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PPT精品

合集下载

杏鲍菇种植技术

杏鲍菇种植技术

杏鲍菇的简介杏鲍菇的脂肪含量较低,适合减肥和健身的人群食用。

杏鲍菇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和预防便秘。

杏鲍菇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食用菌市场的需求增加,杏鲍菇的种植前景非常广阔。

杏鲍菇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且生产成本不高,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杏鲍菇的市场价格稳定,且销售渠道广泛,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杏鲍菇的种植前景空气杏鲍菇对二氧化碳浓度较为敏感,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发育阶段都需要保持空气流通,以避免高浓度二氧化碳对杏鲍菇产生不良影响。

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宜温度为25℃。

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10-20℃,最适宜温度为15℃。

湿度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65%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宜。

光照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阶段需要散射光,以保持子实体颜色和形状的正常发育。

杏鲍菇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条件土壤基质杏鲍菇种植所需的土壤和基质要求栽培器具如塑料袋、瓶等,用于进行杏鲍菇的栽培。

培养设备包括培养架、培养皿等,用于培养杏鲍菇菌丝。

接种设备如接种箱或接种室,用于进行接种操作。

栽培房杏鲍菇栽培房要求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同时要有一定的散灭菌设备用于对培养料进行灭菌的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锅。

杏鲍菇种植的设施设备要求如保龄菇、金福菇、白玉菇等,分别具有耐寒、耐高温、抗病性强等特点。

杏鲍菇的品种选择常见品种介绍品种选择的原则播种期出菇期采收期030201杏鲍菇的种植时间安排播种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菌丝就会在培养基中长满整个栽培袋。

发菌管理出菇管理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包括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采收加工方法杏鲍菇的采收与加工方法木霉病链孢霉根霉病菌蝇螨虫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和空间,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024年杏鲍菇栽培技术(增加多场景)

2024年杏鲍菇栽培技术(增加多场景)

杏鲍菇栽培技术(增加多场景)杏鲍菇栽培技术一、概述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又称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

其肉质肥厚,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杏鲍菇栽培技术简单,管理方便,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已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于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25℃左右。

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为8-18℃,最适温度为15℃左右。

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杏鲍菇,但以春秋两季为最佳栽培季节。

三、菌种制备1.母种制备: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杏鲍菇菌株,采用组织分离法或孢子分离法获得纯菌种,经扩大培养后作为母种。

2.原种制备:将母种接种到小麦粒培养基上,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基,即可作为原种使用。

3.栽培种制备:将原种接种到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栽培培养基上,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基,即可进行栽培。

四、栽培管理1.栽培场地:选择通风良好、清洁卫生、光线适宜的场地进行栽培。

可采用室内栽培、大棚栽培或露天栽培等方式。

2.栽培原料:选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麸皮等作为栽培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

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

3.装袋接种:将混合好的栽培原料装入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料约500克。

将栽培种接种到料面上,稍加压实,封口。

4.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置于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发菌,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5%左右,适当通风。

一般经过20-30天,菌丝长满菌袋。

5.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菌袋后,将菌袋移至出菇房,保持温度在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适当增加光照。

此时,子实体开始形成,需及时疏蕾、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一般经过10-15天,杏鲍菇即可成熟采摘。

五、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杏鲍菇病害较少,主要预防细菌、真菌等病原菌的感染。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03
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刀子在菌袋或菌瓶表面轻轻将杏鲍菇割下,尽量不损伤菌袋或菌瓶。
杏鲍菇的采收
01
采收标准
当杏鲍菇长到一定大小,颜色变为浅棕色,菌膜尚未破裂时,可以进行采收。
02
采收时间
杏鲍菇的采收应该在菌袋或菌瓶内的营养物质消耗到最低限度时进行,这时杏鲍菇的品质和产量最高。
杏鲍菇在温度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50%-60%的环境下可以保持较好的品质和口感。因此,可以将杏鲍菇放在冰箱保鲜室内,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保鲜。
杏鲍菇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菌,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
杏鲍菇属于恒温结实性菌类,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短的生长周期。
子实体分化温度为10-20℃,最适宜温度为15℃左右。
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生于春季和秋季的林中地上或腐木上。
03
栽培技术
需具备保温、保湿、通风、光照等功能,以满足杏鲍菇生长所需的适宜温湿度、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
保鲜方法
杏鲍菇可以在温度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下长期贮藏。因此,可以将杏鲍菇放在冷库内,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贮藏。
贮藏方法
杏鲍菇的保鲜与贮藏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开发利用前景
杏鲍菇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前景
06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原因
培养料在堆制过程中可能被杂菌污染,如未经严格消毒的原料、不规范的堆制操作等都可能导致培养料污染。
措施
提高杏鲍菇产量的措施与方法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防治方法
加强培养料消毒灭菌,确保在堆制、发酵、使用前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同时,加强操作规范,避免在堆制过程中引入杂菌。

