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发展[1]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学发展趋势

中国地理学发展趋势

中国地理学发展趋势中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的科学,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地理学不断发展和演进。

本文将探讨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规律的学科。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地球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影响的认识,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对自然灾害研究的深入。

中国地处在多灾害相对集中的地区,如地震、洪水、干旱等。

未来的中国自然地理学将更加重视对这些自然灾害的研究,以预测、预警和减轻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其次是对生态环境研究的加强。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提出,中国地理学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育,以保护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再次是多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

自然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与气象学、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未来的中国自然地理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所产生的空间分布和互动关系的学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是城市研究的兴盛。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这使得对城市发展和城市问题进行研究成为人文地理学一个重要的方向。

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将更加注重城市规划、城市社会结构和城市文化的研究。

其次是乡村振兴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这也给人文地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将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文化传承等问题。

再次是文化地理学的崛起。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将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景观的塑造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1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1
如舍弗尔(F.K.Schaefer)《地理学的例外论》、哈维(D. Harvey)《地理学的解释》等,探讨了假说、规律、理论、模型 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寻求规律性的、实证的、类似于物理学和数 学的表达方式的地理学,反映于50~60年代的计量与理论运动, 力图将研究重点由区域方向转向空间联系与分布规律的探索。
态环境条件及粮食生产条件较差的东北、西北地区,从而导致城 镇扩展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二次影响 。 3. 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中国将面临粮食安全与生态平衡的双重 挑战。
参考文献:田光进、周全斌、赵晓丽等, 中国城市扩展占用耕地的遥感动态监测, 自然资源学报,2002,Vol.17,No.4
1.1.5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情形 Ⅰ Ⅱ Ⅲ …
条件 A、B、C A、D、E A、F、G ………
对象具有的属性 P P P …
地理学研究方法论
陈海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地理学发展史中关键人物的介绍
❖ 洪堡 ❖ 李特尔 ❖ 哈特向 ❖ 哈维 ❖综合自然地❖ 古代地理学 ❖ 近代地理学 ❖ 现代地理学
1.1.1古代地理学的积累
从远古到18 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仍处于 它发展的最初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 这就是地理学发展史上的古代地理学时期。
2. 结论:
土地利用变化是促使土地发生沙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耕地的增加部分几乎均表现为对草地的侵占,土地变为沙 地也主要发生在草地区
人为因素导致的耕地面积扩大是促使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
结论: 1. 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是人类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产生影
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 为了维持耕地资源的动态平衡和粮食安全,耕地资源开发转向生
1.1.4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地理学发展史

中国地理学发展史

中国地理学发展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地理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中国人民对自己的土地和环境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地理学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城乡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的中国地理学主要是以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为研究对象,对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类。

在《山海经》和《水经注》等古籍中,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着精确的描述和记录,为后人研究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宋代,中国地理学的研究逐渐开始系统化,地理学家陆九渊编写了《大河图经》,详细描述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中国的水文环境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宋代还出现了一批以地理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者,如贺铸编写的《碎唐志》和苏颖编写的《丹霞记》,对中国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明清时期,中国地理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地理学家开始关注地理学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联,形成了以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地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术体系。

著名地理学家郑和等人在《航海图》和《海国全图》中详细描绘了明代的海外航行和贸易路线,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地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成就。

20世纪初,中国地理学家在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下开始进行地理学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到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与乡村规划等多个领域。

中国地理学家在地形测量、地质勘探、资源勘查、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年来,中国地理学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国地理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地理学会议、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地理学在国际地理学舞台上的地位和声誉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曲折而漫长,从古代至今,中国地理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浅析我国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地理学的发展

浅析我国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地理学的发展

浅析我国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地理学的发展[摘要]地理学从无到有,从描述性记载为主的古代地理学到与科技社会或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地理学,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那么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到底怎么样,它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本文就从我国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出发,浅谈未来地理学的发展。

[关键词]地理学现状地理学地理学发展1引言中国地理学会的前身中国地学会创建于1909年9月,她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团体之一。

中国地学会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由古代地理学开始迈入近代地理学。

[1]1934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950年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组成新的中国地理学会,这标志着我国地理学的研究开始由近代地理学进入现代地理学的研究阶段。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地理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取的了骄人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的实践应用研究、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学科建设等方面。

随着我国地理学的发展,相应的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以下就来分析一下我国地理学的现状:2我国地理学的发展现状概括来说,目前我国地理学的发展状况可概括为:社会需求非常旺盛、学科建设非常薄弱、科学问题非常明确①。

