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电化学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热力学第二定律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二章

第六章  电化学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热力学第二定律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二章
第六章  电化学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热力学第二定律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二章

第六章电化学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6-1、解:金属导电的载体是电子,是电子导体;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载体是离子,是离子导体。

6-2、解:电极电势高的电极称为正极,电极电势低的电极称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因为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故此负极是阳极,正极是阴极。

6-3、解:强酸、强碱的电导率的数值教大,其次是盐类,是强电解质;而弱电解质醋酸等为最低。电导率随电解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达到极值后电解质的浓度增大而减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由两电极之间的溶液中所含离子数目、离子价态数以及离子的运动速度来决定,对于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来说,由离子数目与运动速度两个因素决定。在讨论κ、Λm随浓度变化的规律时,从浓度对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来分析。下面分别就强、弱电解质进行讨论。(1)对强电解质,浓度愈大单位体积中的离子数目愈多,故κ低浓度范围随c增大而增大,当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大而使离子运动速度变慢,故在高浓范围内κ又随c的增大而减小。在讨论Λm时,由于1 mol 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数目是不变的,浓度的变化仅影响离子运动速度,所以Λm随c的增大而减小。

6-4、解:在极稀释的溶液范围内,强电解质的Λm与c呈直线关系,即

Λm=∞

Λm–B c

式中,B为常数;∞

Λm为无限稀释时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亦称极限摩尔电导率。可以将直线外推至c→0纵坐标相交求得。

对于弱电解质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可由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求。

对弱电解质来说,溶液浓度较小,可以忽略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其运动速度的影响,而只就离子数目这一因素来进行分析导电能力与浓度的关系。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当溶液浓度增大时,电离度减小,单位体积中的离子数目随c的变化不大,因而随c的增大κ只有很小的改变。弱电解质的Λm随浓度减小而增大,当c→0时,Λm急剧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浓度的下降电离度增大,从而使1mol电解质电离出来的离子数目急剧增多。因而弱电解质的∞

Λm无法用外推法求出。但可由强电解质的来计算(即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6-5.1、解:由题意可得(1)电导池的电导池常数:

K(L/A1) = L/A=1.063310-6m-1

由于(1)和(2)放入同种电解质,故此(1)和(2)的电导率相同

∵R(2)/R(1)=0.10781,又κ= K(L/A)2G,G = 1/R∴K(L/A2)/ K(L/A1)=0.10781

∴K(L/A2)=1.063310-6m-130.10781=1.146310-5 m-1

∴由公式κ= K(L/A)2G,得273K时KCL溶液的电导率:

κ=6.525 S2m-1

6-5.2、解:由公式PV=nRT得:1dm3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0014mol

电解稀H2SO4溶液的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2H++2e—→H2

阴极:4OH-—→O2+2H2O+4e

1) 如获得1dm3氧气,则需通过的电量Q=nF= 540.319C

∴通电时间t=Q/I=108S

2) 同理,如获得1dm3氢气需通电时间t=54S

6-6、解:电解CuSO 4溶液的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 Cu 2++2e —→Cu , 2H ++2e —→H 2 阴极: 4OH -

—→O 2+2H 2O+4e

∵溶液中通过了1930C 电量,∴物质的量n=Q/F=0.02mol ∴阴极上析出H 2的量:n=0.53(0.02-0.018)=0.001mol

6-7、解:可逆电池的条件:(1) 化学反应可逆:即电池在放电时进行的反应与充电时进行的反应必须互为逆反应,即电池内进行的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或电极反应是可逆的)。(2)能量的转换可逆:根据热力学可逆过程的概念,只有当电池充电或放电时E ’与E 相差无限小,使通过电池的电流无限小时,电池才能够在接近平衡状态下进行充、放电工作。如果把放电时放出的能量全部储存起来,反过来用这些能量进行充电,恰好使体系和环境复原,也就是说能量的传递是可逆的。(3) 电池工作时,没有其它的不可逆过程(如扩散过程、离子迁移等)存在。如有液接电势的电池是不可逆的,因为离子扩散过程是不可逆的,而用盐桥消除液接电势后,则可作为可逆电池。

两个可逆电极不一定就能组成可逆电池,因为他们不一定满足上面三个条件。

6-8、解:ννν/1)(-+-+±?≡a a a ,νννγγγ/1)(-+-+±?≡,νν

ν/1)(-+

-+±?≡m m m ,式中,

ν=ν++ν-

设电解质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由上述定可得m+=ν+m,m-=ν–m等关系,导出以下关系式:

)

()/(-++±

±±±==ννγa a m m a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

的大小,反映了由于离子间相互作用作导致的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偏离理想稀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程度。

6-9、解:(1) 属于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电极反应:Zn 2++2e —→Zn

(2) 属于金属—金属微溶盐—负离子电极 电极反应:Hg 2Cl 2 + 2e = 2Hg +2Cl –

(3) 属于氧化还原电极

电极反应为:Fe 3+(a1) + e →Fe 2+(a2) 6-10、解:如这个电池可为可逆电池, 则

1) 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阳极:Pb+H 2SO 4—→PbSO 4+ 2H ++ 2e 阴极:PbO 2+ H 2SO 4+ 2e —→PbSO 4+ 2OH -

电池反应:PbO 2+Pb+2H 2SO 4 —→2PbSO 4+2H 2O 2) 充电时的电极反应: 阳极:2H ++ 2e —→H 2

阴极:PbSO 4+2 OH -

—→2e+H 2SO 4 +Pb 电池反应:PbSO 4+ 2H 2O —→H 2SO 4 +Pb +H 2

∴它不是可逆电池

6-11、解:电池的电动势的测定必须在电流接近于零的条件下进行。因为电池中有电流流过时,会引起化学变化,电池中的溶液的浓度会不断变化,电动势也会发生变化。此外电池本身也有内阻,用伏特计测出的电势是两极的电势差以V 表示,有一定电流流过,有V =R

I ,而不是电池处于平衡态时电动势E 。 根据全电路的欧姆定律,E =(R 外+R 内)I

R 外为外电路上的电阻,R 内 是内电路上的电阻。 比较以上两式

E V

=内

外外R R R +

当外电路上的电阻R 外很大时,则R 内可以忽略不计。V/E =1,V=E ,此时I →0 。所以

直接用伏特计不能测得电池的电动势

6-12、解:1)K 3Fe(CN)6溶液: m ±=[(0.03)330.01]1/4=0.023 mol.kg -1

a ±= m ± ×γ

±

=0.02330.571=0.013 mol.kg -1 ,a=a ±4=2.8310-

8 mol 4.kg -4

2) CdCl 2溶液:

m ±=[0.13(0.132)2]1/3=0.159 mol.kg -1 a ±= m ± ×γ

±=0.31930.2190=0.0348 mol.kg -1

a=a ±3=4.2310-

5mol 3.kg -3

3) H 2SO 4溶液:

m ±=[(0.0532)230.05]1/3=0.0794 mol.kg -1 a ±= m ± ×γ

±=0.079430.397=0.0315 mol.kg -1

a=a ±3=3.13310-

5 mol 3.kg -3

6-13、解:

