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超声波参考文献)
超声探伤实验报告结果

超声探伤实验报告结果【文章标题】超声探伤实验报告结果【引言】在工业、医疗、材料科学等领域中,超声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无损检测和诊断。
本实验通过超声探伤技术对某种材料样品进行了检测,旨在分析并总结实验结果,提供给读者一个详尽的报告。
【实验目的】1. 了解超声探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际操作超声探伤设备,获取并分析材料样品的超声波信号。
3. 对样品中的缺陷进行检测和评估。
4. 探讨超声探伤技术在无损检测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
【实验步骤】1. 准备超声探伤仪器和样品。
2. 设置超声探伤参数,如频率、增益等。
3. 使用超声传感器对样品进行扫描,记录超声波信号。
4. 对获得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波形特征、峰值幅度等。
5. 检测和标记样品中的缺陷,如裂纹、气孔等。
6. 分析缺陷的类型、位置和大小。
7. 总结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通过超声探伤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 样品超声波信号分析:- 超声波信号呈现出特定的波形特征,如回波、反射等。
- 不同类型的缺陷在超声波信号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峰值幅度降低、信号衰减等。
2. 缺陷检测和评估:- 在样品中成功检测到若干缺陷,包括裂纹、气孔等。
- 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特征,可以判断缺陷的位置、大小和类型。
- 对于较小的缺陷,超声探伤技术具备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3. 超声探伤技术的优势:- 无损检测:超声波可以穿透材料进行检测,不损伤材料本身。
- 高分辨率:超声波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检测结果,能够发现微小的缺陷。
- 实时性:超声波信号可以实时显示,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
4. 超声探伤技术的局限性:- 材料限制: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不同,可能导致信号失真。
- 缺陷识别:某些缺陷可能难以准确判断,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手段进行确认。
- 操作要求:超声探伤技术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超声探伤技术对材料样品进行了无损检测,成功检测到若干缺陷并进行了评估。
滑动轴承的超声波无损检测

滑动轴承的超声波无损检测——成都圣三强铁路配件有限公司杨杰对滑动轴承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轴承内部的各种危害性缺陷。
滑动轴承的合金层内不得有气孔(空气在高温工作环境中迅速膨胀,致使合金凸起,形成早期疲劳源,从而造成碾瓦甚至烧轴等情况)、夹渣、裂纹、折叠等缺陷。
这些缺陷统称为合金内异质薄层缺陷。
合金内的质量缺陷与双金属结合面粘结状况的检查同等重要。
对滑动轴承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剔出这些存在的缺陷,提高滑动轴承的内在质量,以减少由于轴承本身原因造成的早期失效。
一、滑动轴承超声波探伤的特点1、超声波的特性(1)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的方向性好、能量高、穿透力强以及能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等特点进行的无损检测。
滑动轴承的合金与衬背具有不同的声阻抗特性,在其界面有反射波和透射波同时存在。
当以穿透法检测时,依据脉冲波穿透试件之后的能量变化来判断缺陷的情况。
当以脉冲反射法检测时,以轴承合金与衬背结合面反射回的声能作为评定结合质量的依据。
1λ。
当缺陷尺寸D f与波长λ相当时,(2)超声波的探伤灵敏度为2超声波能绕过缺陷边缘衍射前进,这种缺陷不易判别。
当D f远远小于λ1时,缺陷回波很低,容易漏检。
对于合金内的异质薄层,当厚度δ=n·2λ时,超声波的声压反射率r≈0,透射率t≈1。
即合金内薄层厚度为其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半波透声层状态),超声波全透射,几乎无反射,好像不存在异质薄层一样,无法正确判断缺陷的存在。
这两种情况产生的机率如同五百万彩票的中奖机率一样渺小。
对于垂直于轴承轴线的片状缺陷,穿透法和单直探头反射法均无法检出,只能用斜探头进行探测。
但从轴承材料的轧制方式来看,产生这种缺陷的可能性不大。
2、穿透法与反射法的优缺点穿透法探伤比脉冲反射法探伤的灵敏度低。
但对于滑动轴承的超声波探伤,穿透法波形简单,适合于批量大、效率高的滑动轴承的生产。
穿透法无法对缺陷进行定性的判断,小缺陷判断困难。
脉冲反射法的波形相对较复杂,对探伤人员判断缺陷的能力要求较高,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无损检测可用参考文献列表

Documents.lnk[1]陈先富. 石油钻杆漏磁检测技术. 中国石油报. 2006-05-23[2]苏毅、李著信、易方. 漏磁检测探头提离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分析.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07-15[3]孙燕华、康宜华、李久政、袁春驺. 便携式钻杆漏磁探伤方法与装置的研究. 机械与电子. 2005-11-25[4]林俊明. 漏磁检测技术及发展现状研究. 无损检测. 2006-02-25[5]孙燕华. 便携式钻杆漏磁检测装置. 华中科大学. 2006-04-01[6] B.P.C.Rao, T. Jayakumar,Discontinuity characteriz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J.Non-Destruct. Test. Eval. 2 (2) (2002) 23-29[7]S. Mukhopadhyay, G.P. Srivastava, Characterisation of metal loss defects from magnetic fluxleakage signals with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NDT&E Int. 33 (1) (2000) 57–65.[8]W. Mao, L. Clapham, D.L. Atherton, Effects of alignment of nearby corrosion pits on MFL,NDT&E Int. 36 (2) (2003) 111–116.[9]M. Katoh, N. Masumoto, K. Nishio, T. Yamaguchi, Modeling of the yoke-magnetization inMFL-testing by finite elements, NDT&E Int. 36 (7) (2003) 479–486.