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 第一部分畜禽种类及品种

合集下载

肉制品加工概论参考书与思考题

肉制品加工概论参考书与思考题

教材及参考书[1] 蒋爱民主编. 畜产食品工艺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 周光宏主编. 畜产品加工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 马美湖等主编. 动物性食品加工学.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4] 南庆贤主编. 肉类工业手册. 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2003请同学们按照提供的思考题,任选出10个题,按照考试卷样卷上的格式,回答在考试卷上。

答案可以在我提供的参考书中寻找。

开卷考试,要求同学自己独立完成,发现有相同答案的试卷按0分记成绩。

课程结束后1周内,将试卷的电子版(Word版面)回复到本邮箱中。

邮件主题写上:“学号+姓名+班级名称”。

第一章肉用畜禽的种类及品种思考题1. 试述猪、牛、羊、兔及主要禽类的经济类型、品种、分布及其产肉性能?第二章肉的组成及特性思考题1. 从宏观角度上看,肌肉是如何构成的?2. 肌肉中的蛋白质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性?3. 脂肪的组成如何?影响其特性的因素有哪些?4. 肌球蛋白和肌动球蛋白的特性有何异同?5. 肌肉中的糖主要有几种?对肉的质量有何影响?第三章畜禽的屠宰及分割思考题1. 畜禽宰前检验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发现病畜禽如何处理?2. 畜禽宰前为什么要休息、禁食、饮水?有何具体要求?3. 畜禽宰前电昏有何好处?电压、电流及电昏时间有何要求?4. 影响畜禽放血的因素有哪些?放血不良对制品会产生何种影响?5. 畜禽烫毛对水温有何要求? 不同的水温对屠体产生什么影响?6. 畜禽宰后检验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检验后的肉主要有几种处理方法?7. 猪的屠宰加工过程中刺颈放血、割颈肉、开胸骨等操作有何具体要求?第四章肉的贮藏思考题1. 原料肉低温贮藏与辐照贮藏原理有何同异及优缺点?2. 试述工艺及工艺参数对低温贮藏肉品质的影响。

3. 冷冻方法及冷冻肉的贮藏对原料肉的质量有何影响?4. 试述冷冻肉的解冻方法及其优缺点。

5. 试述肉类辐射贮藏的原理特点。

食品化学肉类畜禽种类及品种

食品化学肉类畜禽种类及品种

肉类一、畜禽种类及品种二、肉的形态学1、形态学的概念肌肉组织:见下图结缔组织:见下图脂肪组织:见图骨骼组织:见下图2、肉的化学组成∙糖糖元是动物体内糖的主要贮存形式,糖元分解所生成之葡萄糖的物质代谢过程,在肉与肉制品的贮藏与加工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脂类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油酸磷脂固醇及胆固醇∙蛋白质肌浆中蛋白质肌原纤维中的蛋白质: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动球蛋白间质蛋白质: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浸出物核苷酸胍化合物肽其它非蛋白态含氮化合物糖元、乳酸及其它∙矿物质∙维生素∙水肉中水分存在的形式o o结合水o o自由水肉的持水性三、肉的成熟1、成熟的概念刚屠宰的动物的肉是柔软的,并有很高的持水性。

经过一段的放置,则肉质变得粗硬,持水性也大为降低。

继续延长放置时间,则粗硬功夫的肉又变成柔软的,持水性也有所回复,而且,风味也有极大的改善。

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是从生活着的动物体的肌肉转变成为被人食用的肉的过程,肉的这种变化过程,作为一个操作单元而实际加工过程中被确定下来,称之为肉的成熟。

