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实验

设施规划实验
设施规划实验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实验报告

姓名蔡其辰

专业工业工程

学号 32

学期第二学期

实验一线性规划法选址

一、实验目的

掌握线性规划法选址,根据给定的设施选址资料,采用最小元素法求解,使所有设施的生产运输总成本最低。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有三个工厂A、B、C和两个配送中心P、Q,准备在W城或S城再建一个配送中心。资料如下表所示,若三个厂的生产成本相同,求新建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

三、实验步骤

2. 采用最小元素法,按照费用最少的点优先供应的原则来进行分配,在表中列出分配的顺序及数据。从运价最小的格开始,在格内标上允许分配的最大数。

然后按运价从小到大顺序填数。若某行(列)的产量(销量)已满足,则该行(列)的其他格不再分配。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分配完成。

3. 分别计算出选址W城和S城的运输成本,选择成本低的作为新建配送中心的位置。

选址W城的运输成本:

选址S城的运输成本:

选址结果:

实验二 布置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物流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系统布置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掌握用Exstrategy FIE 布局与物流规划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根据如下相关表将9个作业单位布置在3×3的网格中,其中5号作业单位在左下角。

2.已知某企业各部门的物流相关表、非物流相关表以及各部门所需面积,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相对重要性的比值m:n =2:1,试建立综合相关表,并将5个部门布置在30mx30m 的正方形内。

物流相关表 非物流相关表

A A E

X I A A A U E

X U X E X A

X A A E X

X A X A

E U X

A A

X

作业单位1作业单位2作业单位3作业单位4作业单位5作业单位6作业单位7作业单位8作业单位9

9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X A E U X 部门1I

U E

I A

O

U E

E I

部门2

部门3部门4部门5部门1A

U O

I A

O

U E

U U

部门2部门3部门4部门5

3.某车间生产五种零件,各零件的工艺路线和日产量如下表所示。A为入口,H为出口,B、C、D、E、F、G为生产设备。要求作出物流量从至表,划分物流强度等级,作出物流相关表,画出位置相关图。

三、实验步骤

实验1:

(1)根据相关表作出关系工作表,每行列出一个作业单位,AEIOUX各成一列,将与之形成AEIOUX各级关系的其他单位分列在各列之中。

(2)找出关系最重要的,即A最多的,若A级数量相同,再比较E的,将该作业单位放于中央位置。

(3)根据其他作业单位与该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进行布置,主要考虑A、E、X级关系。布置规则:A级关系要边靠边放,E级关系至少角靠角,X级关系不能边靠边也不能角靠角。

(4)接着考虑新布置的作业单位,按照同样方法继续布置,直到完成。

(5)按照以上原则可得到多种布置方案。对这些方案可按以下方法评分:如果A 级的既未边靠边也未角靠角,罚2分;X 级的边靠边也罚2分;A 级的只角靠角,罚1分;X 级角靠角,E 级未角靠角也罚1分。

(6)选择罚分最少的布置方案。 实验2:

(1)计算综合相互关系

物流关系(权值:2) 非物流关系(权值:1)

综合关系 部门 等级 分值 等级 分值 分值 等级 1-2 I 2 A 4 8 E 1-3 U 0 U 0 0 U 1-4 A 4 A 4 12 A 1-5 O 1 O 1 3 U 2-3 E 3 O 1 7 I 2-4 I 2 I 2 6 I 2-5 U 0 U 0 0 U 3-4 E 3 E 3 9 E 3-5 E 3 U 0 6 I 4-5

I

2

U

4

(2)作综合相关表

3 1 8 9

7

4

5

2

6

罚分:-1、-1、2

原因:5和7 A 级罚一分 7和8 A 级罚一分

(3)计算综合接近程度

(4)画出布置图

实验3:

(1)作物流量从至表

(2)划分物流强度等级

(3)作物流相关表

(4)计算综合接近程度

(5)画出位置相关图

单位 A F G C B D E H 分值 1 0 2 0 5 7 5 2

(6)根据位置相关图,结合给定的车间面积,利用ExStrate FIE布局物流规划软件建立不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车间布置方案.

实验二步骤设计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ExStrategy FIE布局与物流规划软件对设施布置进行建模仿真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某车间生产五种零件,各零件的工艺路线和日产量如下表所示。A为入口,H为出口,B、C、D、E、F、G为生产设备。要求利用ExStrategy FIE布局与物流规划软件根据下图建立车间布置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调整各生产设备的位置,尽量降低物流成本,确定优化方案。

三、实验步骤

1.打开软件ExStrategy FIE布局与物流规划软件,新建项目32 蔡其辰。

2.打开文件选项,选中项目属性,对项目属性进行设置,如下图

3.设置车间围墙及设备。如下图

图3

4.对项目入口、出口、和设施分别进行设置,并分别命名A、B、C、D、E、F设备。如下图。

5.设置零件1的加工流程.选中,根据原题中所给加工条件,在下面添加

七个结点,并对每一个结点的性质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零件1加工过

程.

6.用鼠标点击选中一个结点后不放鼠标,直至托至下一个链接结点,然后

在选中另外一个结点继续链接,就这样一次进行完。如下图完成后的零件5加工流程。

7.双击两个结点之间的连线,然后按要求选中起点和结束点。一次进行对所有的结点之间的连线进行设置,操作如下图

8.将所有零件按照工艺路线设置好,确定无误后输入路线,得到如之后所示完整的设施规划初步示意图。

9.设置完成以后,调整各设施位置,对其总运输成本进行优化及调整,如下图所示。

10.选择总运输成本最小的设备规划安排作为最优安排,最优安排根据粗略计算总运输成本不会高于1600。

实验四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

一、实验目的

了解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入库、移库、出库作业和电子标签货架系统;根据产品生产线规划设计AGV小车的运行轨迹。

二、实验内容

结合减速器装配生产线进行入库、移库、出库作业和电子标签辅助拣选,规划设计AGV小车的运行轨迹,用其为装配线各工作站运送零件,完成减速器的装配。

三、实验步骤

说明:

先画出立体仓库布置图,然后详细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以下只是简要步骤,给大家做个提示而已,你就这么写来交给我是没分的哈)。

1. 将减速器底座入库到立体仓库托盘货架。

2. 将其余零件入库到电子标签货架。

3. 规划AGV小车领取零件运送至各工作站的运行轨迹。

4. 运行AGV小车至电子标签货架,并进行零件出库作业。

5. 用AGV小车将零件运送至各工作站。

6. 制定生产计划,启动流水线,进行减速器装配作业。

7. 对减速器成品进行移库作业。

8. 将减速器成品出库。

四、实验过程:

了解立体仓库的布置:(如下图所示)

1、首先用AGV小车把减速器的底座运输至(如图中23)处,在FLE软件中,输入入库指令。

首先输入减速器零件入库口令:

1)、创建物料

分别设置——物料编码(001,002,003,004)、物料名称(减速器)、所属仓位(1~18仓位中任意4个)——确定创建物料。

2)、设置物料管理

物料入库:、

物料编码选择物料名称设置

001 JSQ1

002 JSQ2

003 JSQ3

004 JSQ4

物料出库:

选择物料编码→确定物料名称→确定所属仓位→选择出库量→确定出库。

3)、AGV小车路线:

选择连接AGV小车——初始位置——设置路线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增加停靠站18号,选择停靠模式采用手动离站添加20~25号执行路线表。选择执行

4)、具体操作:

(1)新建入库申请,输入入库货物条码和数量,点击“添加入库请求按钮”(2)选择入库仓位,点击“指定仓位”按钮确定。如下图

入库单作业

(3)所有入库请求添加完毕,点击“生成入库单”按钮。生成入库单。

生成入库单示图

(5)选择“新建入库单”清空所有入库申请,然后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入库货物的条码,在点击“添加入库请求”按钮。,执行入库作业。

(6)如果想删除某条入库申请,则输入货物条码,并选择“删除入库请求”。所有入库申请建立后,点击“生成入库单”,保存在选定电脑储存路径下。如果要导入一份旧有的入库单,则选择“导入入库单”(选择前可先更新,选择“刷新入库单”)。

2、拆解减速器,分别放于四个托盘中,区分减速器大轴,小轴,螺纹,端盖四部分,将零部件分别由仓库中调配放入电子标签货架上,然后在主控台上输入指令:设置需要运用的货架001,002,003,004,再依次调用零件运输。

3、规划AGV小车领取零件运送至各对应工作站的运行轨迹:

(1)电子货架001的托盘运送至20号位所在的操作台上;

(2)电子货架002的托盘运送至21号位所在的操作台上;

(3)电子货架003的托盘运送至22号位所在的操作台上;

(4)电子货架004的托盘运送至23号位所在的操作台上;

4、运行AGV小车至电子标签货架,并进行零件出库作业:

(1)仓储中心→库存管理→库位明细查询→点击(占料库位)找‘减速器’打头的是电子标签库房查看库存数量(库存数量大于10可以进行货物拣选操作,小于10应进行补货操作) →退出

(2)按照出库方式操作:客户(订单合同—订单录入—订单发送—制造商—委托商—委托单确认—物流中心—委托单确认—仓储中心—出库校验)—确认—摘取式分炼出库—点击启动(等待连接成功)—刷新。

5、用AGV小车将零件运送至各个工作站:

(1)AGV小车把电子货架001的托盘里的零件运送至(如图20)所在的操作台上;

(2)AGV小车把电子货架002的托盘里的零件运送至(如图21)所在的操作台上;

(3)AGV小车把电子货架003的托盘里的零件运送至(如图22)所在的操作台上;

(4)AGV小车把电子货架004的托盘里的零件运送至(如图23)所在的操作台上;

6、制作生产计划,启动流水线,进行减速器装配作业:

操作方法:依次选择制定生产计划→计划管理→增加计划→计划生产日期→完成生产日期→选择交货日期→选择成品→选择路线组→完成。

新建计划:

选择作业调度——工单管理点击查询计划(增加)输入计划编号选择生成工单,然后进行工单执行,选择控制系统——生成计划——生产作业点击启动工位脚踏开关控制

启动作业:

选择的工位脚踏开关控制点分别为:

流简线02——工位01处脚踏;

流简线02——工位02处脚踏;

流简线02——工位03处脚踏;

倍速线01——工位01处脚踏。

7、对减速器成品进行移库作业:

操作方法:选择移库管理:输入原仓库名称,点击查询,选择目标仓位名称,开始查询目标输入移库计划并配置移库作业选择更新,点击确定移库。

8、将减速器成品出库:

操作方法:选择出库管理:输入出库类型(成品),选择成品,点击查询(库位)(选择目标受体、选择详细目标受体)。点击加入数据,确定出库。选择出库单号,进行校验信息出库单号,进行确认,选择其他作业——打印出库清单,点击确认(启动堆垛机开始出库),选择退出。

自动立体仓库开始工作(电子看板显示堆垛机出入库信息)如果是散出件,出库后还需在出货口处按回库按钮,货物会自动回到原来的仓位。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材料-碰撞与动量守恒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碰撞与动量守恒 班级: : 学号: 日期:

碰撞和动量守恒 实验简介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力学中的运动定理和守恒定律最初是冲牛顿定律导出来的,在现代物理学所研究的领域中存在很多牛顿定律不适用的情况,例如高速运动物体或微观领域中粒子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等,但是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有效。因此,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了比牛顿定律更为普遍适用的定律。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气垫导轨研究一维碰撞的三种情况,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定量研究动量损失和能量损失在工程技术中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实验还可提高误差分析的能力。 实验原理 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则该力学系统总动量守恒或在某方向上守恒,即 (1) 实验中用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滑块来碰撞(图4.1.2-1),若忽略气流阻力,根据动量守恒有 (2) 对于完全弹性碰撞,要求两个滑行器的碰撞面有用弹性良好的弹簧组成的缓冲器,我们可用钢圈作完全弹性碰撞器;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面可用尼龙搭扣、橡皮泥或油灰;一般非弹性碰撞用一般金属如合金、铁等,无论哪种碰撞面,必须保证是对心碰撞。 当两滑块在水平的导轨上作对心碰撞时,忽略气流阻力,且不受他任何水平方向外力的影响,因此这两个滑块组成的力学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于滑块作一维运动,

