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音想象作文教学设计2
中学生想象作文教学设计两篇

中学生想象作文教学设计两篇【写作目标】:1、学习和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了解联想和想象的表达功能,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奇思妙想。
请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出示图片:由“0”你想到了什么?O是什么?数学家说:“那是零,0点。
”诗人说:“那是月亮。
”运动员说:“那是环形跑道。
”老农说:“那是烧饼。
”儿童说:“那是鸡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同的人对O有不同的认识,有无数个人就有无数个答案。
O是什么?O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是人生存在的空间。
是早晨升起的红日,是李白举头看到的明月,??O只用一笔就可写就,起点也是终点,终点也是起点。
O 很简单,但却引人无数遐想?? 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理解联想和想象那么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呢?例1:由伞你能想到什么?伞:蘑菇、油纸伞、儿女的保护伞——父母??买卖伞的人、故事白蛇传、歌曲、天堂??有伞不被雨淋、日晒、晴天、雨天??伞阻碍了人与雨水、阳光亲近,父母过度保护雨伞姑娘的故事,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位名叫“多多”的小姑娘,她长得眉清目秀,真是人见人爱。
她有一把美丽的小雨伞,春天可以为她挡风沙,夏天可以为她遮太阳,秋天可以为她避落叶,冬天可以为她阻风雪,所以,小姑娘可喜欢这把小雨伞了,一年四季都撑着它,人们就管她叫雨伞姑娘。
教师点拨:什么是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都是由此到彼的心理过程。
由一点出发,从多个角度想象。
这个彼可以是具象的直观画面,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
明确:联想和想象的区别联系。
联想与想象是不完全相同的。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思维活动;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感性形象的思维活动。
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
想象更着重于创造创新。
三、合作探究,展开联想和想象例:由这条波浪线,你们可以想到什么?由一段短短的波浪线,我们可以想到大海的波涛、蜿蜒的小路、学习成绩的起伏不定、音乐跳动的旋律、也可以想到曲折的人生之路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奇妙的想象》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奇妙的想象》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展开大胆想象编故事,讲故事写得合理、充实、有条理;2.通过交流评价,提升高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培养孩子们展示自我的信心。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故事写得有趣、充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合理、大胆想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1.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认真听音乐,想象自己听到了哪些声言,来到了什么地方?2.学生简单描述自己的所听所感,教师小结:在你们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了想象力的无限魅力,也似乎跟着你们的描述,走进了美妙宁静的大自然,心情感到特别的舒畅。
孩子们,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奇妙的想象力运用到写作中去,结果会怎么样呢?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二、拓展思维,想象力训练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同学们,看到下面这些有趣的题目,你们都产生了什么样的遐想呢?2.出示教材中的习作题目,看看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话题?你由此产生了怎样极妙的想象呢?3.学生认真审视这几个题目,重点聚焦最感兴趣的题目,试着展开想象编故事,老师注意提醒学生想清楚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内容及经过、结果等。
根据关键词展开故事内容及情节的描述。
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孩子们认真听,看故事设计是否合理,并给予建议,进行修改、加工。
教师深入到小组间了解他们故事交流情况,适时给予点拨指导。
5.指名进行班内交流,让学生讲述自己编创的故事,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他们看看创编的故事内容是否非常奇特,而且超越了现实生活中已有的存在,是否借助所创编的故事表达了一定的美好愿望,或者叙述了一段奇异的经历。
三、编写故事1.过渡:大家刚才讲述的故事很有意思,要是我们能把故事充整,详细的记录下来就更好了。
碰巧咱班打算在板报上开一个“想象岛”的专栏,想从你们那儿征集优秀故事,你们希望自己创编的故事被选上吗?不过要想把故事写得精彩吸引人,还是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的。
老师这儿有一篇非常有趣的习作,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说不定会给我们一些启迪呢!2.课件出示优秀习作《假如我会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小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什么?分别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3.例文赏析。
《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1.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联系生活想象等方法,感受声音的美妙,从而提炼文章写法,进行学法迁移,在写作中运用,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教学目标:1、借助音频,运用情境朗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水声的美妙,积累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2、以“田野是一个音乐厅"为开头,用上积累的拟声词,展开美妙的想象,试着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通过情境朗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水声的美妙,积累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够围绕“田野是一个音乐厅”这句话,尝试用上积累的拟声词,展开美妙的想象,写几句话。
教学准备:PPT课件、音频、作文纸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老师模仿小猫的声音和同学们打招呼。
师:喵喵喵,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2. 今天还有很多小伙伴也来了,你们看!都有谁呀?教师随机播放小青蛙、小山羊、小狗的图片。
3、你喜欢哪个小动物?能模仿它的声音吗?4、指名模仿。
5、分小组模仿。
