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易错题集锦与点拨,易错易混点汇总,精品系列

高中地理易错题集锦与点拨,易错易混点汇总,精品系列
高中地理易错题集锦与点拨,易错易混点汇总,精品系列

高中地理易错题集锦与点拨,易错易混点汇总,精品系列

易错题集锦与点拨

易错题1: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1) 一(2)题。

(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 可能是

A.2900

C.3900

(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

【解析】(1)由图可知,两地太阳辐射总量:6000<①<6500,

3000<②<3500,交叉相减

得出,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3500,只有答案

B 符合。(2)由图中经纬度可知,

①地位于横断山区,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因此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

势,答案C 正确。

【参考答案】(1)B (2)C

【友情提示】1.注意相对高度的计算,若①比②海拔高,且a1<①

易错题2:若地球在冥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炎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

【解析】冥王星轨道距离太阳遥远,温度是最低的。大气层与地球的体积质量有关。

【参考答案】A

【友情提示】深刻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及相互对应关系: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

温度适宜;质量体积适中→存在大气层。

易错题3: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 月12 日9 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下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 月12

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

A. a

B. b

C. c

D.d

【解析】当北京

时间为10 月

12 日9 时时,

15°W 为零时经线,故区时为10 月12 日的经度范围是22.5°W~180°,即此时地球上的新的一天占202.5°,旧的一天占157.5,故排除A。新旧两天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是22.5°W,二是180°经线,b、c、d 三图中只有d符合。

【参考答案】D

【友情提示】注意表述中:区时为10 月12 日的范围,所以地方时为0 点的经线向西7.5°也属于新的一天。

易错题4: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km/h 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km/h)。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⑵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

A.赤道B.极点C.北纬30°D.北纬60°

【解析】由于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天空,并且保持不动,则飞机飞行的方向应和太阳视运动方向(自东向西)一致,同时由于赤道自转线速度为1670 km/h,而837 km/h的自转速度只能位于纬度为60°的位置。

【参考答案】⑴B ⑵D

【友情提示】1.注意总结昼夜交替周期问题:⑴自西向东运行的速度为α°/小时,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360°÷(15°+α°)小时。如:α=15°/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12 小时;α=30°/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8时。⑵自东向西运行的速度为α°/小时,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360°÷(15°-α°)小时。如:α=15°/小时向西运行,则观测到的太阳永远位于同一位置;α=30°/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12 时,但会出现西升东落现象。2.赤道上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km/小时,南北纬60°的地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837km/小时,或者用1670 的一半作答。

易错题5:读下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正确表示2008年元旦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⑵依据图,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叙述可

能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由快转慢

B.地球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D.海南岛上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

【解析】⑴2008 年元旦即1 月初,位于图中的④。

⑵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即地球位于近日点到

秋分日的移动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由慢转快;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是夏至日。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可能出现太阳直射现象,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

【参考答案】⑴D ⑵D

【友情提示】1.注意近日点、远日点在不同图中的位置(如下图),并对其速度变化进行把握。

2.海南岛位于20°N以南地区,注意查找海口的位置以便对海南省进行定位。

易错

6:下

图中

①线

表示

夏至

日全

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请在图中画出10 月17 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大致状况。

【解析】10 月17 日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角愈小,白昼也越短。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应介于5°S~10°S 之间。绘图(从太阳直射点5°S~10°S 间引出①线的平行线)

【参考答案】从太阳直射点5°S~10°S 间引出①线的平行线。

【友情提示】注意思考这样绘制的原理。提示: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进行分析。

易错题7: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 为北极点。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若AB 弧表示夜弧,则D 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 时30 分B.2 时30 分

C.8 时00 分D.3 时30 分

⑵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大庆B.海口C.岳阳D.长春

【解析】此组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难度较大。第⑴题,从图中可判断,A、

B、C、D 在同一纬线圈上,故日出时间相同,AB 为夜弧,跨75°,故夜长占

75°/360°,可算出夜长为5 小时,0 时前后夜长各占一半,故日出为2∶30。第⑵题根据上题中夜长只有 5 小时,说明此地纬度较高,故选A。

【参考答案】⑴B ⑵A

【友情提示】对于昼长夜长的计算需要重视,以下方法需要把握住:晨昏圈和某纬线的交点之间的弧度/15=当地的昼长或夜长,昼长+夜长=24 小时,日出地方时+日落地方时=24 小时,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昼长,夜长的一半=日出地方时,12±昼长的一半=日落(日出)地方时,24±夜长的一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

易错题8:下

图为某处地层

未曾倒置的地

质剖面图,其

中①至④代表

所在地层的成

岩作用。据此

回答⑴~⑵题。

⑴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

⑵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从图中看是沉积岩受挤压形成褶皱,即压力过大而出现断层,而后在断层处较破碎而易发生岩脉侵入;侵入的岩脉来自地下岩浆冷却而成,故为岩浆岩。

【参考答案】⑴A ⑵B

【友情提示】注意理解岩石先后关系;侵入岩脉多数是岩浆岩。

易错题9: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建设大坝要考虑地质构造,不能建在断层和地壳不稳定地带。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发生断裂,不宜建大坝;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地壳稳定,有利于建大坝。

【参考答案】D

【友情提示】分析地质构造不但可揭示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分析地貌形成,而且对人类生产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易错题10: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D.板块构造

⑵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

【解析】⑴根据甲处岩层的弯曲方向不难看出,这儿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⑵河谷的形成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参考答案】⑴B ⑵A

【友情提示】1.判断背斜、向斜的方法有二。方法一:利用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方法二: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2.河谷是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风力侵蚀常见的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

易错题11:读下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剖面可能经过六大板块中的

A.1 个B.2 个C.3 个D.6

⑵关于图中A、B、C、D 四处地理事物的

描述,正确的是

A.A处是由于板块的张裂作用形成的

B.B 处是火山作用形成的海沟

C.C 处所在的大洋,其主要海域分布在

南半球

D.处所在的大陆,其自然景观具有典型

的东西对称分布的特点

【解析】⑴图中剖面线经过非洲、南美的南部,不可能经过亚欧板块,首先排除D;南美州以西的太平洋底属南极洲板块,图中大西洋中间的海岭西侧为美洲板块,东侧为非洲板块。⑵图中 C 处位于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海域,属印度洋,印度洋在南半球的面积远大于在北半球的面积。