式(2)中矢量v可改成标量,的方向由正负号决定,若与所选取的坐标轴方向相同则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1.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的标志是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即 (3) (4) 由(3)、(4)两式可解得碰撞后的速度为 (5) (6) 如果v20=0,则有 (7) (8) 动量损失率为 (9) 能量损失率为 (10) 理论上,动量损失和能量损失都为零,但在实验中,由于空气阻力和气垫导轨本身的原因,不可能完全为零,但在一定误差围可认为是守恒的。 2.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二滑块粘在一起以10同一速度运动,即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11) 在实验中,让v20=0,则有 (12) (13) 动量损失率 (14) 动能损失率 (15) 3.一般非弹性碰撞

整数规划实验报告例文

整数规划实验报告例文 篇一:实验报告整数规划 一、实验名称:整数规划问题和动态规划问题 二、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Spreadsheet建立整数规划、动态规划模型,利用excel建立数学模型,掌握求解过程,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评价 三、实验设备 计算机、Excel 四、实验内容 (一)整数规划 1、0-1整数规划 其中,D11=F2;D12=F3;D13=F4;D14=F5; B11=SUMPRODUCT($B$9:$E$9,B2:E2); B12=SUMPRODUCT($B$9:$E$9,B3:E3); B13=SUMPRODUCT($B$9:$E$9,B4:E4); B14=SUMPRODUCT($B$9:$E$9,B5:E5); H8==SUMPRODUCT($B$9:$E$9,B6:E6); 用规划求解工具求解:目标单元格为$H$8,求最大值,可变单元格为$B$9:$E$9,约束条件为 $B$11:$B$14<=$D$11:$D$14;$B$9:$E$9=二进制。在【选项】

果,实现最大利润为140. 2、整数规划 其中,D11=D2;D12=D3; B11=SUMPRODUCT($B$8:$C$8,B2:C2);B12=SUMPRODUCT($B$8:$ C$8,B3:C3); F7=SUMPRODUCT($B$8:$C$8,B4:C4); 用规划求解工具求解:设置目标单元格为F7,求最大值,可变单元格为$B$8:$C$8,约束条件为 $B$11:$B$12<=$D$11:$D$12;$B$8:$C$8=整数。在【选项】菜单中选择“采用线性模型”“假定非负”。即可进行求解得结果,实现最大利润为14. 3、指派问题 人数跟任务数相等: 其中, F11=SUM(B11:E11);F12=SUM(B12:E12);F13=SUM(B13:E13);F14=SU M(B14:E14); B15=SUM(B11:B14);C15=SUM(B11:B14);D15=SUM(B11:B14);E15=SU M(B11:B14); H11,H12,H13,H14,B17,C17,D17,E17单元格值均设为1. 用规划求解工具求解:设置目标单元格为$B$8,求最小值,可变单元格为$B$11:$E$14,约束条件为$B$11:$E$14=二进制; $B$15:$E$15=$B$17:$E$17;$F$11:$F$14=$H$11:$H$14. 在【选

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正式印发《北京市5G及未来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9年-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从规划管控和实施保障两方面,设计实施路径,重点解决5G基站建设难题。《规划》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共同组织北京铁塔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编制。 《规划》分总则、规划目标及原则、北京市5G基础设施总体规划、重点区域基站布局规划、近期建设方案和规划实施保障等六部分。《规划》坚持近期为主,展望未来的原则,规划了由通信局房、管道和移动通信基站组成的5G基础设施体系,明确了基站规划设置标准、基站选址与建设原则,细化了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等重点区域基站布局规划,提出了近期建设方案。下一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将做好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协调合作,组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铁塔公司落实《规划》,全力做好5G基础设施建设。 《青岛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就组织实施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区(市)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规划》的重要性,把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二、各区(市)政府要在控规落地、市政用地选址、建筑物同步建设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推进机制,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三、通信管理、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积极推进《规划》实施,共同做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工作,巩固和提升我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 四、《青岛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5年)》由市通信管理局负责印发。

大物实验模拟仿真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数据结构实验实验名称: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系别:实验日期: 专业班级:实验报告日期: 姓名:学号: 第 1页 / 共3页 一、实验简介 单摆实验是个经典实验,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对单摆实验进行过细致的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进行简单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学会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基本误差的来源及进行修正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单摆的结构参考图1单摆仪,一级近似的周期公式为 由此通过测量周期摆长求重力加速度。 三、实验内容 1、设计要求: (1) 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2) 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试验步骤. (3) 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测量精度要求△g/g < 1%. 2、可提供的器材及参数: 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

假设摆长l≈70.00cm;摆球直径D≈2.00cm;摆动周期T≈1.700s; 米尺精度△米≈ 0.05cm;卡尺精度△卡≈0.002cm;千分尺精度△千≈0.001cm;秒表精度△秒≈0.01s;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或停秒表反应时间为0.1s左右,所以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应时间近似为△人≈0.2s. 3、对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检验实验结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自拟实验步骤研究单摆周期与摆长,摆角,悬线的质量和弹性系数,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关系,试分析各项误差的大小. 5、自拟试验步骤用单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实验仪器 单摆仪,摆幅测量标尺,钢球,游标卡尺 五、实验操作 1. 用米尺测量摆线长度; 2.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 3. 把摆线偏移中心不超过5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单摆摆过50个周期后停止计时,记录所用时间; 六、实验结果

