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消毒知识培训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幼儿园保育员消毒培训内容 幼儿园卫生培训

幼儿园保育员消毒培训内容 幼儿园卫生培训

幼儿园保育员消毒培训内容一、培训内容概述1.1 消毒的重要性消毒是保障幼儿健康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可能对幼儿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定期的消毒是必不可少的。

1.2 消毒的对象幼儿园消毒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玩具、桌椅、床上用品、洗手间、饮水机、游戏设施、厨房用具等。

1.3 消毒的方法消毒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二、消毒知识讲解2.1 常见病菌及其传播途径2.1.1 常见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

2.1.2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

2.2 消毒的原则2.2.1 彻底性:消毒应该对目标物体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2.2.2 安全性:消毒的方法和药剂应该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2.2.3 持久性:消毒效果应该是持久的,而不是一时的。

三、常用消毒方法介绍3.1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如高温、低温、辐射)来杀灭病菌的方法。

3.2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指使用化学药剂来灭菌的方法,常用的消毒药剂有漂白粉、酒精、过氧化氢等。

3.3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来对物体进行消毒的方法,在幼儿园环境中常用于对空气和表面进行消毒。

四、消毒实操演练4.1 演示常见消毒方法的正确操作步骤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帮助保育员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步骤。

4.2 实际场景模拟模拟幼儿园常见的消毒场景,让保育员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操作,加深对消毒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消毒设备与药剂的选择5.1 消毒设备5.1.1 选择适用的消毒设备,如高温蒸汽清洁机、紫外线消毒灯等。

5.1.2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5.2 消毒药剂5.2.1 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剂,考虑其杀菌能力、安全性和环保性。

5.2.2 储存消毒药剂时要注意密封、防潮和防火。

六、保育员消毒培训的重要性6.1 保障幼儿健康通过培训,保育员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消毒操作,有效地保障幼儿的健康。

保育员的卫生消毒培训备课讲稿

保育员的卫生消毒培训备课讲稿
Contents
保育工作的职责 保育员的一日流程
清洁及消毒工作
二、保育员的一日流程
• 7:30—8:00 1、开窗通风。 2、打扫活动室卫生、 擦拭窗台、 玩具柜 及玩具等
• 8:00—8:20 1、幼儿餐前活动,消毒及准备工作 (清,照顾幼儿饮食。2、 正确 指导幼儿
用餐。3、餐后收拾及卫生工作,清点来园幼儿 • 9:00—9:20 餐后收拾及卫生工作,清点来园幼儿
•9:20——9:30 指导幼儿如厕,洗手,喝水。 •9:50——10:00 幼儿如厕 ,洗手,加餐水果。开窗通风。 •10:00—11:00 配合教师指导幼儿户外活动:(1)指导幼儿游戏 (2)必要时担任幼儿游戏的角色(3)防止幼儿出安全事故,保 护幼儿安全。 •11:00—11:20 幼儿回班,保育员照顾如厕,洗手, 喝水。餐前 准备,清消清工作,指导值日生工作 •11:20—11:50 指导幼儿正确用餐。
• 16:25—17:00 和主配班教师一起送幼儿离园,清洁教室。 • 离园前,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工作,关好门窗,检查电源是否关掉。 •
• 11:50—12:00 指导幼儿餐后刷牙,散步,如厕,清洗幼儿水杯,把 水杯放到食堂进行消毒。
• 12:20—14:35 严格执行幼儿园午睡制度,照顾好每一位幼儿午睡。 • 14:35—15:05 照顾幼儿起床,如厕,洗手,加餐(1)指导幼儿正
确穿脱衣服,能力强的幼儿自己整理床铺 (2)收拾餐盘,打扫睡眠 室卫生,开窗通风。 • 15:25—16:25 配合教师指导幼儿做好户外活动,保证幼儿安全。

幼儿园保育员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幼儿园保育员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幼儿园保育员消毒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保育员工作指南》第五章“消毒与卫生”,具体包括:消毒的基本概念、消毒的方法与操作流程、消毒液的配制与使用、日常消毒工作要点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消毒的基本概念,掌握消毒的方法和操作流程。

