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叙事抒情的诗句有什么

表现叙事抒情的诗句有什么
表现叙事抒情的诗句有什么

表现叙事抒情的诗句有什么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

9、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10、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11、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遣悲怀三首其三》

1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

1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4、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15、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花月痕》

16、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

17、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

施》

1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9、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20、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白头吟》

2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2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

2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24、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2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7、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28、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叶梦得

29、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几

30、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31、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2、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33、凭杖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苏轼《蝶恋花》

34、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怨》

35、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

36、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

37、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3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3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40、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4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4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4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44、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5、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秦观《虞美人》

46、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47、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词》

48、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佚名《越人歌》

4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5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5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5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53、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

令》

54、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

55、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5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木兰花》

5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5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59、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豆词》

60、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6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6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6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6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65、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更漏子》

66、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6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击鼓》

68、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玉楼春》晏殊

69、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

7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71、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7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73、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汉乐府》

74、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

7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7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

7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复习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一、看背景 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如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春日即事①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在这道题中,注释①告诉我们李弥逊“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第二题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 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 ㈠抒情手法 ⑴直抒胸臆 ⑵间接抒情 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B借景(物)抒情C情景交融 ㈡描写手法 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 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 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㈢修辞手法 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 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B语意双关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马成龙 B12020113 电子科学与技术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摘要借酒抒情也成了我国唐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中国唐代诗人的“诗酒情结”,在醉境中忘怀世俗的荣辱得失,感悟生命的意义是历久弥浓,经久难衰。诗与洒的相映生辉,相映成趣,不仅形成追求与自然造化同一的人生境界,从而从心灵上超越人生,实现了绚烂的文明景观.而且这种传统的诗酒文化将绚烂千年,魅力自我的人生价值永存。 关键字杜甫李白杜牧团聚饯行犒飨独饮 引言唐朝自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加之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隐映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正文 白日放歌须纵酒 提到杜甫,不能不提的一个词语就是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一个理应忧思满腹的诗人,却也“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半生穷愁潦倒,历尽坎坷,看尽世道,诗中惊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到后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这点浊酒也喝不上,茅屋还被秋风所破,可他仍在那里“语不惊人死不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在旅途中闻听到官军收蓟北时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高兴得要发狂,为了表达这种心情,又是放歌又是纵酒,多么形象。“纵酒”中的“纵”字特别传神、贴切,符合此时的狂态。 杜甫还写了《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诗仙酒仙

经典抒情诗句

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16、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王建《海人谣》 17、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18、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19、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李商隐《茂陵》 20、嗟因循、久作天涯客。——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21、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22、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23、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4、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25、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6、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27、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28、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29、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陈亮《念奴娇·登

多景楼》 30、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 3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32、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3、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元好问《秋怀》 34、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35、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36、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37、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38、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9、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40、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41、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42、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好)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二) 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巧、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一、古诗词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高考中经常涉及的主要有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象征、比兴、互文、用典、倒装、渲染和烘托等。) (1)抒情类: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 (2)描写类:动静,声寂,虚实,细节描写,白描,侧面烘托,对比,抑扬,衬托(正、反衬)、联想,比兴等。 2.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二、表现手法 1.典型表现手法: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用典、对写法、反衬、白描、细节描写、起兴、绘形绘色等。 例: (1)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观祈雨李约)对比(种田人焦虑万分地吹打着乐器到龙王庙去乞雨,而富人却在一旁看热闹,还唯恐天气阴下来乐器发出的声音不悦耳。 该诗将久旱祈雨的情景与朱门的处处歌舞升平相对举,深刻揭露出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 (2)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后池上刘攽bān)动静结合 (3)江城子苏轼(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虚实相生 (4)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抑扬结合(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3、才调:才气。【韵译】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评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以小见大(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经》和后来的乐府民歌大都直抒胸臆。如思慕所爱的姑娘便直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所写情景与此曲相似。但此曲表情如此率真,语言如此质朴自然,与大多数委婉之作,截然有别。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二、间接抒情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因事缘情: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又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可贵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这正是所谓“言浅而深,意微而显”。 2、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乐情: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描绘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哀景哀情: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再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

古诗文中常见意向 (2)

●草木类: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多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先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明代徐谓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A.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B.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出,禅放花木深。”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A.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B.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例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5.草——随事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二句是写睹草色而思离人,愁绪幽深。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古诗中关于花的抒情诗句

