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1999-2005研究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大连理工1999-2005研究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大连理工1999-2005研究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大连理工大学二O O 五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15分)试求图1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U c (s) / U r (s) 。

二、(20分)给定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1.设r(t)=n 1(t)=n 2(t)=1(t), 试求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

2.在r(t)=n 1(t)=n 2(t)=1(t)情况下,如何使稳态误差e ss =0。 三、(2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试绘制以K 为参量的根轨迹图;

2.试求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时的闭环极点。

四、(1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

1)(5()

1(10-++s s s ,试绘制开

环幅相特性曲线,并应用奈奎斯特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五、(1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50)(5(2500

++s s s ,并绘

制开环频率特性对数坐标曲线,并计算相角裕度。

六、(15分)给定系统微分方程为,试确定奇点位置及类型,并绘制相平面草图。

七、(15分)设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试求C(z),并判断K=1时系统的稳定性。

八、(10分)已知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a>0,试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确定使平衡点渐进稳定的a取值范围。

九、(20分)给定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1.试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2.试设计状态反馈阵,使系统闭环极点位于-2,-2处;

3.K是否可以取为0.5,为什么?

大连理工大学二O O 四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30%现代)》试题

一、(15分)试求图1所示电路的结构图和传递函数。

二、(10分)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 4+2.5s 3+2.5s 2+10s -6 = 0 试求特征根在S 平面上的分布。

三、(10分)试求系统

的单位脉冲响应。

四、(20分)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试绘制根轨迹图(可能的分离点为:-1.2、-1.6、-

2.6、-2.9、-

3.5);

2. 试求出分离点处的K 值。

五、(25分)某两个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a) G(s)=

)11.0)(1(10++s s s , (b) G(s)=)

1100)(11.0)(1()

110(10++++s s s s s

1.试绘制两个系统的对数坐标曲线,并求相角裕量(可以通过曲线大致估

算); 2.试说明两个系统在稳定性、稳态误差和动态性能的区别(可以定性解释)。 六、(13分)给定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试求出系统奇点位置,指出奇点类型,并绘制相平面草图。

七、(12分)试求图2所示系统的闭环Z传递函数C(z)/R(z)。

八、(20分)给定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1.试画出系统的状态变量结构图,并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能控标准型;

2.试判断系统的能观测性。

九、(25分)设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1.试应用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试求系统的离散化模型(设采样周期T=1秒);

3.试说明连续系统经离散后,其稳定性是否改变,为什么?

大连理工大学二O O三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30%现代)》试题

一、(14分)系统如图一所示。其中K1,K2为弹簧的弹性系数,B为阻尼器的粘性摩擦系数。试写出以y i为输入,y0为输出的传递函数。

二、(15分)系统如图二所示,假设输入是斜坡信号,即r(t)=at ,式中a 是一个任意非零常数。试通过适当地调节K i的值,使系统对斜坡输入响应的稳态误差达到零。

三、(20分)设系统如图三所示。

(1)为了使闭环极点为s=-1±j3,试确定增益K和速度反馈K i 的数值;(2)利用求出的K i画出根轨迹图。

四、(12分)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特性如下:

ω 2 3 4 5 6 7 8 10 |G 0(j ω)|

10

8.5 6 4.18 2.7 1.5 1.0 0.6 ∠G 0(j ω) -100o -115o

-130o

-140o

-145o

-150o

-160o

180o

1. 求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

2. 欲使系统具有20db 的幅值裕量,系统的开环增益应变化多少?

3. 欲使系统具有40o 的相位裕量,系统的开环增益应变化多少? 五、(15分)试求图四所示系统的闭环Z 传递函数C(z)/R(z)。T 为采样周期。

六、(15分)试用奈氏判据分析具有下列开环传递函数的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G(s)H(s)=

)

1()

3(-+s s s K

七、(14分)试用相平面法分析如下系统的稳定性。

八、(25分)给线性系统:

(1)判断系统的状态能控性与状态能观测性;

(2)如该系统状态是能控的,试写出系统的能控标准型;如状态是不能控的,请指出对应于系统哪个极点的状态是不能控的。

九、(20分)设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入方程为。其

试(1)确定状态反馈矩阵K,使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在-1±j2 ;

(2)画出闭环系统的状态变量图。

大连理工大学二OO 二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10分)试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

,建立系统的

模拟结构图,并列写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能观标准型。 二、(10分)试判断如下系统的状态能控性与状态能观性。