城市绿地实验报告 生态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城市绿地规划系统指导老师:_沈朝栋_成绩: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城市区域绿地空间格局观测和分析 实验类型:___分析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 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六、讨论、心得 时间:11月18日 实习地点: 1.临平水景公园 G112区域性公园: 特点: 1)城市道路和水景的有机结合,道路上可以望见水景公园,扩大了道路视野和空间2)公园和城市环境取得互动,不仅是道路,还有相关的城市环境和公园开始相融道路两侧的小区等 3)公园内水景布置良好。曲折平桥和亭子相结合,亭子两侧植物配置也好。最近处采用柳树陪衬亭子,向东有鸡爪槭,不同大小的柳树呼应,后面是香樟重复排列,向西有桃树,柳树、水杉和一些灌木。前有再力花,芦竹,后又无患子等。秋色叶有水杉,栾树,银杏,无患子等。 4)公园北侧为一座桥,桥的尽头处正好形成公园入口。

缺点: 1)没有草坪空间可以休息 2)青石砖铺地下雨天十分滑,不安全 2.下沙围垦文化广场和沿江大道 特点:属于G15街旁绿地 1)下沙区非常宽阔,围垦文化 2)滨河路面设置在钱塘江旁,平行道路具有高低变化 3)道路绿化配置尺度适宜,节奏适宜,既不琐碎,也不冗长。 4)绿化配置视野有收有放,时而隔绝外界环境,形成封闭的道路景观;时而开敞空间, 可以望见江面景色,或是以开敞的草坪作为节点,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3.钱江新城城市阳台

城市阳台严格来说不算绿地,但世纪花园应当也属于G15街旁绿地。 特点: 1)水景处理较好,是城市里的一个水域花园。适合附近写字楼办公室人员到此休息静心。 2)水中的现代式轩榭,半隐匿在再力花,黄素馨和红枫之间,就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 3)空间处理较好,幽深小道和宽阔水景形成鲜明对比。 缺陷:植物配置显得过分规整。河岸全都是柳树,中心小岛上的植物高低一致,几乎形态形同,没有变化,我认为这在配置主景时要避免。 4.钱江一桥白塔公园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013年6月27日,省人民政府召开关于加快推进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项目前期工作专题会议,明确近期建设目标2015年实现,2015年秋季招生办学。 3.3.2 二期工程(远期建设目标) 办学规模本科层次在校生10000人,总用地面积为915亩(参考92规划指标“普通高等学校三项用地总指标”:61m2/生),建设规模294600平方米。二期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省财政帮助解决,不足部分由学院通过吸引社会投资、争取银行贷款以及学校现有部分资产处置等渠道筹集解决。 关于一期、二期校区的融合问题,如果能在一期校区周边预留发展用地,应尽量争取一次征地到位,由于资金问题不能一次征,也要提请市规划局预留发展用地。这样可以考虑将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图书馆等教学科研功能核心区集中布置,使学院有一个整体形象;而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福利用房和体育场地可以分别一期、二期单独建设,即设多个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将来学院可以文理分设,也便于人员分流,在使用过程中不至于人流过度集中。

远期建设目标力争2020年实现。 3.4 单体建筑方案 3.4.1 建筑设计原则 (1)理解环境,塑造环境 建筑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建筑物要与周围自然环境达成和谐关系。建筑设计既是一个由内部要求到外部空间秩序重新组合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外部环境约束内部空间划分的过程。 (2)注重功能,简明高效 建筑形式离不开其内在的功能。教学、实验实训用房等非常强调其内在的效率和秩序性,既要为内部提供一整套信息传输的教学科研环境,同时也要为外部的交流、联系提供方便。 (3)构思空间,创造意境 创造一个优雅、宁静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学习、交流环境,是学校治学的根本。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已从内向封闭型逐渐往开放型、智能型过渡。大学校园作为媒介体,提供师生们文化交流、信息沟通和知识融会的场所。教学、实验实训楼应适应这种需求,用不拘一格的设计手法创造出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气息与文化品味的学术环境和交往空间。

应用LINDO软件求解整数规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合肥学院数理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运筹学 实验项目:应用LINDO软件求解整数规划 实验类别: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 专业班级: 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 姓名:汪勤学号: 1007021004 实验地点: 35-612 实验时间: 2012-11-29 指导教师:管梅老师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DO软件的求解整数规划功能。 2、学习应用LINGO软件求解整数规划问题。 3、熟练掌握LINGO软件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某班有男同学30人,女同学20人,星期天准备去植树。根据 经验,一天中,男同学平均每人挖坑20个,或栽树30棵,或给 25棵树浇水,女同学平均每人挖坑10个,或栽树20棵,或给 15棵树浇水。问应怎样安排,才能使植树(包括挖坑、栽树、 浇水)最多。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其解。 2、求解线性规划: 12 12 12 2 12 max2 2512 28 .. 010 , z x x x x x x s t x x x =+ +≥ ? ?+≤ ? ? ≤≤ ? ??为整数 3、在高校篮球联赛中,我校男子篮球队要从8名队员中选择平均身高最高的出场阵容,队员的号码、身高及擅长的位置如下表: 同时,要求出场阵容满足以下条件:

⑴ 中锋最多只能上场一个。 ⑵ 至少有一名后卫 。 ⑶ 如果1号队员和4号队员都上场,则6号队员不能出场 ⑷ 2号队员和6号队员必须保留一个不出场。 问应当选择哪5名队员上场,才能使出场队员平均身高最高? 试写出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三. 模型建立 1、()36 12345625143625max 2515302030202010..2515302001,...,6i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i =+++≤??++≤??+≤+??+≤+?≥=??且为整数 2、12 1212212max 2251228..010,z x x x x x x s t x x x =++≥??+≤??≤≤???为整数 3、 ()()123456781267814626811max 1.92 1.9 1.88 1.86 1.85 1.83 1.8 1.7851 121..5011,2,...8j j j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j = = ++++++++≤??++≥??++≤?+≤? ??=??==?∑或 四. 模型求解(含经调试后正确的源程序)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1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1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受迫振动 班级应物01 姓名赵锦文 学号10093020

