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1课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

1、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文明,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起源时间: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3.灭亡事件: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二、古埃及文明的代表

1.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2.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上是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起源时间: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建立者:汉谟拉比

2.统治措施: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时,是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

2.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内容:主要是为了保护奴隶主的利益。从中可以了解古代巴比伦社会

4.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

一、古代印度和流域文明

1.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2.发源时间:发现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的文明遗址。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定居在此地。

3.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二.印度文明:

1.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3.阿拉伯数字

单元总结

亚非文明(发源于大河,属于大河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 希腊城邦

1.希腊最早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属于海洋文明

2.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城邦时期

3.希腊城邦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几百个城邦,最大的是斯巴达。`

4.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2.雅典的民主制度:伯里克利完善了民主机制。

①他主政时期,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②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功能。

③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 亚历山大帝国

}

1.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吞并波斯帝国,攻占地中海,灭埃及,攻占两河流域,历经十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3.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①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②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

一.罗马城邦

1.发源:公元前1000年,意大利中部台伯河畔兴起许多城邦。

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统治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平民参加的人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权利相等的两个执政官主持日常事务,平民选举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罗马颁布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区。

5.公元前2世纪初,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大量战俘被掠为奴隶。

6.斯巴达起义;公元前73年,斯巴达发动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落。最终失败。

二.罗马帝国

-

1.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官凯撒控制元老院。

2.公元前29年,屋大维掌握了统治实权,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公元27年,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进入和平发展时代。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款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 375年,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罗马帝国

2.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3.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1.希腊神话:特点“神人同形同性”代表作:《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作品: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的杰作。

二.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

2.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

三.哲学和法学

1.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

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方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代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四.公历的缘起

<

1.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

2.罗马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历法。

欧洲文明(发源于海洋,属于海洋文明)

<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

1.时间:一世纪。

2.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3.创始人:耶稣。

4.信徒:最早是犹太人

5信仰:上帝

6.地位:4世纪,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二.法兰克王国

(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三.封君与封臣

(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

(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四.查理曼帝国

(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

(5)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一.庄园经济

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是庄园,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庄园出现:9世纪,11世纪遍布欧洲。

3.庄园统治者:领主。

4.庄园的居民:佃户(包括自由农民和奴隶,自由民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5.庄园土地类型:直领地(领主所有,占庄园地的1 /3---1 /2),份地(佃户所有),公用地

二.庄园法庭:

(1)权利: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2)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固定。

(3)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

(4)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

(5)作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背景:10世纪起,西欧经济开始恢复,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开始重新兴起。

自由、自治斗争:由于城市兴起于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城市发展受到封建领主的限制(任意征税等),城市居民开始采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自由与特权。

@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发展: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

(1)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着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兴起。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4)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法典

1.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

3.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4.同时,又编了《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与《查士丁尼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5. 《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做“会说话的工具。”

6. 《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规模: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外来侵略: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9世纪以后,面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拜占庭。?

3.抗击侵略: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4.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三.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1.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2.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3.拜占庭文化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9世纪时,拜占庭教士创造的西里尔字母是后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起源。

}

第11课古代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其中30多个曾与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世纪时,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最高统治者成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3.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强烈刺激大和的统治者。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政变,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时间: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管理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攽(ban) 给公民,六年一攽,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4.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2.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的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的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4.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5.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6.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武士道精神。这种价值观对日本民间社会也逐渐产生了影响。。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时间:6世纪末7世纪初

2.地点:阿拉伯半岛

3.背景:半岛居民处于游牧时代,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4.创教人:穆罕默德

5.教义: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宣扬安拉是独一真神,凡信奉安拉者死后可升入天堂,否则堕入地狱。

6经典:《古兰经》

年,他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

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雏形由此诞生。

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伊斯兰教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

2.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它的版图地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疆域最大的帝国。

3.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

三.阿拉伯文化

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官于一体,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