三、(10分)试求图1所示系统的闭环Z 传递函数

)

()

(z R z C 。

四、(10分)已知非线性环节的特性如图2所示,试计算刻环节的描述函数。

五、(15分)给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

125.0)(15.0(++s s s K

试按照绘

制规则,绘制根轨迹图,并分析参数K 对瞬态性能的影响。

六、(10分)给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

4)(2(++s s s K

1.试绘制系统在K=10和K=50时的极坐标曲线;

2.应用奈魁斯特判据判断系统在K=10和K=50时的稳定性; 七、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如图3所示,试说明刻系统是否为最小相位系统,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八、(7分)已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试定性分

析零点-2.5和极点-10对系统瞬态性能(如超调量、调整时间、响应速度等)的影响。

九、(10分)试求图4所示结构图的传递函数C 1(s)/R 1(s) ,C 2(s)/R 2(s) 。

十、(8分)给定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s R s C =)

11.0(10

s s ,如果用电阻、电容、运算放大器等元件构成刻系统的模拟装置,试画出刻模拟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并计算出电阻、电容的参数值。

大连理工大学二OO一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10分)图一为一液位对象,Q in、Q out分别表示单位时间内流入和流出贮槽的液体量,h为液面高度,贮槽的截面积S=0.5m2,设节流阀开度保持一定,则

流出流量Q out=αh,(α为阀的节流系数,可视为常数)。如果初始静态值

h0=1.5m,q in0=q out0=0.1m3/min,试求以Q ino输入,h为输出的微分方程式,并确定其放大系数和时间常数。

二、(10分)单位负反馈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三所示。试确定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三、(12分)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当T=0.05时,画其根轨迹图,并确定使系统阶跃输入响应为无超调(即过阻尼)时的K取值范围;

(2)试选择T(>0)使根轨迹具有一个非零分离会合点,问:此时的阶跃响应能否出现无超调过程,绘出草图,并给出必要的解释。

1.(8分)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H(s)=

)

1()

1(10-+S S TdS ,试用频率法确定使系

统闭环稳定的Td 值范围,并画出系统稳定时的奈氏曲线图。

2.(8分)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三所示。求其开环传递函数,并求相位裕量γ。

五(10分)求图四所示离散系统闭环稳定的最大K 值,并分析采样周期对系统的影响。采样周期T=1秒。

六、(10分)

系统结构如图五所示。

T 1=5 T 2>0,K>0,G c (s)选PI 调节器,即G c (s)=K c (1+

TiS

1

).试选择K c 及T i ,使系统的相位裕量≥45o ,同时有尽可能快的响应速度。

非线性系统结构如图六所示。其中c=b=1给定N(A)=

A c π4)(1A

b -2

. (1)若K=5,试确定刻系统自激振荡的振幅和频率;

(2)若要消除自激振荡,试确定K 的最大值应为多少?

八、(20分)

控制系统结构如图七所示。

(1)按图中所设状态变量列写矩阵形式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2)判断状态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若状态是完全能控或完全能观测的,进行线性非奇异变换,将状态空间

描述化为能控标准型或能观标准型;否则,请指出对应于哪个极点的状态是不能控或不能观测的。

大连理工大学二OOO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20分)(本题仅限于单考生完成,单考生还需在以下各题中选做80分的考题,统考生不做此题)

1.给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判别K 取值时系统稳定。

2.已知某一闭环系统有一对主导极点,由于这对主导极点距离S 平面的虚轴太近,使得系统的阶跃响应较差。试问系统响应较差表现在哪方面?欲改善系统性能应采取什么措施?

二、(10分)试求图一所示系统的微分方程。其中处作用力u(t)为输入,小车位移x(t)为输出。

三、(10分)给定系统的方框图如图二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

)

()

(s R s C 。

四、(10分)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

5)(1(++s s s K

1. 求K=20,单位斜坡输入r(t)=t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2. 欲使系统的稳态误差减小10倍,应采取什么措施。

五、(10分)某控制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三所示,试绘制根轨迹图。

六、(10分)试用相平面法分析如下系统的稳定性。

七、(20分)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

10)(1(1000

++s s s

1. 绘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和对数坐标图。

2. 用奈魁斯特稳定性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八、(10分)已知某离散系统的Z 特征方程为

Z 3

+3.5Z

2

+3.5Z+1=0

试判断该系统有几个不稳定根。

九、(20分)已知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1.求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以及约当标准型。