【参考答案】⑴C ⑵C

【友情提示】利用已知地理事物和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进行把握,进行空间定位,同时

采用排除法作答的技巧。

易错题12: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

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B.乙丙C.乙丁D.甲乙丙

【解析】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的,则在河流的干

流附近聚落要分布得多一些,支流少一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处聚落明显少于乙丙、乙丁处,故最可能为支流的是甲乙。

【参考答案】A【友情提示】支流上聚落小且少,干流上聚落多、规模大,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判断干支流。

易错题13:当下图中地区为低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地区受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

②该地区受西北季风控制,炎热多雨

③亚欧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④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解析】澳大利亚北部受低气压控制,应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

【参考答案】D

【友情提示】注意东亚季风区、南亚季风区、澳大利亚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风向比较,详见学生疑问课堂大气部分疑难点9。

易错题14:读下图,回答⑴~⑵题。

⑴M 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20.0、1012.5 B.1017.5、1020.0

C.1017.5、1015.0 D.1015.0、1012.5

⑵N 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南风B.西风C.西南风D.东北风

【解析】⑴因为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差一定数值。

本题M 点与其南部(1015.0)、北部(1015.0)的等压线相对比,可知其值

可能为1012.5、1015.0、1017.5。M 点所在等压线与其西部相邻的另

一等压线(1017.5)相比较,其数值可能为:1015.0、1017.5、1020.0。

以上两条分析的数值交集即为M 点可能的数值。⑵N 处位于低压中心(气

旋)的南侧,气压梯度力应该由南向北(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应该

是偏南风或西风,但不会出现偏北风。

【参考答案】⑴C ⑵D

【友情提示】“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差一定数值。”中的相邻等值线,不是看距离的远近,而是之间没有其他的等值线。不可认为1017.5 与M 所在闭和的等值线远,从而勿认为非相邻等值线。

易错题15: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 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解析】本题关键是选好“突破口”,如从甲、乙两处

入手,比较困难,只有从60°处入手,仔细观察,该处有①、②两支气流相遇,①气流爬升在上。根据教材知识,60°附近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由此可见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答案】A

【友情提示】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三圈环流图是解题关键。首先记忆各气压带的名称,再根据风的形成原

理,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确定各风带的风向。

易错题16:目前,某些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城郊生态林可以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参考答案】B

【友情提示】对于不同地区森林的作用不同:1.防风固沙作用: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滨海地区,如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2.涵养水源作用:主要在江河上游地区,如我国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3.保持水土作用:主要在山区;

4.美化环境减弱噪声作用:主要在城市、工业区和交通线上。

易错题17: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扇形百分比图,其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析】根据图示获取信息,气温百分比图显示,最

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占全年的1/4,月平

均气温在23℃以上的月份占全年的1/4,月降水量

在100 mm以上的月份占全年的1/6,即两个月,由

此可以判断该地地处温带,四季分明,降水集中,为

温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C

【友情提示】对于气候类型的判别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判别方法详见学生疑问课堂大气部分6。

特别强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可以根据≥200mm 降水量的月份,<3 个月为热带草原;>3 个月为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100mm 降水量的月份,>2 个月为温带季风气候,

<2 个月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易错题18: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

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为1010 百帕,乙地气压为990 百帕。读图完成(1)一(2)题。

(1)下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

(2)丁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解析】由题意可推断此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中心的西侧出现冷锋锋面。读图中等压线分布及丁处在图中的位置可判断出丁处吹西北风。

【参考答案】(1)A (2)D

【友情提示】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中,(1)中的四个选项只有 A 符合要求。同时需要明确低压槽中的天气类似于低压或锋面的天气现象(阴雨);高压脊中的天气类似于高压的天气现象(晴朗)。对于风向问题,可以根据风向的形成原理绘制得出答案。

易错题19: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

下图为邢台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剖面图,图中降水最

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A.2 000 m B.1 500 m

C.1 000 m D.500 m

【解析】过降雨曲线最高点,作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

线,找出该线与地形剖面线的交点,然后再据纵轴读

出该点的高度即可。

【参考答案】D

【友情提示】这是一类非常典型的试题,必须真正理

解做题的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

错题20: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地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迎风坡B.沿岸有暖流经过C.全年高温多雨D.季节变化明显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两地为热带雨林气候,③④两地热带草原气候。

【参考答案】D

【友情提示】图中两处为比较特殊成因的气候类型,我们常考查的特殊气候类型分布与形成原因总结如下:①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远离赤道,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②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③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

带大陆性气候。

易错题21:右图是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读后回答(1)一(2)题。

(1)假定a、b 处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而致,则()

A.a 处是暖流,b 处是寒流

B.a、b 处都是寒流

C.a 处是寒流,b 处是暖流

D.a、b 处都是暖流

(2)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当b 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

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

【解析】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一致,都向高温方向弯曲,都为寒流;如为太平洋则应位于大洋东岸,b 海域在南半球为秘鲁沿岸,题中所述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而秘鲁、智

利沿岸降水异常增多,出现洪涝,而且由于秘鲁寒流减弱,浮游生

物减少,造成秘鲁渔场减产。

【参考答案】(1)B (2)B

【友情提示】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步骤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递变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海水温度由低纬→高纬递减,而等温线图一般是上北下南,故水温

由南(下)→北(上)递减即为北半球,如图甲;反之为南半球,如图乙。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洋流对沿岸海域水温有影响,即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导致沿岸等温线弯曲。(1)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则该洋流为暖流,如下图,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

度低,则该洋流为

寒流,如下图。(2)

沿岸地区可以认

定,等温线的弯曲

方向与洋流流向

一致。

3.根据洋流分布模式,并结合洋流性质确定图示海域所在大洋的部位一般中低纬大陆东岸(大洋西部)为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大陆西岸(大洋东部)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大洋西部)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大陆西岸(大洋东部)为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易错题22:读海陆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1)一(3)题。

