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就是打破传统,不断提炼和升华新观念、新意识、新精神,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
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
那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绞尽脑汁,大半天动不了笔。
造成学生作文”难产”的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和不会感悟生活。
我针对这种情况,提倡真切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要求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再去感悟,也就是说使他们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学会思考、领悟其中的意义。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因此,作文教学光从文本上指导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捕捉事物的特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
学生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其对生活的关注较少,认识容易片面肤浅,对生活中的“美”缺少体验,更缺少“发现”,作文时往往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思想,老师要指导学生善于积累素材,提炼主题,养成表情达意的习惯。
这样,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思想感情可表达。
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那么感悟是作文的生命。
我们既要使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去感悟,吸取其精华,又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
只有刻苦磨炼学生的感悟能力,他们写出来的习作才可能富有灵性。
二、引导学生大胆想像“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写想象中的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3-06观察思考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文/林智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对学生知识和创新思维的综合考查。
进行作文教学,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然而在学生作文中,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刻板思维屡见不鲜,缺乏想象的苍白空洞司空见惯,别具一格,独辟蹊径的创新之作寥若晨星。
开发大脑潜力,培养创新能力,激活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新世纪迫在眉睫的课题。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语言材料积累,创造性思维的基石在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中培养创新思维,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想说、有话能说。
1.指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写作材料来源于学生的所历所见所闻。
教师应尽可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多了解社会、多参加游览、多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扩大他们的生活面,使他们逐步正确地评价身边的人和事。
2.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诗歌,还是寓言、小说;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教师都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并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革命领袖、科学家成才的道路,用榜样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指导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动手操作性的活动,如布置并指导学生办手抄报。
在办报中,学生既要写文章、查找资料,又要设计版面、画插图,最后还要工工整整地抄写。
这既有趣又艰苦,既能丰富知识又能培养各种能力,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烦恼。
这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
4.指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要建立起一个充实的“材料库”,就应当及时写好观察笔记。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拓展想象力,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鼓励自由思维: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挥。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想出一些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提供广泛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本和素材中获取信息和灵感,并帮助他们将这些信息和灵感转化为自己的创意。
例如,可以让学生读一些优秀的作文、故事,观看影视作品,参观艺术展览等,从中获取启发和创意。
激发思维冲突: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或思维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辩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将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模式,从中寻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
引导创意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例如比喻、夸张、对比等,来丰富自己的作文表达。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一些非常规的写作方式,例如写科幻故事、写拟人化的描写等,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提供合适的反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具体和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勇于尝试
和创新。
同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指导他们如何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创意作文能力。
总之,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语文作文中展现出独特的才华和想象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验 入手 , 先为 其刨 设一 个特定 的真 实情 境 , 学 让 生 身处 其 中 , 过外 部刺 激 , 学生 获取 语言 运 通 让
用 的 直 接 经 验 , 而 激 发 学 生 的创 造 性 。 如 , 进 例 练
丝带》 篇篇真 实感人。
四 、 发 联 想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的关 键 启 联 想思维是 根据事 物之 间的联 系, 由一 个 事 物 想 到 另 一 个 事 物 的 心理 过 程 。在 作 文 教 学 中 ,
二 、 注 生 活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的 保 证 关 写 作 教 学 需 要 教 师 弓 导 学 生 在 他 们 熟 悉 的 I
