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合集下载

东营凹陷油藏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机理

东营凹陷油藏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机理

东营下沉地带低渗透Es4滩坝砂岩油藏砂岩储层特征及机理摘要:岩心及铸体薄片观察与描述、测井、扫描电镜及岩心实验室分析资料等。

用于东营下沉地带油气藏Es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该储层4具有中、低孔隙,低渗透,低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细喉道德特征。

这主要是由于沉积(细颗粒和泥质夹层)和成岩作用(压实、胶结、溶解)。

胶结作用降低了储层物性主要有碳酸盐胶结、石英自生激怒,及自生粘土。

粘土矿物通常通过填充孔,紧密贴合孔的壁,桥接,包裹颗粒,和单独的连接孔等堵塞毛孔。

溶蚀作用不明显,不提高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所以它是低渗透油藏的形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滩坝砂岩;低渗透;储层特征;沉淀;成岩作用1简介随着地层岩性油气藏理论的发展和勘探技术的不断完善,滩坝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取得了成功。

到目前为止,中国渤海湾,东营下沉地带已发现了八个滩坝砂岩油藏,其中三层次的石油储量报告多达一亿吨,表明滩坝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进步,滩坝砂岩油气储量将持续增加,但油气勘探和开发受到了滩坝砂岩物理性质的制约。

通过研究探讨中国渤海湾沉东营下滩坝砂岩油藏储层的岩性特征,对剩余油的研究和提高采收率的沉地带低渗透Es4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积储层低渗透的机理、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等几个方面。

中国,渤海湾盆地,东营下沉地带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暨阳凹陷,随着特征与南北和重叠的缺点,是在东西90公里长,宽65公里,南北,面积约5700公里2,又可分为北部陡坡带、中央断裂背斜带,南部缓坡带,和牛庄、利津、拳击、民丰地势低的次级构造单元等[2–3 ]。

从底部到顶部的地层分为孔店组、沙河街(分为成员4,3,2和1再从底部到顶部)和东营组轮流。

2油层特征2.1岩石学特征少量是长石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图1)。

中国东营下沉地带低渗透滩坝砂岩Es4一般来说,石英的含量是40% - 50%,最高可达53%。

长石含量是26%–44%,碎屑含量是12%–30%。

东营凹陷低渗透油藏分布规律及储层改造效果

东营凹陷低渗透油藏分布规律及储层改造效果

收稿日期:2008-08-04;改回日期:2008-08-21作者简介:苏国英(1973 ),女,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地质勘查专业,长期从事测井二次解释与储量研究工作。

E -mail:s uguoyi ng@ 。

文章编号:1008-2336(2008)04-0021-05东营凹陷低渗透油藏分布规律及储层改造效果苏国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摘 要:东营凹陷2001年之前探明的低渗透油藏主要分布在洼陷带、中央背斜带及北部陡坡带,以沙三段深水浊积扇及沙四段滨浅湖相砂岩滩坝、扇三角洲前缘等沉积体系为主。