肌肉屠宰后的僵直(1)肌肉收缩松弛的生物化学机制(2)糖酵解作用和酸性能极限pH值(3)僵直形成的原因及过程(4)僵直期内的持水性(5)IMP的生成2、成熟过程僵直的解除和持水性的变化僵直解除的机构持水性的变化成熟自溶其它生物化学变化加速成熟的方法∙∙抑制宰后僵直的发展∙∙加速宰后僵直的发展∙∙加速僵直解除的过程四、肉的腐败1、导致肉类腐败的因素2、腐败肉的特征五、肉的冷冻和解冻1、冻结和冷藏对肉质量的影响2、解冻对肉质量的影响六、肉类罐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①加热肉风味的变化②肉色的变化③肌肉蛋白质的变化④浸出物的变化⑤脂肪的变化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变化⑦淀粉的变化七、肉的分割和剔骨整理1、肉的分割Ⅰ猪肉见图图:屠宰流程Ⅱ牛肉见图图:屠宰流程2、剔骨和整理Ⅰ剔骨见下图Ⅱ整理见下图水产原料1、水产原料的多样性2、水产资历源的多变性3、鱼体大小、部位对成分的影响表:鲷不同部位的成分4、不同季节的鱼体成分变化5、容易腐败变质二、鱼肉类的主要成分1、鱼肉类的一般成分(1)水分(2)蛋白质(3)脂肪(4)提出物把磨碎的肌肉加水振摇,可以使各种成分溶出,因此我们把除蛋白质、脂肪、色素以外,残存的游(5 )①肌肉色素②血液色素③皮的色素(6)呈味成分水产品风味的构成3、鱼肉类的死后变化(1)僵直期(2)自溶和腐败(3)鲜度判定法感官法细菌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a、以鱼肉分解产物为指标的方法b、以鱼肉蛋白质变化产物为指标的方法c、测定pH值的方法(4)鱼肉类与微生物(5)鱼肉类的保鲜4、加工过程的肉质变化(1)物理变化冷冻的变化加热的变化盐渍的变化(2)化学变化蛋白质的变化a、蛋白质的加热变性b、蛋白质的冷冻变性c、蛋白质在盐藏时的变性脂肪的变化a、冷藏贮藏中的变化b、蒸煮的变化c、抗氧化剂的使用变色a、冷冻赤身鱼的褐变b、鲔的青肉c、蟹肉罐头的青肉d、类胡萝卜素的褪色e、酶促褐变f、糖—氨反应的褐变g、由重金属离子引起的变色h、微生物引起的变色i、白斑、结晶性物质析出。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4-2畜禽类原料种类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4-2畜禽类原料种类
2.牛肉在烹调中的应用
在烹调中多做主料使用,主要适宜于炸、溜、炒、炖、酱等长时间的烹调方法。
3.羊肉在烹调中的应用
在清真菜肴应用最多,且多做主料。
四、课堂练习
羊肉在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小结
1.本节课的内容
2.布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畜禽类原料种类
一、常用家畜的品种
二、常用家畜在烹调中的作用
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教师总结
学以致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
任务4.2畜禽类原料种类
一、组织教学:
进行复习性提问
二、导语:
家畜肉及其内脏和肉类制品是人们主要的肉食原料,也是中餐烹饪的重要原料之一。我国饲养家畜的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猪、牛、羊等已属家畜。家畜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同时富含优质的动物蛋白质,适宜多种烹调方法,可制成多种风味的菜肴,应用最为广泛。我国广大地区以食猪肉为主,在西部和北方的畜牧业地区则以食牛、羊肉为主。
课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间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羊的品种
品 种
特 点
蒙古肥尾绵羊
肉质细嫩,膻味极少,是涮羊肉的上等原料。
哈萨克绵羊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上等肉用羊。
麻羊
山羊的一种,体形较小,皮毛厚,肉质较绵羊粗糙,带有较重的膻味。
拓展:用实际菜例说明畜禽类原料在烹调的应用。
(二)常用家畜在烹调中的应用
1.猪肉在烹调中的应用
是中式烹饪中运用最广泛、最充分的原料之一,既可做菜肴的主料,也可做菜肴的配料,还是面点中馅心的重要原料之一。
瘦肉型
长白猪
品质良好,瘦肉比例大,出肉率在55%左右
金华猪

畜产品加工(完整版)

畜产品加工(完整版)

