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诺贝尔化学奖

2000-2010诺贝尔化学奖
2000-2010诺贝尔化学奖

2000

美国科学家黑格、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科学家白川秀树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1

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2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质谱分析的方法,

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3

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4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

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2007

德国化学家吉哈德-艾尔特因为其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领域所做出

的贡献而获此殊荣。

2008

美籍华裔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因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获奖。

2009

英国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VenkatramanRamakrishnan) 、美国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 和以色列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

因研究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获奖。

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伦·J·黑格(Alan J. Heeger)、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Alan

G. MacDiarmid)和白川英树(Hideki Shirakawa)

奖项: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艾伦·J·黑格、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和白川英树

成就: 他们的工作引起了世界各国对臭氧层的关注,促使国际上对保护臭氧层问题及时采取了一致的行动,从而使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有可能避免由臭氧层耗损带来的巨大灾难

简介: 发现并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2000年10月10日15:15(北京时间21:15),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三位科学家因为对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而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们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伦·J·黑格、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筑波大学的白川英树。人们都知道塑料与金属不同,通常情况下,它是不能导电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将塑料用作绝缘材料,普通电线中间是铜导线,外面包着的就是塑料绝缘层。但令人惊奇的是,荣获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人打破了人们的这个常规认识。他发现,经过某些方面的更改,塑料能够成为导体。

塑料是聚合体,构成塑料的无数分子通常都排成长链并且有规律地重复着这种结构。要想让塑料能够传导电流,必须使碳原子之间交替地包含单键和双键粘合剂,而且还必须能够让电子被除去或者附着上来,也就是通常说的氧化和还原。这样,这些额外的电子才能够沿

着分子移动,塑料才能成为导体。

这三位科学家于七十年代末最先发现了这一原理,在他们的努力下,导体塑料已经发展成为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们重点研究的一个科学领域。这个领域已经孕育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他们三人因为这项杰出贡献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导体塑料可以应用在许多特殊环境中,摄影胶卷需要的抗静电物质、计算机显示器的防电磁辐射罩都会用到导体塑料。而近来研发的一些半导体聚合体甚至可以应用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以及移动电话和迷你电视的显示屏当中。

有关导体聚合体的研究与分子电子学的迅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估计将来我们能够生产出只包含单个分子的晶体管和其它电子元器件,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计算机的速度,同时减小计算机的体积。我们现在放在公文包里的手提电脑到那时可能只有手表大小了。

艾伦·J·黑格,现为美国公民,64岁,1936年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固体聚合物和有机物研究所所长,是一名物理学教授。美国人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73岁,1927年生于新西兰的马斯特顿。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教授。日本人白川英树1936年生于东京。现为日本筑波大学材料学院化学教授,他是1987年后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科学奖项的日本人。他们三人将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913700美元)的奖金。

2.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威廉·诺尔斯(William S. Knowles)、野依良治(Ryoji Noyori)和巴里·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

奖项: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威廉·诺尔斯、野依良治和巴里·夏普莱斯

成就: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1年10月10日宣布,将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奖金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简介: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1年10月10日宣布,将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奖金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威廉·诺尔斯的贡献是,他发现可以使用过渡金属来对手性分子进行氢化反应,以获得具有所需镜像形态的最终产品。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便转化成工业产品,如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L-DOPA就是根据诺尔斯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而野依良治的贡献是进一步完善了用于氢化反应的手性催化剂的工艺。巴里·夏普莱斯的成就是开发出了用于氧化反应的手性催化剂。

许多分子具有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互为镜像,我们可以将这两种形态比喻成人的左手和右手,因此具有这样形态的分子被称为“手性分子”或“手征性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一种镜像形态通常居支配地位。

但是,手性分子所具有的两种形态,在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别。比如,在人体细胞中,手性分子的一种形态可能对人体合适有用,但另一种却可能有害。

药物中常常含有手性分子,这些手性分子两种镜像形态之间的差别甚至关系到人的生与死,如20世纪60年代就曾因此造成过酞胺哌啶酮(一种孕妇使用的镇定剂,已被禁用)灾难,导致1.2万名婴儿的生理缺陷。因此,能够独立地获得手性分子的两种不同镜像形态极为重要。

而今年诺贝尔化学奖三名得主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就在于开发出可以催化重要反应的分子,从而能保证只获得手性分子的一种镜像形态。这种催化剂分子本身也是一种手性分子,只需一个这样的催化剂分子,往往就可以产生数百万个具有所需镜像形态的分子。据瑞典皇

家科学院评价说,这三位获奖者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像抗生素、消炎药和心脏病药物等许多药物,都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3.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芬恩(John B. Fenn)、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和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üthrich)

奖项: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约翰·芬恩、田中耕一和库尔特·维特里希

成就: 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简介瑞典皇家科学院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191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940年获耶鲁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67年到1987年间任该大学教授,1987年起被聘为该大学名誉教授,自1994年起任弗吉尼亚授。他因为“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而获得今年诺贝尔化学奖1/4的奖金。

