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课件
合集下载
《发酵工程总论》课件

基因工程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工业等领域,如胰岛素 、干扰素、生长激素等的生产。
基因工程具有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等优点,是现代生 物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04 发酵工程的应用实例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简介
酒精发酵是一种通过酵母菌将糖 类物质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 过程,广泛应用于酒精饮料、燃
料等领域。
微生物的遗传与改造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阐述微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介绍基因突变原理和诱变育种方法,如化学 诱变和物理诱变等。
基因克隆与表达
讲解如何通过基因克隆和表达技术,在微生 物中表达外源基因。
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
讲解基因编辑技术和合成生物学在微生物改 造中的应用。
03 发酵工程的主要技术
。
化学工业
如生物塑料、生物农药 、生物燃料等产品的生
产。
环境治理
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 和土壤修复等环保领域
的应用。
02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主要介绍微生物如何通过氧化还 原反应产生能量,如呼吸作用和 光合作用等。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阐述微生物如何利用简单小分子 合成复杂大分子,如蛋白质、核 酸和多糖等。
酵母菌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主要包括菌种选育、种子制备、发酵、提取和精制等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 pH值等环境因素。
酵母菌的应用
酵母菌主要用于面包、酒类等食品的发酵制作,还可用于饲料、制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
生物农药的制备
生物农药简介
生物农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制成的 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特点。
01
基因工程具有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等优点,是现代生 物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04 发酵工程的应用实例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简介
酒精发酵是一种通过酵母菌将糖 类物质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 过程,广泛应用于酒精饮料、燃
料等领域。
微生物的遗传与改造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阐述微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介绍基因突变原理和诱变育种方法,如化学 诱变和物理诱变等。
基因克隆与表达
讲解如何通过基因克隆和表达技术,在微生 物中表达外源基因。
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
讲解基因编辑技术和合成生物学在微生物改 造中的应用。
03 发酵工程的主要技术
。
化学工业
如生物塑料、生物农药 、生物燃料等产品的生
产。
环境治理
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 和土壤修复等环保领域
的应用。
02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主要介绍微生物如何通过氧化还 原反应产生能量,如呼吸作用和 光合作用等。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阐述微生物如何利用简单小分子 合成复杂大分子,如蛋白质、核 酸和多糖等。
酵母菌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主要包括菌种选育、种子制备、发酵、提取和精制等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 pH值等环境因素。
酵母菌的应用
酵母菌主要用于面包、酒类等食品的发酵制作,还可用于饲料、制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
生物农药的制备
生物农药简介
生物农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制成的 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特点。
01
第五节发酵工程简介ppt课件

灭菌
• 发酵工程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的纯种, 整个发酵过程中不能混入杂菌。为什么呢?
– 在发酵过程中如混入其他微生物,将与 菌种形成竞争关系,对发酵过程造成不良 影响。
– 例如:如果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混入放 线菌,则放线菌分泌的抗生素就会使大量 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死亡。
灭菌
• 那如何防止杂菌的污染呢?
发酵过程(中心阶段)
检测进程,满足营养需要; 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 转速等
灭菌
杀灭杂菌(胞体、 孢子及芽孢)
扩大培养和接种
2、培养基的配制
• 这种培养基从组成成分和物理性质上看属于 哪种培养基?
– 从物理性质上成看分是液体培养基,从化学酸成碱分度上看是天 然培养基。问题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采用这种天然成 豆分饼作水为解营液养、物玉质米的浆液、体尿培素养、基磷,酸这在发p酵H:生7产—中8有什么 二好氢处钾呢、?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
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
谷氨酸棒状杆菌在一定 的条件下能够利用环境 中的营养物质来合成谷 氨酸。
在工厂里是 怎样应用谷氨酸 棒状杆菌来生产 谷氨酸的?
• 菌种选育
分离纯化
自然界选种、诱变育种、菌 体:过滤、沉淀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代谢产物:蒸馏、萃取、离子
交换
培养基配制
根据培养基的配制原 则制备,实践中需多 次试验
– (1)根据不同的菌种,应选择不同的材料配 制培养基。配制的培养基应满足微生物在碳源、 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等方面的营养要求, 并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pH。
– (2)培养基的营养要协调,以利于产物的合 成。
3、灭菌
• 配制好培养液后,是否可以立即加入菌种?
