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冒药的合理应用

合集下载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篇一《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那天,我朋友小李感冒了,整个人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的。

他那鼻子就像坏掉的水龙头,不停地流鼻涕,嗓子也像被砂纸磨过一样,又疼又哑。

于是,他急匆匆地跑到药店,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对店员说:“快给我拿点感冒药,我这难受得不行了。

”店员给他推荐了好几种抗感冒药物。

小李看着这些药,就像看到了希望之光,毫不犹豫地就买回家了。

到家后,他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吃了药,就躺在沙发上等着感冒快点好起来。

可是,没过多久,他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

他的胃里就像有一群小怪兽在翻江倒海,难受得他直皱眉。

他心里想:“这感冒药怎么回事啊?不是应该让我舒服点吗?”原来啊,很多抗感冒药物都有不良反应。

有些感冒药里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种成分如果过量使用或者使用者本身比较敏感的话,就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就像小李这样。

还有些感冒药里有伪麻黄碱,它能减轻鼻黏膜充血,但是也可能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呢。

就好比一个平静的湖泊,突然被扔进了几块大石头,扰乱了原本的平静。

另外,抗感冒药物里的一些成分可能会让人感觉头晕、嗜睡。

我就听隔壁的张大哥说过,他有一次吃了感冒药后去上班,在办公室里就像梦游一样,脑子昏昏沉沉的,工作效率极低。

他当时就想:“这感冒药可真是个小迷糊蛋,让我也跟着迷糊起来了。

”那我们该怎么合理应用抗感冒药物呢?首先,可不能像小李那样,一感冒就乱买药吃。

我们得根据自己的症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果只是流鼻涕、打喷嚏,那就选择含有减轻鼻黏膜充血成分的药物就好;如果是发烧、头疼,那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药物可能更合适。

而且,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吃,不能自作主张地加大剂量,“是药三分毒”啊,过量服用就像是在身体里埋了个小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在使用抗感冒药物的时候,也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其他疾病。

比如说,如果有高血压,那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就得谨慎使用了,不然血压就像火箭一样飙升可就不好了。

抗感冒药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

抗感冒药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

抗感冒药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卡他性炎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感冒药物治疗主要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防止并发症。

如何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抗感冒药物,要求以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为基础,全面掌握病情、患者以及药物的情况,因病制宜,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1 充分考虑病情感冒的病情特点包括感冒的病因、症状和并发症等。

在感冒治疗用药时,首先要掌握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用药。

1.1病因感冒一般由病毒引起,主要为鼻病毒、冠状病毒、肠道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其中后三种病毒是儿童感冒的常见病原[1]。

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治疗,因此,未合并细菌感染的普通感冒不必应用抗生素治疗。

1.2症状感冒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瘁和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音嘶哑、轻度咳嗽等。

感冒的治疗为对症治疗,例如病人只是卡他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可仅用缩血管药和抗组胺药即可,不必使用含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复方抗感冒药。

1.3并发症感冒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鼻窦炎、咽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粒细胞减少、肾小球肾炎等。

一旦出现并发症,应及时调整原治疗方案。

2 掌握个体化用药原则即使患者病情相同,临床用药也应有所不同。

因患者的生理特征、伴发症、伴随用药、药物过敏史和其它不良反应史、人文背景等亦不相同。

2.1 年龄、性别婴幼儿应尽量避免应用含咖啡因和伪麻黄碱药物,因其易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发生惊厥等。

儿童亦应避免应用阿司匹林,其会引起雷氏综合征和肾脏损害。

儿童应用片剂而不用溶液剂造成剂量分割困难,不易控制剂量。

老年人因吞咽困难,应避免服用颗粒很大的片剂。

2.2 妊娠、哺乳[2-3]孕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可能致畸胎(如阿司匹林、苯海拉明、金刚烷胺等)、对胎儿有毒性(如可待因、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等)、或使产程延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药物)。

抗感冒药物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

抗感冒药物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

抗 炎 的作 用 ,

大多数 感 冒药 中含有 的解热镇痛 成分是
对 乙酞 氨基酚 。 ②抗组 胺药 : 一 些感 冒
,
药 中常 含有抗组 胺成分
主要包 括特非


,
那定 苯海拉 明等 ③收缩血 管 减轻

鼻 赫膜充血
水肿 的药物 :
康泰克 含有

苯 丙醇 胺
④ 中枢 性镇 咳或 兴奋 药 物 :