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首府富山市,1983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京都市岛津制作所,为该公司研发工程师,分析测量事业部生命科学商务中心、生命科学研究所主任。他对化学的贡献类似于约翰·芬恩,因此也得到了1/4的奖金。

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1938年生于瑞士阿尔贝格,1964年获瑞士巴塞尔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从1980年起担任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校的分子生物物理学教授,还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市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客座教授。他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4.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和罗德里克·麦金农(Roderick MacKinnon)

奖项: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

成就: 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简介:瑞典皇家科学院2003年10月8日宣布,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以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本特·努丁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阿格雷得奖是由于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而麦金农的贡献主要是在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结构和机理研究方面。他们的发现阐明了盐分和水如何进出组成活体的细胞。比如,肾脏怎么从原尿中重新吸收水分,以及电信号怎么在细胞中产生并传递等等,这对人类探索肾脏、心脏、肌肉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诸多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诺贝尔科学奖通常颁发给年龄较大的科学家,获奖成果都经过几十年的检验。但阿格雷只有54岁,而麦金农才47岁。他们的成果也比较新:麦金农的发现产生于5年前;阿格雷的工作于1988年完成。瑞典媒体评论说,这在诺贝尔科学奖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及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结果都显示出了当代科学跨领域研究的趋势。

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猜测细胞中存在特殊的输送水分子的通道。但直到1988年,阿格雷才成功分离出了一种膜蛋白质,之后他意识到它就是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水通道。评选委员会说,这是个重大发现,开启了细菌、植物和哺乳动物水通道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之门。

离子通道是另一种类型的细胞膜通道,神经系统和肌肉等方面的疾病与之有关,它还

能产生电信号,在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但由于科学家一直不能弄清楚它的结构,进一步的研究无法展开。而麦金农在1998年测出了钾通道的立体结构,“震惊了所有的研究团体”。评选委员会说,由于他的发现,人们可以“看见”离子如何通过由不同细胞信号控制开关的通道。

阿格雷1949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小城诺斯菲尔德,1974年在巴尔的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现为该学院生物化学教授和医学教授。麦金农1956年出生,在美国波士顿附近的小镇伯灵顿长大,1982年在塔夫茨医学院获医学博士,现为洛克菲勒大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两人将分享总额为1000万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

5.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阿夫拉姆·赫什科(A vram Hershko)和欧文·罗斯(Irwin Rose)

奖项: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欧文·罗斯

成就: 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简介:瑞典皇家科学院2004年10月6日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贡诺·厄奎斯特带着两名化学奖评委代表笑容可掬地出席了宣布仪式。由于此前揭晓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物理学奖得主全是美国科学家,因此当厄奎斯特宣布两名以色列人和1名美国人获得今年的化学奖时,全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评审委员会说,蛋白质是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基础,近几十年来生物学家在解释细胞如何制造蛋白质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却很少有研究人员对蛋白质的降解问题感兴趣。但今年获得化学奖的3位科学家却独辟蹊径,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被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人的很多疾病就是这一降解过程不正常导致的。

评委们指出,“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攻克子宫颈癌等疑难疾病。据介绍,目前已有建立在这一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药物问世,正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进行检测。

评委们在现场解释整个理论时,特意用碎纸机将两张完整的彩纸瞬间绞碎,以此比喻细胞好比一个高效的“控制站”,制造蛋白质但又能在瞬间把某些特定蛋白质“降解”为碎片。

在宣布大厅,工作人员当场把电话接到了获奖者之一阿龙·切哈诺沃在以色列海法的家中。尽管切哈诺沃语速极快的以色列英语让很多人不得不最大限度地竖起耳朵,但现场所有人还是从他一些颤抖的语音中感受到了一种兴奋。

切哈诺沃笑言,还没来得及把消息告诉亲朋好友,也没想以后怎么用这笔奖金,“在此刻,我觉得我已经不是我自己了!”当记者问到,作为一名非美国人赢得科学类的诺贝尔奖有什么感受,他激动地说:“我深深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切哈诺沃还说,他相信他们的发现对攻克癌症以及多种疾病会有很大帮助。

这是以色列人第一次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此前,以色列人曾获得过和平奖和文学奖。评委代表拉尔斯·特兰德在现场就评选人的国籍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在评奖时不考虑研究人员的民族和国籍,“我们只选择那些有最突出成就、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最优秀的科学家”。

阿龙·切哈诺沃今年57岁,阿夫拉姆·赫什科今年67岁,都是以色列工学院的教授。今年78岁的欧文·罗斯目前任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

6.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夫·肖万(Y ves Chauvin )、罗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 )和理查德·施罗克(Richard R. Schrock)

奖项: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伊夫·肖万、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

成就: 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

简介:瑞典皇家科学院20005年10月5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

当天的诺贝尔化学奖宣布仪式也是在瑞典皇家科学院装潢华丽的议事厅举行的,自皇家科学院1914年在斯德哥尔摩北区的皇家狩猎园落成以来,这里的雕梁画栋已经聆听了近百次诺贝尔奖评委会的颁奖决定。当地时间上午11: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贡诺。厄奎斯特走上讲台,宣布了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会今年的决定。

