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例外 数量及包装要求

海运限量内包装危险货物运输要求参考

海运限量内包装危险货物运输要求参考 前言:为便于广大危险货物托运人及其代理人了解海运限量内危险货物(下简称“限量危险货物”)的相关海事管理要求,在整理国际海事组织发布的35-10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相关要求基础上,我们结合以往上海港出运的此类货物的一些具体案例,对限量内包装危险货物的海事申报及国际通行海运要求做了整理,在这里做个简单介绍,供有关航运单位参考。 声明:本参考材料仅限于对确定符合限量危险货物要求的货物在限量标记、包装、限量危险货物申报材料方面的一些重点要求的指引和介绍,并不涵盖限量危险货物的所有海运要求及托运人自己如何判别需出运的某种危险货物是否符合限量要求的知识介绍,如需知晓此部分内容,托运人及其代理人仍应在清楚了解货物性质的基础上查阅35-10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 一、什么是限量危险货物 1、限量运输的优点:由于限量货物在海上运输会受到较少的限制,很多托运人选择将其货物归类为“限量”。在海上运输时,对不同类型的“普通”危险货物的隔离要求严格,而对限量货物则要相对宽松。

2、放宽限量运输要求的合理性:限量危险货物直观的说就是运输某一危险货物时,在采用包装方面,用许多小桶、小瓶替代大包件(如,一个200L 的桶),然后将这些小包件置于一结实的外包装内,并在外包装内添加吸收剂材料,从而潜在危害或危险性就被相对降低了。如图所示: 3、限量的原则要求:《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对于限量危险货物的包装、标记、标志和限量危险货物单证的要求不同于对“普通”危险货物的要求。托运人须了解有关要求,并按要求采用合适的包装、标记、标志,填写限量危险货物的相关单证。 二、限量运输的通用准则 允许将危险货物归类为限量货物需要严格的条件,通常有以下规定: -危险货物必须是包装类Ⅱ或Ⅲ; -包装类Ⅰ的危险货物不得限量(包括免除); 限量的原则是把大包件分解成小包件,然后将小包件置于外包装内。双层包装保护产品和可能的小渗漏。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气体;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 技术条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的分级、基本要求、性能试验和检验方法等,也规定了包装容器的类型和标记代号。本标准适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是运输、生产和检验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质量进行性能试验和检验的依据。本标准不适用于: a.盛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包装; b.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的包装; c.净重超过400kg的包装; d.容积超过450L的包装。 2 引用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 GB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堆码试验方法 GB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 3 术语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 transport packages of dangerous goods 根据危险货物的特性,按照有关标准和法规,专门设计制造的运输包装。 气密封口 hermetic seal 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泄气体的封闭形式。 液密封口 liquid seal 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渗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严密封口 tight seal 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小开口桶 small open drum 桶顶开口直径不大于70mm的桶,称为小开口桶。 中开口桶 middling open drum 桶顶开口直径大于小开口桶,小于全开口桶,称为中开口桶。 全开口桶 complete open drum 桶顶可以全开的桶,称为全开口桶。 复合包装 composite packaging 由一个外包装和一个内容器(或复合层)组成一个整体的包装,称为复合包装。

国际危险品及危险品包装标记

国际危险品及危险品包装标记 1 GHS 制度 全称为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lling of Chemicals),简称GHS。2002 年12 月,经联合国正式出版,因其封面为紫色, GHS 又称“紫皮书”。GHS 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 ——对化学品危害性的统一分类; ——对化学品危害信息的统一公示制度。 1.1 对化学品危害性的统一分类 GHS 制度将化学品的危害大致分为3 大类28 项: 1) 物理危害(如易燃液体、氧化性固体等16 项) 2) 健康危害(如,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等10 项); 3) 环境危害(如,水、臭氧层等2 项)。 1.2 对化学品危害信息的统一公示制度 GHS 制度 采用两种方式公示化学品的危害信息: (1) 标签 在GHS 制度中一个完整的标签至少含有5 个部分: a)信号词:表明危险的相对严重程度的词语,包括: ——“危险”(Danger):用于较为严重的危险类别 ——“警告”(Warning) :用于较轻的危险类别 b)危险说明:描述一种危险产品危险性质的短语,GHS 制度已经为所有危险项别分配了指定的危险说明,例如:“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遇热可能会爆炸”;“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c)象形图:一种描述危险产品危险性质的图形。具体要求: ——边框:红色要足够宽,醒目;

