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有机化学 开题报告
化学开题报告(7篇范文)

化学开题报告(7篇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化学开题报告(7篇范文)【第1篇】化学开题报告化学开题报告范文化学开题报告的格式与内容是什么?化学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呢?一起来参考一下本店铺带来的化学开题报告范文吧!化学开题报告《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提出为进一步总结、完善、提升近年来的课改经验,今年洛江区教育局明确提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效益为中心的理念,积极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避免无效教学,减少低效教学,提高有效教学的力度,因此,根据我区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化学学科特点,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好地发挥学科带头人和进修学校的研究、服务、指导作用,特提出《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
化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化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领域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科技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重要支持。
因此,本次毕业设计选题旨在深入探讨某一特定化学领域的研究问题,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选题内容与研究目的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基于纳米材料的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旨在通过对纳米材料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副产物生成方面的作用机制,为绿色合成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次毕业设计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纳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表征分析纳米材料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性能评价催化机理及反应动力学研究2. 研究方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纳米材料催化剂进行制备和表征建立有机合成反应体系,考察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效果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分析,揭示催化机理及反应动力学过程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的开展,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成果:系统性地总结纳米材料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新型纳米材料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性能优势和作用机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和优化方案,实现有机合成反应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五、进度安排与参考文献进度安排第一阶段(第1-4周):文献调研与选题确定第二阶段(第5-8周):实验设计与方法建立第三阶段(第9-12周):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第四阶段(第13-16周):撰写毕业论文及答辩准备参考文献Zhang, L.; et al. Nanomaterials in catalysis. Springer, 2019.Li, Y.; et al. Nanostructured catalysts for organic synthesis. Wiley-VCH, 2020.Wang, J.; et al. Catalytic mechanisms of nanomaterials. Elsevier, 2018.以上为本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内容,希望能得到指导老师和专家们的指导和支持,共同努力完成这一重要课题。
化学开题报告范文

化学开题报告范文化学开题报告范文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某种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导。
二、背景介绍本研究关注的是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催化剂是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而不会被反应所消耗。
催化剂的应用广泛,包括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等领域。
本文选取了一种常见的催化剂——铂金,探究其在氧化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前景。
三、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验室常用的方法,通过制备样品、测定反应速率和分析产物等步骤来研究铂金催化剂的性质和反应机理。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制备铂金催化剂样品:将铂金与载体材料混合,并在适当温度下进行煅烧,制备出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铂金催化剂。
2. 测定反应速率:将催化剂与反应物混合,加热至一定温度,记录反应速率的变化,并通过测定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
3. 分析产物:通过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确定反应机理和产物的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测定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有关铂金催化剂的结果。
首先,我们发现铂金催化剂能够显著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使反应速率提高数倍甚至数十倍。
这是由于铂金催化剂能够提供活化能降低的反应路径,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其次,我们还发现铂金催化剂对反应的选择性有一定影响,能够促使某些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得到特定的产物。
这为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应用前景铂金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汽车尾气净化为例,铂金催化剂能够将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转化为无害的气体,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此外,铂金催化剂还可以应用于石油加工、有机合成和能源转化等领域,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六、结论通过对铂金催化剂的研究,我们揭示了其在氧化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前景。
化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化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化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领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论文选题旨在探索某种新型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以期为新材料的合成和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设计和合成一种新型催化剂,并探索其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设计并合成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
2. 催化剂的表征与优化:利用各种表征手段,如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详细的表征,并通过优化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提高其催化性能。
3. 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将合成的催化剂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探索其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效果,并对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4. 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性研究:通过实验验证和表征手段,评估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性,并探索提高催化剂寿命的方法。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计算、化学合成、表征分析和反应机理研究等。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1. 理论计算: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理论预测和计算模拟,为合成和优化催化剂提供指导。
2. 化学合成:根据理论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合成路线和反应条件,合成目标催化剂。
3. 表征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详细表征。
4. 反应机理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机理,揭示催化剂活性位点和反应中间体的形成过程。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通过本论文的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和创新点:1. 合成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为有机合成领域提供新的催化剂设计思路。
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方法,分析比较法,以及通过图书馆,因特网和指导老师提供的信息,查找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依据前人研究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试验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并与指导老师,同学之间交流讨论,最后写论文。
四、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2014/09—2014/10论文开题,确定题目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具有优良结构或性质的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层出不穷,比如各样含氮、含氧有机配体和各类金属离子自组装合成的具有丰富空间拓扑结构的新型MOFs材料,以及大量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性诸如气体储存或吸附、光、电、磁、离子交换等的新型配合物。近年,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更是激发了研究者们的空前的探索热情,如何定向设计、修饰、合成新型结构或具有优良功能性配合物材料成为该领域研究者追求的目标。
[10]宋玉梅.吡啶酰胺与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
[11]王娜,贺新前,林秋月,郝仕油,朱红娟. N,N′-双(2-吡啶甲酰胺)-1,4-二乙烯三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0,02:141-146.