2. 学会配制与使用消毒液,提高日常消毒工作的质量。

3. 增强保育员的卫生意识,降低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消毒液的配制与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日常消毒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消毒液、量杯、喷壶、消毒毛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消毒液、量杯、喷壶、消毒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园环境,引出消毒工作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消毒的基本概念。

(2)消毒的方法与操作流程。

(3)消毒液的配制与使用。

3. 实践操作:(1)演示消毒液的配制方法。

(2)示范日常消毒工作的操作流程。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消毒操作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

5. 案例分析:分析幼儿园常见传染病案例,讨论消毒工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消毒的基本概念2. 消毒方法与操作流程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3. 消毒液的配制与使用4. 日常消毒工作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消毒的基本概念及日常消毒工作的注意事项。

2. 答案: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杀灭或去除病原体,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日常消毒工作注意事项:(1)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消毒。

(2)定期检查消毒液的有效期和浓度。

(3)保持消毒设备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培训是否让保育员掌握了消毒知识,操作流程是否熟练。

2. 拓展延伸:了解新型消毒产品和技术,提高幼儿园卫生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消毒液的配制与使用方法。

2. 日常消毒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案例讨论。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消毒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幼儿园保育员消毒知识进行培训,涉及教材《幼儿园卫生与消毒指南》的第二章节“消毒基本知识”和第三章节“消毒操作技能”。

详细内容包括:消毒的定义、目的、分类;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操作流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消毒的基本知识,掌握消毒的目的和分类。

2. 学会使用常用消毒剂,并能正确操作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

3. 提高保育员对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消毒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操作流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消毒剂样品、消毒工具。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幼儿园环境消毒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消毒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消毒的定义、目的、分类;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操作流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结合实际工作,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5. 消毒操作演示(10分钟)现场演示消毒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消毒基本知识定义、目的、分类常用消毒剂2. 消毒操作技能消毒方法操作流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消毒的目的和分类。

(2)列举三种常用消毒剂,并说明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描述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操作流程。

2. 答案:(1)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

分类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2)常用消毒剂有:75%酒精、84消毒液、氯霉素消毒液。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见教材。

(3)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操作流程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消毒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消毒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知识培训课程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知识培训课程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知识培训课程标题: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知识培训课程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个社会化环境,为了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安全,保育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卫生消毒知识。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知识培训课程。

一、了解幼儿园卫生消毒管理的重要性1.1 卫生消毒的定义和作用1.2 幼儿园卫生消毒的目标和意义1.3 为什么保育员需要接受卫生消毒培训二、幼儿园卫生消毒基础知识2.1 常见病原微生物及传播途径的了解2.2 卫生消毒工具的选择与使用2.3 幼儿园卫生消毒管理制度与流程三、幼儿园卫生消毒措施与操作技巧3.1 幼儿园环境的清洁与消毒3.1.1 常用清洁剂及使用方法3.1.2 地面、桌面、玩具等的清洁与消毒3.2 食品与餐具的卫生与消毒3.2.1 食品存储与处理的注意事项3.2.2 餐具清洗与消毒的正确方法3.3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3.3.1 手部卫生的重要性与正确方法3.3.2 病儿管理与隔离措施四、培训课程反思与总结4.1 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效果评估4.2 学员对幼儿园卫生消毒知识的理解与反馈4.3 课程延伸与进一步学习的建议观点与理解:本次培训课程的目标是为幼儿园保育员提供全面的卫生消毒知识,使其具备良好的卫生习惯与操作技巧。

通过深入探讨幼儿园卫生消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保育员能更好地应对幼儿园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卫生问题,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课程中,重点强调了幼儿园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食品与餐具的卫生与消毒以及幼儿园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保育员通过学习正确的清洁剂使用方法、地面、桌面、玩具等的清洁与消毒技巧,能够有效地维护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课程还介绍了食品存储与处理的注意事项,以及餐具清洗与消毒的正确方法,以确保食物的安全性。