2、均质处理:均质处理可使原料充分混匀,粒子变小,有利于提高酸乳的稳定性和粘稠度。
成的肌肉纤维成絮状或团粒状的干熟肉制品。
3、发酵温度的控制:发酵时间随菌种而异,温度保持在 41~44℃。
肉脯:是指瘦肉经切片,调味,腌制,摊筛,烘干,烤制等工艺制成的干、热薄皮型的肉制
4、冷却与后熟操作不当导致酸度过高:发酵好的瓶装凝固乳酸,应立即放入 4~5℃的冷库中,
白色或微带黄色,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异物,不得有红、绿等异色,不能有苦、涩、咸的滋
否则出现脂肪分离现象,降低了灌肠质量。
味和饲料、青贮、发霉等异味。
2. 控制原料肉的质量:原料选择时,对粘着性低的蛋白质应限定使用,因为低粘着性蛋白
②.酒精检验:酒精检验是为观察鲜乳的抗热性而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酒精的脱水作用,
1. 色泽形成:腊制品的发色原理与其他肉制品的发色原理相同,但因其含水量低,呈色物
质浓度较高,因此色泽更鲜亮,
2. 风味形成:1 微生物酶作用下,由蛋白质,浸出物和脂肪变化的混合物形成,在腌制的
过程中发现有羰基化合物的积聚,随着这些物质含量增加,风味也有所改善,腌肉在腌
制过程中加入亚硝酸盐也参与其风味形成,亚硝酸盐的存在导致风味的不同是由于它干
必须做抗生物质检查,抗生物质残留量检验抗生物质残留量检验是验收发酵乳制品原料乳的
内,肠衣直径 50mm。
必检指标。
质量控制工艺参数:
16. 简述杀菌乳与灭菌乳的异同点。(第十三章)
时间(h)
干球温度(℃)
16~20
43
1.5~3.0
69
3mim
热烟熏
11. 简述酱卤制品的概念、种类及特点。(第八章)
⑤.细菌数、体细胞数、抗生物质检验:一般现场收购鲜奶不做细菌检验,但在加工以前,必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种类及品种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种类及品种
对饲料要求严格,背膘厚在2.5~3.5厘米; 典型的品种有丹麦的长白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等,近似品
种有金华猪。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长白猪原产于丹 麦,是世界著名 的瘦肉型猪种。 主要优点是产仔 数多,生长发育 快,省饲料,胴 体瘦肉率高等
瘦肉型
金华猪又称金华两头 乌,是我国著名的优 良猪种之一,金华猪 具有成熟早,肉质好, 繁殖率高等优良性能, 腌制成的“金华火腿” 质佳味香,外型美观, 蜚声中外。
第3章 畜产食品原料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第一部分 畜禽的种类及品种
本节课主要内容
猪 牛 羊 兔 禽类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一、猪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杜洛克 大白猪
长白猪
皮特兰
汉普夏
陆川猪
金华猪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内江种类猪及品种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⑴、长白猪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丹麦,原名兰德瑞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腌 肉型猪种之一,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引入饲养。
外貌特征:全身被毛白色,头小清秀,脸面平直,鼻嘴直长,耳 大向前倾平伸。躯干较长,前窄后宽呈流线型,胸部有16-17对肋 骨,乳头7-8对,背部平直稍呈躬形。四肢较高,后躯的肌肉较丰 满。由于其体躯长,毛色全白,故在我国通称长白猪。
缺点:繁殖力不太高,母性差,肉质较差。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⑷、汉普夏猪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布奥尼地区,是北美分布较 广的一个品种。建国后,从美国和匈牙利引入我国。
外貌特征:体型大 ,背腰微弓,后躯肌肉丰满。毛色特征突出 ,在肩部到前肢有一条白带环绕,其余均为黑色,故有“银带猪 ”之称。头大小适中,颜面直,耳向上直立,中躯较宽,背腰粗 短,体躯紧凑,呈拱形。

第3章动物性原料 (畜类(哺乳类)原料)

