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

合集下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南美白对虾是目前国内养殖规模较大的一种虾类,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白斑病(WSSV)白斑病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病虫体内有大量的病毒颗粒,造成虾体呈现出白色或透明的斑块,虾体表面也会出现黏液。

白斑病可导致虾的生长迟缓、死亡率升高等问题。

防治措施:1. 做好防疫工作,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虾苗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

2.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符合虾的生长要求。

3. 控制水质温度和盐度,因为白斑病对温度和盐度都有一定的敏感性。

保持水温在29-32摄氏度,盐度维持在25-30ppt。

4. 推荐使用对斑病抵抗力较强的虾种,选购优质的南美白对虾种苗,提高养殖的稳定性。

二、黄头病(YHV)黄头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黄头病毒引起。

患病虾体表现为头部呈现明显的黄色,食欲减退,虾体弱,易感染其他病害。

防治措施:1. 加强池塘水质管理,确保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池底淤泥及池壁的附着物,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做好虾苗的养殖环境,提高虾苗的免疫力。

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

3. 增加虾类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增加虾体的免疫力,提高抗黄头病的能力。

4.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烂鳃病(EMS)烂鳃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对虾病害,主要是由细菌引起。

疾病主要表现为虾的鳃部组织严重坏死,导致虾的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甚至死亡。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病、黄头病和烂鳃病等。

养殖户可以通过加强防疫工作、合理管理水质和提高虾体免疫力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害。

下面我将
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 溶血弧菌病
溶血弧菌病是一种严重感染对虾的疾病,主要通过对虾体表伤口和消化道感染。

主要
症状包括虾体变黑、虾体溃烂、虾壳变软等。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消毒养殖池,保持水质清洁,提高水质环境,定期投放预防性抗生素等。

2. 软体动物病
软体动物病是一种常见的对虾病害,主要是因为水质脏污、饲料无菌性差等原因引起。

对虾感染软体动物病后,会出现肢节变形、虾足脱皮、虾体畸形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加
强饲料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养殖池内废弃物,维持适宜的水质环境等。

3. 白点病
白点病是由于养殖池水温度过高、水质污染、投喂过量等原因引起的。

感染白点病的
对虾体表会出现白色斑点,食欲减退,虾体浑浊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控制养殖池水温度,加强水质管理,规范投喂量,及时清理养殖池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溶血弧菌病、软体动物病、白点病、霍乱病和传
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等。

养殖户可以通过控制养殖池水质,加强饲料管理,定期检测病害等
方式,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对虾的健康生长。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

下面将介
绍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白斑病
白斑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主要症状是虾体表出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
并且虾体活动能力减弱。

白斑病的感染主要通过病菌侵入虾体而引起,病原菌主要为白斑
杆菌。

防治措施:
1. 控制养殖水体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2. 治疗感染病虾,通常采用浸泡药物相结合的方法,选用抗生素类药物如磺胺类、
四环素类等进行治疗。

3. 对养殖池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存活。

四、氧毒
氧毒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主要症状是虾体呈现麻痹、翻白和死亡等症状。

氧毒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养殖水体中溶氧过高导致。

防治措施:
1.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量,保持溶氧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2. 控制水体中的氧气供应,避免溶氧量过高。

3. 提供充足的防护措施,避免养殖水体受到直接阳光照射。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病、黄体病、霉菌病、氧毒和水霉病等。


对不同的病害,可以采取控制水质、隔离感染病虾、进行药物治疗等防治措施来减少病害
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第一篇: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近几年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已成为闽南河口地区主要养殖品种。

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虾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养殖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

要减少对虾疾病发生,必须注重养殖环境,提倡生态养殖。

加强养殖管理,运用有益活菌调控养殖水环境,为对虾创造良好、稳定生长环境;结合基层指导养殖生产体会,就南美白对虾病害综合防治措施谈几点观点,与养殖同行共同交流。

一、放养体质健壮,营养基础好虾苗,控制合理养殖密度。

从目前养殖情况看,种苗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育苗单位不规范、育苗过程滥用抗生素、投喂饵料营养不全,造成虾苗出池时营养基础差、免疫力下降、下池后成活率低。