——符号:黑色; ——背景:白色。 图2 GHS 制度中共有9 种象形图 d)防范说明:一个短语或图形来说明建议采取的措施。 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防止因接触某种危险物质或因对它存储或搬运不当而产生的不利效应。 举例:“放在儿童伸手不及之处”; “使用前请读标签”; “接触时需带防毒面具”

危险货物包装的认识

危险货物包装的认识 09402050122 油储091班林远亮 摘要:在分析包装对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影响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包装质量,严密包装封口,重视包装标识和标志,合理设计危险货物包装,以及完善安全检查设备设置的建议,以提高危险货物包装安全。 关键词:危险货物;包装;安全 引言 所谓危险货物,即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征,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而我们平常所说的危险货物,一般是指化学危险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各类物质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化学品进入生产、流通领域,这就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管理和储运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事实上,由于各项管理措施不当,包装不规范、不合理,运输市场混乱,导致安全形势恶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 1包装对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影响 危险货物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引起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据美国运输部的统计资料表明,2003 年美国危险货物在铁路运输中共发生事故813件,其中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引起454件,包装破损引起315 件,行车事故引起42件,其它原因引发的事故2件[2]。从近年我国发生危险货物运输的事故分析,包装是影响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因素之一。 2危险货物包装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包装质量差 (2)包装封口不严密 (3)包装标志、标识不全 (4)包装检测不到位 3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的措施 (1)提高包装质量

(2)严密包装封口 (3)重视包装标识、标志 (4)合理设计危险货物的包装 (5)合理设计危险货物的包装 4我国在危险货物包装方面的努力 为了做好危险品包装物、容器产品生产合法化、规范化,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9号令《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我国于2003年3月出台了《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从事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对企业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审查,把好技术质量关。从而规范了包装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对危险品包装市场与国际接轨发挥了重要作用[3]。 5结语 做好危险货物的包装工作不仅仅关乎货物本身的安全问题,还关乎货物运输沿途各类公共设施的安全问题,更关乎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做好危险货物包装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参考文献 [1] 徐智慧.影响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的因素和对策[J].中国包装业,2004 [2] 王晓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性综合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3] 李颖.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的思考[J].铁道货运,2008

危险品运输全套安全标准化文件资料

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副本 3.安全生产目标定期考核 4.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5.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 6.公司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期) 7.公司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长期) 8.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9.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工作计划进度表 10.文件审批表 11.201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12.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 13.安全生产年度规划和年度专项活动方案 14.安全生产年度计划表 15.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文件汇编 16.安全目标考核表201206 17.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考核办法 18.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2管理机构和人员目录 19.成立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通知 20.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章程 21.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2013

23.会议签到表 24.安全会议纪要1 25.安全生产会议纪要 26.安全生产小组会议纪要 27.公司管理人员信息表 28.设置安全生应急管理小组通知 3安全责任体系目录 . 29 安全目标责任书 30.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2013及责任制分管 31.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 32.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33.2012年度总经理述职报告 34.公司文件 35.各安全责任职责 36.一岗双责制度 37.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38.2013责任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39.安全生产部署 40.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记录 41.危化品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考核表 4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42.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43.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 44.公司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清单1 45.公司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 46.最新公司文件清单20120717 47.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48.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 49.规章制度评审检查表 50.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考核记录(手写) 51.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发放记录表(手写) 52.规章制度执行记录 53.安全例会制度 54.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55.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56.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57.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58.安全生产责任制 59.道路运输企业事故统计及报告制度 60.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61.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工作计划 62.设备设施货物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品包装