2.1地理学取得的成就2.1.1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我国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突出进展是把空间和过程研究结合起来, 注意到了空间格局的时间变化以及过程变化的空间差异问题, 重视尺度转换问题。

[2]避免了将时间和空间分开研究所产生的问题,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地理学理论的研究。

中国地理学家早在1956 年就根据世界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水热平衡、化学元①据宋长青在“21 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区域与过程”研讨会上的发言2003 年,北京素地表迁移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学新方向. [3]可见中国地理研究是从全球角度,综合起来看问题的。

此外,我国地理学理论研究更注重区域地理研究,通过对我国部分区域的研究,提出了垂直自然带、T字型理论、积温公式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计算模型。

中国地理学发展

中国地理学发展

中国地理学发展中国地理学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过程。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于地理环境的关注与研究,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地理学发展出不同的学派和理论,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以及环境保护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古代地理学的初步形成古代中国地理学的初步形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孔子、荀子等思想家都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同时,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土地分配和农业生产方面对地理环境进行了认真研究,如《礼记·玉藻》中记载了周朝时期的区域分布和资源利用等信息。

此外,相传中国的首部地理书籍《山海经》也在这一时期问世。

《山海经》是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记述了中国各地的山川、河流、动物和植物的情况。

它为后来的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古代地理学的发展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逐渐发展,封建社会的地理学研究逐渐深入。

在战国时期,陆贾创立了士大夫科举制度,并以此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陆贾认为地理环境是影响人居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将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的地理学理论,并对地理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

他的贡献为后来的地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后,隋唐时期的郭璞还对中国地理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编纂了著名的地理著作《郭子囗解》,其中详细地描述了中国的山川、地貌、气候和人居条件等信息。

这一时期的地理学研究对于推动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现代地理学的崛起中国的现代地理学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学术传统的引入。

当时,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的地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借鉴其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理学研究体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地理学家开始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20世纪初,邹韬奋等一批革命先驱者提出了“中国之命在于救中国”、“中国救世主在中国之内”等主张,引发了中国的近代地理学思想的转变。

中国的地理学科发展历程与学术成就

中国的地理学科发展历程与学术成就

中国的地理学科发展历程与学术成就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天然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其目的是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

中国的地理学科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学术成就进行探讨。

中国的地理学科在古代就有了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包括了地志、地理、地图和地方志等领域。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它收集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常识和传说故事。

《水经注》则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它对中国各地的水系进行了仔细的描述和分析,对后世地理学家研究国家水利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在19世纪后期开始显现。

清朝时期的中国地理学家郭沫若在地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五区理论”,将中国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北方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黄河和淮河中下游平原区、西南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

这一划分在当时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中国地理学面临许多挑战和困境。

然而,在中国科学家们的努力下,中国地理学逐渐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与发展。

其中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是晏建国,他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晏建国提出了地貌单元理论,将地理环境划分为多个单元,并研究这些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还发表了大量的地貌学论文,为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0世纪中叶,中国地理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新的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引入促进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使得地理学研究能够更加精确和高效地获取、分析和处理地理数据。

中国的地理学家们开始大规模使用遥感技术和卫星图像,研究地球表面的变化和动态。

同时,中国在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地理学学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图制作与地图学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地图,并且制作了一些著名的地图,例如《大明一统志》。

中国现代地图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冯如,他提出了许多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带领团队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地图作品。

中国的地理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

中国的地理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

中国的地理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地理学科是一门涉及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它通过研究地球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以及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揭示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中国的地理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地理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中国的地理学科建设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治天下之道,必先治其地”就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对地理学的重视。

然而,正式的地理学科建设却发生在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

1899年,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奠定了中国地理学科建设的基础。

20世纪初,中国地理学家斯文·赫尔哈尔茨提出了“地球地理学”这一概念,并在中国推动地理学科的整合和发展。

二、地理学科的学术发展随着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地理学科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国地理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地理学科的国际化进程。

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国的地理学科涉及广泛,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环境地理学等多个子学科领域。

研究范围涉及地球表层的各个方面,如地貌、气候、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市化等。

中国的地理学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国际级的重要成果。

在教育培养方面,中国的地理学科开设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专业,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投入。

各级高等院校建立了地理学系和地理研究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研究和发展空间。

同时,地理学科的师资队伍也得到了不断壮大和提升,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理学家涌现出来。

中国的地理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理学科的研究和教育资金相对不足,影响了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一些重点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提升中国地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地理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地理学人才。