正确的手部卫生和病儿管理与隔离措施对于预防传染病的扩散至关重要,这些内容也得到了充分的讲解和重视。

通过课程的学习,保育员不仅能够掌握正确的卫生消毒操作技巧,更能够深入理解卫生消毒的重要性和意义。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内容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内容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1. 介绍欢迎各位保育员参加幼儿园卫生消毒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保育员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认识和操作能力,确保幼儿园内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2. 卫生消毒的重要性卫生消毒工作在幼儿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有效的卫生消毒措施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保护幼儿的健康,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卫生消毒工作也是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卫生消毒基础知识3.1 病菌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例如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例如接触患者的唾液、鼻涕等•接触传播:例如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分泌物•粪口传播:例如食物、水源等•垂直传播:母婴之间的传播3.2 常见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水痘等•消化道传染病:如腹泻、手足口病等•皮肤传染病:如疱疹、疥疮等3.3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规范洗手:保持双手清洁,特别是在接触污染物后、进食前、与幼儿接触前后•鼓励咳嗽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手直接接触分泌物•定期消毒:对幼儿园内的常用物品及设施进行定期消毒,如餐具、玩具、洗手间等4. 卫生消毒操作指南4.1 洗手消毒保育员是幼儿的亲密接触者,正确的洗手消毒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在进食前、进食后、接触污染物后,按照正确的洗手流程进行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搓揉双手至少20秒,包括手心、手背、指缝、指尖等,然后冲洗干净•使用干净的纸巾或手干机擦干双手•非洗手消毒液,如酒精消毒液或含酒精成分的消毒湿纸巾,可用于无水洗手或局部消毒4.2 玩具清洁消毒幼儿园的玩具是幼儿经常接触和使用的物品,正确的清洁消毒可以预防病菌传播。

•定期对玩具进行清洁消毒,如每日清洗、每周消毒•使用适量的清洁剂和流动水进行玩具的清洗,注意清洗完整个过程要彻底•使用消毒液对玩具进行消毒,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消毒后,放置一段时间晾干,确保玩具完全干燥4.3 空气消毒空气中的病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正确的空气消毒可以减少病菌数量,提高空气质量。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操作培训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操作培训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操作培训1. 引言在幼儿园工作的保育员是负责照看、照顾幼儿的重要角色。

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与安全,保育员需要严格执行卫生消毒操作,以防止病菌传播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本培训旨在提供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操作的具体指导,帮助保育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 卫生消毒概述2.1 卫生消毒的重要性卫生消毒是幼儿园中保持环境卫生、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卫生消毒措施,可以有效杀灭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减少幼儿园中的传染病发生率,保护幼儿的健康。

2.2 卫生消毒的目标•清洁:去除可见脏物和污垢,保持环境整洁。

•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交叉感染。

•防护:加强个人和环境的防护措施,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2.3 卫生消毒的原则•定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卫生消毒操作。

•全面:覆盖幼儿园的各个区域和物品。

•规范: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和标准进行卫生消毒。

•安全:确保卫生消毒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伤害风险。

3. 卫生消毒操作流程3.1 准备工作在进行卫生消毒操作前,保育员需要准备以下工作:•确定卫生消毒操作的时间和频率。

•准备所需的消毒剂和工具,例如:消毒液、手套、口罩等。

•检查消毒器材的完好性和有效期限。

•确保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

3.2 清洁清洁是卫生消毒的第一步,保育员需要确保环境和物品的清洁程度达到要求。

具体操作流程包括:1.收集和整理玩具、床上用品、餐具等物品。

2.用清洁剂和清水清洗物品表面,去除可见污渍和脏物。

3.用清水彻底冲洗物品表面,确保没有清洁剂残留。

4.擦干物品,避免水滴残留。

3.3 消毒消毒是卫生消毒的核心步骤,保育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消毒操作。

具体操作流程包括:1.使用适量的消毒剂,按照说明配制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上,确保覆盖全面。