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说,三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反应之一,今天,烯烃复分解反应已被广泛应用在化学工业,尤其是制药业和塑料工业从中受益无穷。

早在1970年,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就已经详细地从理论上解释了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并且列举了促进这种反应的催化剂的物质成分。1990年,肖万的理论第一次被理查德·施罗克应用在实践中并制造出效果优良的催化剂,两年后,罗伯特·格拉布又发展了施罗克的成果,制造出在空气中更稳定的催化剂。

在宣布仪式上,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阿尔伯格将烯烃复分解反应描述为“交换舞伴的舞蹈”。他亲自走出讲台,邀请身边的皇家科学院教授和两位女工作人员一起在会场中央为大家表演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含义。最初两位男士是一对舞伴,两位女士是一对舞伴,在“加催化剂”的喊声中,他们交叉换位,转换为两对男女舞伴,在场记者随即发出了笑声。

阿尔伯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本次颁奖结果再次表明,科学理论只有同工业结合,创造出改变人类生活、提高生命质量的发明和创造后,才能是有利于人类的科学理论。本次化学奖得主对化学工业、药品工业、合成先进塑料材料以及未来“绿色化学”的发展都起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伊夫·肖万今年74岁,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今年63岁,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教授;理查德·施罗克教授今年60岁,任职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7. 2006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

据北京时间17:45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的消息,诺贝尔化学奖仍然被美国科学家夺冠,他就是现年59岁的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杰·科恩伯格,他的获奖理由是对真核状态下信使核糖核酸的研究。他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的诺贝尔奖金。

描述真核细胞的转录——诺贝尔化学奖成果解读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为揭示了细胞转录的过程而获得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真核生物如果想应用存储在基因里的信息,必须先将信息备份并传送至细胞外层,细胞再利用这些信息生产蛋白质,这个备份过程被称作转录。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正是因为揭示了这一过程而获得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基因转录过程至关重要”,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转录过程停止,基因信息就不会被转移到机体的各个部位,生命体也将在数天内死亡。”

科恩伯格是首位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真核生物转录过程如何进行的科学家,这一过程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人们寻找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

真核生物是有细胞核的生物,相比起细菌更为复杂,动物和植物都是真核生物。

此外,理解转录过程也有助于人们理解干细胞如何发展成不同的特定细胞。干细胞,特别是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不同种类的体细胞。科学家相信,将来可以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

修补人体受损的组织和器官,治疗多种疾病。

“如果我们想理解干细胞在医学上的全部潜力,理解转录过程是必需的一步。”瑞典皇家科学院如是说。

科恩伯格现年59岁,目前供职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他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科恩伯格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是1959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之一,他获奖是因为破解了基因信息是如何从一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转移至另一个DNA分子的

8.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简介

摘要:最近诺贝尔奖委员会公布了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人,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因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此殊荣.格哈德·埃特尔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科学家,他在描述氢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氨合成的分子机理和固体表面的催化过程等很多方面做了出色的研究工作.他不仅奠定了现代表面化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而且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化肥生产、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等许多方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格哈德·埃特尔教授的学术生涯及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研究方面的主要科学贡献做了介绍.

9.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绿色荧光蛋白(GFP)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由三位科学家下村脩(Osamu Shimomura)、Martin Chalfie 和钱永健(Roger Tsien)三人分享,代表了绿色荧光蛋白研究上的三个里程碑。我曾经在这个领域工作过,对这段历史还略有了解。

下村脩196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的时候从一种水母身上分离出绿色荧光蛋白(GFP)。当时知道在蓝紫色光的照射下,它会发出绿色荧光。后来他搬到波士顿郊外的小镇Woods Hole上著名的海洋生物实验室(MBL)。GFP的结构以及发光原理,要到1990年代通过X光衍射才得到证实:GFP的肽链构成一个桶状结构,在其中心由3个氨基酸携带的芳香基团构成了发光核心结构。

一直到1990年代,GFP才重回生物学家的视野。这里其实还有另一位生物学家的重要贡献,Douglas Prasher 1992年在Woods Hole 海洋研究所(WHO)克隆出了GFP基因,随后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 成功地让GFP基因在大肠杆菌和线虫(C. Elegan)上表达成功。这个实验的重要意义,是证明从水母上分离出来的GFP基因可以在其它物种上表达,正确地折叠,发出荧光。这些研究成果为GFP在生物学研究上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当时如果要研究活体生物中的生命活动,可以采用往细胞体内注射荧光化合物,或者是事先把荧光化合物结合到蛋白上,然后注射到细胞内的方式。钱永健此时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他发明的荧光化合物fura-2 会随着周围钙离子浓度变化而改变荧光强度,经常被用来研究活体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变化。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第一荧光化合物可能有毒性,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第二把荧光化合物特别是标记了荧光化合物的蛋白注射到细胞内,需要特别的设备和专业训练——微注射;第三即使荧光化合物无毒,也有微注射的条件,每研究一种蛋白,就必须先分离蛋白,然后找到标记荧光化合物的办法。这些困难,限制了普通生物学家研究活体生物活动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1990年代初分子生物学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已经有了很强的操纵基因的能力。比起蛋白来,在DNA水平上对基因进行裁接和修饰已经是实验室常规操作。如果GFP可以在各个物种中准确折叠发出荧光,那么只要在基因水平上把研究者感兴趣的蛋白基因,接上GFP基因,然后转移到细胞内表达,就等于给被研究的蛋白带上了一个荧光标签。而这一切完全不涉及蛋白提纯,标记,蛋白微注射等技术,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分子生物学家都有可能用荧光标记自己研究的对象。而且GFP是一种无害无作用的蛋白,不用担心对细胞产生毒性。

