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lDraw8期末试卷A(含答案)

CorelDraw8期末试卷A(含答案)
CorelDraw8期末试卷A(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装 订 线

《CorelDRAW 基础教程》期末考试试题(A )卷

2014 年级 计算机 专业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orelDraw x6是( A )公司在2012年3月份推出的最新版图形设计软件。

A.Corel

B.Adobe

C.Microsoft

D.Macromedia 2、CorelDRAW 是( C )图形工具?

A.位图

B.点阵图

C.矢量图

D.全彩图 3、CorelDraw X6 的基本功能包括( D )、位图处理、页面排版、网页设计。

A 、强大的内容库

B 、文本编辑处理

C 、OpenType 主持

D 、矢量绘图 4、使用以下哪种工具可以获取页面中已有的色彩?( A ) A 、颜色滴管工具 B 、应用颜色工具 C 、网状填充工具 D 、智能填充工具

5、要将目标对象重叠在来源对象上的部分剪裁掉时,应该使用哪项修整操作?( B )

A 、合并

B 、修剪

C 、相交

D 、简化 6、下面有关状态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在选择了对象的情况下,状态栏会显示工具提示以及光标位置等信息

B 、状态栏位于工作界面正下方

C 、没有选取对象的情况下,其显示了当前编辑对象的属性信息

D 、除了显示状态信息,导航栏还提供了各种工具按钮 7、 星形工具中,最小可设置的点数/边数为( A ) A 、3 B 、4 C 、5 D 、6 8、 要去掉轮廓色,正确方法是:( C ) A.点击鼠标右键并选择白色

B 、点击鼠标右键

C 、选择左边工具栏的“轮廓工具(Outline Tool)”中“无轮廓工具(No Outline)

D 、双击鼠标左键

9、下面有关位图与矢量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位图图像也称点阵图,通常使用称为“像素”的小点来描述图像

B 、矢量图像使用称作“矢量”的点和线描述图像

C 、放大或缩小矢量图像都不会产生失真现象

D 、位图的精度与图像分辨率无关

10、转换美术字与段落文本的快捷键是?( A ) A 、Ctrl+F8 B 、Ctrl+F7 C 、Shift+F8 D 、Alt+F8 11、输入过程中如果需要换行文本,可以按下哪个键?( B ) A 、Home B 、Enter C 、Insert D 、空格键

12、可以使用哪个工具可以绘制默认几行几栏的表格?( C ) A 、挑选工具 B 、矩形工具 C 、表格工具 D 、手绘工具

13、“将文本转换表格”功能不可以根据以下哪种分隔符来创建表格列?( D ) A 、逗号 B 、制表位 C 、段落 D 、破节号

14、以下哪种变形类型可以允许旋转对象以创建漩涡效果?( A ) A 、扭曲 B 、拉链 C 、推拉 D 、漩涡

15、按住什么键拖动封套节点,可以将相邻节点沿相反方向移动相等距离?( C )

A 、Ctrl

B 、Shift

C 、Alt

D 、Tab

16、透明工具来为制作透明对象效果提供了多少种透明类型?( D ) A 、2种 B 、6种 C 、8种 D 、9种 17、CorelDraw 提供哪两种描摹位图的方式?( D ) A 、线画描摹和轮廓描摹 B 、中心线描摹和线条画描摹 C 、剪贴画描摹和轮廓描摹 D 、中心线描摹和轮廓描摹 18、哪种描摹方式还被称为“笔触描摹”?( B )

A 、轮廓描摹

B 、中心线描摹

C 、线条画描摹

D 、剪贴画描摹

19、下面对印刷领域中的“出血”名字解析正确的是哪个?( C )

A、印刷过程让纸张沾到血了

B、印刷过程中,油墨流出的现象

C、避免在印刷裁切图片时出现错误而多留出的位置

D、避免在印刷裁切图片时出现错误而用红色墨汁涂擦的区域

20、下列不属于绘图工具的是( C )。

A、矩形工具

B、椭圆工具

C、挑选工具

D、星形工具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导入文件的快捷键是( B ),导出文件的快捷键是( C )。