– 不能 – 需要进行灭菌
《发酵工程》课件3

菌种选育
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菌 株,通过诱变、基因工程等手段进行 改良。
菌种保藏
采用低温、干燥、缺氧等方法,保持 菌种活力和纯度,延长菌种使用寿命 。
种子扩大培养
种子制备
将保藏的菌种进行活化,并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其恢复 活力。
种子扩大培养
将活化后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使菌体数量增加,满足发酵 需求。
03
描述产物生成速率的数学模型,包括产物浓度和产物生成速率
之间的关系。
发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底物消耗
在发酵过程中,底物被微生物消耗转化为代谢产物。
产物生成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过程生成目的产物。
副产物生成
在发酵过程中,除了目的产物外,还可能生成其他副 产物。
03
发酵工艺流程
菌种的选育与保藏
现代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代谢工 程等新兴技术的引入,推动发酵
工程不断创新和发展。
发酵工程的应用领域
抗生素生产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疾 病。
食品工业
生产面包、啤酒、酸奶等食品,改善食品品质 和口感。
生物能源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醇、丁醇等生物燃料, 替代化石能源。
02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连续发酵与高密度发酵技术的挑 战
需要解决发酵过程中的菌种退化、产物抑 制等问题,以及设备设计和操作难度。
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
代谢工程
通过调节微生物代谢途径,提高产物的合成效率和产量。
合成生物学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人工生物系统,实现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产物精制
对提取出的产物进行纯化 ,去除杂质,提高产品质 量。
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菌 株,通过诱变、基因工程等手段进行 改良。
菌种保藏
采用低温、干燥、缺氧等方法,保持 菌种活力和纯度,延长菌种使用寿命 。
种子扩大培养
种子制备
将保藏的菌种进行活化,并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其恢复 活力。
种子扩大培养
将活化后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使菌体数量增加,满足发酵 需求。
03
描述产物生成速率的数学模型,包括产物浓度和产物生成速率
之间的关系。
发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底物消耗
在发酵过程中,底物被微生物消耗转化为代谢产物。
产物生成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过程生成目的产物。
副产物生成
在发酵过程中,除了目的产物外,还可能生成其他副 产物。
03
发酵工艺流程
菌种的选育与保藏
现代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代谢工 程等新兴技术的引入,推动发酵
工程不断创新和发展。
发酵工程的应用领域
抗生素生产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疾 病。
食品工业
生产面包、啤酒、酸奶等食品,改善食品品质 和口感。
生物能源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醇、丁醇等生物燃料, 替代化石能源。
02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连续发酵与高密度发酵技术的挑 战
需要解决发酵过程中的菌种退化、产物抑 制等问题,以及设备设计和操作难度。
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
代谢工程
通过调节微生物代谢途径,提高产物的合成效率和产量。
合成生物学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人工生物系统,实现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产物精制
对提取出的产物进行纯化 ,去除杂质,提高产品质 量。
发酵工程--ppt课件(2024版)

罐,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与外部没 有物料交换。 ➢ 传统的生物产品发酵多用此过程。
分批发酵的优缺点
➢ 优点 操作简单 操作引起染菌的概率低 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异问题
➢ 缺点 非生产时间较长、设备利用率低
➢ 根据不同发酵类型,每批发酵需要十 几个小时到几周时间。
➢ 全过程包括空罐灭菌、加入灭过菌的 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 罐,所需时间的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
典型的分批发酵工艺流程图
微生物分批培养的生长曲线
1.延滞期 2.加速生长期 3.指数生长期 4.减速期 5.稳定期 6.衰亡期
4.3.1.2 连续发酵
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 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 内的液量维持,微生物在稳定状态(恒定的基 质浓度、恒定的产物浓度、恒定的pH、恒定的 菌体浓度、恒定的比生长速率)下生长。
4 发酵工程
【学习目的】
1. 掌握发酵工程的基本类型和基本原理。 2. 了解典型发酵产品的生产工艺。 3. 认识发酵的基本过程及常用的发酵设备。
发酵(Fermentation)
最初来自拉丁语“发泡”(fervere),是指酵 母作用于果汁或者发芽谷物产生CO2的现象。
巴斯德:酵母在无氧环境下的呼吸过程。 生物化学:微生物在无氧时的代谢过程。
草莓栽培
微生物酶发酵 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①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初级代谢产物 ②抗生素、生长因子等——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转化发酵 利用微生物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
有经济价值的产物。 葡萄糖→Grapevine