(1)负极:Cu —→Cu 2++2e , 正极:2Ag ++2e —→2Ag

电极反应:2Ag ++Cu —→Cu 2++2Ag (2) 负极:H 2—→2H ++2e,

正极:CL 2+2e —→2CL -

电极反应:CL 2+H 2—→2HCL (3) 负极:2Ag+2CL -

—→2AgCl+2e, 正极:Hg 2+2CL 2+2e —→2 Hg+2CL -

电极反应:2Ag+ Hg 2+2CL 2—→2AgCl+2 Hg (4) 负极:H 2+2OH -

—→2H 2O+2e, 正极:HgO+ H 2O+2e —→Hg+2OH -

电极反应:H 2+ HgO —→H 2O +Hg

6-14、解:理论上,若电解过程是在可逆条件下进行,则只要外加电压等于这个原电池电动势就可以发生电解,这个反向电动势称为理论分解电压,但实际电解过程是在不可逆条件下进行的,电极电势常偏离平衡数值。因此实际情况下的分解电压大大超过理论分解电压,超出的部分由下面将谈及的电极极化造成。

6-15解:由题意可得,p T E ??? ????=

40250961

.13030.1--=-0.0138 ∵温度系数是常数,∴

0138.040

300961

.1-=--E ,∴E=1.276V

∴△r G m =-ZEF=-246.3 KJ.mol -

1

△r S m =ZF (

T

E ??)P =-2.66 KJ.K -1.mol -

1

Δm r H =△rGm +T △rSm=-1045.6 KJ.mol -1

r Q = T △r S m =-798.4 KJ.mol -1

6-16、解:由公式△r S m =ZF (T

E ??)P 可得:△r S m =463.13J.K -1.mol -

1 ∴△r G m =△r H m –T △r S m =-98.013 KJ.mol -

1 由公式△r G m = –ZFE ,∴E=0.5079V 负极:H 2—→2H ++ 2e 正极:2AgCl+2e —→2Ag+2CL -

电池反应:2AgCl+ H 2—→2Ag+2HCL

HCL 溶液的活度:a HCL =(0.130.734)2=0.00539 mol 22kg –

2

电池电动势E=E θ

θ

p P a F RT

h HCL 2

ln 2,由此可得 ?°

(AgCl/Ag)= E θ

=0.2258V 构造电池:Ag ︱AgNO 3(a Ag+)‖KCl(a Cl —)︱AgCl(s),Ag , 电池反应:AgCl(s)=Ag + +Cl —

由E °=F

RT

2㏑K °

K °=exp(RT

ZF

E )

E °=0.2258-0.7996=-0.5738V

∴K °=1.98310-10

K °SP =a Ag+2a Cl —=K °=1.98310-10

6-17、解:(1)

负极:Pb+H 2SO 4—→PbSO 4+ 2H ++ 2e

正极:PbO 2+ H 2SO 4+ 2H + +2e —→PbSO 4+ 2 H 2O 电池反应:PbO 2+Pb+2H 2SO 4 —→2PbSO 4+2H 2O E=E θ

+23

420ln 2S H a F

RT

, a H2SO4±=0.2048mol.kg -1 , m ±=1.5874 mol.kg -1,

γ

±

=0.1290

6-18、解:

负极:Zn+2CL -

—→ZnCL 2+2e 正极:2AgCL+2e —→2Ag+2CL

电池反应:Zn+2AgCL —→ZnCL 2+2Ag

∴ E=E θ

-0.05916/2㏒2ZnCL a , 而a ZnCL2=a 3±,a ±= m ±3γ

±

∴γ

±

=0.779

6-19、解:(1): 1)负极:H 2—→2H ++ 2e 正极:2AgCL+2e —→2Ag+2CL

电池反应:H 2+2AgCL —→2HCL+2Ag 2)负极:H 2—→2H ++ 2e

正极:CL 2+2 e —→2CL -

电池反应:H 2 +CL 2—→2HCL

(2) 电池1:E=E θ

-0.05916/2㏒P P a H HCL

/22

∴ E=0.2248V

电池2:E=E θ

-0.05916/2㏒

2

22

2P P P a CL H HCL

∴ E=1.3608V

(3) 由公式△r G m = –ZFE

∴电池1的△r G m =-43.38 kJ/mol ,电池2的的△r G m =△)(HCL G m

f θ

=-262.595 kJ/mol

∴)AgCl (θm f G ?]=-219.215 kJ/mol 6-20、解:(1)

阳极:2H 2O —→O 2+ 4H + +4e

阴极:4H + +4e —→2H 2 理论分解电压:E=?°(H+,H2O /O2)=1.229V (2) 由极化电势的公式可得:

阳极E=E(平)+)(2O η,

阴极:E=E(平)-)(2H η

∴分解电压为:E=1.229+0.1+0.118+1.062-330.118=2.155V

6-21、解:对于原电池,因其阴极是正极,阳极是负极,所以阴极电势?+高于阳极电势

?–。电极发生极化时,由于超电势η的存在,?阳>?阳,e ,?阴

势将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即原电池作电功的本领减小。

对于电解池而言,因其阳极是正极,阴极是负极,所以阳极的电势高于阴极电势,电极发生极化时,由于超电势的存在,电解池两极间的电势差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即电解时外加的电势差要增大,所消耗的电能也较多。

6-22、解:电池充放电时,若在可逆条件下进行,电极处于平衡状态,流过电极的电流I =0,这时与相对应的电势称为平衡电极电势(equilibrium potential)(?I →0或?e )或可逆电势(reversible potential);当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偏离平衡状态,电极电势偏离其平衡电势的现象称为电极极化(作用)(polarization)。而且,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增加,电极的不可逆程度增大,电极电势?I 对平衡电势?e 的偏离 |?I –?e | 越来越大。把某一电流密下的电极电势偏离其平衡电势的数值称为电极的超电势或过电势,用η 表示:

e

I ??η-=

电解时,如果溶液中同时有两个以上的还原反应可能在阴极上发生时,则离子的析出顺序将按极化电极电势大的优先在阴极上析出方式进行。与此相反,极化电极电势小的反应优先在阳极上进行。由此可知,电解时电极反应不但与该物质的平衡电势有关,而且还与超电势有关,离子的析出电势?析可由下式表示:

±

±=η??e 析

式中±η为正负离子的超电势。

超电势的存在从供能和耗能的角度看,无论是对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都是不利的,但是正

因为氢的超电势较高,才使某些活泼金属如Zn 、Cd 、Ni 等在水溶液中先于H +析出而使其阴极电镀成为可能。

6-23、解:(1)

电极反应:Ag ++ e —→Ag

当Ag 的回收率达到99%时,阴极电位05916.0)/Ag Ag (_-=+??㏒+

Ag 1a

此时v 3261.0_=?