所以购苗时应选择体质健壮、大小均匀、反应灵敏、营养基础好、体长0.8cm以上虾苗。

视虾池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情况,放养密度控制在5~7万尾/亩为宜。

建议放养合法途径引进的国外无特定病毒SPF虾苗,由于近几年亲虾近亲繁育,种质明显退化,免疫抗病力普遍降低,从遗传选种的角度考虑,因此必须不断引种,选育适应力强、生长快、规格大、抗病力强的优质虾苗。

二、科学的投饵管理:选择厂家规模大、质量稳定的优质虾料;投饵量、投饵次数要根据气候、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晴天气温高、水质好多投料;低温阴雨天、气压低、水质突变或对虾集中脱壳期少投料或停投料。

遵循宁少勿多原则。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免疫多糖、保肝泰以及大黄、穿心莲、板蓝根等中草药物。

对虾发病期间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料数餐,减轻病虾胃、肝胰腺压力,有助病情恢复,同时可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投饵过程注意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当对虾吃料突然变猛往往是疾病暴发前的信号,应该注意预防。

可采取减少投料,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AE、保肝泰以及大黄、穿心莲、板蓝根等中草药物或0.2%氟苯尼考、0.1%盐酸吗啉胍。

南美白对虾12种病害防治有法

南美白对虾12种病害防治有法

南美白对虾12种病害防治有法一、红体病(又称桃拉综合症)症状:虾体虚弱,甲壳变软,不摄食,空胃,体色素扩散,附肢呈红色,尤其是在尾扇、尾节和腹肢更明显,有时整个虾体变成红色。

急性期感染的南美白对虾全身暗红,尤以尾扇与游泳足明显。

病虾肝胰脏肿大变白。

防治:切断传播源,选择无感染的亲虾和虾苗,养殖水体用含氯或含碘药物消毒;用免疫增强剂如参素、核苷素、多肽类、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多糖类等增强免疫功能;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2克,红体消15克,EM原露3克,连续内服5~6天。

在水体中可用超碘季胺盐0.2克/立方米,连续泼洒2天。

在第3天用0.2~0.3克/立方米二溴海因全池泼洒,隔2天后再全池泼洒清水素(枯草杆菌)0.2克/立方米,沸石粉20克/立方米。

二、红腿病症状:病虾附肢变红,尤以游泳肢最明显。

步足、尾扇也呈红色。

病虾在水面慢游或旋转或上下垂直游动。

防治:①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0.4克/立方米;②第二天全池泼洒超碘季铵盐0.2克/立方米;③内服药饵,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氟苯尼考0.3~0.5克,连续投喂3~5天。

三、白斑病症状:病虾反应迟钝,不摄食,甲壳上有白色的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著,鳃丝发黄,肝胰脏肿大,糜烂,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大量死亡。

防治::①全池连续泼洒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2天;②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对虾病毒灵10克、维生素C3克,连续投喂5~7天。

四、肠炎病症状::病虾游动缓慢,体质弱,肠道明显变粗、呈红色,肠胃空,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

防治:①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一次;②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肠炎灵5克、大蒜素5克,连喂3天。

五、烂鳃病症状: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鳃丝溃烂,呼吸困难,食欲不振。

防治: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2~0.4克/立方米一次。

两天后全池泼洒清水素(枯草杆菌)0.25克/立方米或EM原露0.3克/立方米,同时内服适量的环保抗菌药物。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方法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方法
用药安全
使用药物时需注意安全,避免药物中毒或残留问题。在使用 抗生素类药物时,需注意耐药性的问题,避免长期使用同一 种药物。在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时,需注意药物对水生生物的 影响。
生物防治与生态防控
生物防治
通过引入有益微生物或提高现有微生物的活性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例如,使用 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来调节水质,增强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03
寄生虫病
南美白对虾感染寄生虫后,会出现鳃肿胀、体表有白点等症状。诊断
时需观察虾是否有以上症状,同时进行显微镜检查,查看是否有寄生
虫存在。
药物治疗与用药安全
合理使用药物
针对不同的病害,需选择合适的药物,如病毒性疾病可使用 抗病毒药物,细菌性疾病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寄生虫病可 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在使用药物时需遵循专业指导,不可随 意使用。
提高养殖效益的策略与建议
精细化养殖
根据养殖环境、虾苗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制 定精细化的养殖计划和管理措施。
环保与节能
注重养殖环境的保护和节能减排,采用环保材料 和节能设备,降低养殖成本。
多元化经营
结合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开展多元化经营,提 高综合收益。
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
建立合作机制
加强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南美白对虾养殖技 术的发展。
案例二:成功养殖经验交流
总结词
经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详细描述
本案例介绍了一次成功养殖经验交流活动,通过互相学习、分享经验,让养殖户了解更多关于南美白 对虾养殖技术的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案例三:病害防治经验分享
总结词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及时处理
VS
详细描述