钱永健的贡献,是利用他在活体荧光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对GFP进行改造,他的实验室利用定点突变改造出来EGFP,不仅提高了荧光强度,更重要的可以在普通的荧光显微镜下用现有的荧光滤镜观察到,而且光谱单一,不会和其它荧光染料的光谱发生干扰。接着他的实验室又陆续推出了不同颜色的GFP,如蓝色(BFP)和黃色(YFP)的荧光蛋白。不同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可以同时在同一个细胞或组织内标记多种蛋白或结构,或者是在研究中把GFP标记蛋白与其它荧光化合物同时使用。现在世界各地实验室使用的GFP,都是经过改造优化了的,钱永健是这方面的先驱和领先人物。在他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实验室网站上,有一幅用表达了多种颜色荧光的大肠杆菌组成的照片。

多种颜色GFP的出现,还为以后研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蛋白分解等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生物学家可以同时对多种基因进行荧光标记,然后根据活体内的荧光颜色变化,判断生物活动进程,此时荧光标记不再是标记蛋白在哪里,还能标记活体内的生物事件。

可以说,GFP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不亚于PCR技术对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意义哈佛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系和脑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使用转基因技术,使得小鼠脑部邻近神经元可以随机地表达不同颜色的GFP(他们称之为XFPs)。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分辨通常是交缠在一起的大量神经元构成的复杂网络,可以用来跟踪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文章发表在去年11月的《自然》(Nature)杂志.

10.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这三位科学家为美国的V 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的Ada E. Y onath。

V enkatraman Ramakrishnan,1952年出生于印度的Chidambaram,美国公民。1976年从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结构研究部资深科学家和团队领导人。Thomas A. Steitz,1940年出生于美国密尔沃基市,美国公民。1966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Sterling Professor)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Ada E. Y onath,1939年出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以色列公民。1968年从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获得X射线结晶学博士学位。现为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结构生物学教授及生物分子结构与装配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三位科学家将各获得三分之一的奖金。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是对生命一个核心过程的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翻译”成生命。核糖体制造蛋白质,控制着所有活有机体内的化学。因为核糖体对于生命至关重要,所以它们也是新抗生素的一个主要靶标。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励V 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和Ada E. Y onath这三位科学家,他们在原子水平上显示了核糖体的形态和功能。三位科学家利用X 射线结晶学技术标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无数个原子每个所在的位置。

在所有有机体的每个细胞内都存在DNA分子,它们包含的蓝图决定着一个人、一棵植物或一个细菌的外形和功能。但是DNA分子是被动的,如果没有其他东西存在,就不会有生命。

这些蓝图通过核糖体的作用被转变成活物质。依据DNA内的信息,核糖体制造蛋白质——运输氧的血红蛋白、免疫系统的抗体、胰岛素等激素、皮肤胶原质或分解糖的酶等。身体内存在成千上万种蛋白质,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它们在化学水平上构造并控制着生命。

理解核糖体最基本的工作方式对于科学地理解生命是重要的。这一知识可被直接应

用于实践,比如,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没有起作用的核糖体,细菌就无法生存。这就是为什么核糖体对于新抗生素来说是如此重要的一个靶标。

今年的三位获奖者均制造了3D模型,展示了不同的抗生素如何绑定到核糖体。这些模型如今被科学家们所应用以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

11. 3名美日科学家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于当地时间6日11时(北京时间17时)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因创造出更有效而且简单的、用来“构建复杂碳基分子”的“碳原子连接方法”而获奖。

他们创造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方法”能够使稳定的碳原子更容易联结在一起,合成复杂的碳基分子,同时有效避免了过多不必要的副产品的产生。

诺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认为“这是当今最精湛的化学技术之一”,它为化学界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和有效的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家们创造先进化学物质的可能性。还盛赞“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的非凡创造赋予了化学这个传统学科以艺术的价值”。

众所周知,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础,也是无数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种连接碳原子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人类可以利用它在有机化学领域模仿自然、甚至创造和自然本身一样复杂的碳基分子,在新材料研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和新型电子元件的研发。

3位获奖科学家都已近耄耋之年。其中,现年79岁理查德?海克来自美国,75岁的根岸荣一和80岁的铃木彰都是日本公民。理查德?海克在洛杉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德拉华大学荣誉教授。