(1)①②③④四地海面等温线情况

A.①处等温线向南凸出B.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C.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D.④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2)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

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3)若阴影变为海洋而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解析】(1)据图可知,此图为北半球,且②③分别为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东岸和西岸,故②为寒流,③为暖流;①④分别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图的东部和西部,则①为暖流,④为寒流。故④处等温线受寒流影响比同纬度地区位置要偏南一些。(2)①在北半球60°附近大陆西岸,只能是北海渔场。(3)若阴影变为海洋,则①②③④位置发生变化,洋流性质也随之改变,据著名的四大渔场可推知①处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可能形成渔场。

【参考答案】(1)D(2)B(3)A

【友情提示】需要熟练掌握世界洋流分布的模式图,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我们可以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易错题2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1)一(2)题。

(1)在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

A.裂谷B.河口三角洲C.块状山地D.陡崖

(2)在图②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B.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C.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地形常崎岖不平

D.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

【解析】(1)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形成断层,不可能形成河口三角洲。(2)

图②中,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一端,受流水侵蚀作用常形成崎岖山地。【参

考答案】(1)B (2) C

【友情提示】流水的侵蚀作用先是从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开始向上

方向移动进行侵蚀。

易错题24:读下图,回答(1)一(2)题。

(1)图中洋流最有可能是

A.秘鲁寒流B.本格拉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D.千岛寒流

(2)下列渔场的形成与该洋流有关的是

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

C.秘鲁渔场D.舟山渔场

【解析】由等温线向南凸出,判定洋流为北半球的寒流或南半球的暖流,由于题目中四个选项都是寒流,

判读为北半球;根据等深线西北低东南高,西北应近陆地,判断答案为千岛寒流。

【参考答案】(1)D (2)A

【友情提示】先判断洋流的性质、所在半球,进而可以判断具体的洋流名称。

易错题25: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 000 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

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1)一(3)题。

(1)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a 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

C.b 坡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b 坡是向阳坡,a 坡是迎风坡

(2)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 冬表示冬季最低

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T冬<0℃B.T夏>18℃

C.T冬<18℃D.T夏<18℃

(3)假如一座3 000 多米的高山,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降水量与高度的关系

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

【解析】(1)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分布高度大。山体某一侧水汽充足,水流充足的一侧由于降雪量大,则雪线高度低。(2)高度升高100 米,气温降低0.6℃。该山相对高度是3 000 米,山顶与山脚下温差是18℃;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夏季最高山顶气温应该在0℃以下,山脚下最高气温应该小于18℃。(3)从山脚向上,降水量先是增加,后减少,一般在山腰地带降水最多。

【参考答案】(1)C (2) D (3)D

【友情提示】判断山地的阳坡和阴坡,可以根据自然带分布高度思考,分布高度大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判断某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可以根据雪线的高低,雪线高的说明降水少,为背风坡;雪线低的说明降水多,为迎风坡。山地降水量的一般分布规律为先增,达到最大值,再减少。

易错题26:下图所示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

图。读图回答(1)一(2)题。

(1)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可能分别是

A.沙尘暴、寒潮B.暴雨、高温

C.滑坡、沙尘暴D.泥石流、寒潮

【解析】图中地质灾害多发区为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在夏季降水多导致地质灾害出现机会较大;同时夏季气温

高导致家庭制冷等用电量增加,从而出现有些地方限制用

电现象。

【参考答案】(1)B (2)B

【友情提示】夏季的用电量大于冬季。

易错题27:读下面“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

答(1)一(2)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

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地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岩石破碎。防御措施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参考答案】(1)C (2)D

【友情提示】(1)容易勿选A,对于滑坡、泥石流的成因需要把握(详见学生疑问课堂第四单元5。对滑坡、泥石流的成因若表述其形成的气候条件不是年际变化大,而是季节变化大。

易错题28:分析“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图”,回答(1)一(3)题。

(1)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保护耕地的力度在加强,但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未变,其直接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②过度抽取地下水

③人口的不断增长④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⑤草场载畜量过大⑥流水侵蚀作用加剧⑦荒漠化

A.①④⑥⑦B.①③⑥⑦

C.②③⑤⑥D.②④⑤⑥

(2)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造成我国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从历史上看,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只出现在工业文明阶段

B.我国土地荒漠化仅指土地沙漠化

C.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首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樵采

D.荒漠化土地不包括工矿业建设所造成的退化土地

(3)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地突出的矛盾问题是

A.人口众多,土地的承载量在逐年下降B.土地资源有限,后备可供开垦荒地不足

C.国土总面积大,耕地相对比重小D.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耕地增长速度

【解析】(1)不合理灌溉导致耕地盐碱化,流水侵蚀、荒漠化(耕地沙化)都使耕地减少,而城市化进程占用耕地是近年来非常明显的问题。(2)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业文明阶段已出现,土地荒漠化包括土地沙漠化、石漠化以及工矿建设造成的土地退化等。(3)从图中看

出我国人均耕地逐年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

耕地增长速度。

【参考答案】(1)A(2)C(3)D

【友情提示】人口的不断增长是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未

变的重要原因。人地突出的矛盾要从变化幅度上分析。

易错题29:下图所示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A.农业用地向牧畜用地转变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解析】从图中的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动带,可以分析出原来的畜牧用地将转变为过渡带,即畜牧用地将转逐渐转变为农业用地。

【参考答案】C

【友情提示】在做这类试题时,需要注意分清谁向谁转变,不然的话容易把结果弄翻。

易错题30:下图是我国华北地1954~2002 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一(2)题。

(1)近年来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是因为

A.气温不断上升D.降水年际变化大C.气温与降水变化不同步D.降水不断减少

(2)图中反映华北地区近年来气候

A.温暖湿润B.温暖干旱C.寒冷湿润D.寒冷干旱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的原因是降水的年际变化大。(2)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气温在不断升高,而降水却在不断下降。