3.根据消毒剂的要求,保持一定的接触时间,确保消毒效果。

4.使用清水彻底清洗消毒液残留,并擦干物品。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消毒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教材第四章《幼儿园卫生与消毒》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幼儿园日常消毒的重要性、消毒液的配制方法、不同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记录的填写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幼儿园日常消毒的重要性,增强保育员的卫生消毒意识。

2. 学会正确配制消毒液,掌握不同物品的消毒方法。

3. 能够独立完成消毒记录的填写,确保幼儿园卫生工作落实到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消毒液的配制方法、不同物品的消毒方法。

2. 教学重点:幼儿园日常消毒的重要性、消毒记录的填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消毒液配制演示用具、消毒物品(如玩具、桌椅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消毒液配制实操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园实际消毒场景,引导保育员认识到消毒工作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幼儿园日常消毒的重要性。

b. 讲解消毒液的配制方法。

c. 分析不同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实操演示:a. 演示消毒液的配制过程。

b. 演示不同物品的消毒方法。

4. 随堂练习:b. 每组派代表进行实操演示,其他组员观摩学习。

a. 强调消毒工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日常消毒的重要性2. 消毒液的配制方法3. 不同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4. 消毒记录的填写七、作业设计答案要点:a. 幼儿园日常消毒的重要性。

b. 消毒液的配制方法。

c. 不同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d. 消毒记录的填写。

2. 提交时间:课程结束后一周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保育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了解和学习新的消毒方法,提高幼儿园卫生消毒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消毒液的配制方法2. 不同物品的消毒方法3. 消毒记录的填写一、消毒液的配制方法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幼儿园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

