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哲学素养

合集下载

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

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

_鬈蓄蓄嗣嗣蓄盈薯■竺三竺竺兰竺!竺竺!璺兰竺!竺竺竺竺竺幽现代企业管曩者应如何一、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哲学素养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哲学素养,是指管理者应以管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将对管理的认识提高到哲学的高度上来思考,同时对各种管理实践活动,用一个正确的哲学思想来指导。

(一)现代社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具备较高的哲学素养当前,市场发育正在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越来越需要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前途。

在管理者的素质要求问题上,许多学者都认为,管理者不仅要懂得管理技能管理艺术,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

企业管理者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处理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口荆、华要求,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

(二)哲学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哲学是研究事物的本质及其运行的法则的,是其他科学的主导原则与方法论。

管理是处于一定组织中的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进行协调和组织,从而优化地运用有关资源、达到共同目标的过程。

从这一层面讲,哲学也是管理科学的主导原则与方法论。

学习哲学的意义是学会正确地做事,能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管理活动中,人们能通过对哲学的学习发现管理过程中的共性,找到不同管理者的相似之处,使管理活动的目标变得更明确。

二、哲学素养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及表现要形成一种管理活动,首先要明确管理目的,即为何而进行管理;其次要明确管理主体,即管理什么;同时,还必须思考如何进行管理,即管理方法,以下将从三方面分别来讨论。

(一)体现在管理目标上的哲学素养管理有明显的目的性,管理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指导和评价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

就管理活动而言,应实现盛德大业的目标。

企业的管理目标往往是由企业的经营管理价值观决定的。

西方组织行为学家们认为,生活——质量价值观考虑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众利益,是与“人本管理”理念相对应的价值观,值得推崇。

如何学习人生哲理

如何学习人生哲理

如何学习人生哲理人生哲理是指关于人生的思考和认知,包括人生的意义、价值、行动准则等。

人们一般都会经历一个过程来认识人生哲理,而这个过程难免会伴随着经历和磨炼。

本文将介绍如何学习人生哲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人生智慧。

一、阅读哲学类书籍学习人生哲理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阅读哲学类书籍。

哲学是研究人类最基本的思想方式和存在方式,它所揭示的真理是与人类生命和生存息息相关的。

因此,通过阅读哲学书籍,可以了解更多的人生哲理,增加人生认知和思考深度。

哲学类书籍有很多,如《苏菲的世界》、《了不起的盖茨比》、《荀子》、《庄子》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哲学类书籍。

另外,学习人生哲理不仅止于阅读哲学书籍,还有其他途径。

二、思考与反思在学习人生哲理的过程中,思考和反思是很重要的环节。

只有通过对自己思想的反思和自我修养,才能理解人生哲学的本质和含义。

首先,思考是认识人生哲理的基本方法。

人类在经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时,往往能够亲手经历并且理解其中的奥秘,从而悟出一些哲理。

思考包括对“为什么”、“如何”等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和反思,从而达到对人生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反思是深化人生哲学认知的有效方法。

反思是指对自己的生活过程进行思考和检验,以达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并制定更好的生活目标和策略。

反思可以让我们深入理解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从而能有效地修正自己的决策,并且使自己成长。

三、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在学习人生哲理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可能感到迷茫或困惑。

这时候,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明确自己的方向。

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既可以是家人、朋友,也可以是专业的人士。

他们可以帮助我们看待人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对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建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人生哲理,也有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四、经历人生中的不同阶段人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经历的过程,包括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阶段。

如何提升中职师范生的哲学素养

如何提升中职师范生的哲学素养

如何提升中职师范生的哲学素养摘要:中职师范学生是将来从事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工作的一线主力军,就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构成和人文素养构成来说,哲学素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他们最终形成何种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影响着他们能否胜任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