一、实验简介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弹簧重物振动系统的运动。在这里,振动中系统除受弹性力和阻尼力作用外,另外还受到一个作正弦变化的力的作用。这种运动是一类广泛的实际运动,即一个振动着的力学体系还受到一个作周期变化的力的作用时的运动的一种简化模型。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可以使这个体系按照与施加力相同的频率振动,共振幅既取决于力的大小也取决于力的频率。当力的频率接近体系的固有振动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可以变得非常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共振现象是重要的,它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工程技术和物理学各领域中.共振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具体问题中共振是“利”还是“害”,再相应地进行趋利避害的处理。 两个相互耦合的简谐振子称为耦合振子,耦合振子乃是晶体中原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的理想模型。 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的特性,要求学生测量弹簧重物振动系统的阻尼常数,共振频率。 二、实验原理 1.受迫振动 砝码和挂钩 弹簧 弹簧 振荡器 图13.1 受迫振动 质量M 的重物按图1放置在两个弹簧中间。静止平衡时,重物收到的合外力为0。当重物被偏离平衡位置时,系统开始振动。由于阻尼衰减(例如摩擦力),最终系统会停止振动。振动频率较低时,可以近似认为阻力与振动频率成线性关系。作用在重物上的合力: x M x Kx x x k x k F 21=--=---=ββ 其中k1, k2是弹簧的倔强系数。

K = k1+ k2是系统的等效倔强系数。 x 是重物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β 是阻尼系数。 因此重物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 22 0=++x x x ωγ 其中 γβ=M and ω02 =K M 。 在欠阻尼状态时(ωγ0>),方程解为: ) cos(22 0 φγωγ+-=-t Ae x t A, φ 由系统初始态决定。方程的解是一个幅度衰减的谐振动,如图2所示。 T 图13.2 衰减振动 振动频率是: f T = =-11202 2π ωγ (13.1) 如果重物下面的弹簧1k 由一个幅度为a 的振荡器驱动,那么这个弹簧作用于重物的力是) cos (1x t a k -ω。此时重物的运动方程为: M t a k x x x cos 212 0ωωγ= ++ . 方程的稳态解为: ) cos(4)(2 2 2 22 1θωω γωω-+-= t M a k x (13.2) 其中 )2(tan 2 201 ωωγω θ-=-。图13.3显示振动的幅度与频率的关系。

区域规划实验报告一

第一部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分析成渝经济区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并对其进行定性评价。分类要素自然资源资源评价 自然环境要素气候资源成渝经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雨充沛, 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年均温在16-18℃,日照总 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适宜农作物 的生长,同时也较易适合居住。 水资源成渝经济区降水丰沛,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4.7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31.58亿立方米,过境水184.17亿立方米, 基本上能满足该区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用水的需要。 生物资源成渝经济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仅动、 植物资源就有11纲、200科、764属、3000余种。其中, 种子植物2682种,特有和珍稀植物有银杏、珙桐、黄心树、 香果树等;主要脊椎动物237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中药材860多种,川 芎、川郁金、乌梅、黄连等蜚声中外。[ 矿产资源成渝经济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一是种类繁多。已探明的有铁、钛、钒、铜、铅、锌、铝等,同时涵盖了黑色金 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金属矿产以及钙芒销、 蛇纹石、石膏、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煤、天然气、 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等非金属矿产资源60多种。二是 分布相对集中,储量较大。例如成都市有大小矿产400余 处,多数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煤炭主要集中在彭州、 都江堰等地区,钙芒销储量全国第一,高达98.62亿吨;又 如重庆锰矿探明储量3700万吨,居全国第二。三是共生矿 多。 工业资源成渝经济区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 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古享有“天府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3 线性规划与整数规划、

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三、线性规划与整数规划实验地点日期2014-10-28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实验目的及意义】 [1] 学习最优化技术和基本原理,了解最优化问题的分类; [2] 掌握规划的建模技巧和求解方法; [3] 学习灵敏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4] 熟悉MATLAB软件求解规划模型的基本命令; [5] 通过范例学习,熟悉建立规划模型的基本要素和求解方法。 通过该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优化技术,认识面对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提出假设和 建立优化模型,并且使学生学会使用MATLAB、Lingo软件进行规划模型求解的基本命令, 并进行灵敏度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是本科生学习阶段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因 此,本实验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 【实验要求与任务】 根据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以下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报告(符号说明—模型的建立—模型 的求解(程序)—结论) A组 高校资金投资问题 高校现有一笔资金100万元,现有4个投资项目可供投资。 项目A:从第一年到底四年年初需要投资,并于次年年末回收本利115%。 项目B:从第三年年初需要投资,并于第5年末才回收本利135%,但是规定最大投资总 额不超过40万元。 项目C:从第二年年初需要投资,并于第5年末才回收本利M%,但是规定最大投资总 额不超过30万元。(其中M为你学号的后三位+10) 项目D:五年内每年年初可以买公债,并于当年年末归还,并可获得6%的利息。 试为该校确定投资方案,使得第5年末他拥有的资金本利总额最大。 该校在第3年有个校庆,学校准备拿出8万元来筹办,又应该如何安排投资方案,使得 第5年末他拥有的资金本利总额最大。 B组题 1)最短路问题, 图1中弧上的数字为相邻2点之间的路程,求从1到7的最短路。 图1 图 2 r为你的学号后2位+10 其中 1 2)最大车流量, 图1中弧上的数字为相邻2点之间每小时的最大车流量。求每小时1到7最大

西安交大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第 1 页(共10 页)课程:_____大学物理实验____ 实验日期 : 2014 年 11月 30日 专业班号______组别__无___ 交报告日期: 2012 年 12 月 4 日 姓名___ 学号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 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超声波测声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方法; 2.用驻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 二、实验仪器: SV—DH系列声速测试仪,示波器,声速测试仪信号源. 三、实验原理: 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 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 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 较法)测量.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1。驻波法测波长 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 叠加后合成波为: 振幅最大的各点称为波腹,其对应位置: 振幅最小的各点称为波节,其对应位置: 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或波节)的位置Xn、Xn—1即可得波长. 2。相位比较法测波长

