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电子技术

英文名称: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编号:10D2107B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45

总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印刷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工技术

开课系部:机电工程系

二、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研究各种半导体器件性能、电路及其应用的学科。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对各种半导体器件及其电路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分析、设计模拟电子线路的能力。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分析、设计数字电子线路的能力。

课程目标4: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以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好后续专业技术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模拟部分

1、半导体器件

教学内容

本征半导体、半导体与金属导体的本质区别;载流子的概念、半导体及杂质半导体的导电规律,PN结的形成、工作原理及特性;半导体二极管、二极管的应用;双极型三极管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目的要求

了解P型、N型两种杂质半导体的导电规律;掌握PN结的工作原理;理解并掌握二极管的应用分析;了解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参数;理解并掌握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掌握二极管的应用分析电路;掌握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及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2、放大电路基础

教学内容

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图解法、解析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对共发射极进行静态、动态、失真分析,以及消除失真的措施;对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动态分析。

目的要求

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掌握用图解法和等效电路法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动态、失真分析,以及消除失真的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理解并掌握解析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对共发射极和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动态分析。

3、直流电源

教学内容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半波和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简单串联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及其保护措施;集成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目的要求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半波和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并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数字部分

1、数制和码制

教学内容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几种常见的数制;不同数制间的转换;二进制的算术运算;反码、补码和补码的运算。

目的要求

了解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几种常见的数制表示方法;理解并掌握几种不同数制间的转换方法;了解二进制的反码、补码及其算术运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含小数点的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2、逻辑代数基础

教学内容

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与或、异或、同或等逻辑代数的表示方法;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基本逻辑代数的几种表示方法;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掌握逻辑函数的最小项之和标

准形式;掌握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并掌握逻辑函数的多种表示方法;理解并掌握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方法。

3、组合逻辑电路

教学内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常用中规模集成(如8/3优先编码器74LS148、3/8线译码器74LS138、BCD-七段显示译码器74L48、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等)的逻辑符号、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使用8/3优先编码器74LS148、3/8线译码器74LS138和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进行复杂逻辑电路的设计;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使用8/3优先编码器74LS148、3/8线译码器74LS138进行复杂逻辑电路的设计。

4、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教学内容

不同结构触发器(如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等)的动作特点;RS、JK、D触发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若干常用时序逻辑电路(十六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1、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0)的逻辑符号、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目的要求

了解不同结构触发器的动作特点及其逻辑功能;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用74LS160/74LS161设计新的计数器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用74LS160/74LS161设计新的计数器方法。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先修高等数学、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考核采用结构成绩:

学期成绩=理论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40%)(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理论考试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方式考核,任意一部分成绩有不合格时,学期成绩按照不合格部分成绩确定。不合格部分参加补考、重修。

六、使用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书:

1、推荐教材:

钮王杰,电子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2、主要参考书: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马积勋,模拟电子技术重点难点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执笔教师:杨晓鹏教研室主任:裴婧妮教学系(部)主任:许宝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第一章 绪论 1、写出下列正弦电压信号的表达式(设初始相角为零): (1)峰-峰值10V ,频率10 kHz; (2)有效值220 V ,频率50 Hz; (3)峰-峰值100 mV ,周期1 ms ; (4)峰-峰值0.25 V ,角频率1000 rad/s; 解:正弦波电压表达式为 )t sin(V = (t)m θω+v ,由于0=θ,于是得到: (1) V )105sin(2 = (t)4t v π?; (2) V 001sin 2220 = (t)t v π; (3) V 00020.05sin = (t)t v π; (4) V 00010.125sin = (t)t v ; 2、电压放大电路模型如图( 主教材图 1.4. 2a ) 所示,设输出开路电压增益10=vo A 。试分别计算下列条件下的源电压增益s vs A υυο=: ( 1 ) si i R R 10= ,οR R L 10=; ( 2) si i R R = ,οR R i =; ( 3) 10si i R R = ,10οR R L =; ( 4 ) si i R R 10= ,10οR R L =。

