次新鲜配制。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m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洗,5分钟×2。 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

远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简介1

远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 一.简介及意义 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简称“术中冰冻”)是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组织在冰冻切片机中快速制片,经过特殊染色后供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的一种诊断方法;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会诊方式,如果诊断为恶性肿瘤,就可以直接根据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及范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手术及损伤。 二.方法及原理 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组织无需固定、直接送检,在冰冻切片机中快速制片,经过特殊染色后供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冰冻切片取材后剩余、未曾冷冻的组织(冻剩)均会制备石蜡切片并进行常规病理诊断。 三.应用范围 适用范围 1.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时。 2.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3.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边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4.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不适用范围 1.疑为恶性淋巴瘤者。 2.过小的标本(标本长径≤0.2cm者)和含水分较多的脑组织。 3.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例如:肠镜、胃镜、支气管镜、穿刺组织标本等)。 4.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5.需要依据核分裂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6.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如浸润、转移)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7.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8.钳夹、烧灼后的标本不能进行冰冻切片。

四、送检流程 1、预约: 1)项目开展时间为全周,工作时间是上午8:30-下午17:00。遇法定假期以具体通知为主。具体安排为:周一、三、五在本院病理科完成,周二、四、六、日送到金域检验中心病理科完成。推荐冰冻尽量安排在周一、三、五来完成。 2)预约方式:需要进行术中冰冻的临床科室需至少提前一天17:00前预约第二天手术。致电给病理科,登记患者姓名和手术时间等信息。 ① ②、电话预约客服中心(4001-111-120)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六8:00-21:00、周日8:00-17:30。 2、手术: 送检保存:手术标本送检冰冻时,无需加固定液,不要沾水,过小标本可用拧后的生理盐水湿棉布包裹防止坏死。 3、配送:由专门医护人员直接将手术标本从手术室送至本院病理科,并做好相关登记。 4、标本处理:标本处理依次经过标本接收、取材、冰冻切片、染色及封片等步骤制作成玻片,处理时间在20分钟内。 5、诊断: ①、病理医生上班时:直接阅片作病理诊断,做出诊断报告不超过10分钟。 ②、病理医生休息时:通过数字化远程病理系统将制片扫描上传,由金域检验中心病理室的病理医生(提前预约好)阅片作病理诊断。金域病理中心在收到远程图片后做出诊断报告不超过10分钟。 6、报告:病理医生做出诊断后,即时发送电话报告或传真报告,随后会再发出一份常规石蜡报告,确保结果准确性。

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取材

2.1.5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TEN 蛋白表达。 2.1.5.1 标本制备 1) 取材: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随机选取15 只大鼠于0d、1d、3d、7d、14d时相点进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每个时相点3 只, 麻醉后(水合氯醛3.5%,1ml/100 克,腹腔注射), 先用生理盐水灌注(生理盐水的量不能少于250ml,最好300ml 以上), 将血液冲净后用4%多聚甲醛灌注,0.1g/mol 磷酸缓冲液配制的4 C 4%多聚甲醛(PH=7.4)约250ml 灌注至肢体僵硬,待充分固定后断头取脑组织,组织厚度约为3~5mm。灌注一定要充分,肝脏变硬呈瓷白色为最佳; 2)固定:4℃4%多聚甲醛固定24h。 3)灌流固定好的脑组织不需后固定可直接脱水; 脱水:用30%蔗糖(4%多聚甲醛配置)固定脱水10~24h,换新液继续脱水,组织沉底后即可包埋; 4)包埋:包埋器(本实验采用奶片盒或大片剂含片盒替代包埋器)内先放入少量OCT,将组织块放入(放组织时动作要慢,轻轻下压,小心组织移位和产生气泡),放好后继续加入OCT 至全部包裹组织为止,将标注的纸条放于包埋块周边,以明确分组及定位大脑的前后切面位置。将包埋好的组织块直接放入-80℃冰箱冷冻,冻好后用锡纸包好-80℃保存备用; 5)切片:切片前先将恒冷箱切片机调至-20℃预冷20min,同时将组织从-80℃冰箱内取出,置于恒冷箱切片机内30min,将组织块用OCT 粘贴在托物台固定,冠状面连续切片,然后进行切片。 6)贴片染色标本切片厚度为15~20um,漂片染色(蛋白表达量低的采用)切片厚度为30~40um。选用多聚赖氨酸预处理的载玻片进行贴片,贴片时玻片应从一侧贴附切片,如果不平可用小毛笔蘸少许纯水轻轻抚平。 7)将贴好的切片置于37℃温箱烤1h,烤干后即可进行染色或装入切片盒密封-80℃保存备用。 2.1.5.2 免疫荧光染色步骤 1) 取出冰冻切片,室温放置30min,PBS 洗10min×3 次; 2) 0.4%Triton-100 浸泡10min(1000ml PBS+4ml Triton-100); 3) PBS 洗10min×3 次; 4) 抗原修复(高压锅限压阀冒气后计时1.5min,冷水降压,自然冷却); 5) PBS 洗10min×3 次;用组化笔在距离组织2mm 处划圈; 6) 5%驴血清(与二抗源性相同)封闭1h; 7) 一抗:甩去多余血清,不洗。滴加PBS配置的一抗,4℃过夜。阴性对照用PBS替代一抗; 8) PBS 洗10min×3 次; 9) 二抗:滴加Alexa Fluor488 标记的驴抗羊荧光二抗(均为1:200配置),20~25℃室温避光孵育2h; 10) PBS 洗10min×3 次; 11) Hochest33342 复染核10~20min; 12) PBS 洗10min×3 次; 13)抗荧光衰减封片剂封片,置于避光盒内; 14) Olympus F100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用488nm 波长的激光器激发绿色,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成像。

