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完整的禅修次第

非常完整的禅修次第
非常完整的禅修次第

非常完整的禅修次第:从安般念到第四禅

来自: 长安冷松(智障居士) 2010-11-17 07:53:13

以下是篇非常完整的修四禅八定的介绍文章,可以作为修四禅八定的重要参考

========================

缅甸本雅难陀尊者主讲

第一部分、「安那般那念」修习四阶段

禅修的环境及姿势

首先,佛陀说禅修者要打坐,必须找一个安静,没有声音的地方。因为对刚开始禅修的人而言,声音是一种干扰。他们在看呼吸时,心会常常禁不住地想要听听周围的声音,听听别人在说什么,然后定力就退了。

禅修时,必须坐下来先盘腿、闭起睛睛;若腿痛的话,可以更换双腿的位置使它舒适,换腿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身体也要保持正直,不要前俯或后仰。因为后仰的话,会对呼吸感觉不清楚,若出入息不清楚时,妄想就会涌现出来,并且越来越多。身体若是前俯的话,不只会越来越累,同时呼吸也会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快,这样是不能打坐的。除了身体要正直,头也一样要正直。

至于手要怎样放,并没有一定的姿势,所以手的姿势并不重要,可以随意放,只

要舒适就好。最重要的是身体的姿势,因为身体不正,是会很容易疲倦的。

打坐时要闭起眼睛,将心念专注在鼻孔周围的呼吸,保持知道呼吸在一个比较

清楚出入的地方。有些修行者为了让自己不要有妄念,以便清清楚楚地知道呼吸,他就会紧紧抓住呼吸、控制呼吸,导致身体越来越痛、紧绷,颈项也会紧绷,甚至有些

禅修者只要一闭眼睛,就会感觉头硬硬的,很痛。所以刚开始禅修时,不要控制呼吸,虽然问题在开始时不是很大,但后来就会变得很大。以后一闭眼睛就会有紧、硬的感受,那是很辛苦的。

第一、观出入息(观息进、出):

1. 在鼻孔周围的触点上,简单地觉知出、入息即可(「入息一次知道」就够,

「出息一次知道」就够,不必注意开头到最后,全部的息),

2. 但不要注意触点,

3. 也不要控制或抓息。

4. 心不随着息进去或出去。

5. 不要注意息的热、冷、推动等自相(色法名法各自的特相),也不观息的无常

、苦、无我之共相(色法名法共同的特相)。

6. 观息时可内心默念「进、出」。

7. 若此阶段心很散乱,可以用数息的方式(从一数到八,即「进出一」「进

出二」到「进出八」或「一、一」「二、二」…… 等方式)来观出、入息。

8. 另外,若没办法专注者,更应行住坐卧都专注息来培育定力。

9. 行住坐卧只观息,而非其它。

10. 首先应决意专注五分钟,能专注五分钟后,应决意专注十分钟,能后再决

意十五分钟,以渐增方式决意。

11. 能专注半小时之后,可换观长短息。

第二、观长短息:

1. 觉知出入息,也觉知息长、息短即可,不要刻意控制息的长短,保持自然呼

吸。息时长时短无所谓。任其自然。

2. 通常这阶段会见到光,若出现,不要理它。是内光、外光都不要去管。

3. 若此阶段不易,就不修,只看出入息就好。

4. 专注第一阶段半小时左右及此阶段半小时之后(即共至少一个小时以后),再

换第三阶段观全息。

第三、观全息(即息的初、中、后段整道息):

1. 透过鼻孔周围触点,觉知整道息。心保持在触点来知道进息(或出息)的开始

、中间、到最后,但是,也不去分辨经过触点的息到底是初或中或后段。此时,禅相(心专注息的结果所出现的颜色或一种光)或会出现,若禅相出现一小时以上,方可转观微息。若无禅相而观微息,易生妄想。

2. (以上三阶段,若不喜欢某阶段,可以交替运用,增加定力)

第四、观微息:心保持在鼻孔周围触点,觉知触点上的微细的息即可。不必理

「出入」。

1. 首先观入出息五分钟、长短息五冷锺、全息五分锺后,才观微息。

2. 若禅相出现且结合,也不要去理禅相,若微息太弱至不易专注了,才不注意

息,而改专注禅相)。

错误的例子

a.有些的禅修者,他知道的是呼吸推动的感觉,因为他注意的是鼻孔周围,一直快速推动(鼻翼翕动)的力量。但是他本身其实知道这是错误的,因为出入息太快了,一点也不像呼吸的感觉。所以若是不小心注意到推动力的禅修者,就要自己决定:「我不要注意呼吸的推动,我要专注自然的呼吸而已。」这个时候,推动的感觉就会转弱,最后会自然消失。

b.禅修者一开始就注意到鼻孔周围有一点点冷的感受,并感觉很平静。其实他是注

意到冷。结果过两、三天后,他就会感觉鼻孔里有越来越热的现象,像火烧似的,感觉很辛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他在开始时所注意到的触点并不是呼吸而是身体上(鼻孔)的感受。人的身体具有十二种感受──硬、粗、重、软、滑、轻、流动、粘结、热、冷、支持、推动,而他注意到的是其中的冷、热。刚开始时只有一点点的感受,甚至觉得很平静,结果感觉越来越清楚时,就会越来越难以忍受,直至一闭上眼睛,就有很热的感觉,很辛苦,最后就无法继续静坐。

我们知道安般念能令禅修者修到四禅,但方法并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任何感觉上,也就是不要理会呼吸时的冷、热、硬、推动等十二种感觉(特质),而只要把全部注意力专注在自然的呼吸,就可以了。一心正念:「我要专注自然的呼吸而

已」,这样即使有感觉到冷、热等感受,只要一概不理,种种感觉自然就会不见、消失掉。

c.有些禅修者看到呼吸后,就把心专注得越来越往鼻孔里,结果专注到鼻孔里面,

导致鼻孔越来越紧,到最后还会发痛。所以禅修者要决定:「我不要专注鼻孔里面的触点,我只要专注鼻孔前面一点的呼吸。」

这样做,刚开始也许会很困难,这时候他可以闭起眼睛,然后把手放在鼻孔前面一点去感受呼吸,等做到了以后,再把手放下(拿开),去知道自然的呼吸,这样地用功的话,呼吸就会渐渐地越来越清楚,也就可以成功修得安般念的业处了。

d.有些禅修者专注鼻孔周围息的触点,他专注「触」专注得越清楚,那触点也就越

来越硬、越来越痛,这样也不能成功修得安般念。这就是为何说禅修者只要知道自然的呼吸就好。

e.更有些禅修者,他专注呼吸时,把注意力专注在离鼻孔很远的地方,这样他的呼吸会不清楚,也就不能专注很久。所以禅修者不要专注太远的息,只要专注在鼻孔周围的呼吸就好。

f.如禅修者专注呼吸进出所经过的地方,心随着呼吸进到腹部,又随着呼吸出去到很远的地方,禅修者的专注力是不应该跟随着息的。所以我们的心不要随着呼吸旅行,而应该只是知道自然呼吸的进出就好。

第二部分、练习各禅的五自在

第五、转观禅相入初禅阶段

1. 发现禅相与息结合后(二者结合在同一位置,禅相即息、息即禅相的感觉)

至息不见,就可专注禅相(不要去管禅相的颜色或形状如何变化,只要禅相没有完全消失变成一片黑暗,都继续把心专注在息位置的禅相上,不要管上方下方或周围的光,只在息处之一点观禅相就可。且不要念白白亮亮

2. 万一禅相完全消失,才转回专注息,等禅相出现而又结合至息不见后,再持

续专注禅相)

