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技人员的哲学素养
科学家要成大器必须注重自身的科学道德修养

科学家要成大器必须注重自身的科学道德修养科学家没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是难成大器的。
古往今来,那些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有着非常优秀的科学道德品质。
他们不为名利,追求真理,不唯权不唯上。
他们的动力和勇气来自于对科学的崇拜和对真理的强烈探求欲望,来自于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同时我们也看到,也有一些为了名利而欺世盗名、弄虚作假的所谓“科学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最终他们都难逃身败名裂、被社会所唾弃的下场。
因此,科学家要成大器,必须注重自身的科学道德修养,专家队伍建设必须从科学道德抓起。
国内外许多国家和社会组织都十分重视科学道德建设,许多国家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科学基金组织等都颁布有以科学道德为核心的科学行为规范。
在我国,中科院2001年也颁布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科技部2006年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国科协2007年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2017年正式印发《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
科学道德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因此,科学道德的外延应该包括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务社会、恪尽职守、节约资源、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爱心奉献等社会公德的内容都可以纳入科学道德的范畴。
但因为科技工作的特殊性,除了社会公德以外,科学家还应遵守一些特殊的行为准则,它们是科学道德的核心内涵,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科学严谨、严密求证、科学信用、保守秘密、学术民主、知识共享、科学协作等等,都属于科学道德所特有的内涵。
由此看来,科学道德有着比一般社会公德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科学家应该具备比一般社会公民更高的道德标准。
社会公德的核心是服务社会,这也是科学道德的核心,这是由科学技术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于社会所决定的。
闵恩泽院士的“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我就学什么,我就请教什么”就是科学道德核心的最好体现。
科学家的素养

科学家的素养一个优秀的科学家,除了具有过人的个人专业学问,还有很多美妙的素养。
下面是第一我为你整理的科学家的素养,盼望对你有关心。
科学家的素养之对科学学问的执着追求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很多科学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科学之路。
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全部的科学家从他踏进科学宫殿门槛的那一天起,就爱上了科学。
对科学的沉迷和追求,使科学家们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没有任何困难险阻、困难挫折,能够阻挡他们勇往直前。
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一文中也说过一段这样的话: "我始终沉醉于世界的美丽之中,我所喜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宏大的美。
一位从事讨论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似乎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试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 "以爱好始,以毅力终。
' 这是顾炎武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
正是科学家们这种总想知道为什么的爱好,总想体会洞察发觉自然界神秘的愿望,使他们走上了科学之路。
不行低估这种愿望的巨大推动力,很多科学家的胜利都验证了这一点。
尽管自己创立的日心说并不符合彼时正盛的基督教教义,尽管为《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定稿苦等20xx年,尽管只在自己弥留之际用颤抖的手摩挲了一下自己的新作,但是哥白尼"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奉献几乎比谁都要大',世人必将永久缅怀这位为追求真理而坚持不懈的科学家。
由于他倾尽一生向权威挑战,推动了科学的进展。
培根在《真理是时间之女,不是权威之女》一文中所说:"人们之所以在科学方面停滞不前,还由于他们像中了巫术一样被崇古的观念、哲学中所谓宏大人物的权威、普遍同意等三条所镇住了。
'明显,哥白尼并不是"他们'其中之一。
而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培育同学敢于向固有理论提出质疑的士气。
科技工作离不开哲学指导2