汇总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

汇总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
课件
十二、痉挛病
• 病因:缺钙、磷、镁及B族维生素等,水体 透明渡过高,水中钙磷比例失调。
• 症状:病虾躯干迂回,背部弓起,僵直, 无弹跳力,不久死亡。
课件
• 防治:加大换水量,进步池塘水位,将透 明度节制在30—40厘米;饲料内适当补充添 加钙、磷及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水温30℃ 以上少惊动虾池内的对虾。
课件
课件
• 防治:切断传播源,选择无感染的亲虾和 虾苗,养殖水体用含氯或含碘药物(溴氯 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季胺盐等) 消毒;用免疫加强剂如参素、核苷素、多 肽类、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多糖类等 加强免疫功能;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 多糖2克,康健0.5-0.75g,EM原露3g,连续 内服5—6天。在水体中可用神碘2号0.3g每 立方米,连续倾注2天。在第3天用0.3-0.6g 每立方米二溴海因全池倾注,隔2天后再全 池倾注枯草杆菌0.2克每立方米,沸石粉20g 每立方米。
课件
• 红体病判断依据: • 1、看身体发不发红 • 2、看肠胃有没有食物 • 3、看头胸甲容不容易剥离 • 如果上述3点全部具备那就说明是急性红体
病,一般由病毒引起;如果只是前两点符 合,则是慢性红体病,一般是由细菌感染 引起;如果仅有一点病症,则有可能是应 激性红体,一般是有环境变化引起。
课件
课件
十一、蜕壳综合症
• 病因:放养密渡过大,水质不稳,水环境 突变或者饵料不足,尤其饵料中含Ca、P物 质不均衡,脱壳后钙磷转化艰苦,致使对 虾不能利用磷所引起。
• 症状:病虾甲壳薄而软,活气差,体色灰 暗,生长迟缓。
课件
软壳病
课件
• 防治:①适当加大换水量,改良水体环境 ,常常全池倾注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8—15 公斤,或者巨能钙每亩每米水深60—80克, 医治时全池倾注沸石粉,每亩每米水深30— 50公斤;②每隔半个月全池倾注枯草杆菌 0.25克/立方米;③饲料内添加3—5磷酸二 氢钙,连续投喂5—7天。

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害及防治

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害及防治

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害及防治烂鳃病病因弧菌或其他杆菌感染。

病症鳃丝呈灰色,肿胀变脆,然后从尖端基部溃烂,溃烂坏死的部分发生皱缩或脱落。

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最后死亡。

防治1.全池泼洒"虾舒宁"用量为每亩1升~2.5升;也可泼洒"虾舒泰"100毫升~200毫升/亩或按照100毫升~200毫升/(亩米)用量全池泼洒"虾净",病情严重时第二天再泼一次;"溴氯海因"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1ppm~0.3ppm 可治疗此病,每亩水面泼洒0.05千克~0.15千克"富溴"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在饲料中按照1%添加量加入"虾健康",同时配合使用"解毒保肝散"(1%添加)和"排毒护虾丹"(1%添加),另外,"LAPP-高效营养素"(0.5%添加)可促进虾的机体修复。

