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早产儿的护理问题与措施
早产儿应如何护理

早产儿应如何护理早产儿是指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
由于早产儿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所以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
以下是针对早产儿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1.呼吸支持:早产儿的肺部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需要额外的呼吸支持。
医护人员应根据早产儿的呼吸情况,提供适当的氧气和通气支持。
同时,要密切监测早产儿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心率。
2.避免感染:早产儿的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在护理早产儿时,医护人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消毒。
同时,尽量减少早产儿接触外界环境,限制探视者数量,避免感染的传播。
3.维持温度: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低体温。
在护理早产儿时,要保持室温适宜,并使用保温设备(如保温箱)来维持婴儿的体温。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早产儿过热,避免引发心率增加和呼吸困难。
4.提供适宜的营养:早产儿在子宫内期间未能充分获得足够的养分,因此他们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以促进生长和发育。
医护人员会根据早产儿的体重、生长情况和妈妈的哺乳情况,制定适当的喂养计划。
早产儿的喂养可以通过吸管、胃管或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
5.观察发育情况:早产儿的器官和神经系统发育可能比足月儿滞后。
在护理早产儿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发育情况,包括体重增长、头围增长、运动能力、反射和听力视力等。
如果早产儿的发育有延迟或异常,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6.定期检查:早产儿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各项指标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呼吸频率、体重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并及时处理早产儿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7.家庭支持:早产儿的父母需要额外的支持和鼓励。
他们可能感到焦虑、无助和沮丧,对于如何照顾早产儿也可能产生困惑。
医护人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父母了解早产儿的特殊需求,并提供照顾早产儿的技巧和知识。
总之,早产儿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怀,包括呼吸支持、避免感染、维持温度、提供适宜的营养、观察发育情况、定期检查和提供家庭支持。
早产儿的护理范文

早产儿的护理范文早产儿是指在妊娠不满37周时出生的婴儿。
由于他们出生时生理发育尚未完全,因此需要特别的护理和照顾。
本文将从早产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未充分发育:由于早产儿肺泡表面积较小,肺组织较少,导致呼吸困难。
因此,早产儿需要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者采取其他呼吸支持措施。
2.循环系统未成熟:早产儿的心肺功能较弱,心排血量较低。
因此,他们需要通过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通过监测心电图和呼吸监护来确保心脏正常工作。
3.消化系统不完善:早产儿的消化系统未充分发育,胃肠功能较差。
因此,他们需要采用特殊的喂养方法,如胃管喂养或经口管喂养,并且需要通过监测体重和排便情况来评估喂养的效果。
4.免疫系统较弱:早产儿的免疫系统未充分发育,抵抗病原体的能力较弱。
因此,他们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为了预防感染,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给予早产儿一定的免疫保护,如注射疫苗。
早产儿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发育滞后: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全,因此他们的认知和运动能力较弱。
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和学习不同的技能,如吃奶、抬头等。
2.情绪不稳定:由于早产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未充分发育,他们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如焦虑、哭闹等。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安全感和关爱,通过轻柔的触摸和声音来安抚他们的情绪。
3.社交能力有限:早产儿接触外界环境的时间较短,缺乏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因此,他们需要通过与家人和护理人员的亲密接触来培养社交能力,并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在护理早产儿时,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维护温度稳定: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低温或高温的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早产儿的体温稳定,可以通过使用保温箱、穿戴合适的衣物以及提供温暖的环境来实现。
2.加强呼吸支持:早产儿的呼吸系统较弱,需要辅助呼吸。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早产儿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根据需要提供呼吸支持,如使用呼吸机。
早产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一名早产儿的家长,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早产儿护理的经验。
早产儿是我国新生儿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在母体外的环境中努力生存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努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早产儿的护理要点1.密切观察病情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全,抵抗力较弱,容易生病。
因此,家长要密切关注早产儿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观察要点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肤色、食欲、大小便等。
2.保持适宜的温度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温度影响。
因此,要为早产儿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
一般而言,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湿度在55%-65%为宜。
此外,要为早产儿准备适合的衣物和被褥,以保持体温稳定。
3.合理喂养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奶粉:早产儿奶粉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吸收。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早产儿的奶粉。
(2)控制喂养量:早产儿的胃容量较小,喂养时应少量多次。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月龄和消化能力,合理调整喂养量。