生物工程发酵 DNA重组的“工程菌”理论上可以生产出多种代 谢产物。
分批发酵的优缺点
➢ 优点 操作简单 操作引起染菌的概率低 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异问题
➢ 缺点 非生产时间较长、设备利用率低
➢ 根据不同发酵类型,每批发酵需要十 几个小时到几周时间。
➢ 全过程包括空罐灭菌、加入灭过菌的 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 罐,所需时间的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
典型的分批发酵工艺流程图
微生物分批培养的生长曲线
1.延滞期 2.加速生长期 3.指数生长期 4.减速期 5.稳定期 6.衰亡期
4.3.1.2 连续发酵
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 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 内的液量维持,微生物在稳定状态(恒定的基 质浓度、恒定的产物浓度、恒定的pH、恒定的 菌体浓度、恒定的比生长速率)下生长。
4 发酵工程
【学习目的】
1. 掌握发酵工程的基本类型和基本原理。 2. 了解典型发酵产品的生产工艺。 3. 认识发酵的基本过程及常用的发酵设备。
发酵(Fermentation)
最初来自拉丁语“发泡”(fervere),是指酵 母作用于果汁或者发芽谷物产生CO2的现象。
巴斯德:酵母在无氧环境下的呼吸过程。 生物化学:微生物在无氧时的代谢过程。
草莓栽培
微生物酶发酵 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①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初级代谢产物 ②抗生素、生长因子等——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转化发酵 利用微生物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
有经济价值的产物。 葡萄糖→Grapevine
生物工程发酵 DNA重组的“工程菌”理论上可以生产出多种代 谢产物。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48张)课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1章 发酵工程
30
2.在农村泡菜的制作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洗后,放入彻底 清洁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 “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 ℃,根据上述 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蔬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1章 发酵工程
14
2.泡菜、果酒和果醋制作原理的比较
发酵 类型
发酵原理
反应式
பைடு நூலகம்
泡菜 发酵
无氧条件下,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产 C6H12O6――酶→
生乳酸
2C3H6O3(乳酸)+能量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1章 发酵工程
15
发酵 类型
酒精 发酵
发酵原理
反应式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 C6H12O6+6O2――酶→
量繁殖
6CO2+6H2O+能量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 C6H12O6――酶→
生酒精
2C2H5OH (酒精)+2CO2+能量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1章 发酵工程
16
发酵类型
发酵原理
反应式
乙酸 发酵
当 O2、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 C6H12O6+2O2――酶→
将糖分解成乙酸
2CH3COOH(乙酸)+2CO2+
联系
制作果醋时,可在果酒发酵的基础上进行果醋发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发酵工程 ppt课件

100%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具有真核细胞结构 ,有产孢子繁殖和水生、好气性 生长及醇发酵和糖发酵等类型。
80%
霉菌
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多细胞的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水
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良好的溶剂,能维持酶活性 ,参与代谢反应。
无机盐
参与细胞构成和代谢反应,对 细胞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面包、啤酒 、酸奶等食品。
医药工业
生产抗生素、疫苗、干扰素等 生物药物。
化学工业
生产燃料、化学品、塑料等物 质。
环境治理
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废气, 实现环境保护和治理。
02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80%
细菌
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 旋菌等,根据对人类的关系可分 为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和益生菌 。
细胞分离
通过离心、过滤等技术将菌体从发酵液中分离出 来。
产物纯化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技术,如蒸馏、结晶、色 谱等,将产物纯化至所需的规格和纯度。
04
发酵工程的应用实例
酒精发酵Βιβλιοθήκη 010203
酒精发酵简介
酒精发酵是一种通过酵母 菌将糖类物质转化为乙醇 的过程,广泛应用于酒精 饮料、化工等领域。
酒精发酵工艺流程
提高产物的产量与质量
代谢工程
通过代谢工程手段,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优化,提高目标产 物的产量和纯度。
过程控制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在线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实现精 准控制,提高产物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与环境污染
节能减排技术
采用新型发酵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发酵工程六PPT课件

.