油藏类型主要是岩性油藏,其次为构造 岩性复合型油藏。

低渗透油藏以中深层、常压~超高压、低产、中产为特征,多为特小型、小型油藏,储量丰度为低丰度~特低丰度。

低渗透油藏的探井试油过程中,经历了从酸化逐步到压裂的技术发展过程。

统计探井的试油效果表明,沙四段碳酸盐含量较高的砂岩低渗透油藏,酸化效果较好;黏土含量较高的沙三段低渗透油藏,压裂效果较好。

关键词:东营凹陷;低渗透油藏;分布规律;酸化;压裂;储层改造中图分类号:T E122.3;T E348 文献标识码:ADistribution and transforming effects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in Dongying DepressionSu Guoying(Geological Scientif ic Resear ch I ns titute ,SI N OPEC Shengli Oilf ield Comp any ,Dongying 257015)Abstract:T 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LPR)proved before 2001in Dongying Depression are distributed mainly in depression,central anticline,and northern steep slope.The main sedimentary systems of LPR are deep w ater turbidite fan in Es3,shore sand beach bar and fan delta front in Es4.The main types of LPR are lithologic reservoirs,follow ed by structural lithologic reservoirs.The features of LPR are middle -deep burial depth,atmospheric -extra high pressure,low -middle yielding ,min-i small scale,low abundance,and etc.The oil testing of LPR in exploration w ells experiences a process from acidification to fracturing.Good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from acidification in sand LPR with high carbonate content in Es4,while g ood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form fracturing in sand LPR with high clay content in Es3.Key words:Dongy ing Depression;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reservoir distribution;acidification;fractur -ing ;reservo ir transforming截至2001年底,东营凹陷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48 108t,其中,低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50 10-3 m 2)[1]144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8 108t,占11.6%。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是中国渤海湾盆地的一个重要油气盆地,沙四段是该地区一个重要的油气产层。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是当今油田勘探和开发的主要对象之一。

本文将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进行深入探讨。

一、成因特征(一)构造成因东营凹陷是一个大型泥岩坳陷盆地,地壳运动活跃,构造复杂。

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形成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在构造活动中,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了许多裂缝和节理,这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

(二)岩性特征沙四段是一个典型的砂岩-泥岩互层,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理想的油气储集层。

岩性特征对于储层的储集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沉积成因沙四段储层主要是由陆源碎屑岩沉积形成的,具有较好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这是由于陆源碎屑岩通常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储集。

(四)成岩成因沙四段储层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云母等,这种成分组成的岩石具有较好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理想的油气储集体。

(五)热演化作用沙四段地层经历了较严重的热演化作用,部分油气随着岩石的加热而被释放,导致储层的低阻状态。

二、评价(一)地震反演技术地震反演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质评价技术,可以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强度来反演储层的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和渗透率等。

这对于低阻油藏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岩心分析技术岩心分析技术是一种直接观察储层性质的方法,可以获取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等数据,是对低阻油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

(三)沉积学研究通过对沉积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储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进而评价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性质。

(四)地质统计学方法地质统计学方法可以通过对储层中孔隙度、渗透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储层的分布规律和储量评价。

(五)岩石物理学方法岩石物理学方法可以通过实验室的物理性质测试,获取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对低阻油藏进行评价。

(六)数值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是一种对储层进行动态分析的方法,可以模拟油气在储层中的运移和聚集过程,评价油藏的产能和采收率。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四段砂岩成岩作用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四段砂岩成岩作用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四段砂岩成岩作用东营凹陷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在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四段发育有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沉积等砂岩。

砂岩的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储集性能有重要影响。

文章在对大量薄片和岩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铸体薄片观察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地区沙河街组四段砂岩主要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空隙的形成具有破坏作用,溶蚀作用对空隙的形成具有建设性作用。

标签: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成岩作用Abstract:Dongying sag is an important oil-gas rich area. In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of the north steep slope belt,there developed sandstone like nearshore underwater fan and the fan delta deposit. The diagenesis of sandsto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ervoir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thin slices and cores,the diagenesis of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member 4 of the steep slope zone in the north of Dongying sag is studied by means of casting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ndstone in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steep slope zone of the northern Dongying sag are mainly affected by diagenesis,such as compaction,cementation and dissolution.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play a destructive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voids,and dissolution plays a constructive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voids.Keywords:Dongying sag;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diagenesis1 研究區概况东营凹陷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渤海湾裂谷盆地中济阳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盆地,它具有北断南超、盆地基底北陡南缓的特点。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油气源与成藏特征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油气源与成藏特征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油气源与成藏特征郭瑞超1,李延钧1,王廷栋1,宋国奇2,李文涛2,尹长河2,刘臣1【摘要】摘要:对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油气分布、油气特征及烃源岩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判断油气来源,并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

研究认为,渤南洼陷的深洼带与断阶带两地区由于烃源岩埋深不同造成油气演化阶段的差异。

渤南洼陷沙三段与沙四段油气均为自生自储,其中断阶带地区油气为一期成藏,油气成熟度较低;深洼带地区存在两期油气生成过程,但主要捕获了后期湿气阶段的天然气,气体干燥系数较高,具有分段捕获的特征。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9(030)006【总页数】3【关键词】渤南洼陷;成藏期次;成藏特征;古近系蒂索提出在烃源岩不同演化阶段生成的油气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1]。