(3)观察喂养反应:喂养过程中要观察早产儿的反应,如出现吐奶、腹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和量。
4.预防感染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感染。
因此,家长要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感染:(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2)早产儿衣物、用品要经常清洗、消毒。
(3)避免带早产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4)家长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将病菌传染给早产儿。
5.早期干预早产儿在视觉、听觉、运动等方面可能存在发育迟缓。
家长要关注早产儿的早期发展,及时进行早期干预。
例如,通过游戏、触摸等方式锻炼早产儿的视觉、听觉和运动能力。
二、早产儿的心理关爱1.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早产儿在母体外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孤独感。
家长要多陪伴早产儿,通过拥抱、抚摸等方式给予早产儿安全感,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2.培养早产儿的自信心早产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身体发育不完善而感到自卑。
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引言早产儿是指妊娠期不足37周的胎儿,由于早产而需要特殊的护理。
早产儿由于未完全发育,面临许多潜在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早产儿护理中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早产儿护理问题呼吸困难由于早产儿的肺部未充分发育,呼吸困难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呼吸困难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1.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给予早产儿人工肺表面活性物质–提供足够的保温以减少水分蒸发2.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早产儿氧气支持–提供机械通气以辅助呼吸3.感染–加强早产儿的手卫生–定期监测早产儿的体温,并及时处理高温事件营养不良由于早产儿的消化系统未充分发育,营养不良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营养不良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1.吸收问题–提供早产儿经过调整的配方奶或母乳以促进吸收–通过胃管给予早产儿额外的营养支持2.代谢问题–定期监测早产儿的血糖水平,并及时处理低血糖事件–确保早产儿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温度调节困难早产儿由于表皮脂质层薄,无法维持稳定的体温。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温度调节困难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1.皮肤完整性不良–给予早产儿足够的保温以减少水分蒸发–定期检查早产儿的皮肤状况,并及时处理任何损伤2.使用的设备问题–使用温控设备来确保早产儿处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定期检查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感染风险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脆弱,更容易感染。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感染风险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1.高龄早产儿的感染风险–加强早产儿的手卫生–定期监测早产儿的体温,并及时处理高温事件2.医院环境中的感染风险–定期清洁早产儿的周围环境–限制访客数量以减少感染风险早产儿护理措施保持清洁和消毒•定期洗手,使用肥皂和温水进行彻底清洁•清洁早产儿周围的环境,包括床铺、设备和其他表面•使用消毒剂对物品进行消毒,如奶瓶、奶嘴和玩具提供适当的营养•提供经过调整的配方奶或母乳,以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考虑通过胃管给予早产儿额外的营养支持,如葡萄糖溶液和脂肪乳剂•定期监测早产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以确保营养摄入充足维持温暖和舒适•提供特殊的婴儿床或保温箱,以保持早产儿的体温稳定•使用恒温设备来确保早产儿的环境温度适宜•给予早产儿足够的保温,避免水分蒸发以及失温风险定期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早产儿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定期评估早产儿的发育情况,如克里特里亚评分、体重增长和运动能力•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筛查和处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结论早产儿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以促进其健康和发育。
浅议早产儿急救护理措施

浅议早产儿急救护理措施早产儿是指在妊娠28周至37周之间出生的新生儿。
由于早产儿的身体未完全发育完成,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急救护理措施来保护他们的生命和健康。
本文将浅议早产儿急救护理措施。
一、保持温暖早产儿的体温调节系统还未完善,容易出现低温,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几小时内。
因此,护理人员应确保早产儿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可以使用保温箱、加热毯等设备,使早产儿的体温保持在36.5℃-37.5℃之间。
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因保暖而导致的过热。
二、监测呼吸和心率早产儿的呼吸和心率都相对不稳定,需要进行密切监测。
可以使用麻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对孩子的呼吸和心率进行实时监测。
护理人员也需要随时观察早产儿的呼吸和心率,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三、提供营养支持早产儿由于生长发育不成熟,所以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
一般采用静脉或胃管喂养的方法,保证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也应注意定期检查孩子的体重和身高,确保营养摄入达到要求。
四、预防感染早产儿的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受到感染。
为了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应保持手卫生,定期更换换床单、衣服等。
在孩子周围的空气中可以设置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五、保证心理安抚护理人员应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的同时给与他们温暖的陪伴和关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也可以适当加强早产儿的语言和触摸的刺激,以促进孩子的神经发育和生长。
六、注意预防并发症早产儿容易出现很多并发症,如呼吸窘迫、黄疸、肺炎等。
护理人员应根据孩子的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进行氧气疗法、曝光黄疸灯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早产儿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和护理计划调整,以确保早产儿的健康和生存。
护理早产儿的五大要点是什么?