关于开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的通知

关于开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的通知 各临床科室: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一项特殊的临床病理急会诊工作。我院与××医院病理科协作,开展术中快速病理冰冻检查,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目的: (1)明确送检标本是否有病变; (2)明确病变的性质(良性或恶性或交界性),确定淋巴结是否转移或邻近脏器有无浸润,以便制定手术方案; (3)了解手术切缘有无癌瘤残留,以决定手术范围。 2、预约: 手术前一天由手术者电话预约,预约电话:﹢﹢﹢﹢﹢(科室座机)或﹢﹢﹢﹢﹢﹢﹢(手机)。 已预约申请的患者,如根据术中实际情况或其它原因不再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时,临床医师应及时通知病理科撤销预约申请。 3、送检标本注意事项: (1)对需做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标本请勿用生理盐水或流水冲洗,请勿固定,离体后尽快送达病理科。 (2)送检肿物要完整,不得只送检部分,否则病理科有权拒收标本。 (3)对于怀疑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标本,请临床手术医师务必在病变导管开口标记(可系线);对于乳腺不可触及的影像学检查有异常的病变部位请务必标记(可金属针定位);对于保乳手术的标本,请务必标记切缘。 (4)对于肿物较小的标本请务必做好标记。 (5)对于肿瘤肉眼可见的种植或转移灶或转移的淋巴结,请与肿瘤一并送检,尤其是卵巢肿瘤。 4、收费: 凡送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同时也应做常规病理检查。 冰冻﹢﹢元+常规﹢﹢元=﹢﹢元(一个标本)。 5、送检:由检验科协同司机班送检。 6、流程: 手术者术前填写好术中快速病检同意书——患者或家属签字——处置单上账——术中取出的标本、同意书、已上账的处置单一并送病理科——××分钟左右病理科电话反馈快速冰冻病检结果——×天后病理科反馈常规病检结果。 医务科 二〇××年×月×日