电压放大电路模型 解:由图可知,)(i si i i s R R R v v += ,i v L L A R R R v νοοο?+=,所以可得以下结果: (1)si i R R 10=,οR R L 10=时,i i si i i s v R R R v v 1011)(=+=,i i v L L v A R R R v 1011 10 ?=?+=νοοο,则源电压增益为26.810 1111100≈== i i s vs v v v v A ο。 同理可得: (2)5.225===i i s vs v v v v A ο (3)0826.0111110≈==i i s vs v v v v A ο (4)826.010 111110≈== i i s vs v v v v A ο 3、在某放大电路输入端测量到输入正弦信号电流和电压的峰-峰值分别为5μA 和5mV ,输出端接2k Ω电阻负载,测量到正弦电压信号峰-峰值为1V 。试计算该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v A 、电流增益i A 、功率增益p A ,并分别换算成dB 数 。 解:电压增益 200005.01=== V V v v A i v ο dB A v 46)10lg 2(lg 20)102lg(20200lg 20lg 2022≈+=?== 电流增益 100105200016=?Ω== -A V i i A i i ο

完整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 [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 [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贯彻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类为数字电子技术。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电子技术工艺技能和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使用元器件的能力、读识常见电子线路图的能力、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能复述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并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

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内与课外实验,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加大实验比重,使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培养学生查阅科技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 的电学问题;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 课程基本理念]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充分体会有关电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有机结合时代的新产品;创造团结协作的氛围,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知能力;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 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与要求考核要求 号 1 晶体二极1 、熟悉二极管器1. 半导体的概念;二极管的单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实验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实验大纲 实验面向的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的专业:面向全校开设有电子技术和电工学的所有电类和非电类专业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课程是以下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采矿工程、地质过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工程、电子商务(网络应用)。 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总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学时、实验学时):最多76+76(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最多60(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学时:16 课程包括的实验个数:8(可开12) 实验目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一门应用广泛而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能应用学到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加深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内容的理解。 一、实验理论课教学实验内容 1、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 电子测量的特点;测量与误差;基本误差分析、误差传递、减小误差方法、共地问题、共地与屏蔽 2、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与使用: 晶体管图示仪 万用表(指针式、数字式) 晶体管电压表、数字电路实验箱 双通道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直流稳压电源

