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合集下载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标准版本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51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列车制动距离规定标准版本列车制动距离规定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列车制动距离,是指列车在实施制动前,以最大规定速度在限制下坡道上运行,由开始使用紧急制动时起至列车完全停止时的最长距离。

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必须确保列车能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停车。

列车中的机车(包括蒸汽机车的煤水车)和车辆的自动制动机,均应加入全列车的制动系统。

中国铁路的列车制动距离统一规定为800m。

要求所有使用自动制动机的列车,在区段内任何纵断面线路上以最大容许速度运行时,当实施紧急制动后,都具有在800m制动距离内停车的制动能力。

1.中国铁路对闸瓦压力的规定列车制动能力是由闸瓦压力来保证的。

列车需要的闸瓦压力与列车的重量、运行速度及运行区段内限制下坡道的坡度直接相关。

列车重量越大,速度越高,坡度越陡长,则所需要的闸瓦压力也就越大。

为保证列车能在800m制动距离内停车,规定了列车按重量计算的单位闸瓦压力(为了计算方便,以每百吨的列车重量为计算单位)。

这个单位闸瓦压力,应符合该区段内运行速度及限制下坡度的要求。

根据这一原则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试验,制定出使用自动制动机的旅客列车闸瓦压力表和使用自动制动机的货物列车和混合列车闸瓦压力表。

机动车辆重量及机车车辆每轴闸瓦压力分别见机车车辆重量表和机车车辆换算闸瓦压力表。

由于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和混合列车的自动制动机的动作、闸瓦压力和制动缓解时间不同,如旅客列车比货物列车和混合列车制动主管压力高,车列长度短,因此,旅客列车制动机的制动效能比货物列高好。

所以,在同样条件下,旅客列车的速度可以高于货物列车。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列车制动距离是指列车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

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与列车运行的安全性直接相关。

因此,各国铁路部门都对列车制动距离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列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

列车制动距离由两部分组成:制动缓冲距离和制动停车距离。

制动缓冲距离是列车在开始刹车时由于惯性而继续前行的距离。

它又可分为两部分:空转距离和非空转距离。

空转距离是指列车在刹车时,车轮和钢轨之间没有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制动装置传递制动力的距离。

它由制动装置和车轮之间的接触时间决定,一般为几百米。

非空转距离是指列车开始刹车后,车轮和钢轨之间开始有直接接触,并产生制动力的距离。

它由列车的速度、列车的制动能力和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系数等因素决定。

一般来说,非空转距离较空转距离短,但也会因列车制动系统的特性而有所差异。

制动停车距离是列车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止的距离。

它由列车的运行速度、列车的制动能力、列车的质量和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系数等因素共同决定。

一般来说,制动停车距离会比制动缓冲距离更长。

各国铁路部门针对列车制动距离制定了相应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制动距离规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列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及时制动停车,以防止发生事故。

因此,根据列车的类型和速度等不同情况,制动距离规定也会有所不同。

在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Federal Railroad Administration)制定了列车制动距离的规定。

根据规定,列车制动距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列车运行速度不超过法定速度限制;2. 列车制动能力不低于列车运行速度下的制动要求;3. 制动距离必须足够,以便列车能在任何情况下安全停车;4. 列车制动距离必须包括适当的安全余量,以考虑制动系统和列车运行条件的变化。

类似的规定也存在于其他国家的铁路系统中。

例如,欧洲铁路局(European Railway Agency)针对欧洲各国的铁路制定了统一的列车制动距离规范。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在我国客货列车的提速研究中已经充分反映了制动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盘形制动装置和防滑器作为旅客列车提速的关键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铁路向高速化发展,制动问题将更为突出,制动距离随列车速度非线性增长的问题暂且不论,仅现有的空气制动装置从制动能量和舒适性方面考虑也远远不能满足300 km/h高速列车的运用要求。

因此,对于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对于制动系统的陈旧观念和思考模式,根据国外经验以及我国发展高速列车的具体条件,从提高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这3项基本要求出发,采用各种新技术,并综合考虑机车车辆制动性能和运输、通信、线桥建筑有关的系统工程问题。

1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1.1 安全性紧急制动距离是检验列车制动性能和安全性的最基本条件。

