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

合集下载

对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思考

对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思考

关键词 : 中国白酒 ; 向; 走 世界 ; 思考 中图分 类号 : S6 .;2 2 ;23 T 2 2 F 7 . F 0 3 3 文献标识码 : B
Co sd r t n o i e e Li u r To r s t e W o l n i e a i n Ch n s q o wa d h o rd
ZHONG o u ZOU Ha—y n Gu -h i. i a
Ab t a tI r e e l et ei tr ain l a in o i e e l u  ̄ s v r l a tr s b k n i t o s ea in Ab v lt ef v r sr c :n o d r or ai ne n t ai t f t z h o z o Ch n s q o e e a co smu t et e oc n i rt . o ea , a o i f a n d o l h l
a ema e te C i e el u r l b etrk o n t ew rd l d , h n s q o l eb t n wno o . h i wi e h l
Ke r s C ie e l u r o r s te w r ,c n i e ain y wo d : h n s i o ,twad h o l q d o s rt d o
第3卷 第4 8 期
20 1 1年 0 7月


V0 . 8 № . 1 . 4 3
L U R M KN I O A IG Q
J l, 2 1 uy 01
文章 编号: 0 — 10 2 1 )4 0 8 — 2 1 2 8 1( 0 I0 — 0 5 0 0
对 中国 白酒走 向世界 的思考

伏特加和中国白酒的国际化现状和展望

伏特加和中国白酒的国际化现状和展望

伏特加和中国白酒的国际化现状和展望以伏特加和中国白酒的国际化现状和展望为题,我们将探讨两种不同类型的酒精饮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情况。

伏特加作为一种源自俄罗斯的蒸馏酒,由于其独特的口感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伏特加的国际化进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它开始进入西方国家的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伏特加逐渐扩大了其国际市场份额,现在几乎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找到。

伏特加的国际化成功主要归功于以下几个因素。

伏特加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是其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伏特加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品质、纯净和奢华的饮品,这种形象为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此外,伏特加的品牌营销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与顶级奢侈品牌的合作以及在国际活动和赛事中的广告宣传,伏特加成功地将自己与高端市场联系在一起。

伏特加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也是其国际化的关键。

伏特加以其纯净无杂质的口感而闻名,这要归功于其独特的蒸馏工艺。

此外,伏特加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和生产环境,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这种高品质的保证使伏特加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然而,尽管伏特加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国际化进程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伏特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和口味差异使其在市场推广和产品定位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

其次,伏特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蒸馏酒品牌也在争夺市场份额。

因此,伏特加需要继续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以保持竞争力。

与伏特加相比,中国白酒在国际化进程上存在一些不同的情况。

中国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相对较低。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白酒也逐渐受到了国际消费者的关注。

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中国白酒的品牌定位和市场推广是其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因此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对其国际化进程至关重要。

我国白酒国际化的语用翻译途径研究

我国白酒国际化的语用翻译途径研究

我国白酒国际化的语用翻译途径研究吴春容【摘要】国际化是当前我国白酒行业关注的热点。

在分析了我国白酒国际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白酒国际化的语用翻译途径,即在宏观上,将白酒国际化纳入文化外宣的大背景,国家、企业的双轨联动,加大国际宣传的实体平台建设;微观上,出版以酒为主题的双语诗词集,加强酒企业英文网站建设,提高酒产品介绍及广告翻译的质量,为我国白酒国际化取得实效提供保障。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of Chinese Baijiu(liquor) is a hot topic in Baijiu(liquor)-making industry. Based on a brief re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Baijiu(liquor), we put forward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Baijiu(liquor), which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both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to tak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Baijiu(liquor) into Chinese culture foreign publicity. Specifically, it is advised to construct Baijiu(liquor) internationalization platforms by publishing bilin-gual poems and lyrics on liquor, reinfor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stilleries' English websites and improving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liquor products introduction and advertisements to safeguard the effects of Chinese Baijiu(liquor)'s internationalization.【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106-108,112)【关键词】白酒;国际化;语用翻译;翻译学【作者】吴春容【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四川宜宾6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TS971;H315.9;H059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化一直是白酒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汇编