3. 当专注禅相时,息出现不注意,不可以一下子看禅相、一下子看呼吸(这样

做定力会掉),也不去抓它或控制它(若用意志去操控它,禅相会消失或转变,定力也会消失,也可能产生身体疲累、紧绷,或是眼睛痛的现象)。

第六、出初禅后在心脏里检查有分、禅相

1. 若专注禅相一个小时之后,开始在心脏里查「有分」(bhavavga有分识;有

分心)或称为意门(manodvara)和禅相。

2. 方法如下:心不再理会禅相而从面前出来,快速移到心脏部位。不要把面前

的禅相一起带到心脏部位,否则看不到心脏里的禅相,因为面前的禅相较光亮,带下来时,会把「有分」的光遮盖住,就看不到「有分」的形和色了。「看」(用心去看,而不是用眼睛看)「有分」中的禅相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多大多小(应跟面前的禅相一模一样,较小而已),如果看到禅相了,就表示是「有分」了。

3. 检查有分时间是一至两分钟(不要检查太久,否则心脏会振动得不舒服)。

4. 如果没有查到「有分」的颜色和形状,没关系,再把心移回息位置的禅相,

专注禅相约半小时之后,再快速到心脏部位查「有分」和禅相。

附录:

如何查心脏里的禅相

1.刚开始看微息(五分钟左右)。这时,若禅相有出现是对的,但是刚专注禅相时,心不是很稳,所以专注禅相时,不能专注很久。所以每个禅修者刚开始静坐时,一定要先看呼吸。

2.大概几分钟左右,然后决定「我要专注禅相。」

专注禅相时,一些禅修者会有一些问题。例如:他专注禅相时,知道这是禅相。他们的心专注禅相,越来越稳定,然后喜欢的心思跑出来,接着平静、快乐的心思也跑出来,然后喜欢的、快乐的心思全部会一起消失,之后变成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的心跑过了第二禅、第三禅,进入第四禅的阶段,所以寻、伺、喜、乐四个禅支都消失了。

3.所以刚开始专注禅相的禅修者,投入专注禅相,继续的专注于禅相。如果你能成功的专注(一个小时左右),快到(一个小时)的时候,一定要默念:「我要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因为有些禅修者决定错误,讲成‘要查心脏’,专注力很快从鼻孔周围的禅

相移下来心脏里面,结果只会看到心脏或心脏里的血而已。这是因为他们默念错误「我要查心脏」的关系。所以要查禅相,一定要默念「我要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

4.你的心专注鼻孔周围的禅相,然后心下来心脏里面。你会看到另一个禅相,

查中间、周围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多小、多大?但不要查太久,也不要查太快。因为查太久,心会跳动不舒服;太快的话,又看不清楚。

有些禅修者,他决定「我要查有分」,所以他进入了心脏里面,却只看到有分而已,但看不到禅相。每一个禅修者的问题不一样。所以查禅相的时候,一定要作决定,并默念告诉自己「我要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

5.查心脏有分的禅相时,只要看一、两分钟,注意看中间和周围的颜色,因为中间的颜色是禅相的颜色,周围的颜色是有分的颜色。禅相是依靠在有分的中间。

依靠是什么意思?比如你们看我的手有线,线是依靠着我的手;我穿的袈裟是依靠着我的身体。禅相是依靠着‘有分透明的界’,它的名字是‘有分透明的界’,不是‘有分

心’。‘有分心’是心所,‘有分透明的界’是色法,两个名词的意思是不一

样的。

‘有分心’是什么心所?是睡觉时没有作梦的心,这是‘有分心’。有分心的

目标是你

进入母胎时那个结生心的目标,也是你死亡心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你的过去世

临终速行心行业的目标,所以‘有分透明的界’跟‘有分心’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6.第一次查不到禅相,没有关系,心再上来专注鼻孔周围的禅相,半个小时以后,才决定第二次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查的时候,用一、两分钟左右去查,方法和上述一样。一定要默念「我要查心脏里有分的禅相」,看到禅相中间、周围的颜色就可以了。查禅相这个阶段成功的禅修者要做什么呢?这个时候,就要换修另一个查五禅支的阶段。

第七、修习初禅的五自在:

1. 进入初禅之后,闭眼就有禅相,即开始修习初禅的五自在:

2. (以下录自:《如实知见》pp.22-25):

一、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之后辨识诸禅支。

二、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刻入定。

三、住定自在:能够随自己预定的意愿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够在所预定的时间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够辨识诸禅支。

转向与省察这两种作用发生在同一个意门心路过程(manodvaravithi)。转

向作用由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执行,它缘取禅支为对象而生起。省察作用则由紧接在意门转向心之后生起的四、五、六或七个速行心来执行,也缘取同样的对象。

在《增支部?山牛经Avguttara Nikaya, P abbateyyagavi Sutta》里,

佛陀提醒诸比丘,在尚未熟练初禅的五自在之前,不应尝试进修第二禅。佛陀解释说,如果禅修者尚未完全精通初禅就进修第二禅,则他将失去初禅,而且无法达到第二禅,两者皆失。

当你已熟练初禅的五自在之后,可以进而修行第二禅。为此,首先你应进入初

禅。从初禅出来之后,思惟初禅的缺点及第二禅的优点:你应思惟初禅接近五盖,也应思惟初禅中的寻、伺禅支是粗劣的,它们使初禅不如无寻、伺的第二禅寂

静。存着想去除此二禅支,而只留下喜、乐、一境性的意愿,再次将心专注于似相。如此你能达到具有喜、乐及一境性的第二禅。接着应当修行第二禅的五自在。

当你修行成功且想进而修行第三禅时,你应思惟第二禅的缺点及第三禅的优点

:第二禅靠近初禅,且其喜禅支是粗劣的,使它不如无喜的第三禅寂静。从第二禅出定并如此思惟之后,你应培育想要证得第三禅之心,再次专注于似相。如此即能达到具有乐及一境性的第三禅。然后应当修行第三禅的五自在。

当你修行成功且想进而修行第四禅时,你应思惟第三禅的缺点及第四禅的优点:第三禅的乐禅支是粗劣的,它使第三禅不如无乐的第四禅寂静。从第三禅出定并如此思惟之后,你应培育想要证得第四禅之心,再次专注于似相。如此即能达到具有舍及一境性的第四禅。接着,你应修行第四禅的五自在。

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这就完成安般念的第四个阶段:

「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这阶段开始于禅相生起之前,进而定力随着修行四种禅那而增长,呼吸逐渐变

得愈来愈平静。直到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

禅修者修行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并修成五自在之后,当禅定产生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而转修观禅(vipassana毗婆舍那)。另一种

方式是,他也可以继续修行其它种止禅(samatha奢摩他)。」

2. 修习初禅五自在:

第一次、修习住定一小时,程序如下:刚开始观微息五分钟或十分钟,专注息

位置的禅相,然后决定「我要进入初禅一小时」(或「我要专注禅相一小时」)后,专注禅相。一小时后,心带着面前五禅支的感觉,移至心脏部位,查「有分」约一至两分钟,看到「有分」之后,续查五禅支是否皆有出现。

2. 辨识五禅支时,一次辨识一禅支。持续不断地修行,最后你能同时辨识所有

五禅支。五禅支是:

一、寻(vitakka):将心投入于似相;

二、伺(vicara):保持心持续地投注于似相;

三、喜(piti):喜欢似相;

四、乐(sukha):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

五、一境性(ekaggata):对似相的一心专注。

(如此问:「我刚才专注禅相的时候,有没有『寻』的感觉?我专注禅相的时候,有没

有『伺』的感觉?……然后查『喜』、『乐』、『一境性』。如果有五禅支的体验,「有分」里的感觉会很明显,就表示刚才有进入初禅。

第二次、修习住定两小时,程序如下:刚开始微息三分钟,专注息附近禅相,

然后下定决心「我要进入初禅两小时」,心与禅相合一,持续专注禅相。两小时之后,在出定前,同上方式查有分及五禅支,查完后,出定,看时间(误差应在五分钟以内)。第三次、修习住定三小时,程序同上。出定前,查有分及五禅支,出定后,看