构造活动与圈闭形成的阶段性,使得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为非连续过程[2],因此圈闭常以分段捕获的形式聚集油气。

胜利油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深部的主要产油层为沙三段和沙四段,目前对于渤南洼陷油气成藏条件存在不同的认识。

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该区油气来源和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区进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1 油气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的1个三级负向构造单元,分北部陡坡带、渤南深洼带、南部断阶带3个次一级构造单元[3]。

渤南深洼带的油气比普遍偏低,渤深5井、义115井及义121井均为低产气井。

该区原油密度较低,均小于0.83 g/cm3;天然气甲烷含量高,重烃含量低,干燥系数为0.89~0.99,除渤深3井外均表现为干气。

南部断阶带的油气比相对较高,其中渤深4井、义17井、义160井、义170井及义172井均为获工业油流井。

该地区原油密度明显较高,为0.82~0.87 g/cm3,天然气干燥系数相对较低,为0.8~0.9,重烃含量多大于10%,属于原油伴生气。

2 渤南洼陷烃源岩特征沙三段和沙四段是渤南洼陷古近系主要烃源岩,其中沙三段烃源岩主要由富含藻类的油页岩、灰质油页岩和钙质泥岩组成,厚度约500 m,分布广泛,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含量大都为2.0%~6.0%,高值区位于渤南深洼带的渤深5井地区。

