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子午线轮胎基本组成与结构

合集下载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生产工艺课件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生产工艺课件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生产工艺课件
2 子午线轮胎结构特点
BRDI
● 5 操纵稳定性好
表1-9 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全油门加速试验结果
轮胎类型 档位
加速中止速度 /(km•h-1)
加速油耗 /(L•100km)
加速时间/s
4
71.8
6.50-16
5
62.0
32.56
40.2
26.60
47.5
4
75.0
公路实用油耗试验
平均油耗/(L•100km) 节油率/%
23.85
9.52
26.36
0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生产工艺课件
2 子午线轮胎结构特点
BRDI
❖ 子午胎的优越性
● 滚动阻力低、节省燃料 ● 高速安全、生热低 ● 耐磨、耐刺、耐用 ● 减震、舒适 ● 操纵稳定性好。
子午胎帘线的排列方式,消除了斜交 胎交叉排列层间剪切移动造成的内部 磨擦,因此生热低,消耗能量少。此 外,由于胎体帘布层数较少,胎侧较 薄,也便于内部积热的散发。 又因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生产工艺课件
2 子午线轮胎结构特点
BRDI
❖ 子午胎的变形特点
二大: ① 轮胎侧向变形大,即在轮胎断面宽方向上的变形大; ② 轮胎法向变形大,即轮胎垂直于地面方向上的变形大,胎体下沉量大。
子午胎的变形特征,
四小:
决定了它的使用性
① 胎冠周向变形小,即轮胎胎能冠的圆优周越方性向。上的变形小,也叫纵向变形小;
② 胎冠周向滚动变形小,即轮胎在地面每滚动一周所产生的胎冠周期变形小;
③ 高速旋转下的轮胎变形小
④ 轮胎材料剪切变形小。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生产工艺课件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一、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1.轮胎构造简单而紧凑:子午线轮胎由内胎、带胎和胎面组成。

内胎起到充气密封作用,带胎是提供轮胎整体强度和保持轮胎形状的结构层,而胎面是提供与地面接触的橡胶层。

相比传统斜交帘式轮胎,子午线轮胎的构造更紧凑,有利于轮胎的性能提升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2.带胎采用钢丝帘布:子午线轮胎的带胎采用钢丝帘布,它是由多根钢丝束层叠而成。

钢丝帘布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刚度,可以提供良好的轮胎侧向稳定性和负载传递能力。

4.胎面花纹设计更科学:子午线轮胎的胎面花纹设计更科学,通过改变花纹形状和排列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降低噪音和提高轮胎的排水性能。

此外,子午线轮胎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和气候条件设计不同的花纹,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二、子午线轮胎的生产工艺1.钢丝帘布制作:子午线轮胎的带胎采用钢丝帘布,钢丝帘布的制作是轮胎生产的关键环节。

制作钢丝帘布的工艺包括拉丝、编织、浸胶和固化等。

首先,将钢丝拉制成规定直径的丝束,并经过锡膏涂覆,然后通过编织机将钢丝丝束编织成帘布。

最后,将编织好的帘布浸泡在胶料中,再进行胶料固化,形成最终的钢丝帘布。

2.胎面胶料制作:子午线轮胎的胎面采用橡胶材料,胶料的制作是轮胎生产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胶料的制作工艺包括研磨、混炼、压洛和成型等。

首先,将橡胶原料研磨成细粉,并与其他化学物质进行混合,形成胶料。

然后,将胶料放入压洛机中压洛,以提高胶料的塑性和可加工性。

最后,将压洛好的胶料放入成型机中进行成型,形成最终的胎面胶料。

3.胎体组装和胎面贴合:子午线轮胎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内胎、带胎和胎面组装成整体。

