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采收的意义
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如何把握最佳

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如何把握最佳中药材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
而中药材的采收时间,是影响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把握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对于保证药材的药效、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中药材,其生长发育规律和有效成分的积累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采收时间也各有差异。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采收时间主要取决于药材的入药部位、生长年限、季节气候等因素。
以入药部位为例,根及根茎类药材通常在秋末或春初采收。
这是因为在秋季,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逐渐停止,养分开始向根部转移,此时根部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如人参、丹参、党参等。
而在春季,新芽尚未萌出,此时采收根及根茎类药材,不仅能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还能避免对植株生长造成太大影响。
茎木类药材的采收时间则多在秋、冬两季。
如关木通、大血藤、鸡血藤等,此时植物的茎木组织充实,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易于干燥和加工。
皮类药材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内汁液充足,容易剥离,且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如黄柏、杜仲、厚朴等。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皮类药材,如肉桂,则在秋季采剥,此时其有效成分桂皮醛含量较高。
叶类药材多在植物生长旺盛期,即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此时叶片的光合作用旺盛,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如大青叶、艾叶、荷叶等。
但也有一些叶类药材需要在秋后经霜打后采收,如桑叶,此时其有效成分含量会有所变化,具有更好的药效。
花类药材的采收时间因花的种类而异。
一般来说,花蕾类药材多在含苞待放时采收,如金银花、辛夷、槐米等,以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药效。
而花朵类药材则多在盛开时采收,如菊花、红花、月季花等,此时花朵的色泽和香气最佳。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的采收时间也各不相同。
果实类药材多在成熟时采收,如山楂、枸杞、五味子等。
但也有一些果实类药材需要在未成熟时采收,如青皮、枳实等,此时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种子类药材则多在果实成熟后采收,如决明子、桃仁、杏仁等。
中药材的生长年限也是决定采收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立秋收获季节

立秋收获季节立秋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大约在8月8日左右。
在这个时候,夏天的骄阳渐渐消退,秋意渐浓。
同时,也是农民们开始收获的季节。
立秋收获季节象征着勤劳和丰收,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特殊的时刻。
1. 收获的喜悦立秋是农田的忙碌季节,农民们经过数月的辛勤耕耘,终于到了让劳动成果体现出来的时候。
当农作物逐渐成熟,农民们开始收获稻谷、小麦、玉米等丰收的农作物。
在收获的时刻,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回报。
同时,立秋也是一年中人们最快乐的时刻之一,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收成的喜悦。