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不断促进中职师范生哲学素养的提高,主动适应我国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中职;师范生;哲学素养的提升;教学近年来,中职师范学生的哲学素养存在一定的滑坡现象,学生所具有的哲学素养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和他们将来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究其原因,既存在着我们对这一公共必修课的课程建设重视不够、在教学定位上存在一定的纯政治化倾向的因素,又存在着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脱离实际、学生学习目标认识模糊的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提升中职师范生哲学素养的重要性,改进培养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接下来就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进行哲学素质的提高。

一、开阔学生的哲学知识视野,注重哲学人文知识的传授从目前的课程设置角度来说,中职师范教育阶段的哲学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唯一的学习内容。

以开设必修课为基础,还应当有计划地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史、西方哲学简介等选修课程或课外专题讲座,让学生从时间的纵向和空间的横向两个方面去体会哲学的博大精深,让西方的萨特、海德格尔、康德、休谟、叔本华,让中国的荀子、葛洪、朱熹、王夫之、戴震走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不同哲学流派的思想光华,培养学生对哲学学科的景仰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的比较和鉴别,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立足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构建哲学素养提升的基础1.哲学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哲学课程教学一旦脱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很难谈的上如何促进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考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考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考能力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哲学思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我,还能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考能力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哲学思考往往源于对未知的探索和对问题的追问。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引人深思的故事、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讲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不断追问人们对正义、美德等概念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这些抽象概念的思考兴趣。

创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讨论氛围也是关键。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这些观点是成熟还是幼稚。

对于不同的观点,不要急于评判对错,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理性的辩论和交流来深入探讨。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提供丰富的哲学阅读材料是培养学生哲学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经典的哲学著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到现代的哲学散文和科普读物,都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和观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疑问,然后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哲学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

哲学并非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规范?自由的边界在哪里?通过对这些日常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将哲学思考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加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哲学思考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练习、分析论证结构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让学生分析一个论点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逻辑漏洞,并尝试提出更合理的论证。

开展哲学辩论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哲学话题,如“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科技发展是福还是祸”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

提升哲学素养的思考

提升哲学素养的思考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提升哲学素养的方法和意义
培养哲学思维
通过学习哲学理论、阅读经典著作和参与哲学讨论,可以 培养自己的哲学思维,提高分析、推理和批判能力。
理解人类存在
哲学探究人类存在的本质、意义和价值,通过学习哲学可 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生命和社会的复杂性,拓展自己的视 野和思想深度。
指导人生决策
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人生目标、价值观和信仰,指 导我们在面对人生重大决策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提升哲学素养的思 考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哲学素养 • 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提升哲学素养的途径 •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哲学素养的提升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结论与展望
01
什么是哲学素养
哲学素养的定义
• 哲学素养通常被定义为对哲学思想的理解、分析和批判能力, 以及运用哲学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素养涉及 到对世界和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如存在、知识、价值 、意义等。
05
哲学素养的提升对个 人和社会的影响
增强思辨能力
培养分析能力
增强批判思维
拓展思维视野
通过学习和思考哲学问题,可 以培养个人的分析能力,帮助 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事物, 从而更清晰地分析、评价和解 决问题。
哲学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培养批 判思维,使人们能够理性地评 估各种观点和思想,不盲目接 受或拒绝,从而增强独立思考 和判断能力。
,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线学习资源
方便灵活
在线学习资源可以帮助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非常 方便灵活。
丰富多样的内容
在线学习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哲学课程、讲座、文章、视频等, 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

如何加强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发展

如何加强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发展

如何加强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发展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人,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才能更好地应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然而,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和物质欲望,往往让人们流于表面的功利主义,忽略了内心的道德追求。

那么,如何加强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发展呢?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读书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学习方式。

从经典著作到当前热门的畅销书,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读书是人们学习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的最好途径。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人的知识,还能开阔人的眼界,提高人的审美素养和悟性。

通过阅读经典的哲学著作,如《论语》、《庄子》、《老子》等,可以让人认识到真理、善良和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科技类书籍,可以让人认识到人类科学文明的不断进步,进而反思自我的价值和宗旨。