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分布及成藏主控因素

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分布及成藏主控因素

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分布及成藏主控因素第15卷第2期2008年3月油气地质与采收率PetroleumGeologyandRecoveryEfficiencyMar.2008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分布及成藏主控因素邹灵(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摘要:沙四段滩坝砂岩油气藏是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油气勘探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滩坝砂储层分布复杂,油气成藏规律不清,长期以来制约着勘探工作的深入.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及沉积动力学分析,对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分布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储层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和输导体系研究,明确了滩坝砂体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古地形与浪基面控制了滩坝砂发育范围,古水:动力控制了滩坝砂的相分异,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滩坝砂的叠置样式.油源是滩坝砂油气成藏的基础,断裂输导和异常压力是滩坝砂油气富集成藏的必要条件..:,关键词:缓坡带;滩坝砂岩;储层分布;控制因素;沉积旋回;异常压力;沙四段;东营凹陷一中图分类号:TEl1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03(2008)02—0034—03 1储层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1.1储层分布特征沙四段上亚段纯下次亚段沉积时期东营凹陷处于断陷初期,气候由干旱向潮湿转变,南斜坡相对平缓的古地貌背景,决定了广阔的湖区以滨浅湖滩坝沉积为主¨』.南部鲁西隆起成为广阔的剥蚀区,为湖盆提供了丰富的陆源碎屑,陆源碎屑物质在波浪和沿岸流的作用下,沿岸漂移,在滨岸区具有一定消能条件的部位沉积下来形成滩坝砂.湖泊中这些消能部位一般位于湖泊的边缘,湖湾,湖中局部隆起及湖中岛屿周围.如博兴洼陷的纯化地区,草桥一纯化潜山长轴方向向西北倾没,在湖盆内形成一北西向展布的水下隆起,阻碍了湖浪的运动,导致波浪消能和砂质沉淀,在其侧翼形成了宽阔的砂坝群. 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岩分布的特点是:①水动力条件较强的金家一正理庄鼻状构造东翼发育了大量的滩坝砂岩,而在该鼻状构造西翼不发育滩坝砂;②斜坡带同沉积断层的下降盘滩坝砂岩比较发育,而后期形成的断层上升盘与下降盘之间滩坝砂厚度变化不大;③物源较好的地区附近滩坝砂比较发育;④砂体一般在构造作用形成的正向构造带周围沉积,如水下古高地的周缘及鼻状构造倾末段易发育滩坝砂岩.砂体的发育程度还与构造的坡度有关,宽缓的构造周围滩坝砂岩要发育些, 并且随着湖平面的升降和湖水的进退,滩坝砂岩常常沿岸线发育几排,砂岩发育区长轴方向近似平行于古地形走向.1.2储层分布主控因素近岸的三角洲,扇三角洲等浅水砂体是形成滩坝砂岩的主要物源.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主要有3大物源:来自南部鲁西隆起带的三角洲沉积,东部广饶凸起以及西部青城凸起.其中来自鲁西隆起带的物源是控制东营凹陷西南部沉积的主要物源,是该区沙四段滩坝砂沉积的主要来源,它是金家一正理庄鼻状构造以西缓坡带近岸滩坝成带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纯化远岸滩坝发育的物质来源.根据博兴东地区的实钻资料分析,来自广饶凸起的物源少,仅对博兴东部分地区的少量滩坝砂形成贡献物源.青城凸起的物源主要来自滑塌型近岸水下扇,由于水体较深,只有少量的扇体暴露于湖浪浪基面以上,很少受湖浪改造形成滩坝砂.收稿日期2008—01—14;改回13期2008—02—21.作者简介:邹灵,女,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石油地质勘查专业,现从事石油地质方面工作.联系:(0546)8716931,E—mail:zouling@slof.eonl..基金项目: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断陷湖盆滩坝砂体分布规律与储层预测"(~KK0605)第15卷第2期邹灵: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分布及成藏主控因素滨浅湖环境是水动力作用强烈,复杂的地区.湖浪及其派生沿岸流强烈地冲刷,改造湖岸和沉积物.湖浪是控制湖岸水动力特征和滩坝砂岩发育状况的主导因素.纯下次亚段沉积时期区内是开阔的湖岸带,滩坝砂岩往往比较发育,如金家一正理庄鼻状构造东翼,博兴东缓坡带等地区;而水动力条件差的地方很难形成滩坝砂沉积,金家一正理庄鼻状构造西翼在沙四段沉积时期属于封闭型的泻湖环境, 在沙四段纯下次亚段很难找到优质滩坝砂岩.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缓坡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滨浅湖区,非常适合滩坝砂岩发育,尤其是南部缓坡带西段发育来自鲁西隆起,广饶凸起的冲积扇等近岸浅水砂体,经湖浪改造形成广泛分布的滩坝沉积.通过层序地层分析,将沙四段上亚段作为一个三级层序,反映整体湖进的特点,并细分为纯下,纯上2个中期旋回(图1).纯上旋回以基准面旋回上GR/APIR/序地1去1015O深度/地震地(Q?lTi)特征SP/lTIVlTI短划较短划中划045025沙2650'×1VT6垂低转喜-换断,2局部pq2700≥组纯顶超专=.-砂削截,至3段2750莹砂}组妻耋4}砂组T低转换面,上晕2800X纯削截,局部顶超亚2850绪2\,下箍3人T8段2900睾,v/,,/,,,/,低转沙四———换面,段卜}一削截段图1沙四段上亚段层序地层特征升期发育为主,表现出湖侵特点J,整个东营凹陷水体变深,大部分地区形成深湖一半深湖环境,发育大量的油页岩,油泥岩及灰质泥岩等沉积,东南部由于水体较浅发育了少量的滩坝砂岩;纯下旋回主要以短期旋回的下降期发育为主,当时湖盆水体较浅, 大部分地区为开阔的滨浅湖带,水动力条件好,形成了大量的滩坝砂岩.理论上,坝砂既可形成于水退阶段,也可形成于水进阶段,但两者的垂向层序不同.水退时形成的坝砂反旋回特征明显,单砂层进型的坝砂易被湖水进一步改造成席状砂,因此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坝砂,以水退型居多,即坝砂以下降半旋回发育为主.综合分析构造沉降,湖平面升降,沉积物补给等因素认为,低可容纳空间控制的基准面下降一上升的转换面附近是滩坝砂发育的有利位置,其中以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滩坝砂最为发育.下降期河流作用提供物源,上升时期波浪作用进行破坏和改造. 低可容纳空问控制的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控制单个滩坝砂体,中~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控制滩坝砂体发育层段,短期基准面的频繁震荡控制滩坝砂薄互层发育.