时间。

(注意:初禅时,必须保持专注禅相,看着它,但心不可以进入禅相,否则「寻」、「伺」二禅支会消失,而误入二禅,从二禅开始,心才能进入禅相。

第八、修习二禅五自在:(注意:练二禅时,不要让心进入更宁静境界,否则

会入到三禅四禅去。)

第一次、练习住定一小时:刚开始微息三分钟,专注息附近禅相,决定进入初禅五分钟,持续专注禅相。五分钟过后(略估时间即可,不要开眼看表),同上,专注移至心脏部位查「有分」和五禅支,查到之后,心移回面前,思惟「初禅的寻、伺,是粗糙的、不舒服的,二禅的感觉比较舒服,我决定进入二禅」。专注禅相,心中生起欢喜的感觉,控制住那股喜欢禅相的感觉(不可住着在乐禅支)。一小时后,专注力移至心脏部位查有分及三禅支(喜、乐、一境性)。

第二次、修习住定二小时:刚开始微息二至三分钟,专注息附近禅相,决定「进入初禅一分钟」,持续专注禅相。一分钟过后,专注移至心脏部位查「有分」和五禅支,查到之后,心移回面前,思惟「初禅的寻、伺,是粗糙的、不舒服的,二禅的感觉比较舒服,我决定进入二禅二小时」。出定前,查有分及三禅支,出定后,看手表时间。

第三次、修习住定三小时。步骤同前。

第九、修习三禅五自在:

例如修习住定二小时,程序如下:刚开始微息二、三分钟,专注息附近禅相,决定进入初禅一分钟。一分钟过后,同上,专注移至心脏部位查「有分」和五禅支,查到之后,心移回面前,思惟「初禅的寻、伺,是粗糙的、不舒服的,二禅的感觉比较舒服,我决定进入二禅一分钟」。一分钟之后,至心脏部位查有分及三禅支。查到后,重新系念面前,思惟「二禅的喜是粗糙的,三禅的乐受比较舒服,我决定进入三禅二

小时」。二小时后,出定前,专注移至心脏部位查有分及二禅支(乐、一境性),出定后,看时间。第十、修习四禅五自在:

微息二分钟~入初禅一分钟,出定前查有分及五禅支~入二禅一分钟,出定前查有分及三禅支~入三禅五分钟,出定前查有分及二禅支,思惟「三禅的乐受是比较粗糙的,不舒服,四禅比较舒服」,决定进入四禅二或三小时。

附录、三十二身分

三十二身分:

发、毛、爪、齿、皮;

肉、筋、骨、髓、肾;

心、肝、肋膜、脾、肺;

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脑;

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

油、唾液、粘液、关节液、尿。

依缅甸帕奥禅师的教法:「在《增支部?三集?第五?掬盐品》里,

佛陀有谈到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两者的修习心(bhavana citta)皆有明亮的光。所以,

当这光在第四禅极明亮时,转修遍禅的好机会。在还未转修遍禅之前,他们应该先把光修得更强、更稳,然后以此光观照自身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等等,这些是身体的三十二身分。然而,禅修者应先把它们分为五个一组,再逐组一

一观察。若已成功逐组观照身体的三十二身分,那么应能同时遍观所有的三十二身分,即从头发至尿,再从尿至头发,然后又再从头发至尿。

第六章自相关案例分析

第六章 案例分析 一、研究目的 2003年中国农村人口占59.47%,而消费总量却只占41.4%,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消费模型是研究居民消费行为的常用工具。通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模型的分析可判断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这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参数。同时,农村居民消费模型也能用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预测。 二、模型设定 正如第二章所讲述的,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通常只引入居民收入一个变量做解释变量,即消费模型设定为 t t t u X Y ++=21ββ (6.43) 式中,Y t 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 t 为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u t 为随机误差项。表6.3是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的中国农村居民1985-2003年的收入与消费数据。 表6.3 1985-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 单位: 元

为了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不宜直接采用现价人均纯收入和现价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而需要用经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后的1985年可比价格计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作回归分析。 根据表6.3中调整后的1985年可比价格计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消费模型得 t t X Y 0.59987528.106?+= (6.44) Se = (12.2238) (0.0214) t = (8.7332) (28.3067) R 2 = 0.9788,F = 786.0548,d f = 17,DW = 0.7706 该回归方程可决系数较高,回归系数均显著。对样本量为19、一个解释变量的模型、5%显著水平,查DW 统计表可知,d L =1.18,d U = 1.40,模型中DW

第六章 自相关 思考题

第六章 自相关 思考题 6.1 如何使用 DW 统计量来进行自相关检验 ? 该检验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局限性有哪些 ? 6.2 当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为 AR(1) 自相关时 , 为什么仍用OLS 法会低估的?j β标准误差 ? 6.3 判断以下陈述的真伪,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1) 当回归模型随机误差项有自相关时 , 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有偏误的和非有效的。 2)DW 检验假定随机误差项i u 的方差是同方差。 3) 用一阶差分法消除自相关是假定自相关系数ρ为-1。 4)当回归模型随机误差项有自相关时 , 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的预测值的方差和标准误差不再是有效的。 6.4 对于四个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 011223344t t t t t t Y X X X X u βββββ=+++++ 如果样本量 n=50, 当 DW 统计量为以下数值时 , 请判断模型中的自相关状况。 1)DW=1.05 2)DW=1.40 3)DW=2.50 4)DW=3.97 6.5 如何判别回归模型中的虚假自相关 ? 6.6 在回归模型 12t t t Y X u ββ=++ 中 ,t u 无自相关。如果我们错误地判定模型中有一阶自相关 , 即1t t t u u v ρ-=+, 并 使用了广义差分模型 1121(1)()t t t t t Y Y X X v βρβρ---=-+-+ 将会产生什么问题 ? 练习题 6.1 表 6.6 给出了美国 1960~1995 年 36 年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 X 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Y 的数据。 1)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收入-消费模型 ; 12t t t Y X u ββ=++ 表 6.6 美国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 ( 单位 :1010 美元 ) 资料来源: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sident 注 : 数据为 1992 年价格

动中禅修行问题汇总答疑

动中禅问题回答 ---- 岩松 1. 在练习手部动作时,需要觉知手臂的整个移动过程吗? 答:不需要。不需要从每个动作的起始位置连续地觉知到结束位置为止。那样会很累的,也是不符合原则的。只要在肢体的每个移动过程中知道肢体有在“动”就可以了。要一次一次动,一次一次地觉知。 2. 练习时情绪一会平静。一会变得很焦躁。这些正常吗? 答: 在练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身心现象。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现象都不要认同它,不要和它在一起。用觉知肢体的动和停来离开这些身心现象。慢慢地,那些现象就会自己消失。 3. 不在8-12步来回的经行,沿着马路一直散步可以吗? 答:如果妄念不多的话,是可以的。但是无论如何不如在8-12步间来回的经行效果好。在8-12步间来回经行的目的,是为了在转弯处打断妄念的链条。这样禅修的效率才会提高。 很多人认为在8-12步间来回经行容易招人耳目,怕周围的人说三道四。其实如果你自己坦坦荡荡地如此经行,别人也就认为没什么。反之,你自己认为不正常,别人也一定会如此看。 我本人在家的附近,都是在8-12步间来回经行,自己坦坦荡荡的走,从不觉得自己异样,周围的人也从没有投来异样的眼光。 请各位大胆地试试看。 4. 问:我练习了二十来天的动中禅,现在有一些觉性的感觉---也就是站着能知道自己站着,坐着能知道自己坐着的那种感觉。但是,在做动作时(行经或者手部动作),觉性的感觉就