免疫组化原理

免疫组织化学的概念: 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实验所用的组织和细胞标本有哪些? 实验所用主要为组织标本和细胞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石蜡切片(病理大片和组织芯片)和冰冻切片,后者包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和细胞涂片。 其中石蜡切片是制作组织标本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对于组织形态保存好,且能作连续切片,有利于各种染色对照观察;还能长期存档,供回顾性研究;石蜡切片制作过程对组织内抗原暴露有一定的影响,但可进行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中首选的组织标本制作方法。 石蜡切片为什么要做抗原修复?有哪些方法? 石蜡切片标本均用甲醛固定,使得细胞内抗原形成醛键、羧甲键而被封闭了部分抗原决定簇,同时蛋白之间发生交联而使抗原决定簇隐蔽。所以要求在进行IHC染色时,需要先进行抗原修复或暴露,即将固定时分子之间所形成的交联破坏,而恢复抗原的原有空间形态。 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有微波修复法,高压加热法,酶消化法,水煮加热法等,常用的修复液是pH6.0的0.01 mol/L的柠檬酸盐缓冲液。 免疫组化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哪些?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亲和组织化学法,后者是以一种物质对某种组织成分具有高度亲合力为基础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敏感性更高,有利于微量抗原(抗体)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的定位,其中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最常用。 抗体的保存: 抗体储存容器应由不吸附蛋白质的材料制成,常用的有聚丙烯,聚碳酸酯和硼硅酸玻璃。如储存的抗体中蛋白浓度很低(10-100mg/L),就应另加隔离蛋白以减少容器对抗体蛋白的吸附,隔离蛋白常用0.1%-1.0%的牛血清白蛋白。绝大多数已稀释的抗体应存在4℃-8℃条件下,以免冻融对抗体蛋白产生有害效应。抗体原液和已分离的免疫球蛋白组分应保存于-20℃条件下,并避免反复冻融。冷冻的抗体溶液应置于室温中缓慢地解冻,应绝对避免用高温快速解冻。被细菌污染的抗体常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应将污染的抗体溶液及其他试剂弃之。为防止细菌污染,可于抗体溶液中加入0.01%叠氮钠。抗体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置-20℃以下可保存3-5年。保存稀释后的单抗应加入0.1%叠氮钠浓度。大多数稀释抗体可进行冷冻保存,少数抗体可能会丢失抗原活性。大多数单抗,只要蛋白浓度适当,可在4℃下保存数月。 多聚赖氨酸溶液(Poly-L-Lysine Solution) Cat.No.: SGP8920 Size: 10ml Conc.: 0.1% w/v, in water Storage: 18-26℃ Thimerosal, 0.01%, added as preservative 多聚赖氨酸溶液是广泛应用的组织切片与玻片黏合剂,该多聚阳离子分子与组织切片上的阴离子相互作用会产生较强的黏合力。 适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冰冻切片,细胞涂片,原位杂交等使用的玻片的防脱片处理,以防实验操作过程中组织掉片。也可用于细胞培养,增加细胞贴壁能力。 [使用说明] 免疫学 操作步骤(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 1.灭菌的ddH2O 1:10稀释该多聚赖氨酸溶液。

冰冻切片

有关细胞和组织学技术 一、细胞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用标记物或显色物标记的抗体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的抗原,从而达到诊断和研究疾病的目织标本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各种抗原的生化、物理性质不同,如温度高低、酸碱度强弱及各种化学的细胞和组织学结构将有助于抗原的准确定位。因此,细胞和组织标本的采集制备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占有十 (一)细胞标本的取材 目前,免疫组化技术已经应用于细胞学诊断,如鉴别低分化癌与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低分化肉瘤等。应用于淋巴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分类分型。近年来,培养细胞的免疫组化技术在鉴定细胞的种类、分化程度、研究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细胞标本的取材有以下3种方法: 1.印片法主要应用于活组织检查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新鲜标本以最大面积剖开,充分暴露病变区,玻片上,立即浸入细胞固定液内5-10min,取出后自然干燥,低温保存备用。 优点是简便省时,细胞抗原保存较好。缺点是细胞分布不均匀,玻片上细胞重叠,影响标记效果。 2.穿刺吸取涂片法主要应用于实质器官的病变区,如肝、肾、肺、淋巴结、软组织等。用细针穿刺吸抹在载玻片上,力求细胞分布均匀。如穿刺液较多,细胞丰富,可用洗涤法:将穿刺液滴入盛有1-2ml Hanks液(低速离心5-10min后,弃上清液,将沉淀制成细胞悬液(浓度约2×106细胞/ml),吸取1滴于载玻片上,轻轻涂 该法穿刺吸取直接涂片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细胞形态保持较好。缺点是细胞分布不均匀。洗涂法片虽可弥补 3.体液沉淀涂片法主要用于胸水、腹水、尿液、脑脊液等体液多、细胞少的标本。体液采取后,必须量的多少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①细胞数量极多者,可吸取少量液体直接涂在玻片上。②细胞数量较少者,可将液体自离心10min,弃上清液,将沉淀涂片,略干后固定备用。 如用细胞离心涂片器(Cytospin ),可将标本用上述离心沉淀法制成2×106细胞/ml的细胞悬液,吸取50μl加入细胞分布在直径约6mm的小圆圈内,每个圆圈内的细胞数约105个(Danos,1976)。 培养细胞标本的取材可根据培养的细胞特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某些细胞有贴壁生长的特性,如纤维母细入培养液内即可收集到理想的细胞标本。某些细胞只能在培养液中生长,可用上述体液沉淀离心涂片法处理。 制备细胞涂片应注意:①标本反复离心洗涤,细胞的粘附性降低,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容易脱片,因此,试剂和便于镜下观察和记数,应将细胞集中到直径0.6-1.0cm的圆圈内,细胞总数以105个为宜。③粘液丰富的标宜作免疫组化标记。 (二)组织标本的取材 组织标本主要取之于活组织检查标本、手术切除标本、动物模型标本以及尸体解剖标本等。前三者均为新鲜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1、什么叫“冰冻切片”? 冷冻切片是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新鲜的组织标本冷冻使其产生一定的硬度进行切片的技术方法。与石蜡切片相比,由于冷冻切片不需脱水包埋因此制片速度快,是为手术进行中的临床医师提供病理诊断的良好方法。冷冻切片的不足是组织细胞的形态略逊于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目前最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病理诊断,手术医生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决定手术范围。 2、什么叫“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快速活检)”?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急会诊,它是一种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项目,是临床病理实践中最重要、最难的一项工作。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应向临床医师说明快速活检的:①局限性、②适用范围、③慎用范围和④不宜应用范围。 3、“快速活检”的适用范围: ①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②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③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④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4、“快速活检”的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5、“快速活检”的不宜应用范围: ①疑为恶性淋巴瘤。 ②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 ③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④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⑤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⑥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⑦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冰冻切片及电镜标本的制备