3、电子测量的基本方法: 常用电子元件参数测量 集成电路的测量 电压与电流的测量 时间与频率及相位的测量 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单元实验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原理与使用 实验类别: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所掌握实验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正确使用方法,能分析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减少误差的方法。 实验内容:用示波器观察交流正弦波、方波及三角波信号并计算频率与振幅。晶体管毫伏表测量交流信号,正确判断幅值,用万用表测量直流信号,熟悉其功能。 实验要求:自觉遵守实验规则,熟悉仪器、仪表上各部分作用与功能,正确使用测量仪器。 主要仪器设备: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万用表。 实验中注意事项: 在测量中应正确进行测量、调节,防止因连接不当或过载造成仪器仪表损坏及出现较大误差。 实验二晶体二、三极管及电子元件的测试 实验类别:演示性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晶体管图示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用图示仪测量晶体管主要参数的方法。 掌握用万用表测量二、三极管电极性的方法。熟悉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的识 别方法。 实验内容:利用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特性,画出观察到的曲线。利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正反向电阻、三极管的类别、电极及放大能力,各电阻电 容的识别与测量。 实验要求:掌握晶体管图示仪及万用表对晶体管等电子元件的测量方法,判断各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 学时: 88 学分: 4.5 适用专业:机械类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含线代) 一、课程教学目标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电路 (1)了解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 (2)了解电路主要物理量的定义。 (3)掌握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路的基本元件 (1)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 (2)掌握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外特性。 3、电路的基本定律 (1)了解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主要内容。 (2)掌握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的方法。 4、电路的分析方法 (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 (2)学会运用电压源、电流源的互换方法。 5、正弦交流电路基础 (1)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3)掌握分析单一参数元件的交流电路。 6、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1)了解谐振的基本概念以及RLC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和特点。 (2)掌握RLC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3)掌握阻抗串、并联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7、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了解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2)掌握三相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3)掌握负载两种连接形式的相、线电压,相、线电流的关系。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设计思路 (3) 三、课程目标 (4)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5) 五、课程实施建议 (9) 六、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15)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学时:90 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一门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部分,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先导课程:电工技术应用 后续课程:电子CAD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山东学院 Shandon University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编写时间2016年3月 教务处制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212001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类型:必修课 学时:64 学分: 3.5 应开实验个数:6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适用层次、专业:高职,电子信息工程 一、实验总体目标与任务 使学生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以及电路之间的互联匹配等基本知识之后,学会阅读器件产品手册,了解以最少量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出满足技术要求、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的应用电子电路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初步具备模拟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调试能力。 二、本课程对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 要求掌握电子元件的识别与焊接技术,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技术,理解简单电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能运用常用电子仪器测试与调试模拟电子电路。 四、实验目的及内容 实验项目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2学时) 【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内容】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 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 轴位移”( )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t/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a. 校准“校正信号”幅度 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幅度,记入表1-1。 表1-1 注:不同型号示波器标准值有所不同,请按所使用示波器将标准值填入表格中。 b. 校准“校正信号”频率 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周期,记入表1-1。 c.测量“校正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调节“y轴灵敏度”开关及微调旋钮,并移动波形,使方波波形在垂直方向上正好占据中心轴上,且上、下对称,便于阅读。通过扫速开关逐级提高扫描速度,使波形在X?轴方向扩展(必要时可以利用“扫速扩展”开关将波形再扩展10倍),并同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从显示屏上清楚的读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记入表1-1。 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关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KHz、100KHz,有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Foundamentals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各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对象是半导体器件及其组成的各种基本单元电路和由基本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装置。单元电路包括分立元件单元电路和集成单元电路。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由集成电路或(和)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电路单元进行分析和设计,并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应用这些单元电路构成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先进,及时反映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始终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该门课程使学生逐步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学会和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 方法和研究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器件方面: ①掌握常用的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并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 ②了解模拟集成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 2、电路方面: ①掌握共射与共集放大器、差动放大器、基本运算放大器等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 ②熟悉功率放大器、振荡器、整流器、稳压器以及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某些功能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 ③熟悉放大器中的负反馈,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掌握负反馈的基本形式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④了解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分析方法方面 ①掌握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能确定放大电路的工作点,掌握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能求放大 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 ②能对放大电路单元进行近似估算。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401006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学时:154学时+1周综合测评 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下学期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作为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三位一体、以赛促学”项目的重点改革科目,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以“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本课程工作任务的实施,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器件使用,理解典型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特性,了解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过程,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环节的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培养学生进行电气与自动控制设备技术改造、调试与维修的熟练技能打下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以典型电子产品单元电路的分析、制作、调试为手段,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数模电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的基本技能,具备电子电路的应用能力,了解从电子电路到电子产品的设计思路,掌握电路设计制作技术报告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相关知识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 (一)知识目标 数字电路部分: 1)掌握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的方法; 2)掌握逻辑事件的基本描述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3)掌握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以及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