第3章动物性原料 (畜类(哺乳类)原料)
• 具体使用时: • 要按照肉质特点选择恰当的烹饪方法。 • 在菜肴中一般多作主料,少作配料。
3
2、牛 偶蹄目牛科
1)肉质特点 由于牛体格高大强壮,所以其肌纤维粗而长,
结缔组织多,肉质结实较硬,肌肉色深; 脂肪呈白色或黄色,饱和度高,香味浓略有膻味,
肌间脂肪较低。 从种类来看:黄牛>奶牛>牦牛>水牛。
16
三、畜类制品(畜肉制品)
肉制品:运用物理、化学等方法,配以适当的 辅料和添加剂,对动物肉及副产品进行加工而得到 的产品。
结构:外被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膜(被
膜)。肾实质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组成。食用部位
是皮质。
质地:属脆嫩、柔软原料。由于内外无筋膜,
细胞排列无方向性,可作各种刀工处理,尤其是剞 花刀。
成菜特点:应上浆或过油,并快速成菜。由于
质地与肝脏相似,可相配成菜。
11
(三)胃(肚子) 是动物消化道的一部分,是 肌肉层特别发达的部位。(1、2)
(2)羊的前腿、肋条、胸脯肉质较次,适合于烧、焖、 扒、炖、卤等,讲究熟软。
(3)由于羊肉膻味重,烹调中更注意去膻。
5
4、兔 兔形目兔科 兔肉微带草腥味,肌肉色浅呈粉红色,肌肉纤
维细,没有粗糙的结缔组织,肉质柔软,肌间脂 肪少,风味清淡。易被赋味,称为“百味肉”。
烹饪运用特点: 剥皮或烫毛去皮使用。
分布均匀,无腥膻味或很弱;
• 总的来说:猪肉质地细嫩,滋味醇香,是一优质原料, 运用广泛。尤其是1-2年的猪肉质最好。
• 乳猪:生长1个月左右尚未断奶的小猪。
2
2)烹饪运用特点
• 猪肉运用非常广泛:
• 广泛运用于菜肴、小吃、面点和加工品制作中。 • 表现在: 可与任何原料相配,刀工形式多样,味

肉制品加工技术

肉制品加工技术

第三章肉制品加工技术(5学时)[学习目标]:1.了解畜禽种类及原料特性,熟悉畜禽原料新鲜度鉴别方法。

2.掌握主要中西式肉制品的加工技术。

第一节肉类原料一、畜禽种类肉品工业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家畜和家禽,简称肉用畜禽。

我国用于肉品生产的畜禽有猪、牛、羊、兔、禽(鸡、鸭、鹅等),以及其它一些特种经济动物和野生动物均可提供风味各异肉品,同种动物不同品种的肉质也有差异,适宜不同的加工和食用方法。

现简要介绍我国主要的畜禽品种。

1. 猪(1)金华猪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

毛色黑白相间,头尾黑色,又称“两头乌”,属华中型猪。

皮薄骨细,早熟易肥,肉质优良,是适于腌制火腿的优良猪种。

金华火腿驰名中外。

(2)乌金猪产于云南、贵州、四川省接壤的乌蒙山和大、小凉山地区。

毛色为黑色或棕褐色,属西南型猪。

由于饲养粗放,增重缓慢,肥育期长。

乌金猪后腿肌肉发达,肉质坚实,是加工火腿的上等原料。

其中“云腿”驰名中外。

(3)江苏淮猪江苏淮猪主要产于苏北地区,全身黑色,头部较长,耳大下垂,臀部丰满,较耐粗饲。

繁殖力强,肉质优良。

如皋火腿(北腿)和金华火腿(南腿)驰名全国,与该猪肉质有很大关系。

(4)四川猪四川猪有黑白两种,黑猪产于内江一带称为内江猪;白猪主要产于泸水、重庆及成都等地。

四川猪体型较大,出肉率较高(70%左右)。

2. 牛(1)黄牛黄牛是中国对牦牛和水牛以外的所有家牛的惯称。

我国现有1亿多头黄牛,分为28个品种,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延边牛和蒙古牛这六大地方品种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2)水牛水牛主要分布在华南及长江流域各省。

体躯强壮,肉质不如黄牛。

(3)牦牛产于西南、西北地区,是海拔3000—5000米高山草原上的特有牛种,有九龙牦牛、青海高原牦牛、天祝白牦牛、麦洼牦牛、西藏高山牦牛等品种。

牦牛多为乳、肉、毛、皮、役兼用种。

因海拔高缺氧,肌肉内贮氧的肌红蛋白含量高,故其肉色呈深鲜红色。

3. 羊羊可分为绵羊和山羊两大类型,绵羊大多以产毛为主,还有一些以产肉、产羔皮和裘皮为主的绵羊。

3肉用畜禽

3肉用畜禽
1)
致昏
运用物理(如机械、电击、枪击)和化学方法使家畜 在宰杀前短时间内处于昏迷状态。从而减少刺激,使 放血完全,增强肉的贮藏性。 电击晕(麻电):麻电器、麻电机 二氧化碳麻醉法 机械击晕 刺颈放血 切颈放血 心脏放血