我国已研究制定了各种高速列车的基本技术条件,在考虑了必要的安全裕量的情况下,对紧急制动距离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高速列车的制动装置和紧急制动距离为此,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必须具有高速停车时足够的制动功率,以保证尽可能短的制动距离。

1.2可靠性高速列车必须随时保证有必要的停车制动能力。

包括计算机网络或电空制动故障、供电网络失电(无动力制动)、下坡道停车时的可靠性设计,表1所示的不良状态距离就是考虑了可靠性的纯空气制动作用距离。

在该距离设计中,考虑了失电情况下空走时间延长和盘形制动摩擦因数误差对延长制动距离的影响,例如京沪300 km/h高速列车按计算距离4 100 m增加10%左右后为4 500 m,可以保证在失电情况下制动停车的可靠性。

为此,高速列车必须采用多种制动装置的复合制动模式。

1.3舒适性高速列车的制动作用时间和制动减速度远大于普通旅客列车,而这些参数是判断旅客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高速列车制动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的电气指令制动方式和盘形制动装置,故其纵向舒适性指标较高,如表2所示。

表2 旅客列车纵向舒适性的评定指标比较列车类型高速列车TB/T2370-93紧急制动时的最大减速度/(m.s-2)≤1.4≤1.4常用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度/(m.s-2)≤0.6≤1.2最大纵向冲动/g≤0.6 ≤1.0~1.2达到上述技术指标的关键技术问题是:采用电气指令控制方式;合理设计复合制动的模式;尽量减少列车中各车辆制动率的差别;采用摩擦特性良好的盘形制动装置等。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列车制动距离,是指列车在实施制动前,以最大规定速度在限制下坡道上运行,从紧急制动开始到列车完全停止的最长距离。

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必须确保列车能够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停车。

列车中的机车(包括蒸汽机车的煤水车)和车辆的自动制动机,均应加入全列车的制动系统。

中国铁路的列车制动距离统一规定为800m。

要求所有使用自动制动机的列车,当以最大允许速度在该路段的任何剖面线上运行时,当实施紧急制动后,都具有在800m制动距离内停车的制动能力。

1.中国铁路闸瓦压力规定列车制动能力是由闸瓦压力来保证的。

列车需要的闸瓦压力与列车的重量、运行速度及运行区段内限制下坡道的坡度直接相关。

列车重量越大,速度越高,坡度越陡长,则所需要的闸瓦压力也就越大。

为保证列车能在800m制动距离内停车,规定了列车按重量计算的单位闸瓦压力(为了计算方便,以每百吨的列车重量为计算单位)。

这个单位闸瓦压力,应符合该区段内运行速度及限制下坡度的要求。

根据这一原则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试验,为使用自动制动器的客运列车制定闸瓦压力表,为使用自动制动器的货运列车和混合动力列车制定闸瓦压力表。

机动车辆重量及机车车辆每轴闸瓦压力分别见机车车辆重量表和机车车辆换算闸瓦压力表。

由于客车、货车和混合动力列车的自动制动作用、闸瓦压力和制动缓解时间不同,如旅客列车比货物列车和混合列车制动主管压力高,车列长度短,因此,旅客列车制动机的制动效能比货物列高好。

所以,在同样条件下,旅客列车的速度可以高于货物列车。

2.列车实际闸瓦压力验算在实际编组列车时,每列货物列车或混合列车,不得低于每100t 重闸压力22t的标准,以避免因每100t配重闸瓦压力不足,在中间调整或降低运行图中规定的运行速度。

当货物列车编成后,以下公式可用于检查实际闸瓦压力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如果计算的数字大于26t,说明合乎要求。

在进行检算时,注意以下两点:(1)牵引货物列车的机车,因本身所具有的闸瓦压力(一定单位重量的闸瓦压力),与货车的闸瓦压力接近,机车重量占列车重量的比例不大,为简化计算起见,所以机车、煤水车的闸瓦压力及其重量不参加计算。

列车牵引复习重点

列车牵引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1、机车牵引力就是指机车轮周牵引力2、轮轨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称为机车粘着力(黏着系数)3、机车牵引力(轮周牵引力)不得大于机车粘着牵引力,否则,车轮将发生空转。

4、机车牵引特性曲线是反映了机车的牵引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功率下,机车运行速度越低,机车牵引力越大。