冰冻切片的制备 一、冰冻切片技术的概述 (一)优点: 1.简便,可以不需要对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即可进行切片,减少了一些中间环节。 2.快速,用时短。 3.组织变化不大。 4.能很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 5.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各种抗原活性及酶类,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有机溶剂或热的温度耐受能力较差的细胞膜表面抗原和水解酶保存较好。 (二)缺点: 1.不容易做连续切片。 2.切取的组织不能过大,组织过大不容易冻结或者组织冻结不均,影响切片及染色效果。3.不容易制作较薄的切片。 4.组织块在冻结过程中容易产生水的结晶而影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抗原物质的定位,并且组织结构也不如石蜡切片清晰。 (三)主要应用于: 1.用于有些水解酶的定位的组织化学方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等。 2.用于证明脂肪及类脂和神经组织髓鞘的染色时的切片。 3.用于临床手术的快速病理诊断。 二、冰冻切片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新鲜的组织制备 组织尽可能新鲜、骤冷愈快愈好,才能避免冰晶,常用的骤冷剂有:①CO2气(-78℃)②丙酮干冰冷却的轻石油醚、乙烷和庚烷(-80℃)③液氮(-190℃)④液氮冷却的丙烷(-19℃)。液氮适用于组织化学,较安全。缺点:组织块易发生龟裂。(2)固定组织的制备 为防止水解酶和其他物质的移位、弥散,常用4℃、24小时的甲醛固定能很好地保存酶类。但对许多脱氢酶和转移酶能灭活。故不宜使用,低温,冷甲醛短时间固定(10分钟左右)固定,可显示琥珀酸脱氢酶。 电镜出现后,需要保存细胞的超微结构,以4%缓冲戊二醛(25%戊二醛16ml;0.1M二甲胂酸(pH7.)84ml;蔗糖8g)固定较好。这些固定液主要用于水解酶,而不适于许多氧化还原酶和转移酶。 (3)恒冷箱温度 一般在冷冻后10分钟,到接近冷室温度时再切,一般组织在-15~-20℃切片最易成功。每种组织有其合适的切片温度、刀的温度和冷室温度,Pearse及Bancroft的经验如下:组织刀温度组织温度恒冷箱温度 肝-18 -10 -5