因而沉积旋回控制了滩坝砂在纵向上的发育程度.由于构造运动,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导致滨浅湖地带古地貌特征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①沉积岸线的形态.不同的岸线形态对沉积物的沉积作用,分布特征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由于受到石村断层或纯化构造的影响,中部呈北西向向盆地中心突出,而两侧的边界形态相对简单,大体呈内凹的弧形.上述边界形态控制了南部缓坡带西段和东段的滨浅湖滩坝砂体基本上与岸线平行或走向一致,而中部纯化一小营一带基本上沿着岸线突出方向延伸.②滨浅湖地区内部的地形形态特征.有的地区为简单的单一斜坡带,如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东段, 特别是牛庄洼陷的南斜坡和东南斜坡地区;有的地区由于发育了多条同生断层,形成了多个古地形阶地.前者控制下的滨浅湖滩坝沉积砂体多呈席状(滩为主),带状(坝为主)分布,其延伸方向更多受岸线形态,水流方向控制;后者控制下的滨浅湖滩坝沉积砂体受到断层控制的阶地走向的影响,砂体分布和走向受阶地走向的影响明显.凸岸以及古地形高地具有汇聚波能的作用,如纯化一小营构造以及高89地区最有利于滩坝砂的形成和发育,因而沉积古地貌控制了滩坝沉积的发育分布范围.2滩坝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2.1油源纯上次亚段油源是滩坝砂油气成藏的基础.东营凹陷西南部主要发育2套成熟的烃源岩,即沙三?36t?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3月段中,下亚段的暗色泥岩和沙四段上亚段纯上次亚段的油页岩,深灰色泥岩.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油源对比手段,认为该区油气主要来自于沙四段上亚段的暗色泥岩与油页岩.以博兴洼陷为例,纯上次亚段地层厚度分布比较均衡,为100~150m,但是地层内部的优质烃源岩(油页岩)分布不均,研究区油页岩具有成带分布的特点.正理庄地区鼻状构造以东油页岩分布厚度最为稳定,为35~55m;小营一大芦湖地区局部油页岩厚度达75m,但是厚度分布不稳定,横向变化较快,最薄的地方不足15m;纯化构造带上,油页岩分布较稳定,但厚度较小,为20~35m;博兴东地区油页岩分布最小,厚度从北向南逐渐减薄,一般在15m以下;而金家一正理庄鼻状构造以西及南部斜坡带较高部位,没有油页岩分布. 油页岩的分布控制了滩坝砂岩油藏的分布特征:正理庄地区金家一正理庄鼻状构造以东,纯化地区及大芦湖地区油源较好,沙四段滩坝砂岩发育区易形成油气藏;博兴东地区油源较差,其北部局部地区适合滩坝砂岩油藏形成;金家一正理庄鼻状构造以西不存在沙四段油源,不适合滩坝砂成藏.2.2断裂输导和异常压力断裂输导和异常压力是滩坝砂岩油气富集成藏的必要条件.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滩坝砂岩油气藏的生储配置为"上生下储",烃源岩和滩坝砂圈闭所处的地层没有接触,这就造成从烃源岩排出的油气无法到达滩坝砂圈闭.断裂系统和异常高压分别从输导途径和输导动力2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控制了局部地区油气的富集.以博兴洼陷为例,曾发生过2次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即东营组沉积期,馆陶组沉积末期一明化镇组沉积期.而在此之前博兴洼陷已经形成了博兴断层,石村断层及其派生断层在内的大量断裂,这些断裂在油气运移中充当了通道.沙四段纯上次亚段烃源岩生烃形成的异常高压是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而油气在异常高压的驱使下,从上部烃源岩排出的油气,经断裂通道运移到下部的滩坝砂圈闭中去.根据相一势控藏理论,砂体是否成藏主要取决于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相对大小.平面上地层压力自洼陷中心向边缘减小,直到静水压力.从高压区到常压区,含油井段长度减小, 油气充满度降低.通过统计分析,认为在压力系数大于1.3的滩坝砂岩发育区,地层异常高压是油气运移的主动力. 油气沿断层一裂隙复式输导体系充注到滩坝砂岩. 油气运聚效率高;在压力系数小于1.2的常压区,浮力为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油气运聚效率低,圈闭的油气充满度较低,油层常与水层伴生;当压力系数为1.2~1.3时,地层压力和浮力共同对油气起作用,但是这种过渡带在空间上存在的范围很小,而断裂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3结论古水动力条件决定滨浅湖沉积的分布格局;周缘古河流注入是砂质滩坝形成的基础;古地貌背景决定滩,坝砂体发育部位,古地形高地及周缘控制坝砂沉积;古沉积基准面控制滩坝发育阶段及叠置样式,二级层序界面控制滨浅湖发育层段,中短期沉积基准面下降至上升转化面有利于坝砂发育,沉积基准面频繁升降变迁决定滩坝叠置样式.油源,构造断裂及烃源岩压力对油气富集起到控制作用.研究分析认为,除目前沙四段发育大规模滩坝砂岩油藏以外,沙二段下亚段一沙一段同样具有形成一定规模滩坝砂岩的条件,是下一步重要的滩坝砂岩勘探层系.另外,除东营凹陷之外,沾化,车镇及惠民等凹陷的缓坡带也是滩坝砂岩勘探的潜力区.参考文献:[1]赵澄林,张善文.胜利油区沉积储层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2]李秀华,肖焕钦,王宁.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3): 21—24.[3]孙锡年,刘渝,满燕.东营凹陷西部沙四段滩坝砂岩油气成藏条件[J].国外油田工程,2003,19(7):24—25.[4]王洪亮,邓宏文.地层基准面原理在湖相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18(2):96—102.[5]邓宏文,王红亮,王居峰,等.层序地层构成与层序控砂,控藏的自相似特征——以三角洲一浊积扇体系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5):491—495.[6]鹿洪友,操应长,吴明荣,等.层序地层学应用于陆相湖盆中隐蔽油气藏的成因解释[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28(2):2O9—213.[7]肖玉茹,何峰煜.高分辨率地层学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3,25(2):169—173.[8]王宁,郑和荣,王居峰,等.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层序地层学应用[M]//复杂油气藏勘探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9]朱筱敏,信荃麟,张晋仁,等.断陷湖盆滩坝储集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J].沉积,1994,12(2):20—27.编辑侯青。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是中国山东半岛地区最大的油气资源基地之一,凹陷内曾发现了大量的低阻油藏,其中凹陷内的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是该地区最富有潜力的油气储集层之一。