2. 丰收的意义丰收代表着农民们一年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在中国农耕文化中,丰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也代表着人民的富足和幸福。
丰收的农作物可以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因此,立秋收获季节也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实现。
3. 收获的仪式在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立秋收获季节有一些特殊的仪式来庆祝丰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庆丰收的舞龙舞狮表演。
人们身着传统的龙狮舞服,载歌载舞地在村庄的大街小巷中展示着精彩的表演。
这不仅是对收获的庆祝,也是对农民们劳动付出的致敬。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会举办农民画展、民俗游行等活动,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收成的喜悦。
4. 立秋饮食习俗在立秋收获季节,人们也有一些特殊的饮食习俗。
根据中医养生理论,立秋是进补的好时机。
人们会食用一些滋补食物,如桂圆、蜂蜜、核桃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健康度过秋冬季节。
同时,人们还会品尝一些丰收的农产品,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等,享受收成的喜悦。
5. 爱护粮食的重要性在立秋收获季节,我们也需要反思粮食的珍贵和使用的合理性。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每粒粮食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节约资源。
只有坚持爱护粮食,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立秋收获季节是农民们辛勤劳动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年开始的前奏。
香蕉采收成熟度的确定

通过确定合适的采收成熟度,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香蕉口感、风味和 品质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02
香蕉采收成熟度的标准
外观标准
香蕉表皮颜色
成熟的香蕉表皮呈现均匀 的黄色,没有青绿色或棕 色斑点。
香蕉果形
成熟的香蕉果形饱满,没 有明显的凹陷或突出。
香蕉果梗
成熟的香蕉果梗呈现深绿 色,没有枯黄或脱落现象 。
重量和硬度标准
重量
成熟的香蕉重量相对较重,因为果肉 已经充分发育。
硬度
成熟的香蕉果肉柔软,但果皮有一定 的弹性,不易破损。
营养成分标准
糖分含量
成熟的香蕉果肉中糖分含量较高,口 感甜。
膳食纤维含量
成熟的香蕉果肉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 ,有助于消化。
维生素C含量
成熟的香蕉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 ,有益于人体健康。
03
确定香蕉采收成熟度的方法
感官评估法
总结词
通过观察香蕉的外观、颜色、香味等特征来判断其成熟度。
详细描述
感官评估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观察香蕉的外观、颜色、香味等特征来判断其成熟度。通常,成熟的香 蕉呈现出鲜明的黄色,带有浓郁的香味。如果香蕉呈现出绿色或青黄色,则表示尚未成熟。此外,感官评估法还 可以通过触摸香蕉来判断其硬度,成熟的香蕉质地柔软,易于剥皮。
高消费者满意度。
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02
采收成熟度合适的香蕉可以保证果实发育充分,提高产量和品
质,增果农的经济效益。
避免损失和浪费
03
采收成熟度合适的香蕉可以避免因过熟或未熟而导致的损失和
浪费。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研究不同品种和气候条件下香蕉采收成熟度的差异
不同品种和气候条件对香蕉的成熟过程和品质有不同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果蔬的成熟、采收与贮藏

或由于其本身成熟过程中的生物学特性,或为了 运输途中的安全和调剂市场需要,必须在果实还 没有充分成熟时进行采收,再经过后熟,供食用 和加工。
4
11-3 果蔬的成熟、采收与贮藏
1.后熟 后熟是果实离开母株后进行的成熟现象,后熟是由可采收成熟度向食
16
11-3 果蔬的成熟、采收与贮藏
5.果蔬贮藏的方法 以控制温度条件为主来抑制果实生理活性的贮藏方式在果
