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大全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优秀11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用词要准确,语言要通顺,表达要具体。
3.听取别人建议,尝试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1.抓住一个想法写清楚。
2.尝试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事例引导。
请同学们读一读生活中的小事例。
(课件出示事例一)1.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一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2.汇报。
(课件出示事例二)3.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二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4.汇报。
5.你觉得这两个事例写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三、畅谈想法。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1.小组内交流。
2.小组选派说得好的代表发言。
3.全班进行评价交流。
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四、写出想法。
从自己的发现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注意用词要准确,语言要有条理。
3.写后读一读,自己尝试修改一下。
五、作文交流。
请完成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集体评议。
第七单元习作指导我有一个想法写作思路:1.审阅题目:本题要求我们写关于生活中的想法。
2.选定内容:自己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需要改进呢?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3.表达方式:叙述。
4.表现手法:首尾呼应,开篇点题。
5.结构顺序:在写作文时,首先提出问题,把你的想法写清楚,然后写对这种想法的改进办法或建议。
下水文:我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关于房子建设的想法。
①我觉得现在自己住的小区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像邮箱一样的收取快递的箱子,如果有这样的箱子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很实用的一个设计。
②因为白天的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家里都没有人在,快递员只好把快递送到物业保管。
小学作文教案 小学语文作文教案优秀6篇

小学作文教案小学语文作文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细心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篇小学作文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习作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这次习作要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
介绍要生动、具体。
二、教学目标:1.根据例文,对照习作要点讨论,了解写作方法及要求。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介绍自己的。
家乡3.熟悉写书信的格式。
三、教学重点:记叙要有重点有序。
四、教学难点:写出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
五、教具准备:小黑板六、教学时间:两课时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了解书信的格式。
2.懂得具体、生动地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光、风俗。
二、教学过程:一)例文引路1. 学生默读信的内容,思考:王磊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写了什么,内容吸引人吗?为什么?2.分小组交流回答小结:作者写出了自己家乡的特色,重点选了两个与众不同的方面来写因此写得生动具体,很吸引人。
二)明确本次作文要求三)启发交流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独具特色之处吗?你准备选拿一个或者两个方面来介绍呢学生讨论交流,学习例文介绍具体生动。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学生练习习作二、教学过程:练写习作提纲二。
生习作师巡视三、教后小记:小学语文作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适应中考要求,加快记叙文写作速度,提高写作效率。
2、通过榜样指导,以画构思图的形式,进行“童年”系列快速构思,并借助有关图形,理清思路,快速连缀成文。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时间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本次作文指导目标用“你较喜欢的哪一个人生阶段”、“为什么”导入新课,激发写作兴趣。
二、“童年”系列快速构思法指导。
(1)教师板书示意图框架,学生思考回忆,注入有关信息点:画图形式:a、将“童年”定为中心,分别画出“时间”“地点”“人”“事”“物”“景”“形式”各线b、学生联想、回忆、筛选,优化后注入有关信息点,完成构思图。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小学作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般老师都会课前准备教学设计,下面是关于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篇11.教学要求1.1 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认识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三种方法。
1.2 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具体、写真实。
1.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三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用词准确。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运用三种方法:内心独白法,抓住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动作暗示法,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景物衬托法,周围环境。
用词准确,真实具体的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3.教学难点3.1 在学习内心独白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内心独白就是人物在内心对自己或对他人要说的话。
3.2 指导学生恰当的处理好内心独白法,动作暗示法,景物衬托法三者的关系。
4.教具准备4.1 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
4.2 课件。
4.3 对创设情景时表演的学生作以适当的指导。
5.教学过程5.1 认识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
5.1.1 板书: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5.1.2 提问: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回答。
5.1.3 教师归纳: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隐藏在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
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要学会怎样把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
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准确的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好吗?5.2 学习内心独白法5.2.1 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遇到一些事物,会产生这样、哪样的想法、情绪、感受。
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活动。