本文将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进行详细阐述。

东营凹陷是一个复杂的构造沉积盆地,沉积层系发育多样,油气藏类型复杂。

沙四段是一种常见的低阻油藏储集层,其成因特征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沙四段低阻油藏与盆地构造演化有关。

东营凹陷经历了长时间的构造变形与演化,形成了多期次的构造抬升与沉降作用。

其中的凹陷沉积盆地发育过程中,受到构造的控制和干扰,导致了沉积物的分布和流向的变化。

油气在此构造作用下被集聚形成了低阻油藏。

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还与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有关。

东营凹陷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地区,处于不同的构造带之间,包括了北辰凹陷、黄河背斜、胶东隆起等。

这些构造单元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断层和隆起,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

沙四段低阻油藏通常位于这些构造单元的下部,受到构造带的分隔与控制。

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形成与沉积环境有关。

在东营凹陷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期的相变和沉积环境的变化。

沙四段多为河流、湖泊、三角洲等陆相环境的沉积,沉积物含量较高,储集空间较丰富,有利于油气的储集与运移。

对于沙四段低阻油藏的评价,通常从储集层、流体性质和储量等方面进行。

储集层的特征评价。

沙四段低阻油藏一般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这种特点使得油气能够在岩石中形成独立的储集空间。

沙四段沉积物的颗粒粒度较细,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复杂,有利于油气的储集与运移。