3.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4.阿拉伯人着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5.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6.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租地农场出现,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2.手工工场出现,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3.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

二.富裕的农民和市民阶级

1.富裕农民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中赋予的权利,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一、文艺复兴

"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7、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封建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8、意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

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

但丁,意大利人,代表作:长诗《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和理想;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这些作品从真实生活出发,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2)社会原因:欧洲人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确立起来。

②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文

艺复兴

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第16课早期的殖民掠夺

一.早期殖民国家:葡萄牙与西班牙

1.时间:新航路开辟后

2.背景:西欧商品经济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3.葡萄牙据点:在亚、非、拉美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

4.西班牙: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地区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开采金银矿和在种植园劳作。

主要活动:开采金银矿;开发种植园,还有黑奴贸易。

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手工业迅速发展,促使其开拓海外市场。

年英国海军与西班牙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

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

3.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工业原料。

世纪,英国殖民者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俗称“三角贸易”。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5.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三.荷、英、法殖民争霸

世纪,荷兰加入殖民掠夺行列,一度控制波罗的海、美洲、印度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世纪下半叶,法国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3,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法荷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英国凭借强大实力最终战胜荷兰和法国,夺去了大片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

4殖民争霸的影响:

]

积极影响:

欧洲殖民者把欧洲文化带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的社会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殖民者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消极影响: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推行君主专断政策。

二.革命的发生

1.查理一世即位后,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表达了限制王权的意图。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3.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挑起内战。

4.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成为共和国。

@

5.独裁统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成为护国主。议会有名无实,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6.克伦威尔死后,政局动荡,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

三.《权利法案》

1.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条件,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君主制,但国王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2反攻:詹姆士二世继任,他恢复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人民反抗。

3.结束: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接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成为英国女王,史称“光荣革命”

4.结果: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威廉夫妇接受《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

5.意义: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

6.国王保证遵守《权利法案》,服从议会的法律,这表明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一.独立战争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

代表人物:华盛顿

3、革命任务: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4、经过:

(1)开始:17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

(2)建军:1775年5月,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3)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结束: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6)结果: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7)巩固独立: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5、性质:即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6、评价华盛顿: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政治家。他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他领导制定1787年宪法,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被誉为“美国国父”。

二、《独立宣言》

1、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受启蒙思想影响。

2、时间、颁布机关: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

3、主要内容: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

4、意义:标志美国诞生

5.评价:

(1)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2)但是,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三、美国1787年宪法:

1.内容: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2.意义: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3.启示:依法治国是美国成为最发达资本主义强国的关键因素,我国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旧制度的危机(时间:1789年—1815年)

1.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启蒙运动

(1)时间、中心:18世纪、法国

(2)主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3)性质:是一场伟大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4)意义: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5)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

孟德斯鸠:最博学的启蒙学者,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

'

卢梭:主张最大限度的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二.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等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

3、革命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4、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

5、经过:

(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发展: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基本落实了《人权宣言》的各项原则,全面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3)初步胜利: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将国王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4)高潮: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掌权,采取措施打败外国军队进攻,平息国内叛乱。??? (5)结束: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雅各宾派专政结束。(是结束不是失败)

6、结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7、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1、夺权: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

2、称帝:1804 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国),实行军事独裁。

3、内外政策(巩固统治措施):

①对内:为了整理大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②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并向外侵略。

4、结局: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1815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

★★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6、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前期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期是军事侵略战争。

7.评价拿破仑:

(1)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2)他对内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3)他对外发动战争,战争初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法国大革命胜利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战争后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具有掠夺和侵略性质。

三、法律文献:

1、《人权宣言》:

(1)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受启蒙思想影响;

(2)时间、颁布机关:1789年8月;制宪会议。

(3)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4)特点:针对国王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提出;

(5)评价:①进步性: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②局限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自由:是反对封建专制;平等:是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2、《法典》:

?