不太明显。我的疑惑是1:我现在应该努力在做动作时去体会(或者说寻找)觉性的感觉呢,还是,只管去感知动作,不要太介意觉性是否明显? 答: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觉性,而不是为了找觉性。培养觉性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肢体移动时知道动,停止时,知道停止。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5. 请问,在禅修中会不断“冒”出一些法理,明白很多道理,是否在修行中要中断这种念头,回到动作上,还是继续明白下去呢? 答:“冒”出的这些法理,实际上是一些妄念。“继续明白下去”意味着继续跟随妄念。 6. 南传佛教有没有六道之说? 答:佛法上所说的六道是指心的六种状态。例如:当我们愤怒时,那就是处在地狱中。因此,涅槃在心中,六道也在心中。 7. 一个人修动中禅,如果在今世没觉悟,那下一世还会继续修吗? 答:动中禅只谈当下,不谈来生。如果能活在当下,一定有一个好的来生。 8. 看到名色的标志是什么? 答:看到名色后自然就会知道名色的标志是什么。如果事前知道,那将会变成修行的障碍的。 9. 练习时,心里总有一种声音出现,如何把它去掉? 答:不要试图去掉它。带着这种声音去练习,不要干涉它的存在,不久它就会自动消失的。 10. 练习时的用心和结果有什么关系呢? 答:同样是作手部动作,第一种心法是每个动作都从起始位置连续地觉知到结束为止,第二种心法是动一次,知道一次;一次一次的动,一次一次地知道。第一种心法的结果是修舍摩它。第二种心法的结果是修毗婆舍那。修毗婆舍那能灭苦并生起智慧。而修舍摩它只能带来不究竟的宁静。因此,心法不同,结果不同。

第六章 自相关 答案

第六章 自相关 一、判断题 1. 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含有滞后被解释变量的时候可以使用DW 检验法检验自相关。(F ) 2. 可以作残差对某个解释变量的散点图来大概判断是否存在自相关。(F ) 3. 存在序列相关时,使用标准公式估计的随机扰动项的方差不再具有无偏性。(T ) 4. 杜宾—瓦尔森检验能够检验出任何形式的自相关。( F ) 5. 不存在负的自相关关系。(F ) 6. LM 检验与DW 检验结果不一致是很有可能的。(T ) 7. 存在序列相关时,有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随机扰动项的真实方差,但通常会低估。(T )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模型t t 10t u x y ++=ββ存在序列相关,则( D )。 A. ()0x u Cov t t =, B. ()()s t 0u u Cov s t ≠=, C. ()0x u Cov t t ≠, D. ()()s t 0u u Cov s t ≠≠, 2.DW 检验的零假设是(ρ为随机误差项的一阶相关系数)( B )。 A .DW =0 B .0=ρ C .DW =1 D .1=ρ 3.下列哪个序列相关可用DW 检验(t v 为具有零均值,常数方差且不存在序列相关的随机 变量)( A )。 A . t 1t t v u u +=-ρ B .t 2t 21t t v u u u +++=-- ρρ C .t t v u ρ= ++=-1t 2t t v v u ρρ 4.DW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1≤DW≤0 B .-1≤DW≤1 C .-2≤DW≤2 D .0≤DW≤4 5.当DW =4时,说明( D )。 A .不存在序列相关 B .不能判断是否存在自相关 C .存在完全的正的自相关 D .存在完全的负的自相关 6.根据20个观测值估计的结果,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DW =2.3。在样本容量n=20,解释变 量k=1,显著性水平为0.05时,查得d L =1,d U =1.41,则可以决断( A )。 A .不存在自相关 B .存在正的自相关 C .存在负的自相关 D .无法确定 7.当模型存在序列相关现象时,适宜的参数估计方法是( C )。 A .加权最小二乘法 B .间接最小二乘法 C .广义差分法 D .工具变量法 8.对于原模型t t 10t u x y ++=ββ,广义差分模型是指( D )。 A .()()()() t t t t 1t 0t t x f u x f x x f 1x f y ++=ββ B .t t 1t u x y ?+?=?β

易筋经原文加动作要领

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家达摩尊者所创造,般刺密谛译师翻译的。据传达 摩尊者自印度东来,住锡少林寺,传授佛家的禅修“大乘法”,为“禅宗”东来第一代宗祖(照印度推算他是第二十八祖)。他看见从学的僧侣,身体很坏,因此,他创造这一套练功的方法。他的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后来的禅宗多偏于大乘教理的阐发,对于练静功只注重“参话头”一种方法了。我曾普通地叩问过很有名的几位宗门大德,都不出这个范围, 而且他们都不会动功,会动功的人又不精坐法,因此动功则与静功分道扬镳,竟至 不能配合运用了。至到今天,少林派易筋经的传授,已属支离破碎,真正可惜。 现在留传的动功十二式,系王祖源氏得自嵩山少林寺的东西,与原来的“静功图”、“击技谱”已有些不同。我曾访问请教过一些前辈,皆无法鉴定其优劣,大体的评论,认为王氏这种选择是精美的。我根据前辈黄箴老的指导,也曾试练过易筋经的方法,运用起来,全身气脉流注合度,一直未发现过有迟速痞滞的偏倚迹象,证明前辈的批判是正确的。兹将得自黄箴老传授密义,分条介绍其操作方法如 下: 第一式、韦驮捧杵的口诀: 韦驮献杵的架子,与第二节三式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三种姿势,是易筋经动功的基础,练气的入门。这个架子开始运用平心静气、敛神的原则,结合人体的内景生理,经络气脉,运用得非常合理。深得“动中涵静”,“动静两赅”的精义。尤其对于调节肺气发挥“肺主均衡”的作用,一开始便从这里下手,单刀直入直接掌握了“肺为气笥”的关键,控制了全体气运的总枢纽,是非常可贵的方法,比其他 各宗派的“起手”架子的确高明得多。细细体会口诀,就可以明白了。 第一式韦驮捧杵的口诀如下: 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这口诀的意思,是说开始练功,第一项的操作,要把身体端正直立,不能偏倚

峨眉山养生文化中心

峨眉山养生文化中心 项目介绍: 在温婉富饶的巴蜀盆地的西南方,屹立着一座千古名山,因其秀美如娥眉,故名曰:峨眉山。峨眉山形成于万年之前,成名于西周之时,海拔3000多米,植被丰茂,物种繁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自古就有‘高出五岳’、‘秀甲天下’、‘震旦第一’、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众多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曽为其写下‘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绝唱。 除去那诗情画意、仪态万千的自然风光,峨眉山还是人类文化资源的宝库,拥有着众多深厚的文化遗产资源。 ‘普贤者,佛之长子;峨眉者,山之领袖’,峨眉山素有‘佛国天堂’之称,自公元一世纪第一座佛教寺庙落座于山顶以来,历经数世纪的繁荣发展,作为普贤菩萨的千年道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中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峨眉山,佛教文化早已融入那一草一木,山峦溪水之间,影响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与物。每日东升,一片漆黑迷茫中,于金顶之上,见光华四射,此乃普贤大士示现之所;而后赏云海之间,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隐处晨钟敲响,梵音渐起,伴随是山中的鸟语、蛙鸣、猿啼…….天人合一在这里得到了最佳体现。 峨眉、少林、武当是齐名的三大中华武术流派。而追溯历史起源,峨眉武术则是最为古老、最具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峨眉武术发祥于峨眉山,流传于巴蜀大地,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白猿祖师’司徒玄空曽在此效仿猿猴,创编了‘峨眉山通臂拳’,而他也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到宋代武术体系逐渐完善,最为著名的是白云禅师所创的‘峨眉十二庄功(又名临济气功)’,是一套融入了中医养生医疗之理,汇集了佛、道教文化及所长,体现了峨眉武术独特特性的武术功法;明代时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也曾到峨眉山学习拳法,而后创了武当内家拳。峨眉山人杰地灵,适宜清修,清初道衰之前,一直是佛道两教并存发展,这样的先天优势使得峨眉武术的发展汇聚了儒释道的精髓,既包含了道家的动功在外,又有佛家的禅修静功在内;不走少林外家拳的极刚则柔的修炼之路,也不寻武当内家拳的柔极则刚的修炼之道,而是选择刚柔相济、刚柔求和,取儒家‘中庸之道’,既重视形体与内气的修习,又重视武术攻防的实用技术,集健身、养生、文化、武功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内外兼修、阴阳调和,身心合一,体现了中华大地五千年来‘中庸和谐’的人文理念。 与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和武术同样出名的是温泉。俗语有云:中国温泉在四川,四川温泉看峨眉。峨眉山拥有极为稀有的氡温泉,并且规模庞大,是我国最大的露天氡温泉且品质极佳,每立方米氡含量可高达321.53BP。氡温泉比其他的矿温泉拥有更强的医疗效果,长期浸泡泉疗,对治疗心血管、呼吸道、肝肾等疾病

