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辽宁公司企业管理工作纪实
红塔集团党委关于开展“立足岗位,争创一流,我为玉溪庄园建新功”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

- 1 -红塔烟党“2011”36号红塔集团党委关于开展“立足岗位,争创一流,我为玉溪庄园建新功”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集团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在‚玉溪(庄园)‛成功上市之际,为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做好‚玉溪‛品牌高端突破的系统工程,坚决打好‚5211‛品牌发展‚攻坚战‛,为集团‚十二五‛品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力量,经集团党委研究,决定在集团范围内开展‚立足岗位,争创一流,我为玉溪庄园建新功‛主题实践活动,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活动目的和内容开展‚立足岗位,争创一流,我为玉溪庄园建新功‛主题实践活动是落实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提出的‚重在高端突破、重在持续创新、重在加强宣传、重在夯实基础‛要求的具体举措,是集团实现‚5211‛品牌发展战略目标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广大干部职工自我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行为体现。
集团党委号召,要通过开展‚立足岗位,争创一流,我为玉溪庄园建新功‛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全员营销理念,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创新业绩,为集团全面实施‚十二五‛品牌发展规划,打好‚玉溪(庄园)‛高端突破攻坚战再立新功。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立足岗位,争创一流,我为玉溪庄园建新功‛主题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集团党委决定成立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施永超副组长:曹航成员:卢正荣、陈俊松、王敏慧、吕坚、张学忠杨慧、姬利生、张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集团党委工作部,负责活动的统筹安排和总结。
三、活动形式各厂、各中心及各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业务特点,要精心设- 2 -计活动载体,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内容,充分调动起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营造全员营销的氛围,增强学习能力,提升业务技能,形成你追我赶,奋发有为,争创一流,争做贡献的良好局面,推动‚玉溪(庄园)‛由‚思‛到‚行‛的转化,把对‚玉溪(庄园)‛的思想热情有效转化为积极的工作行动。
构建企业“晒”文化——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提升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纪实

构建企业“晒”文化——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提升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纪实作者:王宏哲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6期文/王宏哲?图/红塔集团2017年9月,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信息平台上线,标志着红塔集团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截至2020年5月,该平台已正式运行两年多了。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红塔集团将业务工作“晒”出来的氛围愈发浓厚,“晒”文化在集团内部逐渐形成。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筑牢办事公开基石措施未动,制度先行。
2016年初,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了《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印发三个保障机制文件的通知》,对烟草行业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做出了新的指导和要求。
在新的背景下,红塔集团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做出新的调整。
红塔集团深入解读国家烟草专卖局文件精神,并结合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对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将众多繁杂的相关管理办法重新进行了分类、梳理、细化、整合,制定了统一的《红塔集团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实施办法》,并纳入集团管理标准体系,以管理标准的形式正式下发并严格执行。
《红塔集团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实施办法》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原则,以全面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五公开”)为核心,包含办事公开机构和职责、工作原则、五类具体事项公开内容、公开渠道、公开程序、《公开目录》的管理、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信息平台运作管理、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信息联络员管理、评议监督和考核、再监督和问责等各项内容。