2.判断系统的状态能控性、能观测性。

大连理工大学一九九九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10分)试建立图一所示校正环节的动态结构图,并指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校正环节。

二、(10分)给定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二所示。试求传递函数

)()(s R s C , )

()

(s R s E 。

三、(10分)请解释对于图三所示的两个系统,是否可以通过改变K 值(K>0)使系统稳定。

四、(10分)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K<<0 →∞的根轨迹图。

五、(15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

)

110)(1()

11.0(+-+s s s s K

1. 试绘制K=1时的对数幅频、相频特性的渐近线;

2. 应用Nyguist 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改变K 值是否可以改变系

统的稳定性。

六、(6分)简单说明PID 调节器各部分的作用。 答: P 作用:

I 作用:

D 作用: 七、(9分)设有两个非线性系统,它们的非线性部分一样,线性部分分别如下: 1. G(s)=

)

11.0(2

+s s

2. G(s)=

)

1(2

+s s

试问:当用描述函数法分析时,哪个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高?为什么?

八、(10分)给定系统如图四所示。试求在单位阶跃输入时,系统输出的Z变换Y(z).

九、(20分)设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1.试求状态转移矩阵;

2.为保证系统状态的能观性,a应取何值?

3.试求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能观规范形;

4.用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题及答案

学习中心 姓 名 学 号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简答题(共25分) 1、简述闭环系统的特点,并绘制闭环系统的结构框图。( 8分) 2、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10分) 3、串联校正的特点及其分类?( 7分) 二、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2()(2++= s s s K s G K ,试确定使系统产生持续振荡的K 值,并求振荡频率ω。( 15分) 三、设某系统的结构及其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试确定系统参数,1K 2K 和a 。( 15分) 四、某最小相角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示。要求(20分) 1)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2)利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3)将其对数幅频特性向右平移十倍频程,试讨论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五、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s s K s G

试设计一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如下指标:(25分) (1)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151 ss e ; (2)截止频率ωc ≥7.5(rad/s); (3)相角裕度γ≥45°。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闭环系统的特点,并绘制闭环系统的结构框图。 解: 闭环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 闭环系统的特点: 闭环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检测偏差、 纠正偏差。 1) 由于增加了反馈通道, 系统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 2) 由于存在系统的反馈, 可以较好地抑制系统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扰动和由于器件的老化而引起的结构和参数的不确定性。 3) 反馈环节的存在可以较好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2、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给定值 和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输入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扰动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和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G 1(s)+G 2(s)(用G 1(s)和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1.414 , 阻尼比=ξ 0.707 ,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220s s ++=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衰减振荡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1050.20.5s s s s +++。 6、根轨迹起始于 开环极点 ,终止于 开环零点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 K s s Ts τ++。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 水温 。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和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 ;当控制装置和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闭环控制系统 ;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闭环控制系统 。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 稳定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 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 零 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输出拉氏变换 和 输入拉氏变换 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K s s Ts τ++,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2222211 T τωωω++; 相频特性为arctan 180arctan T τωω--o (或:2180arctan 1T T τωωτω---+o ) 。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考试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 》典型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第二章:主要是化简系统结构图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用化简,也可以用梅逊公式来求 一、(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请写出系统在输入r(t)和扰动n(t)同时作用下的输出C(s)的表达式。 G4 H1G3 G1 G 2 N(s)C(s) R(s) - -+ + + 二 、(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求传递函数 )()(s R s C ,) () (s N s C 。 三、(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C(s)/R(s)。 G1 G2 R(s) - + + C(s) - + 四、(共15分)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X(s)的表达式

G4(s)G6(s) G5(s)G1(s) G2(s) N(s) C(s) R(s) -- G3(s) X(s) 五、(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C(s)/R(s)和C(s)/D(s)。 G1 G2 R(s) - + + C(s) -+ D(s) G3G4 六、(共15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 () (s R s C 。 七、(15分)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求题图所示各系统的传递函数 ) () (s R s C