(1)背景:法兰西第一帝国期间颁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所取得的成果;

(2)时间、制定者:1804年;拿破仑

(3)作用: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英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美国受

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

②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③领导阶级和革命主力:都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主力都是人民群众。

④法律文献: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美国颁布了《独立宣言》;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

⑤结果相同:都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⑥影响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其他国家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2)不同点:政权形式不同: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美国建立联邦共和制;

法国确立民主共和制。

2、《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权利法案》的异同点:

(1)《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共同思想是:自由、平等、民主。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倡导的民主思想,有助于资本主义法治社会的建立

(2)不同点:①《权利法案》侧重于限制国王的权力;

②《独立宣言》侧重于美国独立;

③《人权宣言》侧重于阐述“自由”“平等”“法治”的民主原则。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2、工业革命的含义: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3、工业革命的(前提)原因:(1)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在英国确立;

(2)经济上:市场扩大,需求增加。

4、重要成就:

(1)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棉纺织业)

(2)最重要的发明:1774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运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工业革命完成: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4)1825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以蒸汽机为动力).标志铁路时代开始。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5、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延伸:

6.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直接影响: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动力,要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原因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经济: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1. 出生于1881年5月5日逝于1883年3月14日

2.德国人

3.名言:我是世界公民

4.着作:《资本论》

5.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共产党宣言》

(1)发表时间:1848年

(2)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2)内容: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3)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第一国际

1.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2.发展: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组织领导各国工人阶级进行联合斗争。

3.尝试:第一国际的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结果失败。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最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历史知识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上历史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嘚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嘚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嘚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嘚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嘚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嘚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嘚结晶。 3.法老嘚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嘚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嘚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嘚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 嘚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嘚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嘚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嘚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嘚时期。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嘚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嘚自由民、无公民权嘚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嘚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嘚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嘚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嘚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第1课古代埃及----文明成就: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统一。 二.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最大: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三.法老的统治: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被称为”神之子”.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第2课两河流域----文明成就:楔形文字、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 1、“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今天的伊拉克附近) 2、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2、★《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制定者:汉谟拉比;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权利;内容:3个。影响:留给人类宝贵遗产,表明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文明成就:种姓制、佛教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3、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建立起严格的种姓制度: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种姓制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被称为释迦摩尼。提出“众生平等”。产生地:古印度;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一、希腊文明的发源地 1、希腊文明的发源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公元前8世纪出现奴隶制城邦。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 雅典: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加政治的权力。 3、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的兴起。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城邦 1、罗马城邦兴起于台伯河畔,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元老院掌权.(课本22页详情) 2、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4、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5.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二.罗马帝国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创立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全)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 (满分:37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18分)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您说是不,大哥?”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⑾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⑿翌日,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⒀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⒁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5、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文明”大体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4、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5、《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6、《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2、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4、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5、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的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6、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7、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7、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代希腊城邦 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4、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3、雅典的民主不是充分的民主。★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并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荐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2、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书知识点