活 ,营造 各 种 生
让我们 观察这只麻 雀 , 然后写一 篇作 文。 教 师笑 ”
了 笑 说 :很 好 , 想 到 了结 果 。但 是 , 还 需 要 更 “ 你 我
的真实感 受。这样 , 师带领 学生一 步步地走 出 教 预设情 景 , 学生 的创 新思 维打 开 , 将 将学 生 的真 实情 感挖掘 出来。这样 , 学生写作的《 震后的黄 地
、
刨设情景是培养学生 创新思维的前提
对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的 训 练 , 须 从 学 生 主 动 体 必
探 究 各 环 节 中 的应 用 不 是 各 自独 立 的 , 而 是 交
为 主 体 的 实 验 探 究 式 教 学 中 ,教 师 通 过 创 设 情
叉综 合 的 ,当学生 的创 新思 维得到 一定 的培养 和提 高 以后 ,便会 综合 应用创 新思 维的 各种形 式把握 好实验探 究的每一步 。 “ 播种一种行 为, 收获 一种 习惯 。” 以学 生 在
个体 的 多样 性 、 性化 , 个 以使 原本 应该 充满 生机
谈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中运用

谈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创新思维应体现在各门学科教学之中。
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而作文教学更应当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
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学着用语言文字来反映生活、表情达意的活动。
由此看来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很有必要,也是可能的。
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作文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联想,多角度分析,激发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因为,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能得到不同的印象;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一个作文题,往往囿于习惯性思维方式,人云亦云,写出的的文章缺少个性,缺少新意。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从而使学生独辟蹊径,写出有新意,写出有创见性的文章。
比如,以“说冰”为话题,让学生写一篇借题发挥、托物寓意的文章。
一般学生可能就冰说冰,说冰清玉洁,说冰凉冰冷。
此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多向思考,拓展思路: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引发出学生胜过教师的观点;从冰由水结成后体积增大,引申出人在不同环境中可能被塑为不同形象的道理;根据冰与水本为一家,可是结成冰后却高高在上的情况,讽刺那些蜕化变质的人等等。
还比如,在写《我这个人呀》这个作文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写自己如何快乐、认真、刻苦等等,而有一个学生却着力铺叙自己一件不光彩的事的经过,最后用心理描写表示了深深的懊悔,角度与人不同,有了新意。
二、从生活中寻找最新最好的材料生活是作文做好的原材料。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新颖的材料作基础。
那么,生活就是我们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材料,进而发挥想象能力,凭借其中丰富的人文意蕴成为哺育学生感知能力的温床,充分而准确地占有源于生活的材料。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作文教 学中 激发学生的 创新思维
■ 马 蕾
“ 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 步的灵魂 , 是一个 国家兴 旺 发达 的不竭动力 。”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对人 才也要求 其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及创造力。小学语文学科是基 础学科 , 在基础教 育中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 而作文 教学 自来就被称 为语 文教学 的“ 半壁江 山” , 且作 文 本身就是学生 的一种创造实践 , 是发展学生智力 、 创 造力 的重要途径 。 因此 , 我们就更应在作文教学中渗 透创新教育 ,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 ,培养有创新 意
更加 丰富。如一 幅“ 老虎追狐 狸” 的图 , 有 的 学 生 会 说: “ 狡猾 的狐狸 骗 了老虎 的食物 ,所 以老 虎要追 它 。”有 的学生会说 : “ 凶猛的老虎想抢夺狐狸 的食 物, 所以在追 它。” ……让学生在观察 图的基础上设 想故 事的起 因、 经过 、 和结果 , 学生 的创新 思维 自然 得 以发 展 。
四、 丰 富 作 文 形式 。 促 进 学 生创 新 思 维
作文的基 础是 生活 ,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只有直 接或 间接地 为作文教学注入 “ 生 活” 这个 源头活水 , 才能使学生“ 心有所思” 、 “ 情有所动 ” , 进而拿起手 中 的笔 , 去书写 自己的所见所闻 , 表达 自己的情感 。然 而, 不 少学生对此却 视而不见 、 听而不 闻 , 没 有养成 良好的观察习惯 , 到每次写作文时 , 便会觉得无话可 说, 没 有什么 内容可写 , 或者凭空杜撰 , 没有 一点新 意。因此 ,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但却没有任何特点 。因此 , 在观察时 , 教师要指导学 生观察最能反映春天特点的事物 , 比如发芽的小 草 、 南归 的燕子等等 。 在观察客体选定后 , 如何一步步去认 识事 物 , 非 常需要教师 的指导 。 这样 , 一方面可以使 观察活动能 按一定 的顺序进行 , 让学生获得 的材料是有序 的 ; 另 方 面, 也可以使学生 的观察更为深入。 比如 , 观察 秋天 的菊花 ,许多学生会很高兴地说 : “ 这些菊花真 好看 啊! ” 显然 , 学生对 眼前景色 的认识太笼统 , 不具 体, 还停留在一般 “ 看” 的水平上 。 教师可以通过 自己 的提 问对学生加 以启发引导。“ 菊花怎么好看 ?” “ 在 百花都凋谢 的时候 , 菊花却开 的如此娇艳 , 你想到 了 些什么 ?” 这几个 问题就像是观察任务 , 这些任务 引 导学生进行有 目的 、 有计划地知觉和想象 , 使他们 的 看上升到 了观察 ,而且也使得观察 由表 面肤浅变得 更加深刻 了。
作文教学要引入创新思维

归纳 论 证法 、对 比论 证法 、 比喻 论 证法 、举 例 论证 法 、归 谬
法 等 ; 说 明文 可用 综合 说 明法 、举 例说 明法 、比较 说 明法 、
类 比 说明法 、图表 说 明法 等 。在 指 导学 生 写作 时 可 以灵活 应
题创 新 。 苏轼 的 “ 看成 岭 侧 成峰 ,远 近 高低 各 不 同 ”就很 用 ,也 可 以 自主创 新 ,只 要 利于 文 章 的表达 ,什么 方法 好 就 横 形象 地 说 明这 种 办法 的 奇特 作 用 。
章 , 原 因 就 在 于 对 这 个 题 目可 以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去 分 析 。 如 《 掩 着 的 门》 , 门的本 义 指 房屋 、车 辆 等 的 出入 口 ,比喻 虚
义指 人 生 、事 业等 的出 入 口。 虚掩 着 ,很 显然 , 只要 去推 ,
就 可 以打 开 。然后 在 此基 础 E 联想 创 新 ,知 识的 火 门是 虚掩
新 内 容 的 思 维 形 式 的 总 和 ,它 具 有 流 畅 性 、变 通 性 和 独 创 云的 ,我则 不 云 ,人 无我 有 ,人 有则 我新 。 材料 的创 新是一
性 。 ”写作 中 的创 新 思维 是在 原 有材 料 的基 础 上通 过 系 列 篇 好 文章 的鲜 明特 点 ,但 并非 任 何 新材 料都 能 写 出好 文章 ,
写 教学
作 文 教 学 要 引 入 创 新 思 维
◎ 马 亚 渠
心 理 学 上认 为 : “ 创新 思 维 是对 事物 问 的联 系 进行 前所 们 所 写 的事 物 与过 去 已写 过 的 同类 事物 处于 同一水 平 、程度 未有 的思考 ,从而 创 造 出新 事物 的思维 方法 ,是 一切 具 有崭 和状 态 时 ,人 们就 会产 生 “ 曾相 识 ”之感 。因此 ,人云 亦 似
初中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999ad75022aaea998f0f31.png)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进步的本质在创新,人类生活的本质和意义也在于创新。