蔬贮藏中占极大多数,用人工方法维持低温,温度可以随 时调节,适于大规模贮藏,一般温度不低于0℃,以不使 果蔬受冻害为原则。 以控制果蔬贮藏环境条件中的气体成分为主来抑制果实的 生理活性的贮藏方法(气调贮藏法)原理是利用一定浓度 的二氧化碳,使果蔬的呼吸变得缓慢,达到延缓果蔬成熟 的目的。由于气体成分的来源不同,又可分为快速降氧法 (抽氧充氮法)及自然降氧法等。
23
7
11-3 果蔬的成熟、采收与贮藏
3.果蔬催熟的方法 加温法:保持果实周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方法,温
度依果蔬种类而异。如:番茄、香蕉为25-30℃,枣、椰 子为35-40℃。相对湿度一般为85%-90%。需时较长,易造 成萎蔫,高温高湿也易促进微生物繁殖而引起腐烂。 化学刺激法:用具有刺激作用的化学药剂处理果实,以促 进成熟。乙烯、乙炔、乙烯利、酒精等均有作用,以乙烯 的实用价值最大,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乙烯催熟的最佳 条件:温度18-22℃,相对湿度80%-90%,乙烯浓度为催熟 室体积的0.5‰-1‰。
5
11-3 果蔬的成熟、采收与贮藏
2.催熟 利用人工方法加速后熟过程称为催熟。有些果实,必须经
过人工催熟之后,才能达到果实特有的风味和加工质量。 人工催熟果实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酶的活性,促进果
生药的采收方法

生药的采收方法
生药常见的采收方法:果实接近成熟时或成熟时采收、生长最旺盛时采收。
1、果实接近成熟时或成熟时采收
如栝楼、栀子、山楂;有的在果实成熟后经霜变色时采摘,如川楝子经霜变黄,山茱萸经霜变红时采摘。
有的专采未成熟的果实,如积实、青皮等。
如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可随熟随采,过早采收则其肉薄,过迟则其果肉松泡,影响质量与产量,如木瓜等。
种子类药材必须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白芥子等。
2、休眠期采收
根及根茎类药材根为植物贮藏器官,当地上植株开始生长时,往往会消耗根中贮藏的养分,所以一般根及根茎类药材多宜在其休眠期采收,即秋季及冬季采收。
3、生长最旺盛时采收
叶类及全草类药材应在中草药地上部分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将开放时,亦或在花盛开,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如艾叶,紫苏叶均在开花前采收。
生药常见的采收注意事项
一、采收的标准
药用植物的采收标准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指药用部位外部已达到固有的色泽和形态特征;二是品质已符合药用要求,即性味、成分已达到应有的标准。
药用部位的成熟与植物生理上的成熟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合乎药用为标准,后者是以能延续植物生命为标准。
二、采收期
药用植物的采收期,是指药用部位在一年中收获的具体日期。
我国农村习惯以二十四节气作为采收的具体日期,因为只按春夏秋冬四季来确定采收期,时限太长是无法保证药材品质的。
通常按月、旬来确定采收期。
芒种麦类作物开始成熟开始收获

芒种麦类作物开始成熟开始收获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意味着麦类作物开始进入成熟期。
在这个时节里,农户们开始忙碌起来,投入到收获的工作中。
丰收的季节代表着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回报。
下面,我们将探讨芒种节气下的麦类作物的成熟和收获过程。
在芒种节气到来之际,麦类作物的生长准备就已经完成。
农民们在前期已如期完成了播种、肥料施用和田间管理等工作,为麦类作物的顺利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气温的回升和阳光的增多,麦田里的麦苗一天天长大,呈现出金黄色的色彩,迎接着成熟的到来。
同时,农民们也要做好稻麦杂交作物的种植,为未来的收种做好准备。
一旦到了芒种节气,农户们就开始密切关注麦类作物的成长情况。
他们会观察麦穗的形成、灌浆和变黄的程度,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收获。
通常情况下,麦类作物成熟的判断标准是麦穗的颜色变黄,并出现成熟度最高的麦粒。
这时,农民们就会使用收割机具,将麦类作物割断并收获下来。
收获的同时,他们会注意保护麦田的土壤,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麦类作物的收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取决于天气、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农民们的劳动量。