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汇编

I 河北科技大学业:【环境工程】 级:[环工132]学生姓名:[刘川] 学 号:[130401212]上课时间:每周一晚[中国 m 酒国际化之路]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1915年,山西汾酒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大奖章,拉开了中国白酒国际化的序幕。

2015年1月22 日,山西汾酒、河北衡水老白干、河南宝丰、山东兰陵等一批中国酒企从北京起程,赴美国旧金山参加“万国博览会”的百年庆典,集中展示中国白酒企业的风采,续写百年后的辉煌。

此举对白酒行业的意义非同寻常,标志着白酒企业的国际化不再是表面化和口号化,也不再是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推进。

去年8月,五粮液选择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中国屏上,推出了一个形象宣传片,这是中国白酒行业在有着“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国际广告舞台上进行品营建厂60周年庆典上确立了“做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新的发展战略。

除此之外,在英国伦敦也牌形象传播。

同样,茅台的视野也是“国际化” 的,一边召开海外经销商大会,一边又在茅台国闪动着中国白酒的身影。

去年11月底,在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应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部主席格哈德•海博格邀请,中国著名歌唱家谭晶携手瑞典钢琴大师罗伯特•威尔斯,唱响了“中国梦•梦之蓝相约伦敦2012音乐会”。

在国内市场处于上升期的洋河股份,作为此次演唱会的中国赞助商,出现在异域他乡,为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点亮了一束“火把”。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化一直是白酒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作为众多白酒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项,国际化的道路可谓步履艰难。

在满足国内市场发展的同时,白酒企业并没有为了实现国际化战略而选择变革,换言之,高调追求“国际化”的背后,国际化依然在行业内是一个“小事”,但正是这个“小事”或许将决定白酒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白酒国际化是必经之路。

在经历了塑化剂、禁酒令、三公消费禁令等政策的影响后,一度突飞猛进的白酒产业疲软很多,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的问题集中爆发。

白酒行业发展历程

白酒行业发展历程

白酒行业发展历程
白酒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以下是白酒行业的主要发展阶段:
1. 古代酿酒技艺的起源:中国古代人们开始探索将谷物发酵成酒的技术,出现了最早的白酒酿造方法。

2. 造酒技艺的逐渐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酿酒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始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来制作白酒。

3. 白酒从餐饮场所扩展到家庭:在古代,白酒主要被用于宴请宾客和祭祀活动。

然而,随着白酒的普及,它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的生活。

4. 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兴起: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酿酒技术与设备,白酒的生产逐渐工业化,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白酒品牌。

5. 白酒的国际化:近年来,中国的白酒开始走出国门,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得到认可和欢迎。

一些中国白酒品牌在国际酒类比赛中屡获殊荣。

6. 白酒行业的创新和多样性: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对品质的追求,白酒行业开始注重创新,推出更多种类和风味的白酒产品。

同时,也开始兴起一些新的酿酒技术与理念。

白酒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如今已成为
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成就。

白酒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白酒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白酒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标题:白酒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简介:
白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中国市场的主导酒类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白酒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白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白酒市场的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白酒行业的发展现状
1.1 历史回顾:白酒在中国的传统地位
1.2 市场规模和竞争态势:白酒行业的市场现状
1.3 消费者偏好变化:年轻人对白酒的态度
1.4 品牌发展和市场份额:主要白酒品牌的竞争格局
第二部分: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2.1 健康消费趋势:白酒行业的品质升级之路
2.2 市场细分和个性化需求:白酒行业的定制化趋势
2.3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环保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2.4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对白酒行业的冲击与机遇
第三部分:对白酒行业的观点和理解
3.1 白酒行业的优势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3.2 未来发展方向:技术创新和品牌转型的关键
3.3 探索国际市场:白酒行业的海外发展策略
3.4 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白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结论:
通过本文对白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白酒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时期。

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观念变化的影响下,白酒企业需要关注品质升级、市场细分、环保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以适应市场变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白酒行业也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保持行业的独特性和核心竞争力。