危险品包装(PACKAGING FOR DANGEROUS GOODS) 1.概述 危险货物系指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放射性辐射等危及人类生命与财产安全的物质。危险货物对包装、积载、隔离、装卸、管理,运输条件和消防急救措施等都有特殊而严格的要求。它的安全运输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切关系。包装直接影响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所以说,危险货物更需要严格的包装。而对危险货物包装的检验,旨在保证装有危险货物的包件能够经受得住正常运输条件所需安全程度的要求。 按照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于1956年发布的《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桔皮书)的规定,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海事组织(IMO)制订了《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订了《国际空运危险货物规则》;欧洲铁路运输中心局(OCTI)制订了《国际铁路运输危险货物规则》(RID);欧洲经济委员会(ECE)与国际运输委员会制订了《国际公路运输危险货物欧洲协议》(ADR)等有关的危险货物包装及运输管理法规。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定期召开专家会议就有关危险货物分类、包装及运输方面的提案进行讨论、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对桔皮书每两年修订一次。 国际民航组织规定从1989年1月1日起,国际海事组织规定从1991年1月1日起,凡是用于空运和海运的危险货物的包装强制执行《桔皮书》第九章关于危险货物包装定义、规格、要求、代码、标记、性能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 我国于1985年和1995年分别颁布了《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管理办法(试行)》和《空运出口危险货物运输包装检验管理办法(试行)》,并按照《商检法》第十五条将出口危险货物包装质量列为强制性检验项目。 我国目前对危险货物包装检验执行的标准有:SN0449.1-95《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总则》,SN0449.2-95《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性能检验》,SN0449.3-95《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使用鉴定》, SN/T0370-95《空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总则》,SN/T0371-95《空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性能检验》,SN/T0372-95《空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使用鉴定》,SN0324-94《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小型气体容器包装检验规程》,ZBA82003《海运出口危险货物集装袋性能检验规程》,SN0182.2-93《海运出口电石包装钢桶性能检验规程》,SN0182.1-93《海运出口电石包装钢桶使用鉴定规程》及《铁路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总则、性能检验、使用鉴定)等十余项海运、空运及铁路运输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行业标准。 按《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中对各种危险货物按危险性质分成九大类二十一小类:

危险货物分类

危险货物分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分类和编号。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下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货物 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3.2 爆炸性物质 固体或液体物质(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自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其温度、压力和速度高到能对周围造成破坏,包括不放出气体的烟火物质。 3.3 烟火物质 能产生热、光、声、气体或烟的效果或这些效果加在一起的一种物质或物质混合物,这些效果是由不起爆的自持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的。 3.4 爆炸性物品 含有一种或几种爆炸性物质的物品。 3.5 整体爆炸 指瞬间能影响到几乎全部载荷的爆炸。 3.6 自反应物质 即使没有氧(空气)存在时,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物质。 3.7 固态退敏爆炸品 用水或乙醇湿润或用其他物质稀释形成一种均匀的固体混合物,以抑制其爆炸性质的爆炸性物质。 3.8 液态退敏爆炸品 溶解或悬浮在水中或其他液态物质中形成一种均匀的液体混合物,以抑制其爆炸性质的爆炸性物质。 3.9 发火物质 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 min内便能燃烧的物质,包括混合物和溶液(夜体和固体)。 3.10 自热物质 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不需要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 3.11 口服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 是经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的一种物质的单一计量,可使青年白鼠口服后,在14d内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3.12 皮肤接触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 是使白兔的裸露皮肤持续接触24h,最可能引起这些试验动物在14d内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 3.13 吸入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 是使雌雄青年白鼠连续吸入1 h,最可能引起这些试验动物在14 d内死亡一半的蒸气、烟雾或粉尘的浓度。 3.14 病原体 指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 3.15 高温物质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标准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标准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包装图示标志(以下科称标志)的种类、名称、尺寸及颜色等。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 2 引用标准 GB 6944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3 标志的图形和名称 标志的图形共21种,19个名称,其图形分别标示了9类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见表)。 标志图形须符合标志1~21的规定(见表)。

注:表中对应的危险货物类项号及各标志角号是按GB 6944的规定编写的。 4 标志的尺寸、颜色

4.1 标志的尺寸 标志的尺寸一般分为4种,见表。 注:如遇特大或特小的运输包装件,标志的尺寸可按规定适当扩大或缩小。4.2 标志的颜色 标志的颜色按标志1~21规定。 5 标志的使用方法 5.标志的标打,可采用粘贴、钉附及喷涂等方法。 5.2 标志的位置规定如下: 箱状包装:位于包装端面或侧面的明显处; 袋、捆包装:位于包装明显处; 桶形包装:位于桶身或桶盖; 集装箱、成组货物:粘贴四个侧面。 5.3 每种危险品包装件应按其类别贴相应的标志。但如果某种物质或物品还有属于其他类别的危险性质,包装上除了粘贴该类标志作为主标志以外,还应粘贴表明其他危险性的标志作为副标志,副标志图形的下角不应标有危