古诗中关于花的抒情诗句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落入人间的精灵,在千姿百态中极尽风流,在黯淡凋零前极尽美丽。古诗中有很多关于花的诗句,以下是求学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花的古代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古诗中关于花的诗句 1、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3、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4、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5、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6、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7、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8、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9、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0、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12、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13、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1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5、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带有花的古代诗句 1、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

2、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6、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 7、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8、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1、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12、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13、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1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5、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关于花的诗句精选 1、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2、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5、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6、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7、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古代抒情诗词的抒情方法浅识

古代抒情诗词的抒情方法浅识 教学参考 0721 0614 古代抒情诗词的抒情方法浅识 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声也。诗可以言志,抒情诗更充满炽烈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迸发,在古人是颇讲究的,我们不妨把这叫做抒情的方法,本文试图谈一谈这些方法。 一、情以物兴 情以物兴的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早在几千年前朱熹为《诗经》作传,就阐述了这种方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喜怒哀乐等人之常情,或者是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感情,无不是客观事物引起人的主观体验之产物。刘勰的“情以物兴”,曹雪芹的“由色生情”,都是说客体用于主体而发生感情。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兴”的手法。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客观事物使诗人产生新的感情。二是客观事物引发了诗人内心积蓄已久的感情。前者如北宋豪放派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日几时有》。这是诗人面对中秋佳节“月圆”“人欢”“酒酣”的场面,忽然想到自己阔别多年的弟弟——子由,刹时,一缕离情别绪涌向心头,于是挥毫作诗。这正是客观事物景物使诗人产生了一种离别远怀的感情。还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慈母为即将远行的爱儿缝衣的生活图景,而正是这种客观生活使诗人油然而生一种对母亲的感情和赞美之情。显然,主体——诗人体验完全因客观生活图景而生。即情以物兴。后一种情况,如柳宗元的《七绝》:“海畔尖山似剑茫,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同寄京华亲故》)这里很明显是秋天“海畔尖山”触动了诗人之乡愁,但秋山与乡愁并无必然内在联系,仅仅是由形体上的联系而起了一种触化剂的作用。还有李白的《静夜思》和柳永的《八声甘州》也属于此类。 至于范仲淹之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是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情以物兴”手法的运用。 二、直抒胸臆 古代有一些抒情诗歌,将景物化入诗人的心胸,直接抒发炽烈的感情。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末日,壮怀激烈,一代悲剧跃然纸上。虽无景语,但垓下四面楚歌之困境是可以因情想见的。还如辛弃疾的《永遇乐·江口北固亭

直接抒情的诗句有哪些

直接抒情的诗句有哪些 导读: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直接抒情的诗句,欢迎来参考! 1、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5、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9、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佚名《越人歌》 1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1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纳兰性德《山花子·风

絮飘残已化萍》 1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3、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1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5、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6、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17、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8、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1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0、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21、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

借酒抒情的诗句

借酒抒情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李颀《琴歌》 6、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李贺《致酒行》 7、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8、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9、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0、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阿鲁威《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11、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12、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

髻松松挽就》 13、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14、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行路难·其三》 15、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16、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 17、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8、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杜牧《遣怀》 19、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对酒》 20、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21、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22、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23、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4、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周邦彦《六丑·落花》 25、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李贺《将进酒》

借景抒情的诗句

篇一:借景抒情的古诗 借景抒情的古诗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

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 【教学目标及重点】 【教学目标】 复习古代诗词常见的抒情方式; 识记术语并能灵活应用,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重点】 识记术语并能灵活应用,规范答题步骤。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学步骤】 导入:常见的诗歌鉴赏中让人头疼的术语归纳整理。(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教学过程: 1、考点解说: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用典、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工笔、白描、动静结合、比兴、抑扬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结构特点(谋篇布局)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以景结情等。 2、常见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 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 3、考题回放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请赏析三四两句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手法,描绘了( )行为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 )

情感,达到了(表达效果。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问:三、四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赋予客观事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问: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以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却处境不好的凤凰自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简析本诗写“宫花”有什么作用。 答:以乐景写哀情。诗所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写红艳的宫花。红花那热烈的色彩,盛开的景象,往往烘托欢乐的心情,热闹的场面,生机勃勃的青春,但在这首诗中,却与“古行宫”“白头宫女”形成了反差,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让人有一种时移事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反衬凄凉的心境,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凄凉哀怨的情绪。以乐景反衬哀情,其情之哀更增。 4、方法总结 诗歌鉴赏三环节: 读懂诗歌—审清题意—答出规范 读懂诗歌:写什么(景、物、事、人等) 为何写(抒情、言志、明理等) 怎样写(技巧及其效果) 审清题意:多少问、问什么、答什么 答出规范:分几步答 (1)分析所运用的方式;(2)分析所描绘的对象(即景、事、物、古等); (3)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表达的情感,产生的效果) 5、深化扩展