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样东西,请同学们注意。
出示礼品盒问:"你们都想到些什么?"要求学生及时回答后,教师归纳: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说了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的,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独白。
小学生作文教案(多篇)

小学生作文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作文的基本概念与要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定义与分类。
2. 掌握作文的基本要求,如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准确等。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定义与分类。
2. 作文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定义与分类,阐述作文的基本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优秀作文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作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作文的本质。
2. 介绍作文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作文。
3. 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加深理解。
五、课后作业:2. 选取一个作文题目,尝试按照所学要求进行写作。
第二章:审题与立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与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立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审题的方法与技巧。
2. 立意的原则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审题的方法与技巧,阐述立意的原则与方法。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审题与立意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讲解审题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
2. 阐述立意的原则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立意的能力。
3.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五、课后作业:2. 选取一个作文题目,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审题与立意。
第三章: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素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素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素材的概念与重要性。
2. 素材的积累方法与技巧。
3. 素材的运用原则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素材的概念与重要性,阐述素材的积累方法与技巧。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素材的积累与运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讲解素材的概念与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素材在写作中的作用。
2. 阐述素材的积累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
3. 讲解素材的运用原则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素材。
小学生作文教案范文(3篇)

小学生作文教案范文(3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学校生作文教案范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学校生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同学讲人物故事,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和交际力量。
2.叙述者要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事来讲,要讲得详细生动。
听众听时要仔细,听后有不清晰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
3.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预备:组织同学开展阅读人物故事的活动课时支配: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流程:课前预备:组织同学开展阅读人物故事活动一、引入同学们爱听故事吗?我们今日就来开一个故事会。
二、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这次我们讲什么故事呢?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在我们看的电影、电视里,有一些人物形象始终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今日的故事会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人物故事。
看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听后有不清晰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
三、讲故事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他的什么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自己说给自己听,再在小组内沟通。
各小组推举一二名同学在全班沟通四、评比故事大王评评: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五、总结:要想故事讲得生动详细,要留意哪些方面?第2篇: 学校生作文教案作文指导课教案教案--写景的方法与技巧一、学习目标(一) 在听闻读写中培育同学的写作力量(二) 培育同学的审美意识,参加意识教学难点:培育同学的写景力量教学重点:归纳写景的技巧与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二、合作探究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之中。
小学语文《习作》教案[五篇范例]
![小学语文《习作》教案[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13bc35a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5.png)
小学语文《习作》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小学语文《习作》教案小学语文《习作》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习作》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习作》教案1教材分析:这次习作要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
介绍要生动、具体。
教学目标:1、根据例文,对照“习作要点讨论”,了解写作方法及要求。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介绍自己的家乡3、熟悉写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点:记叙要有重点有序。
教学难点:写出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了解书信的格式。
2、懂得具体、生动地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光、风俗。
教学过程:一、例文引路1、学生默读信的内容,思考:王磊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写了什么,内容吸引人吗?为什么?2、分小组交流回答小结:作者写出了自己家乡的特色,重点选了两个与众不同的方面来写……因此写得生动具体,很吸引人。
二、明确本次作文要求三、启发交流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独具特色之处吗?你准备选拿一个或者两个方面来介绍呢学生讨论交流,学习例文介绍具体生动。