《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电子技能与实训 二、对象:三年制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课时:102 学分:6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电子线路知识的能力和从事电子产品生产与开发的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能阅读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 会借助手册查阅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的有关数据。 会正确识别使用电子元器件和材料。 能熟练地装接电子电路并使用电子仪器进行调试。 能解决电子电路制作及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会对所制作电路的指标和性能进行测试并能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即以“实训项目”为核心重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让学生先做,在真实的情景中,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来感知、体验和领悟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注重项目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层次性,加强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有效整合。学生可达到维修电工中级技能对电子技术操作的要求。 七、内容要求 (一) 电子元器件与材料 1. 熟悉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型号、文字符号、外型、特点及使用方法。 2. 掌握常用元器件性能好坏的判别方法和引脚认定方法。 3. 能根据电路要求正确选用元器件。 4. 了解常用电子材料的类型、特点并能正确使用。 5. 能借助手册或工具书查阅电子元器件与材料的有关数据。 (二) 常用工具与仪器仪表 1. 熟练掌握常用电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2. 熟练掌握万用表、低频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稳压电源、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3. 会用电子仪器仪表对电子电路进行调试。 4. 会用电子仪器仪表对电路的指标和性能进行测试。 (三) 电子产品的设计 1. 能叙述电子产品的一般设计过程,了解电子电路的设计过程。 2. 会查阅各种相关手册。 3. 了解简单单元电路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4. 能对电路的性能和指标进行改进。 (四) 电子电路的装接 1. 了解电子电路在装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能根据装接工艺要求熟练装接电子电路。 (五) 电子电路的调试与制作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Experiments of analog electron technology 一、课程编码:1021004006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是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和学习过程。 2、通过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子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及它在物理学科应用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引导、启发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课程总学时: 30 学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时数)[理论: 0 学时;实验: 30 学时] 四、课程总学分: 1 学分(严格按教学计划学分) 五、适用专业和年级:物理教育学;2006级。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 八、大纲内容: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内容] 1、示波器的检查与校准; 2、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交流电压及周期; 3、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 4、用示波器测量相位; 5、毫伏表与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的比较。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SS-7802示波器一台; 2、EM1642信号发生器一台; 3、DF1701直流电源一台; 4、DF2170毫伏表一台; 5、UT56数字万用表一只。 实验二、晶体管元件的认识和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万用表鉴别晶体管的性能; 2、了解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简单原理及使用方法,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特性曲线和参数; 3、绘制小功率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并运用特性曲线求参数。 [实验内容] 1、用数字万用表鉴别晶体三极管的性能; 2、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2、UT56数字万用表; 3、晶体三极管(3A X31、901 4、9015)、稳压管。

(完整word版)汽车电子技术教学大纲2018版

黄淮学院《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课程教案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321201814 课程名称: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教案3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教案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一般分析方法和基础技能,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考虑到课程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作原理要有所了解,更重要的要加强对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从高职学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一总目标出发,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较大程度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中,将实验室、实训室与教室整合为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情景氛围教学平台。即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情景氛围的教学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室配置了常用工具、通用电子仪器仪表、常用元器件、实验实训装置等设施。创造了任务和条件就在手边的氛围环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践学习的欲望、兴趣和冲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技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 (2)掌握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并会分析具体的电子电路; (3)会使用万用表等常用电工仪表及常用电子仪器仪表来检测电子电路; (4)能阅读与理解整流电路及典型稳压电源的原理图; (5)能阅读与理解典型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 (6)能了解集成电路基本常识;重点理解集成电路在工业中的应用; (7)会使用常用电子仪表进行数字电路的测量与调试; (8)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撰写实验、实训技术报告和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 (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 Experimet of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2、课程编号:132000771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4、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5、课程总学时: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80学时,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122学时 6、实验学时:32学时, 7、实验学分:1学分 8、先修或同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电工电子学 9、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10、大纲执笔:应用电子教研室王艳红职称:副教授 11、大纲审批:

12、制定时间:2006年3月19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工与电子学》是非电类专业一门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实验是课程的重要部分,是非电类专业的必修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理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电路与电子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且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电路与电子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其中以培养学生实践基础和实践理论为主,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根据非电类专业的特点及要求。它把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在相应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课程的实践与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掌握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测试方法和测试技能。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专科层次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2、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从使用的角度能够掌握电路基础知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使用方法,为本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路中的相关基本概念、电路分析的基本知识及分析方法。具体内容有: 1、熟练掌握电路中的基础概念; 2、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及相关计算; 3、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实际运用; 4、电工仪表的运用; 5、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分析方法。 三、教学条件 1、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 2、实践教学在电工实验室进行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本课程要实现教、学、做相结合,采用电路实例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和出发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精讲多练,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的操作能力。让学生针对上课使用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强学习效果。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测验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课后作业提交和课堂提问三个部分,平时考核着重于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通过平时作业和课堂提问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本课程采用闭卷形式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电工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电路分析方法相关知识的考核,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七、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电工电子技术》林平勇髙嵩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2、主要参考书: (1)《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操作》齐向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2)《计算机应用基础》管会生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3)《计算机应用基础》彭宣戈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习题答案全解1

第1章习题及答案 1.1.在图题1.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5V ,t u i ωsin 10=V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o u 的波形。 o o (a) (b) (c) (d) 图题1.1 解:(a )图:当i u > E 时,o u = E ,当i u < E 时,i o u u =。 (b )图:当i u < E 时,o i u u =;当i u > E 时,E u o =。 (c )图:当i u < E 时,E u o =;当i u > E 时,i o u u =。 (d )图:当i u > E 时,i o u u =;当i u < E 时,E u o =。 画出o u 波形如图所示。

V u i / u o /u o /u o /u o / 1.2.有两个稳压管D Z1和D Z2 ,其稳定电压分别为5.5V 和8.5V ,正向压降都是0.5V 。如果要得到0.5V ,3V ,6V ,9V 和14V 几种稳定电压,问这两个稳压管(还有限流电阻)应如何连接?画出各个电路。 解:各电路图如图所示。(a)0.5V ;(b)3V ;(c)6V ;(d)9V ;(e)14V 。 R L R L (a) (b) R L R L R L (c) (d) (e) 1.3.在如图题1.3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的应用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1.0V 试问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为什么?

U 图题1.3 解:若输入电压U I =1.0V ,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因为发光二极管正向工作电压为2~2.5V 。 1.4.光电二极管在电路中使用时,是正向连接还是反向连接? 解:光电二极管在电路中使用时,是反向连接,因为光电二极管工作在反偏状态,它的反向电流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用于实现光电转换功能。 1.5.某二极管的管壳标有电路符号,如图所示,已知该二极管是好的,万用表的欧姆档示意图如图题1.5 所示,(1)在测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两根表笔如何连接?(2)在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时,两根表笔又如何连接?(3)两次测量中哪一次指针偏转角度大?偏转角度大的一次的阻值小还是阻值大? 图题1.5 解:(1)在测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 (2)在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时,黑表笔接负极,红表笔接正极。 (3)第一次测量中指针偏转的角度大,偏转角度大的一次阻值小。 1.6.有两个三极管分别接在放大电路中,今测得它们的管脚对地的电位分别如表题1.6所列,试判断(1)三极管的管脚,并在各电极上注明e 、b 、c ;(2)是NPN 管还是PNP 管,是硅管还是锗管? 表题1.6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学科课程标准