该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将监督、检查和考核落到实处,为集团各单位(部门)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以《公开目录》为抓手构建公开框架清单为骨,明细为筋。
以《公开目录》为依据搭建主体架构,才能让公开工作主线明确、脉络清晰。
《公开目录》包含清单、明细两张表格,清单是汇总公开内容各类项目的详细清单,其作用主要是用来明确公开具体事项的类别、内容,责任部门等。
以精益成事,以精益树人--红塔集团推进精益管理工作纪实

以精益成事,以精益树人--红塔集团推进精益管理工作纪实左可【期刊名称】《企业管理》【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4页(P96-99)【关键词】精益管理;问题管理;红塔集团【作者】左可【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精益管理像一股新鲜血液注入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亦像一缕春风吹进每个员工心里。
经过接纳、吸收和改善,精益管理已经渗入红塔集团的各项管理业务,并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
面对中国烟草行业“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四大难题和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两统一、两整合”改革的深入推进,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基础管理转型升级,将生产系统的成功实践,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上下合力,不断完善精益管理的体系建设,使精益管理日益成为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方式。
“精益管理对于红塔来说是一种传承和深化。
”红塔集团经济运行部负责人说。
实际上,红塔集团开展精益管理,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管理基础——红塔集团是烟草行业较早开展精细化、卓越绩效管理的企业。
无论是2007年“内部精细化管理”、2009年开展的“六个精细化管理”,还是2011年开展“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以及2012年的“精益生产”,其本质都是“精益”。
多年探索实践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让红塔集团全面实施精益管理更有底气。
“我们必须要认清行业和云南中烟深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加快职能的转型调整,把工作重心转向内部管理,花大力气解决好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精益求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持续增强竞争发展的内生动力。
”红塔集团经济运行部负责人表示。
随着工作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和干部职工对精益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身处“两统一、两整合”进程中的红塔集团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也愈加清晰:聚焦于生产运营中心、质量控制中心、成本控制中心“三个中心”建设,明确了集团“严格规范、精益管理、现代制造、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重点强化快速响应市场能力、质量保证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系统发展能力“四个能力”体系建设,形成支撑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系。
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

亿元 。
公 司依托红 塔集 团 的国家级 技术研发 中心 , 采用 多项 最新科技
豢 成果 , 聚 国 内外 多位知 名专 家之 力 , 潜 心 研 究 、 反 复实验 , 开 发 出 “ 人 民 大会 堂 ” ( 本香 ) 新 品 , 同时实现 了 “ 人 民大会 堂 ” 系列 产 品质 量 的全 面提 升 。 目前 , “ 人 民 大会 堂 ” 已 成为 全 国卷 烟 知名 品
牌 , 在 消费者心 中享有 很 高声誉 , 成 为辽 宁省 的一 张名 片 。
长期 以来 , 红 塔辽 宁公 司积极参与各项 社会公 益活动 , 为家乡
的文 明建设 做 出 了 自己 的努力 , 逐 渐形 成 了 负责任 、 有 爱心 的企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 民形 象 。
震纛隧
麓麟麓麓黼攀纛 攀≥
蓊鬻震 ?#
。i
;
。 0 。毫黛瓣峻懑鍪
_嬲
跨 五 黪 妇
;。
。
缀 麟熬缓隧 然
熏
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
红 塔辽 宁烟草有 限责任公 司成立
于200
3 年12 月2 2
日 ,
由云 南红
塔集 团和辽 宁省 烟草公 司共 同出资组 建 , 下 辖沈 阳和 营 口 两 个 卷烟
厂 。 4 年来 , 公 司实现 了平稳 过渡 、 持续发 展 , 2 0 0 7 年实现税 N 2 1
小班组迸发大能量——红塔集团班组建设纪实(下)

: [人先锋 号 表彰 大 会 上 ,红 塔 集 团楚 展 的 “ 雏 鹰 ”青 年 人才 培 养计 划 , 为
师 傅 ,签 订 “ 师带 徒 ” 协议 ,明 确 培
随 着 全 业 务竞 争 的到 来 ,企 业管 雄 卷烟 厂‘ 卷 包车 间生 产丙班 荣 获 “ 全 青 年 员工 选定 素 质 优 良 、经 验 丰富 重心 F移 是 发展 的必 然趋 势 ,加强 围 f 人先 锋 号”称 号. .