[10]B.P.C.Rao, T. Jayakumar,Discontinuity characteriz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J.Non-Destruct. Test. Eval. 2 (2) (2002) 23-29[11]S. Mukhopadhyay, G.P. Srivastava, Characterisation of metal loss defects from magnetic fluxleakage signals with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NDT&E Int. 33 (1) (2000) 57–65.[12]W. Mao, L. Clapham, D.L. Atherton, Effects of alignment of nearby corrosion pits on MFL,NDT&E Int. 36 (2) (2003) 111–116.[13]M. Katoh, N. Masumoto, K. Nishio, T. Yamaguchi, Modeling of the yoke-magnetization inMFL-testing by finite elements, NDT&E Int. 36 (7) (2003) 479–486.[14]康宜华、孙燕华、李久政. 钻杆漏磁检测探头的设计.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6-11-20[15]杨叔子、康宜华. 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原理与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16]康宜华、武新军. 数字化磁性无损检测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7]任吉林等. 电磁无损检测. 学科出版社. 2008[18]GB/T 12606——1999 钢管漏磁探伤方法[S][19]Dillstring Inspection Standard NS-2. 1999 111[20]K. Mandal, T. Cramer, D.L. Atherton, The study of a racetrackshaped defect in ferromagneticsteel by magnetic Barkhausen noise and flux leakage measurements, J. Magnet. Magnet.Mater. 212 (1–2) (2000) 231–239.[21]M. Goktepe, Non-destructive crack detection by capturing local flux leakage field, Sens.Actuators A: Phys. 91 (1–2) (2001) 70–72.[22]康宜华、李久政、孙燕华、卢强. 漏磁检测探头的选择及其检测信号特性. 无损检测.2008-03-10[23]査卿. 钢管漏磁检测探头及其装置研究.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0-06-29[24]倪春生、陈国明、张彦延. 交流电磁场检测探头激励线圈的数值仿真及优化.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20[2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超声波相控阵技术应用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超声波相控阵技术应用发布时间:2022-07-16T01:05:23.85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3月第5期作者:王占鹏[导读] 超声波相控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将其应用到特种设备检测的阶段中,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因此文章结合实际,在分析该技术理念的同时,对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探讨。
王占鹏国家电投集团青海黄河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摘要:超声波相控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将其应用到特种设备检测的阶段中,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因此文章结合实际,在分析该技术理念的同时,对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超声波;相控阵技术1技术理念通过一系列检测工作可以分析得知:超声波相控阵法的运用特点一般都表现在波束环节,包含转换的角度以及中线点位置的聚集两方面。
在检测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系统设备进行无损检测,能够了解被检测结果状态。
2特种设施性能测试中超声波相控阵技术应用2.1探头选择2.1.1晶片阵列所用到的晶片排列有很多种方式。
目前在特殊设施性能的检测环节,晶片阵型运用最多的便是线性。
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工作,运用双线性的种类,符合设备的检测基本要求。
2.1.2频率最终检测的结果将会直接被设备操作频率的数值所影响,如果数值比较大,同样检测报告的灵活性以及展示影像的清晰度都会很高,从而便于后续的检测研究工作。
但是,当频率的数值变大时,所相关的衰退功效也会随之变高,进而影响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常来说,假如特种设施在进行监测时,将碳钢等材料作为检测指引方向,合适的概率数值范围在[2.5,5]MHz。
对于焊接表面比较薄的问题,检测频率数值可以调整到7.5MHz。
针对不锈钢质量的焊缝,检测探头概率数值范围可以调节到[1,2.5]MHz。
假如设备操作的频率数值比较高,会造成一系列的衰减现象,减少信号防干扰的检测能力,更有甚者会损坏检测环节的成效,没有办法顺利进行检测流程。
超声波实验报告

超声波实验报告一、引言本次实验是关于超声波的研究。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的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医学、工业、海洋等。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旨在了解超声波的特性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目的1. 探究超声波的传播特性;2. 研究超声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3. 分析超声波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三、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装置: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传感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2. 实验方法:通过改变超声波信号的频率、振幅和波形等参数,分析超声波的特性。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超声波传播特性的实验结果:我们通过改变超声波信号的频率,观察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频率的增加,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增加。