一、(共15分)某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所示,欲保证阻尼比ξ=0.7和响应单位斜坡函数的稳态误差为ss e =0.25,试确定系统参数K 、τ。 二、(共10分)设图(a )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b )所示。试确定系统参数,1K 2K 和a 。 三、(共15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求系统在输入r(t)=t 和扰动信号d(t)=1(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和稳态输出)(∞C 2/(1+0.1s) R(s) - C(s) 4/s(s+2) E(s) D(s) 四、(共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2)(4)(625) K G s s s s s = ++++ 试确定引起闭环系统等幅振荡时的K 值和相应的振荡频率ω 五、(15分)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2 ) 1()(23++++=s s s s K s G α 若系统以2rad/s 频率持续振荡,试确定相应的K 和α值 第三章:主要包括稳、准、快3个方面 稳定性有2题,绝对稳定性判断,主要是用劳斯判据,特别是临界稳定中出现全零行问题。 相对稳定性判断,主要是稳定度问题,就是要求所有极点均在s=-a 垂线左测问题,就是将s=w-a 代入D(s)=0中,再判断稳定 快速性主要是要记住二阶系统在0<ξ<1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公式以及指标求取的公式。 准确性主要是稳态误差的公式以及动态误差级数两方面

广工自动控制原理试卷答案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稳定性 快速性 准确性 稳定性 2、()G s ; 3、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或结构图 信号流图)(任意两个均可) 4、劳思判据 根轨迹 奈奎斯特判据 5 01112()90()()tg T tg T ?ωωω--=--- 6、0()()()()t p p p i K de t m t K e t e t dt K T dt τ=++? 1()(1)C p i G s K s T s τ=++ 7、S 右半平面不存在系统的开环极点及开环零点 二、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 20分) 1、A 2、B 3、D 4、C 5、C 6、B 7、A 8、C 9、C 10、D 三、(8分)建立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并求传递函数。 解:1、建立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 根据KCL 有 2 00i 10i )t (u )]t (u )t (d[u )t (u )t (u R dt C R =-+- (2分) 即 )t (u )t (du )t (u )()t (du i 2i 21021021R dt C R R R R dt C R R +=++ (2分) 2、求传递函数 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得 )(U )(U )(U )()(U i 2i 21021021s R s Cs R R s R R s Cs R R +=++ (2分) 得传递函数 2 121221i 0)(U )(U )(R R Cs R R R Cs R R s s s G +++== (2分) 四、(共20分) 解:1、(4分) 22222221)()()(n n n s s K s K s K s K s K s K s R s C s ωξωωβ++=++=++==Φ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1、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按其输入量的变化规律特性可分为_恒值控制_系统、随动系统和_程序控制_系统。 2、传递函数为 [12(s+10)] / {(s+2)[(s/3)+1](s+30)} 的系统的零点为_-10_, 极点为_-2__, 增益为_____2_______。 3、构成方框图的四种基本符号是: 信号线、比较点、传递环节的方框和引出点 。 4、我们将 一对靠得很近的闭环零、极点 称为偶极子。 5、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反馈控制方式、_开环控制方式和_复合控制方式_。 6、已知一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t e t g 5.16)(-=,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7、自动控制系统包含_被控对象_和自动控制装置两大部分。 8、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其中五种形式是微分方程、传递函数、__差分方程_、脉冲传递函数_、__方框图和信号流图_。 9、_相角条件_是确定平面上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而用_幅值条件__确定根轨迹上各 点的根轨迹增益k*的值。当n-m ≥_2_时, 开环n 个极点之和等于闭环n 个极点之和。 10、已知一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 t e t g 25.13)(-=,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 _。 11、当∞→ω时比例微分环节的相位是: A.90 A.ο 90 B.ο 90- C.ο45 D.ο 45- 12、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稳定性__、_快速性_和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 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快速性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稳定性和准确性_。 13、当且仅当离散特征方程的全部特征根均分布在Z 平面上的_单位圆 _内,即所有特征根的模均小于___1____,相应的线性定常离散系统才是稳定的。 14、下列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D.普通数控加工系统

模拟考试题(自动控制原理)

