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地理(安徽卷)高清版

高考试题地理(安徽卷)高清版
高考试题地理(安徽卷)高清版

2010年全国高考安徽文综试卷高清版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为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3~4题。

3.“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D.水平张裂

4.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5~6题。

5.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6.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

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o、经度为117.2179 o、高度为96m。回答7~8题。

7.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

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8.此后一个月内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

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下图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9~10题。

9.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10.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B.大洋环流C.水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11.(28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15分)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13分)

12.(32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

1. D

2.C

3. C

4. A

5.A

6.B

7. B

8.D

9. C 10. A

11、⑴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以从广东等省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

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

⑵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它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2、⑴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⑵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

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

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

(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分析,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

事业编考试公基之安徽省省情试题

安徽省情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 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A、发展 B、科学发展 C、加速崛起 D、全面转型 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 A、转型发展 B、开放发展 C、创新发展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 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 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 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 B、加快新型城镇化 C、经济增长 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 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 B、环境友好 C、全面协调 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 A、翻两番 B、翻一番 C、翻三番 D、翻三番 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 工程。 A、五个一 B、861 C、5352 D、千百十 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 B、产业带 C、产业基地 D、产业链

9、按照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 B、综合协调 C、立体网络 D、以人文本 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A、滨湖大城市 B、全国性特大城市 C、区域性特大城市 D、现代化大都市 11、将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A、芜湖 B、安庆 C、滁州 D、宣城 12、加快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营造整洁有序、和谐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 A、环境建设 B、数字城市 C、服务能力 D、管理能力 13、积极开展国家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示范工程,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A、千百十 B、万村千乡 C、千村百镇 D、整村推进 14、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尽快形成以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 A、一山一湖 B、两湖一山 C、两山一湖 D、两湖两山 1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技术创新“十区提升、、千企培育行动”,大力推进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A、百企示范 B、百业示范 C、百强示范 D、百县带动 16、以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着力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 A、合芜蚌 B、马芜铜 C、合铜池 D、安池铜 17、安徽省省树为。

2019年高考试题-英语(安徽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试题-英语(安徽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 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英语解析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第1页至第14页,第II 卷第15页至第16页。全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本卷须知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卷时,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 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 ................. 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总分值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题1.5分,总分值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muchistheshirt? A.£19.15 B.£9.18 C.£9.15 答案是C 1.Whatdoesthemanwanttodo? A.Takephotos B.Boyacamera C.Helpthewoman 2.Whatarethespeakerstalkingabout? A.Anoisynight B.Theirlifeintown

2018安徽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2018安徽省考试题

2018安徽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2018安徽省考试题2018安徽公务员考试报名工作已结束,2018安徽公务员笔试时间为4月21日-22日,届时安徽华图将根据考生回忆组织教研室整理提供2018安徽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_2018安徽省考试题。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安徽华图整理提供2017安徽公务员考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如下(仅供参考): 1.省本级机关: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不低于11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成绩不低于55分。 2.市级机关: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不低于10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成绩不低于45分。 3.省派出机构(主要是省属监狱戒毒机关、省检察院派驻机构、省经信委属市级无线电管理处、省林业厅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省水文局市局等职位):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不低于10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成绩不低于45分。 4.县级机关: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不低于9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 5.乡镇机关: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 6.人民警察特殊专业技能职位: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不低于8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

2018安徽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https://www.360docs.net/doc/826225475.html,/zt/ahgk/ 2018安徽公务员考试历年试题:https://www.360docs.net/doc/826225475.html,/zt/zhti/ 【☆2018安徽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2018安徽省考试题☆】 2018安徽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为4月21日-22日,届时安徽华图将根据考生回忆组织教研室整理提供试题解析,请考生保持关注!现提供2017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解析及备考技巧,仅供参考: 声明: 1、试题来源于网络,可能存在偏差,华图教育不对此试题的准确性、合法性以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本试题解析中答案及解析为华图教育独家解析,其他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华图教育同意不得转载: 3、若有权利人对试题及解析主张权利,请及时联系我司,我司将依法采取措施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2017 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及解析 1.今天,科技发展极大改善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人们难以脱离科技成果推回到现代科技之前的生活状态中,但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一些科技成果常常携带着(的后果,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A.昭然若揭 B.不言自明 C.难以预测 D.毋庸讳言[答案]c [解析1逻辑填空题。考察或语辨析,文中转折词“但是”前后语意相反,转折之前说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积极作用,转折之后应填消极作用,且空格后面与“后果”一词搭配,只有难