计量经济学课件:第六章-自相关性

第六章 自相关性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是违背古典假定情况下线性回归描写的参数估计的又一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达到:掌握自相关的基本概念,产生自相关的背景;自相关出现对模型影响的后果;诊断自相关存在的方法和修正自相关的方法。能够运用本章的知识独立解决模型中的自相关问题。经过第四、五、六章的学习,要求自行选择一个实际经济问题,建立模型,并判断和解决上述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自相关性的概念 一、一个例子 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其中选取了两个变量,城镇家庭商品性支出(现价)和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现价),分别记为CSJTZC 和CSJTSR ,时间从1978年到1997年,n=20。但为了剔除物价的影响,分别对CSJTZC 和CSJTSR 除以物价(用CPI 表示),这里CPI 为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以1990年为100%),经过扣除价格因素以后,记 CPI CSJTSR X CPI CSJTZC Y = = 即如下表

回归以后得到的残差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0/27/04 Time: 09:39 Sample: 1978 1997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Variable Coefficien t C-103.369278.80739-1.3116690.2061 X0.9235510.01603357.603880.0000 3939.341 R-squared0.994605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0.994305S.D. dependent var2124.467 S.E. of regression160.3247Akaike info criterion13.08692 Sum squared resid462671.9Schwarz criterion13.18649

禅修活动策划

禅修活动策划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个旧龙泉禅寺2日净食养生禅修班 【活动时间】 2016年6月4日-5日 【地点】个旧白沙冲龙泉禅寺 【人数】不限 【交通方式】自驾拼车 【联系人】:银子老师: 费用:300元 【关于禅修活动】 禅修不只是简单的户外瑜伽,更不是郊游、放松、休闲、聚会,而是暂时抛弃各种欲望、社交生活和日常琐事,让自己过一段远离尘嚣,修炼身、心、灵的朴素生活。 在个人静修时,你可以完全参与我们的全部禅修生活,包括晨课丶晨练、唱诵、中午的休息术、下午的瑜伽课及晚课丶禅坐。你也可以选择简单地放松,享受禅寺及周边环境的宁静氛围并仅仅参加自己心仪的活动。无论作何选择,相信你在龙泉禅寺获得的是放松、反思及恢复活力的一段难忘时光。 净食禅修会是一次珍贵的体验,会恢复你最纯真的东西,因为,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地放松或暂时地遗忘,而是通过探索和实践让我们获得更加健康、更加平衡地生活的技巧和方法。 禅修是让我们与最内在的自我重新联结起来的一段珍贵时光, 【净食禅修活动安排】 6月3日下午五点半XX地集合,前往龙泉禅寺 6:30 晚餐 7:30 –9:00 动中禅瑜伽分享 6月4日周六 6:30一8:00户外晨练,养生瑜伽 9:30一10:30 内观呼吸禅课程 10:30——11:30:静坐 11:30-13:50午斋午休 14:00-15:30瑜伽排毒养生课程 16:00-17:30静坐行禅 20:00-21:00启动意识觉知练习( 5月29日周日 7:00-8:30户外瑜伽、止语、行禅、曼佗罗唱诵 9:00-11:00曼佗罗顶礼禅舞 11:00-12:00分享身心成长,彼此感恩互动 12:00-12:30午餐 13:00集合返期待有缘人相聚。

隆波帕默《在日常生活之中开发觉性》

在日常生活之中开发觉性 隆波帕默尊者 著 在线文字:https://www.360docs.net/doc/826233371.html,/tgcxzc 隆波帕默尊者简介 隆波帕默尊者是目前泰国最具影响力的禅修大师! 隆波帕默尊者在开示之中曾经笑着说: 当今的泰国,很难找到既没有看过他的书, 又没有听过其讲法的音频或视频的人。 ——译者注

1952年出生于泰国首都曼谷市。 本科及硕士学位就读于泰国第一大高等学府“朱拉隆功大学”政治系。 1975年-2001年在泰国政府机关工作。 7岁时在父亲带领下,跟随泰国著名禅修大师隆波李学习观呼吸与念佛陀的修行方法,从此开始持续的修行之路。三十岁时,他开始接受多位上座部禅修大师的修行指导,包括隆布敦、隆波蒲、隆布特,以及隆布辛、隆布布詹、隆布苏瓦等等。 第一次剃度是在大学期间,剃度师为泰国著名的隆波般亚尊者。 第二次2001年6月30日,苏里省的菩提寺剃度出家。 出家的前五个结夏安居,安居在甘扎纳布日省的菩提阳园。 第六个结夏安居至今,隆波帕默尊者在泰国的春布理省的斯里拉查市的素安散提旦寺。 尊者的著作有:《禅修入门》、《在日常生活之中发展觉性》、《觉悟之路》、《看见真相》、《佛法之光》等等。

译者序 2014年3月13日,众多因缘的推动让我来搭建一座中国人面对面跟随隆波帕默尊者学习禅修的桥。尊者本人同意我翻译他的法宝,以供养和护持中国的修行人。 尊者的法谈,道出佛法的核心与修行原则,适用于所有的法门! 他的每一个法语音符都像一把犀利的刀直取要害,心里只有震惊与感叹! 2014年4月24日下午3点20,在最后与一位同修谈到网络发布确定稿的时候,我说:“我希望所有修行人可以更早的看到这篇法宝,因为我们都苦了太久太久!找了太久太久了!”我的眼泪自己脱眶而出,给朋友回了一句短信“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这样的法宝!”之后嚎啕大哭,但心却是出奇的宁静与温馨! 感恩隆波帕默尊者的慈悲!并对尊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感恩翻译本书过程之中,所有无私付出的好心人们!尤其是偲程的校对与文字编辑、胡健的网络编辑、阿紫的校对等等!还有那些泰国的无数好心人,包括阿姜给、阿姜巴山等等,常常撼动我那颗不柔软的心! 由于个人原因可能导致法宝的偏差,深表惭愧与歉意!同时接受各方面的批评与指正,以便更快、更早的纠正。 愿所有功德回向给佛法僧三宝! 愿所有功德回向给我的父母! 愿所有功德回向给帮助过我的所有好心的人们! 愿所有功德回向给所有生命! 愿佛法久住! 瑞阳居士合十 2014年4月于泰国春不理双八寺

自在禅修 禅修培训班课程体系

【自在禅修】都市禅修培训班课程体系 【“自在禅修”简介】 “自在禅修”是“三界学者”、“三教行者”贾旭东博士在其20多年禅修实践的基础上,浓缩儒释道文化之精义,集合最精华、最简单、最高效、最安全的禅修方法而推出的全新课程。 “自在禅修”课程将现代科学与传统禅法有机结合,将闻思法理与实修体验有机结合,将静中禅修与动中禅修有机结合,法理讲解全面透彻,令人脑洞大开,禅修方法大道至简、高效实用,教学内容丰富现代,教学方式新颖活泼,没有任何禅修基础的学员也能迅速入门,掌握禅法之精华,确为不可多得的精品课程。 过去的已然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你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 自在禅修,教你活在当下,将生活、工作与禅修完美结合,当你掌握了这强大的武器,命运的航船就将悄然转向你梦想的方向! 你不仅将体验到身心的宁静与愉悦,更将收获改变命运的法宝和透析人生的洞见。从此,焦虑烦躁与你告别,你的身心轻安自在,梦想更将一步步走进现实! 【何谓禅修】 “禅”为古印度梵语“禅那”的汉语音译,意为“静虑”,静即定,虑即慧,“禅修”意为“心灵的培育”,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掉自心的污染,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启悟,从而发现宇宙人生的真谛,提升生命的层次,获得解脱、自在与幸福,禅家谓之“明心见性”。

禅修不是宗教,只是一场心灵的体操! 禅修将使你拥有真正强大的内心,使你在压力、烦恼和焦虑面前,应对自如、轻松自在! 禅修更能让你洞见人生的真谛,认识生命的意义! 现代人为何要禅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碎片化时代,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头脑越来越复杂,内心越来越浮躁,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更不知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而禅修正是帮助我们净化心灵、改变命运的不二法宝! 你是否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压力山大,心灵挣扎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你一定知道,只有经常锻炼才能拥有强健的身体,那么心灵呢?淡定而强大的内心当然也要训练才能获得! 当乔布斯说“我的成功来自禅修”, 当世界五百强的CEO们都已开始禅修, 当美国已经把禅修称为“信息时代的生存必需品”, 你还要犹豫吗? 快来禅修吧!