小学语文《习作》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汉字,写一习作,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字迹工整。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最喜欢的汉字教学难点: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教具:两同类佳作教学方法:筛选、感悟、读、议、写相结合教学流程:一、课前: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千多个汉字,在这些汉字中,如果要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你会选哪一个?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习作3”,来写一写你最喜欢的汉字。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解题三、习作构思1、学生再次读题目,进一步明确目标。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6篇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6篇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这次习作,让我们来向别人介绍自己。
可以说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总之,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
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
还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
二、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拓展思路,使每个学生有的写,乐于表达,并掌握自我介绍的方法及技巧。
2、使学生知道抓住特点,用事例、不拘形式地介绍自己,要说真话,吐真情,能巧妙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及相关特点。
3、引导学生懂得作文要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就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中想说的话。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1、创境导入(1)师:同学们,这节课,教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快乐星球!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乘坐“星球快车”出发!(2)师: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
(展示“快乐星球”图片)——这就是“快乐星球”,美吗?2、欣赏情境(1)师:快乐星球上有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小导游的介绍吧!(2)播放多媒体课件(童声介绍快乐星球的情况)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座座神奇的建筑,那是艺术馆、体育馆、美食城、图书馆、电脑城、动物园、科技馆、敬老院??3、激发欲望师:同学们想到这里学习、生活、工作吗?正好,快乐星球上正要招聘一批“快乐天使”。
有什么要求呢?我们先来看看招聘启事吧。
(二)视频说话,明确要求1、了解招聘要求(明确习作要求)。
招聘启事快乐星球上新建了许多神奇的场馆,有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电脑城。
每个场馆急需聘请一批“快乐天使”。
请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
写好一份自我介绍,前来应聘。
(1)指名读。
(2)同学们,要招聘什么?有什么要求?指名说。
2、简介自己的基本情况。
用三言两语对自己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即用简短、清楚的语言把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在哪里上学写出来,使人对你印象深刻,语言要活泼,写法灵活多样,突出自己的特点。
小学生作文教案(多篇)

小学生作文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2. 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方法。
3. 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明确作文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2. 讲解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如:引言、、结尾。
3. 教授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方法,如:观察细节、运用修辞手法。
4. 进行作文练习,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完成情况。
2. 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程度。
3. 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注重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目标1. 教授作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条理性和连贯性。
七、教学内容1. 作文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2. 运用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的方法。
3. 写作条理性和连贯性的培养。
八、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展示优秀作文开头、中间和结尾的例子。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掌握运用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的技巧。
3. 反馈法: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教师提供反馈,指导写作改进。
九、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强调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2. 示范优秀作文开头、中间和结尾的例子,讲解写作技巧。
3. 教授如何运用具体事例表达情感,如:描述细节、使用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大全作文教学设计:发现1.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1.学生材料选择空间的拓展。
2.写法的指导。
一.指导“写什么”1.从动物身上发现。
1)出现图片:小猫上树A你发现了什么?B等爬完树,你会发现小猫的肉垫、爪子、毛等等都有了变化,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2)出现不起名组图:小猫斗大猫小猫洗爪子猫睡觉大猫妈妈的母爱A现在你又从猫的身上发现了什么?由学生任意挑选说自己的发现,并简单地进行叙述。
1)导入身边动物。
A猫的身上的发现是这样的多,其实狗的身上的发现更多,我们同学家里养过狗吗?你亲戚家里有人养过狗吗?你曾经发现过狗的什么?B还有别的动物吗?2.从身边发现。
1)出现图片:一个躲在门里的小女孩A这个人是谁啊?会不会是你?你发现了什么?2)出现图片:妈妈和爸爸在地里割稻你发现什么变了?3)导入生活。
啊,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你瞧,就算是一个事情我们就有三个发现,你们看,发现什么?4)小结:发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地方,啊,抬头就有发现,低头也有发现,回到家里,妈妈的眼神,爸爸的问候都是发现,发现太多了,把你所能发现的填在纸上:3.交流发现的材料。
1)把你的发现与小组的同学分享。
2)挑你最能说的一个告诉同桌。
1.提问指导法。
1)学生上讲台回答同学提问。
谁愿意到讲台前来跟大伙交流交流吗?A朗读题目后学生提问,讲台上的学生回答。
引导:你觉得他回答得不够清楚,你可以要求他说得更清楚。
B朗读题目后,猜同学会提问些什么,并把自己猜的问题回答。
2.范文指导法。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这里也有四位同学有自己的发现:出现范文题目:《我发现“牛皮癣”的来历》《我发现当家的权力变了》《我发现妹妹咬人的秘密》《我发现路是这样走出来的》按学生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爱看的作文来看。
1)向范文提问。
选择范文后,教师要求,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如果你们想知道问题,作者能在作文总告诉你们,那么作者的作文就是好作文。
2)朗读范文,并让提问的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作者有没有告诉你。