A、Ctrl+G

B、Ctrl+I

C、Ctrl+E

D、Ctrl+F

2、标准宣传画册尺寸是( C ),宣传海报的尺寸是( A )

A、210*285(mm )

B、185*260(mn)

C、 210*297(mn)

D、 200*300(mn)

3、中心线描摹方式提供了两种预设样式,是(A)样式和( B)样式。

A、技术图解

B、线条画

C、剪贴

D、高质量图像

4、( B )快捷键可以快速再制出目前被选的对象;( D )快捷键可

以快速将图形转成曲线。

A、Ctrl+F

B、Ctrl+D

C、Ctrl+P

D、Ctrl+Q

5、COREDRAW X6默认文件的后缀名是( B),默认的模式调色板是( D)。

A、.DOC

B、.CDR

C、RGB

D、CMYK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用于印刷的色彩模式是LAB。(错)

2、无论当前选择哪种工具,按空格键都可以快速切换到【选择工具】。(对)

3、Ctrl+D组合键可以快速再制出目前被选的对象。(对)

4、CorelDRAW专用图形文件格式是.cdr。(对)

5、在CorelDraw中,美术字是以段落为单位。(错)

6、群组的快捷键是Ctrl+G。(对)

7、清除调和不但清除调和产生的中间对象,同时也清除调和的起始对象、结束对象以及调和路径。(错)

8、在CorelDraw中的交互变形效果分为3种类型:推拉变形、拉链变形、

扭曲变形。(对)

9、CorelDraw提供了【图像实验室】功能,利用该功能可将矢量图形转

换为位图。(错)

10、【星形工具】的属性设置中【点数或边数】必须在5以上。(错)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名片的尺寸一般包括横式、竖式与折叠式三大类型。

2、使用网状工具工具可以为对象添加网格,并针对网格的各个节点设置填充颜色。

3、【图像实验室】功能可以方便地对图像进行色温、淡色、饱和度、亮度、对比度。

4、中心线描摹方式使用为填充的封闭和开放曲线(笔触),适用于描摹技术图解、地图、线条画和拼版,该方式还称为笔触描摹。

5、在CorelDraw 中,可以应用扭曲变形、拉链式、推拉变形三种类型的变形效果来为对象造形。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艺术笔工具一共提供了多少种绘图模式?