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PPT精品精品教育文档

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PPT精品精品教育文档
分布:世界:南欧、北非及中亚
我国:新疆、四川和青海等地
二、食药用价值
1.菌肉肥厚、肉质鲜美,富含矿物质 和维生素
2.多糖含量丰富 3.抗癌、抑制肿瘤和美容的功效
三、杏鲍菇的形态特征
子实体着生方式: 菌盖: 菌肉: 菌褶: 孢子印: 菌柄: 菌环或菌幕: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1.营养: 需丰富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
第十二章 杏鲍菇栽培技术
the cultivation of P.eryngii
后期增产
本章知识体系
形态特征
生活条件
出菇管理
培培技术 教学重点:1.栽培料制作
2.接种方法 教学难点:3.发菌管理
4.出菇管理
一、概述
杏鲍菇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 又称为刺芹侧耳、杏仁鲍鱼菇。
2.湿度管理:
初期:90%左右, 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85% 左右,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
湿度过大,子实体发黄,甚至染细菌, 造成腐烂: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3.光线与空气的管理:
不需太强的散射光,光线强,子实体易 颜色发黄; 出菇期间,加强通风。
4.病虫害防治: 气温升高时,子实体易发生的病虫害是 细菌、木霉及菇蝇。 加强通风和进行温度调控可预防病虫害 的发生。
1.木屑73%、麸皮25%、糖1%、 石膏1%、含水量60-65% 2.木屑38%、棉籽壳40%、麸皮 20%、糖1%、石膏1%,含水量 60-65%
(三)栽培方式:瓶栽、箱栽和塑 料袋栽培(在我国最方便和适用) 方式。
(四)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的温度是10~15℃, 北方地区:以秋末和冬末春初较为适宜。 南方地区:安排在12-2月进行栽培更为 适宜。

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

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措施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安 排栽培季节和茬口,实 行轮作倒茬制度,培育 健壮菌丝体和子实体, 提高抗病虫能力。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 化性等特性,采用黑光 灯、糖醋液等诱杀害虫; 利用高温闷棚、低温冷 冻等方法处理土壤和栽 培料,杀死病菌和虫卵。
THANKS 感谢观看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 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 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 平滑、干燥、细纤维状,灰白色至灰 黄色,近菌柄部分常浅黄色;菌肉白 色,肥厚,绵软有弹性;菌柄长2- 8cm,直径0.5-3cm,上下等粗或基部 膨大,内部松软至中实,白色或近白 色,中上部有纵条纹,一般商品菇均 要求在未开伞前及时采收。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 量60%-65%,空气相对 湿度60%-70%。子实体 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 85%-95%,生长阶段空 气相对湿度90%左右。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 需要新鲜空气。在菌丝培 养阶段和子实体发育阶段 都要注意通风换气。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在黑暗条件下培养。子实 体形成和发育阶段需要散 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是 500-1000勒克斯。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菇蚊
以幼虫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造 成减产和品质下降。防治方法包 括保持环境清洁、使用防虫网、
灯光诱杀成虫等。
跳虫
弹跳能力强,咬食子实体造成伤口 感染。防治方法包括保持环境干燥、 使用粘虫板捕捉成虫等。
蛞蝓
又称鼻涕虫,以成虫和幼虫危害菌 丝体和子实体。防治方法包括保持 环境清洁干燥、使用生石灰或草木 灰撒施地面等。
杏鲍菇的栽培意义