磕睡
,
等情 况 需 要进行危 险作业 的人群 应避 免服用 。
根据 感 冒症 状合理 用 药 : 患 者发 生
,
感 冒后
由于致病 因素 以及个 人体 质等
,
,
的不 同 常会 引起不 同 的感 冒症状 最
常 见的感 冒症状包括 发热 、

头痛
肌肉


咽喉痛 、

流涕

鼻塞
u se a n
i a v e r s e r e a e t o n s o
a n ti e o
d d d fo l l g r u s , t o p r o v i e
is e u s s
i i r e n e a .
K e y w o r ds
C o l d ; R e a s o n a b l e l d a p p ie a t io n ; A v e r s e er a e t io n s
抗 感 冒 药的应 用
感 冒虽 然是我 们在 日常生 活 中最 常
遇 到 的 一种 疾 病 , 但 目前 尚没有 对感 冒

的特效 治疗方法
目前 最 主 要 的 治疗方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抗感冒药是常用的一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疾病和症状,它们也称为OTC(非处方药或非用药药物)。

尽管它们能有效治疗感冒,但使用不当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首先,抗感冒药有可能引起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失眠、腹泻、皮疹等。

还有一些抗感冒药可能会增加血压,出现心跳加快、气促等症状。

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出血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则宜少量少剂量地使用抗感冒药。

其次,抗感冒药也可能与其他药物形成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效转变。

例如,服用抗感冒药同时服用氯胺酮药可能会导致血压过高,而服用抗炎药同时服用抗感冒药也可能会引起肝功能不全的症状。

因此,使用抗感冒药前应该谨慎地考虑所服用的其他药物。

最后,抗感冒药有一定的耐受性。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抗感冒药,很可能会形成耐药性,也就是说,抗药性菌会变得抵抗抗感冒药,本身感染的症状仍然无法得到改善。

因此,使用抗感冒药应该意识到其风险,并采取合理的使用方法,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使用正确的剂量和方法。

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药物,但一定不要超过药典上规定的最大剂量。

一般来说,在严重病情的情况下可以大剂量服用,但是患者应尽可能地使用最小剂量。

同时,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2、禁止自行改变剂量和药物。

抗感冒药不要自行改变剂量,否则可能会导致药效失常或不良反应出现。

同时也不能自行更改多种药物,除非与医生商量。

3、避免长期使用抗感冒药,以免出现耐药性。

抗感冒药的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形成耐药性,使得药物的疗效下降,甚至产生新的病原体,因此,当感冒持续存在时,应尽快就诊,找出病因,改变药物。

此外,应避免把抗感冒药作为日常疾病的常备药。

要定期做体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尽量避免使用抗感冒药。

总之,抗感冒药是常用的OTC药物,能有效控制感冒症状,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甚至出现耐药性等不良反应。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引言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

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抗感冒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治疗感冒的药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抗感冒药物的分类抗感冒药物根据其药理作用和成分可以被分成几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抗感冒药物:1.解热镇痛药物这类抗感冒药物的作用是解热和缓解疼痛。

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和头痛症状,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减轻。

解热镇痛药物的主要成分是扑热息痛和布洛芬等。

然而,这类药物也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例如,扑热息痛会导致胃肠反应和过敏反应。

另一方面,布洛芬会影响肾功能,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已有慢性肾病的人。

2.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常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组胺对身体的影响,减轻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抗组胺药物的主要成分是氯苯那敏和扑尔敏等。

但是,这种药物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例如,氯苯那敏会导致口干、头晕和恶心等不适症状,而扑尔敏则可能会导致嗜睡和头晕等反应。

3.收敛剂这类抗感冒药物能够收缩血管,减轻鼻黏膜肿胀和流涕等症状。

主要成分包括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等。

然而,收敛剂也会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可能会导致心悸、高血压和失眠等症状。

4.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流感等病毒性感染。

这种药物能够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抗病毒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

这些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问题、头痛和疲劳等。

如何合理应用抗感冒药物1.理解自己的症状在使用抗感冒药物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症状。

不同的抗感冒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症状。

例如,对于流感引起的发热和头痛症状,解热镇痛药物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和流涕症状,则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

2.避免过量使用抗感冒药物过量使用抗感冒药物可能会导致中毒。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抗感冒药物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

同时,在使用多种抗感冒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成分和作用,以避免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抗感冒药物的合理选用

