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2018最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有效控制重大危害因素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分厂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风险: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3.4风险评价:依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5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3.6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3.7风险点;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设备、以及伴随风险的作

业过程或以上组合。

4.职责:

4.1 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公司成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

生产风险管

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4.2 安全环保部

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4.3 各部门

确保本部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组织本单位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单位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5.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

5.1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环境、消防部门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和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分厂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各部门应成立以经理(部长)为组长、工艺、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小组,所有评价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同时各单位也应鼓励其他员工参与危害和影响的确定。

5.2 风险评价管控机构成员名单,如下图;

5.2 评价依据

风险管控组组长

风险管控组副组长

仓管

销售

生产

供应

安全

财务 风险管控成员名单

名 称 姓 名 备注 组长 张科 公司法人代表 副组长

张恩波

安全总监

成 员

董其铭 韩振刚 王士文

仇建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各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5.3 选择和确定评价范围及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本单位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异常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在确定评价范围后评价小组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价对象;

——按生产流程的各阶段;

——按地理区域或部门;

——按装置、设备、设施;

——按作业任务。

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可按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和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价。同时应对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包括: ——所执行任务的期限、人员及实施任务的频率

——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

——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物理、化学性质

——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任务的培训

——作业指导书或作业程序

——发生过有关的事故经历、作业环境检测结果等。

5.4 选择危害识别方法。

评估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

——活动或操作性质;

——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

——危害分析的目的;

——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

——潜在风险度大小;

——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

——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

——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

5.5 识别危害根源和性质

评估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和环境因素, 包括;

●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臵的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

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

●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在进行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时,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

质,包括:

——火灾和爆炸

——冲击与撞击;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臵的舒适度、重复

性工作等);

——设备的腐蚀;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后果,包括:

●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

●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

●财产损失;

●工作环境破坏;

●水、空气、土壤、地下水及噪音污染;

●资源枯竭。

危害识别应考虑由于过去或将来的运作、产品或服务可能造成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及环境影响,包括以往生产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丢弃、废弃与处理活动等。同时也应考虑异常(包括启动、关闭、维修、停机、工程开始/结束及其他非预期运行的情况)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