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合集下载

论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

论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

生哲学素质的培养 , 不仅是大学生综合 素质培养的重要 内
容, 而且对于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培养 出具有重大的意义 。


培养大学生哲学素质的重要意义
( 哲学素质的培 养有利于提 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所谓人的素质 主要 是指个人 品格 和能力 。人 的素质 可以经 由后天教育或 自我锻炼 而改进 。人 的素质又 是多
s n iga d c mp e e sv bly o hlsp y a ela h bly t e e ta d cic c n t dn n o rh n iea it f i o h sw l stea i t o rf c n r i o — a i p o i l t
中的原则 , 变成个人的 内在智慧 , 而在求 真求 智的人生 从

道路上不断前进 。
哲学素质是指 一个人对 于哲学 问题和哲 学理论 的理
解和领悟能力以及对 于实际 问题 的反 思批判能力 。大 学
哲学能够激发人 的爱智 的激情 ; 学能 够 培养 人执 着专 哲
注的 意志 。因而大学生哲学素 质的 培养能 够使大 学生具 有高 尚的理 论修 养和道 德 品格 。最后 , 大学生 哲学 素 质 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专业素 质。哲学 素质 是专业 素质提 高 的思维基 础, 这是 因为哲 学能 够使 人 成为 有 学问 的无 知
收稿 日期:05— 9—1 20 0 2
哲学素质 的培养对 大学 生综合 素 质的提 升起着统 帅
s iu l . co sy
Ke r s U iest td ns P i sp ia u ly C l v t n y wo d : nv ri su e t ; hl o hclq ai ; ut ai y o t i o

当代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的思考

一个没有哲学的国家,就像一座没有神像的雄伟壮观的庙一样,徒有其表,可想而知,没有信仰是多么的可怕。

哲学,它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智慧。

哲学的智慧在于感悟,它不可言传,只可意会。

哲学素养,是通过对哲学知识的掌握、学习,从而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素养。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而人在其中体现出的哲学素养的最核心的内容,正是这三者。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哲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现在在社会中,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一些,它们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将哲学与自身哲学素质的培养忽视。

在当今社会中,没有哲学思维素养,只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将导致他们看问题、处理事情方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使其在工作中很难获得更大的成就。

(一)加强哲学素质教育,可培养大学生成为专业化强的人才目前,人才市场对就业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学院应改变以往的只抓学习的态度,要全面的、综合的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

当代大学生,他们是社会上未来的劳动者,是能动的、有人性的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健康的身体、知识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自律、自强、自尊、积极进取、超强的胆识、魅力等等),当代大学生只有将这些人类积累发展下来的宝贵品质,才不会在变化多端的社会中束手无策,才能提高其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

一谈到哲学,很多人都觉得这跟我们的生活离的很遥远,其实,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要有哲学智慧的指导。

大学校园就像一个丰富多彩的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大学生要保持一种豁达的、积极的态度,在这个校园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对哲学的学习,来提高哲学素质,可以轻松面对社会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困境,将其变成动力。

这样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加强哲学素质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的方法论、世界观。

浅谈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如何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智者说哲学是一门体现智慧的学问。

如果一个人有很高的哲学素养,那就是对他智慧水平的最好褒奖。

那么,到底什么是哲学素养,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呢?简单来说,所谓的哲学素养,就是一种有见地的灵性。

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注意独立思考的习惯。

首先,要相信自己有脑子,会思考。

上帝给了我们健全的大脑,不是让我们简单的去装别人的东西。

我们应该自觉地肩负起创造性思维的使命。

生命的问题开始了。

凡事多问。

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每一件事。

有意识地肯定和奖励自己有自己的想法。

二是注意回到问题的原点。

我们接触到的一定是一些理论。

因为人家总想让你给别人看你完成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理论还原为问题。

然后打开自己去思考。

只要从原点出发,只要是自己的思考,总会有新的东西。

第三,看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

人不可能经历一切。

社会进步在于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承。

但是我们在学习这些现成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学会做自己思想的主人。

我学习,我是主体。

要注意调动和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注意把现成的答案变成问题。

找出问题,自己先思考。

你认为是对还是错并不重要。

然后根据自己的问题思路找到要读的内容。

第四,珍惜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成功的思考总是伴随着理性的愉悦。

当你发现了自己的想法,感受到一种理性的快感时,一定要花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在反复琢磨自己的思想发现时,要不断肯定和鼓励自己,进一步拓展思路,扩大和延伸自己的思想发现。