班组进发大能量
一
红 塔集 团班 组建设 纪 实 ( 下)
徐 云 松 图 / 红 塔 集 团 供 稿
/ 攸莉
以小 大 一窥全貌 。 班 组 是 企业 的 最 小细 胞 ,是 企业 没 中的 几个片段 , 切工 作 的 落脚 点 。班 组 建设 是 企业 化落 地 、员 工队伍 塑 造 、战 略 执 行 位、 管理 向精细 化发展的重 要基础 ,
组 建 设 已成 为提 高 企、 核心 竞 争 力
这 份荣 誉 的 取得 .依 靠 的 是班 组 养 目标 、内容 、时 间 节 点 、考核 方式
霞嘎 途 径 。红 塔集 团住 此过 程 中通 全 俸成 员的共 同 努 力,依靠 的 是班 组 的 方 法 ,推动 培 养 “ ・ 岗 多能 ” 的青
使/ J 、 班 组 住 业 发展 [ 1 1 发挥了 “ 大
”
、
激『 万 J j 一 线 班 ,立 足岗位 学技 术 、提 素顷的学 的 合格 操 作 T 。同时 ,
。
记 者 撷取 J 塔 集 团班 组 建
J 氛 浓厚 , 以实际 行动 力行精 益收善 、 伯: 技能 人 才不 断 成长 .
断 加 强班 组 建没 .做 活班 组 建 没 史 } 菁的 汗 水 、求 史 的严 谨 和 创新 年 人才 目标 实现 翰 火文 章 ,提 升班 组 凝 聚 力和 战 _ J 考的智 慧 。 住楚雄 卷
企业信用报告_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

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
基础版企业信用报告
目录
一、企业背景 .........................................................................................................................................................5 1.1 工商信息 ......................................................................................................................................................5 1.2 分支机构 .....................................................................................................................5 1.3 变更记录 ......................................................................................................................................................5 1.4 主要人员 ......................................................................................................................................................9 1.5 联系方式 ......................................................................................................................................................9
“管理强企”重在建设——红辽公司关于管理上水平的实践与思考

管理思想建设勾画了点睛之笔。
高 水平 的企 业管 理 , 定 要 有高 屋 建瓴 的管 理思 想 。 ~ 红塔
辽宁公司确定 以“ 诚信 、 创造 、 康” 健 为企业理念 , 有序 、 以“ 有
为、 情 ” 管理 理 念 。 国 家局 提 出 的 “ 有 为 与 严格 规 范 、 有 效 率 、 富 充 满活 力 ” 一脉 相 承 又有 所 建 树 。 既 管 理要 遵 循 规范 原 则 。 范 不 仅需 要 严 格 的制 度 , 需 要 规 更 高度 的 自觉 、 自律 和诚 信 。 通 过建 设 科 学有 效 的 规章 制 度 , 不
加 强 管理 需要 准 确定 位 , 位 就 是 定大 目标 。 业 定 位体 定 企
想来 自企业领导对市场 环境 、 政策环境 、 行业背景 、 企业定位
的综 合分 析 和 判 断 , 中体 现企 业 的 价值 取 向 和企 业 特 色 。 集 国 家 烟 草专 卖 局 ( 司 ) 出 , 公 提 建设 “ 严格 规 范 , 有效 率 , 富 充满 活 力 ” 中国 烟 草 , 的 为烟 草 行 业 发 展 指 明 了方 向 , 为烟 草 企 业 也
化 为全体员工的 自觉行动 , 要鼓励创造精神 , 通过加强机 制建 设激励员工奋发有 为。 在规范的基础上实现 “ 有为”使企 业和 ,
员 工保 持 “ 满腔 热 情 、 有 激 情 、 富 充满 智 慧 , 力 创 新 ” 极 向 奋 积 上 的精 神状 态 。 管 理要 着 眼 培 养活 力 。 业 必 须 坚持 以人 为本 , 员工 更 企 把
理 的重 要 目标 , 把 “ 有 效 率 ” 企 业 管 理 者 的 主 观 意 愿 转 要 富 从
管理 、 营销管理等八项 目标 , 通过几年不懈努力。 抓纲带 目, 纲 举目张 , 提升 了重点方面的管理水平, 拉动了公司管理进步。
红辽公司李美亮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探讨——红辽公司李美亮伴随着全球第五次企业重组浪潮的此起彼伏,我国烟草企业重组也高潮迭起。