所以阴极电位的必须小于0.3261V (2) 电极反应:Cu 2++2e —→Cu

要使Cu 与Ag 不同时析出,必须满足)Ag ()Cu (+

][Cu 2+<0428mol ?kg -1

6-24、解:要[Zn 2+]降至1?10–4mol ?kg -1时H 2(g)仍不会析出,此时必须满足)()(2H Zn ??>

故)H (05916.0]Zn log[2/05916.0)/Zn Zn (222η?-->+++PH ∴PH>2.72

6-25、解:要使铁析出必须满足:)H ()Fe (2??>

)(H 05916.0]Fe log[2/05916.0)/Fe Fe (222η?-->+++PH

∴PH>0.676

6-26、解:要使要使离子析出的次序为Fe 、H 2、Zn ,则)Zn ()H ()Fe (2???>> 电极反应:Fe 2e Fe 2?→?++,2H 2e 2H ?→?++

Zn 2e Zn 2?→?++

-0.036+]log[H 20.05916

]log[Fe 20.059162++>

]log[Zn 2

0.05916

0.7628]log[H 20.059162+++->

∴25℃时溶液的pH 值最大不得超过6.12 由-0.036+]log[H 20.05916

]log[Fe 20.059162++>可得:

H +开始放电时Fe 2+浓度为1.32310–11

mol 2kg –

1

6-27、解:0.4323v ]og[Cd 0.05916/2l /Cd)(Cd (Cd)22-=+=++?? 同理可得:V 7923

.0)(Zn -=? H 2(g)在Cd 上得析出电势:0.6871η]og[H 0.05916/2l )H (12-=-=+? 同理可得H 2(g)在Zn 上的析出电势:0.90706V )H (22-=? 由此可见:)Cd (? >1)H (2?>Zn)(?>)H (2?

∴所以效果不错

6-28、解:(1)由题意可知:

[H 2]=0.053230.35+0.0530.65=0.0675 mol 2kg –

1

阳极:2H 2O —→O 2+ 4H + +4e 阴极:Cu 2++2e —→Cu

理论分解电压:

E==--+?? 1.229+005916/4㏒[H +]4-0.3402-0.05916/2㏒[Cu 2+]=0.861v 最小外加电压即理论分解电压0.861v

(2) 此时的[Cu 2+]=5310-4 mol 2kg –

1

[H +]=0.2655 mol 2kg –

1

理论分解电压:

E==--+?? 1.229+005916/4㏒[H +]4-0.3402-0.05916/2㏒[Cu 2+]=0.938V (3) 此时就时电解水,理论分解电压:E==--+?? 1.229V 6-29、解:(1)有H 2和CL 2的生成 电解反应:2HCL —→CL 2+ H 2 (2) 有H 2和CL 2的生成 电解反应:2H ++2CL -

—→CL 2+ H 2

(3) 有H 2和O 2的生成 电解反应:2H 2O —→O 2+ 2H 2

(4) 有H 2和O 2的生成 电解反应:2H 2O —→O 2+ 2H 2

6-30、解:由公式dG = – S dT + V dP ,得V P

G

T =??)(,而G=-nEF

∴nF V

p E r

?-=???? ????,故等式成立 6-31、解:这是一个浓差电池。假使亚汞离子的形式是Hg +,则 负极:Hg —→Hg +(m1)+e ,正极:Hg +(m2)+e —→Hg

电池反应:Hg +(m2) —→Hg +(m1)

∴E=0.05916㏒12m m

从题中可以知道1012=m m

,理论上E=0.05916V ,与实验矛盾,故亚汞离子的形式是Hg 22+.

6-32、解:电解ZnCl 2水溶液,采用铂电极和锌电极结果是一样得,产物都是有H 2和CL 2,只是两个得分解电压不同而已。很明显,氢气在铂电极上得超电势要比在锌电极的小的多,所以采用铂电极,需要的分解电压小。

6-33、解:此题有问题,应该是电流密度,而不是电池密度。应为电流密度越大,则电子的扩散速度就越大,所以反应的速率就增大,故此电流密度可以反应电极反应的速率。

6-34、解:此电池为化学电池 6-35、解:由实验数据作图可得:

6-35 CdSO 4分解电压与电流得关图

对曲线作切线可知CdSO 4分解电压大约为2.3V 6-36、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0.8v,b为9v