从换能器S1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S2,所以在同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因为x改变一个波长时,相位差就改变2π。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 四、实验内容 1.接线 2.调整仪器 (1)示波器的使用与调整 使用示波器时候,请先调整好示波器的聚焦.然后鼠标单击示波器的输入信号的接口,把信号输入示波器.接着调节通道1,2的幅度微调,扫描信号的时基微调。最后选择合适的垂直方式选择开关,触发源选择开关,内触发源选择开关,Auto-Norm-X—Y开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需要观察的信号波形。输入信道的信号是由实验线路的连接决定的。 (2)信号发生器的调整 根据实验的要求调整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大概在35KHz左右,幅度为5V 的一个正弦信号。由于本实验测声速的方法需要通过换能器(压电陶瓷)共振把电信号转为声信号,然后再转为电信号进行的,所以在开始测量前需要调节信号的频率为换能器的共振频率。在寻找共振频率时,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微调旋钮,观察示波器上信号幅度是否为最大来逐步寻找的。 (3)超声速测定仪的使用 在超声速测定仪中,左边的换能器是固定的,右边的换能器是与游标卡尺的滑动部分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左右换能器间的距离就可以通过游标卡尺来测量出来,在上图的下半部分是一个放大的游标卡尺的读数图. 3.实验内容 寻找到超声波的频率(就是换能器的共振频率)后,只要测量到信号的波长就可以求得声速.我们采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来测量信号波长: (1)驻波法 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通过超声速测定仪后,会在两个换能器件之间产生驻波。改变换能器之间的距离(移动右边的换能器)时,在接收端(把声信号转为电信号的换能器)的信号振幅会相应改变。当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为信号波长的一

城市规划实验报告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布局分析实验报告 学院:理学院 姓名:曹耘文 学号:10274058 指导老师:闫学东

目录 1.实验目的 (2) 2.实验内容 (3) 2.1 区域介绍 (3) 2.2 区域城市用地分布图 (4) 2.2.1区域城市用地分布图的绘制步骤 (4) 2.2.2 区域城市用地分布结果 (6) 3.城市用地比例 (6) 3.1 各分区用地面积记录的原始记录数据 (7) 3.2 各分区面积的饼状图 (8) 4.用地相互关系评价 (8) 4.1 城市用地概念 (8) 4.2 城市用地属性 (9) 4.2.1 自然属性 (9) 4.2.2 社会属性 (9) 4.2.3 经济属性 (10) 4.2.4 法律属性 (10) 4.3 城市用地的价值 (10) 4.3.1 使用价值 (10) 4.3.2 经济价值 (10) 4.4 城市用地的区划 (11) 4.4.1 行政区划 (11) 4.4.2 用途区划 (11) 4.4.3 房地产权属规划 (11) 4.4.4 地价规划 (12) 4.5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构成 (12) 4.5.1 城市用地的用途分类 (12) 5.城市用地评价 (14) 5.1 居住用地评价 (14) 5.2 公共设施用地评价 (15) 5.3 铁路与道路用地评价 (17)

5.4 绿地评价 (18) 5.5 水域用地评价 (19) 5.6 工业用地评价 (19) 5.7 物流仓储用地评价 (20) 6.城市用地存在的问题 (20) 7.提出相关建议 (21) 8.感想 (22)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布局分析实验报告 摘要:城市用地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居住舒适性。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程度也是城市生产规模、水平和特点的集中反映。一本实验借助AUTOCAD,选取交大至中关村地区,首先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对其进行土地利用的划分,得出用地比例结果,然后分析其合理性,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土地利用;auto CAD;用地评价 1·实验目的 本实验课程涵盖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对外交通用地规划,城市工业用地规划,居住用地规划,公共设施与城市中心区规划等内容。通过城市用地分析与设计,对城市主要功能用地布置图进行绘制,通过实验掌握城市主要功能用地如交通、居住、工业、公共设施、仓储、郊区、绿地等各自的规划布局原则和基本方法;实验内容包括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已知条件,绘制城市主要功能用地(可选其中一个或几个功能用地)的布置示意图,计算各类用地的面积;分析区域内用地组成的关系和合理性。此次课程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在城市总体规划方面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后续专业课或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大物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学院数统学院专业信计21 姓名倪皓洋学号 2120602015 实验名称:刚体的转动惯量 一实验简介: 在研究摆的中心升降问题时,惠更斯发现了物体系的重心与后来欧勒称之为转动惯量的量。转动惯量是表征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它与刚体的质量、质量相对于转轴的分布有关。 二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验证转动惯量,并求转动惯量。 2.观察转动惯量与质量的分布关系。 3.学习作图的曲线改直法,并由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三实验原理: 1. 刚体的转动定律 具有确定转轴的刚体,在外力矩作用下,将获得较加速度β,其值与外力矩成正比,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即有刚体的转动定律: M=Iβ 利用转动定律,通过实验的方法,可求得难以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转动惯量。 2.应用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 如图所示,待测刚体由塔轮,伸杆及杆上的配重物组成。刚体将在砝码的拖动下绕竖直轴转动 设细线不可伸长,砝码受到重力和细线的张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下落,其运动方程为mg-t=ma,在t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h=at2/2。刚体收到张力的力矩为T r和轴摩擦力力矩M f。由转动定律可得到刚体的转动运动方程:T r--M f=I β。绳与塔轮间无相对滑动时有a =rβ,上述四个方程得到: m(g - a)r - Mf = 2hI/rt2 (2) M f与张力矩相比可以忽略,砝码质量m比刚体的质量小的多时有a<