早在9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就提出陆续对规模小的工业企业清理整顿的政策,直到03年烟草行业实行工商分离改革,成为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突破口,并以此推动工业企业的进一步整合,提升行业的整体实力。
同年12月沈阳、营口两家烟厂加入红塔集团,并成功组建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这是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更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
然而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思想,并着重培养工人阶级的思想观念、学习能力、注重细节、创新能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
一、观念决定行动红塔辽宁公司李总经理曾经说过“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将该舍的舍弃之后,方能得。
”这句话告诫我们:虽然我们自己的一些老品牌经营了很多年,几代人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这些老品牌已不能适应当今发展,我们要敢于砸破坛坛罐罐,不能有太多怀旧的情绪。
这是在辽宁做“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的需要,而联合、重组就使做大“人民大会堂”品牌,做好辽宁烟草事业的发展策略真正落到了实处。
红塔辽宁公司的成立,应该说是强强联合、平等合作,是一种共创发展新天地的优势互补。
红塔集团是中国烟草的排头兵。
2003年实现税利140亿元,在全国36个名优品牌中,红塔就占了5个,仅“红塔山”一个品牌的价值就高达460亿元。
红塔拥有雄厚的资金、丰富的原料、先进的技术,必将带动红塔辽宁公司的发展。
随着红塔辽宁公司的成功组建,随着企业十五技改序幕拉开,我们每一名员工不断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由被动适应企业发展转变为主动推动企业发展。
在企业改制、重组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企业改制、重组,并以此为发展契机,努力完善自我,塑造自我,超越自我。
二、学习决定命运管理学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由长短不一的木板拼装而成的木桶,其盛水量由最短的那块决定,其他木板再长也无济于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塔辽宁公司企业管理工作纪实“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得到红塔集团、中烟实业、国家局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要不等不靠,要依托红塔做精做优,而不是依赖红塔,我们要成为红塔成长发展的重要助力而不是包袱。
”——李徳贤总经理解读姜成康局长讲话谈红辽公司企业管理工作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成为红塔成长发展的重要助力——这是红辽公司立足行业新阶段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基于自身实际特点和需求所制定的发展道路。
要走好这条路,关键就要提升合作生产水平、全面加强基础管理。
回望来路,红辽公司也正是在用自己的行动一步步地践行……融合——融的是心,合的是品牌,提升的是企业发展的能力“内化与心,外化于行”,这是红辽公司的文化宣贯理念,用它来形容红辽公司的合作生产之路同样生动,形象。
2004年红辽公司确定“尊重过去,求同存异;放眼长远,互谅互信;携手同心,共谋发展”的原则,提出“做大红塔、做强红塔辽宁公司、做好辽宁烟草”的工作指导思想。
2005年企业要求把思想统一到“做大红塔集团、做好红辽公司,服务辽宁烟草”这个大目标上来。
2006年确立“做稳红梅,做大红塔山,做精人民大会堂”的品牌发展思路。
2007年提出“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建设红塔集团跨省重组标志性企业”的目标。
2009年形成了“融入红塔做大做强,依托红塔做精做优”的发展思路,坚持建设跨省重组标志性企业的目标,坚持建设管理强企的发展特色。
同年红塔集团技术、营销中心东北分中心挂牌,这是公司与集团高度融合的标志性成果,是深化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创新。
2010年公司制定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两个翻一番”的经营目标和“四高一强”的建设目标,以企业管理水平比较高为核心动力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幸福指数、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从“主动融入”的顺势而为,到“四高一强”睿智而又充满人性的发展理念,红辽公司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形成了“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实现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011年4月国家局领导来红辽调研,认为红辽公司是行业“合作典范,堪称楷模”。
对于红辽人来说,产品整合不只是生产牌号的变化,更是技术、工艺、设备管理、营销水平提升的一次难得契机。