一、复习导入、回顾学习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3位大自然的音乐家和歌手,他们分别是谁呀?A.指名答。
风,水和动物。
B.教师引读: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2、看画面,想文字,回顾风声的美妙。
(1)播放微风吹动树叶的动图: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会想到上节课学过的哪些语句?(2)指名回答。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3)女生齐读,读出微风的轻柔。
(4)播放狂风吹起的动图:当狂风吹起,你又会想到哪些句子?(5)指名回答。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大自然的声音》优质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不同声音的特点和作用;2.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和感知能力;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大自然中不同声音的录音或视频素材;2.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图片或素材;3.乐器:小提琴、钢琴、口琴等;4. PowerPoint或白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10分钟)1.教师播放大自然中的声音录音或视频素材,让学生先做个听觉体验。
2.导入话题:大家有没有听过大自然中的声音?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很少能够接触到大自然的声音,但大自然的声音却是非常美妙的。
大自然中的声音有哪些呢?Step 2:探究(约25分钟)1.教师出示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动物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学生就图片中的动物发出的声音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适时进行补充和引导。
3.教师播放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声音录音,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不同声音的特点。
4.学生围成一个圈,教师分发乐器,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用乐器演奏出来。
教师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动物声音,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5.教师引导学生就不同动物发出的声音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共同点。
Step 3:合作探究(约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的声音进行模仿,可以使用乐器或者口音的方式。
2.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并由其他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的声音,通过呈现给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不同动物声音的特点。
Step 4:展示和欣赏(约15分钟)1.教师播放大自然中其他不同声音的录音,如风声、海浪声、雨声等,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其中的美妙和神奇。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与录音进行匹配,欣赏其中的和谐与美丽。
3.教师选择一段乐曲(如《大河向东流》等),让学生用想象力将其与大自然中的声音进行连接,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奇妙结合。
4.学生讨论乐曲中所表达的大自然主题,并发表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构思交流平时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然后讨论这些声音能起什么作用。
2、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教学重点:突出声音的“奇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平时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然后讨论这些声音能起什么作用。
教学方法:表演、故事,引导学生构思,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语1、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带。
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还能激发我们无限的想像。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解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动物,每一种动物是如何叫唤的。
2、想像一下,动物的叫声与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有什么关系。
三、习作构思本次习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想像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不受插图的拘束。
2、先在脑海中想像大自然中美妙的画面,结合自身经历,然后再有条理地叙述下来。
四、资料共享1、分小组交流知道的大自然的声音。
2、全班交流。
五、习作方法1、在习作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来表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动听。
2、一定要写清楚每种声音的作用。
3、一种声音写完后再写另一种声音,层次要清楚。
六、开心练笔1、开头就用课本中所给的句子:听,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2、练写“青蛙”的声音。
(1)学生说青蛙是如何叫唤的,它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2)学生动笔写。
七、交流探究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写作的片段。
2、小组推荐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八、小结归纳学生总结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21、投入热情,感知自然之美。
通过播放大自然中美妙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自然的声音,使其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之情2、拓展学生的空间,从森林中走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拓宽学生的视野,区别噪音与美妙的区别,情感上教育学生要减少噪音,从我做起,进行思想教育。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教案名称】: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聆听,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