九上历史知识背诵手册 第1课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性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018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2018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3.学习比较阅渎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吟诵、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的一段称为一“阕”。若词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本课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对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的复习,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与基本的发展脉络,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时间脉络与对基本事件有清晰的定位。 2、通过对本册历史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历史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国际主义精神与唯物主义历史观,让学生通过世界历史的学习,领悟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四大文明古国与古希腊罗马日本大化改新三大宗教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典的奴隶民主政治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基督教会的演变新航路开辟的因果与影响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讲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时反馈,教师有的放矢,重点难点点拨。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知识考点:人类文明的开端、亚欧封建社会与古代文明交往方式、步入近代的运动与革命与改革、殖民掠夺与殖民抗争与无产阶级的抗争、工业革命 考点一:古代文明 (一)考点回顾 一、上古人类文明 1.大河流域的文明: ①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就是金字塔,金字塔就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②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成立,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的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就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法典的实质就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③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构成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古代希腊就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希腊与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3.在希腊城邦中,最著名的就是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4布匿战争:罗马战胜迦太基的战争。公元前27年,罗马的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二)考点分析 本单元知识点就是本册教材的基础知识点,就是经常考到的。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罗马等知识点。题型多就是选择题。 (三)典型例题分析 1.当您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就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您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答案】D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解析】从题干中的“这就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判断:这就是西亚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西亚各国所使用得文字就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冕.(miǎn) 折.腰(shé) 瞥.见(piē) 琉.璃(liú) B.虔.诚(qián) 摇曳.(yè) 恍.若(huǎng) 劫掠.(lüè) C.娉.婷(pìn) 勃.发(bó) 妄.想(wàng) 呢.喃(ní) D.亵.渎(xiè) 旁骛.(wū) 调.和(tiáo) 禅.师(ch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框缅怀费寝忘食日月如梭 B.诲暗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 C.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疮痍 D.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老教授在讲授国学时旁征博引 ....,赢得了在座嘉宾的阵阵掌声。 B.大明湖的“灯光秀”如诗如画,夜幕下各种明灯绘声绘色 ....。 C.章丘铁锅的制造者用行动诠释匠人精神,其技术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 ....的程度。 D.我校足球队在激烈的对抗中略胜一筹 ....,终于遗憾地输给了强劲的对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轻轻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注音大全

九年级上册读读写写 1.滔滔tāo tāo 2.妖娆yāo ráo 3.折腰zhéyāo 4.风骚fēng sāo 5.天骄tiān jiāo 6.风流fēng liú 7.嘶哑sīyǎ 8.汹涌xiōng yǒng 9.黎明límíng 10.腐烂fǔlàn 11.轻灵qīng líng 12.娉婷pīng tíng 13.鲜妍xiān yán 14.冠冕guān miǎn 15.呢喃nínán 16.丰润fēng rùn 17.沉醉chén zuì 18.忧戚yōu qī

19.勃发bófā 20.浸游jìn yóu 21.流盼liúpàn 22.飘逸piāo yì 23.摇曳yáo yè 24.蛀虫zhùchóng 25.赦免shèmiǎn 26.禅师chán shī 27.精微jīng wēi 28.旁骛páng wù 29.秘诀mìjué 30.羡慕xiàn mù 31.亵渎xièdú 32.浪荡làng dàng 33.妄想wàng xiǎng 34.杜绝dùjué 35.调和tiáo hé 36.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yì 37.不二法门bùèr fǎmén 38.言不及义yán bùjíyì

39.赞誉zàn yù 40.恍若huǎng ruò 41.绸缎chóu duàn 42.琉璃liúli 43.惊骇jīng hài 44.督见dūjiàn 45.剪影jiǎn yǐng 46.劫掠jiélüè 47.赃物zāng wù 48.制裁zhìcái 49.荡然无存dàng rán wúcún 50.富丽堂皇fùlìtáng huáng 51.丰功伟绩fēng gōng wěi jì 52.贸然mào rán 53.涵养hán yǎng 54.恪守kèshǒu 55.自持zìchí 56.汲取jíqǔ 57.遵循zūn xún 58.箴言zhēn yán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卷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淀.(diàn) 谦.让(qiān) 遗憾.(hàn) 大发雷霆.(tíng) B.涵.养(hán)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āo) C.愚蠢.(chǔn) 恪.守(gè) 典.范(diǎn) 絮絮叨.叨(dāo) D.尴.尬(gān) 谚.语(yàn) 箴.言(jiān) 自吹自擂.(lé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的一项是() A.门框缅怀腐化惰落日月如梭 B.诽谤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 C.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苍痍 D.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全市开展的扫黑除恶整治工作中,劫后余生 ....的“村霸”刘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热心的保洁员。 B.美国政府为了透制中国的崛起,先是孟晚舟事件,然后介入安卓系统与华为 的合作,真可调是煞费苦心 ....。 C.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娄底市政府因地制宜 ....,大力打造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D.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来说任重道远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向法国总统及法国人民致电慰问。 B.通过5G全新技术的支撑,让未来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C.《复仇者联盟4》上映7天17小时就打破了中国影史“最快破30亿”的成