[12]张爱萍.基于吡啶共轭氨基三唑的Cu(Ⅰ)/Cd(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D].汕头大学,2011.
2014/10—2014/11查找相关领域的理论,成果
2014/11—2015/01进一步的试验最终得出实验结果
2015/03—2015/04完成论文初稿,呈导师审阅
2015/04—2015/05修改论文,完成定稿
2015/06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
[1]罗世霞,陈晓靓,朱淮武,张笑一,卫钢. 2,6-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吡啶及镍(Ⅱ)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学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03:805-808.
有机合成类的开题报告

有机合成类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将重点研究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在该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首先介绍有机合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阐述了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
然后,对有机合成的常见反应进行详细讨论,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等。
最后,介绍了一些新颖的有机合成方法和策略,以及当前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有机合成作为有机化学的基石,对于合成有机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其在医药、农药、功能材料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机合成的目标是通过有机化合物的化学转化来合成目标分子,这意味着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和键的连接方式来获得所需的化合物。
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机合成方法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有机合成领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2.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在有机合成中,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是选择适当的起始物质,并利用适当的化学反应方法,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和键的连接方式来合成目标分子。
有机合成的关键是在分子中引入所需的官能团,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目标。
3. 常见有机合成反应3.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一种将一个官能团替换为另一个官能团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酸酯的酸水解反应、酰卤的酰化反应等。
取代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反应,广泛应用于构建分子骨架和引入新的官能团。
3.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一种在有机化合物中加入新的原子团或官能团的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包括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和自由基加成反应等。
加成反应广泛应用于构建碳碳键和构建碳杂原子键。
3.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一种通过去除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官能团来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消除反应包括酯缩合反应、醇酸缩合反应和脱羧反应等。
消除反应通常通过消除分子中的水或碳酸二氧化来实现。
3.4 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一种在有机化合物中重新排列键的连接方式的反应。
常见的重排反应包括酮-醇互变异构、烯-环互变异构和Cope重排等。
重排反应通常通过原子的迁移和键的重新连接来实现。
高中学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学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高中学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一、研究背景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转化等方面,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有机化学的学习往往被学生认为是难度较大的难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足是影响学生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中学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提高学生有机化学学习的效果。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高中学生有机化学学习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2. 探究高中学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发现有效的培养策略;3. 提出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方案,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内容1. 对高中学生有机化学学习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2. 探究高中学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量化评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3. 开发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软件或APP,设计实验课程;4. 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5. 提出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方案,推广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四、研究方法1. 调研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有机化学学习的情况;2.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课程和软件或APP开发,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3. 统计分析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研究预期成果1. 探究高中学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有效策略;2. 开发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软件或APP;3. 提出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方案,促进学生有机化学学习效果的提高。
六、研究意义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难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足是影响其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中学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提高学生有机化学学习的效果,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化学论文开题报告1. 引言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转化的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探讨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本文旨在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标、研究方法以及预计的研究结果。
2. 研究背景近年来,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以及日益增长的人口等问题催生了对可持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见的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高温、高压、有毒废物等问题,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开发更高效、环保的化学反应方法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3. 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种新的化学反应方法,旨在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够应用于产业化生产中。
4. 研究方法为达到研究目标,本次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a) 文献调查:了解已有的相关研究,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的基础。
b) 反应条件优化: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对反应效果的影响,并选择最佳条件。
c) 催化剂设计与合成:设计和合成新型催化剂,并评估其对目标化合物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d) 反应机理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等手段,深入研究反应机理,为进一步改进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e) 反应工艺优化: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反应的工艺流程,考虑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耗等因素。
5. 预计的研究结果本次研究预计能够实现以下几点结果:a) 发展一种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b)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提高目标化合物的转化率和产率。
c) 揭示研究反应机理的关键步骤和反应中的关键中间体。
d) 提出高效且环保的化学反应工艺,并具备产业化生产的潜力。
6. 结论本次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化学反应方法,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我们预计能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文所述研究方法和预计的结果,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的基础,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文献检索及参考文献目录(列明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名称及检索策略,参考文献至少15篇以上):
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名称:
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科学院、ACS(美国化学会)、RSC(英国皇家化学会)、德国Wiley数据库等。
文献检索策略:在数据库中查找配合物、氮杂环配合物、咪唑二四唑等文献。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配位化学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沿学科,主要研究对象为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s,简称配合物) 。50年代以来以其与有机合成化学和结构化学相结合为特点,开始了无机化学的复兴时期,从而在实际上打破了传统的无机、有机和物理化学的界限,进而成为各化学分支的结合点。在众多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以其花样繁多的价键形式和空间结构,在化学键理论发展、配合物性能等多样性方面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随着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以及分子轨道理论的相互交叉,不断发展,配位化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再作为无机化学的边沿科学,突破传统配位化学概念,成为一门独立的化学分支而活跃于化学科学领域。
[1]徐志固. 现代配位化[M], : 科学工业,1987.