模拟试题(自动控制原理) 1. 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衡量系统稳态精度的重要指标时( C )。 A.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D.安全性 2.火炮自动瞄准系统的输入信号是任意函数,这就要求被控量高精度地跟随给定值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C )。 A.恒值调节系统 B.离散系统 C.随动控制系统 D.数字控制系统 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D )。 A.积分环节 B.比例环节 C.微分环节 D.惯性环节 4. 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D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完全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没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零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5.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C )。 A.准确度越高B.准确度越低 C.响应速度越慢 D.响应速度越快 6.系统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夹角为( B )。 A、90° B、90°、270° C、270° D、无法确定 7.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当K为下列哪个选项时系统不稳定( D )。 A.5 B. 10 C. 13 D. 16 8.对于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根轨迹对称于实轴 B.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系统的阶数 C. 根轨迹以开环零点为起点,以开环极点为终点 D. 根轨迹与虚轴相交意味着闭环特征方程出现纯虚根 9.某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为( D )。 A.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8 B.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2 C.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8 D.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2 10.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所以,其中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A )。 11.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A )。 A.增加系统前向通道中的积分环节个数可以提高系统的无稳态误差的等级 B.I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C.减小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D.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1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根据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该闭环系统输入信号为r(t)=sin3t 时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B )。 A. 0.354sin3t B.0.354sin(3t-450) C. 0.354sin(3t+450) D.0.354sin(t-450)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A26套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A(1) 1.(9分)设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所示,试绘制其一般根轨迹图。 (其中-P 为开环极点,-Z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及单位脉冲响应。 3.(12分)当ω从0到+∞变化时的系统开环频率特性()()ωωj j H G 如题4图所示。K 表示开环增益。P 表示开环系统极点在右半平面上的数目。v 表示系统含有的积分环节的个数。试确定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的范围。 4.(12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下,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 () (, )()(s R s E s R s C 5.(15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下,试绘制K 由0→+∞变化的根轨迹,并确定系统阶跃响应分别为衰减振荡、单调衰减时K 的取值范围。 Re Im ∞→ω00→ωK 2-0,3==p v (a ) Re Im ∞ →ω00 →ωK 2-0,0==p v (b ) Re Im ∞→ω00→ωK 2-2 ,0==p v (c ) 题4图 题2图 1G 2G 3 G 5 G C R +E -- 4G +6 G

6.(15分)某最小相位系统用串联校正,校正前后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分别如图中曲线(1)、(2)所示,试求校正前后和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21s G s G s G c ,并指出Gc (S )是什么类型的校正。 7.(15分)离散系统如下图所示,试求当采样周期分别为T=0.1秒和T=0.5秒输入 )(1)23()(t t t r ?+=时的稳态误差。 8.(12分)非线性系统线性部分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与非线性元件负倒数描述曲线如下图 所示,试判断系统稳定性,并指出) (1 x N - 和G (j ω)的交点是否为自振点。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卷

洛阳理工学院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卷(B) 适用班级:B 考试日期时间:适用班级: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传递函数是线性定常系统的一种内部描述模型。() 2.劳斯判据是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的一种代数判据。() 3.频域分析法是根据闭环系统的频率特性研究闭环系统性能的一种图解方法。( ) 4.频率响应是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下的全部响应。() 5.绘制系统Bode图时,低频段曲线由系统中的比例环节(放大环节)和微积分环节决定( ) 6.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若开环传递函数不包括积分和微分环节,则当0 ω=时,开环幅相特性曲线(Nyquist图)从正虚轴开始。() 7.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之间只有正向作用,系统输出量不会对控制器产生任何影响。() 8.Ⅰ型系统,当过渡过程结束后,系统对斜坡输入信号的跟踪误差为零。() 9.控制系统分析方法中,经典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有频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时域分析法。() 10.已知某校正网络传递函数为 1 () 1 s G s as + = + ,当满足a>1条件时,则该校正网络为滞后校正网络。()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述()属于对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A)稳定性(B)准确性(C)快速性(D)前面三个都是 2.分析线性控制系统动态性能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A)单位脉冲函数(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斜坡函数(D)单位加速度函数 3.典型二阶系统阻尼比等于1时,称该系统处于()状态。 (A)无阻尼(B)欠阻尼(C)临界阻尼(D)系统不稳定或临界稳定 4.稳定最小相位系统的Nyquist图,其增益(幅值)裕度()。 (A)0 hdB<(B)0 hdB>(C)1 hdB<(D)1 hdB> 5.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 () (5) G s s s = + ,则系统在()2 r t t =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A)10 4 (B) 5 4 (C) 4 5 (D)0 6.一个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A)系统的输入(B)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