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第Ⅰ卷 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三聚氰酸分子式为C3H3N3O3,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碳氮极性键、碳氧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氰酸的结构为HO—C≡N,3个氰酸分子发生加成生成三聚氰酸。本题是用NH3捕获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聚氰酸,其过程是:NH3先与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H2N—COOH,3个H2N—COOH失去3个水分子生成三聚氰酸。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2I—== Fe2+ +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SO42—+Ba2+ +3OH—== Fe(OH)3↓+BaSO4↓ D.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gFe 【答案】D 【解析】A选项:Fe3+与C6H5OH反应:Fe3++6C6H5OH==[Fe(OC6H5)6]3—+6H+ B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 C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SO42—+3Ba2+ +6OH—== 2Fe(OH)3↓+3BaSO4↓ 9.为实现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 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 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 mol/L盐酸 【解析】A选项:Br2和CCl4是两种互溶的液体,Br2和CCl4混合物是溶液,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B选项: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分子中含—CHO),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分子中不含—CHO)。 C选项:实验室制取H2的试剂通常是用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是稀硝酸。锌与稀硝酸反应反应通常不能得到H2,而是低价氮的化合物或氮单质。 D选项:缺少酸碱指示剂。 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准确的是 A B C D

2015年高考化学部分高清卷(安徽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安徽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7.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3H 2O 3 B .分子中含6个σ键 C .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D .8.6g 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 2 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配制0.10mol/L NaOH 溶液 B .除去CO 中的CO 2 C .苯萃取碘水中的I 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 .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 2CO 3、NaHCO 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H 2、SO 2、CO 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SiO 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10.下列有关NaClO 和NaCl 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 +、NH + 4、SO 2- 4、Br - 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 +、K +、NO -3、CH 3CHO 可以大量共存 C .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 2++ClO - +2H +=== Cl - +2Fe 3++H 2O D .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 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11.汽车尾气中,产生NO 的反应为:N 2(g)+O 2(g) 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 2(g)和O 2(g)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 下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 1 210c )c c (4 B .温度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 .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 .若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 <0 12.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 4Cl 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O O O a b c c (N 2)/m o l ?L  ̄1

安徽省情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情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情试题及答案 知识竞赛题库(安徽省情)5 n, e6 H7 K1 l- s' A2 ~ 1 v8 M' F5 Z; Y' Y+ d; Z/ S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5 i7 i- f6 _* R5 X2 N 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b ) A、发展 B、科学发展 C、加速崛起 D、全面转型- U9 y! S5 g h$ s0 e* R 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 d )2 k! J# z\ A、转型发展 B、开放发展 C、创新发展4 H: _' E7 w) L q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7 A o6 f0 E4 x) Q\ 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a )/ C; }1 e, x# h 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 o; d1 w\ 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D9 [/ E) p# I: m 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9 w8 f k1 V8 L\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 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 a 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5 I5 c( h; r* i5 c, k H A、战略性新兴产业 B、加快新型城镇化. p. o7 Q- P* J' z* y% M C、经济增长 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 C4 v8 V2 ]6 \\6 ?. o3 K

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 d 转变。 - o' N) V- R\ A、生态文明建设 B、环境友好 \ C、全面协调 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 b 目标。 A、翻两番 B、翻一番 C、翻三番 D、翻三番* P$ F* f2 m* m 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 d 工程。 A、五个一 B、861 C、5352 D、千百十/ Z1 [\ 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 a ,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 B、产业带 C、产业基地 D、产业链7 @0 j\ 9、按照 a 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K% X2 A) w* ~8 [6 f ^! Y s! l f A、适度超前 B、综合协调 C、立体网络 D、以人文本