在未来,白酒行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转型,走向更加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字数:367)。

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引言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类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白酒一直是中国人饮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酒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也不断完善。

本文将就白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第一部分:白酒产业发展现状1.1 白酒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白酒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酒类市场总销售额达到10000多亿元,其中白酒市场销售额约为3000亿元,占据了酒类市场的相当大比例。

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加入到白酒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1.2 传统白酒品牌持续崛起白酒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白酒品牌的持续发展。

中国有着悠久的白酒制造历史,一些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白酒品牌通过持续的品质保证和市场营销活动,成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传统白酒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热销,也出口到了世界各地。

1.3 中小白酒企业成长迅速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相对于传统白酒品牌,一些中小白酒企业开始迅速崛起。

这些企业通过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积极创新白酒产品和包装,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中小白酒企业还加大了对科技和研发的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口感,与传统白酒品牌展开了激烈竞争。

1.4 外资品牌进军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市场对白酒需求的增加,一些国际权威的白酒品牌也开始进军中国市场。

这些国际品牌通过与中国白酒企业的合作或者自主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种市场竞争不仅促使中国白酒企业更加注重品质和创新,也推动了中国白酒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第二部分:白酒产业发展趋势2.1 白酒品质追求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白酒的品质追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

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

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中国白酒源远流长,是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传统酒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白酒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如今,中国白酒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高端酒品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白酒的概述中国白酒是一种高度发酵的酒类,以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等为原料,通过传统的酿造工艺制成。

中国白酒的特点是香气浓郁、口感柔和、回味悠长,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常见的中国白酒有五粮液、茅台、洋河等。

二、中国白酒市场的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白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达到8788亿元,同比增长14.3%。

中国白酒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和海外市场的开拓。

2.品牌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白酒市场的品牌竞争也日趋激烈。

五粮液、茅台、洋河等老牌白酒品牌一直处于市场的领导地位,但是近年来,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如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

品牌竞争的激烈,也促进了中国白酒市场的发展。

3.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的需求不断提高。

这也促使中国白酒市场朝着高端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五粮液、茅台等老牌白酒品牌开始注重产品的高品质和品牌价值,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打造高端白酒产品,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三、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1.高端化趋势明显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明显,中国白酒市场也开始走向高端化。

五粮液、茅台等老牌白酒品牌开始注重产品的高品质和品牌价值,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打造高端白酒产品。

高端化趋势的发展,将推动中国白酒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2.品牌国际化步伐加快中国白酒市场的国际化步伐也越来越快。

五粮液、茅台等老牌白酒品牌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

品牌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将促进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3.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动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白酒行业也开始注重科技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工132]学生姓名:[**]学 号 :[*********] 上课时间:每周一晚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1915年,山西汾酒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大奖章,拉开了中国白酒国际化的序幕。

2015年1月22日,山西汾酒、河北衡水老白干、河南宝丰、山东兰陵等一批中国酒企从北京起程,赴美国旧金山参加“万国博览会”的百年庆典,集中展示中国白酒企业的风采,续写百年后的辉煌。

此举对白酒行业的意义非同寻常,标志着白酒企业的国际化不再是表面化和口号化,也不再是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推进。

去年8月,五粮液选择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中国屏上,推出了一个形象宣传片,这是中国白酒行业在有着“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国际广告舞台上进行品牌形象传播。

同样,茅台的视野也是“国际化”的,一边召开海外经销商大会,一边又在茅台国营建厂60周年庆典上确立了“做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新的发展战略。

除此之外,在英国伦敦也闪动着中国白酒的身影。

去年11月底,在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应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部主席格哈德·海博格邀请,中国著名歌唱家谭晶携手瑞典钢琴大师罗伯特·威尔斯,唱响了“中国梦·梦之蓝相约伦敦2012音乐会”。

在国内市场处于上升期的洋河股份,作为此次演唱会的中国赞助商,出现在异域他乡,为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点亮了一束“火把”。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化一直是白酒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作为众多白酒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项,国际化的道路可谓步履艰难。