第六章自相关性

第六章 自相关性 一、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序列相关性 2.一阶自相关 3. D.W.检验 4.广义差分法 (二)判断题 1.DW 检验主要是用于检验模型中是否存在高阶自相关性的( ) 2.在存在自相关的情况下,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估计量是有偏的和无效的( ) 3.消除序列相关的一阶差分变换假定自相关系数ρ必须等于1( ) 4.回归模型中误差项t u 存在自相关时,OLS 估计不再是有效的( ) 5.Gold-Quandt 检验是检验模型自相关的有效方法之一( ) 6.在古典回归模型基本假设中,要求随机误差项之间互不相关( ) 7.逐步回归法是解决模型自相关性的基本方法( ) (三)简答与分析题 1.什么是自相关性,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DW 检验是什么?其不足有哪些? 3.举例说明经济现象中序列相关性的存在。检验序列相关性的基本方法思路是什么? 4.根据某地区的1978——2000年的财政收入Y 和国内生产总值X 的统计资料,可建立如下的计量经济模型:(10`) X Y ?+=1198.06477.556 (2.5199) (22.7229) 2R =0.9609,E S .=731.2086,F =516.3338,W D .=0.3474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试检验该模型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 (2)自相关会给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产生哪些影响? (3)如果该模型存在自相关,试运用广义差分法消除一阶自相关,并简单写出步骤。 (2/1?d -=ρ ) (临界值24.1=L d ,43.1=U d 5.请搜集我国2005年各省的人均国民收入与人均储蓄的统计资料,建立储蓄收入模型,运用EVIEWS 统计分析软件,检验是否存在自相关性,如果存在,请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习题答案

缠中说禅 00A教你炒股票编注说明

编注说明 知识的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首先要真诚与谦虚才不会有眼无珠,如果都像…那样大我慢,那就算真佛降世,你也要错过。其次,你还要有相应的消化认识能力,否则你不可能从纷繁中找出真正需要学习的,人生苦短,不能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人生学习最悲哀的不过是:因为无知傲慢错过真正的好东西,又因为无知贪婪在假东西上耗费生命。 缠中说禅《真诚与谦虚才不会有眼无珠》对于个人来说,一个全新的机会、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将被全新定义。当然,这里有所谓的领跑者,但这些人与失败的距离并不比任何一个所谓落后者与成功的距离更远,而这个距离,由每个人的贪婪、恐惧与智慧相关。 缠中说禅《看待当前资本市场必须具有的基本智慧》我已交易商品有年,对交易或有些许体悟,期间,亦尝通读、深习大部分国内外关于交易的书籍,甚或有所谓孤本、绝本,机缘巧合,遇“缠中说禅”博客,其关于世局之见解、禅修体悟多有同感激赏之处。 资本市场,乃自由经济之最后堡垒,凭一人之力,创惊世之业,此为交易令世人着迷疯狂重要原因之一,而其能满足世人好吃懒做之欲望天性,望走势而生致富臆想,更为其重要所在之一。其中三昧,甚少人言,甚少人知,或知者不善言,或言者无多知,沉耽於市场逐鹿杀猎,懵懂无知者,夸夸其言者居泰半。 市坊之间,诸多交易方法,含义模糊而泛泛,难运用於日常交易操作,唯辞藻华丽,名词高深,便于谈玄外,便无余味,此类比比皆是; 亦有余心而无表述之力者,言如白水,个中深意,非过来人不得知,高人在前,有眼难识,常令人心生憾意; 亦常有存“留一手”之偏狭心思,深恐“会了徒弟,饿死师傅”,讲解有意无意缺肢少节者,此宵小意念,不经意间便在你我心绪中浮现; 电视、新闻、书刊、杂志间,纯以授业牟利为目的,不绝于耳目,不能筏渡一己之身,却售贩此疲漏之法,此辈鼠类,不绝於耳目。 此编稿一出,便有宵小以此文稿自珍,更贪天之功,以众人之心血为一己之力,以贩书盈利,以晃悠众人为乐事(具体就不点名了)。 缠论编前言page 1 of 7

第六章 自相关

第六章自相关 一、填空题 1. 回归模型残差序列的自相关指。 2. 以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建立起来的计量经济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往往存在较严重的__________。 3. D.W统计量与一阶自相关系数的关系是。 4.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D.W检验,如果α=5%,填写下表空格: D.W统计量是否存在自相关 序号样本容量n解释变量个数(不 含截距项)k 1 25 2 0.83 2 30 5 1.24 3 50 8 1.98 4 60 6 3.72 5 200 20 1.61 5. 残差序列自相关的型式有两种:、和。 6. 识别模型残差项自相关型式的工具是,也就是计算残差序列的自相关系数(AC)和偏自相关系数(PAC)。 7. 用自相关图识别模型残差序列的自相关型式,如果AC函数拖尾,PAC函数截尾,则残差序列可建立型自相关。如果PAC函数拖尾,AC函数截尾,则残差序列可建立型自相关。如果AC、PAC函数都拖尾,则建立 型自相关。 二、选择题 1.若回归模型中的残差项存在一阶自回归形式的自相关,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B.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C.广义差分法(GLS) D.工具变量法(IV) 2.用于检验残差序列一阶自相关的DW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0≤ DW ≤1 B.-1≤ DW ≤1 C.-2 ≤ DW ≤2 D.0≤ DW ≤ 4 3.已知DW统计量的值接近于2,则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 近似为()。 A.0 B.-1 C.1 D.0.5 4.已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统计量近似等于( )。 A.0 B.1 C.2 D.4

禅修之旅 让心宁静

禅修之旅,让心宁静 2016年6月,我参加了中国国际太极瑜伽大会山东分会的体位赛,获得总冠军,从而得到了这次珍贵的印度之旅。感谢我的沐莲老师!对于我来说这次禅修之旅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慢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所观、所思、所悟让身心经过了一次纯净的洗礼。 出行第三天,终于到达了瑞诗凯诗,来到了梦想中的恒河边,恒河是印度的灵魂,是印度教徒中最为神圣的象征。很多人在河中沐浴,滩边晒衣,岸边神牛漫步,路人悠闲聊天,人与动物不可思议又和谐统一的存在于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仿佛油画中的景象,是给我的第一份触动,我们看不到行色匆匆,看不到着急焦虑,没有强烈的做事的目的性,那种悠闲随心,让我的心暖暖的,不由自主的放松下来,在当下,享受这一刻。 下午,我们一行身着白色的禅修服,坐着小船,穿过恒河,参加唱诵,这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无法用语言描述,在这里感悟到虔诚和信仰的力量,及它给人带来的平和、宁静、美好和希望。在这个祈福的仪式中,让我无法忘怀的是那些身穿出家服的小僧侣,大约10几岁,在他们充满稚气的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神圣和庄严。音乐响起时,他们闭着双眼,