险货物的类项号。 5.4 储运的各种危险货物性质的区分及其应标打的标志,应按GB 6944、GB 12268及有关国家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管理的具体办法执行,出口货物的标志应按我国执行的有关国际公约(规则)办理。 5.5 标志应清晰,并保证在货物储运期内不脱落。 5.6 标志应由生产单位在货物出厂前标打,出厂后如改换包装,其标志由改换包装单位标打。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和负责起草。 本标准1963年10月首次发布,1973年9月第一次修订,1985年6月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锦、王巨钢。 本标准委托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解释。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90-90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包装图示标志(以下科称标志)的种类、名称、尺寸及颜色等。????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 2 引用标准 GB 6944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3 标志的图形和名称 ????标志的图形共21种,19个名称,其图形分别标示了9类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见表)。????标志图形须符合标志1~21的规定(见表)。

注:表中对应的危险货物类项号及各标志角号是按GB 6944的规定编写的。 4 标志的尺寸、颜色 4.1 标志的尺寸 ??? 标志的尺寸一般分为4种,见表。 注:如遇特大或特小的运输包装件,标志的尺寸可按规定适当扩大或缩小。 4.2 标志的颜色 标志的颜色按标志1~21规定。 5 标志的使用方法 5.标志的标打,可采用粘贴、钉附及喷涂等方法。 5.2 标志的位置规定如下: 箱状包装:位于包装端面或侧面的明显处; 袋、捆包装:位于包装明显处; 桶形包装:位于桶身或桶盖; 集装箱、成组货物:粘贴四个侧面。 5.3 每种危险品包装件应按其类别贴相应的标志。但如果某种物质或物品还有属于其他类别的危险性质,包装上除了粘贴该类标志作为主标志以外,还应粘贴表明其他危险性的标志作为副标志,副标志图形的下角不应标有危险货物的类项号。 5.4 储运的各种危险货物性质的区分及其应标打的标志,应按GB 6944、GB 12268及有关国家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管理的具体办法执行,出口货物的标志应按我国执行

的有关国际公约(规则)办理。 5.5 标志应清晰,并保证在货物储运期内不脱落。 5.6 标志应由生产单位在货物出厂前标打,出厂后如改换包装,其标志由改换包装单位标打。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和负责起草。 本标准1963年10月首次发布,1973年9月第一次修订,1985年6月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锦、王巨钢。 本标准委托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解释。

危险品九大类别

危险品九大类别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我国对化学品有着不同的分类,目前常用的分类一直在沿用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把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我国对化学品有着不同的分类,目前常用的分类一直在沿用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把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 第1类爆炸品,如硝铵炸药、梯恩梯等 ①第1.1 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②第1.2 项有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③第1.3 项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进射危险或者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④第1.4 项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⑤第1.5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⑥第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质。 第2类气体 ①第2.1 项易燃气体,如乙炔、丙烷、氢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甲烷等; ②第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如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 ③第2.3项,毒性气体,如氯气、液氨、水煤气等。 第3类易燃液体,如油漆、香蕉水、汽油、煤油、乙醇、甲醇、丙酮、甲苯、二甲苯、溶剂油、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 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①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如硝化棉、硫磺、铝粉等;

危险品运输及包装常识

危险品运输及包装常识 危险品运输及包装常识 国际化学品编号常用编号有如下几种: (1)ICSC编号:ICSC编号指国际化学品安全标卡的顺序号(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 (2)UN编号:该号是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对危险物质制定的编号。该编号登录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Recommmendations on the Transport of Dangeous Goods)中。 (3)EC编号:这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既欧盟的《欧洲商业化学物质名录》(European Inventory of Existing Commercial Chemical Substances EIECCS)中对该物质的编号。 (4)CAS登记号:该号是美国化学文摘社登记号(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的英文缩写。登记号由三部分数字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短线联结。它是用来检索有多个名称的化学物质信息的重要工具。 (5)RTECS号:RTECS号是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所规定的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号(Registry of Toxic Effects of Chemical Substances)。该编号可用来查找一个化学物质的毒理学数据。