这是因为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波长短意味着周期短,因此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会更快。
2. 超声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超声波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例如超声心动图和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对心脏进行成像,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超声检查则可以用于产前检查、器官疾病诊断、肿瘤检测等。
由于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不会引起明显的伤害,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和无创的医学检查方法。
3. 超声波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超声波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检测、无损检测等。
例如,利用超声波的回波信号,可以检测出金属材料中的缺陷、裂纹以及材料的厚度等参数。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用于液体和固体的搅拌、混合,以及清洗等工艺。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超声波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2. 超声波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和超声检查。
3. 超声波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检测、无损检测以及工艺上的应用。
六、实验感想与反思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超声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其在医学和工业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和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对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它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接收和分析返回的超声波信号,从而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和性能。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超声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的详细指导,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超声波技术。
二、超声波的生成和传播原理1. 超声波的生成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类可听到的声音范围(20kHz)的声波。
它的生成通常采用压电效应,即通过施加电场使压电晶体发生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信号。
2. 超声波的传播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是基于声速和材料的声学特性。
声速取决于材料的弹性性质和密度,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声速。
超声波会在材料内部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现象,这些现象使得超声波能够传播到材料的不同区域,为后续的检测提供基础。
三、超声波的应用领域1. 超声波无损检测超声波无损检测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的材料检测、缺陷检测和质量控制。
例如,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可以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和组织结构是否合格。
2. 超声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超声波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用于人体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结构,以检测病变和异常情况。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用于刺激治疗,例如体外震波碎石术。
3. 超声波清洗技术超声波清洗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在液体中产生空化现象和微小气泡破裂,从而实现对物体表面的清洁和去除污垢。
这种清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制药和汽车等行业。
四、超声波作业指导1. 实验目的明确超声波实验的目标和意义,例如探索不同材料的超声波传播特性、检测混凝土中的缺陷等。
2. 实验器材和材料列举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清单,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接收器、探头、样品等。
3.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包括校准仪器、设置参数、调整探头位置等注意事项。
4. 数据处理和分析介绍如何进行超声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例如提取波形、测量衰减、计算声速等。
材料无损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材料无损检测(NDT)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 掌握几种常用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分析。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材料缺陷的识别能力,为后续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无损检测(NDT)是一种在不破坏材料的前提下,对材料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
无损检测的原理主要包括:1. 超声波检测(UT):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检测材料内部的裂纹、气孔等缺陷。
2. 射线检测(RT):利用射线穿透物体时,被内部缺陷吸收或散射的现象,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