收获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以确保麦类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在收获的同时,农民们会将成熟的麦类作物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并储存起来。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是麦类作物储存过程中的关键,农民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霉变和品质下降。
芒种节气的到来,标志着麦类作物的成熟和收获的开始,同时也意味着农民们丰收的希望。
麦类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收获的背后,蕴藏着农民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
通过勤劳劳动,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为我们的餐桌上提供了美味可口的粮食。
总结而言,芒种麦类作物开始成熟开始收获,是一个关于农耕文化与农民劳动的故事。
芒种节气不仅代表着麦类作物进入成熟期,更激励着农民们不断努力,将丰收的喜悦带给我们。
通过对芒种节气下麦类作物成熟和收获过程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农民的艰辛和农业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烤烟适时成熟采收与烘烤技术
烤烟适时成熟采收与烘烤技术作者:朱荣旺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0期摘要结合歙县烤烟生产情况,简述烤烟成熟特征、烟叶各部位成熟采收标准、合理编竿装炕以及三段式烟叶烘烤技术,以为歙县烟农的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烤烟;适时成熟采收;密集烤房;三段式烘烤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0-0059-01烟叶的适时成熟采收与烘烤是烤烟生产过程中的2个重要环节。
做好烟叶的适时成熟采收与烤烟的烘烤工作,对保证和提高烟叶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烟叶的适时成熟采收不同品种的烟叶和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烟叶,对烟叶成熟采收标准要求有所不同,烟叶成熟的一般标准如下。
1.1 烟叶成熟的一般特征烟叶叶片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变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茸毛脱落[1]。
1.2 各部位烟叶成熟采收标准应根据烤烟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烟叶成熟采收标准。
①下部叶一般成熟采收标准:叶片呈黄绿色,6~8成黄,主脉变白1/2以上,支脉变白1/3以上。
②中部叶一般成熟采收标准:叶片黄绿色明显,8~9成黄,有的品种甚至要达到10成黄,主脉变白2/3以上,支脉变白1/2以上,叶面有黄色成熟斑。
③上部叶一般成熟采收标准:叶片基本黄色,9~10成黄,有的品种就必须达到10成黄,主脉全白,支脉变白2/3以上,叶面有较多的黄色成熟斑[2]。
烟叶成熟采收的一般标准要求在田间表现为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上部叶成熟时田间黄灿灿、亮堂堂。
1.3 烟叶的适时采收原则烟叶采收的基本原则是熟一片,收一片,不采生叶,不漏熟叶,确保烟叶成熟度整齐一致。
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度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宜6片叶成熟集中一次采收。
一般每2次采收间隔5~10d,基本技术原则为一看烟叶,二看天气,三看烤房情况。
烟叶采收的原则和方法
烟叶采收的原则和方法1.烟叶必须成熟采收烟叶质量与它的成熟度密切相关。
我们把烟叶田间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成熟度称为田间成熟度(又称长熟),它是采收工序的一项工艺指标,是采收标准。