24
二、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手段
(一)生物合成途径的遗传控制
代谢调节控制育种通过特定突变型的选育,达到改变代谢 通路、降低支路代谢总产物的产生或切断代谢途径及提高 细胞膜的透性,使代谢流向目的产物积累方向进行。
1、代谢缺陷型菌株
2、利用抗代谢类似物的突变积累氨基酸
3、产物降解酶缺失突变株
4、细胞膜组分的缺失突变
.
30
生物素是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生物素在低于亚适浓度之
前有,利例增于加谷1:生氨谷物酸氨素的酸有合棒利成杆于;菌丙(酮生酸物的素羧缺化陷产型生)草生酰产乙谷酸氨,酸进而
生物素是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初始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 辅酶,该酶催化乙酰辅酶A羧化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再 经一系列转化合成脂肪酸,而脂肪酸又是构成细胞膜磷脂 的主P要EP成分,因P此y生r 物素可间A接cC地o影A 响细胞膜的透性。
真核微生物细胞里,各种酶系被细胞器隔离分布,使
其代谢活动只能在特定的部位上进行,如与呼吸产能有 关的酶系集中于线粒体内膜上,DNA合成的某些酶位于 细胞核里。
.
5
(二)代谢流向的调控
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通过控制各代谢途径中某个酶促反应的速 率来控制代谢物的流向,从而保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1、由一个关键酶控制的可逆反应
第六章 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
第一节 发酵工程微生物的基本代谢及产物代谢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调节机制 第三节 糖代谢产物的发酵机制 第四节 氨基酸和核苷酸发酵机制 第五节 抗生素发酵机制 第六节 微生物发酵动力学
.
1
本章要求
掌握初级与次级代谢的产物 掌握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 掌握酶活性被抑制的方式 了解发酵产物的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抑制来自抑制DE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课件

自然选育和诱变育种交替使用可获高产菌株。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4
特殊变异菌的筛选方法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 组成型突变株 抗(敏感)性突变株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7
高丝氨酸缺陷菌生产赖氨酸
必需氨基酸 食品、医药、畜牧业需要量很大 但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有反馈抑制, 另一方面还同时生成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使赖氨酸不能在细 胞内累积 高丝氨酸缺陷菌(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补充适量高丝 氨酸)则合成大量赖氨酸
2
3
2
1
3 2
对照(HC0 =HC1+ HC2 + HC3) 诱变
3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 HC1> HC0 能力增强)
( HC2< HC0 能力减弱) ( HC3= HC0 能力不变)•42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3
诱变后的突变株会继续变异,低单位菌株在传代过程 中往往占优势,因此复筛中常常出现产量高低不稳的状态, 必须进行自然分离—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必须环节。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21
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利用菌种自然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进 行菌种筛选的过程。 自然突变:微生物在没有人工参与下所发生的突变。 引起自然突变两个原因: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和互变 异构效应。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前进
•22
自然突变
多因素低剂量诱变效应:自然突变实质上是由一些原 因不详的低剂量诱变因素引起的长期综合效应,如宇宙 空间各种短波辐射、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低浓度诱 变物质以及微生物自身代谢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诱变物 质(如H2O2)的作用等。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4
特殊变异菌的筛选方法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 组成型突变株 抗(敏感)性突变株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7
高丝氨酸缺陷菌生产赖氨酸
必需氨基酸 食品、医药、畜牧业需要量很大 但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有反馈抑制, 另一方面还同时生成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使赖氨酸不能在细 胞内累积 高丝氨酸缺陷菌(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补充适量高丝 氨酸)则合成大量赖氨酸
2
3
2
1
3 2
对照(HC0 =HC1+ HC2 + HC3) 诱变
3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 HC1> HC0 能力增强)
( HC2< HC0 能力减弱) ( HC3= HC0 能力不变)•42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3
诱变后的突变株会继续变异,低单位菌株在传代过程 中往往占优势,因此复筛中常常出现产量高低不稳的状态, 必须进行自然分离—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必须环节。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21
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利用菌种自然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进 行菌种筛选的过程。 自然突变:微生物在没有人工参与下所发生的突变。 引起自然突变两个原因: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和互变 异构效应。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前进
•22
自然突变
多因素低剂量诱变效应:自然突变实质上是由一些原 因不详的低剂量诱变因素引起的长期综合效应,如宇宙 空间各种短波辐射、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低浓度诱 变物质以及微生物自身代谢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诱变物 质(如H2O2)的作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1)生物素 ) 作用:影响产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作用:影响产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 影响菌体的代谢途径。一般5g/L。 影响菌体的代谢途径。一般 。
41
(Yp/s): ) 消耗1g或 消耗 或 1mol营养 营养 物质生成 的产物的 g数或 数或mol 数或 数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4
2.发酵类型 .