抗感冒药物的合理选用

作 用。 日 片无嗜睡作用 , 片能进 一步减 夜
不集 中, 可出现精 神混 乱、 体位性低血压 、 尿潴 留、 济失 调 、 郁 、 心 、 吐 等。 共 抑 恶 呕
停药后症状即消失 , 严重 时可出现充 血性 心力衰 竭 , 诱 发 精神 病 。因此 对 于 癫 可 痫、 胃溃疡患 者禁 用此 药 , 年性 动脉 硬 老 化、 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患 者及 心、 、 有 肝 肾 功能不 良者均慎用 。
此药物 。
喘及癫痫等患者均不宜使用 。 主治感 冒发热兼有 咳嗽 、 咳痰的抗感
冒药 : 帕尔克片 : ① 主要含 有盐 酸苯 丙醇 胺、 扑尔敏 、 扑热息痛 、 溴酸美沙芬 。扑 氢
梗、 对乙酰氨基酚 、 维生素 C、 尔敏等成 扑
分, 具有辛凉解表 、 清热解毒 的功效 , 用于 治疗流行感 冒引起 的发热 、 头痛 、 咳嗽、 口 干 、 喉疼痛 。 咽 板蓝根 冲剂 、 天津 感 冒 片等 中药 制
感 冒用 药 。
用缓 和持久 , 强度类 似 于阿 司匹林 , 抗 但
炎抗 风湿 作 用 差 , 于 治 疗 感 冒 发 热 、 用 头
痛、 关节痛等 。本 品在治疗剂量下很少 发 生不 良反应 , 但运用本 品过量时可 以出现 恶心 、 吐、 呕 胃痛 、 腹泻 、 厌食 、 汗 等 症 多 状, 长期大剂量用药可出现 肾绞痛或急性 肾功 能衰 竭 , 可 导 致 肝坏 死 。② 感 冒 还 通: 含双氯灭痛 、 尔敏 、 扑 人工牛黄 。双 氯
灭痛 为非 甾体 消炎镇痛药 , 能抑制炎症 局 轻 由于感 冒引起 的各种不适 , 并使患者安 部组 织中 P E 组 织胺等 的形 成与 释放 , G 、 睡, 其不 良反 应有 轻度 头晕 、 力 、 乏 恶心 、 减轻炎症递质致炎致 痛的增 敏作用 , 除 : 消 上腹不适 、 口干 、 欲不 振等 。服 用不 可 食 炎症 , 缓解头痛 、 身痛的症状 ; 周 人工牛 黄 超量 , 于高血压 、 光 眼、 对 青 哮喘 、 糖尿 病 有清心 、 化痰 、 镇静作用 ; 扑尔敏有抗过 敏 等患者及孕妇应慎用 。③ 白加黑感 冒片 : 作用 。不 良反 应有 胃肠 功 能紊乱 、 头晕 、 其主要 成分和作 用特 点及 不 良反 应 与 日 皮疹 等。据报 道 3岁 以下 儿童 服用 感 冒 夜百 服宁片相似 。 通可致血 尿、 肾功能 减退 , 老人 服用 此药 适 用于高空作业者 、 驾驶 员服用的抗 可致 急性 肾衰 , 因而儿童 、 妇、 孕 老人应慎 感 冒药 : 丽珠感乐 : 主要含扑热息痛 、 特非 用。 那 丁 、 酸 伪 麻 黄 碱 。本 品所 含 的 特非 那 盐 抗感 冒初期卡他症状 的制剂 : 康泰克 丁具有特异性 的外 周 H 受 体拮抗 作用 , 缓释胶囊 , 主要含有盐酸苯丙醇胺与扑尔 可缓解 鼻塞症状 , 无神 经抑制 作 用 , 但 不 敏等成分 , 者具有收缩鼻黏膜血管 的作 前 产 生头晕、 嗜睡等不 良反 应 , 其不 良反 应 用, 可减轻因感 冒病毒引起的鼻黏膜充血 有 胃肠反应 、 口干 、 鸣、 耳 头痛 、 疹等 。3 皮 肿胀 , 解鼻塞、 缓 流清涕等症状 ; 后者为抗 岁 以下儿 童及高 血压 、 光 眼、 青 前列 腺 肥 组织胺药 , 可降低感染后的肥大细胞释放 : 大 、 尿病 、 功 能损 害的患者 不 宜服用 糖 肝 组织胺 的反应 , 消除流泪 、 流涕 、 打喷嚏等