鲜烟叶的成熟程度决定着烘烤工作的难易和烤后质量的好坏,在品种、部位和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烟叶田间成熟度的增加,烘烤中叶片失水和变黄速度逐渐加快,烟叶偏生失水和变黄较慢,烟叶过熟失水变黄又较快,都将给烘烤工作带来困难,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青片、褐片和杂色烟,使烟叶的价值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只有成熟的烟叶,耐熟又耐烤,在烘烤中失水和变黄均正常,烘烤初期可采用较低的温度、较高的湿度和较长的时间,使烟叶缓慢充分变黄,使其后熟充分,才能显示出烟叶应有的质量,成为分级成熟度好的烟叶。
分级成熟度是烟叶等级标准要求的成熟度,是收购烟叶的一项质量指标,是定级的中心因素,是烟叶质量的代名词。
分级成熟度好的烟叶一般颜色较深,色度较浓,组织疏,弹性强,油分好,吸食香气质好,量充足,吃味醇和,余味舒适,劲头适中。
这种烟叶使用价值高,在市场上竞争力强,售价高,因而效益好。
分级成熟度是由田间的“长熟”和烘烤中的“后熟”共同形成的。
通常长不熟的烟叶不具备成熟所要求的质量,在烘烤中难以真正后熟充分。
农谚说“七分采,三分烤”,又说:“好烤手,不如好采手”。
充分说明了采收成熟烟叶的重要性,它是获得优质烟叶的基础。
2.烟叶成熟的外观特征烟叶成熟时由于内部物质的变化,外部形态特征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在生产中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烟叶是否达到了成熟。
这些特征是:(1)叶色叶色由绿变黄绿,叶尖部和靠近叶尖的叶缘黄绿色明显,较厚的叶片表面常有浅黄色斑块,叶耳淡黄。
(2)叶脉主脉变白发亮,支脉退青变白。
基部变脆,采收时有清脆声,断面整齐。
(3)叶面叶面平或皱褶,茸毛脱落,光泽增强,烟油增多,手摸有粘手感。
(4)茎叶角度叶尖下卷,叶片下垂,茎叶角度增大。
3.成熟度的灵活掌握烟叶成熟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同着生部位,不同栽培条件,不同品种,烟叶成熟的外观特征有较大差异,采收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掌握,没有一个固定标准。
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成熟和适时采收
繁 育出更多更好 的林木提供科 学依据 。
关键 词 林 木种实 ;成熟 ;采收
中图 分类 号 s 文 献标 识 码 A 7 文章 编 号 17—6 1( 1)1—0 1O 63 97一2 0020 1一 1 0
林木种子 的品质的好 与坏直接影响造林苗木的质量 ,为了繁育出更 多更好的林木,适时采收优 良的林木种实 , 是林业生产 中一项十分重要 的前期准备工作 。种实只有成熟 ,才具备繁育传承后代 的能力 。种实成 熟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 。当种子发育 到一定大小 、 干物质积累到一 定数量 、种胚初具发芽能力 ,即为生理成熟 。这时种子 的含水率较高 , 内部质处于易溶状态 ,而种皮稍嫌娇嫩 , 还不能很好地担负起保护种子 内部物质的作用 。由于种胚没 有全部完成生长发育 过程 ,发芽能力较 弱,因此 , 这样的种实不宜匆忙采收 , 更谈不上贮 藏备用 。当种子完成 了种胚的生长发育过程 , 其外观显示出常规 的成熟性状时 ,称为形态成 熟 。这时种子含水率已大大降低 ,逐渐转化为干物质,因而 ,显得种粒 饱满 ,种皮致密坚硬 , 并有稳定的色泽,此时的种子大体上进入休 眠状 态 ,只要贮存方法得当,种子的发芽率就不会受到影响。 在林业生产中 ,以形态成熟作 为确定采种时期 的标志 。绝大多数树 种 的种子都是生理成熟在前 ,形态成熟在后 。有少数树种的种子例外 , 如榆 、杨、柳树的种子基本上是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 同步 。而银杏 、白 蜡等树种 ,则是 形态成熟在前 ,生理 成熟在后 。因此 ,这 种直观下 的 成熟并不 意味着 种子具备发芽能力 ,尚须在采收之后 ,经 过一段 “ 后 熟” ,种胚才能有能力发育力发育成成熟的个体 。我们常把这段做催芽
蔫 睾蟊
自然 科 学
1 1
芒种稻谷抽穗的丰收季节
芒种稻谷抽穗的丰收季节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
在这个节气中,正值夏季到来,稻谷抽穗成熟,丰收的季节。
芒种稻谷抽穗的丰收季节是农民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也是他们最期待的时刻。
当稻谷经过数月的种植和精心的管理后,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在芒种节气中,稻谷开始抽穗,农田里的景色变得一片金黄,向人们展示出一个丰收的景象。
在农田里,农民们忙碌地忙碌地采摘着成熟的稻谷。
他们用镰刀将稻谷割下,并将其捆成捆,方便后续的处理。
这些成熟的稻穗散发出一股清香的味道,让人沉浸其中。