古代诗歌中常见抒情方式归类

古诗词鉴赏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 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表达抗金复国的决心。 直抒胸臆: 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了喜爱菊花的原因,抒发了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失意和苦闷之情。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尽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随水长流,滚滚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前两句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唐朝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默写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默写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 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古诗文名句默写教学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一) 杜甫《春望》 1.感时花溅泪, 。 2.(2017福州)烽火连三月, 。 3.杜甫《春望》通过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4.杜甫《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 5.杜甫《春望》中一句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表达的意思相近。 王维《使至塞上》 1.(2017兰州)大漠孤烟直, 。 2. ,归雁入胡天。

3.诗人以蓬雁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情感的诗句是:。 4.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2017汕尾)沉舟侧畔千帆过, 。 2 .,到乡翻似烂柯人。 3.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 4.借用典故表达对友人怀念之情及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5.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借酒振奋精神。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一句,表现了自己的坚定乐观。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二)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 . ,,山河表里潼关路。 2.(2017盐城)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生活的句子是:。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1 .,而无车马喧。

2.(2017福州)采菊东篱下, 。 3.诗中表现诗人恬淡心境的名句是:。 4.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5.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 6.(2017盐城解放路中学模拟)《汉乐府长歌行》中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为我们描绘出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优美生存环境,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为我们营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栖居的良好氛围。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金樽清酒斗十千, 。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3.闲来垂钓碧溪上, 。 4 .,将登太行雪满山。 5.诗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诗人内心苦闷的句子是:。 6.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仕路艰难的名句是:。 7.李白在《行路难》里充分发挥浪漫主义的大胆想象并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希望重新被朝廷起用的句子是:。

古代经典抒情诗词

古代经典抒情诗词 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 1)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虞美人(苏轼) 冰肌自是生来瘦。 梅梢腊尽春归了。 毕竟春寒少。 乱山残烛雪和风。 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 年光老去才情在。 惟有华风改。 醉中幸自不曾愁。 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虞美人(刘辰翁) 那更分飞后。 日长帘暮望黄昏。 及至黄昏时候、转销魂。 君还知道相思苦。 怎忍抛奴去。 不辞迢递过关山。 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虞美人(姜夔) 西园曾为梅花醉。 叶翦春云细。 玉笙凉夜隔帘吹。 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 娉娉袅袅教谁惜。 空压纱巾侧。 沈香亭北又青苔。 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虞美人(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 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洄, 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 不道春难管。

为君沈醉又何妨, 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虞美人(苏轼) 深深庭院清明过。 桃李初红破。 柳丝搭在玉阑干。 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晚晴台榭增明媚。 已拼花前醉。 更阑人静月侵廊。 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玉楼春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子衿<<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静女<<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山鬼<<楚辞>>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凤求凰·琴歌佚名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古诗词抒情方式

“诗者,吟咏性情也。”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的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重要途径。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有多种: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经》和后来的乐府民歌大都直抒胸臆。如思慕所爱的姑娘便直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思念远征的爱人竟宣称“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卫风·伯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关汉卿的《[双调]?沈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古典诗词中写送别之情的篇章不少。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所写情景与此曲相似。但此曲表情如此率真,语言如此质朴自然,与大多数委婉之作,截然有别。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二、间接抒情,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因事缘情: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又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可贵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

春天抒情的诗句

春天抒情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春天抒情的诗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2、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3、肯爱千金轻一笑。——宋祁《玉楼春·春景》 4、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春暮》 5、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6、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李世民《元日》 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1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2、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1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14、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5、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16、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17、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18、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1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20、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21、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22、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 23、一春不识西湖面。——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2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5、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皇甫冉《春思》 26、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张维屏《新雷》 2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8、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29、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李商隐《春雨》 30、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31、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3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3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3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5、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郑文宝《柳枝词》 36、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 37、玉人浴出新妆洗。——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8、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王昌龄《春宫曲》 39、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40、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程颢《郊行即事》

古诗鉴赏之抒情教案

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 -关于抒情 一抒情方式 (一)、总论情与景关系: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在中国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现在看下面这首七绝《题金陵图》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

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抒情手法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不深入讨论。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竹枝词(三)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跳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问题: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说明两首诗歌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技巧指要]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也叫直抒胸臆。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