重庆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考研经验

考研,我的观点是:量力而行,考一个自己考的上的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面非常广,就业也不错,值得你们为之努力。重大热动初试复试成绩比是一半一半,初试是保证你能去复试,290的分数线确实不高,但是一个高的初试成绩可以让你受到好导师的青睐,所以,初试好好努力,很重要。初试时,目标必须明确,珍惜时间,不要彷徨!你做的事是在改变你的命运,永远要记住这一点! 初试不想多说什么,英语每天都要看,别上来就老是背单词背单词别的都不顾了,英语真题重要!政治最好早看最好暑假就看,买本风中劲草,开始的时候先不要背,只看!辅导班的不要了吧,真心感觉没用,网上下载视频看就行(我报了政治和数学)。数学,今年的数学对我来说很难,玩不了啊,我数学又不是特别好,你们要重视,今年难可能明年就简单了,复习的时候要中基础,我最后2个月才开始做真题,感觉时间不够用,数学这种棘手的科目还是早下手的好!**的辅导老师张宇的课确实不错,网上有视频!专业课,考传热或者工热,不管你是选传热还是工热都差不多,去年传热比工热难,今年工热比传热难,但是总体而言,差不多!专业课其实很简单,真题最重要。必须保证真题的每一道你都得会,因为有重题。金胜才系列考研辅导书有全国大约20所学校的初试真题,建议做做。胡小平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的一本传热学辅导也不错,题不在多,关键是你必须把握真题的出题规律。(我正在准备整理传热学真题答案,另外还有几年的传热学辅导,你们可以联系我)复试是最让人彷徨的了。初试成绩一出,同学们都在忙着联系导师。老师的回复基本上都是“欢迎你报考我们的研究生,录取情况看复试情况及学院安排”。一个外校的,初试成绩不高就不要指望老师直接说要你,重大的老师一般都不会说要谁的,保证了公平,这一点很不错!所以,即使是没有老师给你回复也不要紧,最终成绩出来了,当天找老师也行!我们是25号晚上笔试,18号的时候改了复试通知,加了听力和能源动力装置基础(大杂烩,咱专业的所有方向都有,建议提前看)。22号又变了。改成传热工热流体必考,能源动力装置(锅炉原理(含燃烧学),制冷原理,自动控制),报核专业的考核原理与技术。重大考的全,建议涉猎一定要广,重视锅炉原理,燃烧,制冷,传热,工热,流体!今年有约28个985.211的调剂过来的,录取了不少!他们基础好,复试表现比较好! 今年的录取是出来成绩后考上的同学填导师,专硕以后是没有导师的,专硕也上3年。很公平,老师不参与招生!重大今年是第二年招专硕,好多事上都没经验,正在摸索,专硕报的是动力工程,不是照顾专业!150左右人复试,21个报专硕的全部录取,学费全免。116个学术录取54人,前40名免学费,55到66名调剂到专硕,55,56,57免学费!刷了很多人,应该一年比一年多,所以,各位加油哈。。。 推荐阅读: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手册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重庆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题型及其分值(自带计算器)(可以适当调整文字大小) 一.判断题(10分,+、-)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混选)三.填空题(30分)四. 计算题(40分,5小题)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 1.体系的三种类型; 2.体系的性质(会判断广度、强度性质); 3.状态函数(会判断)及其重要特 征(2点);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三个变量(1.△U=Q-W;2.各自含义;3.Q、W正负取值;) 三.焓与热效应 1.H及其性质(广度、状态、焓大小); 2.△H及其与热效应的关系(表达式;Q p、Q v;)(几种△H (定义);盖斯定律) 四.熵及其初步概念(S定义;S及其比较;△S计算(注意单位)) 五.△G(含义;定义式;自发性判据;计算)H=U+pV G=H-TS 1 物理意义Q p= ΔH 混乱度的量度提供有用功的能力 2 基本性质 都是状态函数是体系的容量性质与物质的聚集态、所处的温度有关 3表示Δr Hθ kJ)与Δr Hθm(kJ·mol-1);S m(T) (J·K-1)与S mθ(T) (J·K-1·mol-1;Δr Gθm(kJ)与Δr Gθm(kJ·mol-1)注意点:标态的规定(对温度无规定)H,G的绝对值不知道,S的绝对值能够确定(热力学第三定律) 反应进度,1mol反应(与方程式写法有关) 计算Δr S mθ(T) (298.15K) (J·K-1·mol-1 )S mθ(298.15K)Δr Hθm(298.15K)(kJ·mol-1)Δr Gθm (298.15K ) (kJ·mol-1) 参考态单质: 1 参考态单质的Δf Hθm=0 Δf Gθm=0 S mθ(T) ≠0 2. Δf Hθm,Δf Gθm单位是kJ·mol-1,S mθ(T)的单位是J·K-1·mol-1。 对于化学反应aA+bB=dD+gG Δr Sθm (298.15K) ={d S mθ(D) +g S mθ(G)}-{a S mθ(A)+b S mθ(B)} Δr Hθm (298.15K)={dΔf Hθm(D) +gΔf Hθm(G) }- {aΔf Hθm(A)+bΔf Hθm(B)} Δr Gθm (298.15K)={gΔf Gθm(G)+dΔf Gθm(D)}-{aΔf Gθm(A)+bΔf Gθm(B)} 在等温、等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体系由状态1变到状态2,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与过程自发性的关系如下:△G<0 自发过程△G=0 体系处于平衡态△G>0 非自发过程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Δr Gθm (T) =Δr Hθm (298.15K) -TΔr Sθm (298.15K) 如何计算Δr Gθm?在标准状态、温度为298.15K时,由Δf Gθm (298.15K)计算Δr Gθm (298.15K) ?在标准状态,指定温度下可由G-H公式计算Δr Gθm (T) T转= Δr Hθm (298.15K)/ Δr Sθm(298.15K) (上下单位要一致)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 用下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 = νB-1dC B/dt 单位:mol?m-3?s-1 (1)数值的大小与选择的物质种类无关,对同一反应,只有一个值; (2)对于反应物, v B与ΔC B 均为负值; 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第9章 习题参考答案_作业

9-2 已知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1) 320x x x ++= (2) 0x xx x ++= (3) 0x x x ++= (4) 2(1)0x x x x --+= 试确定系统的奇点及其类型,并概略绘制系统的相轨迹图。 解 (1) 奇点(0, 0)。特征方程为 2320λλ++= 两个特征根为 1,21, 2λ=-- 平衡点(0, 0)为稳定节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2) 奇点(0, 0)。在平衡点(0, 0)的邻域内线性化,得到的线性化模型为 0x x += 其特征方程为 210λ+= 两个特征根为 1,2j λ=±

1 平衡点(0, 0)为中心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3) 奇点(0, 0)。原方程可改写为 00 00 x x x x x x x x ++=≥?? +-=

2 为 0x x x -+= 其特征方程为 210λλ-+= 两个特征根为 1,20.50.866j λ=± 平衡点(0, 0)为不稳定焦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9-6 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9-51所示,其中0.2a =,0.2b =,4K =, 1T s =。试分别画出输入信号取下列函数时在e -e 平面上系统的相平面 图(设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 (1) () 2 1()r t t = (2) () 2 1()0.4r t t t =-+ (3) () 2 1()0.8r t t t =-+ (4) () 2 1() 1.2r t t t =-+ 图9-51 题9-6图 解:由系统结构图可得4c c u +=。由于e r c =-,那么4e e u r r ++=+。