【参考答案】(1)B (2)B

【友情提示】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锻炼从图中查找答案的技能。右图中降水

量多的年份多出现涝灾,降水量少的年份,多出现旱灾。进而可以得出“华北地区水旱灾害

严重的原因是降水的年际变化大”的结论。

易错题31:根据下表内容判断,有关甲、乙两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年龄组计算死亡率,甲国皆小于乙国

B.就一个国家总人口死亡率而言,甲国小于乙国

C.乙国这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大多数属于过渡型

D.甲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计算甲国老龄人口占25%,乙国老龄人口占5%。甲国各年龄段死亡率均小于

乙国各年龄段。总死亡率甲国为0.925%,乙国为0.81%。甲应为现代型且进入老龄化社会。

【参考答案】B

【友情提示】需要注意分年龄组计算死亡率和总体死亡率是两个概念,不可以根据分年龄组计算死亡率,甲国皆小于乙国,得出就一个国家总人口死亡率而言,甲国小于乙国的错误结论。这里需要根据计算死亡率的方法进行详细计算。

易错题32: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1)一(2)题。

(1)引起Y 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

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

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

(2)X时期社会刚处在

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

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

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

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

【解析】从图中能看出Y 时期人口增长类型属于现代型,死亡率很低,但出生率波动较大。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导致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从而导致出生率的变化。全球气候因素、传染病对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影响很小,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不会发生短期内的大幅变化。由农业转向工业社会时期,由于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而出现出生率下降的势头。

【参考答案】(1)A (2)C【友情提示】死亡率的下降早于出生率的下降。死亡率的下降时间基本等同于农业社会的开始,而出生率下降的时间基本等同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阶段。

易错题33:读甲、乙、丙、丁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就业压力最大的是丁国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丙国

C.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老龄化严重的是甲国

D.近几年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是乙国

【解析】甲图20 岁以下的人口最多,呈年轻型,将来就业压力最大;乙国30 岁左右男性数量增多,是人口迁移的结果;丙国30 岁左右的男性数量减少,可能是战争或人口迁出所致;丁国中老年人所占比例大,是一种老年型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

【参考答案】D

【友情提示】这是一类比较典型的试题,需要结合解析认真分析,进而总结出一般规律。

易错题34:下图中的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1)一(3)题。

(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A.甲B.乙C.丙D.丁

(3)形成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的原因是

A.出生率上升B.出生率下降C.死亡率上升D.死亡率下降

【解析】(1)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量应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稳定,这样才利于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稳定。甲丁两图人口总数下降过快、过多,而丙图反映的是人口总数大幅增加,都对社会发展不利。(2)新中国成立以来,从50 年代至70 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处于上升势头;70 年代后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稳步下降。故甲图反映情况符合实际。(3)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过渡型转变为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现在保持较低的水平,主要是出生率下降的结果。

【参考答案】(1)B (2)A (3)B

【友情提示】对于这类一图考多题的类型需要明确,并列的试题之间是无相互影响的,均为单个的试题。不要把上题的结论当成已知条件使用。

易错题35:读山东半岛城市群示意图,回答(1)一(2)题。(1)下列因素中,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①临渤海和黄海,交通便利②地形平坦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资源丰富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下列关于山东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三个特大城市B.是我国花生和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C.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D.是黄河入海口所在地区

【解析】(1)山东半岛以丘陵为主,气候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黄河入海口在东营市。

【参考答案】(1)C (2)D

【友情提示】不要勿认为山东半岛靠近海洋,便为海洋性季风气候;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烟台市属于特大城市,要从图例中找所需要的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济南、青岛、淄博为山东半岛的三个特大城市。山东半岛地形以丘陵为主。

易错题36: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镇信息,回答(1)一(2)题。

(1)图甲中字母代表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功能分区,包括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与乳牛区,其中表示商业区以及花卉与乳牛区的是

A.g和e B.a 和d C.b 和d D.b和c

(2)根据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在图乙中,印染厂、水果批发市场、豪华宾馆应依次选择在

A.①④⑤B.③④⑤C.①⑤④D.①②⑤

【解析】(1)商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强,故商业区地租水平最高,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市中心,应是a;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住宅区、工业区,到郊外应该发展农业,由于城市的大量需求,一般最接近城市的农村地区发展蔬菜、花卉等,更远的地方才发展粮食种植业。(2)印染厂会污染水源,要建在河流的下游,①处在河流下游位置较好;水果批发市场要求有便利的交通以方便货物的运输,④处在市外与市内交通的结合点位置很适合建水果批发市场;豪华宾馆一般在市中心便于客人入往。【参考答案】(1)B (2)A

【友情提示】1.判断河流的流向时可以根据上游狭窄,下游较为宽广判断,在等高线图中也可以根据地势的高低进行判别。 2.付租能力高低商业>住宅>工业>花卉>乳牛>蔬菜>粮食。3. 注意区分印染厂、印刷厂、造纸厂的污染问题。印染厂严重污染水源,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而印刷厂污染很少,应靠近市场,可以布局在城市中心。造纸厂也严重污染水源。

易错题37:读某城市2003 与2005 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图,其中2003 年城市面积6500公顷,2005年城市面积7100公顷。回答:

有关该市2003 年至2005 年发展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商业服务活动仍趋于集聚B.各种土地用地面积有增有减

C.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D.用地结构的变化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解析】两年的数字对比可发现,2005 年与2003年相比只有住宅商品房、工矿仓储比重减小了,但总面积由2003 年的6500公顷增加到了2005 年的7100 公顷,则2005年的住宅商品房、工矿仓储比重虽然减小了,但面积却增加了。

【参考答案】B

【友情提示】在此类图中,需要特别注意,比重的大小并不能说明具体数量的变大还是变小。

易错题38:下图中图甲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图,图乙是世界人口增长情况

图,读图完成(1)一(2)题。

(1)图甲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从1980 年至2000 年,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数量

A.增加了约13 亿B.增加了约3 亿C.减少了约13 亿D.减少了约3亿【解析】(1)从图甲中的比重大小可知①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②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③为发达国家农村人口,④为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2)从两图中读出相关数据计算可知D选项正确。

【参考答案】(1)D (2)D

【友情提示】1.从图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上升,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总比重在上升。2.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不能改变这些人的城市人口性质,所以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易错题39:图示为我国东北某城市中心道路图,图中公交车站点布局合理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乙、丙位于十字路口,如果建设公交车站点的话,会影响到过往车