铃木彰出生在日本鹉川町,在日本北海道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铃木章60年代曾在美国留学,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渡大学的赫伯特?布朗教授。1979年,鈴木章首先发现了一个较新的有机偶联反应,称为“铃木反应”。铃木章的发现,不仅在医药品领域的抗癌剂,抗HIV(爱滋病病毒)剂等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业制品领域应用也受到了瞩目。

根岸荣一出生在中国长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杰出教授。他在1977年发现的“根岸反应”也进一步推进了日本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这两位科学家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研究,使得日本在这一领域形成了被世界瞩目的“日本家技”。

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三位科学家将获得总数为146万美元的奖金。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51】 GlennT.Seaborg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51】GlennT.Seaborg Facts name: GlennT.Seaborg Ishpeming, MI, USA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Prize motivation: "for their discoveries in the chemistry of the transuranium elements." Prize share: 1/2 Life Work The heaviest element existing in nature is uranium, which has an atomic number of 92. All of the heavier elements are radioactive and quickly decay. It has become apparent, however, that they can be created by bombarding atoms with particles and atomic nuclei. After initial contributions by Edwin McMillan, Glenn Seaborg succeeded in 1940 in creating an element with an atomic number of 94, which was named plutonium. This new substance became significant for both nuclear weapons and nuclear energy. Glenn Seaborg subsequently identified additional heavy elements and their isotopes. The heaviest element existing in nature is uranium, which has an atomic number of 92. All of the heavier elements are radioactive and quickly decay. It has become apparent, however, that they can be created by bombarding atoms with particles and atomic nuclei. After initial contributions by Edwin McMillan, Glenn Seaborg succeeded in 1940 in creating an element with an atomic number of 94, which was named plutonium. This new substance became significant for both nuclear weapons and nuclear energy. Glenn Seaborg subsequently identified additional heavy elements and their isotopes.

2009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和以色列科学家获得2009诺贝尔化学奖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记者陈雪霏)美籍印度科学家拉马克利什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美国科学家斯太茨(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科学家雍纳斯(Ada E. Yonath)因其对核糖体的结构和作用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他们获奖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生命核心过程的一项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转变为生命。核糖体生产蛋白质,来控制所有生物的化学成分。核糖体对生命至关重要,他们是新抗生素的主要目标。 虽然他们三位科学家独立工作,有时甚至是竞争状态,但他们都用X光晶体学展示了核糖体的结构以及他们是怎样在原子水平上发挥作用的。 诺奖评委解释说,这项研究可以很快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今天的抗生素药品治疗很多疾病,主要是通过阻止核糖体细菌发挥作用。没有发挥作用的核糖体,细菌就不能生存。 拉马克利什南今年56岁,出生在印度,但是美国人,目前是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结构研究课题的领头人。 68岁的斯太茨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休斯医学院的教授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70岁的雍纳斯是1968年在魏则曼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这里任教授。她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是45年来的第一位女科学家。 她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电话采访中表达了她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心情,“非常高兴,也充满感谢”。诺奖奖金共一千万瑞朗,合141万美元。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小传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约纳特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金奈,目前持有美国国籍。拉马克里希南1971年在印度巴罗达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至1978年在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获生物学研究生学位,1978年至1982年在耶鲁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1982年至1999年曾先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等工作,1999年至今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施泰茨194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66年在哈佛大学获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67年至197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做博士后,1970年至今在耶鲁大学工作。 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962年在希伯来大学获学士学位,1964年

3名美日科学家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3名美日科学家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及铃木章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宣布获奖时投影屏幕上显示的获奖者头像,从左至右依次为理查德·赫克、根岸荣一和铃木章。

3位获奖科学家都已近耄耋之年。其中,现年79岁理查德?海克来自美国,75岁的根岸荣一和80岁的铃木彰都是日本公民。理查德?海克在洛杉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德拉华大学荣誉教授。 铃木彰出生在日本鹉川町,在日本北海道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铃木章60年代曾在美国留学,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渡大学的赫伯特?布朗教授。1979年,鈴木章首先发现了一个较新的有机偶联反应,称为“铃木反应”。铃木章的发现,不仅在医药品领域的抗癌剂,抗HIV(爱滋病病毒)剂等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业制品领域应用也受到了瞩目。 根岸荣一出生在中国长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杰出教授。他在1977年发现的“根岸反应”也进一步推进了日本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这两位科学家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研究,使得日本在这一领域形成了被世界瞩目的“日本家技”。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三名科学家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他们创造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方法”能够使稳定的碳原子更容易联结在一起,合成复杂的碳基分子,同时有效避免了过多不必要的副产品的产生。 诺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认为“这是当今最精湛的化学技术之一”,它为化学界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和有效的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家们创造先进化学物质的可能性。还盛赞“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的非凡创造赋予了化学这个传统学科以艺术的价值”。 众所周知,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础,也是无数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种连接碳原子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人类可以利用它在有机化学领域模仿自然、甚至创造和自然本身一样复杂的碳基分子,在新材料研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和新型电子元件的研发。 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三位科学家将获得总数为146万美元的奖金。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7年若贝尔化学奖: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