重庆大学---2008-2009-06级高电压技术_A答案

重庆大学 高电压技术 课程试卷 2008 ~2009 学年 第 2 学期 开课学院: 电气学院 课程号: 6000490 考试日期:16/5/2009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1分/每小题,共10分) 1. 下列各项中与电晕放电无关的是 A 。 A .均匀电场 B .自持放电 C .进线段保护 D .电能损耗 2.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与极性效应无关的是 B 。 A .空间电荷 B .非自持放电 C .电晕放电 D .正负50%放电电压 3. 直流电压分别作用于以下四种距离均为10 cm 的气体间隙时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A 。 A.针(+)—板(–) B.针(–)—板(+) C.针—针 D.球—球 (球径50cm) 4. 均匀电场中的同一间隙, 当介质为 B 时其沿面工频闪络电压为最高。 A .空气 B .石蜡 C .玻璃 D .陶瓷 5. 通过绝缘电阻的测量可发现电气设备绝缘的缺陷是 D 。 A .气泡 B .杂质 C .分层脱开 D .瓷质绝缘表面污秽 6. 工程上直流高电压电压值的测量不能采用 C 。 A .球隙 B .电阻分压器 C .电容分压器 D .静电电压表 7. 电力工程中电气设备最常见的耐压试验是 B 耐压试验。 A .直流 B .工频交流 C .雷电冲击 D .操作冲击 8. 雷直击110kV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时的耐雷水平大约是 D 。 A .3.5kV B .3.5kA C .7kV D. 7kA 9. 变电站中变压器到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气距离与 D 。 A.侵入波的幅值成反比 B.避雷器残压成正比 C.变压器的冲击耐压值成反比 D.侵入波陡度成反比 10. 不带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空载长线路沿线工频电压的分布按 B 。 A.直线规律 B.余弦规律 C.正弦规律 D.指数规律 二、 填空题(1分/每小题,共30分) 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途径主要来自气体(空间游离)和 电极(表面游离)。 2. 解释气体放电机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是 汤逊理论 和 流注理论 。 3. 非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放电电压应该进行 温度、湿度 及气压(海拔高度) 的校正。 4. SF 6气体具有优异的 绝缘 性能和 灭弧 性能而被广泛用于高压电器中。 5. 电压作用下介质的基本电气性能有 极化 、 电导 和 介质损耗 。 6. 电气设备中固体介质不仅电气上要起 绝缘 作用而且往往还要起 机械 作用,固体介质的击穿除了 电 击穿和 热 击穿外主要是 电化学 击穿引起 的。 7. 可用 球隙 、 静电电压表 和 分压器+低压表 对交流高电压进行测量。 8. 多级冲击高电压的产生原理是先对电容器 并联 充电, 然后利用点火球隙 的 放电再通过电容器 串联 放电来实现的。 命 题人:刘渝根 组题人:刘渝根 审题人:司马文霞 命题 时间 : 2009.5 教 务处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本科试卷A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试卷 2006 ~2007 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自动化学院 考试日期: 2007-01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20%)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的传热过程可用如下的方程组来描述, 12222q q dt dT C m -= 1 111q dt dT C m = 22 2R T T q -= 11 2 1R T T q -= 选定0T 作为,1T 输入作为输出,完成以下要求。 1、 根据所给方程组,画出该过程的动态结构图; 2、 整理出0T 和1T 之间的传递函数。 二、(20%)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1所示,要求输入r(t)单位阶跃时,超调量%20≤P σ,峰值时间s t P 1=。 图 1 三、(15%)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2 +=s s K s G 1、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的大致图形(需给出相应的计算),并讨论参数K 对系 统稳定性的影响。 式中, 0T :介质温度;1T :热电偶温度;2T :套管温度; 11C m :热电偶热容; 22C m :套管热容; 1R :套管与热电偶间的热阻; 2R :介质与套管间的热阻 1q :套管向热电偶传递的热量;2q :介质向套管传递的热量 1、 试确定K 和Kt 的值。 2、在所确定的K 和Kt 的值下,当输入r(t)单位阶跃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多少?

2、 若增加一个零点1-=z ,此时根轨迹的形状如何?,该零点对系统稳定性有何影响。 3、 上问中,若增加的零点是3-=z ,此时根轨迹的形状又如何?你能作出什 么初步结论? 四、(20%)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04 2 +=s s s H s G 1、 绘制系统的开环幅频渐近特性(需标注各段折线的斜率及转折频率),并 求出系统的相位裕量; 2、 在系统中串联一个比例-微分环节)(1+s ,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幅频渐近特性,并求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 3、 比较前后的计算结果,说明相对稳定性较好的系统,对数幅频特性在中 频段应具有的形状。 五、(15%)用描述函数法分析图2所示系统的稳定性,判断系统是否自振,若 有自振,求自振频率和振幅。其中: A M A N π4= )( 六、(10%Φ(z)。 (r (r )(t

高电压技术领域的院士

高电压技术领域的院士 徐士高 高电压技术专家。山东黄县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1943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著作有《变压器油问题》、《变压器油的混合问题》、《链条炉排锅炉的燃烧与改装》、《先令电桥和介质损失与电气设备的检验》等。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郑健超 郑健超(1939.10.6-)高电压技术专家。广东省中山市人。1963年2月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1965年9月该校研究生毕业。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高电压外绝缘、防雷和高电压测试技术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系统阐明了温度、压力、湿度对外绝缘强度的联合作用,为改进放电电压的气象修正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主持了我国航天工程的防雷试验研究,为保障运载火箭和发射场的防雷安全提出了重要改进措施。曾负责一系列有关绝缘子机电性能的研究课题,为超高压交直流线路绝缘子的国产化和质量改进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台6000千伏户外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近年来曾主持或参与了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电力系统故障电流限制技术和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参与了我国能源、核电发展战略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清泉 雷清泉(1938.7.23 -) 绝缘技术专家。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地区。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哈尔滨电工学院教授。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它科研课题12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利用热激电流技术研究绝缘高聚物中的电子运动规律、评定其耐电老化特性和指导材料的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且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共缩聚制备新型省醌黑高聚物粉末材料的新方法,发现了新的导电规律,制成了原始创新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解决了国际上半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在传感器领域长期未获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成为此领域的开拓者,为推进其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型传感器与大庆的采油电泵机组配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011年热工学标准试卷A

重庆大学 热工学 课程试卷 juan 2011 ~2012 学年 第 一 学期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 课程号: 11001525 考试日期:2011-12-15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判断题(10分) 1.理想气体组成的闭口系统吸热后温度必定增加。这一论述正确吗?为什么?(5分) 2.封闭系统经历某过程,已知其终态的熵大于初态的熵,则该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这一论述正确吗?为什么?(5分) 二、证明题(10分) 试证明:对于活塞式内燃机理想循环,在具有相同的进气状态、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条件下,定压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最高。(10分) 三、工程热力学计算题(30分) 1.初态为0.1MPa ,15℃的空气在压缩机中被绝热压缩到0.5MPa ,终温为217℃,问过程是否可行?是否可逆?空气的R g =287J/(kg ·K ),比热容为定值,c p =1.005kJ/(kg ·k)。(10分) 2.如下图所示的混合加热活塞式内燃机理想循环,工质为空气,比热容为定值并取c p =1004J/(kg ·K ),c v =718J/(kg ·K ),比热容比κ=1.4, R g =287J/(kg ·k)。已知压缩比ε=14.5,循环加热量q 1=900 kJ/kg ,初态p 1=0.17MPa ,t 1=60 ℃,气缸中气体最大压力p 3=10.3MPa ,试求循环各点的温度、压力、比体积,循环热效率。(20分) 四、传热学计算题(50分) 1.蒸汽管道的内径为160mm ,外径为170mm ,管外覆有两层保温材料,第一层的厚度δ1 = 30 mm ,第二层厚度 δ2 = 50 mm 。设钢管和两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 1 = 50 W/(m ·K)、λ2 = 0.15 W/(m ·K)和λ 3 = 0.08 W/(m ·K)。已知蒸汽管内表面温度t w1 = 300℃,第二层保温材料的外表面温度t w4 = 50℃。试求每米蒸汽管的散热损失和各层接触面上的温度。(10分) 2. 一直径为5cm 的钢球,初始温度为450℃,突然被置于温度为30℃的空气中。设钢球表面与周围环境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24W/(m 2·K),试计算钢球冷却到300℃所需的时间。已知钢球的c = 0.48 kJ/(kg ·K),ρ= 7753 kg/m 3,λ= 33 W/(m ·K)(10分) 3.热电厂中有一水平放置的蒸汽管道,内径d 1=100mm ,壁厚δ1=4mm ,钢管材料的导热系数λ1=40W/(m .K ),外包厚度δ2=70mm 厚的保温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2=0.05W/(m .K )。管内蒸汽温度t f1=300℃,管内表 面传热系数h 1=200W/(m 2 .K ),保温层外壁面复合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 2=8 W/ (m 2 .K ),周围空气的温度t ∞=20℃。试计算单位长度蒸汽管道的散热损失 命 题人:陈曦 组题 人:陈曦 审题人: 命 题时间: 2011-12-10 教务处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考研的必备