的方法求得转动惯量I。 3.验证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 从(3)出发,考虑用以下两种方法: A.作m – 1/t2图法:伸杆上配重物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固定力臂r 和砝码下落高度h,(3)式变为: M = K1/ t2 (4) 式中K1 =2hI/ gr2为常量。上式表明:所用砝码的质量与下落时间t的平方成反比。实验中选用一系列的砝码质量,可测得一组m与1/t2的数据,将其在直角坐标系上作图,应是直线。即若所作的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 从m – 1/t2图中测得斜率K1,并用已知的h、r、g值,由K1 =2hI/gr2求得刚体的I。 B.作r – 1/t图法:配重物的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砝码m和下落高度h为固定值。将式(3)写为: r = K2/ t (5) 式中K2 = (2hI/ mg)1/2是常量。上式表明r与1/t成正比关系。实验中换用不同的塔轮半径r,测得同一质量的砝码下落时间t,用所得一组数据作r-1/t图,应是直线。即若所作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 从r-1/t图上测得斜率,并用已知的m、h、g值,由K2 = (2hI/ mg)1/2求出刚体的I。 四实验仪器: 刚体转动仪,滑轮,秒表,砝码 其中刚体转动仪包括: A.、塔轮,由五个不同半径的圆盘组成。上面绕有挂小砝码的细线,由它对刚体施加外力矩。 B、对称形的细长伸杆,上有圆柱形配重物,调节其在杆上位置即可改变转动惯量。与A和配重物构成一个刚体。 C.、底座调节螺钉,用于调节底座水平,使转动轴垂直于水平面。 此外还有转向定滑轮,起始点标志,滑轮高度调节螺钉等部分 。 双击刚体转动仪底座下方的旋钮,会弹出底座放大窗口和底座调节窗口,在底座调节窗口的旋钮上点击鼠标左、右键,可以调整底座水平。在底座放大窗口上单击右键可以转换视角。(如下图)

实验报告

五尧乡生态乡镇建设规划 目录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2) 1.2编制的依据 (2) 1.3规划指导思想 (2) 1.4规划原则 (2) 1.5规划年限 (3) 1.6规划目标 (3) 2.五尧乡基本状况 (4) 2.1五尧乡自然地理状况 (4) 2.2五尧乡社会经济状况 (4) 3.城镇规划 (4) 4.生态环境规划 (5) 4.1生态资源状况 (5) 4.2环境质量现状 (6) 4.3生态环境问题 (6) 4.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 5.效益分析 (9) 5.1生态效益 (9) 5.2经济效益 (9) 5.3社会效益 (9) 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9) 6.1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10) 6.2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 (10) 6.3文化教育和社会监督体系 (11) 6.4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体系 (11) 6.5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体系 (12) 6.6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体系 (12)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的逐渐扩张,我国进入了一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98 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解决“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加快发展小城镇则是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编制的依据 城市规划5个阶段,如果按编制规划的话可以说是:纲要、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这5个阶段的规划的依据个不一样。当然首先都是以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城镇总体规划主要有: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⑶《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 ⑸《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⑹《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⑺《保定市志》 ⑻《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⑼《保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⑽《五尧乡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及城建资料》 ⑾《五尧乡各类专业部门提供的规划基础资料》 1.3规划指导思想 本规划以生态化、集约化、市场化为理念,坚持突出五尧乡特色的原则,城乡经济和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土地使用集约化原则,规划弹性灵活的原则和建设精品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对城镇发展建设的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指导作用。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1.4规划原则 ⑴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融入区域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五尧乡的发展必须在区域的框架内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从广域范围内分析五尧乡的发展,增强规划的区域观念和整体竞争力,积极融入保定市新一轮发展之中,谋求以大区域为背景的城镇整体发展。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教育局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领导一上任,就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添置教学办公设备,下面是XX整理的,欢迎阅读!, xx大学形成了一校五个区的校园格局。其中,南、北两个校区位于花溪河畔,相距约公里;另外三区位于xx市区,分别为太慈桥校区、小关校区和香狮路校区。新贵大占地面积约3227亩,其中南校区面积1247亩,北校区亩,太慈桥校区亩,小关校区亩,香狮路校区13亩。校舍建筑面积342350平方米。在校普通本、专科生6443人,小关校区和香狮路校区只有成人教育学生。 为了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合并后的贵州大学要加快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达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10000人,研究生300人,成教生4000人”的要求,20xx年2月,学校成立了由李坚石常务副校长任组长的校园规划领导小组,选择xx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校园总体规划工作,并立即开展校园总体建设规划,要求在当年6月底前拿出初步规划方案。3月4日,规划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等规划工作,并在5月底前完成规划任务。同年4月29日,学校召开会议,对市规

划院提出的《贵州大学校园规划方案》进行初审。这个方案的基本内容如下: 规划的指导思想 按照省人民政府要把贵大办成西南地区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定位,以及在近期内全日制在校生发展规模为10000人,研究生300人,成教生4000人的办学规模,将校园规划成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大学风格,成为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贵州精神文化荟萃与传播的场所。 规划原则 1、准确把握现代校园的特点,为教学、科研和生活创造优质、高效的物质环境,力求体现功能上的先进性。 2、立足近期建设,着眼长远发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节约用地,注重生态保护和实施运行的阶段性。 3、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4、塑造符合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高雅品格和富有艺术性的建筑形象。 总体布局规划 1、北校区按理工学院和人文学院的办学规模进行规划。 2、南校区按农学院、生物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的办学规模进行规划。 3、小关校区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体现依山傍水的校园风格。