包装标识国际化学品安全包装标识详见联合国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图版。欧盟规定:化学品安全包装使用危险符合、R 标记和S标记。在欧盟国家中化学品包装上必须标示出“危险符合”(dangerous symbols)。这些符号的含义与危险物质的“特别风险性质(R标记)”以及对危险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建议(S标记)”有关。危险符号应以黑体字印刷在橙红色背景下,各种符号的含义如下: E符号:爆炸性物品;O符号:氧化性物品;F符号:高度易燃物品;F+符号:极易燃物品;T符号:有毒物品;T+符合:极毒物品;C符号:腐蚀性物品;Xi符号:刺激性物品;Xn符号:有害物品;N符号:环境危险物品。 在特别标记中,R标记表示化学物质使用中产生的特别风险的性质(the nature of special risks)。S标记表示安全预防措施建议(the recommended safety precautions)。这种特别标记由一个字母(R或S)和一串数字组成,字母后面的数字表示具体类型,字母与数字之间的“一”连字符号表示对特别风险(R)或安全预防措施建议(S)的单独说明。字母与数字之间的“/”斜杠符号表示以一句话对特别风险(R)或安全预防措施建议作综合说明。例如R7表示可能引起火灾;R20表示吸入有害;R45表示可能致癌;R20/21表示吸入和与皮肤接触时有害;S2表示避免儿童接触;S7表示应存在密闭包装容器中;S1/2表示上锁保管并避免儿童接触;S20/21操作(搬运)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等。 联合国把化学危险物品分为9类: 第1类爆炸品,第2类气体(含易燃气体、有毒气体等),第3类易燃液体(高、中、低闪点);第4类易燃固体,第5类氧化剂和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性物品,第9类杂类危险品。国际化学品的联合国包装级别,一般根据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和国际海事组

常见危险品种类

常见危险品种类 我国按危险特性将危险品分为八大类: 第1类:爆炸品 爆炸品的概念:是指固定或液体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制品。 常见的爆炸品有:TNT炸药、黑火药、电雷管、火雷管、拉火管、导火索、硝酸铵、硝酸钾、氯酸钾、硝酸思、硝酸钠、烟花爆竹、气体打火机等。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储存于耐压容器中,在一定受热、撞击或剧烈震动的条件下,容器的内压力容易膨胀引起介质泄露,甚至使容器破裂爆炸,从而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界定值:在通常0-50度之间,容器内的压力超过0.25兆帕(MPA)的(自然界的大气压为0.1兆帕),为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危险品。(作简要说明:压力和钢壁厚之间的原理) 常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含氧的氧气瓶、各类灭火器、装气的液化气瓶、充气加压的钢瓶、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 第3类: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的概念:是指在闭杯实验条件下,其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酒精、二甲苯、煤油、油漆、磁漆、清漆、虫胶漆、胶黏剂、快干胶、香精、指甲油、洗甲水等。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概念:本类分为以下三类加以解释。 第一类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常见的易燃固体有:红磷、碳粉、煤粉、羊毛、刨花、木屑、棉花、亚麻、黄麻、樟脑(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结晶或粉末状)、赛璐珞、金属镁、金属钛、金属锰、金属锆、火柴、漆片、漆布等。 第二类自然物品:指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常见的自然品有:黄磷、钙粉、铝粉、钛粉、三氯化钛、油布、油纸、漆布、棉籽、菜籽、未加抗氧剂的鱼粉等。 第三类遇湿易燃物品:指鱼水火受潮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其特点是:遇水、酸、碱、潮湿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当热量达到可燃气体的自然点火接触外来火源时,会立即着火或爆炸。 常见的遇湿易燃物品有:锂、钠、钾、钙、镁、铝、锌、锆粉、金属氢化物、电石、金属铁屑、硅铁等。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品的概念:是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分解温度较低,遇酸碱、潮湿、强热、摩擦、冲击或与易燃物、还原剂接触能发生分解反应,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氧化性物品的危险性是由于其他物质作用或自身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其中有机过氧化物较其它氧化物品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所以,这类物品按其典型的分子结构分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

危险品分类

危险品分类 依据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个国家标准将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8大类. 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⑥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