辆的行驶;甲处与已有的公交车站隔街相望,也容易导致该路段的拥堵;在

实际操作中,街道两侧的站点常错开布局,如图中的丁处是最理想的地点。

【参考答案】D

【友情提示】公交车站不可建在十字路口,站隔街相望的公交站点需要错开

布局。

易错题40: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

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一(3)题。

(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高中地理十四个经典错误全总结

高中地理十四个经典错误全总结 一、对地图三要素理解不清 易错分析: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忽视图中的指向标,仍然按照“上北下南”的方法判断方向; (2)对比例尺理解错误,不清楚比例尺的缩放状况。 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关注以下相关知识: (一)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1.在一幅地图上判断方向,首先要看是否有经纬网或指向标,如果有经纬网,则根据经纬线的走向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有指向标,则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来判断(一般箭头指向北方);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按照一般规律来判断(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的情况下,由于其方向与普通情况不一致,同学们极易判断错误,判断时可转换试卷或者书本的角度,使其与我们习惯的方向一致(即面对地图,上侧为北方),然后进行判断。 3.以上情况为平面上方向的判断。在宇宙空间中,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只有东西方向,且方向根据地球公转的情况来判断(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二)比例尺复习点睛 1.比例尺的缩放 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中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等问题。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几倍或“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比例尺多了几倍。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或“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5,则原比例尺乘以4/5;“缩小到”1/5就是原比例尺乘以1/5。 2. 图幅的缩放 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图幅面积放大到原图面积的4倍。 3.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 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或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 例如:用长和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可根据纸张长度和中国东西距离(约5200千米)求出长度比例尺为1∶5 200 000,根据纸张宽度和我国南北距离(约5 500千米)求出

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易错题(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易错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的对角线AC的中点D.若矩形OABC的面积为8,则k的值为() A.2 B.2C.D.2 2.已知点P(m,n),Q(a,b)都在反比例函数y=﹣上,且m<0<a,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n+b<0B.n+b>0C.n<b D.n>b 3.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B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D,交BC于点E,若AB=4,CE=2BE,,则k的值为() A.3 B.2C.6 D.12 4.如图,直线y=x﹣a﹣2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则当线段AB的长度最小时,a的值() A.0B.﹣1C.﹣2D.2

5.若函数y=﹣的图象上有三个点(﹣1,y1),(﹣,y2),(,y3),则y1,y2,y3必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B.y3<y2<y1C.y3<y1<y2D.y2<y1<y3 6.如图,矩形AOBC的面积为4,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支经过矩形对角线的交点P,则k的值是() A.4B.2C.1D. 7.如图,点A(m,1),B(2,n)在双曲线y=(k≠0),连接OA,OB.若S△ABO=8,则k的值是() A.﹣12B.﹣8C.﹣6D.﹣4 8.已知双曲线y=经过点矩形ABCD的顶点A、B,矩形边AB:BC=3:2,且矩形的顶点C在x轴上,点A的纵坐标是点B的纵坐标2倍,BD∥x轴,点D的横坐标是,则k的值为() A.6B.12C.18D.24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第二象限和第一象限,AB与x轴平行,∠AOB=90°,OA=3,OB=4,函数y=(x<0)和y=(x>0)的图象分别经过点AB,则的值为() A.B.﹣C.D.﹣ 10.如图,已知点A(0,4),B(1,4),点B在双曲线y=(k>0)上,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过C的直线交双曲线于点D,交x轴正半轴于点E,且CD=DE,则线段CE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A.4≤CE<4B.4≤CE<2C.2<CE<4D.4<CE<2 11.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1=和y2=(k1<k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于 A、B两点,若S△AOB=3,则k2﹣k1的值是() A.8B.6C.4D.2 1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2和y=(m≠0)的图象大致是()

高中地理100易考、易错点汇总

高中地理易错、易考点考前总结100总汇 等值线: 1.相邻的等值线差值为等值差或0. 2.等值线的特殊判断方法:大于大值、小于小值。注:两条相邻的等 值线之间的等值线取值只能是这两条相邻的等值线的数值。 等高线: 3.高差计算。对角线相减法。开区间不能取两头数值。注:陡崖高度取值可取小值 4.地形的判断:山脊、山谷、陡崖、陡坡、缓坡、凸坡、凹坡、鞍部、火山口等 5.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地形的标准:等深线判断:五大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和海岭。注:地势平坦与地势低平不同。湖和海的区别,是不是0米。海滨浴场(稀疏)和港口(密集) 6.地形特征分析:地形、地势。 7.等高线影响视觉:山脊的两侧、凸坡和陡崖看不见;山谷和凹坡看见。 8.水库的选址;在山间盆地的出口位置修大坝。既布袋口处。注:坝高和坝长。河流和等高线相交,流向和等高线突出的方向相反。 9.等高线疏密反应出坡度、进而影响流速。影响航运(地势平坦)和水能(落差大)。 10.地形的影响:气候的降水和温度。注:海拔低的低山丘陵形不成迎风坡。 11.影响农业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和草地等。 12.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注:山区和高原一般少。但热带地区的高原较多,海拔高、天气凉爽。墨西哥城、巴西利亚等大城市在热带地区的高原。13.影响交通的选线和疏密。在山区交通线大致与河谷平行或重合。盘山公

路与等高线大至平行。注:隧道(交通设施)和索道(旅游设施)不同。等压面和等压线: 14.不同高度气压相等的面;低压向下凹;高压向上凸。 15.热力环流中,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相反。温度低或高——气流下沉或上升——近地面气压高压或低压——晴朗或阴雨 16.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山谷风和郊区风等:白天:海风、谷风。晚上:陆风、山风 17.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的气压相同的点的连线。 温差越大、气压差就越大、水平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18.风向的判定:(南或北)半球、(高或低)气压、近地面或高空三个信息就能确定。注: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注:知道风向也可判断南北半球。 19.气压的判断:高压脊和低压槽。 20.等压线的应用:风向和风力(等压线的疏密)的判断。天气系统的分析: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等。注:锋面只能和气旋结合到一块。台风是气旋。 21.掌握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旋转方向。左右手定则。南左北右 天气特征的描述。(温度、晴雨、风力) 22.根据海洋和陆地的气压状况,判断季节。 等温线: 23.影响等温线的因素:地形、海陆分布、纬度和洋流等。注:海陆位置:点北陆北、点南陆南。直射点在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反之。 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24.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城市热岛效应。注:同一座山的山顶日较差比山麓的小。城市和郊区的温差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