二、关注社会和他人除了读书以外,关注社会和他人也是加强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既受个人心理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也受到他人的评价和影响。

因此,了解社会、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也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

例如,通过关注和参与环保、扶贫、帮教等公益事业,可以让人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现实状态和问题,从而促使人产生自我反思和道德激励。

三、追求内心的平衡与自我提升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不仅是对外界的反映,也是对自我追求和成长的总结。

对于个人来说,如何平衡内心的情感和欲望,如何找到自我存在的真正意义,如何主动地寻求自我提升等,都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生命课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学习新技能、保持心理健康等方式来提升个人内在素质和自我修行。

例如,通过瑜伽、冥想等心理浸润类活动,可以提高人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学习乐器、体育项目和文学人文类知识,可以拓展个人视野和修养。

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最后,加强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发展,也需要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哲学修养感悟心得体会(3篇)

哲学修养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哲学这门学科以来,我便被其深邃的思想、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在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哲学修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哲学修养方面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哲学修养的内涵哲学修养,即指个人在哲学思想和哲学精神方面的素养。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修养:掌握一定的哲学基础知识,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熟悉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家的观点。

2. 思维修养: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情感修养:培养对哲学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道德修养: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哲学修养的重要性1. 提升个人素质:哲学修养有助于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个人素质,使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从容应对。

2. 培养批判精神:哲学修养使人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权威,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培养批判精神。

3. 塑造人格魅力:哲学修养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人在社会中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 指导人生道路:哲学修养使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生道路指明方向。

三、哲学修养的途径1. 学习哲学知识:广泛阅读哲学原著,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家的观点。

2.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运用哲学方法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 交流与讨论:积极参与哲学社团、讲座等活动,与他人交流思想,拓宽视野。

4. 付诸实践:将哲学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指导自己的行为,提升道德品质。

四、我的哲学修养感悟1. 哲学让我学会思考: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思考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哲学教会我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我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冷静,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哲学让我懂得尊重差异:哲学让我明白,世界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

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与实施

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与实施

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与实施哲学素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与实施策略。

一、培养培养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必要性大学生哲学素养是指学生在哲学方面的知识、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综合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素养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哲学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哲学思维追求逻辑性、严谨性和批判性,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哲学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生修养。

哲学探讨的是人类的普遍问题,涉及到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

最后,哲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和综合素质。

哲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二、培养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实施策略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设立哲学课程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应当加强对哲学课程的重视。

不仅要设立哲学基础课程,还可以开设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哲学专题课程,如伦理学、思维方法论等。

通过系统学习和理解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哲学思维方式。

2. 强化教育实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实践教育的开展。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会、哲学沙龙、哲学思辨社团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鼓励阅读经典著作大学生应当培养阅读经典著作的习惯,尤其是一些哲学名著。