关于抗感冒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关于抗感冒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关于抗感冒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抗感冒类药物因其应用较为广泛常被不易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且由于绝大多数患者缺乏相应的用药常识,易出现用药错误等情况, 例如当患者表现为发烧、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时, 将多种抗感冒药物联合应用, 不仅未能缓解临床症状, 甚至加重病情。

由于此类情况较为多见,为此, 抗感冒类药物在临床范围内出现了滥用的情况。

现本院通过对抗感冒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与分析, 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抗感冒药物的应用1. 1 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组成①解热镇痛类药物:绝大多数的解热镇痛类药将乙酰氨基酚作为主要成分, 另外感冒通、康泰克及臣功再欣中分别含有双氯芬酸、苯丙醇胺及布洛芬。

②抗组胺类药物:绝大多数的抗组胺类药物中均含有不同剂量的特非那定、苯海拉明及马来那敏。

③兴奋类药物或中枢性镇咳药物多以咖啡因及右美沙芬作为主要成分。

④清热解毒类药物:绝大多数的清热解毒类药物将人工牛黄及大青叶作为主要成分。

1. 2 根据临床症状合理选药由感冒引起的临床症状较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①针对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咽喉痛等临床症状, 可选用含有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类药物。

②针对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临床症状,可选用含有苯丙醇胺、伪麻黄碱类药物。

但值得注意的是,苯丙醇常具有神经兴奋、心悸等不良反应, 无法应用于儿童感冒治疗过程中。

③针对咳嗽等临床症状, 可选用含有右美沙芬类药物, 通过发挥其抑制咳嗽中枢的作用, 达到镇咳的目的。

1. 3 联合抗病毒类药物治疗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已发现有多种病毒可诱发急性呼吸道感染, 因此, 在应用抗感冒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抗病毒类药物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病毒类药物包括吗啉胍、金刚烷胺等。

但有关研究报告指出, 绝大多数的抗病毒药物属于核苷同系物, 使用期间常伴有不同类型的致癌及致畸作用, 因此, 对于孕期及哺乳期的妇女应严格管理其使用。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

感冒通常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发热、头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

针对感冒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休息、多饮水、适当的饮食和药物治疗。

而对于感冒的药物治疗,抗感冒药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抗感冒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感冒患者,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进行介绍,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感冒。

1. 了解抗感冒药的作用和成分在选择和使用抗感冒药之前,患者需要了解抗感冒药的作用和成分。

抗感冒药通常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咳药和收敛药等成分。

解热镇痛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发热、头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抗组胺药可以减轻鼻塞、鼻涕等症状;镇咳药可以减轻咳嗽;而收敛药可以缩小血管,减少鼻部组织充血,使鼻腔通气顺畅。

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抗感冒药,避免盲目使用。

2. 避免滥用抗感冒药抗感冒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感冒患者,且滥用抗感冒药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长期大量使用解热镇痛药可能会造成肝损伤,甚至导致肝功能损害。

抗组胺药和镇咳药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患者在使用抗感冒药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的建议进行使用,避免滥用。

3. 对于特定人群的使用建议在使用抗感冒药时,需要根据特定的人群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定人群,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抗感冒药。

一些抗感冒药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慎重选择和使用。

4. 掌握用药时间和剂量合理使用抗感冒药需要掌握用药时间和剂量。

患者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要延长用药时间。

长期连续使用抗感冒药可能会导致药物耐受性,减少药物的疗效,甚至造成药物依赖。

5.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使用抗感冒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些抗感冒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他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感冒药的合理应用
发表时间:2011-02-17T09:43:14.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6期供稿作者:邵丽君[导读]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邵丽君(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药剂科江苏泗阳 223700)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024-02 【摘要】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抗感冒药大多为非处方药,购买不成问题,所以滥用现象比较普遍。

本文从抗感冒药滥用现象、成分、不良反应等方面为抗感冒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抗感冒药滥用成分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要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由于一般人都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不合理应用现象较多,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抗感冒药的知识。

1 滥用现象
1.1超量服用许多患者急于求成,随意加大剂量,希望缩短感冒的病程,相应的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

1.2重复用药许多人患了感冒想使病情尽快好转,选择几种药物一起服用,而抗感冒药大多为复方制剂,难免会有相同的成分,造成服用剂量增大,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1.3被广告误导药品广告难免会夸大其辞,并且每个人的表现和自身状况也不相同,很难有一种药物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1.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不仅毫无作用,还会导致耐药。