吉林财经学校 电子教研室 《电子技术基础》学科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电子技术方面的入门性质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某些领域,以及为电子技术基础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为保证教学的规范性及计划性,本着及时反映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随着技术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原则特指定本课程标准。要求授课教师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要求先行学完物理和电工基础。 (三)设计思路 1.体现21世纪电子技术的新知识、新器件、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2.体现能力本位的职教特色。 3.吸收了本课程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充分考虑中专学校的教学实际,力求内容简洁、重点突出。 4.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强提高应用能力的实验。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同时课程进行整体优化。 (一)课程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是: 1. 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能力目标是: 1.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 2. 能阅读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3. 具有查阅手册等资料的能力; 4. 能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简单故障。 思想教育目标是: 1. 初步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A. 模拟电路部分 1. 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并正确使用。 2.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和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和动态性能 计算和分析。熟悉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 掌握运算放大器特点、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线性和非线性)。 4. 掌握放大器反馈极性的判别、负反馈的基本方式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 掌握正弦波振荡器、整流器、稳压器、比较器、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 理及主要应用。 6. 正确运用下列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静态工作点、输出幅度和波形失真的图解法; 分析运算放大器的虚短、虚断法;判断正、负反馈的瞬时极性法;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时的估算法。 7. 具有以下能力:初步读图能力;具有对基本电路性能指标的定量估算能力;根据 功能要求,具有选定适当基本电路和选择元器件的能力。 B. 数字电路部分 a. 器件及电路方面 1. 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正确理解正、负及混合逻辑; 2. 熟悉集成门和集成触发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 3. 掌握基本功能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b. 基本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专业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介绍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等,进而说明各种基本电路的应用范围、效率和形式。重点介绍常用基本器件、整流、滤波、稳压、放大电路等,同时介绍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和数字电路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基础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主要参数及应用。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理解放大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4)掌握常用器件的识别和简单测试。 (5)掌握单级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6)掌握整流电路的输出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 (7)掌握本门电路的符号及逻辑功能、基本触发器的符号及逻辑功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等技能训练课程的衔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充分发挥模型、实物、示教板、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注意因材施教,对部分内容的应用实例可适当取舍,充分提高课 堂教学的效果。 (2)在教学叙述时,注意前后呼应和一致性。例如,在介绍器件时,可依结构、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具体应用这一思路进行;讲放大电路时,可将典型电路讲清讲透,然后再延伸到一般电路、实用电路。以典型带动一般;对整流电路,注意二极管整流和晶闸管整流的对比,突出其区别,以加深印象;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数字电路,强调其外部特性和功能。教师备课时适当参阅相关参考书,吃透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s 课程编号:12314020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总学时数:80 学分:4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类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的测试手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应用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容及要求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教学容 1.1半导体基础知识 1.2半导体二极管 1.3半导体三极管 1.4场效应三极管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及其伏安特性、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管伏安特性

难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及其伏安特性。 理解: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管伏安特性。 了解:场效应管基本知识。 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 1、教学容 2.1 放大电路的基础知识 2.2 放大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 2.3 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 2.4 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2.5 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2.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7多级放大电路 2.8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放大电路工作状态分析、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难点: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放大电路工作状态分析、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理解: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编写日期:2015.10 适用对象:本科执笔:彭小娟 学时数:72 审核: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通讯、计算机等电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本课程72学时, 其中实验10学时。本课程主要介绍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模拟信号运算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波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为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内容安排上侧重于基础理论和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主要内容是:半导体的特性、半导体二极管、双极型三极管、场效应管 重点:PN结的单向导电性与各种电子器件的主要特性及主要参数 难点:各种电子器件的主要特性 第二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是:放大的概念、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放大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 要求: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理解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意义及简化小信号模型。掌握电压放大倍数、源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估算,了解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概念。理解射极输出器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特点。了解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特点。了解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光电耦合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理解多级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 重点:各种放大电路的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意义及简化小信号模型,掌握电压放大倍数、

《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模拟电路; 所属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模拟电路》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通过对常用半导体器件、模拟电路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本课程应开设在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未开设)课程之后,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系统学习电子技术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后续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实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四)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主编(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于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元器件(要求列出章节名) 第一节半导体基础知识 第二节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节双极型晶体管 第四节场效应管 第五节晶闸管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8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半导体基础知识;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场效应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晶闸管的结构、 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 【重点掌握】:PN结特性及PN结方程;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了解】: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结构及主要参数。 【难点】: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四节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第五节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12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通路与甲流通路,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 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重点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 电路。 【了解】:放大的概念。 【难点】: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 第一节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第二节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