2017年若贝尔化学奖: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一级Richard Henderson,同样是三人获奖。他们三人并非一个团队,但是他们都为低温电子显微镜做出了贡献,这是一种用于高分辨率结构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的技术。?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将成为历史,低温电子显微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引起了揭示细胞内隐秘机制的革命。在剑桥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里,一场技术革命正在酝酿。 一个笨重的、大约3米高的金属盒子通过连接细胞的橙色缆线,安安静静地传输着以万亿字节计算的数据。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低温电子显微镜之一:低温电子显微镜通过电子束对冷冻的生物分子进行成像,从而得到分子的三维结构。站在这个耗资770万美金的仪器旁,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LMB)的结构生物学家Sjors Scheres 表示,低温电子显微镜非常敏感,一声喊叫就会带来极大误差,导致实验失败。“英国需要更多低温电子显微镜,因为未来它会成为结构生物学的主流。”

低温电子显微镜震惊了结构生物学。过去30年里,低温电子显微镜揭示了核糖体、膜蛋白和其它关键细胞蛋白的精细结构。这些发现都发表在顶级杂志上。结构生物学家们表示,毫不夸张地说,低温电子显微技术正处于革命之中:低温电子显微镜能够快速生成高分辨率的分子模型,这一点远超X 射线晶体衍射等方法。依靠旧方法获得诺奖的实验室也在努力学习这一技术。这种新模型能够准确地揭示细胞运行的必要机制,以及如何靶向针对疾病相关的蛋白。 “低温电子显微镜能够解决很多以前无法解决的谜题。”旧金山加利福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结构生物学家David Agard这样说道。 几年前Scheres被招进LMB,任务是帮助改进低温电子显微镜,最终他成功了。上个月,他们发表了这个领域最令人振奋的成就:阿兹海默症相关的酶的高清图片,图片包括该酶的1200左右个氨基酸,分辨率达到零点几纳米。 生物学家们如今仍在努力发展该技术,以期用它解决小分子或可变形分子的精微结构——这对低温电子显微镜来说,也是一大挑战。来自加利福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结构生物学家Eva Nogales表示,叫它革命也好,飞跃也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摘要:主要介绍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约纳特在有关核糖体结构和功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阐述其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核糖体晶体结构抗生素生理功能蛋白质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7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Ada E. Yonath),以表彰他们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们以较高的分辨率确定了核糖体的结构以及它在原子水平上的功能机理,并通过建立3D模型展示不同抗生素与核糖体的结合。本文主要介绍该项研究成果,并阐述其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1 核糖体简介 蛋白质生物合成是把储存在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翻译”成有各种生物功能蛋白质的复杂过程。所有有机体中,DNA的转录都是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传递给mRNA,而mRNA的翻译过程则需要在核糖体这个平台的作用下进行【1】。 1.1 核糖体的组成 细菌(70S)核糖体包含了一大一小2个亚基(30S,50S),S表示超离心沉降系数。30S亚基由大约20个不同的蛋白质与16S rRNA(含有1600个核苷酸)组成;50S 大亚基由大约33个不同的蛋白质、23S rRNA(含有2900个核苷酸)和5S rRNA(含有120个核苷酸)组成。尽管真核生物的核糖体比原核生物的更大更复杂,但核糖体的总体结构却相似【2】。对于tRNA,核糖体有3个结合位点:A位点、P位点和E位点(见图1)。而mRNA定位于30S亚基颈部的通道上,在新生肽链的延伸过程中它以梯状排列的方式穿过通道。 1.2 核糖体的功能 核糖体可以看成为一个多肽合成酶体系,而底物便是氨基酰tRNA。核糖体对底物的识别就是氨基酰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及解码过程,肽键的形成与肽基移位(peptidyltransfer)就是核糖体的催化过程【3】。 核糖体能够催化与共价键有关的2个化学反应:终止时候肽键的形成和酯键的水解。而在蛋白质延伸和终止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准确度的问题,就是指在蛋白质的延伸阶段,核糖体必须有效选择与一个氨基酸编码中A位点密码子(有义密码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70】 LuisLeloir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70】LuisLeloir Facts name: LuisLeloir Paris, France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Institute for Biochemical Research, Buenos Aires, Argentina Prize motivation: "for his discovery of sugar nucleotid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carbohydrates." Prize share: 1/1 Life Work Carbohydrates, including sugars and starches, ar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he life processes of organisms. Luis Leloir demonstrated that nucleotides - molecules that also constitut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DNA molecules - are crucial when carbohydrates are generated and converted. In 1949 Luis Leloir discovered that one type of sugar's conversion to another depends on a molecule that consists of a nucleotide and a type of sugar. He later showed that the generation of carbohydrates is not an inversion of metabolism, as had been assumed previously, but processes with other steps. Carbohydrates, including sugars and starches, ar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he life processes of organisms. Luis Leloir demonstrated that nucleotides - molecules that also constitut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DNA molecules - are crucial when carbohydrates are generated and converted. In 1949 Luis Leloir discovered that one type of sugar's conversion to another depends on a molecule that consists of a nucleotide and a type of sugar. He later showed that the generation of carbohydrates is not an inversion of metabolism, as had been assumed previously, but processes with other steps.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5年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物理学奖