护理早产儿的五大要点是什么?介绍早产儿是指在妊娠期不满37周出生的婴儿。
由于其未能完全发育,早产儿需要特别的护理和注意。
本文将讨论护理早产儿的五大要点,包括维持体温、保持呼吸通畅、提供营养支持、预防感染以及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点一:维持体温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体温不稳定。
为了维持其体温在适宜的范围,有以下一些关键措施:1.提供暖洞或温箱:早产儿大部分时间需要呆在一个恒温的环境中,以保持体温稳定。
2.保持周围环境温暖:温度要适宜,通风要适度,避免早产儿受寒或过热。
3.使用保暖措施:例如给予额外的温洗或毛毯,以防止体温下降。
4.避免过度包裹:虽然早产儿需要额外的保暖措施,但过度包裹可能导致过热和不适。
要点二:保持呼吸通畅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出现呼吸困难。
以下是保持早产儿呼吸通畅的关键措施:1.监测呼吸: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2.维护通气:对于需要辅助通气的早产儿,可以使用有创或无创通气方式,如呼吸机或面罩。
3.确保充足氧供应:保持适宜的氧饱和度,以保证早产儿的氧供应。
4.避免刺激:减少早产儿接触刺激物,例如烟雾、灰尘和强烈光线,以减少呼吸道反应。
要点三:提供营养支持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充分发育,可能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
以下是提供早产儿充足营养的关键措施:1.周期性喂食:早产儿需要进行频繁的小量喂食,以适应其消化系统的发育情况。
2.使用特殊配方: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配方,并确保配方合理膳食均衡。
3.监测体重和生长曲线:定期测量早产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营养摄入。
要点四:预防感染早产儿免疫系统较弱,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以下是预防早产儿感染的关键措施:1.严格的洗手和消毒:所有接触早产儿的人员都应该进行正确的洗手和消毒,以减少传染风险。
2.空气质量管理:保持早产儿所在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周期性或定期进行感染筛查:对早产儿进行定期的感染筛查,早发现并及时处理感染。
早产儿的观察与护理论文

早产儿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早产儿的观察与护理早产儿是指在胎龄37周以下出生的儿童,由于其肺、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器官尚未充分发育完成,因此需要更加细致、周到的观察和护理。
本文主要介绍早产儿的观察和护理问题,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照顾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一、早产儿的观察1.常规观察早产儿出生后应进行常规观察,包括测量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集中度等生命体征,以及观察皮肤黏膜、眼睑、手足等是否存在特殊情况,例如,是否有出血、黄疸等症状。
此外,还要观察早产儿的喂养量及尿量等情况,确保早期营养供给的充足。
2.神经系统观察由于早产儿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需要专门观察其神经系统情况。
对于出生极早的早产儿,尤其需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提高警惕。
对于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也需要及时进行观察,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3.口腔护理早产儿的口腔比较娇嫩,需要特别妥善护理,避免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
应将早产儿放置在背向上的姿势下,用湿润的棉签擦拭口腔,并保持口腔干燥。
4.气管护理早产儿的气道比较狭小,容易出现阻塞等情况,在呼吸机辅助下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呼吸状态,防止气道堵塞及呼吸困难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在进行气管护理时,要注重器械消毒,避免感染。
二、早产儿的护理1.饮食护理早产儿出生后的第一小时内,应给予早期喂养,多次数、少量饮食,早治疗消化道功能障碍。
随着早产儿生长发展,也需要根据早产儿体重、生命体征等因素,逐步增加早产儿的喂养量,确保其生长发育。
2.皮肤护理早产儿的皮肤较为脆弱,需要进行特别护理。
在护理时,应用适宜的防护措施,避免对皮肤进行过多的反复摩擦、揉压、刺激等,可使用宝宝护肤霜、薰衣草精油等护肤品,促进皮肤的恢复和保护。
3.温度护理早产儿的体温控制比较困难,体温过低或过高均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护理中应保持恒定的室温、湿度和凉度,避免过度的冷热变化,保持早产儿体温的稳定。
4.疾病护理早产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发生各类疾病和并发症。
浅谈早产儿的护理问题与措施

浅谈早产儿的护理问题与措施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不足37周的婴儿。
他们的身体和器官尚未充分发育,因此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
早产儿的护理问题与措施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呼吸支持、温度调节、喂养和发育监测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早产儿的护理问题与措施进行探讨。
首先,早产儿在出生后会面临呼吸困难的问题。
由于肺部尚未完全发育,他们可能需要呼吸机或氧气辅助呼吸。
护理人员需要监测他们的呼吸频率、氧气饱和度和心率等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支持的方式。
此外,要保持干燥和洁净的呼吸道,定期清理鼻腔和口腔,预防感染的发生。
其次,早产儿的温度调节能力不足,容易出现低体温问题。
护理人员应保持恒温环境,提供适当的保温措施,如使用温暖的毛毯和加热床垫。
定期测量体温,确保早产儿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热,以防止出汗和脱水。
除了呼吸和温度调节,早产儿还需要专注于喂养。
早产儿的消化系统不成熟,无法消化大量的食物。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逐渐地引导早产儿进行吸吮和咀嚼,帮助他们适应乳汁的摄入。