和着节拍边拍手,边摇晃着身体,忘情而投入。不知道他们以后的人生轨迹是什么,但这一刻是那么美好。 恒河的水静静地流淌着,闭上双眼,任凭这世上最纯净的音律倾入耳朵,浸润全身筋脉,无以名状的感动来自躯体,更来自心灵。忍不住眼含热泪,特定的场景,唤起灵性和神性的歌声,让人完全沉醉其中,享受当下。恒河的水静静的流,流经岁月,百年不惊。那一刻,我和她如此亲近。 又是一天半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菩提迦耶,大菩提寺内,几天来感动自己的虔诚和宁静,在这里更是一个升华。各国的佛教徒或是打坐沉思,或是五体投地行着大礼,在膜拜、在禅思。林老师带着我们在如此的能量场冥想、晨练,这也是我们修来的缘分。在这里,你会不由自主的放空自己,全然接纳这种让自己悸动、感恩的思绪。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人生路途中,有那么多的快乐和悲伤、各种磨练,我们尝试许多修行方式,不为了追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我。来到印度,看到大人孩子们脸上纯粹的干净的微笑和由内而发的快乐,总是在想是什么使他们如此轻松与豁达呢,是一种不执着、不强求,随遇而安、享受当下的平和心态吧?与小孩子们一起玩耍嬉戏,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禅修要诀--慧灯之光

禅修要诀 作者:堪布慈诚罗珠发布时间:2013-03-26来源:慧灯之光九 一、禅定的五种过患 修禅定的时候,有一些障碍会影响我们的修行,归纳起来,大致为五种:(一)懈怠。懈怠,是贪着吃喝玩乐而不想修行的念头。修行没有成果,都是因为懈怠。如果懈怠,就根本不能进入禅定,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遗忘圣言。圣言,也即上师教给我们的修行诀窍与方法。修禅定的时候,把上师讲的诀窍都给忘了,致使无法正常修行,就叫遗忘圣言。 (三)昏沉和掉举。昏沉属于无明烦恼,因为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所以不能专注于修行目标或所缘境;掉举属于贪心烦恼,思维曾经吃喝玩乐的景象而心向外散乱,故而无法专注于目标。这两个是所有禅定最大的障碍,甚至会影响到禅定的本质。 (四)不行对治。在修行的过程中,心里已经开始昏沉、掉举,不是昏昏欲睡,就是胡思乱想,心根本不在目标上了,却不采取任何措施,根本不控制、不对治,任其发展。即使前面修得不错,后面也会变得很糟糕,就叫不行对治。 (五)无沉掉时行对治。当心安住在平静状态,没有昏沉、掉举的时候,却强行去扰乱这个状态。比如多此一举地去观察:我现在安住的境界是阿赖耶识还是心的本性光明,是无常还是痛苦等等,强迫让自心离开禅定境界,这叫无沉掉时行对治。 五种障碍当中的前两种,会影响进入禅定;第三种,会影响禅定的本质;后面的两种,会影响禅定的发展。所以,作为修行人,首先一定要设法对治、祛除这五种障碍。 二、五种过患的八种对治方法 五个障碍怎么样对治呢?可以用八种方法,也即八对治行来对治五种障碍。

(一)信。也即对禅定的信心。信心有三种:第一是相信禅定的方法,能够清净、净化我们的内心,并让我们得到智慧等等;第二是在每次修禅定的时候很有兴趣。其实,世间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如此,做喜欢的工作和做不喜欢的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第三是渴望、追求禅定的境界。 (二)欲。也即欲望,意思就是追求、希求禅定。 (三)勤。也即精进、努力。(四)轻安。开始修禅定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枯燥,身体坐久以后,会感到腿痛、不舒服等等。但是,当禅定训练好以后,就会产生禅定的喜悦——心里很平静、很舒服,不但内心快乐,而且身体保持毗卢七法的姿势坐了很长时间,也不但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反而很轻松,这就叫轻安。在禅定境界比较高的时候,才会有轻安。 依靠信、欲、勤、轻安四者,就能驱除懈怠。其中前三种是方法,轻安是结果。 还有四个最重要的对治方法:正念、正知、作思、舍。 禅定效果不好,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何时需要用怎样的方法去对治。就像木匠首先要准备好所有的工具,到时候需要什么就用什么一样。修行人也要先准备好对治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后面四个工具非常重要。 (五)正念。正念的意思,就是一直不离开、不遗忘修行的目标。比如,在修菩提心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走神了,去想工作、家庭、婚姻等事情,走神很久自己都没发现,这就是因为没有正念。如果有正念,不管修什么,意识一旦离开目标,立即就会发现,马上就可以调整回来,中间一分钟都不会浪费。 (六)正知。“知”的意思,就是知道。在《修心七要》和《四法印》(见《慧灯之光》)当中,讲过一个侧面的监视或者观察,这就是正知。正知非常重要。如果有了正知,在修行的时候,有没有昏沉、掉举,都清清楚楚。否则根本不知道有没有掉举、散乱、昏沉,虽然修了一两个小时,但这一两个小时怎么过去的,却完全不清楚,这都是因为没有正知。 (七)作思。如果发现有昏沉、掉举,一定要采取措施控制、对治,这叫作思。《阿毗达磨》当中讲过五十一个心所,其中一个心所就是作思。其实,

中国古代武功秘籍大全

1 中国武林残敌学(蒋剑著)详解神腿残敌法修炼术与实战,五毒断魂掌,十三手霸王肘拳法,十八看家拳法,金刚罗汉硬气功,二指禅拳法等详细教学资料加四碟 55元 资2 莲花天魔掌(天山绝学) 6元 资3 江湖宝典(神功绝技) 10元 资8 黄健武学心传函授 15元 资11内功专修函授教材(含天罡绝技硬功,追魂手,闪电手等)12元 资13 李紫剑狂生谈拳录 30元 资15 佛门灵法真传秘录手抄 18元 资16 武当松溪内家擒跌技法动作示范12元 资17 强力踢技应用(肖峰)20元 资18 仙鹤门密传绝学 20元 资19 李小龙威猛双节棍函授35元 资20 武当宝典函授资料加2碟35元 资21 金刚如意功函授 15元 资24 资少林内传易筋经 8元 资25 中华硬派绝技精品大全 15元 资26 巨灵神掌功资料加碟 20元 资29 万维一体穿透力 10元 资30 藏密大乘功函授 10元 资31 武林正奇邪三派绝技 10元 资32 擒拿法真传秘诀(金倜生)20元 资33 道家阴阳丹法入手三秘(李康)20元 资34 人元金丹研究 25元 资35 黄氏真传易筋经 20元 资36 罗汉千斤闸(梁健生)20元 资38 天罡雷轰掌内部教材 10元 资39 古传49日虎罡劲功 10元 资42 天罡玄神功秘录 10元 资44 九宫神力速成大法函授 10元 资46 祁氏秘方精选12元 资47 神行太保武功秘录 12元 资48 金刚力功函授两书含三碟45元 资49周壮武当太乙金丹功全套5本 30元(缺货,谁有可交换) 资51 合律搏击功夫内部资料含碟30元 资55 青城派武功绝技内部教学18元 资56 鬼府秘籍武林秘本 10元 资57 李紫剑轨迹拳学(特厚)40元 资59 刘天龙88小时超级自卫术 (两本很厚)65元 资60 刘天龙易劲精(两本很厚)65元 资61 朴真拳学函授书碟 46元 资62 峨嵋内功秘籍 10元 资63 武当功家资派功法精华:含古代燕子八翻翅,资派益寿功,资派内壮功,阴阳吸壁功,