3. 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的声音,提高写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描述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如何将所听所感转化为文字,使文章有声有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如鸟鸣、流水、风声等),让学生闭眼聆听,然后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引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关注。
二、新课讲解1. 大自然的声音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动物的声音、植物的声音、天气的声音等等。
我们可以从这些声音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活力。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并尝试模仿出来。
3.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大自然声音的描写片段,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来描绘声音。
三、写作实践1. 提供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如“雨滴的声音”、“鸟儿的歌唱”、“风的呼唤”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想象进行写作。
2. 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同时也要注意句子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四、作品分享与点评1. 每个小组选出一篇代表作品,朗读给大家听。
2. 全班一起讨论,点评每篇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写作时要注意的要点。
【作业布置】:回家后,继续观察大自然的声音,记录下来,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大自然的声音,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听音想像作文》教学设计

2、 : 你 选 择 自 己感 兴 趣 的 几 个 声 音 组 合 在 一 起 , 师 请 紧扣 声
你 们还 想听 吗? 片 课件 播放 咳嗽 )此 时此 刻 , 又想到 了什 么? 】 : 你
谁 在 咳 嗽 呢 ? 他 为 什 么 咳嗽 呢 ?他 在 哪 里 咳 嗽 呢 ?
音 展 开 合 理 、 胆 想 象 。 还 可 以形 象 地 捕 绘你 所 听到 的 声 音 。 大 你 现
三 、 合 体 会 综
1 师 : l 同 学 们 由 ・ 声 音 联 想 到 了一 个 画 面 ,一个 场 面 , 、 刚才 利一
描 述 故 事 内容 。 ) 生 1 我 选 扦 的 是 救 护 车 的 声 音 、 步 声 , 的 是 一 个 名 叫 小 : 脚 编 松 的孩 子 . 心 帮 助 一 位 被 车 撞 伤 的大 姐 姐 的故 事 。我 想 赞 扬 小 热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 9 5 2 1 ) 2 0 9 一 1 1 0 — 2 X( 0 0 1 — 1 4 O 成 r“ 汤 《 ” 术 爸 爸 差 回 来 『 好 赶 上 了 大雨 , 着 爸 爸 的 落 吗 , l 看 样 子 , 明 干 爸 爸 小 " 哈 哈 大 笑起 来
l 师 : 在 我 们 继 续 昕 几 个 卢 音 , 大 家仔 细 分 辨 , 的时 候 、 现 请 听 不 要 议 论 , 音 ~ 停 , 说 说 你 听 到 了什 么 , 吗 ? 声 冉 好 ( 师播 放 声 音 。学 生 边 听 边说 听 到 的是 什 么 声 音 。有鸡 ’ 、 叫 叫声 狗 声、 门铃 声 、 护车 的声 音 … … )。 救
护 . 意 生 念 平 衡 注
3 师 : 过 精 心 的构 思 , 才很 多 同 学 都 编 出 了精 彩 的 故 事 。 、 通 刚
《感受思考想象多角度构思立意作文》(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感受思考想象多角度构思立意作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文的构思立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宽作文的思路。
3.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
4.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作文构思立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多角度构思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3. 想象力的培养和运用。
4. 作文实例分析和修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作文题目,引发学生对作文构思立意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作文构思立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构思立意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3. 讲解:讲解多角度构思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宽作文的思路。
4. 讲解:讲解想象力的培养和运用,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作文创作。
5. 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多角度构思立意和想象力进行作文创作。
6. 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构思立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多角度构思立意的方法和技巧,想象力的培养和运用。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构思立意是否具有多角度性和创新性。
2. 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运用情况。
3. 学生对作文构思立意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内容包括作文构思立意的基本概念、多角度构思立意的方法和技巧、想象力的培养和运用等。
2. 作文素材库:提供各种类型的作文素材,供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实践。
3. 作文评价标准:明确作文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并在PPT中插入相关作文素材和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声音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2013-04-30 21:55:24)
转载▼
听声音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第一模块:朗读、体悟、归纳
设计思路:以《山雨》这篇美文切入(描写雨声的段落),带领学生有感情诵读并唤醒(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品味),体悟激情(激发感情),在读、悟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归纳课文写法的特点。
谈话导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记得有这么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咱们今天不关心这些事儿,来关注一下声音,瞧:今天就有这样一篇文章,作者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雨声的美——山雨,请同学们看到你们手上文章,找找看,文中哪些地方是写雨声的?