首先,将内胎放入带胎内,并用钢丝将其紧密固定。

然后,将带胎和胎面放入模具中,并进行胎面贴合。

在贴合过程中,需要将胎面橡胶表面与带胎表面完全贴合,以确保轮胎的质量和性能。

4.胶囊硫化和成品检测:子午线轮胎的最后一个生产环节是胶囊硫化和成品检测。

全钢知识

全钢知识

钢丝圈
休息
第二部分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技术特点
高强力 趾口钢丝 及 补强结构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1、 胎冠 、 胎冠是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位,是轮胎的最表层,所以要求胎冠必须有 良好的耐磨性能,有一定的抓着力、防侧滑性,而且要耐日光老化和耐臭氧 老化,耐刺扎、减少崩花掉块等性能, 胎冠胶特点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胎冠与地面的移动和蠕动相对斜交胎较小,牵引力和 侧向力较高。子午线轮胎胎冠胶多采用全天然胶或高比例天然胶,性能要求 高定伸、高硬度、抗切割、抗撕裂和抗湿滑。还可采用部分白炭黑以提高胶 料的耐撕裂能力,减少崩花掉块。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4. 5 轮胎强度标识—层级(PR)和负荷范围(LODA RANGE X) “层级”(PR)表示轮胎在规定使用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允许负荷的 特定强度指标,只代表近似于该数目棉帘线层数所承受的强度。 “负荷范围”表示轮胎在规定使用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允许负荷的特 定强度指标,它于层级有对应标识字母,如LODA RANGE H中的H表示16层 级, LODA RANGE G中的G表示14层级。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4.14 0°带束层接头方向标识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胎侧上规格名称前均标有 层的缠绕方向。如: ,表示轮胎的0°带束
图标表示该种轮胎的0°带束层的接头方向为由里向
外逆时针方向缠绕;反之为顺时针方向缠绕。这主要是告诉轮胎翻新打磨时 要顺箭头方向打磨,不要反向打磨,否则会损坏带束层。
4.15 其它标识 轮辋宽度标识,如:RIM 8.25,RIM 7.50等。 模号,如:RSP028-01,RSP038-10等。 产地,如:MDAE IN CHINA 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SAFETY WANRNING。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1.子午线结构:子午线轮胎的主体部分由多根尼龙帘布纤维组成,这些纤维以等距的直线形式穿插在胎面和胎侧之间形成子午线结构。

相对于传统的斜交帘布结构,子午线结构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均匀的车辆支撑力。

2.高强度胎帘:子午线轮胎采用高强度的尼龙帘布纤维,这些纤维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够承受更大的胎压和车辆负荷。

3.胎侧加强片:子午线轮胎的胎侧部分会加入加强片,以增强胎侧的刚度和稳定性,提高轮胎的侧向稳定性和抗侧滑能力。

4.花纹设计优化:子午线轮胎的胎面花纹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制动性能和排水能力。

不同类型的子午线轮胎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路况设计适合的花纹。

1.帘布纤维制备:首先需要制备高强度的尼龙帘布纤维。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尼龙纤维浸泡在特定的化学溶剂中,经过纤维融合、纺丝和拉伸等工艺步骤制备出高强度的帘布纤维。

2.胎体制备:将制备好的帘布纤维通过机械设备进行编织或织造,形成胎体的骨架结构。

这个骨架会进一步与其他材料结合来提供轮胎的整体性能。

3.胎面胎侧制备:根据轮胎的设计要求,对胎面和胎侧进行加工处理。

通常会使用硫磺进行胶料的硫化反应,以提高胶料的强度和弹性。

4.胎面花纹制作:将轮胎花纹设计的模具放置在硫化胶料上,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压实和固化,形成轮胎的胎面花纹。

5.组装和调试:将胎体、胎面和胎侧等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胎压和动平衡等工艺调试。

最终形成成品轮胎。

总之,子午线轮胎通过使用子午线结构和高强度帘布纤维等先进材料,在结构和性能上有显著的改进。

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帘布纤维制备、胎体制备、胎面胎侧制备、花纹制作和组装调试等多个步骤。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使其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为车辆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能。

全钢子午线轮胎基本组成与结构

全钢子午线轮胎基本组成与结构

全钢子午线轮胎基本组成与结构1. 胎体(Tire Carcass):胎体是轮胎的主体部分,它由多层尼龙、钢丝帘线和胶料组成。

尼龙帘线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钢丝帘线则提供了更高的刚性和稳定性。

这些帘线交错编织在一起,形成多层结构,提供了轮胎的强度和支撑力。

胶料用于粘接并保护帘线和其他组件。

2. 胎面(Tread):胎面是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由橡胶复合材料制成。

它具有花纹和凹槽,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排水性能。

胎面的设计取决于轮胎的用途,如高速公路行驶、城市驾驶或越野行驶。

3. 基层帘线(Belt Ply):基层帘线位于胎面和胎体之间,由复合材料制成。

它们交叉覆盖在一起,提供额外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基层帘线帮助减少胎面的变形,并改善轮胎的操控和操纵性能。