哲学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藐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藐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哲学成果必须以科学 成果为基础。可是, 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 的推广一经建立, 的推广一经建立,并广泛 地被人们接受以后, 地被人们接受以后,它们 又常常促使科学思想的进 一步发展, 一步发展,因为它能指示 科学从许多路线中选择一 条路线。 条路线。
一、这是科学技术工作实践反复证明了的
结论, 结论,是许多科技工作者的经验总结
1.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藐视辩证法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哲学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藐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藐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专题一
科技工作 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1. 自觉学习哲学是培养和锻炼理论思维 能力的基本途径。
恩格斯:
理论思维能力不是天赋的。这种能 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 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 在还没有别的手段。
专题一
科技工作 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1. 自觉学习哲学是培养和锻炼理论思维 能力的基本途径。 2.辩证唯物主义是最完备、彻底和科学 的哲学,科技工作者应成为自觉的辩证 唯物主义者。
专题一
——科技工作者应成为自觉的辩 证唯物主义者
专题一
科技工作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一、这是科学技术工作实践反复证明了的
结论, 结论,是许多科技工作者的经验总结
二、科学技术工作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这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运用理论思维 这
就一定要受哲学的支配
三、科技工作者应成为自觉的辩证唯物主
义者
新时期科学家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修养

新时期科学家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修养新时期科学家在追求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程度的职业修养。
职业修养除了涉及学术素养和专业技能,还包括一系列与职业伦理相关的品质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一些新时期科学家应具备的职业修养。
遵循科学伦理科学家应该始终遵循科学伦理,遵守研究道德规范。
他们应该保持诚实、透明和可靠的研究行为,不得篡改数据、伪造研究结果或进行不当的学术行为。
科学家应该以真实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尊重研究对象和研究参与者的权利和尊严。
学术追求和创新精神新时期的科学家应该具备深厚的学术基础和广泛的知识储备。
他们应该不断追求学术进步,深入研究领域,对科学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
同时,科学家也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勇于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推动科学领域的发展。
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家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并互相支持,实现共同的研究目标。
此外,科学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与同行进行有效的学术交流。
跨学科和终身研究意识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新时期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开放的思维,善于研究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以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
此外,终身研究意识也是科学家应具备的职业修养之一。
科学家应该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跟随科技进步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社会责任感作为新时期的科学家,他们不仅仅是研究的专家,还应承担起社会责任。
科学家应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为人类的福祉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科学家应该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推动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总之,新时期科学家应该具备丰富的学术知识、遵循科学伦理、善于团队合作和交流、具备跨学科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并承担起社会责任。
这样的职业修养将使科学家能够更好地推动科学的发展,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创造性思维哲学思考

科技创造性思维哲学思考门里牟(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 科学技术中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哲学思维的许多特点,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辩证思维。
离开辩证思维谈创造性思维就抓不住它的实质。
无论科学发现还是技术发明都要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
正如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
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恩格斯又指出:“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
”历史证明,在科技创造实践活动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创造性思维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创造效果,背离它只能导致失败。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为世人所公认的经典力学奠基人、科学巨匠牛顿,他活了85岁。
他在物理学上的杰出贡献是在50岁以前完成的,而在他50岁以后的35年中,就再也没有做出有价值的成就。
可以说,正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葬送了这位科学巨匠后半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所以能在人类的科学史上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巨星,当然有其多方面的主观因素,但是最根本的一条应该归功于他对大量文学、科学、哲学的名著阅读,使他在青年时代就具有一个既善于想象、又富于辩证的思维头脑,从而产生了划时代的创造性思维成果。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坂田昌一曾说他的成功是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取得的。
他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时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就象珠玉一样放射着光芒,始终不断地照耀着我四十年的研究工作,给予我不可估量的启示。
”“象一再指出的那样,现代物理学已经到了非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不可的阶段,看来,基本粒子论的困难只有从这种观点来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道路。
科学家的素养