第一章绪论 重点: 1.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如何抽象实际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 3.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 4.线性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区别; 5.自动控制理论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重点: 1.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2.拉氏变换; 3.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4.建立环节传递函数的基本方法; 5.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与传递函数; 6.动态结构图的运算规则及其等效变换; 7.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 难点与成因分析: 1.建立物理对象的微分方程 由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机械、热力、化工、冶金等过程的深入了解,面对这类对象建立微分方程是个难题,讲述时 2.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由于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简化普遍只总结了一般原则,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面对变化多端的结构图,初学者难于下手。应引导学生明确等效简化的目的是解除反馈回路的交叉,理清结构图的层次。如图1中右图所示系统存在复杂的交叉回路,若将a点移至b点,同时将c点移至d点,同理,另一条交叉支路也作类似的移动,得到右图的简化结构图。

图1 解除回路的交叉是简化结构图的目的 3. 梅逊公式的理解 梅逊公式中前向通道的增益K P 、系统特征式?及第K 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K ?之间的关系仅靠文字讲述,难于理解清楚。需要辅以变化的图形帮助理解。如下图所示。 图中红线表示第一条前向通道,它与所有的回路皆接触,不存在不接触回路,故11=?。 第二条前向通道与一个回路不接触,回路增益44H G L -=,故 4421H G +=?。 第三条前向通道与所有回路皆接触,故13=?。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重点: 1. 一、二阶系统的模型典型化及其阶跃响应的特点; 2. 二阶典型化系统的特征参数、极点位置和动态性能三者间的相互关

《高电压技术》课程标准v

《高电压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高电压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从事电力系统设计、运行、电气设备安装、绝缘试验、检修、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等所需的高电压技术知识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学到高压电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又可以满足企业提出的把岗位技能融入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要求,使学生达到企业所需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本课程在第六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电力系统分析》等。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电力设备绝缘性能、试验方法和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处理电力系统中过电压与绝缘这一对矛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工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

(一)总体目标 通过高压电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压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与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使学生具备成为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从而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高电压下气体、液体以及固体绝缘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掌握绝缘电阻、吸收比的测量原理,接线、测量方法以及测量 结果的分析判断; ●掌握泄露电流试验的原理,接线、微安表的保护、实验结果的 分析判断; ●掌握高压西林电桥测量介质损失角正切的原理,消除干扰因素 影响的措施,注意事项及分析判断的方法; ●了解局部放电测试原理; ●掌握交流耐压试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接线及试验方法; ●掌握直流耐压试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接线及试验方法; ●了解冲击耐压试验; ●掌握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产生原因;

物理化学重庆大学版练习1答案

练习1答案 1.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 、?H 、?S 、?A 、?G 中何者为零? ⑴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⑵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⑶ 理想气体由(p 1,T 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 2,T 2)状态; ⑷ H 2和Cl 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 ; ⑸ 0℃、θ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 ⑹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 (1) ΔU = ΔH = 0; (2) ΔH = 0; (3) ΔS = 0; (4) ΔU = 0; (5) ΔG = 0; (6) ΔU 、ΔH 、ΔS 、ΔA 、ΔG 都为 0。 2.a mol A 与b mol B 的理想气体,分别处于(T ,V ,p A )与(T ,V ,p B )的状态,等温等容混合为(T ,V ,p )状态,那么?U 、?H 、?S 、?A 、?G 何者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 ΔU 、ΔH 、ΔS 、ΔA 、ΔG 均为0 ; 3.一个刚性密闭绝热箱中,装有H 2与Cl 2混合气体,温度为298K ,今用光引 发,使其化合为HCl(g),光能忽略,气体为理想气体,巳知)HCl (θm f H ?= -94.56kJ·mol -1,试判断该过程中?U 、?H 、?S 、?A 、?G 是大于零,小于零,还是等于零?ΔU = 0,ΔS > 0,ΔH > 0,ΔA < 0,ΔG 无法确定 ; 4.在一绝热恒容箱内,有一绝热板将其分成两部分,隔板两边各有1mol N 2,其状态分别为298K 、θp 与298K 、10θp ,若以全部气体为体系,抽去隔板后,则Q 、W 、?U 、?H 、?S 中,哪些为零? W 、Q 、ΔU 、ΔH = 0,ΔS > 0。V 1 = RT /10 ,V 2 = RT 判断和改错 5. P 1V 1γ= P 2V 2γ的关系式只能用于绝热可逆过程。×;只能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 6. 因为Q,W 不是系统的性质,而与过程有关,所以热力学过程中(Q -W)的值也应由具体过程决定。6.×; ∵Q -W = ΔU 是状态函数的改变值 ∴(Q -W)只由始终态所决定而与过程无关. 7. 熵差ΔS 就是过程的热温商。7. ×; 熵差ΔS 是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8. 在孤立系统中发生的任何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9. 可逆绝热过程必定是等熵过程。√ 10. 同一物质,当温度升高时,熵值增大。√ 11. 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12. 熵增加的放热反应是自发反应。√ 13. 孤立系统中的熵值总是有增无减。√ 14. 系统的混乱度越大,则其熵值越大。√ 15. 在标准压力及指定温度下,任何稳定单质的焓值为零。√ 16. 在两个不同温度的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以卡诺热机的效率最大。√ 17.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外压,作绝热膨胀时,内能总是减小。√ 18.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功只由系统的始末态决定。√ 19. 内能是状态的单质函数,所以两个状态相同时,其内能值必然相同。√