外研版英语中考英语名词性从句易错题集锦-名师教育含答案解析

外研版英语中考英语名词性从句易错题集锦-名师教育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英语名词性从句 1.They lost their way in the forest, and ___ made matters worse was that night began to fall. A. it B. which C. that D. what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中含有一个主语从句what made matters worse,其中的what引导起这个主语从句,同时在主语从句中做主语。AC两项不能引导主语从句,which在引导名词性从句的时候总是含有疑问的语义,而本句中并没有疑问的语义。句意:他们在森林里迷路了,情况更糟糕的是天又黑了。故D正确。 2._____ is known to us all is that China has launched Shenzhou VII spaceship, ____ made the country's first spacewalk successful. A. That; what B. What; which C. It; which D. As; that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众所周知,中国已经发射了神州7号宇宙飞船,这是中国首次成功的太空行走。第一空处为主语从句,从句缺少主语,需用what引导;第二空所在句子是个定语从句,先行词为整个主句的内容,从句中缺少主语,需用which引导。故选B。【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本题涉及主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应用。 3.Exactly _________ the potato was introduced into Europe is uncertain, but it was probably around 1565. A. whether B. when C. why D. how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土豆被引进欧洲具体的事件不被确定,但是可能是在1565年左右。根据时间状语round 1565得知这里是指时间不确定。故选B。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en引导的主语从句。 4.It matters little ______ a man dies, but _____ matters much is ______ he lives. A. how; what; how B. how; it; how C. why; it; why D. that; what; that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一个人如何死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何生活。it为形式主语,how从句为真正的主语。What matters much (=the thing that matters much)。第一个how引导的是一个主语从句;it作形式主语;what引导的是主语从句;第二个how引导的是表语从句。故选A。

高中地理易错题归纳

高中地理易错题归纳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如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北温带B.南温带 C.0°~23°26′N之间D.0°~23°26′S之间 2.如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A.47°B.43°C.23.5°D.21.5° 3.2017年7月7日当地时间下午1时,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53°33′N,10°E)举行。会议召开时,汉堡正实行夏时制(时间拔快1小时)。据此完成第11题。 峰会开始时,天津观众观看峰会网络直播的时间为() A.7月7日20时B.7月7日19时C.7月6日21时D.7月6日18时4.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则北京时间为()

A.20时40分B.3时20分C.15时20分D.8时40分 5.如图为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四地区位置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6.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第6﹣8题。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7.读近地面部分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8~19题.

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8.读非洲大陆沿某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上空大气环流示意图(如图),回答11~12题。 图示季节() A.①地寒冷干燥B.②地高温多雨 C.③地高温少雨D.④地温和多雨 9.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6~8题。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10.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如图),回答13~14题. 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难题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较难题训练 1、若y=(a+2)x a2 +2a-1 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则a= 。 2、已知反比例函数x y 1 -=的图象上有两点),(11y x A 、),(22y x B 且21x x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1y y < B. 21y y > C. 21y y = D 1y 与2y 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3、函数8 y x = ,若-4≤x<-2,则( ) A 、2≤y<4 B 、-4≤y<-2 C 、-2≤y<4 D 、-4的图象上,斜边 1OA 、12A A 都在轴上,则点2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6.已知n 是正整数,n P (n x ,n y )是反比例函数x k y = 图象上的一列点,其中1x 1=,2x 2=,…,n x n =,记211y x T =,322y x T =,…,1099y x T =;若1T 1=,则921T T T ??????的值是________. 7、如右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x k y 1 =,x k y 2=,x k y 3=在x 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1k 、2k 、3k 的大小关系为( ) A. 321k k k >> B. 123k k k >> C. 132k k k >> D. 213k k k >> 8、如右图,△OPQ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P ,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45个常考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中地理45个常考易错易混知识点,助力高考 1.光照与热量 光照侧重于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一般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地势高低等因素有关。热量侧重于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纬度位置,一般纬度越低,热量越丰富;纬度越高,热量越少。光照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多,如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是热量不足,是我国夏季气温较低的地方,因为该地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也弱。光照弱的地方热量不一定少,如四川盆地光照弱,但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热量充足。 2.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 二者都是太阳能量的释放方式,但表现形式不同;太阳辐射是源源不断进行的,而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太阳主要通过这两种方式对地球产生影响,其中,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促进地表环境的形成;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对正常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干扰、破坏。 3.区时与地方时 区时是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如北京时间不是北京所在的东经116°的地方时,而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4.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有无数个。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地方时12时),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只有一个。 5.气候要素与气候因素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等(若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主要从光照、热量、降水、气温等方面去考虑);气候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 6.积温与气温 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 ℃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它反映一地气候生长期内温度的高低和热量的多少。而气温是一地大气温度的反映。 7.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热月均温与最冷月均温的差值,气温年较差越大,表明气候的大陆性越强。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的储存。 8.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引起的,常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导致海陆之间气压中心发生季节变化,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相反的现象。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会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会形成季风气候。