在满足国内市场发展的同时,白酒企业并没有为了实现国际化战略而选择变革,换言之,高调追求“国际化”的背后,国际化依然在行业内是一个“小事”,但正是这个“小事”或许将决定白酒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白酒国际化是必经之路。

在经历了塑化剂、禁酒令、三公消费禁令等政策的影响后,一度突飞猛进的白酒产业疲软很多,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的问题集中爆发。

白酒产业如何转型与突围,成为业界集体的思考,一些酒企转而将希望寄托于白酒国际化。

现状:白酒国际化处于刚起步阶段面对行业寒冬,不少白酒企业将眼光投向海外市场,加快了推进国际化战略的步伐,五粮液、水井坊等名酒企业更是动作频繁。

五粮液近日高调宣布投入巨资以“和谐之美,中国五粮液”为宣传口号在全球70多个电视台播出,以此加快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

尽管不少酒企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收获很小。

目前中国白酒出口贸易额约占世界国际酒贸易额的1/1000,而国外蒸馏酒,如白兰地、威士忌等已经占据国内蒸馏酒市场(白酒属于蒸馏酒一种)的10%,葡萄酒更是占据国内市场的35%,这也反映出中国白酒国际影响力弱。

同时,有关数据显示,白酒出口在整个国内白酒总产值占比过低。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白酒制造业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34.79亿元,而2012年白酒实现工业产值4265.42亿元,出口值占白酒总产值不到1%。

白酒出口少,其营收贡献也就远远小于国内市场的表现。

在茅台2011年184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海外市场销售额为6.4亿元,国际市场仅贡献了3.5%。

五粮液2011年主营收入高达203.5亿元,而3.76亿元的出口仅占营收的1.8%。

即便是国内白酒出口占比最高的水井坊,出口占比也仅10%左右。

中国白酒国际化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多年来中国白酒业一直在国际化方面耕耘不止,但收获并不大。

中国白酒业海外市场的拓展仍步履蹒跚,白酒出口依旧不容乐观。

路障:白酒国际化困难重重中国白酒出口量少、国际竞争力弱。

究竟是何因素导致白酒出口困难重重?各国饮食文化是最根深蒂固的文化之一,不同的国家对酒精饮料的消费方式不同,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的酒精饮料,国外消费者对中国酒桌文化、香型文化等并不了解和认同,所以中国白酒出口更多的还是面向海外的华人,国际市场上,中国白酒仍属于小众消费,并没有进入主流人群除了文化上的障碍外,产品成分上的不透明性以及包装不符合国际标准,也都是制约白酒出口的重要原因。

据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介绍,我国有相应的白酒标准,但白酒酿制工艺中所带来的一些难以精确衡量的微量成分成为白酒出口的一大障碍。

国外要求对进口酒类产品含有物质进行理化分析,但国内很少有酒企从事这种基础性的研究,这就很可能造成因为缺乏详实的数据或者与当地法律法规不相符而被拒之门外。

白酒国际化人才缺乏也是白酒出口乏力的重要因素。

白酒国际化不同于白酒国内市场的开拓,除了需要专业的白酒知识及营销知识,还需要专业的国际贸易知识。

但是中国白酒企业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国外的渠道与中国有很大区别,中国的渠道是团购形式的,讲究开瓶费、进场费、出场费,但是这些销售行为在国外是禁止的,中国白酒企业在国外不能用自己的营销方式,应该遵守国际规则,用国际通用的品牌塑造方式来讲中国白酒的故事。

同时,尽管目前有一些酒企参与到白酒国际市场的开拓,但对白酒行业整体而言,国际化力量仍势单力薄,多数企业仍专注国内市场。

最近几年中国白酒业高速发展,可以说是量价齐升,但在出口方面却相对滞后。

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国内市场开拓较国际市场简单得多,还能迅速给企业带来效益,但海外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来保障,花费的成本巨大,而短期的市场回报并不可观,中长期的市场回报也难以预料。