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汇编

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汇编 北大中文1996研究生入学考试当代专业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1’x20=20’) 1、《诗品》的作者: 2、《老残游记》的者: 3、《天狗》的作者: 4、《红烛》的作者: 5、《弃妇》的作者: 6、《沉沦》的作者: 7、《红梅之夕》的作者: 8、《九十九度中》的作者: 9、《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 10、《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的作者: 11、《倾城之恋》的作者: 12、《雨巷》的作者: 13、《颓败线的颤动》的作者: 14、《元白诗笺证稿》的作者: 15、《镜与灯》的作者: 16、苏文纨是《________》中的人物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________》 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诗经》的《________》 19、《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作者: 20、《语丝》曾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先后主编 二、解析题(5’x7=35’) 1,诗无达诂(说明其含义,作简要评述) 2,公安派(主要人物、文学主张,) 3,普罗文学(来历,文学主张,举2-3篇代表作品) 4,魔幻现实主义(主要作家,基本特征) 5,三一律(含义) 6,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基本特征) 7,新小说派(主要作家,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15’x3=45’) 1,谈谈你对“评点”这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的看法 2,就钱钟书、沈从文、废名以及苏青等作家的文学成就与现有文学史给予他们的地位,谈谈你对“重写文学史”一说的看法 3,复述莱辛分析雕塑《拉奥孔》中的拉奥孔父子被巨蟒所缠而陷入痛苦却又没有呈现哀号情态的见解,并谈谈你对莱辛“降格说”的看法。 北大中文1997研究生入学考试现代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侨寓文学、国粹派、印象派批评、〈我在霞村的时候〉、〈现代诗钞〉 二问答题 1,将下面这段话结合鲁迅的思想进行分析(30分)(〈文化编圣论〉的一段话)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B 》 试题A 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1)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D )。 A .(1)0s s += B. (1)50s s ++= C.(1)10s s ++=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C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C )。 A .当时间常数较大时有超调 B .有超调 C .无超调 D .当时间常数较小时有超调 5.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A ) A .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II 型系统 D. III 型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稳定性、快速性、__准确性___。 2.对控制系统建模而言,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 来描述。 3.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开环控制 和 闭环控制 。 4. 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G s ,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为()H s ,则系统 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H s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1()() G s G s H s + 。 5 开环传递函数为2(2)(1) ()()(4)(22) K s s G s H s s s s s ++=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0,4,1j --±。 6. 当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减小时,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最大超调量将 增大 。 7.串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传递函数之 积 。 三、简答题(本题10分) 图1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完整word版,2017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7年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卷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分)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稳定性 、快速性和 准确性 。 2、控制系统的 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比值 称为传递函数。 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 劳斯判据(或: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或奈奎斯特判据(或:频域分析法) 等方法判断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 4、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 结构 和 参数,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5、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20lg ()A ω(或:()L ω),横坐标为lg ω 。 6、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 是指 开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Z 是指 闭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R 指 奈氏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 (-1, j0 )整圈数。 7、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s t 定义为 调整时间 。%σ是超调量 。 8、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1) K s T s T s ++频特性为 01112()90()() tg T tg T ?