2024版杏鲍菇人工栽培技术课件PPT共1

2024版杏鲍菇人工栽培技术课件PPT共1

要点二
采后处理
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料面,去除残留的子实体和杂质。对于未 开伞的子实体可进行保鲜处理,如低温冷藏等;对于已开伞 的子实体可进行烘干或加工制成干品。
06
病虫害防治与无公害生产
常见病害类型及识别方法
病害类型
杏鲍菇常见病害包括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生理性 病害等。
识别方法
通过观察杏鲍菇子实体的颜色、形状、气味等变化,结 合实验室检测手段,可以准确识别病害类型。
通风换气
光照控制
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避免二氧化碳浓 度过高影响杏鲍菇生长。
根据生长阶段合理调节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促进杏鲍菇正常生长。
安全生产与卫生防疫措施
安全生产
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安 全培训,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 措施落实到位。
卫生防疫
定期对栽培场地、设施设备、工具材 料进行清洗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加强病虫害预防和控制,确保杏鲍菇 健康生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杏鲍菇 等食用菌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从菌种研发、栽培管理到产品加工、 销售的全产业链整合与优化趋势。
技术创新与应用
新型栽培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在杏 鲍菇栽培中的应用前景。
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未来需求
1 2
学习先进栽培技术 关注行业动态,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杏鲍菇栽培技 术。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杏鲍菇栽培过程中的技能水 平。
3
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 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感谢观看
THANKS
02
人工栽培设施与条件
场地选择与布局规划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06
杏鲍菇栽培的注意事项
重视品种选择
适应市场需求
01
选择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抗病性强
02
选择抗病性强、不易感染病虫害的品种,减少农药使用。
产量高
03
选择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的品种,提高种植效益。
提高接种质量
选用优良菌种
选用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育的优良菌种,确保菌种纯正、生命力强。
杏鲍菇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和心血 管系统的健康。
杏鲍菇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菌类食品的青睐,杏鲍菇 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国际市场,杏鲍菇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应用领 域。
杏鲍菇的栽培前景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不断发展,生产效率和产量逐步提高,品 质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贮藏条件
杏鲍菇贮藏时宜选择阴凉、干燥、通风、无直射阳光的பைடு நூலகம்所,贮藏温度应控 制在0-4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之间。
杏鲍菇的加工与利用
加工产品
杏鲍菇可以通过烘干、腌制、制酱等方式加工成多种产品,如干菇、腌制菇、菇 酱等。
食用方法
杏鲍菇食用方法多样,可炒、炖、煮、蒸等多种烹饪方式。同时,杏鲍菇也可与 其他食材搭配,如与鸡肉、猪肉、牛肉等搭配,制成各种美味佳肴。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类型一:书籍
• 食用菌栽培学 •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 • 食用菌基础教程
参考资料类型三:网络资源
• 中国食用菌栽培网 • 中国农业在线平台 • 杏鲍菇栽培技术百科参考资料类型二:期刊论文
• 杏鲍菇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 •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杏鲍菇栽培要点

[精品]杏鲍菇栽培技术.doc

[精品]杏鲍菇栽培技术.doc

杏鲍姑栽培技术.txt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

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

第二章栽培管理技术杏鲍菇栽培技术一、杏鲍菇的牛物学特征:1•营养:杏鲍姑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

它是一种分解纤维索和木质索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可在棉籽壳、木屑、蔗渣、麦杆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组成的革质上生长,并非一定要用伞形花科植物才能栽培。

栽培料中添加棉籽壳、棉杼粉、玉米粉、黄豆粉,可以提高了实体产量。

2. 水分:杏鲍菇菌丝牛•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生长阶段以85-90%为宜,了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要求各在85〜90%左右或95%左右。

因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水分主要靠培养基供给所以培养料含水最65〜70%更适合子实体发生和生长。

3. 温度:温度是决定杏鲍姑生长和发冇的最主要因了,也是产量能否稳定的关键。

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C左右。

原基形成的最适宜温度是10〜15°C (台湾报道的是16〜18°C)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一般适宜温度为15〜21°C,但是有的菌株不耐高温以10〜17°C为宜。