3. 磁粉检测(MT):利用磁性材料在磁场中产生磁粉聚集的现象,检测材料表面的裂纹、划痕等缺陷。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 超声波检测仪- 射线检测仪- 磁粉检测仪- 标准试块- 被检测材料(如钢、铝等)2. 实验材料:- 超声波检测:水、耦合剂- 射线检测:X射线胶片- 磁粉检测:磁粉、脱磁剂四、实验步骤1. 超声波检测(UT):- 将超声波检测仪的探头放置在待检测材料表面,调整探头与材料的耦合状态。
- 调整检测仪的参数,如频率、增益等。
- 对材料进行扫描,观察超声波的反射信号,分析材料内部的缺陷。
- 将检测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 射线检测(RT):- 将待检测材料放置在射线检测仪的照射范围内。
- 调整射线检测仪的参数,如曝光时间、能量等。
- 检测过程中,观察X射线胶片上的图像,分析材料内部的缺陷。
- 将检测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3. 磁粉检测(MT):- 将待检测材料放置在磁粉检测仪的磁场中。
- 涂抹磁粉,观察磁粉在材料表面的聚集情况。
- 分析磁粉聚集的位置和形态,判断材料表面的缺陷。
- 将检测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超声波检测(UT):- 在超声波检测中,发现材料内部存在一定数量的裂纹和气孔。
- 根据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判断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超生波探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超声波探伤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超声波探伤在检测金属缺陷中的应用。
4. 分析超声波探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背景超声波探伤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对材料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的技术。
由于超声波具有穿透能力强、方向性好、无损检测等优点,因此在工业、军事、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实验原理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遇到缺陷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
通过分析反射波的特征,可以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位置、大小和性质。
四、实验器材1. 超声波探伤仪: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
2. 探头: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3. 试块:用于模拟实际材料的缺陷。
4. 耦合剂:用于改善探头与试块之间的耦合效果。
5. 记录仪: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步骤1. 将探头安装到超声波探伤仪上,调整探头频率和探头间距。
2. 将耦合剂均匀涂抹在试块表面,确保探头与试块之间良好耦合。
3. 将探头放置在试块表面,开始发射超声波。
4. 分析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
5.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缺陷位置、大小和性质。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检测到试块内部的缺陷,包括裂纹、气孔等。
2. 分析缺陷反射波的特征,可以判断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3.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探伤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总结1. 超声波探伤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金属材料内部的缺陷。
2. 掌握超声波探伤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可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探伤在检测金属缺陷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八、实验建议1.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探头频率和探头间距。
2. 注意耦合剂的选择和涂抹,确保探头与试块之间良好耦合。
3. 分析反射波特征时,应注意缺陷定位、大小和性质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郭伟.超声检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邓洪军. 无损检测实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李国华,吴淼.现代无损检测与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张俊哲.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王仲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 无损检测Ⅱ级培训教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王永宏, 张玉英. 超声波探伤在钻杆加厚过渡带检测中的应用[J]. 石油矿场机械,
2006,(01)
[8]高金生, 万升云. 奥氏体不锈钢与普碳钢对接环焊缝的超声波探伤[J]. 机车车辆工艺,
2000,(03)
[9]王永宏, 张玉英. 超声波探伤在钻杆加厚过渡带检测中的应用[J]. 石油矿场机械,
2006,(01)
[10]李卓球, 肖敏芳, 宋显辉, 方玺. 基于混凝土超声探伤的CT图像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
学报, 2006,(03)
[11]何岩, 郭重雄, 张龙. 薄壁钢管超声波水浸法探伤[J]. 物理测试, 2003,(04)
[12]龚炼红, 张振宇. 钛合金半球体超声波探伤[J]. 航天制造技术, 2002,(05)
[13]蒋联民. 连铸坯轧制钢板探伤不合原因分析[J]. 宽厚板, 1998,(06)
[14]杨峰, 陈世鸿, 沈宏, 常凤筠. 多通道智能超声波自动探伤仪的微机实现[J]. 鞍山钢铁学
院学报, 1999,(03)
[15]陈勇, 韦玉屏. 槽形缺陷对超声波反射当量的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5,(09)
[16]杜秀娟. 小径管对接接头超声波探伤[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3)
[17]谢春强, 任立, 张春胜. 超声波在石油钻杆损伤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05)
[18]李晓娜. 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波探伤[J]. 现代焊接, 2008,(11) .
