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任将》原文及译文【精品文档】
曾巩传节选文言文翻译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经过京城,神宗召见他,犒劳慰问十分宠幸,于是留下他在三班院当判官。他上疏议论经费问题,神宗说:“曾巩把节约资财作为理财的关键,世上谈论理财的,没有说到这点的。”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南剑州将伙,遍及各个州,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曾巩设计谋抓住了他,接着相继出来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认为佛寺的富饶有利可图,争着想做寺院主持,行贿之事公然进行。曾巩让僧徒们共同推选主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补缺。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来杜绝身边人窃取贿赂的弊端。福州没有职田,官府每年用卖园圃蔬菜来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说:“太守与民争利,怎么可以?”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官员也不再这样获取收入了。
曾巩传节选文言文翻译
导语:知道曾巩传节选文言文的翻译吗?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曾巩传节选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宋史·曾巩传》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曾巩全文翻译

曾巩,字子固,号南丰,北宋文学家。
本文为其《墨池记》全文翻译,原文共计约500字。
原文:曾巩《墨池记》庆历四年春,余将从事于京师,过扬州。
予至,汝阴张君为余言:“幽州张氏藏石鼓文,洛人史君为予临摹,真草隶篆,无所不有。
”余因得见之,叹曰:“此真善书者也!”因问:“何如?”张君曰:“此乃曾子固所作也。
”余曰:“曾子固何人?”张君曰:“曾子固,南丰人,字子固,南丰之曾氏也。
其人博学多才,善为文,工于书。
其书如古松,挺拔而秀雅;如老鹰,矫健而雄浑。
余尝观其作《墨池记》,字字珠玑,妙不可言。
”余因请张君为余读之。
张君读之,余听之。
其文曰:“余尝游南丰之墨池,见池中石鼓文,真草隶篆,无所不有。
池之水清,鱼跃而出。
余问池中之人,曰:‘此何池也?’曰:‘此墨池也。
’余曰:‘墨池者,何为而名?’曰:‘昔有曾子固者,善书,每至池中,必取池水洗手,然后濡笔而书。
池中水既尽,乃去。
故号其池为墨池。
’余因想:曾子固何人?其书何如?”余归而求之,得曾子固之文,读之,叹曰:“曾子固真善书者也!”其书如古松,挺拔而秀雅;如老鹰,矫健而雄浑。
余因想:曾子固之书,何故能如此?盖其心清而志坚,故能如此。
余又想:曾子固之书,虽善,然不传于世。
何也?盖其人太谦,不欲以己之才炫耀于人。
余因想:曾子固之书,虽不传于世,然其精神,永存于世。
故余作《墨池记》,以记曾子固之书,亦以自勉。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我将要到京师去从事工作,路过扬州。
我到了那里,汝阴的张君对我说:“幽州的张氏收藏着石鼓文,洛地的史君为我临摹,真草隶篆,无所不有。
”我因此得以见到它们,感叹道:“这真是一位擅长书法的人啊!”于是问:“他的书法怎么样?”张君说:“这是曾子固的作品。
”我说:“曾子固是什么人?”张君说:“曾子固,南丰人,字子固,是南丰的曾氏。
他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精通书法。
他的书法就像古松,挺拔而秀雅;又像老鹰,矫健而雄浑。
我曾看过他写的《墨池记》,字字珠玑,妙不可言。
曾巩传 阅读答案

曾巩传阅读答案开学了,我们又要开始学习文言文了。
相信对于大多数的同学而言,在考试的时候,文言文都是一件苦恼的事情。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是曾巩任将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
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
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自是外户不闭。
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
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
知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加直龙图阁、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
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
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
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
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
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
拜中书舍人。
甫数月,丁母艰去。
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诗歌鉴赏】曾巩《边将》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曾巩《边将》原文翻译及赏析
曾巩《边将》原文
太祖太宗能得人,长垒横边遮虏尘。
太传李汉超,侍中何继筠,
二子追接吴与孙,镇齐抚棣功业均。
卓哉祖宗信英特,明如秋泉断如石。
一朝出节合二子,口付心随断纤惑。
磨笄之旁郡城下,酒利商租若山积。
二子开库?战士,以屋量金乘量帛。
洪涛入坐行酒杯,牛?羊蒸委若灰。
岁费巨万不计籍,战士欢酣气皆百。
二子按辔行边隅,牙纛宛转翻以舒。
汛扫沙碛无纤埃,塞门千里常夜开。
壮耕老?安且愉,桑麻蔽野华芬敷。
济南远清书乐石,百井夜出摧穹庐。
神哉祖宗知大体,赵任李牧真如是。
汉文龌龊岂足称,郎吏致激面污?。
当今羌夷久猖獗,兵如疽?理须决。
堂堂诸公把旄?,硕策神韬困羁绁。
祖宗宪度存诸书,{灶土换霍}若白日明天衢。
国容军政不可乱,荐此以为陛下娱。
曾巩《边将》翻译
待更新
曾巩《边将》赏析
《边将》是北宋散文家、诗人曾巩的作品。
曾巩的代表诗词作品全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曾巩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曾巩传阅读翻译及注释

曾巩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曾巩传阅读翻译及注释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注】①常平:官仓名。
《曾巩传》阅读答案翻译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甫冠,名闻四方甫:刚刚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贼:残害C.实欲携贰其徒贰:离间D.军民不能自养者养:疗养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请以战喻B.巩取置于法多于南亩之农夫C.遂与之异杳不知其所之也D.援笔而成客逾庖而宴7.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3分)①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③自是外户不闭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⑤资其食饮衣衾之具⑥巩先期区处猝集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巩出任越州通判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曾巩传》原文及译文