(完整版)重大模电试卷及答案

重庆大学《模拟电子技术(Ⅱ)》课程试卷 A卷 B卷 2010 ~2011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电气 课程号:15012335 考试日期: 2010-12-30 考试方式: 开卷闭卷 其他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1 12 13 14 15 16 分值 20 10 10 12 12 12 12 12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欲得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应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引入( )。 (a) 电压串联负反馈 (b )电流并联负反馈 (c )电流串联负反馈 2. 图1为正弦波振荡电路,其反馈电压取自( )元件。 (a) L 1 (b) L 2 (c) C 1 3. 负反馈对放大器的影响是( ) A 、减少非线性失真 B 、增大放大倍数 C 、收窄通频带 图1 图2 4. 图2为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u 1为正弦波,有效值为U 1=20V ,f=50H Z 。若实际测 得其输出电压为28.28V ,这是由于( )的结果。 (a) C 开路 (b) R L 开路 (c)C 的容量过小 5. 图3为( )功率放大电路。 (a)甲乙类OCL (b)乙类OTL (c)甲乙类OTL 6. 共模抑制比K CMR 是( )之比。 (a)输入量中的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 (b)输出量中的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 (c)差模放大倍数与共模放大倍数(绝对值)。 7. PNP 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时,应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 )偏置。 (a )正向 (b) 反向 (c) 零向 8.如图4电路,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则电压U AB 为( )V 。 (a) 0 (b) 5 (c)-8 图3 图4 9.抑制频率为100kHz 以上的高频干扰,应采用( )滤波电路。 (a)低通 (b)带通 (c)带阻 10. U GS =0V 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是( ) 。 (a) 结型管 (b) 增强型MOS 管 (c) 耗尽型MOS 管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者打“ √ ”,错者打“ × ”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个理想对称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输入信号,不能放大共模输入信号。( ) 2.对于正弦波振荡电路,只要满足自激振荡的平衡条件,就能自行起振。( ) 3.乙类互补对称OTL 电路中的交越失真是一种非线性失真。 ( ) 4.一般情况下高频信号发生器中采用LC 振荡电路。 ( ) 5.在整流电路中,一般采用点接触型晶体二极管。 ( ) + - 命题人: 熊兰 组题人: 审题人: 命题时间: 教 务处 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重庆大学07生物化学真题

重庆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生物化学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24分) 1.有关限速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催化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的酶多为限速酶 B.代谢途径中相对活性最高的酶是限速酶,对整个代谢途径的流量起关键作用 C.分支代谢途径各分支的第一个酶经常是该分支的限速酶 D.限速酶是受代谢物调节的别构酶 2.有关蛋白质变性作用的论述错误的是: A.变性作用指的是蛋白质在某些环境因素作用下,高级结构破坏,丧失其生物学活性 B.某些变性蛋白在去掉变性因素之后,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原有构象和活性C.许多变性蛋白水溶性降低,易被蛋白酶降解 D.蛋白质变性之后,多处肽链断裂,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3.有关酶的概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B.其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其催化活性都需要特异的辅助因子 D.酶不一定都是蛋白质 4.下列不是操纵子的组成部分的是: A.结构基因 B.启动子 C.操纵基因 D.阻遏物 5.(G+C)含量愈高,Tm愈高的原因是: A.G-C之间形成了1个共价键 B.G-C之间形成了2个氢键 C.G-C之间形成了离子键 D.G-C之间形成了3个氢键 6.有关酮体的论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酮体是肝脏输出脂肪类能源的一种形式 B.脂肪动员减少时,肝内酮体生成和输出增多 C.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是一种生理现象 D.酮体输出时,不必与血浆蛋白结合也较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7.不是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的是: A.UGG B.UAA C.UAG D.UGA 8.在动物细胞中,下列物质不能转变为糖的是: A.草酰琥珀酸 B.甘油 C.乙酰辅酶A D.3-磷酸甘油醛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1 实验背景 (2) 2 实验介绍 (3) 3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6)

1 实验背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原理是相对于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在自动控制原理【1】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对自动控制的精密性和经济指标,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同时,由于数字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的迅速发展,为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他们的推动下,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如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贝尔曼的动态规划理论。卡尔曼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和最优滤波理论等,这些都标志着控制理论已从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到现代控制理论的阶段。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是采用状态空间法(时域方法),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时变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现在,随着技术革命和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发展,已促使控制理论开始向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发展。 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所述及(如下): 至今自动控制已经经历了五代的发展: 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是150年前基于5-13psi的气动信号标准(气动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简单的就地操作模式,控制理论初步形成,尚未有控制室的概念。 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模拟式或ACS,Analog Control System)是基于0-10mA或4-20mA 的电流模拟信号,这一明显的进步,在整整25年内牢牢地统治了整个自动控制领域。它标志了电气自动控制时代的到来。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控制室的设立,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70年代开始了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人们在测量,模拟和逻辑控制领域率先使用,从而产生了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这个被称为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次革命,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于是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能做好一切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被称为“集中控制”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信号传输系统依然是大部分沿用4-20mA的模拟信号,但是时隔不久人们发现,随着控制的集中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失控的危险也集中了,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系统瘫痪。所以它很快被发展成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的普遍使用,计算机技术可靠性的大幅度增加,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或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它主要特点是整个控制系统不再是仅仅具有一台计算机,而是由几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和智能部件构成一个了控制

重庆大学、清华大学高电压技术习题

高电压技术课程习题 第一章气体的绝缘强度 1-1 空气主要由氧和氮组成,其中氧分子(O2)的电离电位较低,为12.5V。(1)若由电子碰撞使其电离,求电子的最小速度; (2)若由光子碰撞使其电离,求光子的最大波长,它属于哪种性质的射线;(3)若由气体分子自身的平均动能产生热电离,求气体的最低温度。 1-2 气体放电的汤森德机理与流注机理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它们各自的使用范围如何? 1-3 长气隙火花放电与短气隙火花放电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形成先导过程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长气隙击穿的平均场强远小于短气隙的? 1-4 正先导过程与负先导过程的发展机理有何区别? 1-5 雷电的破坏性是由哪几种效应造成的?各种效应与雷电的哪些参数有关?雷电的后续分量与第一分量在发展机理上和参数上有哪些不同? 1-6 为什么SF6气体绝缘大多只在较均匀的电场下应用?最经济适宜的压强范围是多少? 1-7 盘形悬式绝缘子在使用中的优缺点是什么? 1-8 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上的保护金具有哪些功用?设计保护金具时应考虑什么问题? 第二章液体、固体介质的绝缘强度 2-1 试比较电介质中各种极化的性质和特点? 2-2 极性液体和极性固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温度和电压频率的关系如何?为什么? 2-3 电介质导电与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为什么? 2-4 正弦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的等效电路是什么?为什么测量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需要按标准规范的时间下录取,并同时记录温度? 2-5 某些电容量较大的设备经直流高电压试验后,其接地放电时间要求长达5~10min,为什么? 2-6 试了解各国标准试油杯的结构,并比较和评价。 2-7 高压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绝缘破坏,从而引起跳闸或爆炸事故是很多的,请注意观察和分析原因。 第三章电气设备绝缘实验技术 3-1 总结比较各种检查性试验方法的功效(包括能检测出绝缘缺陷的种类、检测灵敏度、抗干扰能力等)。 3-2 总结进行各种检查性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3-3 对绝缘的检查性试验方法,除本章外,还有哪些可能的方向值得进行探索研究,请举例说明其适用的电气设备和探测的缺陷等。 3-4 现行的绝缘子离线检查性试验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试说明。 3-5 某试验变压器额定功率为10KV A,额定电压为100000/380V,额定电流为0.1/263A,阻抗电压为9%(其中高压绕组占2/3,低压绕组占1/3)。输出端外接保护电阻值为10KΩ。附设测压绕组的变压比(对高压绕组而言)为1/1000。被试品为容性,电容量为2000pF,要求实施试验电压为75Kv,求此时测压绕组输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前沿课报告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 科 目: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前沿 教 师: 赵良举等10位老师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类 别: (学术) 上课时间: 2014 年9月至2014年 11月 考 生 成 绩: 卷面 成绩 平时成绩 课程综合成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前沿 1.《宇宙乾坤能量密码天人合一》——赵良举 宇宙无限大吗 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是件非常惬意的事。但是,有多少人去仔细想过,为什么夜晚的天空是黑暗的呢“这还用问,晚上没有太阳”。“可晚上有星星,星星也发光”。“星星的光太弱了”。“如果星星布满整个夜空呢”。对呀,如果星星布满夜空,晚上的天空就一定是明亮的了。为什么星星没有布满整个夜空这是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于1823年在思考的问题,最后发展成为著名的奥伯斯佯谬。 奥伯斯佯谬是个宇宙学的问题,是关于宇宙是有限或无限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仍然是个未解之迷,或许如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所说:宇宙的层次是无穷的,人类可能永远都无法完全认识她。这正是宇宙的无穷神秘之处。 能量密码 物质是浓缩了的能量,能量就是释放了的物质,简单来说,能量就是宇宙中的一切。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灭亡,它只能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递,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始终贯穿在能量密码之中,但是精彩的一笔是赵良举老师提到关于宇宙循环和热二定律矛盾的地方,最终引出了热二定律的适用范围,对多分子系统成立,却不适用于整个宇宙。这次课也告诉我们,科学是不断探索的,当下的很多理论存在很多的限制性条件,搞科研要寻根究底,不能固执迷信。 能量体现在科学现象的各个方面。从流体力学的角度看,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传热学的角度看,物体要辐射更多的能量必须提高它的温度,为了给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人则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从热力学的角度看,人生是一个不可逆的循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无情的熵增指引着前进的目的地;从泵与风机的角度看,人生只有经过加速才能提高力量;从反应堆物理分析的角度看,中子存在散射与吸收,唯有淡定得与失才能临界。