通常情况下,早产儿需要通过胃管或静脉注射获得充足的营养。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他们的体重和排便情况,确保他们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和发育可能存在问题。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早产儿的发育评估,包括观察他们的姿势、反射、运动和听力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例如提供早期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和家属合作,提供早产儿的体育、语言和智力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早产儿的护理还需要关注感染和免疫问题。
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充分发育,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感染控制措施,如勤洗手、消毒器械、屏蔽访客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同时,早产儿的免疫系统也需要额外的支持,例如提供新生儿疫苗和免疫血制品。
最后,早产儿的家属也需要得到支持和指导。
护理人员应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虑和困惑。
提供早产儿的护理知识和技巧,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照顾早产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早产儿的护理问题与措施摘要:我国早产儿出生率居世界第一位,但医疗水平、服务举措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连续护理是早产儿进入在家庭以及社区之后的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其可以在大大降低对医院公共资源的使用同时,为万千家庭提供有效的后续治疗以及护理。
早产儿在连续护理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体重增长速度,因此,长期有效地展开连续护理工作能够使得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大大缩减,使得早产儿早日回归到家庭以及社区。
由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可以知道在将来护理工作的领域将会扩大到社区以及家庭。
本论文对早产儿的相关护理经验予以总结,详细的探讨了早产儿的护理要点、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及如何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早产儿;常规护理;特殊护理Abstract: China's premature birth rate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 but the medical level,service measures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till exist certain disparity, continuous care for preterm into the community, family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bring about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subsequent to the family, to save the hospital public resources, reduce the cost of. To a certain extent make up for other aspects bring gap.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continuous nursing can shorten the premature infant hospitalization time, medical personnel can make weight over 1 8kg, milk yield, body weight growth of premature infants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good community, family science tending, accelerate the turnover of hospital resources, reduc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and the cost of. The field of nursing work was further extended to the community, the family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nursing work,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ar the intern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 This paper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in premature infants, explore the nursing points in premature infa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remature infants.Keywords: premature; routine nursing; special nursing一、早产儿护理现状如果新出生的胎儿的胎龄没有达到37周,其身体长度没有达到47厘米,身体重量没有达到2500克,那么这个新生的胎儿便是早产儿。
在早产儿发育过程中如果有远期后遗症出现,其后果也往往是非常非常严重的,比若说很多的早产儿在长到成年之后会出现生活困难甚至不能自理等,这大部分均是由于早期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的远期后遗症所引起的。
在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在随着近年来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70%~85%的胎龄在24^32周的早产儿可以存活。
目前,如何能够确保早产儿的生命存活已经不仅仅是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面对的唯一挑战,如何能够有效地使得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达到最优化,并且如何使得早产儿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大大降低已成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应该着重考虑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早产儿连续护理服务模式,虽然很多的早产儿专业照顾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早产儿护理干预,我们知道利用这种方式也取得了一些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目前我们国家对早产儿护理的研究还没有找到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及系统综述性研究,早产儿的护理工作还没有建立有效并且连续的护理服务模式。