一,朗读——唤醒
初读课文,感受雨声之美!唤醒对美的事物的追求。
1,快速找出描写雨声的段落。
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2,总体感知,说说感受:抓住文中的词来说。
雨声:美妙、神奇
二,体悟——激情
再读感悟,探究解疑,激发情感。
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用了比喻写法。
抓住歌谣、小曲,做文章,解读。
一是歌谣和小曲的区别,二是两种声音对比,歌谣:沙啦啦小曲:淅淅沥沥
②“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抓住幻想做文章,在淅淅沥沥的雨声里,在这优雅的小曲里,你想到了什么?
③播放雨的印记,朗读这几句,让学生再次感悟文中雨声的美及作者的感情。
三,归纳——小结
情景引导:
师:听到雨声,就想到了(生)歌谣、小曲,这是一种很美的——(生)联想;
师:在这首雨的乐曲中,每个音符都在跳跃,都带着(生)幻想的色彩,给人无尽——(生)遐想;
总结:这篇文章真是想象丰富:联想、遐想、用到了比喻,不愧是美文!有时候作者这些丰富的想象,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用心去体会“物的世界”,所以,可以这样说——物之世界即人之世界!你走进了物,物就是你,你也是物。
同学们,这么美的文章,你也可以写出来,只要你做到仔细观察,用心体会,走进物的世界-------下面我们就来试试看:
归纳写法:板书:想象比喻物之世界人之世界
(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写出美文
以备指导写作之用。
第二模块:聆听、联想、写意
设计思路:有了《山雨》教学作铺垫,学生知道怎样去品味美的事物——唤醒自己欣赏美的意愿,然后走进美的事物,用自己的的心去体会,发挥合理的想象,从而做到“我手写我心”。
一,聆听——感受
衔接导入:刚才同学们通过作者的文字,听到的是神奇而美妙的雨声,老师这里也有一段声音,请同学们再来好好的聆听。
播放声音片断,学生说出聆听声音的感受。
大海的声音
听到了什么?预设:
生1:舒缓安静波涛轻轻拍打着岸边学生板书舒缓安静轻轻拍打
师:不错,我感觉到了。
师:除了大海的声音,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2:听到了有钢琴声,大海的声音也像琴声一样美学生板书海声像琴声般优美
师:真美啊!你说得也像琴声一样美。
师:听着这舒缓的大海声,像琴声一样优美,当你有心事的时候,你会怎样?
生3:特想对大海倾诉--- 学生板书倾诉
师:你向大海倾诉,不错,大海或许也会像你倾诉。
相互倾诉,欲说还休,那就写下来吧!
二,联想——写片段
分小组写
边听声音片段边小组交流,老师点拨:
用短句子或者词语写出一段自己的感受。
(选择好的词句——借鉴学生板书)
可以选择写安静,舒缓的选择像琴声般美妙的选择倾诉的
通过联想,用上比喻拟人等手法。
师巡视点拨
三,写意——创写
在感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修改成文。
借鉴山雨的写法:联想、遐想、比喻等。
(老师巡视点拨)
展示平台:
选择好中差三篇左右,师生合作点评。
修改好的文章,可以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朗读展示。
略-----
补充总结:
大海,一个令人熟悉的名字。
我想,许多人都去过大海吧,大海给人予人一种享受,一种舒畅的感受。
大海,第一眼看到你时,你正摆出你那汹涌的样子,我不禁心里一颤,害怕了起来------
播放大海故乡: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到了雨声的神奇,感受到了大海故乡的带来的宁静,更体会到了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品味,热爱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那么,生活中的美就会像音乐一样时刻流淌在你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