答:1、预设模式2、笔刷模式3、喷灌模式4、书法模式5、压力模式

2、在CorelDRAW界面中,状态栏在不同情况下显示的内容不一样,请简述。

答:1、没有选取对象的情况下,状态栏会显示工具提示以及光标位置等信息

2、在选择了对象的情况下,其显示了当前编辑对象的属性信息

2018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哲学与人生》试卷 卷号:适用班级:16级所有班级成绩: 一、选择题(最符合题意的一个)20分: 1、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 A、主观条件 B、客观基础 C、发展道路 D、现实依据 2、决定成败的在于你所选择的道路是否符合() A、自己的客观实际 B、自己的人生规划 C、自己的人生理想 3、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时间 B、空间 C、运动 D、静止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体现了() A、人无法正确认识事物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5、“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 A、人生总有一条道路适合自己 B、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C、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在大大小小饭店,为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会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扔掉的不是一双双的木筷,而是一片片的森林。体现了()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8、下列选项不属于规律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勾股定理 C、红灯停绿灯行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哲理是()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出真知 C、实践与认识相互决定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10、漫画“一万个零不抵一个一”说明了() A、只要耐心等待,机遇总会来的 B、人生发展需要人生规划 C、自觉能动性使人区别于动物 D、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1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说明了() A、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 B、认为人有特殊的能力 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12、成语“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1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B.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14、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A、唯心主义哲学 B、普遍联系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15、贝多芬失聪开始创作《命运交响曲》,在全聋、健康情况恶化、生活贫困等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B、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境 遇C、人生发展中顺境和逆境不能相互转化 D、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16、下列有关矛盾观点表述错误的是() A、成语“自相矛盾”就是辩证矛盾 B、人生发展中的矛盾不可回避 C、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矛盾的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7、对待人际关系上,积极的态度应该表现为() ①合作②接纳③排斥④和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18、寓意故事:《小马过河》强调的哲理是() 寓言:小马过河松鼠:深!老牛: 浅!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B、天赋决定能力和才干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某地区从本地区的情况出发,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说明我们行动的依据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发展的观点 C、认识的无限性 D、矛盾的观点 2.“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指() 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 C.“实践”和“理论”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4.学校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了幼师、数控、机电、电子商务、高铁乘务等专业,并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专业规模,这样做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联系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5.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6.科学的本质是( ) A.创新 B.发明 C.思维 D.创造 7.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8.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这说明() A 本质离不开现象 B 现象离不开本质 C 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 D 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9.一只蝴蝶在茧子中苦苦挣扎,想要冲破茧子,出来飞翔,可是它努力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成功。这时,有人找来了一把剪刀,轻轻剪开了茧子,蝴蝶轻而易举地就出来了。可是它的翅膀却可怜地耷拉在肥胖的身体两侧,怎么也飞不起来。很快,那只蝴蝶就失去了生命。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A 蝴蝶很容易死 B 人能够消灭规律 C 人能够创造规律 D 要尊重事物的规律性 10.毛泽东说:“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这说明的哲理是()。 A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小鸡和石头能够相互转化 C 温度能和小鸡相互转化 D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11.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 ) A.比较分析法 B. 矛盾分析法 C. 分析综合法 D. 类比法 12.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13.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14.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杨利伟、中国女排、姚明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我们渴望成长和超越。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①以偶像作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②以偶像作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 ③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 ④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 面?(10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 年段:班级:姓名:号数: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30分,每格2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3、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4、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5、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7、人生的行动不只受到自身体力、智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8、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9、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10、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①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 2、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 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3、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人个的性格 4、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蒋敏等51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这表明() A、个体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 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C、实现人生价值,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5、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刻舟求剑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高二年级《哲学与人生》结业试卷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4 5 6 7 答案 题号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是指()。 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A.个人的体质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D。个人的性格 3.人类积极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 A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B.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D.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结构 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5.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6.“君子之交谈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 A.适度B。互惠互利 C.因人而异的D。主动热情 7.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B.强大和完善的 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 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8.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_________、相互_________、相________的关系。 2、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规律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本身、、的联系。 4、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5、发展是指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代替 _ 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6、简而言之,矛盾就是。 7、___________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8、是认识的来源。 9、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于下列表格中,否则不予计分。 1、关于“机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遇是外因,是条件 B、不需要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抓住机遇 C、得到“机遇”就一定能够成功 D、机遇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2、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 A、夸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客观总结了教训 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4、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5、下列不能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的有() A、唇亡齿寒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刻舟求剑 6、“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7、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 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名字是否新颖 8、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C、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D、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9、“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体现了什么联系() A、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B、因果联系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哲学与人生》试卷出卷人:复核人:总分:100分 姓名:班级: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1、社会理想: 2、个人理想: 3、信念: 4、人的客观实际: 5、主观能动性: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4、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杨利伟、中国女排、姚明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①以偶像作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②以偶像作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 ③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 ④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0多家。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 ①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 ②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 ③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 ④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他() A、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 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7、人们能够按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这表明() ①有些自然物的存在和变化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②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自然力量是有限的,人的创造能力是无所不及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也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也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9、孔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10、“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的统一 11、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②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得哲学道理就是( ) A、一切事物总就是与其她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就是与其她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就是变化发展得。 D、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2、“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两种观点得根本区别在于就是否承认( ) A、人具有自觉能动性 B、人得自觉能动性受物质条件制约 B、做事情要发挥自觉能动性 D、人得意识反映客观事情 3、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说明( ) A、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发挥自觉能动性得前提 B、客观条件制约着自觉能动性得发挥 C、按规律办事常常就是事倍功半 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自觉能动性发挥得程度 4、“吃一堑,长一智”“失败就是成功之母”体现得哲学道理主要就是( ) A、坏事可以变好事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就是发展变化得 D、矛盾双方互相依存 5、实践就是检验真理得( )