5、内燃机车在多机牵引和补机推送时,其牵引力需修正。

1.列车运行阻力可分为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

2、列车附加阻力可分为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3、列车在6‰坡道上上坡运行时,则列车的单位坡道附加阻力为 6 N/KN4、列车在2‰坡道上下坡运行时,则列车的单位坡道附加阻力为 -2 N/KN5、在计算列车的基本阻力时,当货车装载货物不足标记载重50%的车辆按空车计算;当达到标记载重50% 的车辆按重车计算。

1、列车基本阻力主要由以下五种阻力因素组成:(1)轴承摩擦阻力。

(2)车轮与钢轨间的滚动摩擦阻力。

(3)车轮与钢轨间的滑动摩擦阻力。

(4)冲击和振动阻力。

(5)空气阻力。

1、列车制动力是由制动装置引起的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外力,它的大小可由司机控制,其作用是调节列车速度或使列车停车。

2、轮对的制动力不得大于轮轨间的粘着力,否则就会发生闸瓦和车轮“抱死” 滑行现象。

3、目前,我国机车、车辆上多数使用中磷铸铁闸瓦。

4、列车制动一般分为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

5、列车制动力是由列车中各制动轮对产生的制动力的总和。

2、闸瓦的摩擦系数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制动初速度(2)列车运行速度(3)闸瓦压力(4)闸瓦材质3、从列车的单位合力曲线上,能解读出什么?答:列车的单位合力曲线图上可以清楚地读出:(1)列车在不同工况下和某速度时的单位合力的大小;(2)能分析出列车在该时的加速、减速或匀速的状态;(3)还能看到列车的均衡速度。

1、列车单位合力曲线是由牵引运行、惰行运行和制动运行三种曲线组成。

2、作用于列车上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着列车的运动状态。

《安全管理》之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安全管理》之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列车制动距离,是指列车在实施制动前,以最大规定速度在限制下坡道上运行,由开始使用紧急制动时起至列车完全停止时的最长距离。

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必须确保列车能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停车。

列车中的机车(包括蒸汽机车的煤水车)和车辆的自动制动机,均应加入全列车的制动系统。

中国铁路的列车制动距离统一规定为800m。

要求所有使用自动制动机的列车,在区段内任何纵断面线路上以最大容许速度运行时,当实施紧急制动后,都具有在800m制动距离内停车的制动能力。

1.中国铁路对闸瓦压力的规定列车制动能力是由闸瓦压力来保证的。

列车需要的闸瓦压力与列车的重量、运行速度及运行区段内限制下坡道的坡度直接相关。

列车重量越大,速度越高,坡度越陡长,则所需要的闸瓦压力也就越大。

为保证列车能在800m制动距离内停车,规定了列车按重量计算的单位闸瓦压力(为了计算方便,以每百吨的列车重量为计算单位)。

这个单位闸瓦压力,应符合该区段内运行速度及限制下坡度的要求。

根据这一原则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试验,制定出使用自动制动机的旅客列车闸瓦压力表和使用自动制动机的货物列车和混合列车闸瓦压力表。

机动车辆重量及机车车辆每轴闸瓦压力分别见机车车辆重量表和机车车辆换算闸瓦压力表。

由于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和混合列车的自动制动机的动作、闸瓦压力和制动缓解时间不同,如旅客列车比货物列车和混合列车制动主管压力高,车列长度短,因此,旅客列车制动机的制动效能比货物列高好。

所以,在同样条件下,旅客列车的速度可以高于货物列车。

2.列车在实际闸瓦压力的检算在实际编组列车时,每列货物列车或混合列车,不得低于每100t重闸压力22t的标准,以避免因每100t重量闸瓦压力不足而在中途改编或降低运行图所规定的运行速度。

当货物列车编成后,可按下式检算实际闸瓦压力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如求出的数字大于26t,说明合乎要求。

在进行检算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牵引货物列车的机车,因本身所具有的闸瓦压力(一定单位重量的闸瓦压力),与货车的闸瓦压力接近,而机车的重量占列车重量的比例又不大,为简化计算起见,所以机车、煤水车的闸瓦压力及其重量不参加计算。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是指列车从制动开始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