【英语】 名词性从句易错题

【英语】名词性从句易错题 一、名词性从句 1.________ manners are very important in every country is known to all,but the trouble is that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________ good manners are. A. That; what B. That; that C. What; that D. What; what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众说周知,礼貌在每一个国家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麻烦是,不同的国家对于什么是良好的礼貌有着不同的认识。逗号前有两个谓语动词,一个是are,一个是is known,故是两句话,需填连词连接这两句话,根据句意可知,前面是主语从句,故填that,此处的that,只起连接作用不作任何成分。about是介词,其后是个句子故应填连词把这两句话连接起来,所缺词作are的表语,故填what。因此选A。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和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2. is clear to the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 is that the President will not give in to their demands. A. Who B. It C. As D. What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委员会成员清楚的是,总统不会向他们的要求让步。that the President will not give in to their demands.这个句子作表语; is clear to the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这是主语从句,这里缺少主语从句的连接词,并且连接词在句中作主语,it是代词,不是了;连接词,故排除B;as作主语时,是在定语从句中,故排除C;who指人,根据表语指的事情,不是人,故排除A;what在主语从句中可以作主语或宾语,指事,符合句意,故选D。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3.Has it been announced ______? A. when are the planes to take off B. that are the planes to take off C. where are the planes to take off D. when the planes are to take off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 飞机什么时候起飞已经宣布了吗?此处是when引导的主语从句,且要用陈述句语序,故选D。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it作形式主语,关系副词when引导的从句作真正的主语。 4.--- made her ashamed of herself? --- the lowest mark in her class. A. What; Because she got B. Was it what; Getting C. What was it that; That she got D. What was it that; Get 【答案】 C 【解析】【分析】句意:——是什么让她对她自己感到羞愧?——是她获得了她班上的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全汇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全汇总 第一单元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训练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 1、若y=(a+2)x a2 +2a-1 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则a= 。 2、已知反比例函数x y 1 -=的图象上有两点),(11y x A 、),(22y x B 且21x x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1y y < B. 21y y > C. 21y y = D 1y 与2y 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3、函数8 y x = ,若-4≤x<-2,则( ) A 、2≤y<4 B 、-4≤y<-2 C 、-2≤y<4 D 、-4的图象上,斜边1OA 、12A A 都在轴上,则点2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6.已知n 是正整数,n P (n x ,n y )是反比例函数x k y = 图象上的一列点,其中1x 1=,2x 2=,…,n x n =,记211y x T =,322y x T =,…,1099y x T =;若1T 1=,则9 21T T T ??????的值是_____ ____. 7、如右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x k y 1 =,x k y 2=,x k y 3=在x 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1k 、 2k 、3k 的大小关系为( ) A. 321k k k >> B. 123k k k >> C. 132k k k >> D. 213k k k >> 8、如右图,△OPQ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高三高考备考复习】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典例解析,复习必备!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典例解析,复习必备! 易错点1等值线的弯曲情况判读不清 【典型例题】读某等值线图,图中数值a

D.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势好 (3)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图,则 A.①处吹偏南风 B.②处易出现锋面 C.③处降水较多 D.该地区天气晴朗 【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审题不清,思维转换较慢,不能根据题干的要求思考问题;二是对影响不同等值线发生弯曲的因素没有理解或掌 握;三是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分析选项。 第(1)题,如果是等温线图,在沿岸暖流或夏季风的影响下等温线应该向温度低的地方凸出,在纬度因素的影响下等温线应该与纬线平行,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应该是受地形的影响,此处地形应较高。 第(2)题,若为等高线图,①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应最大,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为山谷;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①处山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马尾松长势更好。

第(3)题,如果为等压线图,图示气压系统为低压,②处于低压槽中易出现锋面,在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因位于我国,①处吹偏北风;③位于冷锋锋前降水较少。 【纠错心得】各类等值线图是高考青睐的图形之一,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各类等值线图的判断方法,并加以对比,总结其共同的规律,注意等值线图中的弯曲方向、闭合、疏密、数值(极大值、极小值)、走向等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等值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高低变化规律,一般在等高线图中弯曲部分为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起)或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起),在等压线图中弯曲部分为高压脊(等压线向低值凸起)或低压槽(等压线向低值凸起),在海水等温线图中弯曲的部分一般表示洋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凸起为寒流,等温线向低值凸起为暖流)。 【纠错体验】读下图,回答l一2题。(双选) 1.若图示曲线为近地面等压面,则此时 A.气压最高的是d地 B.d地盛行上升气流 C.a地气流流向d地 D.c地气流流向b地

【英语】 名词性从句易错题1

【英语】名词性从句易错题1 一、名词性从句 1.______ makes the school proud is ______ more than 90% of the students have been admitted to universities. A. what; because B. that; because C. that; what D. what; that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让学校骄傲的是,超过90%的学生被重点大学所录取。第一空主语从句中缺少主语,指代事情,故用what;第二空为表语从句,且从句中不缺少成分,故填关系词that。故选D。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和that引导的表语从句。 2.Some people believe _______ has happened before or is happening now will repeat itself in the future. A. whatever B. whenever C. wherever D. no matter what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一些人认为之前发生的或现在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在将来都会重复发生。Whatever has happened before or is happening now是一个主语从句,whatever既引导起这个主语从句,也在句中做主语。BC项都属于副词的性质,都不能做主语,通常只能做状语;no matter what只能用来引导状语从句,故选A。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特殊疑问词+ever"引导的主语从句。 3._______ 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 is well known to us all. A. That who B. Those who C. Who that D. Who 【答案】 D 【解析】【分析】考查主语从句。句意:谁起着重要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主语从句缺少引导词,从句缺少主语,故选D。 4.____ he will offer us enough help doesn't matter a lot to our success. A. If B. Whether C. Before D. How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他是否提供帮助对于我们的成功没有什么关系。If不可以引导主语从句,故选B。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ether引导的主语从句的应用。 5.____ made me more unhappy was ___ the boy asked my friend to be his girlfriend and she agreed. A. What; that B. That ; that C. What; whether D. It; that