2013年高考(安徽卷)理科数学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II 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 ()()()P AB P A P B =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 设是虚数单位,_ z 是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0I x f x =+2=2z zi ,则z = (A )1+i (B )1i - (C )1+i - (D )1-i - 【答案】A 【解析】设2bi 2a 2)i b (a 2bi)i -a (bi)+a (22z bi.z -a =z .bi,+a =z 22+=++=+??=+?z i 则 i z b a a +=????==????==+?111222b b a 22 所以选A (2) 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A ) 16 (B )2524 (C )34 (D )1112 【答案】D 【解析】.1211,1211122366141210=∴=++=+++ =s s ,所以选 D (3)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 的是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B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D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他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答案】A

2015年高考地理安徽卷高清版

地 中 海 2015安徽卷高考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多选不给分) 图1为25°N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1~2题。 图1 1.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 A .荒漠带 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A .北美东岸与西欧 B .东亚与南亚 C .北美东岸与西岸 D .西欧与南亚 图2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3~4题。 图2 3000 4000 6000 5000 2009年 2000 2013年 1000 2006年 2003年 面积(km 2)

3.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4.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 图3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5~7题。 图3 5.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6.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 7.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表1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8~9题。 表1 地区迁入数迁出数其中迁入来自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 东部23 5 - 5 10 8 中部 3 5 2 - 0 1 西部 3 11 3 0 - 0 东北 1 9 0 0 1 -

(完整版)历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答案(收藏版)

2006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 考 生 注 意:本卷共八大题,计 23 小题,满分 150 分,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0 分) 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 A 、B 、C 、D 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每一小题:选对得 4 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均不得分. 1.计算 2 一9的结果是( ) A . 1 B -1 C .一 7 D . 5 2 .近几年安徽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据 2005 年末统计的数据显示,仅普通初 中在校生就约有334 万人,334 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 3 . 34 ? 106 B . 33 .4 ? 10 5 C 、334 ? 104 D 、 0 . 334 ?107 3 .计算(- 2 1a 2 b )3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2441b a B.3816b a C.-3681b a D.-358 1 b a 4 .把过期的药品随意丢弃,会造成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如 何处理过期药品,有关机构随机对若干家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图.其中对过期药品处理不正确的家庭达到( ) A . 79 % B . 80 % C . 18 % D . 82 % 5 .如图,直线a //b ,点B 在直线b 上,且AB ⊥BC ,∠1 二 55 o ,则∠2 的度数为( ) A . 35 o B . 45 o C . 55 o D . 125o

6.方程 01 2 21=---x x 的根是( ) A .-3 B .0 C.2 D.3 7 .如图, △ ABC 中,∠B = 90 o ,∠C 二 30 o , AB = 1 ,将 △ ABC 绕 顶点 A 旋转 1800 ,点 C 落在 C ′处,则 CC ′的长为( ) A . 42 B.4 C . 23 D . 2 5 8.如果反比例函数Y= X K 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K 的值是( ) A 、-21 B 、2 1 C 、-2 D 、2 9.如图, △ABC 内接于 ⊙O , ∠C = 45o, AB =4 ,则⊙O 的半径为( ) A . 22 B . 4 C . 23 D . 5 第9题 10 .下图是由10 把相同的折扇组成的“蝶恋花”(图 l )和梅花图案(图 2 )(图中的折扇 无重叠), 则梅花图案中的五角星的五个锐角均为 A . 36o B . 42o C . 45o D . 48o

2019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在﹣2,﹣1,0,1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2 B.﹣1 C.0 D.1 2.计算a3?(﹣a)的结果是() A.a2 B.﹣a2C.a4D.﹣a4 3.一个由圆柱和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水平放置,它的俯视图是() A.B.C.D. 4.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我省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接近161亿元,其中161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61×109 B.1.61×1010 C.1.61×1011 D.1.61×1012 5.已知点A(1,﹣3)关于x轴的对称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实数k的值为() A.3 B.C.﹣3 D.﹣ 6.在某时段由50辆车通过一个雷达测速点,工作人员将测得的车速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则这 50辆车的车速的众数(单位:km/h)为()