2)
放血

烫猪的水温为61~63℃、时间3~ 5分钟,浸烫时应防止"烫生"和"烫 老"。大型肉联厂均使用烫毛机、 刮毛机和剥皮机再加手工作业进 行这项工序。

2)宰杀放血


3)烫毛



4)脱毛 5)去绒毛:去绒毛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拔毛钳 子从颈部逆毛倒钳,另一种为松香拔毛 6)清洗、去头、切脚 7)净膛 8)检验、修整

WP-2000卧式平板脱羽机
WL-2000卧式螺旋烫羽机
四、宰后检验
意义: 是肉品卫生检验最重要的环节、是 宰前检验的继续和补充。对胴体、脏器 用直接的病理学观察和必要的实验室化 验。 1、检验方法
第一章 肉用畜禽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常用肉用畜禽的品种及加工性能 了解肉的组织结构及其与肉品质的关系 掌握肉的化学组成成分、营养价值及其影响因 素 掌握肉屠宰后发生的变化及其与肉质的关系 了解畜禽的屠宰、检验和检疫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肉用畜禽品种 第二节 屠宰分割及卫生检验 第三节 肉的形态结构 第四节 肉的化学成分 第五节 原料肉的成熟与腐败
第三节 肉的形态结构
肉的形态结构:

肌肉组织 脂肪组织 结缔组织 骨骼组织 动物的种类、品种、性别、年龄和营养状况等 因素直接决定四大组织的构造、性质和含量,而 肉的四大组织的构造、性质及含量直接影响到肉 品质量、加工用途和商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江猪
原产四川内江地区 早熟种饲养12个月 体重可达125千克
两广花猪
陆川猪 槐猪
(一)、猪的经济类型
2、肉用型

又叫腌肉型。以生产瘦肉为主,瘦肉占胴体的55%~60%, 肥肉占30%左右;
体型特点是外型呈流线型,头稍长,体窄胸浅,四肢较高, 腹部平直,前躯轻,后躯重,头颈小,背腰长,胸肋丰满, 背线与腹线平直,腿臀部丰满,体长大于胸围15~20厘米, 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

汉普夏猪

健壮性及杂交利用情况:适应性较差,繁殖力不强,但仍 不失为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父系品种。胴体瘦肉率65%以上
,背膘特薄,成年体重较大。主要用作杂交生产父系。

生产性能:繁殖力一般,平均窝产仔7—9头,生长速度与 白猪相似。 缺点:产仔率较低,公猪交配意愿较弱,管理较困难。

(一)、猪的经济类型 3、肉脂兼用型
第3章
畜产食品原料
第一部分
畜禽的种类及品种
本节课主要内容

猪 牛 羊 兔 禽类
一、猪
杜洛克 大白猪
长白猪
皮特兰
汉普夏
陆川猪
金华猪
内江猪
太湖猪
(一)、猪的经济类型 1.脂肪型

这类猪能生产较多的脂肪,一般脂肪占胴体的55%~60%, 瘦肉占30%左右;

外型特点是整个体型呈方砖型,体躯宽深而稍短,头短而宽 ,腿短,大腿丰满充实,臀宽而平厚,体长与胸围几乎相等 或相差2~5厘米,皮薄毛稀;
⑶、杜洛克猪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纽约州和新泽西州,主要 亲本用纽约州的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杂交育成,原称 杜洛克泽西,后筒称杜洛克,是美国目前分布最广的品种。 现被引进世界各地繁殖饲养,分布较广。 外貌特征:被毛棕红色。体质结实,肌肉丰满,体躯深广、 四肢健壮。头大小适中、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等大, 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 成年公猪重约400千克,母猪350千克。
产地:产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区,其中产于嘉定县的称“梅山 猪”,产于松江县的称“枫泾猪”。从1973年开始统称太湖猪。 体型外貌:头大额宽,面微凹,额有皱纹。耳特大,耳软下垂。背腰宽而微 凹,腹大下垂,斜尻,大腿欠丰满,后躯皮肤有皱褶。毛色全黑或青灰色。梅 山猪、枫泾猪和嘉兴黑猪具有“四白脚”,也有尾尖为白色。乳头数8-9对。 生产性能:产仔数平均15.8头,3个月龄即可达性成熟,泌乳力强、哺育率高。 生长速度较慢,6-9月龄体重65­90kg,屠宰率67%左右,瘦肉率39.9%-45.08%, 成年公猪体重140kg,母猪体重114kg。 利用与评价:太湖猪具有高繁殖力,许多国家如法国、英国、日本、美国等 国引人太湖猪与其本国猪种进行杂交,以期提高其本国猪种的繁殖力。