甲壳附肢溃疡病病因细菌感染。

病症病虾体表甲壳和附肢上附有黑色溃疡斑,溃疡边缘呈白色,凹陷,严重时可侵蚀至甲壳下的组织。

防治1.在饲料中按照1%添加量添加"虾健康",同时配合使用"解毒保肝散"(1%添加)和"排毒护虾丹"(1%添加),另外,"LAPP-高效营养素"(0.5%添加)可促进虾的机体修复。

2.全池泼洒"虾舒宁"用量为每亩1升~2.5升;也可泼洒"虾舒泰"100毫升~200毫升/亩或按照100毫升~200毫升/(亩米)用量全池泼洒"虾净",病情严重时第二天再泼洒一次;"溴氯海因"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1ppm~0.3ppm可治疗此病;每亩水面泼洒0.05千克~0.15千克"富溴"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可 以恢 复 ,严 重 的则很 快死 亡 。 1 9黄鳃 病 .
1 5肿鳃 病 .
病原
细 菌 或 支 原体 侵 入 对 虾鳃 细 胞 造 成
鳃丝 病变 。
症状
对虾 鳃 部明显 肿大 , 丝肿胀 , 小 鳃 鳃
叶上 的细胞 空泡 、变性 ,无 细胞 的完整 结构 ,严 重者鳃 小 叶萎缩 , 变形 呈皱褶 状 , 变性 呈烧 焦 状 ;
南 美 白对 虾 在养 殖 过 程 中常 见 的疾 病 主 要
有 以下一 些 。
病原
杆状 病 毒在虾 体 内迅速 增殖 , 侵入 皮
1南美 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疾病的病症
11 . 红腿 病
肤 上皮 及 体 内造 血组 织 、肝胰 脏等 引起 。
症状 病虾 离群 独游 ,不摄 食 ,肠 胃空 ,肝
一 一一 三
南 美 白对 虾 ,学 名 P n e s vn x i e n , e 3 u a a e o e B
开始 死亡 。
分 类上 隶属 于节肢 动物 门,甲壳 纲 ,十足 目,游
泳 亚 目,对虾 科 ,对虾 属 。原产于 中 、南太 平洋 海岸 水域 , 鲁北 部至 墨西 哥桑 诺拉 。其具 有 生 秘 长快 速 ,食 性杂 ,对饲 料蛋 白的要求 较低 ,出肉 率 高 , 应性 强 , 病 力强等 特 点 , 适 抗 其适 温性 广 ,
保护 意 识差 , 养殖 池塘水 不 经任何 处 理 即排 入 大 海 ,造成海 区环境 污染 加重 , 远远 超 过海 区 自身 净化 能 力 , 为病原 体在 整个 养殖 区近 海水 域 的增
后渐 变 黑色 ,鳃丝 腐烂 坏死 ,直 至死 亡 。 流行 及 危害 多 发生在 高温 季节 , 尤其 密度
引发全 身疾病 。 症状 发病对虾 胃部淡 红色 ,肿胀 ,胃 内无
吸 附在 虾 的鳃和 体表 上 。
症状 病虾 的鳃部 或体 表 “ 发毛 ” ,严重 时
食 , 充满 红色 的不 能消 化 的藻类 ;肠道 明显 变 或 粗呈 红色 ,是肠 壁上 红 色素积 累所 至 ,肠道 空 , 有液 体或黄 色脓 状物 ;甲壳上 色素 多 , 虾体质 对
死亡 率也 可达 6 % 0。
对 虾 受到 惊吓 ; 或营 养不 良, 体 内缺乏 钙 、 、 虾 镁 维生 素 B时 ,也容 易发 生 。
症 状 患病 虾 腹 部 向背面 弯 曲 ,僵 硬 呈 弓
形 ,严 重 者尾 部弯在 腹面 ,不能拉 直 。 流 行 及危 害 主 要发 生在 高温 季节 ,发病 率一般 不 高 ( ~ l % ,病 轻者 在环 境条 件 改善 5 0)