在品牌输入的同时,企业不断吸纳红塔先进的技术工艺标准、设备管理模式和生产管理理念。
全体员工主动求变,立足岗位,不断创新,合作生产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通过技术研发优化了企业本地生产的集团品牌配方,降低了原料成本,缓解了原料保障压力。
在2011年下半年国家局卷烟产品质量抽检中,“玉溪(人民大会堂本香)”获得综合得分第八名、“玉溪(软红人民大会堂)”获得感官评吸质量得分第八名。
一系列变化与成果,不断见证了红辽公司从人心的融合到品牌的整合,再到最终企业发展动力的形成与裂变,红辽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烟草企业合作发展道路的含义。
改变——改是契机、变才有突破!从2003年沈阳烟厂制丝线改造到2007年营烟“十五”后期技改实现“红塔山(软经典)”本地制丝,再到2010年投资12.3亿元的沈阳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动工,几年来,三次技术改造显著提升了红辽公司制丝线设备工艺水平。
在卷包设备的更新改造上,红辽公司同样下足了力气。
八年来累计投资31,157万元,更新行业主力机型卷接装和滤棒成型设备。
投资1.23亿元新建了4.8万平方米营口烟叶仓储库和2.88万平方米辽东原料仓储库,实现了原料储备全部入库,仓储环境、仓储能力、提质降耗全面改善。
然而,改只是契机,变才有突破!企业充分认识到,持续发展不仅靠硬实力,还要有软实力。
每一次技改,公司领导班子都着重强调要在提升硬件装备水平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技术、工艺水平做保障,这样才能“软”、“硬”匹配,实现真正的蜕变。
几年间,企业无数次调派技术、管理人员和车间生产骨干到红塔集团和行业先进企业交流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横下一条心,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学!”这是营烟技改时制丝车间维修工郭重阳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同样代表了那时很多营烟一线工人的心声。
每当厂里聘请老师来讲解新设备的操作方法时,工人们都会不顾工作的劳累,轮班学习。
从设备基础操作、参数识别到故障排除,他们都一一牢记下来,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
有些老工人没有英语基础,看不懂设备语言,就在家里向儿女请教,从最基础的英文字母学起,把孩子的电子词典带到单位,逐一翻译设备操作要领并认真做好笔记……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在每个员工的心中自然形成。
提升员工素质,还要从培养榜样入手。
几年来,公司培养了两位全国烟草技术能手,一个高级技师,一大批技术骨干力量,并通过技能竞赛、师傅带徒弟等活动,调动全体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我带了两个徒弟,作为师傅,我要把全部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沈烟卷包车间大修组组长白尚志如是说,“年轻人聪明、有文化,学东西快,我相信以我们现在注年轻技术重培养人才氛围,不久的将来企业就会有更大的改改观。
”行已至,心所向,蜕变就在眼前!摸高——摸的是高度,抓的是关键,要的是基础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贯标、对标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两大抓手。
贯彻先进的管理标准,对照先进的标杆,这就如同是在摸高。
但对红辽公司而言,光摸到还不够,还要有着力点,要抓住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抓住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重点指标,抓住体现企业特色的可控指标,以点带面,重点攻关,从而推进基础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2007年公司提出精细化管理;2009年提出以对标为契机,以事件为抓手,以创新为手段,建设管理强企的发展理念;2010年提出以对标为契机,以贯标为手段,以创建优秀卷烟工厂为目标,扎扎实实抓好管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抓细节,抓目标,抓制度建设,抓执行力;2011年提出要立足公司实际,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突出特色,抓出亮点,用三年时间初步实现建设管理强企的目标;2012年提出要把对标、贯标和创建活动与行业开展的“管理创一流”活动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着力推进,进而以点带面,实现基础管理全面进步。
2005、2007、2010年,红辽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分别整体通过认证审核。
到2011年底,已建立各部门和岗位职责说明书,以及810个文件制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件制度体系。
几年来,红辽公司在对标工作方面扎实开展,进步指标逐年提升,成本费用指标逐年下降,效率指标明显提升,各项指标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缩小了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2009年公司41项对标指标中,同比进步指标19项;2010年44项对标指标中,同比进步指标23项;2011年44项对标指标中,同比进步指标28项。