A、内容B、基础C、标准 D、方法 6、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理论基础就是( ) A、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B、辩证法 B、事实归纳法与理论归纳法 D、经验主义 “创新就是一个民族进步得灵魂,就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得不竭动力,也就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得源泉。”据此回答7-—8题。 7、创新得哲学依据就是( ) A、事物得运动与发展就是有规律得 B、事物就是运动、变化、发展得 B、事物就是运动与静止得统一D、事物就是前进性与曲折性得统一 8、我们青年就是创新得主力军,作为职业学校得学生,首先必须( )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多搞一些小发明与小创造C、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得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D、尽快掌握当今世界得前沿科学与尖端技术 9、“志当存高远"就是诸葛亮得教子名言,它得意思就是( ) A、人生要有远大得理想B、有钱要放在远方 C、人要走出去发展 D、有志气得人能走很远 10、社会历史发展得总趋势就是( ) A、人类得实践活动 B、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 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D、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1、实现人生理想得根本途径就是( )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汇编

试卷代号:241210 无锡市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哲学与人生》试题 烹饪计算机专业2012 级 2014 年6 月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 1.事物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2. 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功者与平庸者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 4. 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5. 包括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政治理想。 6.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8.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为社会和他人尽了自己的 ,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9.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的关系。 10. 原则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的,它实际上是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的反映,也成为处理公与私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 12. 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13.人的是指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的发展,是克服了发展的片面性,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它强调的是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14. 是指个人的能力和潜能,按照个人的意愿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 ()1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对爱因斯坦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合理想象会促使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B人们获得知识的价值不大 C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D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2蒸汽机被内燃机车所取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都是: A市场竞争的结果B技术变革的结果 C市场成熟的结果D制度发展的结果 ()3下列关于人生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B人生目标的确立关系到人生奋斗的方向 C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只要符合个人实际就行了 D正确确立人生目标要靠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提高 ()4诸葛亮的名言“志当存高远”启示我们 A人生目标是社会意识的内容B只有崇高人生目标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C人生目标越高越有动力D人应当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5 我国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内在联系是: A共同理想就是最高理想B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最高理想是社会理想 C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D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基础和归宿 ()6俄国寓言大师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这一比喻告诉我们 ①理想不是现实,两者对立统一②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③理想的实现要靠实践④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两者没有直接的联系 更多精品文档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D ) A.妄自菲薄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量力而行 2.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A )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B.强大和完善的 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 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3.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C )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4.“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D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 5.人们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A ) A.“本质”和“现象” B.“现象”和“本质” C.“客观”和“主观” D 、“主观”和“客观” 6.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 A ﹚ A.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 B.天体运动 C.自然变化 D.人类活动 7.人生发展同样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句话是说( B ) A.人的发展有时是前进的,有时是倒退的 B.人生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曲折发展过程 C.人生发展只有上升,没有下降 D.人生发展复杂多变,只有成功不能失败。 8.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是:( B ) A.前进新与曲折性 B.顺境和逆境 C.前进与落后 D.进步与后退 9.“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A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10.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 A ﹚ A.事物自身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 C.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相互依存关系 D.事物之间相互排斥的关系 11. 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 C )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