ωωω--=---。 9、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给定值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10、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105 0.20.5s s s s + ++。 11、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闭环控制系统。 12、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1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 稳定。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14、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越频率c ω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调整时间s t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快速性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分) 1、 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被控量为 。 2、 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__________、快速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__________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 3、 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或无穷远。 4、 PID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 5、 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宽带,且有直到ωh 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e(t) 完满地从采样信号e*(t) 中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 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分) 1、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1 52512++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 .21 B .1 C .51 D .25 1 2、 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A 、 ()()()E S R S G S =? B 、()()()()E S R S G S H S =?? C 、()()()()E S R S G S H S =?- D 、()()()() E S R S G S H S =- 3、 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 .稳态性能 B .动态性能 C .抗高频干扰能力 D ..以上都不是 4、 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5、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 B 、1000 C 、20 D 、不能确定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d 21m 第 3 题 附 图 N χ χ =0 χ =N 上海交通大学 199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 传热学(含流体力学)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传热学(含流体力学) 1、输气管道内的空气温度t f =100℃,流速u=1/s, 用一支插入套管中的水银温度计测量空气温度 (见附图),温度计的读数是铁管底部的温度t h , 已知铁套管与输气管道连接处的温度t 0=50℃, 套管长度h=140mm,外径d=12mm ,材料的导热 系数λ=58.2w/(m 2·℃),试问测温误差为多少度? 已知温度计套管的过余温度分布式为 ) ()]([0 mh ch h x m ch -=θ θ式中,综合参数 第1f u m λα/= ,铁管与空气间的对流换热的准则式为参数为λ=3.21×10-2w/(m ·℃),ν=23.13×10-6m 2/s. 2、 如附图所示,厚δ初始温度为t o 的大平板 一侧被突然置于 ∞ t 的流体中冷却,另一侧保持 绝热,已知大平板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和比热 分别为 λρ、c ,试导出大平板内节点 n=1,2,…N-1及边界节点n=0,N 的显式差分方程。 这里,N 表示平板的等分刻度数。 3、一辐射换热系统的加热面布置于顶部,底部为受热表面,顶部表 面1和底部表面2间隔为1m ,面积均为1×1 m 2。已知顶面的黑度ε1=0.2,t 1=727℃底面ε2=0.2,t 2=227℃。其余四侧表面的温度及黑度均相同,为简化计算, 可将它看成整体看待,统称F3,F3是地面绝热 表面,试计算1,2面之间的辐射换热量及表面 3的温度t 3,已知1,2面之间的角系数X 1,2=0.2 4、凝结液膜的流动和换热符合边界层的薄层性质,若把坐标X 取为 重力方向(见附图),则竖壁膜状凝结换热时的边界层微分方程组可表示为: 2 2 )(y u g d dp y u u u l l l ??++-=??+??μ ρχνχρ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6 一、简答(本题共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2、通过二阶系统的根轨迹说明,增加开环零点和增加开环极点对系统根轨迹走向的影响。 3、已知某环节的频率特性曲线如下,求当x(t)=10sin5t 输入该环节的时候,系统的输出解析表达式是什么? 4、通常希望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在低频段和高频段有较大的斜率,为什么? 5、如果一个控制系统的阻尼比比较小,请从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两方面说明该系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并解释原因。 6、最小相位系统的Nyquist 图如下所示,画出图示系统对应的 Bode 图,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二、改错(本题共5道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 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可以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是微分方程。 2. 传递函数描述系统的固有特性。其系数和阶次都是实数,只与系统内部结构参数有关而与输入量初始条件等外部因素无关。 3. 频率法不仅研究一个系统对不同频率的正弦波输入时的响应特性,也研究系统对阶跃信号的响应特性。 4. 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中频段的长度对相位裕量有很大影响,中频段越长,相位裕量越小。 W k (j 40 20 - π/2 - π ?(ω)