菩提书院我的同喜班修学心得和体会

通过半年多的学习,现在西园同喜(1)班的全部课程学习已经结束,完成了菩提书院 三级修学模式第一阶段的学习(初级修学: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核心)。辅导员要求我们每个学员完成一篇文章,对自己半年多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现在我将这半年多来的学习作一个总结与同喜(1)班的各位同修分享心得与体会,同时也发心用自己的一点修学经历为将来有缘修学三级修学模式的新学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一、进入同喜班的经历介绍(缘起) 在进入西园同喜班之前,我对佛教几乎一无所知,因为外面的世界太嘈杂,自己希望能找到一个宁静的处所休息一下调整一下,经朋友介绍就来到了西园,希望西园的庄严与美丽,能让浮躁已久的心得到片刻的安静。我利用休息时间做了几天义工,其实根本没有多少活要干,然而却发现寺院里有很多小丛书,第一本看的是《人生五大问题》,内心受到了一些触动,觉得读起来很浅显很容易懂,但却引发我的很多思考,接着就旁听了同喜(1)班的一次课程,感觉这种学习模式很开放,也很轻松,于是主动要求加入同喜班的学习开始了学习佛法的历程。 二、收获与成长 1、找到了精神家园,有了心灵的归宿:只身一个人来到苏州这个城市,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高房价高物价的生存压力,时常觉得自己像一头年一样在艰难的行走着,自己在为生存努力奋斗的同时,却发现内心很迷茫很孤独,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有时会感觉到自己在麻木的生活着,不愿意思考太多的问题,因为自己永远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而来到同喜班学习了佛法皈依了三宝后,才了解信仰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知道佛法不是迷信,而是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让我对自己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找到了精神家园,有了心灵的归宿。这对一个迷茫的人来说犹如定海神针,人生的境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主动面对问题而不再选择逃避:我是一个很在乎别人对自己评价的人,当别人赞扬我的时候会很开心,而别人批评我的时候会很失落甚至难过,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实际生活中我知道自己很不完美,而且内心还很敏感、脆弱,所以注定要痛苦,以前在生活中的种种痛苦烦恼,现在想想与自己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有很大关系,总是选择逃避,然而逃避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因为自己越害怕面对就会越抵触它,而它的力量就会在抵触中不断增加。而当你面对它时,它的力量就会减弱甚至消失,所以现在我再面对问题时会在心里采取这样的方法:接受它,面对它,观照它,发现很有效。 3、少说话,多聆听:我是一个表达欲望很强烈的人,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说很多话,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重视或者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对别人所要表达的完全没有心思去聆听,结果是大家都说了很多话,然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甚至在有些场合当自己没有说话机会时会很着急,有强烈的中断别人谈话的欲望。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我们只有学会了聆听,才是与人沟通的最好的方法,因为学会了聆听,才会更加了解别人,才知道别人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我现在经常告诫自己在生活中与人沟通时要学会适当保持沉默,多去聆听。

男人40岁前必须明白10件事

柯云路:男人40岁前必须明白10件事(图) 标签:分类:禅修入门 ?成功十要素?1、先天资源;2、吃苦耐劳;3、坚毅顽强;4、聪明敏感;5、包容兼容;6、大胆而谨慎,果断而不鲁莽;7、善于权衡进退得失,又不过分; 8、重眼前,绝不眼高手低;看长远,绝不鼠目寸光;9、待人诚意,始终如一; 10、性格大气和气。除第1条外,其余9条都可归为性格;而第1条也要靠好 性格掌握;所以一定意义〖性格即财富〗。 男人四十必须明白十件事 文/柯云路 (1)成功心法 有一颗自强心,自强不息天行健; 有一颗谦虚心,鬼神害盈而福谦; 有一颗知足心,知足者常乐; 有一颗感恩心,少了多少忿怨; 有一颗慈善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有一颗宽容心,宽宏大量肚里可以撑船; 有一颗公平心,天下将你称赞; 有一颗和谐心,生活和谐自然; 有一颗超脱心,自由自在超然; 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道可以与佛齐肩。 (2)成事在人

一个青年问师傅如何才能成事?师傅看了一眼他有些肥胖的身材说:“先减肥。”青年说这和做事有关系吗?“有关系。” 青年回去了,过了几个月时间他瘦身来了。问他减肥如何成功?他说:1、真下大决心,假的小的不行;2、不能急,过去减肥几次失败都因急于求成;3、日积月累坚持; 4、饮食锻炼定几条硬规定,戒律一样每日照办; 5、让家人配合; 6、对外界宣布节食,不留后路; 7、戒久成习惯; 8、初见成效后更坚定决心;9、防止松嘴反复;10、功到自然成。 师傅说:你不是问怎么成事吗?就如是。 (3)和妻生财 假如有些贫穷,不要过分焦虑; 和气生财之语,道出个中奥秘。 假如有些贫穷,先对家人和气; 理顺家人位置,自有富家大吉。 假如有些贫穷,更对世界和气; 圆融方方面面,人缘又加时机。 假如有些贫穷,只须相当在意; 挣钱挣富虽好,也只一场游戏。 (4)财富十要素 1、先天资源; 2、吃苦耐劳; 3、坚毅顽强; 4、聪明敏感; 5、包容兼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 6、大胆而谨慎,果断而不鲁莽;轻举妄动冒险家终将粉身碎骨,谨小慎微的懦夫也难大成; 7、善于权衡进退得失,又不过分; 8、重眼前,绝不眼高手低;看长远,绝不鼠目寸光; 9、待人诚意,始终如一;10、性格大气和气,大气聚富,和气生财。除第1条外其余9条都可归为性格;而第1条也要靠好性格掌握;所以一定意义性格即财富。 (5)假如你遇烦恼 假如你遇烦恼,一定放开烦恼; 纠结无济于事,只会更加烦恼。 假如你遇烦恼,找个朋友聊聊; 就象夏日湿闷,来场风雨才消。 假如你遇烦恼,不如野地跑跑; 管它南北高低,跑完洗澡睡觉。 假如你正烦恼,上帝可能在笑;

计量经济学第6章 序列相关性

第六章 序列相关性习题与答案 1、对于线性回归模型,随机扰动项u 产生序列相关的原因有哪些? 2、DW 检验的局限性主要有哪些? 3、检验序列相关性的方法思路是什么? 4、在研究生产中的劳动在加值(value added )中所占分额(即劳动份额)的变动时,古扎拉蒂考虑如下模型: 模型A: Y t =β0+β1t+u t 模型B :Y t =α0+α1t+α2t 2+ u t 其中Y =劳动份额,t =时间。根据1949—1964年数据,对初级金属工业得到如下结果: 模型A: Y t = 0.4529—0.0041t R 2=0.5284 d =0.8252 (-3.9608) 模型B :Y t =0.4786-0.0127t +0.0005t 2 R 2=0.6629 d =1.82 其中括弧中的数字是t 比率。 (1) 模型A 中有没有序列相关?模型B 呢? (2) 怎样说明序列相关? (3) 你会怎样区分“纯粹”自相关和设定偏误? 5、判明一下陈述的真伪,简单地申述你理由。 (1)当自相关出现时,OLS 估计量时偏误的和非有效的, (2)德宾—沃森d 检验假定误差项u i 的方差有同方差性。 (3)用一阶差分变换消除自相关时,假定自相关系数Ρ为-1。 (4)如果一个是一阶差分形式的回归,而另一个是水平形式的回归,那么,这两个模型的R 2值是不可直接比较的。 (5)一个显著的德宾—沃森d 不一定意味着一阶自相关。 (6)在自相关出现时,通常计算的预报值的方差和标准误就不是有效的。 (7)把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变量从回归模型排除出去可能导致一个显著的d 值。 (8)在AR (1)模式中,假设Ρ=1即可通过贝伦布鲁特—韦布g 统计量,也可通过德宾—沃森d 统计量来检验。 (9)如果在Y 的一阶差分对X 的一阶差分的回归中有一常数项和一元线性趋势项,就意味着在原始模型中有一个线性和一个二次趋势项。 6、中国1980—2000年投资总额X 与工业总产值Y 的统计资料如表所示,问: (1)当设定模型为t t t X Y μββ++=ln ln 10时,是否存在序列相关性? (2)若按一阶自相关假设t t t ερμμ+=-1,试用杜宾两步法估计原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