第五,善于把握和调整自己的心态。

哲学不是学来的,是悟来的。

给自己时间冥想,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体验和练习一点冥想,进入并保持一种超然和通灵的心境。

哲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哲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哲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哲学素养是在接受正规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提示学生思考、针对学生思考的一种文化素养。

它既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哲学素养,以便更好地面对各种人生的挑战。

哲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包括:
(1)加强理论学习。

在理论学习中,可以通过对哲学历史、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等的学习,来增强哲学素养的培养。

(2)深入实践。

可以通过参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文化交流等,不仅加深对哲学素养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哲学素养的实践能力。

(3)经常反思。

可以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经常反思自身的哲学素养,认识自己的哲学素养缺陷,克服自己的哲学素养缺陷,提升自身的哲学素养。

(4)交流分享。

可以与朋友、同学、老师等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哲学素养,丰富自己的哲学素养,共同提升哲学素养水平。

论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论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论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哲学素养是人的一定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综合体现,它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哲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哲学素质的培养训练,使大学生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人格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大学生哲学素养及其价值 1. 哲学素养的含义。

哲学素养是人理性的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素质。

为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我们要把哲学素养放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去理解,人的整体素质涉及个人的生活品质,并且影响到个人对于社会生活的适应,它包括生理的、智力的、人格的、行为的和价值观念的等方面。

显然在整体素质中,哲学素养不能明确的划归到上述素质的某一方面,确切的说它好像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能力,渗透在人的整体素质之中。

不管作为主体的人学习过哲学与否,哲学素养都是同哲学相关的一种素质,哲学素养的最大意义在于赋予人以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关于某一具体科学的技巧性能力,而是一种整体的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能力,是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

哲学素养与人的先天生理条件有关,以一定的生理状况为基础,独立的思考是人脑的特殊功能,发育健全的人脑是哲学素养形成的物质官能,但是,如果不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思维的训练,哲学素养是不可能呈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认为,“哲学素养是人们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的哲学学习和教育及自我锤炼而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品质。

具体来说,包括哲学知识、哲学能力和哲学品格三个层次”。

其中哲学知识构成哲学素养的基础部分,哲学能力是人的智力结构中重要而又宝贵的部分,是通过哲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培养和锤炼出来的一个个体的稳定的思维特质和内在潜质,在掌握了丰富的哲学知识、形成了多方面的哲学能力之后,最终铸成一定的哲学品格。

哲学品格是哲学知识和哲学能力的升华,是人们通过后天学习,加上自我锤炼而形成的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它表现为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辩的理性、真切情感和洒脱通达的人生境界。

培养学生的哲学与伦理意识

培养学生的哲学与伦理意识

培养学生的哲学与伦理意识在当今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哲学与伦理意识显得愈发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们不能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更要注重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

本文将探讨培养学生哲学与伦理意识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首先,培养学生的哲学意识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哲学意识是指对人类存在、宇宙本质和社会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追求。

它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边界,提升抽象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

例如,学生通过哲学的学习和思考,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困惑和矛盾,提升自身的内心强大和自信心。

其次,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对于塑造良好社会环境和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伦理意识是指个体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和行为准则。

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情感。

例如,学生通过伦理的学习和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和践行公平、正义、诚信等价值观,从而成为有担当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那么,具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哲学与伦理意识呢?首先,学校应该将哲学课程和伦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通过教授哲学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社会现象与人生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讲授典型案例、进行道德讨论等方式,锻炼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情感。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校文化和价值观。

学校作为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学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制度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设立志愿者团队、开展公益活动、组织道德讲堂等。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哲学与伦理意识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家长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和家庭教育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道德行为。

对加强当代大学生哲学素养培育的思考

对加强当代大学生哲学素养培育的思考

( 一) 哲学素养的含义 哲学可 理解为 “ 爱 智” , 因此 可作为 智慧之学 , 它不是一 种选定 的 、 专 门的 、 功用 的知识 体系 , 而是对世 界和人类 的整 体性 、 基础性 、 批判性 的把握 。正如哲学所言 , 智慧不等 同于 知识, 知识可 以为人们提供 具体 的答案 , 而哲 学却不能 提供