肉脂兼用 型
原产河南省定 县经多年杂交 而育成,体型 较大
英格兰土产的 大型白猪和体 型较小较肥的 中国白猪杂交 而成的猪种
体型较大,除两 眼四周或头部有 大小不等的黑斑 外,其余皮毛均 为白色
荣晶猪 约克夏猪
定县猪
(二)种
1、地方良种
(1)、华北型
⑴、长白猪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丹麦,原名兰德瑞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腌
肉型猪种之一,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引入饲养。 外貌特征:全身被毛白色,头小清秀,脸面平直,鼻嘴直长,耳


大向前倾平伸。躯干较长,前窄后宽呈流线型,胸部有16-17对肋
骨,乳头7-8对,背部平直稍呈躬形。四肢较高,后躯的肌肉较丰 满。由于其体躯长,毛色全白,故在我国通称长白猪。
八眉猪 又称泾川猪或西猪。头较狭长,耳大下垂, 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八眉 猪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肉质好、脂 肪沉积能力强、耐粗放管理、遗传性稳定 等特点,但八猪也存在着生长慢、后躯发 育差、皮厚等缺点。
1、地方良种
(2)、华南型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和南部边缘,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省的偏南大部地区以及福建省的东南部地区。猪终年 可以获得营养丰富的青绿多汁的饲料,又生活在温暖潮湿
1、地方良种
(4)、江海型


主要分布于汉水和长江中下游。
猪的外形特征介于华北华中型之间,额较宽,皱
纹深且多呈菱角形,耳长、大面下垂,皮薄而多
有皱纹,成熟早,小型6个月可达60公斤以上,大 型可达100公斤,屠宰率达70%左右。

太湖流域的太湖猪、浙江虹桥、上海的枫径猪及 台湾猪等均属这一类型。
太湖猪


东北民猪
全身黑色,背腰平直,体质健壮,耳大下 垂,四肢结实粗壮。后躯斜窄,猪鬃良好, 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乳头7对以上。 民 猪具有抗寒、体质强健、产仔数多(平均 13.5头)、脂肪沉积能力强和肉质好的优 点,适于放牧和较粗放的管理,与其他品 种猪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均表现出显著的 杂种优势。但脂肪率高,皮较厚,后腿肌 肉不发达,增重较慢。
金华猪(公)
金华猪(母)
金华猪是中国猪的地方品种,又称两头乌。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的义乌、东阳和金华 三个县。体型中等偏小,毛色除头颈和臀尾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故有“两头乌”之 称。在黑白交界处有黑皮白毛的“晕带”。耳中等大、下垂,额上有皱纹,颈粗短,背微 凹,腹大微下垂,臀较倾斜,四肢较短,蹄坚实,皮薄毛稀。 金华猪具有性成熟早、性情温驯、母性好和产仔多等优良特性。经产母猪每窝产仔 14.22±0.31头,仔猪育成率高(94.0%)。乳头多为7~8对。 金华猪以肉质好、适宜腌制火腿和腊肉而著称。它的鲜腿重6~7kg,皮薄,肉嫩,骨细, 肥瘦比例恰当,瘦中夹肥,五花明显。以此为原料制作的金华火腿,是中国著名传统的熏 腊制品,为火腿中的上品。 以金华猪作母本的二元杂交能明显地提高肥育猪增重速度,降低饲料消耗。尤其是大 约克、汉普夏、杜洛克、长白猪和金华猪的杂种后代日增重提高25.7l%~38.25%,饲料消 耗减少10.30%~13.06%,瘦肉率提高5.93%~8.90%。