生 ,在 2 5天 内死亡 率可 达 8 % ~ 0。
症状
呈 黄色 或浅 红色 ,尾扇 浅红 而后深 红 , 步足 红 点 渐 多 ;甲壳变硬 ,体表 无 黑斑 ;病 虾最初 表现 为 食 量大 减 ,胃部仅有 少 量食 物或完 全 空 胃,而后
离 群独游 ,行动 呆滞 ,不 能控制 行动 方 向,或在
水域 养殖 也取 得非 常好 的成 绩 ,产量 达到 5 0 0 l0 k / ,并不 低于海 水 养殖 的产 量 。尽 管南 O 0g 亩 美 白对虾 的发 展形 式喜 人 , 报频 传 ,但也 逐渐 捷 显露 出许 多 问题 , 中养殖 中病 害 问题 已成 为阻 其 碍其 发展 的一 个制约 因 素 。
严重 的池塘 , 池塘底 质 土壤含 丰 富 的矿 物质 的 或
虾池 。
1 1 子虫病 . 4孢 病 原 寄 生在 南 美 白对 虾 中的 主 要 为单 孢 子 虫 ,主 要 寄生在虾 的肝胰脏 中。
症状 患病虾 肝胰 脏肿胀 ,发 白。
2 4 滥 用和 乱用 抗 生 素类 药物 为 虾 病 暴发 埋 下 . 隐患 。 当前 的渔 业用 药标准 是 参照 兽用 药 的标准 转化而 来 , 身存 在一 定 的不足 。 本 药品种 类混 乱 , 凡是 抗 生素无所 不 用 ,且用 药无针 对性 , 育 苗 从 到养 成 , 生 素使用 始 终贯 穿其 中 , 些甚 至 每 抗 有 日都 使用 ,使 病菌产 生耐 药性 。 25南美 白对虾 种质 退化 ,总体健 康水 平 下 降。 . 由于 南美 白对 虾 的种苗 培育 场 的迅速 激增 , 虾 亲 培育 技 术 的成 熟 ,为 了适应 市场 竞争 , 育苗 场 各
至 土黄 色 ,病 情 严重 时行 动呆滞 ,摄 食量 减 少 ,
引起 对 虾呼 吸 困难 ,体质 下 降。
流 行及 危害 多发 生在 池塘 水质 不 良,藻 色 过浓 ,透 明度低 ,尤其 是 赤潮 生物 在池塘 中成 为优 势种 群 ,池水 呈浓 茶褐 色 时。 11 . 0附着 生物病 病原 钟 形 虫、聚缩 虫 、累枝 虫等 原生动 物
水 面打转 ,或在池 边 爬行 ,重 者伏 在池 边 2 4 —h
20 04年第 1 总 第三期) 期(
14肝脏 萎 缩病 病原 对 虾肝 胰腺 细 小样病 毒 。
症状
病虾 体质 弱 ,个 体 小 ,甲壳脆 ,体色
流行 及危 害 造 成养 殖 的南美 白对 虾逐 步
死亡 ,产量减 少 。以下情 况 多发 生此病 :①突 遇
暗 ; 丝稍 肿 , 盖上 布 满许 多黑 色和蓝 色 的斑 鳃 鳃 点 ;空 胃中残 胃,肠 道 宽;肝脏 萎缩 呈淡 蓝色 本
病往 往伴 有黑鳃 病 、纤毛 虫病 、肌 肉 白浊病 。
大风,造成水质浑浊; ②突降暴雨 , 造成水色突 变; ③水中浮游植物突然死亡; ④气温突然升高
或 降低 。
弱。
病 虾体 表 、附肢 、眼部 都呈绒 毛状 ,病虾 常伏 于
池 边或 在水 面打 转 。
流 行 及 危 害 一般 在 老 化 的虾 塘 或 水 中 有 机质 较 多 , 质较差 的池 塘容 易发生 ,附着 生物 水 以对 虾 的鳃和 体表 作 为生 活 的基 地 , 不严 重时 可 随对 虾 蜕 壳 蜕 去 ,严 重 时 其 附着 柄 伸 入虾 体 肌
肉,造成对 虾蜕 壳 困难 而致 死 。 1 1 黑斑 病 .1
流 行及 危害 本病 多 因摄 食不 洁食物 引起 , 特 别 是摄 食 死亡 的对虾 、 其他 水 生动物 和 藻类所