[19]曹玉华. 焊接质量的超声波探伤无损检测[J]. 宁夏机械, 2008,(04) .
[20]舒晓平. 无损检测准确度保证方法探讨[J]. 现代计量通讯, 2006,(04) .
[21]张文震,夏德礼. 无损检测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J]. 吉林交通科技, 2008,(03) .
[22]陈宏宇. 铸件超声波探伤方法的分析与应用[J]. 宁夏机械, 2006,(04) .
[23]李钧. 无损检测技术在轧辊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J]. 鄂钢科技, 2009,(01) .
盛陈飞. 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 2008,(01) .
[24]于凤坤,赵晓顺,王希望,刘淑霞,马跃进. 无损检测技术在焊接裂纹检测中的应用[J]. 无损
检测, 2007,(06) .
[25]高荣刚. 汽轮机叶片叶身的无损检测[J]. 新疆电力技术, 2009,(01) .
[26]闫伟明,曾鹏飞,张国强. 超声波探测单面焊焊接接头根部缺陷的一种方法[J]. 现代焊接,
2008,(05) .
[27]张镝. 超声波无损检测在钢结构焊接质量验收中的应用及常见缺陷的预防[J]. 现代焊接,
2006, (11)
[28]夏跃广, 常建伟. 9%~12%Cr马氏体钢中厚壁管焊接接头的超声波探伤[J]. 无损检测,
2005,(03)
[29]陈华. 钢结构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的研究[J]. 福建建设科技, 2010,(02)
环川建, 张强, 江向华. 小径薄壁管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方法探讨[J]. 无损探伤, 2005,(06) 熊秀文, 杨定辉, 陈维, 廖常国. 超高层房建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J]. 安装, 2011,(02)
王晓锋, 郭长青, 李子龙. 循环载荷下钢结构焊接接头的疲劳失效分析[J]. 山西建筑,
2009,(17)
[30]
胡林明, 龙毅, 谢国胜. 电站锅炉中大径厚壁管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方法的研究[J]. 华
中电力, 2007,(06)
[31]张敬源. 浅论钢结构高层建筑的焊缝超声波探伤[J]. 无损探伤, 2000,(04)
各种产品的焊接[J].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1998,(06)
[32]焊接检验及其设备[J].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1995,(01)
[33]李晓娜. 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波探伤[J]. 现代焊接, 2008,(11) .
[34]张镝. 超声波无损检测在钢结构焊接质量验收中的应用及常见缺陷的预防[J]. 现代焊接,
2006,(11) .
[35]舒晓平. 无损检测准确度保证方法探讨[J]. 现代计量通讯, 2006,(04) .
[36]吴晓瑞. 超声波探伤在钢结构焊接中的应用[J]. 宁夏机械, 2009,(04) .
[37]张文震,夏德礼. 无损检测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J]. 吉林交通科技, 2008,(03) .
[38]陈宏宇. 铸件超声波探伤方法的分析与应用[J]. 宁夏机械, 2006,(04) .
[39]胡坤芳. 判断超声波探伤缺陷的几种方法[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40]盛陈飞. 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 2008,(01) .
[41]高荣刚. 汽轮机叶片叶身的无损检测[J]. 新疆电力技术, 2009,(01) .
[42]李钧. 无损检测技术在轧辊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J]. 鄂钢科技, 2009,(01) .
[43]吴晓瑞. 超声波探伤在钢结构焊接中的应用[J]. 宁夏机械, 2009,(04) .
[44]钟志民.超声相控阵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无损检测.2002,02(期)
[45]蒋维平.超声检测学[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46]郑晖.国外TOFD检测标准分析和比较[J].无损检测.2007,03(期):160~164
[47]史亦伟.超声检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48]庞勇.超声成像方法综述[N]华北工学院测试技术学报,2005年,15(卷)4期
[49]胡天明.超声检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50]张正. 超声波探伤信号的数字处理技术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
[5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超声波检测(第2版)-无损检测Ⅱ级培训教材.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52]李振才.电磁超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无损探伤.2006,06(期)
[53]林莉,李喜孟.超声波频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8月
[54]李桂元.连铸坯超声波探伤浅析.南钢科技与管理(J),2011年02期
[55]刘金桥,谢建桥.浅谈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J),2011年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