农民们一边工作,一边唱着欢快的歌曲,庆祝着这个丰收的季节。
除了采摘稻谷,农民们还需要对稻谷进行晾晒和磨浆的工作。
晾晒是将稻谷摊放在阳光下,让其逐渐变干。
这样可以增加稻谷的存储时间,并且可以杀死一些害虫,保证稻谷的质量。
晾晒后,稻谷需要进行磨浆,将稻谷的外壳去除,得到稻米。
这项工作需要借助石磨或者机械研磨设备,以提高效率。
整个农田在芒种节气中变得热闹起来,农民们互相帮助,共同努力,确保稻谷的顺利收获。
而在农民家庭中,也会举行一些丰收祭祀的仪式,以感谢大自然给予他们的养料和恩赐。
芒种稻谷抽穗的丰收季节也是农田中生态多样性的体现。
稻田中栖息着各种动植物,如青蛙、蜻蜓、金龟子等。
这些生物对于稻谷的生长和农田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稻谷达到成熟时,这些生物也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食物来源。
丰收季节的农田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芒种稻谷抽穗的丰收季节不仅仅是农田中的喜悦,也给人们带来了丰盛的粮食。
稻谷是中国人饮食中重要的主食,所以一个好的稻谷丰收不仅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也能够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得到了真切的回报。
总而言之,芒种稻谷抽穗的丰收季节是农田中忙碌、高兴的时刻。
它标志着大自然的慷慨和农民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回报。
在这个季节里,农田洋溢着丰盛和生机,稻田中的金黄和丰收的欢乐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成熟采收的重要意义烟叶是叶用经济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只有经过采收烘烤后,才能得到转化和实现。
采收时烟叶的成熟度又决定着烘烤质量的好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俗话说“七分采,三分烤”,说明了成熟采收的重要性。
多处来各地试验都表明,采收成熟烟叶,烤后它的上等烟比重、烟叶均价、亩产值都最高;其叶片结构疏松、桔黄色、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烟碱较高,糖碱比值适宜,卷烟评吸香气较浓郁,吃味顺和。
成熟烟叶总体质量水平最高。
反之,采收欠熟烟叶,烘烤时叶绿素不易彻底分解,烤后叶片带有青色,质量最差,工业使用价值最低。
因此,提高烟叶质量,使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抓好烟叶的成熟采收,从某种意义上讲,烟叶成熟度就是烟叶质量的重要标志。
目前生产优质烟叶,除选用优良品种配合科学施肥等综合技术外,都十分重视抓好成熟采收这项关键技术。
近几年,我国在推行“三化”生产中,各地重视成熟采收工作,烟叶质量已获得明显提高,上等烟比重达20%以上,烟叶内在品质也有明显改善。
2、影响烟叶成熟的主要因素烟叶成熟时需要较充足光照,较高的温度,适当断肥和及时打顶抹杈。
(1)光照:烟叶成熟期需要较充足的光照条件,叶子中的淀粉和致香成分的合成均需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光照条件好,烟叶淀粉含量较高,能及时落黄成熟,品质较好。
成熟
期如果光照不足或背阴的烟叶,叶子中氮素的吸收将增加,由于氮的积累和同化消耗了一些碳链,所以碳水化合物含量将相对减少,叶子变得很薄,这种烟叶不能正常成熟,会出现假熟,下部叶还可能发生“底烘”现象。
因此,要确保烟叶能正常成熟,成熟期一定要有较充足的光照条件。
在田间栽培中应注意密度适宜,株行距搭配合理;适时打顶,适当留叶,顶叶不要过大,烟株呈筒形。
(2)温度:烟叶成熟期温度状况对质量影响很大。
一般认为烟草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4~28℃,如果烟叶成熟期日平均温度低于20℃,烟株体内代谢和物质分解都将变得缓慢,同化物质的转化和积累便会受到抑制,影响烟叶正常成熟。
研究指出,在日平均温度为20~28℃范围内,烟叶内在质量有随着成熟期日平均温度升高而提高的趋势,气温愈低,烟叶质量愈差。
如果成熟期进入低温的季节,即使延长时间也很难达到真正成熟。
如果成熟期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上,气温愈高,烟叶成熟得愈快。
例如顶叶,日平均温度20℃时,叶龄为75天即成熟;22℃时72天即成熟。
说明烟叶的成熟也需要一定的积温。
我国北方有的烟区,烟叶成熟后期气温下降快,而且低于20℃,致使烟叶不能成熟,应采用地膜栽培,把成熟期向前提,使其温度不低于20℃,才能保证烟叶质量。
(3)断肥:肥料中氮素的吸收对烟叶成熟度有很大影响。