4. 内层胎帘线(Inner Liner):内层胎帘线是轮胎内部与空气接触的部分,通常由合成橡胶制成。

它的作用是保持轮胎内部的稳定和密封性,防止空气泄漏。

5. 经编布(Bead):经编布位于轮胎两侧,由高强度钢丝帘线和橡胶制成。

轮胎安装时,经编布会与轮毂相接,提供支撑和传递车辆上的力。

经编布的设计和形状因车辆的尺寸和类型而异。

6. 侧壁(Sidewall):侧壁是轮胎胎体的侧面,用于保护胎体和提供辅助支撑力。

侧壁通常包含轮胎的尺寸、型号和其他相关信息。

以上是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全钢子午线轮胎以其高强度、耐磨性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

每个组件的设计和材料选择都对轮胎的性能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制造商通常会进行精心设计和测试,以确保轮胎能够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需求。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与性能共31张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与性能共31张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与性能共31张一、子午线轮胎的结构1.胎体:胎体是轮胎的主体部分,由多层橡胶帘布交叠而成。

橡胶帘布是由聚酯或尼龙等高强度纤维制成的,能够承受车辆负载和抵抗外部冲击。

胎体包裹着内胎,保持了轮胎的形状和稳定性。

2.加强带:加强带位于胎体上方,由钢带或尼龙帘布制成。

其作用是加强胎体的刚度,增加轮胎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加强带还可以分散负载,减少胎体的变形和磨损。

3.底胶:底胶是一层黏性橡胶,位于胎体的外层。

它的作用是保护轮胎免受外部物体的损害,例如石头或玻璃碎片。

底胶还有助于提高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4.胎面:胎面是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由花纹和胎面橡胶组成。

花纹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提供良好的排水性、抓地性和噪音控制。

胎面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可以承受长时间的摩擦和高温。

5.侧面:侧面位于轮胎的两侧,提供额外的保护和装饰作用。

侧面上通常有轮胎的型号、标识和厂商信息。

二、子午线轮胎的性能1.耐磨性:子午线轮胎的胎体采用多层橡胶帘布结构,使得轮胎可以承受较大的负载和减少磨损。

加强带的使用可以分散负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2.操控性:由于加强带的存在,子午线轮胎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稳定性,可以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

这使得驾驶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并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3.舒适性:子午线轮胎采用胎体和底胶的组合,可以减少路面冲击和噪音,提供更加平稳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4.粘着力:底胶和花纹的设计可以提高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提供更好的抓地性能。

这使得车辆在湿滑或崎岖路况下具有更好的驾驶稳定性。

5.排水性:胎面的花纹设计可以帮助有效排水,减少水雨路面时的打滑现象,提高行驶安全性。

总结:。

全钢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2)

全钢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2)

⑷着合直径d确实定: 依据轮胎装配的轮辋尺寸来确定着合直径 d 以12.00R20 S811 18P.R为例,d=511mm
≥24.5 ≤2°
R23
216(8.5") (36)
3.2
R≤8
≥27 ≤2°
14 R27
R≤8 2

216(8.5") 32
46 Φ513.46
44.5 Φ508
8.50"X20"Ⅰ型平底轮辋
R2=〔1/4×(326-252-2×24.5)2 +(150.5-46)2〕/(326-2522×24.5)
=443.06mm.
取R2=353mm.
D
d
3.3
⑿下胎侧弧度半径
R3确实定:
依据R2和轮辋曲
线,结合其它方
法途径搜集的数
H
据,综合权衡确
B
定R3的数据。
R2
H1
以12.00R20 S811
与HF至少保证
10mm的差级;
胎体反包点到下
胎侧轮廓线的距
离DW,依据不
DN
同的规格和胎体 反包点的走式,
DW DL
一般6~12mm;
HS HF HB1 Ф HZ HB2
W
胎体反包点到胎体帘线的距离DN,依据不同的规格 和胎体的走式(下胎侧胎体帘线一般较直),一般 8~14mm;填充胶的高度HS,一般参考平衡轴的高 度H1和实际应用来确定,HS/H1=0.85~1;
2.5 16.5 22
34
42
DI DT
DJ DF
带束层宽度确实定,一般2#带束层宽B2/行驶面宽 b≥ 0.8,依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假设对带束层强度要