成不变 的结论 。各门科学给人们提供具体的知识和生存的
技术 , 而哲 学不但 包括知识 , 又对知识 等一切 现存 的事 物进 行 反思 、 批判 , 从而把人 们带人 到一个更 宽广 、 更深刻 、 更 崇
高 的境界 。
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 相互制约 、 辩证统一 的关系。 具体科
学需要 哲学来作指导 , 哲学需要具体科学作基础 。 所 以, 只有
哲 学和具体科学相 互贯通 、 融合 时 , 才 能促进对专 业知识 的
学习和运用 。哲 学知识 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质 , 哲学素 养的提 升又能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备一定
哲学素养 的大学 生 , 在毕业后对于 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中遇到
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 人 生观和价值观 , 更能促进 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 学习及运用。
关键词 : 当代大学生 ; 哲学素养 ; 哲学教 学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 2 0 1 5 ) 0 8 — 0 0 6 7 — 0 2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培育大学生的哲学素养尤为必要 。


大学 生哲 学 素养及 其 价值
1 . 加强哲学素养培育 ,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 门人 的哲学 , 这 门哲 学可 以应 用到任何 一个领域 中去。对马 克思主义哲学 的学 习, 熟悉并 掌握其哲学 思想 ,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 的哲学素养 , 有利于大学生 对人与社会 、 人 与 自然 、 人与人 之间关系形 成 正确认识 , 从而使其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 观。 2 . 加强哲学素养 培育 , 更能促进 大学生对专业知识 的学 习以及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 , 哲学 与各 门科

论哲学素养的养成

论哲学素养的养成

论哲学素养的养成摘要:哲学素养是人在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在积累了一定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后的综合体现,它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大学生需要进行哲学素养培养,要通过哲学素质的培养训练,使大学生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人格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将来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好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哲学素养自我管理全面发展哲学素养的含义:哲学素养是人理性的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素质。

为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我们要把哲学素养放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去理解,人的整体素质涉及个人的生活品质,并且影响到个人对于社会生活的适应,它包括生理的、智力的、人格的、行为的和价值观念的等方面。

显然在整体素质中,哲学素养不能明确的划归到上述素质的某一方面,确切的说它好像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能力,渗透在人的整体素质之中。

不管作为主体的人学习过哲学与否,哲学素养都是同哲学相关的一种素质,哲学素养的最大意义在于赋予人以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关于某一具体科学的技巧性能力,而是一种整体的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能力,是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

哲学素养与人的先天生理条件有关,以一定的生理状况为基础,独立的思考是人脑的特殊功能,发育健全的人脑是哲学素养形成的物质官能,但是,如果不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思维的训练,哲学素养是不可能呈现出来的。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压力逐渐增大。

当代大生学群体也承受着来自经济、交际、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心理问题逐渐明显。

为此,国家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认为不断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哲学素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按照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加强个人哲学素养有助于大学生内因的充分发挥,有助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和全面发展。

大学生哲学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秦存强,硕士,讲师,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研究方向:政治学、哲学。

邮政编码:223003文章编号:1672-6758(2010)01-0014-3论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秦存强摘 要:哲学素养是人的一定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综合体现,它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哲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哲学素质的培养训练,使大学生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人格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针对目前在我国大学生哲学素养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不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状况,我们要认真探讨新时期如何培养大学生素养的新思路和方法,提高大学哲学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时代发展;提升哲学素养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一 大学生哲学素养及其价值1.哲学素养的含义。

哲学素养是人理性的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素质。

为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我们要把哲学素养放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去理解,人的整体素质涉及个人的生活品质,并且影响到个人对于社会生活的适应,它包括生理的、智力的、人格的、行为的和价值观念的等方面。

显然在整体素质中,哲学素养不能明确的划归到上述素质的某一方面,确切的说它好像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能力,渗透在人的整体素质之中。

不管作为主体的人学习过哲学与否,哲学素养都是同哲学相关的一种素质,哲学素养的最大意义在于赋予人以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关于某一具体科学的技巧性能力,而是一种整体的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能力,是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