秘密★启用前 期末考试卷 德育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总成绩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 腰带、红绳等概不能用,认为红色属火,穿红色会破坏五行平衡。从哲学角度看,这种传言属于() ①唯物主义观点②唯心主义观点 ③从实际出发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这里相同的是() A、“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B、“行百里者半九十” C、“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 A、主观条件 B、客观基础 C、发展道路 D、现实依据 4、下列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成语是() A、量力而行 B、好高骛远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5、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6、古希腊有一个故事:某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不还。债主上门讨债,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我,所以我不欠你的债。”债主气愤的打了他。在法官面前评理时,债主说“一切都是变化的,现在的我已经不是打人的我,所以我没有打人。”这两人的说法都() A、否认了运动的稳定性 B、否认了相对静止 C、片面夸大了相对静止 D、否认了事物的稳定性 7、下列选项属于规律的是() A、红灯停绿灯行 B、价格时涨时落 C、万有引力 D、中职生守则 8、“拔苗助长”的漫画是在批评() A、没有实际行动者 B、不善于和敢于行动者 C、没有发挥自觉能动性者 D、不按规律办事者 9、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10、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下列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 A、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B、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C、以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D、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 11、“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人有能动作用 B、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积极学习法律知识 C、做事情要发挥自觉能动性 D、人的意识能否反映客观规律 1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B.事物是变化发现的 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D.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13、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周易》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向天地之宜。”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是() A、发挥自觉能动性能改造规律 B、人的自觉能动性决定自然变化 C、改造自然要保持自然原貌 D、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14、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即兴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困难为基础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自觉能动性 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一位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颗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的掉落下来,悲伤地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叶,病人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力量可以决定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意识是人脑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6、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考试试卷 A 卷 一 单项选择题( 15×2,共 30 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 在此山中。 ”这体现了( )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 导兴建了水利工程 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 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 )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 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这样一条哲理( )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这种说法说明了( ) 物质决定意识 客 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说出了 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 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C 事 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9、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30分,每格2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3、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4、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5、(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7、人生的行动不只受到自身体力、智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8、(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9、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10、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C )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2、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B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 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3、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D )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个人的性格 4、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蒋敏等51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这表明( B ) A、个体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 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C、实现人生价值,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 班级: 姓名:学号: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C.对世界观的看法问题 D.物质决定意识 2.人与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有主观能动性 B.人有客观性 C.人会说话 D.人会使用工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D.规律不可认识 4.秦国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 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6.()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A.联系 B.外因 C.发展 D.内因 7.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 A.出现的时间 B.形式的新颖 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现象的新奇 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学习知识比时间更重要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 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重要 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10.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A.联系 B.矛盾 C.发展 D.内因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该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1.人生的客观实际包含() A.社会历史条件 B.自身主客观条件 C.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 D.客观条件 12.以下哪几个是规律的特点() A.客观性 B.多样性 C.普遍性 D.稳定性 13.下列哪一些交通工具属于新事物() A.飞机 B.高铁 C.动车 D.轻轨 E.自行车 14.哪一些事物或现象具有两面性() A.足球比赛的攻与守 B.自身的优点与缺点 C.人的善与恶 D.学习的成功与失败 E.电池的吸引与排斥 15.矛盾的基本属性()

2020年-2021年《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A)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A) (满分100分, 60分钟完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判断新事物的标准是() A.出现的时间 B.形式的新颖 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D..现象的新奇2.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A.联系 B.矛盾 C.发展 D.内因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A.对立 B.统一 C.没关系 D.既对立又统一4.人与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有主观能动性 B.人有客观性 C.人会说话 D.人会使用工具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规律是主观的 B.规律是客观的 C.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D.规律不可认识6.“废品降价了,没人要,都是美国次贷危机闹的”这说明事物之间是()A.相互联系的 B.相互矛盾的 C.相互发展的 D.没有关系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B.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C. 现象是抽象的 8.认识事物本质的先导是()A.实践 B.现象 C.主观能动性 D.想象9.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10.“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11.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12.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13.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 )。A.物质 B.意识C.社会 D.精神 1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15.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 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须做到() ①.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②.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探寻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④ .坚持以自己的感觉为主,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2.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体现在() ①人生的存在和发展是能动的过程②. 自强、自立的过程 ③.实现人生意义的过程④.把自身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A .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3.建立真正的友谊须做到() ①.善于辨别“益友”和“损友”②.用心维持和呵护友谊 ③.以自我为中心④. 交往要把握一定的度 A .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4.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是( ) ①,成功②.失败③.顺境④.逆境 A .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5.下列属于逆境的影响有() ①.为人生顺境提供机遇和有利条件②.使人沉浸在安逸之中 ③.可以磨练人的意志④.可以催人奋进 A .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 题及答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 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