免疫组化操作方法原理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处理大总结

免疫组化操作方法、原理、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处理大总结 1、方法操作不难,最大的难处是出现异常结果时如何解决?这就需要掌握免疫组化实验原理,每一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你才敢大胆地改革先前的不对的方法步骤。如抗体孵育条件主要是抗体浓度、温度、时间,这三者一般是相互成反比的(相对),其中浓度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温度决定反应的速度、时间决定反应的量。就拿温度来说,可以有4度、室温、37度,我推荐4度最佳,反应最温和,背景较浅;而37度反应速度较快,时间较短;室温我不太提倡,除非你每次都把环境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否则,尽量选择前两者。 2、免疫组化最大的优势是定位和定性。相比于其他蛋白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具有定性灵敏度高、定位较直接准确,是定位检测分析首选方法。尤其对于有些因子的转位研究十分有用。 3、免疫组化结果定量分析的前提是高质量的染色切片。免疫组化结果也能定量分析,但必须是背景染色浅而特异性染色较深的情况下,分析最为准确,这种原则可能也是我们日常审稿时判定研究结果的必备条件。 4、免疫组化实验一定要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一般是用肯定表达这种抗原的切片来做;阴性对照一般是用PBS或非一抗替代一抗来进行反应,其余步骤均一致。前者是排除方法和实验系统有无问题;后者是排除有无一抗外的非特异性染色。 5、免疫组化的应用广泛,是当前实验研究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如今发SCI论文时,明显感觉仅靠量化的数据来发文章很难,加一些形态学数据或图片,老外十分欢迎,可能是怕你学术造假吧。当然也不能做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6、免疫组化技术掌握与否的鉴定标准是同一切片或不同切片中不同抗原均从摸索浓度或条件而做出优良的染色切片。我在平时带教中就发现许多研究生把我已经摸索很成熟的反应条件、浓度、方法步骤,重复运用于同一性质的切片和同一种抗体,做出来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免疫组化方法,更换一种抗体后,居然连二抗的种属来源都拿错了。失败往往促进你去思考试验原理和过程,成功有时也加快你自傲。 7、实验方法需要动手+动脑。如今我还不敢说我在免疫组化什么都知道。我只所以今天敢在这里说这说那,这是因为我经过了反复的动手+动脑,把理论原理运用于实践,在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带到理论知识中去解决,最终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一、概念和常用方法介绍 1、定义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技术。 2、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 3、分类 1)按标记物质的种类,如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主要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铁蛋白、胶体金等,可分为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免疫酶标法和免疫金银法等。2)按染色步骤可分为直接法(又称一步法)和间接法(二步、三步或多步法)。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的灵敏度提高了许多。3)按结合方式可分为抗原-抗体结合,如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亲和连接,如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等,其中SP法是比较

术中快速冰冻知情同意书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 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紧急会诊,是将手术中切下的病变组织在冰冻切片机中迅速冻硬后制成切片供显微镜下病理检查,要求病理医师在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快速冰冻切片观察后,向手术医师提供参考性病理学诊断意见,以决定下一步治疗的方案。限于医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目前冰冻切片的诊断准确率有限。 1. 冰冻切片诊断仅为手术医师提供参考意见,具有局限性,准确率一般在95%左右。2.休积较大的肿瘤发生局灶性恶变时,因冰冻切片时难以全部取材而可能未发现。 3.一些病变单靠冰冻切片难以鉴别良恶性,为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病理医师遇到不典型或可疑恶性时会在冰冻报告中提示等待常规石蜡诊断。 4. 冰冻报告不能作为最后诊断,最后诊断必须等待石蜡切片。 5.冰冻报告与常规石蜡切片报告可能不一致,此时以石蜡切片诊断报告为准。手术方案有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6.送检下列标本者请注意:①骨组织、皮肤组织及过小的组织原则上不宜做冰冻切片;②淋巴结病变、依靠核分裂像计数判断良恶性的某些软组织肿瘤(如平滑肌肿瘤)及主要依赖于侵袭或转移才能判断为恶性的肿瘤,一般需做常规石蜡切片确诊;③脑组织含水量多,冰冻切片质量较差,诊断可能有难度。 由于上述原因,当冰冻切片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时,需患者及家属谅解。同时患者有权选择快速的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也可选择更精确的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常规检查一般需5天出报告(节假日顺延)。 医师签名:签署日期:20 年月日 医师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检查方法、检查存在的潜在风险、可能存在的其他诊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检查的相关问题。愿意接受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患者签名: 若患者无法签署,请其授权委托人或法定监护人签名:与患者的关系:

免疫组化技术(原理、分类、步骤及主要试剂、设备准备)

免疫组化技术 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众所周知,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即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其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去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特异性抗体,再用这种抗体(第一抗体)作为抗原去免疫动物制备第二抗体,并用某种酶(常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生物素等处理后再与前述抗原成分结合,形成抗原 - 一抗 - 二抗复合物,将抗原放大,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方法将抗原抗体反应部位显示出来(常用显色剂DAB显示为棕黄色颗粒)。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及呈色反应,显示细胞或组织中的化学成分,在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或组织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含量。组织或细胞中凡是能作抗原或半抗原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多糖、磷脂、受体、酶、激素、核酸及病原体等都可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分类(常用) 1、免疫荧光方法 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即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确定组织中某种抗原的定位,进而还可进行定量分析。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所以在临床病理诊断、检验中应用比较广。 2、免疫酶标方法 免疫酶标方法是继免疫荧光后,于6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各种抗原成分进行定位研究。免疫酶标技术是目前定位准确、对比度好、染色标本可长期保存,适合于光、电镜研究等。免疫酶标方法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衍生出了多种标记方法,目前在病理诊断中广为使用的当属PAP法(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ABC法(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P 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即用型二步法(聚合物链接)等。 3、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这样一种特殊的金属颗粒作为标记物。胶体金是指金的水溶胶,它能迅速而稳定地吸附蛋白,对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能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就能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甚至定量研究。由于胶体金有不同大小的颗粒,且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所以免疫胶体金技术特别适合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定位研究。由于胶体金本身呈淡至深红色,因此也适合进行光镜观察。如应用银加强的免疫金银法则更便于光镜观察。 4、免疫铁蛋白法 5、放射免疫自显影法 标本 1、组织标本:石蜡切片(病理切片和组织芯片)、冰冻切片 2、细胞标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细胞涂片

如何做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

如何做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 发表时间:2011-12-27T11:18:24.8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7期供稿作者:阮顺爱蔡爱英唐雅[导读] 术中快速冰冻染片用的苏木素须是新鲜配制的。 阮顺爱蔡爱英唐雅(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病理科福建莆田 3511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7-0275-02 病理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取舍,对病人至关重要。如何做好术中快速病理冷冻切片,笔者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认为除了送检标本要新鲜外还有“三”个直接处理;不同的组织调整不同的冷冻时间;更新冰冻切片机设备及配备切片技术熟练的技术员进行冰冻切片操作等方法,有效提高了冰冻切片质量和诊疗工作质量,从而得到临床医生的充分认可和信任。 1.“三”个直接处理 1.1样本直接放置在冷冻头上,把包埋剂围绕在样本周围。 1.2直接在冷冻台上修整蜡块。 1.3冷冻切片组织平铺贴在玻片上后直接进行文火烘烤,然后再进入固定环节,这样就避免了脱片的危险。 2.有时同一部位有多块小组织须同时进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如电切的前列腺组织,为节约时间,可将多块组织放在同一个冷冻头上,但要注意所有组织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不同的组织调整不同的冷冻时间。(冰冻机恒温在负22—25度)。如甲状腺、前列腺组织则速冻时间稍短,一般3—5分钟即可,当然若组织块较大,速冻时间相对延长一些。但这些组织若速冻时间过长则切出的片会形成诸多大小不等的空洞而严重影响诊断,当出现空洞时可用拇指按压在组织块上2—3秒,使组织温度回升,再行切片。又如含脂肪较多的乳腺组织、淋巴结组织等则应相对延长速冻时间。一般8—15分钟,尤其是纯脂肪组织和畸胎瘤组织则冰冻时间相对更长。 4.为防止冷冻切片中出现“冰晶”,一般采取急速降温,并进行“快冻”“快切”。 5.冰冻机设备要现代化。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机设备简陋加上技术操作不过关,将明显影响冰冻切片质量而影响诊断结果。 6.术中快速冰冻染片用的苏木素须是新鲜配制的。 总之,病理学对疾病的确诊与鉴别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病理形态学本身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相似性和模糊性。若切片质量差,势必增加术中快速诊断的风险,所以必须认真做好术中快速冷冻病理切片。 参考文献 [1]郭凤英,秦景.《影响冷冻切片技术的常规问题及处理》,宁夏医学院学报,200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