[2]游效曾,孟庆金,万书.配位化学进展[M].:高等教育.2000.
[3]为银,配位化学(第一版)[M],化学工业,2004.
[4]郭宝章. 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纳A.Werner[J]. 化学教育, 1981, (6): 37.
[5]A.Q.Wu,S.H.Wang, F.K.Zheng, etc. Tunable photoluminescence of a dual-emissive zinc(II)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an in-situ generated tetrazole derivative and benzenetetracarboxyli[J].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09.1(6):20-22.
[8]Kanagathara N , Disli A , Saglam S ,etc.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5-(benzylthio)-1-cylopentyl-1H-tetrazole[J].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14.07(071):1011-1018.
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合物的合
成与表征
学 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年 级20xx级专 业化学(师)
班 级xxxxxxx学 号xxxxxxxxxxx
姓 名xxx
校导师xxx职 称xxx
校外导师职 称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7]Bozkurt Ayhan ,Sinirlioglu Deniz , Muftuoglu Ali Ekrem , Novel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 based on poly(vinyl phosphonic acid) and poly (5‐(methacrylamido)tetrazole)[J].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2010.05(18):260-269.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所涉及围比较广,实际应用也是比较多,包括在农药、医药以及材料方面等。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含有一个或多个N原子,N原子能与金属进行配位,形成σ配位络合物,另外,对于绝大部分的含氮杂环是具有芳香性的,对于研究π络合物(如茂金属等),是具有很广的研究空间和很深的研究价值的。
四唑及其衍生物具有高氮含量、高生成焓、易于实现氧平衡、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目前对于多氮含能化合物的研究成为了国际含能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如作为高能钝感炸药、火箭推进剂、气体发生剂以及焰火剂等。同时由于其分解产物为清洁的氮气,因此多氮化合物被称为“绿色含能材料”。此外, 四唑类及其衍生物在各种功能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可作为碳化氮纳米材料的前驱体;部分四唑类化合物还可用作生物医药材料、农药材料等;结构中的氮原子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还用于合成结构新颖的功能配合物材料。 理论上多氮化合物中直接相连的氮原子数目越多, 生成焓越大, 分解产物中清洁N2所占比重也越大。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容(论文提纲):
本课题用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位形成新型金属配合物。开展含氮杂环配体的功能金属配合物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配位化学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能为这类化合物在各种不同领域的应用打基础。
1、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的研究:溶剂扩散法、挥发法、水热法等。
本次课题所选用的咪唑二四唑配体是典型的氮杂环化合物,基于文献的检索,发现含氮杂环的配合物因其独特的性质在材料、医学、药学等科学领域显示出应用前景,本课题研究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重点对配体的配位方式,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晶体生成方式进行探究,并对其晶体所具有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存在的潜在应用价值前景,对促进配位化学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反应条件的研究:①Mg(II)盐、 Ca(II)盐的种类和用量
②配体的用量及溶剂的种类和用量
③不同的反应时间。
④不同的pH;
⑤ 不同的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
3、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仪器分析手段对所得配合物进行表征。
4、分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结构分析研究,对分子自组装的本质和规律做探讨和分析,开拓创造新的分子物种。
[6]Q.Gang, W.G.Zhang, Y.Dai, An efficient synthesis d by graphene[J].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2009.02(158):1149-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