中国地理学发展

中国地理学发展

二.中国近代地理学
1,中国近代地理学萌芽 16-17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涉及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的 考察,动植物生态品种比较,矿产,物价 的记录,风土人情等,世界上最早记录的 岩溶地貌的文献。
2,早期近代地理学——先驱者张相文
张相文1901出版了《初等地理教科书》2 册与《中等地理学教科书》4册,标志着中 国民族的新地理学的产生。
2,封建社会 (1)地质学:
2,
西汉司马迁《史记》
东汉班固《汉书》
(2)地图学:
晋朝的裵秀《 禹贡地域图 》是中国也是全 世界的第一部地图集。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公元前168
年埋藏的三幅地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最古 老的地图。
(3)地文与水文学
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全国大大小小的 河道,水系流域。
中国地理学发展
地理学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 系辞》 里,“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以地理”。
地理学是涉及比较广的一门科学体系, 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综合 地理学。
一.中国古代地理学
1.奴隶社会 (1)先秦的地理学思想:商周时期对于“天” 看法:一是,主宰一切;二是,不以人意志 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2)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与《山 径》 《禹贡》春秋战国时期,记述了全国山川,物 产,田赋等内容 《山径》以山列为纲。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1. 1.1821. 1.18Monday, January 18, 202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 3:16:23 23:16:2 323:16 1/18/20 21 11:16:23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 1.1823: 16:2323 :16Jan-2118-Ja n-21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3: 16:2323 :16:232 3:16M onday, January 18, 2021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1.1 821.1.1 823:16: 2323:1 6:23January 18, 2021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1年1月18日 下午11 时16分 21.1.18 21.1.18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1年1 月18日 星期一 下午11 时16分 23秒23 :16:232 1.1.18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1 年1月下 午11时 16分21 .1.1823 :16January 18, 2021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1年1 月18日 星期一 11时16 分23秒 23:16:2 318 January 2021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11时1 6分23 秒下午1 1时16 分23:16: 2321.1. 18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1. 1.1821. 1.1823: 1623:16 :2323:1 6:23Ja n-21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1年1月 18日星 期一11 时16分 23秒M onday, January 18, 2021 相信相信得力量。21.1.182021年1月18 日星期 一11时 16分23 秒21.1.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区域地理学和地图编制的成果
(5)自然区划工作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地理学发展[1]
三.中国现代地理学
2,晚近地理学的进展 (1)地理学在规划中的成就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理学进入国家规划实践 城市,区域与环境三大规划。
(2)人文地理学的复兴 1981年,第一次人文地理学讨论会。 我国人文地理带头人是李旭旦。
1.奴隶社会
(1)先秦的地理学思想:商周时期对于“天” 看法:一是,主宰一切;二是,不以人意志 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2)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与《山 径》
《禹贡》春秋战国时期,记述了全国山川,物 产,田赋等内容
《山径》以山列为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地理学发展[1]
2,封建社会 (1)地质学:
(3)地理学的数量化和理论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地理学发展[1]
四.中国地理学存在的问题与主要任务
1,主要问题 (1)基础研究薄弱 (2)学科整合不足 (3)竞争力堪忧 (4)全球视野欠缺 2,主要任务
加强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和综合研究
走向世界,积极挑战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地理学发展[1]
2,
西汉司马迁《史记》
东汉班固《汉书》
(2)地图学:
晋朝的裵秀《 禹贡地域图 》是中国也是全 世界的第一部地图集。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公元前168
年埋藏的三幅地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最古 老的地图。
(3)地文与水文学
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全国大大小小的 河道,水系流域。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地理学发展[1]
二.中国近代地理学
1,中国近代地理学萌芽
16-17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
《徐霞客游记》涉及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的 考察,动植物生态品种比较,矿产,物价 的记录,风土人情等,世界上最早记录的 岩溶地貌的文献。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地理学发展[1]
2,早期近代地理学——先驱者张相文
中国地理学发展[1]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2月19日星期五
地理学
•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 系辞》里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以地理”。
• 地理学是涉及比较广的一门科学体系, 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综合 地理学。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地理学发展[1]
一.中国古代地理学
三.中国现代地理学
1,新中国地理学成就 (1)竺可桢
建国初期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主持成立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水 土保持所等。
气候变迁是他科学研究的顶峰。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地理学发展[1]
(2)综合考察中的地理工作 包括:地理,地质,矿产,气象,地球物
理,植物,动物,水利等学科。
张相文1901出版了《初等地理教科书》2 册与《中等地理学教科书》4册,标志着中 国民族的新地理学的产生。
1908年,张相文出版《地文学》
1909年在天津发起成立中国最早的地理学 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并当选为会长。
1910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地理刊物《地学杂 志》。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地理学发展[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