“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被明确地写到初中语文新课标里,可见发展个性和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
而作文教学在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此谈谈本人在作文教学中一些浅陋的体会和做法。
一、优化创新环境1.创建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它是在独特地、新颖地解决新异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其目的是得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新理论、新看法、新产品。
它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有外因和内因两个要素。
创建这种环境,是给它提供一个外因。
在作文教学中,教学的民主性,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互相讨论,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各抒己见,学生的新观点、新做法、就容易出现。
对发“怪问”的同学,老师也要加以肯定,以保护他的积极性。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学中宜采用多种方法。
或以讲评导路,或以范文引路,或以比较探路,或以情景铺路,或以训练指路;或先导后做,或先做后导;或室内、室外进行,等等。
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从改革课堂教学开始。
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结合作文题目的内涵,设计好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作文课上动脑、动笔、动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作文教学要体现创新精神。
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努力克服形式单调、手段单一、教学语言平淡枯燥等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发表时间:2015-06-17T09:09:49.61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2期(上)供稿作者:李玲[导读] 作文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命题者的指导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取决于作文命题的开拓与创新。
李玲
(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小学校广安638020)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
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
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正是我们作文所必备的。
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命题创新
作文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命题者的指导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取决于作文命题的开拓与创新。
命题创新首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
为此,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掌握人类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增强学生凭借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任务,也是作文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比如,《出发----到达》一题,可以让学生生发联想,用读者本身的人生体验去理解感受,转换成与自己感受相吻合的人生经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一个追求的目标达到了,又要去追求另一个目标。
“出发”和“到达”不就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吗?悟透了这一层,结合人生实际进行联想,“追求”无时无处不在:学业的进步,友情的发展,事业的开拓,科学的探索,品行的提高,人性的完善,民族的振兴----所有这些都是切合题意的表现题材。
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出发”和“到达”的认识不同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其次,命题创新还可以从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着手。
由于学生成长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不同,由于学生个人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不同,我们不能否认,人是有千差万别的。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看到学生在兴趣爱好、思想认识、情感情趣等方面的差别。
正视这些差别,采取话题作文、自命题作文的形式,就能为每个学生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成长提供机会,从而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
二、思路求新
突破思维定势,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答案的思维方法,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一个作文题,往往囿于习惯性思维方式,正像心理学家由贝弗里奇所说:“在思考同一问题时,我们的思想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这是因为各个观念已经合成为一个固定的思维锁链。
习惯性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像条件反射一样,这样往往不能使人摆脱无益的思想途径。
”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严重束缚了人的独创性,以致不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人云亦云,写出的的文章缺少个性,缺少新意。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从而使学生独辟蹊径,写出有新意,写出有创见性的文章。
比如,以“说冰”为话题,让学生写一篇借题发挥、托物寓意的文章。
一般学生可能就冰说冰,说冰清玉洁,说冰凉冰冷。
此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多向思考,拓展思路: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引发出学生胜过教师的观点;从冰由水结成后体积增大,引伸出人在不同环境中可能被塑为不同形象的道理;根据冰与水本为一家,可是结成冰后却高高在上的情况,讽刺那些蜕化变质的人等等。
三、材料喜新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新颖的材料作基础。
那么,生活就是我们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材料,进而发挥想象能力,凭借其中丰富的人文意蕴成为哺育学生感知能力的温床,充分而准确地占有源于生活的材料。
比如:《一个落榜生的日记》表达的是“诚信”的主题,这篇作文写了五天的日记:7 月7 日这一天,“我”因为诚信,并未把背好的文章抄到卷子上去,而是努力写出自己的作文。
8 月25 日这一天,记“我”落榜,无力复读,去给一个服装店的老板打工。
因为诚信不愿在价格上欺骗顾客而被解雇。
9月25 日,“我”一心一意学美容。
11 月25 日“我”拥有了自己的美容院,并且诚实守信地开展经营活动。
这篇作文的材料就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新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