这些经典著作不仅是哲学思想的精华,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积极阅读与思考,逐渐提高自己对哲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加强跨学科交流哲学与其他学科是相互渗透的,大学生要培养较好的学科交叉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科交叉的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让学生们与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能够在学科交叉中更好地理解、运用和发展哲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哲学是一门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所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为了提升哲学素养,这里要提出四个基本观点: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 ◆培养思考习惯 一般人通常没有思考习惯,因此发生事情时都凭着本能的感觉立即反应,并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这些反应往往缺乏一致性与连贯性,譬如,有些人的心情受天气影响,天气好的时候心情也好,看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有问题;相反的,如果天气不好,心情就差了,不管任何人遇到他都要倒霉。如此一来,这个人对自己生命的主宰性就丧失了。有些人则是受到个人情绪的左右,你一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心情好不好。这是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充分表现在脸上。这些都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 若培养出思考的习惯,遇到任何事情发生时,就会先冷静下来想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一点非常重要。至于之后他人对这件事的反应则是另一回事,因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件事情与你有什么关系,在别人看起来,可能也会和你自己的看法不尽相同。 那么如何培养思考习惯?就是“要在不疑处有疑”——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举例来说,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坐在苹果树下,一颗苹果掉下来打在他的头上,于是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看到这里不妨想一想:“如果是我坐在苹果树下,一颗苹果掉下来打在我的头上,我会怎么样?”或许我们会想:“啊!上天赐给我一颗苹果,那么我就把它吃掉吧!”我们之所以无法成为牛顿,而只能成为一个多吃一颗苹果的人,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思考的习惯。牛顿因为喜欢思考,因此他会在别人没有怀疑的地方怀疑:“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然后发现了新的规律。 念书时也应该有这种态度,读到一段话时,不要立刻信以为真。如果把很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如果对任何状况都能够加以思考,就会发现,虽然有很多事情现在如此,但它没有必要一定是如此,也有可能是别的样子。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 ◆确立价值取向 “取向”的英文是orientation,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定位”的意思,二是“方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事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定位),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方向),这就叫作价值取向。举例来说,柏拉图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文艺青年,喜欢作诗,并且写过希腊悲剧。他二十岁时遇到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听到苏格拉底的一段话之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所写的诗和剧本全部烧掉,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应该走的路,并选择终身奉献于哲学思考的世界。 这种例子在中国古代也有。有一个人叫作曹交,资质不太好,他觉得孟子讲话很有道理,因此问孟子:“周文王身高十尺,商汤身高九尺,我曹交身高九尺四寸,介于他们两个之间,但是为何他们两个都当了帝王,我却只会吃饭?”孟子回答他:“如果你穿上尧穿的衣服、说尧说的话、做尧做的事,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尧了。” 尧与桀是古代两位代表人物,尧代表了善人,桀则代表了恶人。因此,如果一个人穿上桀穿的衣服、说桀说的话、做桀做的事,久而久之也就变成桀了。这说明了,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作出选择,这就涉及所谓价值取向的问题。 每个人都必须作选择,那是对自己人生的期许。不过,许多年轻人只是希望自己能够跟偶像交换生命,相信如果自己是某某人,就会死而无憾。这种想法有很大的问题。 常听到年轻人说,希望自己成为麦丹娜、麦克尔*杰克森、麦克尔*乔丹等人,事实上他们也有自己的困难。譬如麦克尔*杰克森的演唱会,动辄十万人参加,但下台之后他可能需要依靠药物来稳定心情。一个人要能够承受十几万人的欢呼而不致于发疯,需要很高的精神修为与定力。如果一个人能够上台,却无法下台,他就必须藉由药物让自己产生幻觉,或是要靠另外一种刺激,让自己忘记上台后的那个自我,因为那个自我在千万人的欢呼之下,已经被神格化,而不再是他自己了。 一个人的表现无论如何杰出,都不能忘记人性终究是脆弱的。 西方有一句话说:“仆人眼中没有伟人。”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司机眼中没有伟人”。如果你是美国总统的司机,就不会觉得他特别伟大,因为你看到了他平凡的一面,甚至是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久而久之当你看到总统受到万人欢呼时,心里可能会偷笑:“总统也没什么了不起嘛!”的确,总统本来就没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被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塑造成很了不起的样子。