杜洛克猪

健壮性及杂交利用情况:体质强壮,适应性强,耐粗性;应激反应 少。杜洛克猪引进后,主要用做三元杂交中的终端父本,效果最 好。 杜洛克猪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抗逆性强。胴体瘦肉率 在60%以上,屠宰率为75%。 生产性能:乳头一般6对,繁殖力一般,平均窝产仔9.93头,育成 8头,初生重1.4千克,70日龄个体重23.5千克。生后174日龄生长 肉猪达90千克,平均日增重651克,瘦肉率62.2%,肌内脂肪3.89% 缺点:繁殖力不太高,母性差,肉质较差。
长白猪

适应性及杂交利用情况:长白猪具有适应性好、生长快、饲料利 用率高等特点。长白猪作为父本与我国的地方品种进行二元杂交 效果显著; 生产性能:长白猪繁殖性能较好,初产母猪产仔数8-9头,经产 母猪产仔数10-11头,奶水较足,断乳窝重较高。在良好的饲养 管理条件下,生长发育很快,6月龄体重可达90千克,料肉比3: 1以下,瘦肉率60%以上。
肉质细嫩,性情温驯,耐粗饲,有早期沉积脂肪的能力。背 膘厚5厘米以上。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品种均属脂肪型。


(一)、猪的经济类型
脂肪型
巴克夏猪
肉脂兼备型猪品种。 1770年前后英国引 进中国猪、暹罗猪 与当地猪杂交, 1860年基本育成, 为脂肪型品种
新金猪
原产于辽宁省新金 县。由巴克夏公猪 与当地土种母猪杂 交,体质健壮,被 毛黑色有“六白 “牲
的环境,新陈代谢旺盛,形成了早熟、疏松体质,且易于
积累脂肪。

华南猪早期生长发育快,肥育脂化早,早期易肥,肉质细 致,体重75-90公斤,屠宰率平均可达70%左右,膘厚4-6厘 米。 猪种有广西的陆川猪、两广小花猪、福建槐猪、滇南小耳 猪等。

陆川猪
属脂肪型猪种,全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因原产于广西东南部的陆川 县而得名。体型特点为体躯矮,短,肥,宽。除头、耳、背、腰、臀及尾 为黑色,其余部位为白色,在黑白交界处有一条4~5厘米白毛黑皮的“晕”。 背腰宽广凹下,腹大常拖地、毛色呈一致性黑白花。 陆川猪早熟易肥,肉质好、营养丰富。母猪母性好,繁殖力高。适应性 强,耐粗饲。遗传力稳定,杂交优势明显,产仔数11头左右。其肉皮薄、 肉嫩、脆而不腻;其畜产品可加工脆皮乳猪、香肠、无皮五花腊肉等。

肉脂兼用型品种的猪生产性能介于两者之间,胴体中瘦
肉占50%左右,体型中等,背腰宽阔,中躯粗短,后躯 丰满,体质结实,性情温驯,适应性强; 生产肉和脂肪的能力都强,肌肉组织致密,腹较紧,脂 肪少。其肉脂品质优良,风味可口,背膘厚3~5厘米; 我国大部分培育品种如哈白猪,新金猪以及小型约克夏 猪均属这种类型。
缺点:体质较弱,抗逆性较差,对饲料、饲养环境要求高,比较 难养。长白猪成年公猪体重246.2±9.4公斤,成年母猪为 218.7±0.09公斤,主要分布在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


大约克夏公猪
大约克夏母猪
⑵、大白猪
产地与分布:原名大约克夏。产于英国北部英格兰的约克郡地区 ,原有大、中、小三型。小型已绝迹,中型余下不多,大型大白 猪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瘦肉型品种。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 率高、瘦肉率高,产仔较多等特点; 外貌特征:被毛全白,体格高大,体型匀称,全身大致呈长方形 ,背腰微弓。头颈较长,额宽脸凹,耳立,鼻直。身体富有长度 、深度和高度。背线外观大体平直,背腰长,腹部紧凑,下臁部 充实。胸宽、膁部充实、臀宽。乳头7对以上。
1、地方良种
(3)、华中型


分布于长江和珠江三角洲间的广大地区;
华中型猪的体型基本与华南型猪相似,体质较疏松
,早熟。背较宽、骨骼较细,背腰多下凹,四肢较
短,腹大下垂,体躯较华南猪大,额部多有横纹, 被毛稀疏,肉质细致。生长较快,成熟早。

猪种有浙江金华猪,广东大白花猪,湖南的宁乡猪 ,湖北的监利猪、贵州的关岭猪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