成熟期氮素的吸收应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即成熟期肥料中的有效氮素应被完全用完,以促使烟株的代谢由蛋白质的旺盛合成转为淀粉的积累,叶片才能逐渐落黄成熟。
如果栽培中氮素用量过大或肥效发挥作用晚,使成熟期土壤仍然继续供给氮肥,不能适时断肥,烟叶就会继续生长,产生黑暴烟叶,不能及时成熟,质量得不到保证。
因此,决定肥料用量时,烟株旺长期要供给充足的养分,使烟叶充分地生长发育,打顶后进入成熟期要基本上把氮素用完,促使烟叶在收获前长得很充实,才能保证质量。
磷肥的吸收对成熟度也有一定影响,生长初期不供给磷素,成熟推迟,但磷过多亦能促进贪青晚熟。
(4)打顶抹杈:此项措施便于烟株的养分供给叶片生长,增加干物质和叶片厚度,还能促使上部叶片开片平顶,适时成熟,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不及时打顶杈。
养分会流向生长点,叶片变薄或发黄,造成假熟,或延迟成熟。
应根据地力,烟株生长情况,适时打头留叶,打顶过早,留叶少,亦会延迟成熟。
3、烟叶成熟的外观特征烟叶成熟时由于内部化学成分的变化,外部形态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形成了烟叶成熟的外观特征,这是判断烟叶成熟度的依据。
成熟烟叶一般具有以下外观特征:叶片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叶尖和靠近叶尖的叶缘部分稍有变黄;中上部叶片或较
厚的叶片黄色更为明显,并带有黄色成熟斑块,叶面皱褶;主脉和侧脉变白发亮;叶面茸毛脱落;分泌物增多,叶面发粘;叶尖和叶缘下垂,茎叶角度增大。
上述烟叶成熟外观特征中,最容易判断的是叶片和叶脉的颜色变化,这也是最重要的外观特征。
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已初步总结出优质烟叶成熟时叶片和叶脉的颜色变化规律。
在正常情况下,成熟采收应掌握如下标准。
(1)下部烟叶:叶片黄绿色,主脉大部分变白,永部分变白;或者主脉全部变白发亮,侧脉青至三分之一变白。
(2)中部烟叶:叶片黄色明显为浅黄色,或有黄色成熟斑,叶耳为黄绿色。
主脉变白发亮,侧脉一半至大部分变白。
(3)上部烟叶:叶片浅黄至淡黄色,带有黄色至黄白色成熟斑,叶耳浅黄色,叶尖部带黄白色,叶面起皱。
主脉变白发亮,侧脉大部分至几乎全部变白。
烟叶成熟外观特征,因叶片着生部位不同,其营养、光照、通风条件、叶片含水量、耐熟程度等都有很大差异,所以成熟采收掌握上也有不同。
下部叶通风、光照条件差,营养物质还要不断地向中上部生长的叶片输送,叶片含水量较大,干物质少,不耐成熟。
因此,不叶片具备成熟特征,达到成熟时就要及时采收,不可延迟。
中部叶通风、光照条件较好,营养足,干物质较多,耐成
熟。
当叶片具备成熟特征后,应再进一步成熟,使其发展达到适熟时采收。
在掌握烟叶外观特征进行采收时,还要灵活运用,做到适时采收。
如遇降雨量大,烟株脱肥或水涝,下部叶应提早采收,当叶片基本具备成熟特征,即叶色由绿转黄,主侧脉略微发白,达到尚熟就应采收。
如遇干旱或烟株较足,应更成熟些再采,即下部叶主脉全白,侧脉三分之一变白;中部叶侧脉大部分变白;上部叶侧脉几乎全变白时再采收。
4、采收与绑烟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采收时间:一般烟株现蕾打头后进入成熟期,约经10天左右下部叶开始成熟,可进行采收。
以后每隔5~7天采收一次,最后5~6片叶往往于成熟时一次采完,通常采收6~8次。
一般是在早上和上午进行采收工作。
(2)采收叶数:生长整齐,成熟一致的烟株,每次每株采2~3片叶。
为使采收成熟度基本一致,必须依据“多熟多采,少熟少采”的原则,做到熟一片采一片,生不采熟不丢。
生长不整齐的烟田,更应注意选择叶进行采收。
采收叶片数量还要与烤房装烟数量相当。
根据烟叶成熟情况和烤房容量,估算好采收烟竿数,以免装烟时过于拥挤或数量不足,影响烘烤质量。
(3)采收人员要采收标准,做到每次采收同一品种、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的烟叶。
(4)采收中要避免烟叶挤压、摩擦、日晒,整个过程做到轻拿轻放、轻装运,不要损伤和搅乱烟叶堆放层次。
(5)鲜烟分类,分别绑竿:把采收的烟叶中少量的过熟叶、欠熟叶、病斑叶挑选出来,分别绑竿。
做到同一竿烟叶的成熟度、叶片大小、颜色基本一致。
以便于按照烤房上下层温度变化规律进行装烟,能够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6)绑烟要求:数量适当,均匀一致。
每竿绑叶数量应根据烟叶部位、叶片大小、含水量多少等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1.5米长烟竿,下部或含水量大的烟叶,每竿绑叶100~110片;中部叶110~120片;上部叶或含水量少的烟叶为120~140片。
一般每2片叶为一束,叶背相靠,同竿烟叶中束与束间应均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