但病毒和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如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细菌感染时,往往要服用抗生素,但是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指征要严格控制,凭执业药师处方应用。

1.5不合理输液感冒输液绝大多数没有必要,也不能缩短感冒的病程,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所带来的风险比口服药大,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如果感冒症状较重,如继发细菌感染等,就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2 抗感冒药成分
2.1解热镇痛成分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

此类成分均为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药,既能抑制COX-1,又能抑制COX-2,通过干扰前列腺素合成而产生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常用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热、缓解头痛、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

2.2抗过敏成分主要是扑尔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

为抗H1受体阻断药,对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性水肿有一定的对抗作用,用来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同时具有轻微镇静作用。

2.3抗病毒成分常用的是病毒唑、金刚烷胺等,抑制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复制。

2.4减轻鼻粘膜充血成分常用的是伪麻黄碱,可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咽部粘膜充血,缓解鼻塞、流涕症状,使鼻涕减少。

2.5镇咳成分如氢溴酸右美沙芬、可待因等。

3 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3.1含解热镇痛成分的抗感冒药,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大剂量可引起肾脏等损害。

3.1.1阿司匹林可引起:①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胃灼痛,甚至诱发和加重溃疡和出血。

②血液系统反应,长期或大剂量,还可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造成出血。

③过敏反应。

④水杨酸样反应,本品剂量过大可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力减退等中毒症状。

⑤瑞夷综合症,极少数病毒感染伴发烧的儿童或青少年应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合并脑病,严重者可致死,10岁左右儿童,患流感或水痘者忌用本品。

3.1.2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量不良反应较少,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过量(成人10—15g)可致急性中毒性肝坏死,严重者可致昏迷或死亡,长期使用极少数人可致肾毒性,长期反复使用可致药物依赖。

3.2减轻鼻粘膜充血成分如伪麻黄碱,有较轻的兴奋作用,失眠,头痛。

对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气肿、青光眼、前列腺增生者等需慎用。

3.3抗过敏药常见嗜睡、乏力等,还可引起视物模糊、便秘、尿潴留及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

3.4抗病毒药如金刚烷胺,常见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共济失调、语言不清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此外,还有恶心等胃肠道反应。

严重者可出现神经错乱、癫痫样症状,甚至昏迷。

本品有致畸作用,孕妇、癫痫及精神病患者禁用。

3.5右美沙芬偶见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具有阿托品样副作用,青光眼病人禁用。

2005年美国FDA发布公告,超量服用右美沙芬,可能会威胁生命[1]。

4 合理应用
4.1 抗感冒药的选用
4.1.1 感冒初期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部卡他症状,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和减轻鼻粘膜充血的药物,可以缓解上述症状。

4.1.2 若不仅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还伴有咳嗽、发烧、头痛、肌肉痛等症状,可选用抗过敏、减轻鼻粘膜充血的药物和解热镇痛成分的抗感冒药。

4.1.3咳嗽症状较重者,可选用含右美沙芬的药物。

4.1.4 流行性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为对抗病毒,可选用抗病毒效果较强的药物。

4.1.5儿童最好选用儿科专用的抗感冒药。

美国和澳大利亚建议非处方感冒咳嗽药不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2]。

4.1.6老人由于肝肾功能较弱,应选择蓄积性较小的药物。

4.2注意事项
4.2.1感冒一般有良性和自限性,病程多在1周左右,无严重症状者可不用或少用药。

4.2.2要了解OTC感冒咳嗽药的作用仅仅在于减缓相关症状,这类药品既不能对因治疗,也不能缩短病程。

4.2.3在服用抗感冒药之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2.4感冒连续服药不得超过7日,服用剂量不得超过推荐的剂量,在连续服用1周后症状仍未缓解或消失者,应去医院向医师咨询。

症状消失,立即停用。

4.2.5要明确抗生素对导致感冒和流感的病毒均无作用,如并发细菌感染则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4.2.6 治疗感冒尽量只吃一种药,联合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5 结论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患者通常因为抗感冒药是常用药,而忽略其不良反应问题,但常用并不等于安全,如今抗感冒药和抗生素一样,已成为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之一。

因此,最好针对感冒导致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尽量避免不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胡克.抗感冒药所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8,(5):68.
[2]药物警戒快讯[J].中国执业药师,2008,5(7):2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