【实验报告】物理仿真实验氢氘光谱拍摄实验报告范本

物理仿真实验氢氘光谱拍摄实验报告范本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氢氘光谱各谱线系的规律,即计算氢氘里德伯常数RH,RD的方法。 2.掌握获得和测量氢氘光谱的实验方法。 3.学习光栅摄谱仪的运行机理,并学会正确使用。 二、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WPS-1自动控制箱,光源:铁电极。电弧发生器,光源:氢氘放电管。中间光阑,哈德曼光阑,摄谱窗口。 平面光栅摄谱仪是以平面衍射光栅作为色散元件的光谱仪器。它的光学系统用Ebert-Fastie装置(垂直对称式装置),其光学系统如图2所示。由光源B(铁电极、氢氘放电管)发射的光,经过消色差的三透镜照明系统L均匀照明狭缝S,再经反射镜P折向球面反射镜M下方的准光镜O1上,经O1反射,以平行光束射到光栅G上,经光栅衍射后,不同方向的单色光束射到球面反射镜的中央窗口暗箱物镜O2处,最后按波长排列聚焦于感光板F上,旋转光栅G,改变光栅的入射角,便可改变拍摄谱线的波段范围和光谱级次。这种装置的入射狭缝S和光谱感光板是垂直平面内对称于光栅G放置的,由于光路结构的对称性,彗差和像散可以矫正到理想的程度,使得在较长谱面范围内,谱线清晰、均匀。同时由于使用球面镜M同时作为准直物镜和摄谱物镜,因此不产生色差,且谱面平直。使用摄谱仪做光谱实验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摄谱仪为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注意爱护。尤其是狭缝,非经教师允许,不可以随意调节各旋钮,手柄均应轻调慢调,旋到头时不能再继续用力,不要触及仪器的各光学表面; (2)燃电弧时,注意操作安全。电弧利用高频高压,点燃后不要用手触及仪器外壳;更换电极时要切断高压电,用绝缘性能好的钳子或手套来更换;电弧有强紫外线辐射,使用时要戴防护眼镜; (3)铁弧电极上不能有氧化物,应经常磨光,呈圆锥形;调节两电极头之间的距离,注意电极头成像不要进入中间光阑。 三、实验原理 巴尔末总结出来的可见光区氢光谱的规律为: (n = 3,4,5 ……) 式中的B=364.56nm。此规律可改写为: 式中的为波数,为氢的里德伯常数(109 678cm)。 根据玻尔理论或量子力学中的相关理论,可得出对氢及类氢离子的光谱规律为: 其中,和为整数,z为该元素的核电荷数,相应元素的里德伯常数为: 其中,m和e为电子的质量和电荷,c是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数,M为原子核的质量。显然,随元素的不同R应略有不同,但当认为M→∞时,便可得到里德伯常量为: 这与玻尔原子理论(即电子绕不动的核运动)所推出的R值完全一样。现在公认的

运筹学整数规划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 运筹学 ____ 项目名称:整数规划问题_ 姓名:__专业:、班级:1班学号:同组成员:_ __ 1注:1、实验准备部分包括实验环境准备和实验所需知识点准备。 2、若是单人单组实验,同组成员填无。

例4.5设某部队为了完成某项特殊任务,需要昼夜24小时不间断值班,但每天不同时段所需要的人数不同,具体情况如表4-4所示。假设值班人员分别在各时间段开时上班,并连续工作8h。现在的问题是该部队要完成这项任务至少需要配备多少名班人员? 解: 根据题意,假设用i x(i=1,2,3,4,5,6)分别表示第i个班次开始上班的人数, 每个人都要连续值班8h,于是根据问题的要求可归结为如下的整数规划模型:目标函数: i i x z 6 1 min = ∑ = 约束条件: ? ? ? ? ? ? ? ? ? ? ? = ≥) 且为整数(6 ... 1 ,0 x 30 >= x6 + x5 20 >= x5 + x4 50 >= x4 + x3 60 >= x3 + x2 70 >= x2 + x1 60 >= x6 + x1 i i model: sets: num/1,2,3,4,5,6/:b,x; endsets data: b=60,70,60,50,20,30; enddata [obj]min=@sum(num(i):x(i)); x(1)+x(6)>=60; x(1)+x(2)>=70; x(2)+x(3)>=60; x(3)+x(4)>=50; 2注:实验过程记录要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页码不够可自行添加。

解: 目标函数: y3*2000-y2*2000-y1*5000-x3*200)-(300+x2*30)-(40+x1*280)-(400=z max 约束条件:???????y3 *300<=x3*2y2*300<=x2*0.5y1*300<=x1*32000<=x3*4+x2+x1*5 model : sets : num/1,2,3/:x,y; endsets [obj]max =(400-280)*x(1)+(40-30)*x(2)+(300-200)*x(3)-5000*y(1)-2000*y(2)-2000*y(3); 5*x(1)+x(2)+4*x(3)<=2000; 3*x(1)<=300*y(1); 0.5*x(2)<=300*y(2); 2*x(3)<=300*y(3); @for (num(i):x(i)>=0;@bin (y(i));); end

城市规划最佳选址实验报告

城市规划最佳选址实验报告 目标: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城市区域发展的选址,也就是城区发展用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掌握缓冲分析、叠加分析、坡度提取、栅格数据重分类、矢量栅格数据转换等基本操作,了解多准则评价方法的研究思路。 数据: a)城市行政区边界(bound.shp),作为分析的空间范围(extent)。 b)水域(waterarea.shp),用于生态适宜性评价。 c)生态区(ecology.shp),用于生态适宜性评价。 d)等高线(contour.shp),用于生成地形、提取坡度,进而作生态适宜性评价。 e)农田保护区(farmland.shp),用于生态适宜性评价。 f)县乡镇(county_p.shp),用于城镇规模扩展适宜性评价。 g)现状城镇建成区(existingarea.shp),用于扩展评价范围。 h)重要基础设施(infrastr_p.shp),用于基础设施发展条件适宜性评价。 i)重要交通线路(infrastru_line.shp),用于基础设施发展条件适宜性评价。 评价方法说明: 规划需要事先明确哪些土地适合于建设开发或限制开发、发展用地规模是否足够、哪些用地有优先发展经济与基础设施条件。考虑地形地貌、生态、重大基础实施乃至政策,对城市土地开发建设条件、发展方向与重点的综合影响,结合已有城镇的空间分布形态,进行城市区域发展用地适宜性评价,将为规划决策分析提供定量化和直观的依据。 本实验做的是南方某城市的区域发展用地适宜性评价。评价分两层进行。首先分别从生态适宜性、城镇规模扩展适宜性、基础设施发展条件适宜性三个方面进行,再进行整体适宜性评价。 城市区域分布有河流、水库、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对应水域和生态区数据),另外现状城镇建成区也不能作为新开发的可用地,因此首先确定评价区域为行政区范围内除水域、生态区和现状城镇建成区以外的其他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