全钢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

全钢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

全钢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
1.引言
全钢子午线轮胎是现代轮胎行业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在汽车行业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全钢子午线轮胎一般由胎体、胎面、胎侧及胎底组成,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轮胎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全钢子午线轮胎
的结构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2.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组成
2.1胎体
胎体是轮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载整个车辆的重量和提
供承载力。

胎体一般由多层高强度钢丝帘布叠加而成,这种结构可以提高
轮胎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2.2胎面
胎面是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抓地力和减震功能。

胎面一般由橡胶混合物制成,其表面有复杂的花纹设计,以提供良好的抓
地力和抗滑性能。

2.3胎侧
胎侧是轮胎的两侧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胎体和提供支撑。

胎侧一
般由橡胶制成,其设计和厚度决定了轮胎的侧向刚性和防护性能。

2.4胎底
胎底是轮胎的底部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

胎底
一般由厚实的橡胶制成,其设计和结构决定了轮胎的耐磨性和抗损伤性能。

3.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原则
3.1强度和稳定性
3.2抓地力和耐磨性
3.3减震和舒适性
4.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方法
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通常通过计算和模拟分析来完成。

首先,通过对车辆的负荷和运行条件的分析,确定胎体的强度和层数。

然后,通过对胎面的各种花纹设计的评估和比较,选择适合的花纹形式。

最后,通过模拟分析和试验验证,确定最终的轮胎结构设计。

5.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钢子午线轮胎基本组成与结构2007-7-26 11:15:02 来源: 奥杰汽车网编辑:camel1.汽车轮胎基本组成与结构轮胎的组成:外胎、内外、垫带外胎内胎垫带轮胎的品种:乖用车轮胎,竞赛用轮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中型及重型载重汽车轮胎和客车轮胎。

工程机械轮胎,工业车辆轮胎,农业轮胎和航空轮胎。

轮胎的结构:斜交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全钢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又分为有内胎和无内胎轮胎。

有内胎和无内胎的区别2.轮胎部件术语及其定义胎面:一般情况下,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为胎面。

胎肓:胎冠两侧的边缘部分。

胎侧:轮胎安装在轮辋上,从侧面看不包括胎冠的部分。

胎体:通常由一层或数层帘布与胎圈芯组成整体的充气轮胎结构(除胎侧胶,胎面胶和带束层或缓冲层)胎踵:胎圈外侧与轮辋胎圈座圆角着合的部分。

缓冲层:斜交轮胎胎面与胎体之间的胶帘布层或胶层,不延伸到胎圈的中间材料层。

带束层: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下,没胎冠中心线圆周方向箍紧胎体的材料层。

胎圈:轮胎与胎圈的连接部分,主要由胎圈芯,帘布层包边和胎圈包部组成。

胎圈芯:由钢圈,三角胶条和胎圈芯包布制成的胎圈部分。

钢丝圈:有镀铜钢丝缠绕成的刚性环,是将轮胎固定到轮辋上的主要部件。

花纹磨耗标识:设计位于花纹内部,用于控制胎面磨耗程度的保护性标志。

装配线:模压在胎侧与胎圈交接处的单环或多环胶棱,通常用以指示轮胎正确装配在轮辋上的标线。

轮胎的花纹磨耗标识轮胎的磨耗标识是为使用者得一种警示,这种标识一般在2-3毫米是为了使用者的安全的一种警示,在磨到这标识时应更换轮胎。

以轿车为例车辆以120km/h的速度行驶时新胎制动距离为115m,3毫米花纹轮胎为156m,1毫米花纹为242m。

因此可以看出花纹深度与制动距离有很大关系,使用超过磨耗指示樗的轮胎是危险的,特别是在湿地行驶,因为排水性能大降低了。

斜交轮胎子午线轮胎全钢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轮胎的结构的区别全钢子午线轮胎结构及部件全钢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轮胎的区别钢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带束层:大角度多层钢丝帘线。

胎体:单层钢丝连线径向缓冲层:多层小角度纤维帘线。

胎体:有角度多层纤维帘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基本结构一、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定义:轮胎两胎圈间的钢丝帘线与胎面中心线成90?排列,胎体上由一条相邻的小角度高强力的钢丝帘布相互交叉,基本上不能伸张的环状带束层箍紧的空气轮胎,并且装配在载重车使用的轮胎。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有内胎和无内胎两种。