5. Nyquist 图中()1k W j ω>的部分对应Bode 图中0dB 线以下的区段,Nyquist 图中的实 轴对应Bode 图中的π-线。 三、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本题20分) i s T s K s T K K s G m m f f 1)1(1)(0?+?+?= 输入信号为 )(1)()(t bt a t r ?+= 其中0K , m K , f K , i, f T , m T 均为正数 ,a 和b 为已知正常数。如果要求闭环系统稳 定,并且稳态误差ss e <0ε, 其中0ε>0, 试求系统各参数满足的条件。 四、试用梅逊增益公式求下图中各系统信号流图的传递函 数C(s)/R(s)。(15分) 五、(本题20分)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02.0)(101.0()(++=s s s K s G 要求: (1) 画出准确根轨迹(至少校验三点,包括与虚轴交点); (2) 确定系统的临界稳定开环增益K c; (3)当一个闭环极点是-5的时候,确定此时的其他极点。 六、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1) 试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 求解系统的相位裕量,并判断稳定性; 3)

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一真题

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一真题 Part A Text 1 Inthe 2006 film version of The Devil Wears Prada, Miranda Priestly, played byMeryl Streep, scold her unattractive assistant for imagining that high fashiondoesn’t affect her. Priestly explains how the deep blue color of the assistant’ssweater descended over the years from fashion shows to department stores and tothe bargain bin in which the poor girl doubtless found her garment 。 Thistop-down conception of the fashion business couldn’t be more out of date or atodds with feverish world described in Overdressed, Elizabeth Cline’s three-yearindictment of “fast fashion”. In the last decades or so, advances in technologyhave allowed mass-market labels such as Zara, H&M, and Uniqlo to react totrends more quickly and anticipate demand more precisely. Quckier turnroundsmean less wasted inventory, more frequent releases, and more profit. Thoselabels encourage style-conscious consumers to see clothes as disposal—— meant to last only a wash or two, although they don’t advertisethat——and to renew their wardrobe every few weeks. Byoffering on-trend items at dirt-cheap prices, Cline argues, these brands havehijacked fashion cycles, shaking all industry long accustomed to a seasonalpace 。 Thevictims of this revolution, of course, are not limited to designers. ForH&M to offer a 5.95 knit miniskirt in all its 2300-plus stores around theworld, it must rely on low-wage, overseas labor, order in volumes that strainnatural resources, and use massive amount of harmful chemicals 。 Overdressedis the fashion world’s answer to consumer activist bestsellers like MichaelPollan’s The Omnivore’s Dilemma. Mass-produced clothing, like fast food, fillsa hunger and need, yet is non-durable, and wasteful,” Cline argues, Americans,she finds, buy roughly 20 billion garments a year——about 64items per person——and no matter how much they giveaway, this excess leads to waste 。 Towardsthe end of Overdressed, Cline introduced her ideal, a Brooklyn woman named SKB,who, since 2008 has make all of her own clothes——andbeautifully. But as Cline is the first to note, it took Beaumont decades to perfect her craft; herexample, can’t be knocked off 。 Thoughseveral fast-fashion companies have made efforts to curb their impact on laborand the environment——including H&M, withits green Conscious Collection Line——Cline believeslasting-change can only be effected by the customer. She exhibits the idealismcommon to many advocates of sustainability, be it in food or in energy. Vanityis a constant; people will only start shopping more sustainably when they can’tafford to it 。21. Priestly criticizes her assistantfor her [A] poor bargaining skill 。 [B] insensitivity to fashion 。 [C] obsession with high fashion 。 [D]lack of imagination 。22. According to Cline, mass-maket labelsurge consumers to [A] combat unnecessary waste 。 [B] shut out the feverish fashion world 。 [C] resist the influence of advertisements 。 [D] shop for their garments morefrequently 。 23. The word “indictment” (Line 3, Para.2)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G s,则G(s) 为G1(s)+G2(s)(用G1(s)与G2(s)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ω,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 n 7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水温。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稳定。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 K s s Ts τ++ arctan 180arctan T τωω--。 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c ω对应时域性能指标调整时间s t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是指闭环传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稳定性。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G s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 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等。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劳思判据、根轨迹、奈奎斯特判据等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包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一. 是非题(5分): (1)系统的稳态误差有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k 和类型决定的( ); (2)系统的频率特性是系统输入为正弦信号时的输出( ); (3)开环传递函数为)0(2>k s k 的单位负反馈系统能跟深速度输入信号( ); (4)传递函数中的是有量纲的,其单位为 ( ); (5)闭环系统的极点均为稳定的实极点,则阶跃响应是无 调的( ); 二. 是非题(5分): (1)为了使系统的过度过程比较平稳要求系统的相角裕量大于零( ); (2)Bode 图的横坐标是按角频率均匀分度的,按其对数值标产生的( ); (3)对于最小相位系统,根据对数幅频特性就能画出相频特性( ); (4)单位闭环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s D s N s G =,劳斯稳定判据是根据)(s D 的系数判闭环 系统的稳定性(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根据)(s G 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判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 )。 三. 填空计算题(15分): (1)如图所示:RC 网络,其输出)(t u c 与输入)(t u r 的微分方程描述为 ,假定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传递函数)(s φ= ,该系统在)(1)(t t u r =作用时,有)(t u c = 。 (2)系统结构如图,该系统是 反馈系 统,是 阶系统,是 型系统,若要使系统的放大系数为1,调节时间为0.1秒(取%σ的误差带),0k 应为 ,t k 应

为 。 (3)如果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b s a s c s k s G +++=,该系统是 阶系统,是 型系统,该系统的稳态位置误差系数为 ,稳态速度误差系数为 ,稳态加速度误差系数为速度误差系数为 。 四. 是非简答题(5分): (1)已知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s 平面的极点数为,试叙述Nyquist 稳定判据的结论。 (2)试叙述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3)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与系统结构有关,而且与输入信号有关,该结论是否正确。 (4)增加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系统的稳定性就变差,甚至变为不稳定,该结论是否正确。 五.计算题(10分) 已知某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t t i d t i C t U t U t i R t U d t i t i C t U t U t i R t U ??=+=-=+=)(1)()()()(])()([1)() ()()(22002212111111 其中)(t U i 为输入,)(0t U 为输出,2211,,,C R C R 均为常数,试建立系统方筷图,并求传递函数。 六. 计算题(15分) 某非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若),(1*20)(t t r =,(1)求系统的稳态输出)(∞c ,及max c ,超调量%σ和调整时间s t 。(2)试画出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标出s t 及max c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