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地理易错题集(十二)旅游地理

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地理易错题集(十二)旅游地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问答题 (共21题;共161分) 1. (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东海岛在广东省湛江市区东南面,东海岛旅游度假区的海滩海水洁净,海沙粗细适中,且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进行沙浴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病。独具南国海滨风情的椰林清吧园,是度假区的又一景观,在这里乘凉、观海、品尝多种美味小吃,令人悠然自得。刻着“中国第一长滩”字样的大石龙海天沙滩,俗称龙海滩,是仅次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是中国第一长滩,世界第二长滩。 (1)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东海岛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 你认为在海边游玩时,当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游客安全? 2. (5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汤山因温泉而得名,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温泉疗养区,居中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首。汤山温泉日出水量5千吨,常年水温60—65℃,含3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皮肤病、关节炎多种慢性疾病有疗效。汤山温泉度假村占地13公顷,突破过去的温泉疗养概念,以现代性理念、国际化视角,开发温泉旅游休闲资源,是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项目最具特色的按4A标准建造的温泉健康休闲养生基地。度假村由露天温泉区、休闲酒店两部分组成。其中露天温泉区又分为花草香浴区、土耳其浴区、巴厘岛风情区等10余个浴区,建筑与环境自然融合,在山林与溪水旁,层叠错落,和谐有致。形状、风格各异的温泉池荟萃了中国、土耳其、巴厘岛、芬兰、罗马等东西方文化之精华,无须舟车劳顿,便可尽享世界温泉文化。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附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已知抛物线y=﹣x2+9的顶点为A,曲线DE是双曲线y= (3≤x≤12)的一部分,记作G1,且D(3,m)、E(12,m﹣3),将抛物线y=﹣x2+9水平向右移动a个单位,得到抛物线G2.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y=﹣x2+9与x轴的交点为B、C,且B在C的左侧,则线段BD的长为________; (3)点(6,n)为G1与G2的交点坐标,求a的值. (4)解:在移动过程中,若G1与G2有两个交点,设G2的对称轴分别交线段DE和G1于M、N两点,若MN<,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答案】(1)把D(3,m)、E(12,m﹣3)代入y= 得,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 ; (2)2 (3)解:把(6,n)代入y= 得6n=12,解得n=2,即交点坐标为(6,2), 抛物线G2的解析式为y=﹣(x﹣a)2+9, 把(6,2)代入y=﹣(x﹣a)2+9得﹣(6﹣a)2+9=2,解得a=6± , 即a的值为6± ; (4)抛物线G2的解析式为y=﹣(x﹣a)2+9, 把D(3,4)代入y=﹣(x﹣a)2+9得﹣(3﹣a)2+9=4,解得a=3﹣或a=3+ ; 把E(12,1)代入y=﹣(x﹣a)2+9得﹣(12﹣a)2+9=1,解得a=12﹣2 或a=12+2 ; ∵G1与G2有两个交点, ∴3+ ≤a≤12﹣2 , 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px+q,

把D(3,4),E(12,1)代入得,解得, ∴直线DE的解析式为y=﹣ x+5, ∵G2的对称轴分别交线段DE和G1于M、N两点, ∴M(a,﹣ a+5),N(a,), ∵MN<, ∴﹣ a+5﹣<, 整理得a2﹣13a+36>0,即(a﹣4)(a﹣9)>0, ∴a<4或a>9, ∴a的取值范围为9<a≤12﹣2 . 【解析】【解答】解:(2)当y=0时,﹣x2+9=0,解得x1=﹣3,x2=3,则B(﹣3,0),而D(3,4), 所以BE= =2 . 故答案为2 ; 【分析】(1)把D(3,m)、E(12,m﹣3)代入y= 得关于k、m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m、k,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和D、E点坐标;(2)先解方程﹣x2+9=0得到B(﹣3,0),而D(3,4),然后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DE的长;(3)先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确定交点坐标为(6,2),然后把(6,2)代入y=﹣(x ﹣a)2+9得a的值;(4)分别把D点和E点坐标代入y=﹣(x﹣a)2+9得a的值,则利用图象和G1与G2有两个交点可得到3+ ≤a≤12﹣2 ,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DE的 解析式为y=﹣ x+5,则M(a,﹣ a+5),N(a,),于是利用MN<得到﹣ a+5﹣<,然后解此不等式得到a<4或a>9,最后确定满足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 2.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点B,D的坐标分别为B(1,0),D(3,3).

高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

高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 ..的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的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注意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段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0.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的区别。 11.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12.分析实际生活中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13.分析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时,要注意季节的判断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太阳直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时,赤道低气压带一般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4.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不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 1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一般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 16.判读锋面图时要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总是向冷气团一侧;画冷锋和暖锋简图时,要注意三角形与半圆形的凸出方向,即总是指向锋前,冷锋指向暖气团一侧,暖锋指向冷气团一侧,它们的指向也可代表锋的移动方向。 17.判断气候类型时,要注意根据气温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份气

易错题-名词性从句

易错题(名词性从句) 1.In marine biology a great debate continues about dolphins have an actual language or not. A.whether B. that C. if D. which 2.Remember this used to be a quiet village. A.when B. how C. where D. what 3.We agreed to accept they thought was the best tour guide. A.whatever B. whomever C. whichever D. whoever 4.---What did the teacher say to you just now? ---She asked me . A.whether or not I finished my work B.did I finish my work or not C.is my work finished or not D.if or not I have finished my work 5.Who doubts it is true? A.that B. if C. which D. what 6.She never doubts I can do such a foolish thing. A.if B. that C. when D. whether 7.---Call the restaurant and ask for information. ---I don’t remember . A.who I should speak B. whom should I speak with C. with whom I should speak D. who should I speak with 8. She wanted to know child it was on the grass. A. who B. that C. what D. whose 9. There is a nice-looking car there. Peter wonders . A. it belongs to who B. whom does it belong to C. whom it belongs to D. who does it belong 10. After seemed a hopeless wait, four coal miners trapped in the mine for 125 hours were finally rescue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 when B. that C. it D. what 11. It is difficult to tell exactly the saying began, but it is probable that it was in the theater or movie industry. A. where B. when C. why D. that 12. you don’t like him is none of my business. A. What B. Who C. That D. Whether 13. we can’t get seems better than we have. A. What; what B. What; that C. That; that D. That; what 14. men have learned much from the behavior of animals is hardly new. A. What B. Those C. That D. Whether 15. one can succeed depends on hard he works. A. that; how B. that; however C. whether; how D. whether; however 16. is his own decision. A. When he is leaving B. When he leaves C. When does he leave D. He leaves 17. we can raise our production remains a problem. A. Which B. How C. What D. That 18. It has not been announced the plane is to take off. A. how B. where C. when D. wh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