有内胎,如:9.00R20、12.00R20一套有外胎、内胎、垫带无内胎,如:11R22.5285/80R22.5只有外胎二、全钢子午胎的断面和各部件名称:全钢子午胎分有内胎和无内胎两种形式,有内胎全钢子午胎除外胎外,还需配有内胎和垫带,无内胎全钢子午胎不需要配装内胎和垫带而直接和轮辋装配,两者外胎除子口区域和内衬层结构有所不同,其他部件大体相同。

断面图和各部件具体位置见附图。

(有内胎、无内胎)三、各部件的作用。

1、胎面作用:(1)保护带束层和胎体。

(2)具有耐磨,缓冲和抗冲击、防滑、驱动和制动等作用。

2、胎肩作用:支撑作用。

3、胎侧作用:保护胎体。

4、子口部件(胎圈部件)作用:把轮胎箍紧在轮辋上。

5、胎体作用:(1)承受轮胎的气压。

(2)支撑轮胎的负荷。

(3)承受和缓冲外来的冲击力。

6、带束层:设计带有0?带束层和三层相邻交叉排列的形式。

作用:(1)是胎面与胎体的过渡区。

(2)缓和冲击力。

第二节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侧标志介绍1、要标有“全钢丝子午线轮胎”(ALLSTEELRADIALTYRE)。

2、子午线轮胎标志:在轮胎的规格标志中加“R”。

3、不同规格、品种的标志,有数字和符号。

如:9.00R20-14PR295/80R22.511R22.5等4、速度符号,表示轮胎最高行驶速度。

如:G、J、K、L、M:130km/hL:120km/hK:110km/hJ:100km/hG:90km/h M5、层级:越大,负荷越大。

如14PR、16PR6、负荷能力:负荷指数。

如:140/137140:表示单胎的负荷能力。

137:表示双胎的负荷能力。

7、气压:如气压840kPa。

8、扁平率:轮胎的断面高与断面宽的名义比例H/B?0.8。

(属于80系列)9、花纹编号:(各个厂的编号不同)10、商标:轮胎生产厂的商品标志。

11、轮胎生产编号:薄铝片,便于9000质量论证的追溯性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作者:单位:摘要:归纳、分析了电厂DCS系统出现的故障原因,对故障处理的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为提高分散控制系统可靠性,从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DCS 故障统计分析预防措施随着机组增多、容量增加和老机组自动化化改造的完成,分散控制系统以其系统和网络结构的先进性、控制软件功能的灵活性、人机接口系统的直观性、工程设计和维护的方便性以及通讯系统的开放性等特点,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功能在DAS、MCS、BMS、SCS、DEH系统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正逐步向MEH、BPC、ETS和ECS方向扩展。

但与此同时,分散控制系统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分散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后迅速判断原因的能力,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浙江电网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运行中发生的几个比较典型故障案例的分析处理,归纳出提高分散系统的可靠性的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1 考核故障统计浙江省电力行业所属机组,目前在线运行的分散控制系统,有TELEPERM-ME、MOD300,INFI-90,NETWORK-6000, MACS?和MACS-?,XDPS-400,A/I。

DEH有TOSAMAP-GS/C800, DEH-IIIA等系统。

笔者根据各电厂安全简报记载,将近几年因分散控制系统异常而引起的机组故障次数及定性统计于表1表1 热工考核故障定性统计2 热工考核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根据表1统计,结合笔者参加现场事故原因分析查找过程了解到的情况,下面将分散控制系统异常(浙江省电力行业范围内)而引起上述机组设备二类及以上故障中的典型案例分类浅析如下:2.1 测量模件故障典型案例分析测量模件“异常”引起的机组跳炉、跳机故障占故障比例较高,但相对来讲故障原因的分析查找和处理比较容易,根据故障现象、故障首出信号和SOE记录,通过分析判断和试验,通常能较快的查出“异常”模件。

这种“异常”模件有硬性故障和软性故障二种,硬性故障只能通过更换有问题模件,才能恢复该系统正常运行;而软性故障通过对模件复位或初始化,系统一般能恢复正常。

比较典型的案例有三种:(1)未冗余配置的输入/输出信号模件异常引起机组故障。

如有台130MW机组正常运行中突然跳机,故障首出信号为“轴向位移大?”,经现场检查,跳机前后有关参数均无异常,轴向位移实际运行中未达到报警值保护动作值,本特利装置也未发讯,但LPC模件却有报警且发出了跳机指令。