引起 。
1 7 壳不遂 ( .蜕 软壳病 )病 病原 气候 或环 境突 变 导致对 虾异 常蜕 壳 ,
病 原 外 共 生 性 纤毛 虫 的壳 吸管 虫和 绿 毛
虫 ,它 们 与裸 甲藻 、夜光 藻 一起 附于虾 的鳃 部 。
鳃 盖 内膜肿 起 ,其 内包 有液 体 ,鳃 丝呈 白色 ,严
重者 呈黑色 。
症状
病 虾鳃 部 随病 情 由轻 到 重 由浅 黄 色
流 行及 危害 造 成对虾 鳃 丝病变 后 , 从而 影 响对虾 呼吸 、 食 , 摄 进而 诱 发对虾 浮头 以及 细菌 、 病 毒病 的发 生 。 病 多发生 在放 苗后 1 d 右和 本 5左 夏 季高温 季 节 。 16肠 胃病 . 病原 细菌侵 入 胃 、肠道 ,导致 胃肠 发 炎 ,进而
中部 凹下 , 重者 溃疡深 达 甲壳深 层 组织 ,附肢 严
20 04年第 1 总第三期1 期(
4 1
断掉 ,继 而呈 黑色 。
2 1 殖 规模 的盲 目扩 大 。我 国有 2 0多万亩 虾 .养 0
流 行及 危 害 夏季 水温 高 或越 冬亲 虾 易患
池 集 中在有 滩 的海湾 , 多地 区上万 亩虾 池 密集 许 地 排 在一起 。 上盲 目追 求高 密度 , 病在对 虾 加 疾 个体 , 群体 以及 不 同养殖 区域 之 间的传 播更 为容
12红 体病 病原 桃 拉病 毒在 虾体 内迅 速增 长 , 导致对
盐性 广 ,适 宜范 围为 0 3 。南美 白对 虾是 南美 ~ 5 洲对 虾养 殖 的主要 品种 , 早在 8 0年 代 已产业 化 。 南美 白对 虾在 我 国的养殖 发 展迅速 , 在最 近 几年
虾肝 胃病 变 。
2 3生态平 衡 破坏 ,对 虾养 殖池 塘 中浮游 生物 绝 . 对 单 种 优 势 的现 象 并 不 少见 ,有 些 甚至 是 裸 甲 藻 、甲藻一类 的赤潮 生物 ,通 过排 放后 ,在近 海 中 由于 排放 的养 殖污 水使 整个 海 区富 营养化 , 极
易形成 赤潮 。
流行及 危 害 多 发生在 幼 体 ,或 害很 大 。
11 . 2黑鳃病
病原 症状
底 质污 染或 真菌 引起 。 患病虾 早期 鳃丝 呈桔 黄色 或鲜 褐色 ,
22 养 殖 品 种长 期 单 一 性 和 无序 性 。那 个 品种 . 好 、价 高 、产 量高 ,就 一窝 蜂而 上 。生产 者环 境
胀 ;部分 头胸 甲与肌 肉易分离 , 分头 胸 甲 内膜 部
有 白色斑 点 ;病 虾游动 缓慢 异 常 ,体质 弱 ,出水
即死 。
流行 及危 害 多发 于水 环境 恶化 或突 变后 ,
放 养 密 度 大 、饵 料 质 量 差 的池 塘 。一般 发 病 后
1 0天左右 出现 大 部分 虾死亡 。 1 3白斑病 .
适 宜温度 为 6 0 , ~4 ℃ 最适 温度 为 2 ~3 ℃ , 2 5 适
流行 及危 害 多发 生在 清淤 不彻 底 、 消毒 不 严 格 ,水 中理 化 因子 恶 化 或 变 化频 繁 的 池 塘 。
1— 1 4 3 ℃均可 发生 ,但 多发 生在高 温 、多雨季 节 。
常呈 急性 型暴 发 ,死亡 率 高达 9 % 0。
症状
疾 病初 期 ,首先触 鞭 变鲜 红 , 而尾 进
扇变 红 ,最后 全身 呈浅 红或 茶红色 ;肝脏 肿大 ,
易碎 ,镜观 油滴 多 ;肠 胃空或半 胃,肠 道发 红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