2. 严格遵循配制比例:消毒剂与水的配制比例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以确保消毒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配备留点温度计定期进行消毒温度测量。 125℃, ≥15min • 红外仅限于碗筷等餐饮具消毒,不使用于小毛巾 • 流通蒸汽:将餐饮具垂直码放,待有稳定的蒸汽出来 后开始计时,消毒15分钟。蒸汽: 100℃,≥20min
餐饮具消毒
• 消毒剂浸泡:用浓度为250mg/L的含溴或含氯 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再洗刷干净备用。
注意:餐饮具应该以物理消毒方法为主。尽量不 使用化学消毒方法。
小毛巾的消毒
• 小毛巾:要做到一人一巾,小毛巾每天使用后要 进行消毒,使用中的毛巾要悬挂起来,毛巾之间 不能接触。
• 消毒剂浸泡:用浓度为250mg/L的含溴消毒液浸泡 30分钟,然后再清洗干净备用。
盛放排泻物的容器(马桶、尿盆)
• 倾倒完尿、便后,简单冲刷后,用浓度为 2000mg/L(8片健之素)的含溴或含氯消毒液浸泡 30分钟,然后再洗刷干净备用。
• 呕吐物同上
抹布和墩布
• 清洁用具需分区使用,使用后用1000mg/L(4片健 之素)的含溴或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清 洗、分开晾干备用。
垃圾与灭蝇蟑
• 垃圾:日产日清,密闭存放。 • 灭蝇:厕所、垃圾收集站及垃圾桶应定期喷洒杀虫剂,
减少苍蝇孳生。厕所和垃圾站内墙壁每月喷洒一次杀 虫剂,喷洒高度为2-2.5米,垃圾桶外壁应在清洗或下 雨后及时喷洒杀虫剂。 • 蟑螂:厨房定期灭蟑螂。
注意事项
• 流动水清洗 • 使用洗涤剂或香皂(干燥) • 清水冲洗彻底 • 干净毛巾、自然风干 • 洗净后不要直接关水龙头 • 毛巾不共用 • 卫生标准
细菌总数<200cfu/ 25cm2
玩具和用具消毒
• 患儿接触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用含有效氯(溴) 250mg/L的消毒液(或其他卫生部许可的消毒剂) 擦拭或浸泡,作用30 min后用清水擦拭、冲洗干 净,每周至少消毒二次。
提出的建议
1、不要把老师的皮包、衣物、鞋等个人物品放在儿童寝室 内
2、儿童从家中带来的易拉罐、废纸盒、图书等要经过统一 消毒处理后才能供公共使用
3、工作人员的手要用肥皂流动水反复搓洗,工作人员的工 作服、围裙等要勤洗、勤换、洗后日晒消毒 。
4、熟食工具有条件的要用“健之素”液消毒冲洗干净后再 用热力消毒,做到“双消毒”,并存放在洁净处
• 消毒器械(如喷雾器)使用后用清水冲洗、晾干,以 防腐蚀降低使用寿命。
• 使用紫外线灯时,房间内不能有人。
消毒剂配置
• 健之素市售浓度250mg/片 • 配置成 • 250mg/L——1片 • 500mg/L——2片 • 1000mg/L——4片 • 10000mg/L——40片
消毒方法
发现的问题
5、班上墩布要用健之素消毒液浸泡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 净,控干后再擦地,各区域墩布作标识、分开使用,不 得混用
重点
• 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 个人生活用品卫生与管理:个人专用,定期更换 • 玩具卫生:日常清洁+消毒 • 环境卫生:以卫生为主消毒为辅 • 保教人员卫生:无烟,不佩戴首饰 • 食堂工作人员卫生:个人卫生,定期体检培训
• 以自然通风为主,无法自然通风的可采用空调等机械 通风措施。
• 晚上放学后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每次照射时间≥30min。
教室(活动室)物表消毒
• 教室(活动室)的墙面、地面、桌椅、床栏、 教具、家具、扶梯、拖鞋等表面,每天消毒1 次,经常触摸的物体表面是消毒重点。
• 桌面在每餐前进行擦拭消毒:清-消(保留15 分钟)-清
• 图书可采用阳光暴晒。不能湿式擦拭、清洗的物 品可采用通风晾晒。注意: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
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餐饮具消毒
• 餐饮具需清洗干净后进行消毒,消毒后(化学消毒剂 浸泡的需用清水冲洗)放置于密闭的柜子内储存备用。
• 煮沸:100℃,≥15min • 红外线消毒柜:在温度达到125℃后持续消毒15分钟,
1、老师的水杯、衣物、鞋帽与儿童物品混放 2、儿童从家中带入园所物品未经消毒处理 3、日常清洁用品摆放混乱,如刷子、钢丝球、手套 4、洗手方法 5、口杯、毛巾挂架存在卫生死角 6、消毒液配置方法不熟悉 7、小毛巾使用红外线消毒碗柜消毒 8、工作人员的工作服、手、水龙头等具有不同程度受到
污染。如工作服不能定期更换,不重视水龙头的擦拭 消毒,熟食餐具未定位存放或未达到保洁而受到二次 污染。
保育员消毒知识培训
2015年6月8日
消毒原则
日常未发生疫情时应做好预防性消 毒工作--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传染病流行期或发生传染病疫情时, 保洁和消毒措施均应加强,主要包 括①加倍消毒剂浓度;②增加消毒 次数;③扩大消毒区域。
空气的消毒
• 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 次期或传染病暴发时
• 早隔离 • 加倍消毒剂浓度:有效氯(溴)500 mg/L。 • 加大消毒频次:物体表面消毒由每天1次改为每天2次
或更多;玩具每天消毒一次,连续消毒7天;采用紫外 线消毒并延长消毒时间等。 • 扩大消毒范围。 • 以及其他所有可能控制疫情的措施。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 消毒剂应现配现用,配制过程中应使用计量器具,配 制时应将消毒液加入水中。
• 消毒液浓度:有效氯浓度250 mg/L • 消毒时间:30分钟,用清水擦净 • 消毒方式:擦拭、喷洒等
手的清洁与消毒
• 手清洁:出现以下情形时,需用香皂或洗手液进行手 部清洁,清洁时间不少于30秒。
• A.吃食物前 • B.开始室外活动前,离开教室前 • C.室外活动结束后,进入室内前 • D.大小便之后 • E.玩玩具或做手工课之前。
七步洗手法
•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替进行。 • 3)掌心相对,相互搓擦,交替进行。 • 4)弯曲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中心旋转揉搓,交替进行。 •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替进行。 • 6)指尖并拢于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替进行。 • 7)旋转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