自动控制原理 重庆大学 练习题库及答案

1、微分环节的对数幅频曲线为过点(1,j0)的直线,其斜率为()。 ?A、 -20dB/dec ?B、 20dB/dec ?C、 -40dB/dec ? (ω)在( )线上正负穿越次数之差等于开环右极点数的1/2。 ?A、-180o ?B、180o ?C、-90o ?o 3、反馈回路包含振荡环节,结果由原来的振荡环节转变成()。 ?A、积分环节 ?B、微分环节 ?C、振荡环节 ? 4、在下列系统或过程中,属于闭环系统的有()。 ?A、全自动洗衣机 ?B、电风扇 ?C、电冰箱 ? ?A、 ?B、

?C、 ?D、 6、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根据系统在零初始状态时,对()的瞬态响应得出的。?A、单位脉冲信号 ?B、单位阶跃信号 ?C、单位斜坡信号 ? 7、二阶系统的闭环增益加大()。 ?A、快速性能好 ?B、超调量愈大 ?C、t p提前 ? 8、下图中系统为开环稳定(p=0),其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是()。

?A、 ?B、 ?C、 ?D、 9、关于开环传递函数G k(s)、闭环传递函数G B(s)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B、 ?C、 ?D、

10、()指在调整过程结束后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也称为静态精度。 ?A、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 11、哪种信号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常用输入信号。() ?A、单位脉冲函数 ?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斜坡函数 ? 12、关于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G B(s) 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三者的零点相同 ?B、G B (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零点相同 ?C、G B(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极点相同 ? 13、关于系统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线性系统稳定性与输入无关 ?B、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C、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 14、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则其根轨迹起始于()。?A、G(s)H(s) 的极点 ?B、G(s)H(s) 的零点

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高电压技术第3次13715008-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参考资料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高电压技术第3次-参考资料 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题库有可能会换,不保证全部都有!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本文档的说明:如果题目顺序和你的试卷不一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 一、填空题 (共 6 题、0 / 30 分 ) 1、 雷电冲击波作用下,变压器绕组起始电位大部分压降降落在绕组附近,雷电冲击波越大越大,变压器绕组纵绝缘上承受的电压越高,变压器绕组稳态电位分布与变压器的方式有关。三角形接地的三相变压器在三相同时进波的暂态过程中绕组中部处的电压幅值最高。 参考答案是:首端;陡度;中性点接地 2、 实际输电线路,一般由多根平行架设的导线组成,各导线之间有,电磁过程较复杂,故通常先从单导线着手研究输电线路波过程。 参考答案是:电磁耦合 3、 固体介质受潮后击穿电压迅速,对易吸潮的纤维影响特别大。 参考答案是:下降 4、 雷电放电的形状一般有、和。 参考答案是:线状雷;片状雷;球状雷 5、 沿脏污表面闪络的必要条件是的产生,而流过污秽表面的电流足以维持一定程度的热游离是闪络的充分条件。 参考答案是:局部电弧、泄漏 6、 在超高压系统中,绝缘子串很长,通过安装可以改善电压分布,提高闪络电压。参考答案是:均压环 二、名词解释题 (共 4 题、0 / 20 分 )

1、 吸收比 参考答案是:加压60秒测量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测量的绝缘电阻的比值 2、 输电线路耐雷水平 参考答案是: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3、 50%冲击放电电压。 参考答案是:多次施加同样的电压幅值的冲击电压时,气体放电的概率为50%的电压。4、 工程纯液体 参考答案是:净液体电介质的击穿场强虽然很高,但其精制、提纯极其复杂,而且设备在制造及运输中又难免产生杂质,所以工程上使用的液体中总含有一些杂质,称为工程纯液体。 三、计算题 (共 4 题、0 / 20 分 ) 1、 某电厂原油罐直径为10m,高出地面10m,现采用单根避雷针保护,针距罐壁最少5m,试求该避雷针的高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是:解:设针高h<30m 则p=1,物高hx=10m,保护半径rx=10+5=15m 若 h≦2hx(即h≦20m) 由rx=(h-hx)p 代入数据得:15=(h-10)×1 解得h=25m(与h≦20m 不符,舍去)若h>hx(即h>20m), 由rx=(1.5h-2hx)p代入数据得:15=(1.5h-2×10)×1 解得h=23.34m 由此得该避雷针的高度应为23.34m。 2、 某台电力变压器需进行72KV的工频耐压试验,tgδ试验时测得其等值电容Cx=4200pF。现有数台容量不同的100/0.4(kV)的工频试验变压器,应选择一台额定容量为多少的试验变压器才能满足试验的要求? 参考答案是: 解:被试品的电容电流 I c=ωcU=0.095(A)≈0.1(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