第3类易燃液 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 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 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 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 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 闪点等于或低于61℃。 按闪点高低分为以下三 项: 第1项低闪点 液体 指闭杯闪点低 于-18℃的液体; 第2项中闪点 液体 指闭杯闪点在- 18℃至23℃的液体; 第3项高闪点 液体 指闭杯闪点在 23℃至61℃的液体。 易燃液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高度易燃性 易燃液体的主要特性是具有高度易燃性,遇火、受 热以及和氧化剂接触时都有发生燃烧的危险,其危 险性的大小与液体的闪点、自燃点有关,闪点和自 燃点越低,发生着火燃烧的危险越大。 易爆性 由于易燃液体的沸点低,挥发出来的蒸汽与空气混 合后,浓度易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往往发生爆炸。 高度流动扩散性 易燃液体的粘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流动, 还因渗透,浸润及毛细现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 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外。泄漏后 很容易蒸发,形成的易燃蒸汽比空气重,能在坑洼 地带积聚,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易积聚电荷性 部分易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等,电阻率都很 大,很容易积聚静电而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火灾事 故。 受热膨胀性 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受热后体积容易膨胀, 同时其蒸气压亦随之升高,从而使密封容器中内部 压力增大,造成“鼓桶”,甚至爆裂,在容器爆裂 时会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爆炸。因此,易燃液体应 避热存放;灌装时,容器内应留有5%以上的空隙。 毒性 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因 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易燃性是易 燃液体的主 要特性,在使 用时应特别 注意: --严禁 烟火,远离火 种、热源; --禁止 使用易发生 火花的铁制 工具及穿带 铁钉的鞋;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 品第1项易燃固体本 项化学品系指燃点低、对 热、撞击、摩擦敏感,易 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 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 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 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 物质。 (1)易燃固体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 或升华,遇明火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 (2)与氧化剂、酸类等接触,反应剧烈而发生燃烧爆 炸。 (3)对摩擦、撞击、震动也很敏感。 (4)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或腐蚀性。 对于易燃固 体应特别注 意粉尘爆炸! 第2项自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自燃点 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 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 行燃烧的物品。 燃烧性是自燃物品的主要特性 自燃物品在化学结构上无规律性,因此自燃物质就 有各自不同的自燃特性: (1)黄磷性质活泼,极易氧化,燃点又特别低,一经 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引起自燃。但黄磷不和水发生化 学反应,所以通常放置在水中保存。另外黄磷本身 极毒,其燃烧的产物五氧化二磷也为有毒物质,遇 水还能生成剧毒的偏磷酸。所以遇有磷燃烧时,在 扑救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中毒。 2)二乙基锌、三乙基铝等有机金属化合物,不但在 空气中能自燃,遇水还会强烈分解,产生易燃的氢 气,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储存和运输必须用充有 惰性气体或特定的容器包装,失火时亦不可用水扑 救。 据自燃物品 的不同特性 采取相应的 措施! 第3项遇湿易燃物 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遇水或 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 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 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 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遇湿易燃物质除遇水反应外,遇到酸或氧化剂也能 发生反应,而且比遇到水发生的反应更为强烈,危 险性也更大。因此,储存、运输和使用时,注意防 水、防潮,严禁火种接近,与其它性质相抵触的物 质隔离存放。 遇湿易燃物 质起火时,严 禁用水、酸碱 泡沫、化学泡 沫扑救!

气瓶、危险品库安全检查表/化学危险品库安全检查表示范文本

气瓶、危险品库安全检查表/化学危险品库安全检查表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气瓶、危险品库安全检查表/化学危险品库安全检查表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化学危险品库安全检查表 化学危险品库应有气体报警器和气体浓度测定的仪器 仪表。并保证齐全灵敏可靠,这对管理人员发现险情、采 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加强化学危险品库的通风、排气是消除燃爆条件的有 效措施。同样,严格控制火源,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不 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库内电气装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也 是不容忽视。总之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1 设备检查 1.1 危险品库的设置和建筑设施。