因此分析判断跳机原因为DEH主保护中的LPC模件故障引起,更换LPC模件后没有再发生类似故障。

另一台600MW机组,运行中汽机备用盘上“汽机轴承振动高”、“汽机跳闸”报警,同时汽机高、中压主汽门和调门关闭,发电机逆功率保护动作跳闸;随即高低压旁路快开,磨煤机B跳闸,锅炉因“汽包水位低低”MFT。

经查原因系,1高压调门因阀位变送器和控制模件异常,使调门出现大幅度晃动直至故障全关,过程中引起,1轴承振动高高保护动作跳机。

更换,1高压调门阀位控制卡和阀位变送器后,机组启动并网,恢复正常运行。

(2)冗余输入信号未分模件配置,当模件故障时引起机组跳闸:如有一台600MW 机组运行中汽机跳闸,随即高低压旁路快开,磨煤机B和D相继跳闸,锅炉因“炉膛压力低低”MFT。

当时因系统负荷紧张,根据SOE及DEH内部故障记录,初步判断的跳闸原因而强制汽机应力保护后恢复机组运行。

二日后机组再次跳闸,全面查找分析后,确认2次机组跳闸原因均系DEH系统三路“安全油压力低”信号共用一模件,当该模件异常时导致汽轮机跳闸,更换故障模件后机组并网恢复运行。

另一台200MW机组运行中,汽包水位高?值,?值相继报警后MFT保护动作停炉。

查看CRT上汽包水位,2点显示300MM,另1点与电接点水位计显示都正常。

进一步检查显示300MM 的2点汽包水位信号共用的模件故障,更换模件后系统恢复正常。

针对此类故障,事后热工所采取的主要反事故措施,是在检修中有针对性地对冗余的输入信号的布置进行检查,尽可能地进行分模件处理。

(3)一块I/O模件损坏,引起其它I/O模件及对应的主模件故障:如有台机组“CCS控制模件故障"及“一次风压高低”报警的同时, CRT上所有磨煤机出口温度、电流、给煤机煤量反馈显示和总煤量百分比、氧量反馈,燃料主控BTU输出消失,F磨跳闸(首出信号为“一次风量低”)。

4分钟后 CRT上磨煤机其它相关参数也失去且状态变白色,运行人员手动MFT(当时负荷410MW)。

经检查电子室制粉系统过程控制站(PCU01柜MOD4)的电源电压及处理模件底板正常,二块MFP模件死机且相关的一块CSI模件((模位1-5-3,有关F磨CCS参数)故障报警,拔出检查发现其5VDC逻辑电源输入回路、第4输出通道、连接MFP的I/O扩展总线电路有元件烧坏(由于输出通道至BCS(24VDC),因此不存在外电串入损坏元件的可能)。

经复位二块死机的MFP模件,更换故障的CSI模件后系统恢复正常。

根据软报警记录和检查分析,故障原因是CSI模件先故障,在该模件故障过程中引起电压波动或I/O扩展总线故障,导致其它I/O模件无法与主模件MFP03通讯而故障,信号保持原值,最终导致主模件MFP03故障(所带A-F磨煤机CCS参数),CRT上相关的监视参数全部失去且呈白色。

2.2 主控制器故障案例分析由于重要系统的主控制器冗余配置,大大减少了主控制器“异常”引发机组跳闸的次数。

主控制器“异常”多数为软故障,通过复位或初始化能恢复其正常工作,但也有少数引起机组跳闸,多发生在双机切换不成功时,如: (1)有台机组运行人员发现电接点水位计显示下降,调整给泵转速无效,而CRT上汽包水位保持不变。

当电接点水位计分别下降至甲-300mm,乙-250mm,并继续下降且汽包水位低信号未发,MFT未动作情况下,值长令手动停炉停机,此时CRT上调节给水调整门无效,就地关闭调整门;停运给泵无效,汽包水位急剧上升,开启事故放水门,甲、丙给泵开关室就地分闸,油泵不能投运。

故障原因是给水操作站运行DPU死机,备用DPU不能自启动引起。

事后热工对给泵、引风、送风进行了分站控制,并增设故障软手操。

(2)有台机组运行中空预器甲、乙挡板突然关闭,炉膛压力高MFT动作停炉;经查原因是风烟系统I/O站DPU发生异常,工作机向备份机自动切换不成功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