根据产物的形成与
3 2 1
产物形成表 面上与 碳源利 用有关
产物形成间接 与碳源利用有 关
产物形成直 接与碳源利用 有关
基质消耗的关系分
11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12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分批培养过程的生产率 P: 生产率=产物浓度 产物浓度/发酵时间 生产率 产物浓度 发酵时间 生产率是评价发酵过程的成本和效率的综合指 在分批培养时,计算时间还应包括放罐、 标。在分批培养时,计算时间还应包括放罐、清 洗、装料和消毒的时间等非发酵过程所占用的时 间。
多级串联 连续培养
进行单级连续 培养时, 培养时,流出 的培养液进行 固液分离 后,经浓缩的 细胞悬液再被 送回发酵罐中 的方法。 的方法。
17
先作分批培养, 先作分批培养,让 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 一定程度, 一定程度,并进 入产物合成期, 入产物合成期,然后 开始以恒定的流 量向发酵罐流加培养 基,同时以相同 的流量排放培养液, 的流量排放培养液, 使发酵罐内培养液的 体积保持恒 定,微生物能持续生 长并合成产物。 长并合成产物。
2
细胞浓度随 培养时间呈 指数增长。 指数增长。 细胞浓度的 变化率与细 胞浓度成正 比。
3
4
细胞浓度达 到最大值, 到最大值, 细胞的比生 长速率为0 长速率为
5
细胞的比生 长速率开始 下降
活细胞浓 度不断下降
延迟期
对数生长期
减速期
静止期
衰亡期
10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对数生长期: 对数生长期: dX /dt = X 其中: X--- 细胞干重 其中: t--- 时间 --- 比生长速率 与微生物的种类、培养温度、 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 与微生物的种类、培养温度、pH 、 培养基成分及限制性基质浓度等因素有关。 培养基成分及限制性基质浓度等因素有关。
一、培养基的类型和用途
根据来源
根据目的
根据生 产工艺
天然 合成 和半 合成
基础 ,繁殖 和鉴 别培 养基
孢子, 孢子, 种子和 种子和 发酵培 发酵培 养基
22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二.培养基的选择 培养基的选择
3 2 1
从经济效 益方面考虑
从生产和科 研的要求选 择
从微生物 的特点来选 择
5
6
影响细 胞膜的 透性; 透性; 钙还影 响磷酸 盐的浓 度
是链霉素 发酵的必 需元素
维持细 胞渗透 压
铁
镁
锌
钴
钾和钠
钾和钙
39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5.生长因子 .
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称为生长 因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 因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 作用: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 作用: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促进生命活动的进 行。
1 能源物质
光能:光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 光能:光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极端嗜盐菌进行海 微生物的能源 水淡化, 水淡化,藻类发酵等 氢、硫、氨、亚硝酸盐、亚铁盐等是 化能自养微生 亚硝酸盐、亚铁盐等是 化能自养微生 物的能源。 物的能源。 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石油、 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化工产 等有机物 品是异养微生物的能源。 异养微生物的能源 品是异养微生物的能源。
18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3.补料分批发酵 .