1.1.1 储存有爆炸、易燃,有剧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仓库,不得设在城镇人口聚集地区。 1.1. 2危险品库应设置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和具备一定的交通条件。 1.1.3 爆炸品、放射性物品、一级氧化剂、一级自燃易燃和遇水燃烧等物品的库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1.1.4 一般化学危险物品仓库,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1.1.5 化学危险品仓库的建筑和设施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仓库区与生产区、生活区有适当的间隔。 2)库房应用一层建筑,每间库房应有独立安全出口;贮存氧化剂、易燃液体、固体和 剧毒的库房,应采用易冲洗的不燃烧地面。

危险货物概念及分类

危险货物概念及分类 一、危险货物概念 铁路运输的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或者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二、危险货物分类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危险货物按其危险性或最主要危险性分为9个类别。 第1类:爆炸品 1.1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项: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项: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迸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4项: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5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质。 第2类:气体 2.1项:易燃气体; 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 2.3项:毒性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4.1项: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 4.2项:易于自燃的物质; 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6.1项:毒性物质; 6.2项:感染性物质。 第7类:放射性物质 第8类:腐蚀性物质 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括危害环境物质 三、危险货物包装类别 除第1类、第2类、第7类、5.2项和6.2项物质,以及4.1项自反应物质以外的物质,根据其危险程度,划分为三个包装类别: 类包装: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 Ⅱ类包装:具有中等危险性的物质; Ⅲ类包装:具有轻度危险性的物质。

危险货物的分类

第一题:危险货物的分类及特性? 危险货物的分类 凡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以及放射性的性质,在运输、装卸和保管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的物质或物品,统称为危险货物。 《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将危险货物分为9大类,即爆炸晶、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物质(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的(毒性的)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品、杂类危险物质。 一、第1类——爆炸品 爆炸品包括爆炸性物质、爆炸性物品以及为产生爆炸或烟火效果 而制造的物质和物品。 所谓爆炸性物质是指通过其本身 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其温度、压力 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某一 固态、液态物质或混合物。 爆炸品按其危险性,又分为五类: 1.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即 实际上同时影响全部货物的爆炸)的物质和物品; 1.2项:具有喷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或者兼有此两种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4项: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5项:具有整体操作危险但极不敏感的物质。 爆炸品的危险特性主要有爆炸性、燃烧性、毒性或窒息性。 爆炸品如在一起能安全积载或运输而不会明显增加事故率或在一定量的情况下不会明显增大事故后果,可以认为是“相容的”或“可配装的”。根据这一标准,本类物质又可分成十二个配装类,用英文字母A~L(不包括I)和S表示。 爆炸品的危险特性主要有爆炸性、燃烧性、毒性或窒息性 二、第2类——气体 本类包括永久性气体(指在环境温度下不能液化的气体)、液化气 体(指在体的气体)、可溶气 体(包括经加环境温度下经 加压能成为液压后溶解在 溶剂中的气体)及深度冷却 的永久性气体(指在低温下 加低压液化的气体)。 气体按其危险性可分 为:

危险品类别知识

危险品类别知识 1类爆炸品 EXPLOSIVE 2.1类易燃气体 FLAMMABLE GAS 2.2类不燃气体 NON-FLAMMABLE 2.3类有毒气体 TOXIC GAS 3类易燃液体 FLAMMABLE LIQUID 4.1类易燃固体 FLAMMABLE SOLID 4.2类自燃物品SPONTANEOUSLY COMBUSTIBLE 4.3类遇湿易燃物品 DANGEROUS WHEN WET 5.1类氧化物 OXIDIZING AGENT 5.2类有机过氧化物 ORGANIC PEROXIDE 6.1类有毒物质 TOXIC 6.2类感染性物质 TOXIC 7类放射性物品 RADIOACTIVE MATERIAL 8类腐蚀品 CORROSIVE

9类杂类 MISCELLANEOUS DANGEROUS GOODS 危险化学品及类别划分 1.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 2.化学品危险性的类别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害物品和有毒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八大类。 1.爆炸品 爆炸品是指在受热、撞击等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而发生爆炸的物品;还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以及仅产生热、光、音响、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爆炸品按其危险性分为以下5类: (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2)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3)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危险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4)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5)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其状态条件符合下列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或等于50℃、而蒸气压大于294 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2)温度在21.1℃和54.4℃、压力分别大于275 kPa和715 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蒸气压大于275 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按其物理性能可分为易燃气体、不燃气体、有毒气体3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