哲学素养与人的先天生理条件有关,以一定的生理状况为基础,独立的思考是人脑的特殊功能,发育健全的人脑是哲学素养形成的物质官能,但是,如果不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思维的训练,哲学素养是不可能呈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认为, 哲学素养是人们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的哲学学习和教育及自我锤炼而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品质。

具体来说,包括哲学知识、哲学能力和哲学品格三个层次!。

其中哲学知识构成哲学素养的基础部分,哲学能力是人的智力结构中重要而又宝贵的部分,是通过哲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培养和锤炼出来的一个个体的稳定的思维特质和内在潜质,在掌握了丰富的哲学知识、形成了多方面的哲学能力之后,最终铸成一定的哲学品格。

哲学品格是哲学知识和哲学能力的升华,是人们通过后天学习,加上自我锤炼而形成的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它表现为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辩的理性、真切情感和洒脱通达的人生境界。

2.大学生哲学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

重视对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传统,因为大学生哲学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这是哲学素养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哲学素养的对世界把握的整体性,使它高于或超越于其他各类素质,又是其他素质的基础,为人们获取和提高其他素质提供智慧资源;其次,哲学素养的批判性使人对既存信念进行反思、批判,追求终极价值关怀,做到与时俱进;最后哲学素养的渗透性,比其他素质更容易渗透到其他素质中并发挥作用。

因此,哲学素养及其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于人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就大学生的发展来说,需要具有一定的哲学素养奠定其人生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

有了哲学素养,有了这种智慧,使大学生在为人处世中 事理通达、恰如其分、出奇制胜!,在小事上不斤斤计较,大智若愚,看长远、看大势。

哲学的智慧是一种高级形态的人生本领,是那种驾驭生活世界的才智、德性和艺术,是牵引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指南。

总之,拥有良好的哲学素养,大学生就能智慧地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技巧去面对生存中的问题和困难,对人的生存状态积极审视和洞察,对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智、果断、勇敢地判断与选择,对人生真实意义有所觉悟,通达智者的幸福。

二 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现状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1.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质的现状。

第一,从大学生对哲学知识的关注程度来看,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关注哲学的人越来越少,他们的哲学知识越来越贫乏, 哲学无用论!的思想倾向在大学生中间弥漫开来。

大学哲学院系很难招到第一志愿报考哲学专业的学生,很多著名大学每年招的哲学专业本科生也就二、三十人左右。

许多学生即使选择了哲学专业也大多是专业思想不稳,常常抱怨说 走对了大门,走错了二门!,因缺乏对哲学的真正兴趣而往往 身在曹营心在汉!。

第二,从大学生哲学思维能力来看,大学生对于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和社会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由于哲学思维能力不高在思想上产生了许多困惑。

比如,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干部腐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是否是改革中必然出现的?社会主义的前景如何?资本主义为什么仍然勃勃生机?超女、快男现象是不是合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之所以在思想上产生困惑和不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和哲学思维素养。

第三,从大学生哲学品格来看,大学14 第10卷 第1期2010年2月鸡西大学学报J OURNA L O F JIX I UN I VER SI TYV o.l 10 No .1Feb .2010生对哲学的冷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精神家园!的丧失,说到底就是哲学品格不高。

哲学品格不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精神空虚,一些大学生虚度光阴,荒废学业;一些大学生陷入网络虚拟情景的深渊不能自拔;一些大学生游戏于情感世界,因感情纠葛甚至绝望、自杀。

2.当代大学生哲学素养不高的原因。

第一,我国大学生哲学素养培养方式不适应这个多变!和多元!的时代。

当代大学生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他们从懂事起就天天感受着中国社会的市场竞争、股市跌涨、下岗失业、企业兼并等多变!的时代特征,日日生活在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我调整、自由发展等多元!的时代之中。

新的成长氛围和生活环境,铸就了当代大学生的新的思想特点,他们思想解放而活跃,求实意识、创新意识强烈,知识获取量大,信息来源广,但思想偏激,逆反心理严重,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的哲学素养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还基本上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在哲学素质教育上高唱了党和国家强调的主旋律,但是没有和学生生活实际中的哲学和文化思潮的多样化结合好,特别是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很好地指导各种中外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我们的哲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多变的时代会更加促进人们的哲学思考,但我们的哲学教育模式往往只是把哲学作为知识来传授,淹没了哲学的智慧性、批判性和反思性。