1955年12月10日第55届诺贝尔奖 和平奖 未颁奖 化学奖 美国,迪维格诺德(VincentduVigneaud1901-1978),第一次合成多肽激素 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西奥雷尔(AxelHugoTheodorTheorell1903-1982),发现氧化酶的性质和作用 生平略影 西奥雷尔(1903~1982),瑞典著名生物化学家,195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193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成为乌普萨拉大学的化学助理教授,1932年被提升为该校的医学和生理化学副教授。 成功历程 提到西奥雷尔也许大家对他很陌生,但他的成就在科学界可是举世瞩目的。 从1930年开始,西奥雷尔首先研究肌肉中具有生物活性的输氧蛋白质——肌红蛋白,并很快在这项难度极大的研究中初露锋芒。他测定了肌红蛋白与血红素在结构和功能上极为相似,同时还指出了他们在呼吸和贮存氮气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1935年,西奥雷尔意识到想要弄清楚生物细胞是如何利用氧的问题,紧紧依靠眼前对黄素酶方面的了解和相对展开工作是不够的。为此,他这次把注意力放在研究细胞呼吸链中传递氢的重要物质——细胞色素C上面。 尽管对这项科学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提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西奥雷尔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改进设备,提高实验技术,逐步春花了他,攻克了这道难关。 1936年,西奥雷尔在实验中获得的细胞色素C,其纯度为80%。到1939年,其纯度已经接近100%,是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达到如此高的纯度难度是相当大的!所有看到过他的这个实验的科学家,都异口同声地赞扬西奥雷尔长的“简直是一双神奇的妙手” 文学奖 冰岛,拉克斯内斯(HalldórKiljanLaxness1902-1998),写了恢复冰岛古代史诗的艺术作品 生平简介 哈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原名哈多尔·古兹永松,(HalldóKiljanLaxness1902年4月23日—1998年2月8日)冰岛小说家、剧作家。拉克斯内斯生于雷克雅未克。在自家经营的农场里,度过童年时代。他最早的启蒙都是是他认为“有生以来所认识的最有独立性格的女性”──他的母亲。 1914年,他到首都求学。高中文凭还未拿到手,他便离开了中学。17岁时出生了小说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95】 MarioJ.Molina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95】MarioJ.Molina Facts name: MarioJ.Molina Mexico City, Mexico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Cambridge, MA, USA Prize motivation: "for their work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ozone." Prize share: 1/3 Life Mario Molina was born in Mexico City and wanted to be a chemist from childhood. He attended a boarding school in Switzerland from age 11, since it was considered important for a chemist to understand German. He later studied to become a chemical engineer in Mexico before continuing his work in Europe and in Berkeley, California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 time at Berkeley was stimulating, and it was there he discovered how freons damage the ozone layer. Mario Molina currently works in San Diego, Californi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Mexico. He is married to Guadalupe Alvarez and has a son, Felipe, with former wife Luisa Molina.]]>

2001-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至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 2002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2003年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城门”。 2004年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格哈德·埃特尔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贡献

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而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奖。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这是47岁的化学奖得主罗德里克麦金农。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这是54岁的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工作介绍