超过18°C容易发生病害。

有的菌株以20〜30°C为适宜温度,而低于8°C子实体不会发生也难生长。

4. 光线: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阳光,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

适宜的光照强度是500〜1000勒克斯。

5. 空气:杏鲍菇菌丝牛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

但在营养牛长期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6. 酸碱度(pH值):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宜pH值是6. 5〜7. 5其生长pH值范围是4〜8,出菇时的最适立pH值是5. 5〜6. 50二、杏鲍姑的栽培技术:(一)栽培材料1 •栽培原料:据国外资料介绍杏鲍菇的〃口然栽培法〃是室外用段木栽培,但产量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3.温度:最主要因子 菌丝生长:25℃左右为宜。 原基形成:10~15℃为宜 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
一般:15~21℃为宜, 有的10~17℃为宜。 有的菌株以20~30℃为宜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4.光线: 菌丝生长阶段暗光, 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 (500~1000勒克斯)。
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PPT精品
后期增产
本章知识体系
形态特征
生活条件
出菇管理
培养料制作 栽培技术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杏鲍菇袋式 栽培技术 教学重点:1.栽培料制作
2.接种方法 教学难点:3.发菌管理
4.出菇管理
一、概述
杏鲍菇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 又称为刺芹侧耳、杏仁鲍鱼菇。
分布:世界:南欧、北非及中亚
(五)栽培袋制作:
选宽17cm,长34cm,厚 0.03mm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 袋,每袋干料400~500克。
(六)灭菌、接种、培养
常规灭菌和接种 25℃左右培养室中培养,30天左 右菌丝即可长度刺激原基 形成(10~15℃);然后把栽培室 控制在不同温型所需要的温度。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5. pH值: 菌丝生长:6.5~7.5 出菇时: 5.5~6.5。(5~6)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6.空气: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 新鲜的空气。但在营养生长期CO2 (0.03%-2%)对菌丝生长有促进 作用。
五、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主料: 棉子壳、蔗渣、木 屑、黄豆杆、麦杆、玉米杆等为主要原 料。 栽培辅料:细米糠、麸皮、棉子粉、黄 豆粉、玉米粉、石膏、碳酸钙、糖
2.湿度管理:
初期:90%左右, 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85% 左右,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
湿度过大,子实体发黄,甚至染细菌, 造成腐烂: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3.光线与空气的管理:
不需太强的散射光,光线强,子实体易 颜色发黄; 出菇期间,加强通风。
4.病虫害防治: 气温升高时,子实体易发生的病虫害是 细菌、木霉及菇蝇。 加强通风和进行温度调控可预防病虫害 的发生。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采收:当杏鲍菇菌盖平展,孢子尚未 弹射时为采收适期。
采收标准: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出口 菇要求菌盖在4~6cm、柄长10cm左 右;国内市场一般商家要求:柄长5~ 9cm-6~12cm,柄粗2~4cm、菌 盖比菌柄要小一些。
采收第一批菇(产量主要集中)后,将出 菇面清理干净,并清洁菇棚,春栽时喷洒 一遍菊脂类杀虫药及多菌灵等杀菌剂后, 密闭遮光,使菌袋休养生机,培养相隔14 天左右又可采收第二批菇,目前生物学效 率可达50~60%,通常第二批菇朵型较 小,菌柄短,产量低。
(二)常见配方:
1.木屑73%、麸皮25%、糖1%、 石膏1%、含水量60-65% 2.木屑38%、棉籽壳40%、麸皮 20%、糖1%、石膏1%,含水量 60-65%
(三)栽培方式:瓶栽、箱栽和塑 料袋栽培(在我国最方便和适用) 方式。
(四)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的温度是10~15℃, 北方地区:以秋末和冬末春初较为适宜。 南方地区:安排在12-2月进行栽培更为 适宜。
我国:新疆、四川和青海等地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1.营养: 需丰富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
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较强,可在棉 籽壳、木屑、蔗渣、麦杆等农副产品下 脚料上生长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2.水分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5~
70%) 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
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85~90%左右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鲜销:与一般菇类比较保存时间较长,一般在 4℃冰箱中敞开放置10天不会变质,气温10℃ 时可放置5~6天。15~20℃时可保存2~3天 不会发生变质。
切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