第二,功利主义对大学的负面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从根本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但是,市场经济初期有一个不可避免的浮躁期,追求金钱和感性利益的声音容易压倒哲学家思想徘徊的脚步声。

人们为精彩而又变化多端的物质世界所吸引,似乎无暇反思和琢磨∀深奥的#哲学问题!。

功利主义已经随着市场经济走入了象牙塔!,一些大学生受其影响把金钱和财富视作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一味追求眼前的物化的利益和享受。

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他们认为哲学是虚幻的说教,学哲学只能望梅止渴!而不能带来实惠,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帮助,因而很自然地把哲学打入了冷宫!。

一位哲人说过,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但那些急功近利的大学生却不从根本上使自己变得聪明,结果是追求财富最大化却往往事与愿违,因而难免遭遇精神危机。

第三,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错误定位。

一些学者曾提出,自然科学是硬科学!,社会科学是软科学!。

一些大学生因此产生了极端认识,认为哲学属于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是软科学!,说明哲学与社会进步已无多大关联,不如学些硬本领。

他们并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许多佐证,如理工科学生就业率高、待遇优厚等。

其实哲学应该属于人文学科,而不能划入社会科学,因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承担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哲学是反思的学问,是追问意义和价值的学问。

另外,我们因为学科划分就把教育的任务也划分了,比如理工科的专业老师不在专业教学的时候讨论哲学问题,而只是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把哲学素质的教育任务完全交给了哲学老师或者学校专职的学生工作者,这是相当不负责任的,极其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长期忽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使一些大学生精神空虚、信仰迷茫。

青年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的时期,是教育引导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问题最多的时期!。

要从根本上建设好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必须把哲学素养的地位突出出来,特别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来帮助他们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新时期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哲学素养1.让哲学成为哲学。

当前对于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和哲学教育者来说,让哲学成为哲学是不轻松而又必须面对的命题。

目前,我们的哲学教育的确传授了很多哲学知识,但是却忽视了怎么样把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转变为真正的哲学思维活动。

记住哲学的知识,只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只是哲学教育的基础。

要真正实现哲学教育的目的,就必须让学生进入哲学研究的状态,而真正的研究就是从现有的观念出发进而离开现有的观念,以现存理论的反思活动解除现存理论的束缚,开出一块原来未曾进入过的空间。

因此,真正的哲学教育者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批判者,用智慧的乳汁哺育自己思想的掘墓人。

只有不断地反抗现成哲学观念,开出新的思维空间,才是哲学的特殊存在方式。

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批判的反思活动,批判的思维活动就是更多地利用否定性话语,或者通过批判修补了原有的观点,从而实现了超越,或者经过批判而摧毁了原有的体系,从而完成了背离。

让哲学成为哲学,就是把原来只是记忆或转述教条的哲学变成不断自我批判和自我扬弃的哲学;也是把教师照本宣科和学生死记硬背哲学命题的哲学教育转变为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批判性的思维活动。

如果教师不能以某种方式引导学生进人反思的和批判的思维状态,那么他就是以非哲学的方式教哲学;如果学生不能进入主动地进行反思性和批评性的状态,那么他们就不是用哲学的方式学习哲学。

哲学的教学方式不是老师告诉学生哲学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批判地对待原有的哲学。

因此,哲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洁问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逐渐领悟到批判性思维活动的意义。

2.转变哲学教育观念。

按照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精神生产可分为生产性精神生产和非生产性精神生产。

所谓生产性精神生产是指可以使资本增值的精神生产,反映了市场需求维度。

而非生产性精神生产则指那些不能实现资本的再生产的精神生产,它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

显然,从事哲学教育工作,属于马克思所说的非生产性精神生产领域。

哲学的爱智慧!本义就是启发人们对问题的思考,教会人们如何思考,树立世界观。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政府不能把哲学学科推向私人市场来决定它的命运,相反政府要增加对它的投入,抵制泛功利主义、泛市场化,政府除了增加投入以外,还要从制度上保证学术自由的空间,哲学是一种高度自由的精神生产,也许比政府投入更为重要的是学术自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