2011年第 31卷 有 机 化 学 V ol. 31, 2011 * E-ma i l: nxwang@ma i l.i https://www.360docs.net/doc/829378696.html, Received December 9, 2010; revised and accepted March 10, 2011. ·学术动态·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工作介绍 王乃兴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190) 摘要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是非常实用的合成新方法. 文章给出了Heck 反应、Negishi 反应和Suzuki 反应的概念, 对其反应机理作了详细的说明, 并对其在复杂化合物和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作了评价. 关键词 钯催化; Heck 反应; Negishi 反应; Suzuki 反应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 Introduction of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in 2010 Wang, Naixi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190) Abstract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provide chemists with a more precise and efficient new methodologies. The concepts of the Heck reaction and Negishi reaction as well as Suzuki reaction are given,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are proposed, and applications of these reactions in the total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are commented. Keywords palladium-catalyzed; Heck reaction; Negishi reaction; Suzuki reaction 2009年10月6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 美国科学家Richard F. Heck(理查德 赫克)、日本科学家Ei-ichi Negishi(根岸英一)和Akira Suzuki(铃木章)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教授Richard F. Heck, 1931年出生于美国的斯普林菲尔德, 1954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随后他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后在美国特拉华大学任教, 于1989年退休. Richard F. Heck 现为特拉华大学名誉教授. Ei-ichi Negishi 教授是日本人, 1935年出生于中国长春, 1958年从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帝人公司, 1963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现任美国普渡大学教授. Akira Suzuki 也是日本人, 1930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鹉川町, 1959年在北海道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随后留校工作了一段时间. 1963年到1965年, Akira Suzuki 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Akira Suzuki 于1973年任北海道大学工学系教授, 现在是北 海道大学名誉教授.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是一种可靠而又实用的工具, 对有机合成具有长久和深远的影响力, 该反应得到了合成化学工作者的普遍应用. 笔者于2004年在《有机反应——多氮化物的反应及有关理论问题(第二版)》的第4.13节中列举了5个较新的人名反应[1], 其中有Heck 反应、Negishi 反应和Suzuki 反应. 对其定义分别为: Heck 反应是钯催化下, 不饱和有机卤化物或三氟磺酸酯与烯烃进行的偶联反应. Negishi 反应是钯催化下的不饱和有机锌试剂和芳基或乙烯基卤化物等进行偶联的反应. Suzuki 反应是钯催化下不饱和有机硼试剂和芳基或乙烯基卤化物等进行偶联的反应. 这是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的基本概念. 最初的Suzuki 反应还需要在无氧无水的条件下来进行, 后来发展的一些反应条件已经无需无氧无水操作了. 这几种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机理不尽相同, 对机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91】 RichardR.Ernst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91】RichardR.Ernst Facts name: RichardR.Ernst Winterthur, Switzerland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Eidgen?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Switzerland Prize motivation: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ology of high resolu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Prize share: 1/1 Life Work Protons and neutrons in the atomic nucleus behave like small spinning magnets. Accordingly, atoms and molecules assume a certain orientation in a magnetic field. This can be dislodged, however, by radio waves of certain frequenci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for different atoms. Known as resonance frequencies, these are also affected by the atoms' chemical surroundings. As a result, the phenomenon can be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various molecules. To accomplish this, Richard Ernst developed highly sensitive and high resolution method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Protons and neutrons in the atomic nucleus behave like small spinning magnets. Accordingly, atoms and molecules assume a certain orientation in a magnetic field. This can be dislodged, however, by radio waves of certain frequenci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for different atoms. Known as resonance frequencies, these are also affected by the atoms' chemical surroundings. As a result, the phenomenon can be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various molecules. To accomplish this, Richard Ernst developed highly sensitive and high resolution method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从近年Nobel 奖项看生命科学进展

ISS N 100727626C N 1123870ΠQ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 olecular Biology 2009年5月25(5):393~399 ?特约综述? 从近年Nobel 奖项看生命科学进展 倪菊华, 周爱儒 3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北京 100191)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近20年(1989~200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化学奖中与生命科学有关的 奖项资料.从基因表达调控与基因技术、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机制以及病原体研究5个方面进行概要归纳.它展示了近20年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供广大科研、教学人员及研究生参考.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化学奖;生命科学中图分类号 Q5;Q78;O62 Tw enty Years of N obel Prize for Life Science NI Ju 2Hua ,ZH OU Ai 2Ru 3 (Department o 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Peking Univer sity H ealth Science Center ,Beijing 100191,China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N 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and chemistry for the past twenty years (1989~2008).The prize 2winning achievements were categ orized into five aspects ,including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and gene technology ,the m olecular mechanism of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the m olecular mechanism of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the mechanism of ubiquitin 2med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studies on pathogens.It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the advances in life sciences during recent tw o decades.K ey w ords N 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N obel prize in chemistry ;life sciences 收稿日期:2009202225;接受日期:2009203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 o.30770464) 3 联系人 T el :010*********;E 2mail :zhouar @https://www.360docs.net/doc/829378696.html, Received :February 25,2009;Accepted :M arch 5,2009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 oundation of China (N o.30770464) 3 C orresponding author T el :010*********;E 2mail :zhouar @https://www.360docs.net/doc/829378696.html, 诺贝尔奖(N obel prize )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Alfred Bernhard N obel (183321896)遗嘱设立的,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国际和平促进奖,颁发给上述领域内“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从1901年开始,诺贝尔奖5个奖项按规定程序每年颁发;1969年增设了第6个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的3个科学奖项(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只颁发给那些在科学上具有高度创造性、获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科学家.这就是为什么诺贝尔奖受到国际科学界极大关注的重要原因,也是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及成果的直接见证.生命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成果不仅体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还体现在化学领域.诺贝尔化学奖从1901年至2008年共颁奖100次,其中有关生命科学领域的获奖次数最多,共有38次,这表明化学学科在解析生命现象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分析了近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 及化学奖中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奖项资料(T able 1,T able 2),从基因表达调控与基因技术等5个方面进行概要归纳.它展示了近20年来生命科学发展的重大里程碑,供广大科研、教学人员及研究生参考. 1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与基因技术 20世纪50年代末,生物学家们揭示了遗传信 息从DNA 传递到蛋白质的中心法则.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遗传信息传递的调控机制.1961年,法国科学家M onod 和Jacob 提出著名的操纵子学说,开创了基因调控研究的新纪元.此后的数十年,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迅猛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