A.60 B.50 C.40 D.15 7.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12,点D在边BC上,点E在线段AD上,EF⊥AC 于点F,EG⊥EF交AB于点G.若EF=EG,则CD的长为() A.3.6 B.4 C.4.8 D.5 8.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0.3万亿,比2017年增长6.6%.假设国内生产总值的 年增长率保持不变,则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的年份是() A.2019年B.2020年C.2021年D.2022年 9.已知三个实数a,b,c满足a﹣2b+c=0,a+2b+c<0,则() A.b>0,b2﹣ac≤0 B.b<0,b2﹣ac≤0 C.b>0,b2﹣ac≥0 D.b<0,b2﹣ac≥0 1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将对角线AC三等分,且AC=12,点P在正方形的边上,则满足 PE+PF=9的点P的个数是()

·安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及答案 高清解析版

2014·安徽卷(文综地理) [2014·安徽卷]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完成23~24题。 图7 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安徽地理及土地利用相关知识。根据安徽的地形分布进行分析,可知安徽南部为丘陵山地、西部为大别山区,因此Ⅲ为重点生态功能区,而根据安徽的城市分布可知Ⅰ为城市化地区。 24.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24.A [解析] 三类区域中,区间人口迁移主要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山区的铁路建设成本高,城市化地区的商业网点密集,也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 [2014·安徽卷]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25~26题。 图8 25.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是墨西哥湾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性质为暖流。 26.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26.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大西洋暖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该地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该地气候全年降水较多且分配均匀,河流流量稳定、水量丰富,无结冰期。该地河流含沙量小与当地植被覆盖有关,河流流速缓慢和地形地势有关。 [2014·安徽卷]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27~28题。 2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2020年安徽省省情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0年安徽省省情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市树是一座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合肥市市树是() A桂树 B国槐 C凤凰木 D广玉兰 2、下列是我省海拔最高的山峰是() A、白马尖 B、莲花峰 C、光明顶 D、天都峰 3、我国有五大淡水湖,其中在我省内的是()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巢湖 D.洪泽湖 4、右图所示的是那种地貌: A.风蚀地貌 B.冰川地貌 C.丹霞地貌 D.喀斯特地貌 6、我国那座山属于丹霞地貌() A.齐云山 B.黄山

C.天柱山 D.司空山 7、下列不属于安徽文化的() A.花鼓灯 B.凤阳花鼓 C.庐剧 D.豫剧 8、下列水利工程在安徽省的是() A.都江堰 B.芍陂 C.郑国渠 D.灵渠 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唯一中国人是() A.王茂荫 B.张之洞 C.左宗棠 D.李鸿章 10、下列不属于桐城学派的是() A.方苞 B.刘大櫆 C.姚鼐 D.程长庚 11、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庄子----蒙城 B、曹操----亳州 C、老子-----淮南 D、华佗----亳州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柱山有着“天仙配”的美丽传说 B、黄山是我省著名的旅游胜地 C、九华山是我省著名的道教胜地 D、金寨是我省著

名的革命胜地 13、下列名茶不是我省的是() A、太平猴魁 B、祁门红茶 C、君山银针 D、涌溪火青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淮地区是我省主要的煤矿产地 B、我省地形主要以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为主 C、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D、长江、黄河、淮河均流经我省 15、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我省的是( ) 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垓下之战 D、淮海战役 16、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醉翁亭记》----欧阳修----琅琊山 B、“五岳归来不看山”------徐霞客----黄山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庐山 D、“佛国空闻存色相,天街何处绽春光”------李白-----天柱山 17、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

2020安徽语文试题高清版

2020安徽语文试题【高清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6页,第II卷第7页至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3D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 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 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 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