二、早产儿的常规护理专业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也可以给新生儿施加一些特殊的护理。
比如说为了能够有效地给早产儿提供一个具有合适的温度以及适宜湿度的空间环境,可以把早产儿放到暖箱中去,并且还可以连续地用头罩为早产儿提供低流量的氧气来喂养早产儿,这样便可以大大降低早产儿感染疾病的发生几率,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刺激对早产儿造成的不亮影响,在提供温和光线的同时还能够科学地避免疼痛对早产儿造成的不良的的刺激,此外,在早产儿睡眠的时候专业护理人员还可以使早产儿保持一种比较舒服的体位,从而可以大大加强早产儿亲自抚触。
(一)保暖在一般地情况之下,专业护理人员将早产儿病房室里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4℃~26℃的范围之内。
在使用保温箱之前,首先需要把保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在26℃,之后每过一个小小时便进行调节,调节幅度为1℃,最后将保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到32℃~36℃的范围之内,并且还要对早产儿进行定时的体温测量,并且要根据体早产儿的体温情况来调节温箱内的温度。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刚刚出生的早产儿的胸廓往往具有弹性不足的特点,并且早产儿的肺组织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说,其肺组织缺乏一定的弹性,除此之外,早产儿的呼吸肌往往是非常薄弱的,常常会伴有青紫现象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是有相当一大部分的早产儿在刚刚出生后不久的时间内很可能会伴有呼吸停止的现象发生。
面对这种比较危险的状况,相关的专业护理人员必须对早产儿进行仔细地观察,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期间必须要要时时刻刻保持其呼吸道是通畅的。
如果在对早产儿喂奶之前或者是喂奶完毕之后发现早产儿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或者是出现青紫现象时应该立即对早产儿给予吸氧。
(三)减少噪声刺激已有研究表明,安静的环境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是有好处的,而嘈杂的环境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时极为不利的,当专业护理人员靠近暖箱或者靠近放有早产儿的床铺的时候一定要遭到尽量安静不吵闹,即使说话的时候也要保持比较小的声音,此外,当专业护理人员在病房中行走的时候也尽量要放轻脚步做到不发生很大的声音而给早产儿造成不利的刺激。
(四)减少光线刺激在天气好的时候专业护理人员可以对早产儿尽量采取阳光自然照射,尽量做到不要使早产儿在长时间条件下处于日光灯的直接照射之下,否则,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利的,当使得早产儿处于暖箱之中的时候,可以在暖箱上加上遮光罩,从而可以降低光照对早产儿造成的影响。
(五)减少疼痛刺激在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早产儿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减少对早产儿进行操作。
粘薪物祛除时候应该要用祛除剂或者是用口服糖水、抚触或者安抚奶嘴也可以降低疼痛感对早产儿造成的刺激,如果有必要也可以使用一定量的比痛剂。
(六)合理喂养早产儿在发育时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然而其消化能力以及吸收能力均不够好,其喂养难度比正常儿要大得多,所以对早产儿提供正确的喂养也是格外重要的。
我们知道早产儿乳是早产儿的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当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主张非营养性吸吮或微量喂养;党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主张足量喂养、早喂养。
(七)预防感染与足月儿相比较,早产儿在各个方面的发育情况都是比较差的,因此要将早产儿与足月儿分开护理。
除了早产儿的父母以及相关的医护人员之外,要严格避免其他人与早产儿靠近。
相关的医护人员在对早产儿进行喂食或者是进行检查的时候,一定要穿戴好专用的消毒罩衣,除此之外,还必须要佩戴无菌的手套,一旦发现小病灶或者感染时要马上对其进行隔离。
四、发育支持护理及早期干预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务必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积极构造支持早产儿发育的社会以及物力环境。
新生儿时期,在觉醒状态下,对小儿的听觉、视觉等进行合理有效地刺激可以大大促进小儿的智能发育,大大改善有高危险因素的中枢神经系统。
五、结论根据以上的总结与研究我们知道,医护人员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期间务必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为了有效地避免早产儿发生感染并发症,务必要做好早产儿的保暖与呼吸道管理工作,使得早产儿避免遭受强光、噪声以及疼痛的影响,并且给予早产儿合理的喂养,最终实现大大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1] 叶秋莲,梁惠冰,卢泳雪,李桂英,姚秋娥. 早产儿出院计划应用于极低体质量儿护理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13(19)[2] 曹益群. 早产儿QQ群网络访视及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09)[3] 顾晓红.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13(04)[4] 吴小妹. 早产儿居家护理的健康教育指导[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08)[5] 张亚钦,李辉. 早产儿生长评价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08)[6] 黄善殊. 早产儿护理研究进展[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7] 李英华,刘宇,李利,陆悦,李湘萍. 连续护理内涵及核心要素的分析及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13)[8] 王雅晶. 早产儿护理方法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3)[9] 乔合新. 早产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J].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10] 杜英. 浅谈早产儿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