通过测井和岩心剖面等方法可以评价储集层的物性参数,为油气储量评价提供依据。

流体性质的评价。

低阻油藏通常具有较好的流体性质,包括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含油饱和度。

通过岩石圈压汞和分析油样等方法,可以得出油气的物理性质,并评价其可开发性和经济价值。

储量的评价。

储量评价是低阻油藏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等多种方法,可以对油气储量进行估算。

东营凹陷永安镇油田沙四段永1砂砾岩体演化过程及成藏意义

东营凹陷永安镇油田沙四段永1砂砾岩体演化过程及成藏意义
Abstract:The unclear evolution process of Yong1 glutenite body in Yonganzhen Oilfield,Dongying Sag adds difficulties to determine the reservoir type,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further explorati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Yong1 gluten⁃ ite body and its influence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re studied through 3D seismic interpretation,well logging and mud logging analysis,core observation,thin section observation,and physical propert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Yong1 glutenite body deposition conforms to the principle of“channel-fan correspondence”,and its provenance is provid⁃ ed by Chenjiazhuang uplift in the northwest,the debris transported along the NW-SE paleochannel between the uplift and Yong1 area. The isolated uplift of the Yong1 sand-conglomerate body are caused by the late intrusion of diabase. The earli⁃ est intrusion occurred in the period of the Upper Submember of the 4th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the Upper Es4 Mem⁃ ber)while diabase only intruded into the granitic gneiss basement and did not punctured the rock mass,and this process lasted until the early sedimentation of the 3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the Es3 Member). After the middle sedimenta⁃ ry period of the Es3 Member,diabase continued to intrude,Yong1 glutenite body continued to uplift,and rock was punc⁃ tured gradually. This process lasted until the late sedimentary period of the Es3 Member. Magmatic activity leads to the for⁃ ————————————— 收稿日期:2019-05-22。 作者简介:孟阳(1970—),男,山东嘉祥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油田开发方面的研究。联系电话:(0546)8711849,E-mail:meng yang.sly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历史上发现了大量的油气田,其中凹
陷内最重要的油田之一是凹陷内的凹陷沙油田。

凹陷沙四段是凹陷沙油藏的主要产层,该
层具有低阻特征,这种特征对于油田的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凹陷沙是东营凹陷中侏罗系的主力沉积层系。

其中的凹陷沙四段是典型的低阻油藏,
主要由高藏储层和低藏储层组成。

高藏储层主要由砂岩组成,具有相对较高的孔隙度和渗
透率,能够有效储存和运移油气;而低藏储层则为泥岩等非储集岩,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
渗透率,但能够阻隔上下储层的流体通透性。

低阻油藏的形成主要与沉积环境、岩石特性和构造变化等因素有关。

凹陷沙四段沉积
环境复杂多变,既有陆源输入的砂质物质,又有海底沉积的细粒岩屑,形成了多种沉积层
序和储集层。

凹陷沙四段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主要是由于沉积物质的粒度较细,
颗粒间隙较大,同时受到地层压力和渗流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较高的储油孔隙和含油饱和度。

构造变化也对低阻油藏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构造活动会导致岩石的变形和断裂,形
成了裂缝和节理等次生储存空间,进一步提高了油藏的渗透性。

评价低阻油藏主要从储层特征、油气成藏和产能等方面进行。

储层特征主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类型和岩石物性等,通过岩心分析、测井和物性实验等方法对储层进行
评价。

油气成藏评价主要包括油气饱和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空间分布、成藏方式和成藏
期次等,通过地震勘探、地质模拟和地质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评价。

产能评价主要是
通过试采和生产测试等方法,获取油气田的产能参数,如单井产油量、油气流动能力等。

综合评价结果可以获得油田的开发潜力和可采储量。

低阻油藏的存在使得油田的开发
更加有利,同时也增加了油气田的可采储量。

在实际开发中,可以采用水平井、压裂和注
采互通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油田的产能和采收率。

东营凹陷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主要包括沉积环境、岩石特性和构造变化等
因素,通过储层特征、油气成藏和产能等方面的评价可以获得油田的开发潜力和可采储量。

这对于东营凹陷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