科学家的素养科学家的素养是指科学家在科研实践中应具备的一种职业素养,包括科学精神、道德品质、学术修养等方面的素质。
科学家的素养对于科学研究的开展和科学发展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科学家的素养。
科学家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注重实证和逻辑推理,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科学家要具备的科学精神包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头脑灵活、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
实事求是是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具备的一种态度,即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事实,避免片面和主观的看法。
客观公正是科学家在开展科学研究时应持之以恒的态度,即要避免个人的主观情感和利益对科研实践的影响。
头脑灵活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具备的一种应变能力,即要能灵活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解决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批判思维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具备的一种批判性思维,即要能够对科学研究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创新思维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具备的一种创新性的思维,即要能够发现和提出新的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
科学家应具备的素质之二就是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具备的一种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科学家要具备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守法守纪、勤勉敬业、奉献精神等。
诚实守信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具备的一种诚实守信的品质,即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伦理和道德规范,绝不造假和抄袭。
守法守纪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具备的一种守法守纪的品质,即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科学研究的规章制度。
勤勉敬业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具备的一种勤勉敬业的品质,即要努力学习和钻研科学知识,不怕辛苦不怕困难。
奉献精神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具备的一种奉献精神,即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科学事业。
当代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

当代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继推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开展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造就具有卓越科研能力和优秀人文素养的新世纪领军型科学家就成为社会FI益关注的话题。
当代科技工作者担当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所以科技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有效地建构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素质结构,使其不仅具有专业的学术知识,而且要有开阔的学术事业和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一、提升科技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深刻时代背景新世纪是中国进入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为人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深层次的经济矛盾和问题也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
因此,2021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就确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
全社会形成了激励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目前在尖端科学研究领域仍然没有发言权,诺贝尔奖依然是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心中的痛。
除了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创造有利于科学研究的环境之外,人们更应该深刻反思的是科技工作者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的教育体制应该从哪些方而进行改革以适应这样的人才。
这是时代的要求, 更是社会良性发展和国家不断进步的必要前提。
二、中国科技队伍的总体状况以2021年显示的数据为例,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800万人,比2022年增加T 300万人,增长8.6%;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从2021年的268人增加到289人,人口科技素质继续上升。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从2021年的2000万人增加到2021年1600万人,其比重从2021年的40.0%提高到2021 年的42.1%o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美国具有大学学位的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总量(相当于中国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2999年为1300万人,2021年为2570万人,中国本科级以上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己经赶上美国。
关于科研人员人文素养问题的思考