3)猜范文的内容。
选择第二则范文,教师要求学生猜作者写了什么?4)范文朗读,并让学生自己回答猜中了没有。
5)小结提问:为什么作者写的,你们都猜得到,而你们想知道的内容,作者也似乎心有灵犀一般都写了,你们写作有什么秘诀没有?导出作文秘诀:作文就是写你自己想写的,写别人想知道的。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写作。
2.部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个别指导。
指导方法A:看了你这个题目,老师很想知道1???2???3???指导方法B:你猜猜,老师看了你这个题目最想知道什么?3.学生习作,音乐。
1.引导评价的方法。
1)既然写作文有秘诀,那么我们评价作文是不是也有秘诀?2)评价秘诀:看作文中是不是解决了我们想知道的,看是不是作者有必要写的。
2.学生上讲台读作文。
1)评价优点:哪些问题解决了?2)还存在什么问题?3)有什么建议?3.欣赏。
1)学生中的优秀作文。
2)配乐朗读范文《我发现爸爸其实很爱我》。
4.总结。
发现无处不在,生活中有写发现叫我们落泪。
发现其实不难,记住两句话: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
本方案设计有两大特点:1.从学生情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搜索材料的欲望,从而入手身边的人事,选材水到渠成。
2.指导学生写作返朴归真,“给题目提问题”——最简单的指导方法往往最有效,因为它给学生的指导方向性很明确,没有因为添加了很多的人为因素而使指导变得扑簌迷离。
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的真谛:写自己想写的=别人最想知道的。
作文教学设计:吃设计理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取材,讲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提倡个性化自由表达。
而且,对于作文的评价,注重合作评价、生生互动,使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既增进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提高学生写作及赏析文章的能力。
1、能以“吃”为话题,写一个作文片段。
2、增进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及赏析文章的能力。
3、在说话写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
所用时间:60分钟所教年级:六年级1、参与游戏:“IQ无限”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吗?那一定熟悉其中的节目“IQ无限”吧?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做“IQ无限”的游戏。
好不好?请看第一题:肯德基、百服宁、哑巴亏、受惊闭门羹、兜着走、洋葱、官司苦、考试零分、长一智、消灭2、小结引出话题:“吃”师:三个不同的题目,它们的答案都是“吃”。
可见,关于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吃”的话题。
1、说说吃东西的经历。
介绍自己最爱吃的东西师:OK!各位同学,说到“吃”,你的第一感觉是写什么?看来“民以食为天”这话一点不假,我每当看到这个字,首先想到的也就是有什么好吃的。
我们不妨先来介绍介绍自己最爱吃什么。
别急,还得同时讲讲你为什么爱吃? *学生说,教师点拨:你能说说吃**的一次经历吗?谈谈想吃却没有吃的经历师:能吃到自己最爱吃的东西当然是幸福的。
从大家脸上洋溢的微笑足能说明这一点。
不过,人总有遗憾的时候,不知我们同学有没有碰到想吃什么却吃不到的事?*学生说,教师点拨:你当时的感受怎样?说说不得不吃的经历师:想吃没有吃是遗憾的,那你有没有不想吃却不得不吃的时候呢?*学生说,教师点拨:对于这次吃,你有什么想法?介绍其他关于自己吃东西的经历师:关于自己吃东西的经历,你还有想说的吗?*学生说,教师适当点拨归类并板书:如“意想不到的吃”、“抢着吃”、“尴尬的吃”、“吃坏了”??*教师适时讲述自己吃的经历,提升学生的情感与认识。
说说别人吃某样东西时的情景师:不愧是吃的,我们的印象都那么深刻。
不过,我们可别光顾着自己吃,也得留意留意别人是怎么吃的。
谁能说说别人吃某样东西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景?*学生说别人吃某样东西时的情景。
附:教师同步点拨2、关于“吃”还可以写些什么师:谈到吃东西,我们说得都是那么津津有味。
不过,关于写“吃”的内容,除了写吃某样东西以外,还有其它可写的吗?*学生讲其它关于吃的内容。
附:教师同步点拨“吃里爬外”:你知道“吃里爬外”的意思吗?能用这个词编个小故事吗?“吃哑巴亏”、“吃亏”:你吃过亏吗?能不能说来听听?当时你的感受如何?现在感觉怎样?可不能一直耿耿于怀,伤了身体可亏上加亏了!“吃一堑,长一智”:明白它的意思吧?什么意思?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你说一说,让我们也长一智。
“吃惊”:有什么让你吃惊的事吗?感觉是够惊的。
“吃苦”:你吃过苦吗?为了什么而吃的苦?结果怎样?看来这次苦吃得还值得。
“吃不了,兜着走”:吃不了,还兜着走,是好事吧?其实它是说“出了问题,要承担一切后果。
”没我们想的那么美,不过这该是我们做人应有的品德吧?有没有同学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承担应有的责任是值得表扬的!下棋时的“吃”:“吃棋子”,是位下棋爱好者。
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自己下棋时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吃”吗?师:瞧,关于“吃”的话题,我们又有了那么多可写的材料。
同学们,可以动手写了吧?那好,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写一个有关“吃”的片段。
开始吧!*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回了解并适时指导。
师:文章已经写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在四人小组里互相欣赏欣赏,可以帮助批改和写上评语。
同时推荐好一位同学的文章,等会儿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知道怎么做了吗?行动吧!*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互相欣赏文章,并做好推荐准备。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
师:好!哪组愿意把文章推荐给大家?*小组推荐文章,班内同学听后谈谈自己的观点 *教师小结,结束本课师:我们共同赏析了这些精彩的片段以后,相信每位同学对自己的写作题材又有了新的灵感,请大家课后对自己的片段再做进一步修改,并把它进行扩充,写成一篇文章。
1、引入游戏,激发活力。
课堂开始,让学生参与“IQ 无限”的游戏,游戏题目均与“吃”有关,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了课堂的活力,又巧妙地扩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2、师生同位,升华情感。
在学生讲述“吃”的经历的时候,教师也适时介绍自己“吃”的事情,与学生平起平坐,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而且,学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发展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了正确的生活态度。
3、合作评价,生生互动。
作文完成后,学生先在四人小组里互相欣赏文章,并做好推荐准备。
然后班内交流,被推荐者朗读自己所写的文章,组内其余成员讲述推荐理由,班内同学听后谈谈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点拨。
这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注重合作评价、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
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
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
还可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
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也不讨厌了。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现清楚地告诉别人。
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
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
从是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议。
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
然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
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