《曾巩传》原文及译文《曾巩传》原文及译文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
下面是《曾巩传》原文及译文,欢迎参考!曾巩传曾巩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贱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杀人劫财,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①,使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自是外户不闭。
后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而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②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巩负才名,久外徙,一时后生辈锋出,世颇谓其偃蹇不偶③,而巩视之泊如也。
过朝廷,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注释①保伍:古代百姓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
此处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②委废单弱:家境衰败,无所依靠③偃蹇不偶:命运不济译文曾巩在齐州担任知县,他的管理把快速严厉地打击奸邪之事和盗窃犯罪作为根本。
曲堤有户姓周的人家,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动摇权贵和富有人家,州县里的官吏不敢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
章邱民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抢钱,没有一件事不如愿的。
曾巩让百姓结为保伍,让他们侦查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每次都能抓到盗贼。
从此,百姓不用关门睡觉。
后来迁任洪州。
正逢江西当年瘟疫流行,曾巩命令县镇全部储存药品以备需求,士兵百姓不能养活自己的,招来在官府里吃饭住宿,把吃的喝的穿的全部供应足,分别派医生诊治。
曾巩孝顺长辈,与朋友友爱,父亲已逝,侍奉继母更加周到,在家境衰败的时候,抚养四个弟弟和九个妹妹,做官上学,谈婚论嫁,全是曾巩出的力。
他写文章,思维广阔,当时擅长写文章、作诗词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
曾巩久负才名,长时间地在各地做官,当时官场上有很多后辈出人头地,世间都说他命运不济,但是曾巩把这件事看得淡泊。
宋史文言文翻译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也。
曾祖绍兴,仕唐为舒州录事参军。
祖易,仕汉为殿中丞。
父纯,仕宋为秘书省正字。
巩自幼聪颖,好学不倦。
年十二,能为文。
既长,益务学,通经史,善属文。
举进士,授太平州司法参军。
历官至集贤殿修撰、知制造。
巩为人正直,廉洁自守,不畏权势。
时宰相王安石用事,巩与安石不合,安石欲排挤之,巩不为所动。
后安石罢相,巩乃进言,请罢其新法。
帝纳其言,遂罢新法。
巩在朝,以直言敢谏著称。
尝因上疏,言帝失政,帝怒,欲加罪于巩。
时宰相富弼力救,乃免。
巩以直言敢谏,故人皆敬之。
巩好文学,尤工于诗。
所著《元丰类稿》数十卷,皆当时名士所传诵。
其诗以清丽著称,尤善写景。
有《南丰集》二十卷,亦为后世所重。
巩尝游历四方,所至必访求古迹,考究地理。
归而著《游宦记》一卷,记其所游之地,及所见之人、事。
此书虽简略,然足见其游历之广,学问之博。
巩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病逝,享年五十一岁。
哲宗闻丧,辍朝三日,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宋史称其:“文词清丽,议论正大,为一代之宗。
”后世学者,咸以巩为楷模。
曾巩之文,清丽脱俗,辞藻华美,而义理深邃。
其诗以写景见长,清新自然,颇具画意。
巩虽为宋代文学家,然其作品影响深远,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今将《宋史·曾巩传》译为白话文如下:曾巩,字子固,是建昌南丰人。
曾祖父曾绍兴,在唐朝担任舒州录事参军。
祖父曾易,在汉朝担任殿中丞。
父亲曾纯,在宋朝担任秘书省正字。
曾巩自幼聪明,好学不倦。
十二岁时,就能写文章。
长大后,更加努力学习,通晓经史,擅长写文章。
参加进士考试,被授予太平州司法参军。
历任官职至集贤殿修撰、知制造。
曾巩为人正直,廉洁自守,不畏权势。
当时宰相王安石当权,曾巩与王安石意见不合,王安石想要排挤他,但曾巩不为所动。
后来王安石罢相,曾巩进言,请求废除新法。
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废除了新法。
曾巩在朝中,以直言敢谏著称。
他曾因上疏,直言皇帝失政,皇帝大怒,想要加罪于曾巩。
当时宰相富弼竭力救助,才得以免罪。
《曾巩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巩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
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
③宦:出仕。
④工:擅长。
⑤行义:行为道义。
⑥杨雄:人名。
【试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奉继母益至()(2)一出其力()(3)鲜能过也()(4)遂与之异()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3.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1.周到、周全;全、都;少;代词,代指王安石2.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3.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错就改。
关键词“孝顺、有担当、公正、待人真诚”(结合关键词联系文章作答)【参考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
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
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
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
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
”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
”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巩《任将》原文及译文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曾巩《任将》原文及翻译
曾巩《本朝政要策》
原文:
(宋)太祖之置将也,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
每朝必命坐,赐与优厚,抚而遣之。
尝令为郭进治第,悉用筒瓦①,有司言非亲王、公主不得用之,上曰:“郭进控扼西山十余年,使我无北顾忧,我视进岂减儿女耶?”趣作,无复言。
此可谓隆之以恩矣。
取董遵诲于仇雠,取姚内斌于俘虏,皆用之不惑。
郭进在西山,尝有军校讼其不法。
上曰:“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
”使中人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
此可谓厚之以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