选拔科研人员的普遍标准是德 才兼备 。中国著名 的史学
家 司马光在《 资治通鉴 》 里有 这样 的评 论 : “ 才 德全尽谓 之圣
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 德胜才谓之君子 , 才胜德谓之小人 。 ” 依照司 马光 的人 才选拔标 准 ,他在用人时先看重的是德 , 其
开拓 出新的奇妙的科学天地。
和科 学精神 , 这一点 是毋庸置 疑的 ; 但科研人 员不能 只有科 学 知识 和科学精神 , 还 要有人文 素养 , 只有科 学精神 和人文 精神 两者相结合 , 才能 让 自己的思 维有所 突破 , 成为创新 型
的优秀人才 。
一
三、 科研 人 员应 具备 一定 的 国学修 养
市场营销集大 成者 , 被誉 为现代市场 营销学之父 , 我们 现在
国内的市场营销学本科生大部分都在使用 菲利普 ・ 科特勒写 的教材 。 近年来 , 菲利普 ・ 科特勒在他 的新书《 持续营销模 型 中, 也引 入 了中国的道 家“ 太极 阴 阳图 ” 解 释他 的营销 学理 论 。正如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 , 东西方文化之间关系是
谈 对话 涉及到禅宗 的修持方法 、 认知科学 以及生命科学等很 多内容。近年来 , 彼得 ・ 圣吉 多次拜访过南 怀谨 , 接触 了不少 中国的儒家、 佛家和道家思想。 彼得・ 圣吉的理论有很多都是
受到南怀谨的 国学思想 的影 响, 这也显现 了东西方文化汇流
二、 科研 人 员应具 备 一定 的哲 学素 养
2 0 1 3 年第 l 8 期 总第 2 0 0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ON0 MI C RE S E ARCH GUI 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相容与促进: 人类生活内容的丰富性;有各 自解决的问题,互补;都是人类把 握世界的方式;促进—前提;精神 动力、热情;价值观(善)…
三、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
• (一)培养哲学气度。 • 人文情怀(生命,死亡,终极关怀);宽阔 • 胸襟;豁达变通;批判求真(科学精神);逻辑善 • 辨……
• (二)提高理论思维水平。
谈科技人员的哲学素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夏 从 亚
• 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 学习,特别是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应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 析和解决问题。
• 恩格斯: • 不管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 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 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 • 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 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 现代领导的思维方式
• 实证思维, 全局(战略)思维,动态思 维,求异思维,辩证思维,法律思维,底线 思维…
• (四)指导学习、工作、生活。
• • 学习观: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 哲学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 • • • 1、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2、对新的科学观念、科技理论提供辩护。 3、提供启蒙意义的理论预测。 4、哲学问题的探讨深化、促进了科学问题 解决。
• 恩格斯: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 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 维。 中国古代科技:80%技术 13%理论 7%实验成果
• • •
• (三)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思维方式。 • 哲学的思维特质:宏观整体,抽象超验,求实思 • 变,反思批判,动态开放等。 定量,精确,收敛,分析、实证,逻辑,理性…… • 胼胝综合症,放浪综合症
《理论是清白的》: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而西 冷集团公司老总张平却说:“实际是杂色的,理论是清白 的。” 理论之清白、高雅,恐怕多半由于它既要“联系现实” 又要“超越现实”所致。理论追求与现存实际呈现出某种 天然的“距离”,不是理论的变质,而是理论有别于实际 的特质。理论的清白还在于它的抽象性。抽象性有助于人 们在思维方式、发展趋势上提高把握宏观规律的能力。毛 泽东曾对领导干部说,我担心你们忙忙碌碌,陷入事务主 义,没有时间调查研究,没有时间读书和想大问题。 因此,不是理论本身脱离实际,可能是我们没有脱离 小市民的粗俗情趣;不是理论太抽象,而是静不下来钻不 进去;不是理论本身错了,而是没能为理论向现实的转化 创造条件。在这个意义上,理论是清白的。 ——《杭州日报》1995年7月27日
内容:马哲,中哲,外哲,伦理学, 逻辑学,美学,宗教学,科 技哲学(自然辩证法)
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1、历史:以19世纪为界 2、关系:区别—对象;方法 联系—对象;方法 转化—指导;支撑
关于宗教与科学
1、历史上的宗教与科学 2、二者关系 (1)对立: 证实与否问题;信仰与 理性问题;权威问题;组织 、设施、场所、教义、仪式 等等。
• 爱因斯坦:
•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 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 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 毛泽东: 《矛盾论》,《实践论》 • 李瑞环: 《学哲学,用哲学》 • 《务实求理》 • 《辩证法随谈》 • 《看法与说法》 • 国内外学者:科技哲学、工程哲学、科学 研究方法论、科学发现的艺术等。
• 苏格拉底:过一种经过思考过的生活。 (德)荷尔德林: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塑造心灵,树立理想, 建构家园,创造生活, 追寻意义,仰望星空……
人 生 五 件 事
1、读透一本书; 2、长于一技; 3、拥有一个和睦之家;
4、心存一份美好情感;
5、做一个好人。
四、如何学习哲学
(一)端正对理论态度。
一、哲学及其内容是什么
哲 学 是 什 么
(一)是聪明、智慧之学。 (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四)是各门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 高度,宏观,全局,长远,动态。)
(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Hale Waihona Puke 哲学思考的内容是什么• 三者之谜;自然、人生、文化,分别回答 人之所在、所是、所为的问题。对这些问 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 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 而上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唯理论与经 验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等等。
(二)掌握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真学。
反对假学、空学、浅学、歪学、不学。 江泽民指出,是否真的学习,是衡量一个共 产党人的党性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
(四)认真思考,理论联系实际, 带着问题学,注重实效性。
•(五)学习哲学史,熟悉和了解各种哲学流派 和人物,与先哲对话。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