制动距离的规定一般由列车制动性能、制动系统状态和行车速度等因素确定。

根据铁路运输安全法和铁路客车制动性能要求,列车制动距离规定如下:
1. 列车制动能力要满足制动道路电气计算表所规定的要求。

2. 列车制动距离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通常要求列车在制动距离内完全停止。

3. 列车制动距离的计算公式为:制动距离 = (初速度² - 末速度²) / (2 * 列车减速度)。

4. 列车制动距离的计算应考虑列车质量、制动系统状态、轮胎与轨道的磨损程度等因素。

5. 列车制动距离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以保证运行安全。

6. 列车制动距离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铁路运营组织和区域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列车制动距离的规定是为了确保列车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止,保证运行安全。

铁路运营组织和相关监管部门会对制动距离进行测试和监督,以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第 1 页共 1 页。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是针对列车在紧急制动情况下需要停下的距离进行规定。

具体规定可能会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而有所不同,以下为一般的列车制动距离规定原则:
1. 系统制动距离:列车在紧急制动事件发生后,制动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建立压力,以便开始制动作用。

系统制动距离是列车在紧急制动发生后到制动系统完全建立压力所需的距离。

2. 反应时间距离:列车乘务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需要反应,并开始执行制动操作。

反应时间距离是列车在紧急制动发生后到乘务员开始操作制动器所需的距离。

3. 制动装置距离:列车进行制动操作后,制动器开始施加制动力,制动装置距离是列车在制动器接触制动面之前移动的距离。

4. 刹车制动距离:列车在完全制动的情况下停下所需的距离。

刹车制动距离取决于列车的速度、制动系统的性能以及轨道条件等因素。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列车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在合理的距离内停下,以保障旅客和车辆的安全。

不同类型的列车(如高速列车、城市轨道交通等)可能有不同的制动距离规定。

因此,遵守所在地区的规定,严格控制列车制动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
列车制动距离,是指列车在实施制动前,以最大规定速度在限制下坡道上运行,由开始使用紧急制动时起至列车完全停止时的最长距离。

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必须确保列车能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停车。

列车中的机车(包括蒸汽机车的煤水车)和车辆的自动制动机,均应加入全列车的制动系统。

中国铁路的列车制动距离统一规定为800m。

要求所有使用自动制动机的列车,在区段内任何纵断面线路上以最大容许速度运行时,当实施紧急制动后,都具有在800m制动距离内停车的制动能力。

1.中国铁路对闸瓦压力的规定
列车制动能力是由闸瓦压力来保证的。

列车需要的闸瓦压力与列车的重量、运行速度及运行区段内限制下坡道的坡度直接相关。

列车重量越大,速度越高,坡度越陡长,则所需要的闸瓦压力也就越大。

为保证列车能在800m制动距离内停车,规定了列车按重量计算的单位闸瓦压力(为了计算方便,以每百吨的列车重量为计算单位)。

这个单位闸瓦压力,应符合该区段内运行速度及限制下坡度的要求。

根据这一原则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试验,制定出使用自动制动机的旅客列车闸瓦压力表和使用自动制动机的货物列车和混合列车闸瓦压力表。

机动车辆重量及机车车辆每轴闸瓦压力分别见机车车辆重量表和机车车辆换算闸瓦压力表。

由于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和混合列车的自动制动机的动作、闸瓦压力和制动缓解时间不同,如旅客列车比货物列车和混合列车制动主管压力高,车列长度短,因此,旅客列车制动机的制动效能比货物列高好。

所以,在同样条件下,旅客列车的速度可以高于货物列车。

2.列车在实际闸瓦压力的检算
在实际编组列车时,每列货物列车或混合列车,不得低于每100t重闸压力22t的标准,以避免因每100t重量闸瓦压力不足而在中途改编或降低运行图所规定的运行速度。

当货物列车编成后,可按下式检算实际闸瓦压力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如求出的数字大于26t,说明合乎要求。

在进行检算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牵引货物列车的机车,因本身所具有的闸瓦压力(一定单位重量的闸瓦压力),与货车的闸瓦压力接近,而机车的重量占列车重量的比例又不大,为简化计算起见,所以机车、煤水车的闸瓦压力及其重量不参加计算。

(2)旅客列车则因机车的重量占列车总重的比重较大,其单位重量的闸瓦压力又小于客车,需要以一部分客车的制动力补充机车制动力的不足,因此,在计算旅客列车每100t重量闸瓦压力时,旅客列车机车和煤水车的闸瓦压力及其重量均应计算在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