在标杆的设定过程中,坚持采取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原则是红辽公司对标工作的一大特色。
公司每年确定5-7个对标目标集中突破,目标值的设定也是根据企业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迈进,努力缩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
成果——功到,成自然几年来,红辽公司取得专利授权7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卷烟工业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得1项。
公司参与的“卷烟生产能源消耗技术经济分析”科技项目通过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组织的验收。
《能源消耗的分析、研究和控制》项目获中烟实业2008年度科技项目二等奖。
《建立红塔辽宁公司绩效管理体系》项目获中烟实业2008年度科技项目三等奖。
公司QC成果50项,获国家优秀奖5项;国家局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烟实业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省质协一等奖12项、二等奖5项。
转化成专利4项。
公司连续9个季度因报送数据零差错获得国家局的通报表扬,连续2年获得红塔集团统计工作二等奖,1年获得红塔集团统计工作进步奖。
链接——公司经济运行部部长李军访谈说到未来红辽公司企业管理工作的安排,公司经济运行部部长李军心中早已有了完整的蓝图。
带着许多疑问,笔者采访了他。
记:在不久前的企业管理工作会上李德贤总经理提出了要通过企业管理水平比较高来带动其它的“三高一强”。
您能帮我们广大职工做一个具体的解释吗?李:这个问题很有意义。
李德贤总经理在这次企管会上给我们提出了三个设问,我相信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那就是“没有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比较高做保障,怎么实现管理水平比较高?没有比较高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怎么实现管理水平比较高?员工不愿意工作,工作中找不到快乐,怎么能算幸福指数比较高?没有创新能力怎么能实现管理水平比较高?”可见,其它“三高一强”的“根”都在“管理水平比较高”的这一“高”上,他们的果也都将结在这一“高”上。
做工作要抓主干,牵一发动即可全身。
我们只要抓好“管理水平比较高”这“一高”就能带动和促进其它“三高一强”的实现。
记:我们企管工作下一步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李:我认为就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这是个简单的逻辑,却也是份很艰巨的任务和责任。
我们就是要立足公司实际,突出特色,坚持“融入红塔做大做强,依托红塔做精做优”,以“四高一强”建设目标为引领,以“管理创一流”为主题,以“优化管理体系”为主线,以加强目标管理、标准化体系、信息化三个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为重点,以管理课题为主要活动载体,继续深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对标、贯标、创建优秀卷烟工厂四项活动,持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持续完善运行机制、持续推进管理整合,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支撑品牌发展,打造“合作典范企业”,实现卷烟上水平。
记:能说说公司2012年企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总体目标吗?李:2012年主要工作内容简单说就是“135”工作方案,既:以服务品牌培育为重点,以建设和完善目标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行标准化体系平台、建设和应用信息化平台这三个平台建设为基础,重点抓好生产管理、对标工作、创建活动、现场管理、创新管理五项工作。
对于红辽公司企管工作的总体目标,我认为可以用五个一流来概括,也就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要达到一流的基础管理、一流的目标管理、一流的体系建设、一流的创新机制、一流的管理团队。
2012年,我们将成立“管理创一流”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宣传培训,积极营造氛围。
征集全体员工对“创一流”的合理化建议,集中群众智慧,推动基础管理。
同时,进行阶段总结,确保“创一流”活动按计划高质量实施。
我相信,在公司经营班子睿智的指引下,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一条正确的,符合红辽公司发展实际,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特色之路。
只要坚定信心,扎实推进,我们未来的前景一定无限光明。
(周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