事实上,真正的伟人不是要让别人欢呼,而是要让自己满意。 所以,每个人必须了解自己对人生的期许,找到自己的价值,而非一味把他人的成就加诸自己身上。 既然人生是一个不断作选择的过程,那么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往哪里走呢?开始的时候也许需要设定一个偶像。很多人觉得青少年崇拜偶像并非好事,其实未必如此。青少年经常崇拜偶像,很使成年人烦恼,因此常常对青少年劝说某某偶像不好、某某偶像不行,因为在我的眼光里,很少有偶像是够格的。然而青少年抗议了:“如果没有这些偶像可以崇拜,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呢?!”我一听立刻恍然大悟。 一个人会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思考社会上各种事情时,不能光看表面,还必须自己衡量、判断,试着从其中的某个角度,掌握住某些因素。藉由这种方式,可以进行自我训练。 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亦即,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 人活在世间最可惜的,就是变成乡愿,有一次子贡请教孔子:“一个人在乡里,好人喜欢他,坏人也喜欢他,那这个人应该不错吧?”孔子回答:“不对。应该是好人喜欢他,坏人讨厌他。”这里所强调的就是一种价值取向。相反的,如果是坏人喜欢你,好人讨厌你,那就大有问题了,因为这代表你属于坏人这一边。然而,好与坏都还算是价值取向,最怕的就是有些人认为“喜欢自己的就是好人,讨厌自己的就是坏人”,这样一来就无法谈任何问题了。 人生经由不断的抉择,而塑造出自己的风格。风格是指一个人的言谈和行为有一定的原则,并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不会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看过《泰坦尼克号》(Titanic)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当铁达尼号开始下沉时,船上共有两千多位乘客,却只有七百多人可以坐上救生艇逃走,这时出现的第一句话是“妇女与小孩优先”。这就是西方文化的一种价值观。换作是我们,乍听之下,恐怕会觉得不可思议,而这是西方特定的文化传统,也就是“骑士精神”的表现,是西方男性对自我的一种期许,他们认为男性较为强壮,比较容易在困苦的环境中求生存。 除了这一幕,我们还可以看到,船最后快要沉没时,居然还有几位乐师在甲板上继续拉着曲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在最后关头安慰人心灵,让大家勉强维持平和的心境,跨越生死的界线,前往另外一个世界。他们清楚知道自己会死,但没有逃避的念头,这是相当令人动容的。这就是其自身的价值表现。 知道自己言行背后的道理,就能够坚持下去,即使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无怨无悔。这是因为内心深深相信,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相反的,如果要他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而快乐地活着,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价值取向的真义。 ◆力求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事实上,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 当然,我们不必加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说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 人生就是不断寻求让自己对自己满意的过程,然而,怎样才会对自己满意?这种要求是由内而发的,因此如果你的标准是由别人定的话,很难达到满意的程度。譬如,全世界最有钱的人之一比尔*盖兹,我曾经看过一张照片,是他抱着两岁的女儿说:“只有跟她在一起,我才觉得自己真正快乐。”这就是亲情。可能很多人会说:“那为什么我和自己的子女在一起并不觉得快乐呢?”或许是这些人觉得自己不像比尔?盖兹那么有钱,因此不快乐,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 所谓“知行合一”的“知”,其实指的是一个广大的世界。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但是生命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想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实在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我在耶鲁念书时,每次进入图书馆都会有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感觉,因为耶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是台大图书馆的三倍,两边书架上都是书,一直堆到屋顶,你要拿位置比较高的书还必须用楼梯爬上去。看到这么多书,我会觉得人生到底所为何来呢?皓首穷经,一辈子努力写几本书,也不过是薄薄的几公分书背,年轻学子在图书馆中晃一下就过去了,甚至不愿意伸手拿出来翻一下,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啊! 知识宛若一片汪洋大海,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并且,如果你学了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那么就算学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学习知识之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与“行”的合一。 哲学家怀德海(A.N. Whitehead,1861-1947)说:“一定要等到你课本都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中的各种细目全部忘记时,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所学到的。”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养成一种习惯,要多去学习与思考,掌握整体的观点,建立自己的价值取向,再努力把心得印证于生活之中。 ◆结论:爱智慧是人的天性 哲学的用意,在于寻根探源,发现什么是“真实”;也在于旁通统贯,把宇宙与人生连结为一个整体,由此界定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既然哲学是指“爱智慧”,就表示这门学问是一个开放的与动态的学习过程,要不停地质疑:“这个字或词,是什么意思?”“这种判断所根据的标准,是如何成立的?”“宇宙与人生之间,人的生与死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