自己的一些想法中国白酒国际化整体步骤大体分三步进行:首先,要把中国白酒卖给华人,这是基础;其次要卖给外国人,这是努力的方向;第三,要与海外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国际化是一个漫长耗时的过程,而现在处在刚起步阶段的白酒:提高白酒的认知度是现阶段白酒国际化的任务。

短时间内,白酒出口恐怕不太可能有明显突破,但国际市场是个巨大的机会,白酒企业应当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但文化的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对于多数急于走出国门的白酒企业而言,需要做的是,一方面推广自己的酒文化,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国外的消费文化,对接国外的文化,做到文化传承和改良。

鸡尾酒在国外是一种时尚,它需要用两种以上的酒加苏打水、糖浆、鲜牛奶来调制,一般都用洋酒作为基酒调制。

现在国内一些酒企将白酒作为基酒进行调和,推向国际市场,这就是对接国外文化很好的尝试。

提高到政府重视程度。

酒在中国是普通消费品,酒在国外则是特殊消费品,它是专管的,卖酒的人要经过当地政府批准,所以说中国白酒要走出去,不光是标准,难是难在这儿。

一个国家批准经营酒的没有几家,不像我们全国都可以做。

第二个是外国的酒进入中国市场,大家都知道,不管是总统还是哪一届政府领导,都是政府出来推广。

而我们目前还没有把酒放到国家战略层面去考虑。

抱团出海,共同打造中国品牌。

酒企要联手,形成共建之势,发挥抱团之力。

一直以来,我国的白酒企业各自为政,在开拓海外市场上更是单打独斗,即使有企业走在前面也不愿冒险投入太多。

政府要加大白酒国际化扶持力度,引导中国白酒企业的营销资源进行整合,在海外市场形成集团军作战,打出中国白酒品牌。

借外力打造国外市场。

早在二三十年前,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就已经开始选择国外知名展会参展,借助全球有影响力的展会,直接获取定单,这种形式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方式。

有例为证,由于参展效果好,早些年,德国科隆五金展的展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位难求”,科隆五金展的火爆也催生了中国五金业的快速发展。

同样,中国曾在印度连续举办中国工程机械展,也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工程企业在印度承揽了许多工程项目,使印度成为中国海外承包工程的最大市场之一。

这些鲜活的例证具有示范效应。

借鉴外国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市场上并不缺乏白酒行业可以借鉴的案例。

法国的葡萄酒行业就是将打造国家品牌、产区品牌和商业品牌结合在一起,通过国家和产区的“大品牌”来推动企业和商业“小品牌”的国际化。

酱香型白酒在贵州、浓香型白酒在四川、凤香型白酒在陕西……白酒香型的差异与产区的关联性,可以复制葡萄酒、威士忌等产品流行的产区概念,将整个行业链调动起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提高中国白酒产业品牌的国际美誉度。

同时,基于中外消费者口味习惯的不同,强调风味和传统工艺的白酒也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创新,适应国外消费者饮食习惯,加大创新和研发力度,从技术上攻关,创造出适应夜场消费和鸡尾酒方式的新兴白酒,既实现中国传统白酒的出口,又实现新型白酒的国际化,让那些喝惯了伏特加、威士忌的西方人,也能习惯饮用中国白酒。

中国白酒的优势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在世界蒸馏酒中,中国白酒的工艺先进而富有个性特征。

国外蒸馏酒只有发酵、蒸馏两道生产工序,产出的是食用酒精,成品酒必须添加香精和糖精而生甜生香。

而中国白酒独有一道制曲工艺,靠制造生物酶来发酵,并在发酵的过程中自然生甜生香。

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拟的风味。

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例如中国十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甘美之”的褒奖到1704年后清代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赞誉,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1996年荣获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茅台酒系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

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

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是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茅香型”。

其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

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

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

酒度53度。

陈毅有诗:“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

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不仅茅台酒,每种酒都有自己的特殊历史及特点。

另外,许多酒饮品中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既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热量,又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人体所必须的多种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在各种酒饮品基本都已包含其中了。

另外,酒所产生的热量也是饮酒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之一,通过饮酒,人体能够获得大量的热量,不仅能够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更能起到驱寒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