在分批培养过程中, 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 养基, 养基,而不从发酵罐中间断地放出培养液的培养 方法。 方法。 工业上利用分批补料培养以消除阻遏并保持通 气条件。 气条件。分批补料培养还可以防止培养基中某一 组分的毒性。 组分的毒性。
把多个发酵罐 串连起来, 串连起来,第 一个罐的情况 与单罐培养相 同,以后下一 罐的进料便是 前一发酵罐的 出料, 出料,这样就 组成了多级串 联连续培养。 联连续培养。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单级连续培养进入稳定状态后, 单级连续培养进入稳定状态后,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与稀释率 相等。 相等。 连续培养的最大特点: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率、 连续培养的最大特点: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率、产物 的代谢均处于恒定状态, 的代谢均处于恒定状态,可达 到稳定、 到稳定、高速培养微生物细胞 或生产大量的代谢产物的目 生产率得以提高。 的。生产率得以提高。
3 氮源物质 有机氮和无机氮
菌体细 胞结构
作用
含氮代 谢产物
33
细胞提 供能源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花生饼粉,黄豆饼粉, 花生饼粉,黄豆饼粉, 棉籽饼粉,酵母粉, 棉籽饼粉,酵母粉, 麦麸,鱼粉,蚕蛹粉, 麦麸,鱼粉,蚕蛹粉, 玉米浆,蛋白胨,尿素, 玉米浆,蛋白胨,尿素, 废菌体和酒糟
19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20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5.2 培养基选择和配制的原则
培养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 培养基: 产物所需要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 产物所需要的, 混合物。 混合物。
21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6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7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1. 分批发酵: 是一种准封闭式系统。 一次投 . 分批发酵: 是一种准封闭式系统。 一次接种,一次收获的间歇式培养方式。 料,一次接种,一次收获的间歇式培养方式。培 养过程中,接种物要经过5个时期 即延迟期、 个时期。 养过程中,接种物要经过 个时期。即延迟期、 对数生长期、减速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对数生长期、减速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氨水, 铵盐和 硝酸盐
有机氮
34
无机氮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4.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
磷,镁,硫,铁,钾,钠,铅, 氯,锌 ,钴 ,锰 浓度对细胞的生长和产物合成有促进作 促进 等。较低浓度对细胞的生长和产物合成有促进作 而在高浓度时常表现出显著的抑制 抑制作用 用, 而在高浓度时常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发酵类型: 一. 发酵类型:
发酵类型是为了描述菌体生长,碳源利 发酵类型是为了描述菌体生长, 用与代谢产物形成速率变化, 用与代谢产物形成速率变化,以及它们相 互间动力学关系而确定的。 互间动力学关系而确定的。
3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1.动力学描述参数 .
菌体 生长 速率
硫
硫酸钠
硫代 硫酸钠
产物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38
1
细胞色素, 细胞色素, 细胞色素氧 化酶, 化酶,过氧 化物酶等的 组成成分, 组成成分, 是微生物有 氧氧化的必 不可少的元 素
2
己糖磷酸化 酶, 柠檬酸 脱氢酶, 脱氢酶, 羧 化酶等的激 活剂。 活剂。
3
4
是维生素 B12的激活 剂,可以 促进产物 合成
15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1
依据培养物的 生长率是受到 化学环境控制 的。即培养 基中某一限 制性组分的 作用。 作用。
2
控制补充的培养基 的流速, 的流速,使培养液 的细胞浓度保持恒 定。
恒化
恒浊
16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连续发酵
循环式
单级连 续培养 非循环式: 非循环式:
13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14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2. 连续发酵:连续发酵是指在培养过程中,连续地 连续发酵:连续发酵是指在培养过程中, 向发酵罐中加入培养基, 向发酵罐中加入培养基,同时以相同的流速从发酵 罐中排出含有产品的培养基的发酵方式。 罐中排出含有产品的培养基的发酵方式。一般连续 培养方式很多:搅拌发酵罐和管式反应器; 培养方式很多:搅拌发酵罐和管式反应器;恒化和 恒浊;循环式和非循环式;单级和多级。 恒浊;循环式和非循环式;单级和多级。
5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2.发酵类型 .
特 点
I
II
III
菌体生长, 菌体生长,碳 源利用和产物 形成几乎都在 相同的时间出 现高峰。 现高峰。
微生物生长和 产物合成是分 开的。 开的。 糖既满 足细胞生长所 需能量又充作 产物合成的碳 源。
产物形成一般 在菌体生长接 近或达到最高 生长时期。产 生长时期。 物形成与碳源 利用无准量关 系。
比生 长速率
菌体得 率系数
产物得 率系数
):单 (Vx):单 ): 位体积, 位体积,单 位时间里生 长的菌体量 g/(L h)
(): ): 菌体浓度 除菌体生 长速率或 繁殖速率 h-1
(Yx/s): )
消耗1g或 消耗 或 1mol营养 营养 物质生成 的菌体的g 的菌体的 数或mol 数或 数
30
5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 微生物发酵类型及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