2019年安徽省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19年安徽省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 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B ) A、发展 B、科学发展 C、加速崛起 D、全面转型 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 D ) A、转型发展 B、开放发展 C、创新发展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 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A ) 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 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是主线) 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A)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 B、加快新型城镇化 C、经济增长 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 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 向(D) 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 B、环境友好 C、全面协调 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 (B) 目标。 A、翻两番 B、翻一番 C、翻三番 D、翻三番 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 (D)工程。 A、五个一 B、861 C、5352 D、千百十 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A),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 B、产业带 C、产业基地 D、产业链 9、按照(A)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 B、综合协调 C、立体网络 D、以人文本 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 C )。 A、滨湖大城市 B、全国性特大城市 C、区域性特大城市 D、现代化大都市 11、将 (A) 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A、芜湖 B、安庆 C、滁州 D、宣城

安徽事业单位常识题“安徽省情”

安徽省情 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 2.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同时与6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 3.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4.1986年3月1日,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批准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 5.面积为450*570=13.9万平方公里,第22位,长江,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区;皖南的黄山(又名黟山)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源地 6.人口6516万,第8位 7.“安徽”之名为七府三州之简称,并非人为取“二府首字为名” 8.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意义重大,1952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 9.地质结构由: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构成,以平原为主,芜湖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其中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873米 10.“梅雨”多发生在夏季,淮河是为我国最北冬季不结冰的大河,霜冻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大气降水为水资源唯一的补给源,旱涝为主要自然灾害 11.铁矿储量华东之首,铜矿也大 12.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黄山、九华山(佛教)、天柱山(南岳)、琅邪山、齐云山(道教);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亳州、寿县、歙县、安庆; “天下第一名山”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共有二处被列入。 13.农业大省、1979年春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土地大包干,是全国第四个消去宜林荒山和基本全面绿化,“五八”造林绿化。 14.“861行动计划”,从2004年开始实施: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建设(提到“数字安徽、生态安徽、信用安徽”),2020年达3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皖电东送”工程;“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 16.“十一五”安徽发展战略任务:2006年2月23日,王金山在省十届人代会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要求:开展“全面创业行动”,提出“861行动计划”,构建以“马芜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两淮一蚌”为突破口,其中首次提出“和谐安徽”,“平安安徽” 17.至2005年末,安徽为17个省辖市(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 18.道教名山,齐云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摩岩石刻为世人瞩目; 天柱山:“皖山”,汉武帝到此称为“南岳”; 佛教名山:九华山 19.皖西大别山地区五大水库: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

(高清版)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精品文档,名师推荐!来源网络,造福学生 ———————欢迎下载,祝您学习进步,成绩提升———————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精品文档,名师推荐!来源网络,造福学生 ———————欢迎下载,祝您学习进步,成绩提升———————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名师推荐! 来源网络,造福学生 ———————欢迎下载,祝您学习进步,成绩提升———————

2021年安徽省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1年安徽省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 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B ) A、发展 B、科学发展 C、加速崛起 D、全面转型 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 D ) A、转型发展 B、开放发展 C、创新发展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 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A ) 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 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是主线) 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A)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 B、加快新型城镇化 C、经济增长 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 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 向(D) 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 B、环境友好 C、全面协调 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 (B) 目标。 A、翻两番 B、翻一番 C、翻三番 D、翻三番 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 (D)工程。 A、五个一 B、861 C、5352 D、千百十 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A),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 B、产业带 C、产业基地 D、产业链 9、按照(A)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 B、综合协调 C、立体网络 D、以人文本 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 C )。 A、滨湖大城市 B、全国性特大城市 C、区域性特大城市 D、现代化大都市 11、将 (A) 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A、芜湖 B、安庆 C、滁州 D、宣城

高考真题——英语(安徽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英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14页,第Ⅱ卷 第15至第16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 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 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 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 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 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Find a place. B. Buy a map. C. Get an address. 2. What will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A. Repair her car. B. Give her a ride. C. Pick up her aunt. 3. Who might Mr.Peterson be? A. A new professor. B. A department head. C. A company director. 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book? A. Quite difficult. B. Very interesting. C. Too simple.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