绩。 D.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 5、请选出没有修辞手法的一句() A.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B.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C.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好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D.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子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 ③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④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⑤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A.⑤①③④②B.⑤④②③①C.④⑤③②①D.④③⑤②①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______________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______________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⑥______________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月夜忆舍弟》中,杜甫借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揭示“与民同乐”的思想,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部编版九年级上历史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思维导图】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种姓制度、佛教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思维导图】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 (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精编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知识点梳理 2018.12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1、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古代文明是?产生于何时?该国在天文学和文字方面的成就分别是? 2、评价古埃及金字塔。 3、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哪条流域?文明产生时间?初步统一时间?完成统一事业的古巴比伦国王是?实行什么制度?制定何法典?该法典维护谁的利益?有何历史地位? 4、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产生文明的时间?处于鼎盛时期的王朝是?首都是? 5、古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是?由高到低分为哪四个等级?起重掌管军事何行政权力的等级是?从事农业、捕鱼业,为前三等级服务的是? 6、种姓制度的特点是? 7、古印度文明除了种姓制度,还包括佛教,创立者是?产生时间?教义?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大概是中国哪个朝代?与佛教传播有关的唐朝高僧是?著作?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8、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古希腊有名的两大城邦是?最大的城邦是? 9、古希腊雅典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评价他的执政影响。 10、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建立什制度? 11、占雅典人口大多数的是什么人?雅典哪些人没有政治权利? 12、亚历山大帝国疆域范围?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影响? 13、古罗马共和国建立时间?地理位置?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颁布的法律是?有何影响?地位? 14、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霸王,在罗马后期,发生什么起义?有何影响? 15、罗马发展史:首创罗马“元首制”的人是?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的表现?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在谁的打击下灭亡? 16、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17、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影响? 18、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有哪三位?分别有哪些贡献? 19、法学是哪国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是? 20、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谁创设的?来源于哪国人的太阳历?“儒略历?是谁命人编制?罗马皇帝把什么历作为基督教历法?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21、基督教兴起时间?地区?4世纪被谁确立为国教? 22、法兰克王国建立时间?建立者?皈依何教? 23、法兰克王国实行改革,封君和封臣的特点?影响? 24、谁统治时的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为鼓励基督教的发展,他实行什么税?为此人举行加冕礼的是?法兰克王国被称为? 25、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讲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那三个国家的雏形? 26、9世纪西欧庄园性质?居民包括哪些?谁是独立的小生产者?保护土地权利的机构? 27、西欧庄园的土地分为哪两部分? 28、维护西欧庄园公共秩序的机构是?审判依据什么? 29、中世纪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有?最典型的取得自治权居民是? 30、中世纪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基本居民有哪些人?早期资产阶级由哪些人构成? 31、12世纪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32、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3、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的基础课程有哪7门?专业课程有哪3门? 34、罗帝国395年分裂为哪两个帝国?拜占庭帝国是哪国的首都,又叫什么名字? 35、《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是?有哪几部法典组成?内容?地位如何? 36、比较中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城市特点)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37、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即位皇帝?仿效哪个国家朝代改革?大化改新后,国家称呼有何变化? 38、大化改新的内容?影响? 39、伊斯兰教创立时间?创立者?影响? 40、阿拉伯帝国形成时间?版图疆域范围是? 41、阿拉伯文化成就有哪些? 42、阿拉伯人对型洗发文化的贡献有哪些? 43、日本的大化改新仿效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44、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不同。(产生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传播影响) 第五单元步入现代 45、西欧11世纪经济和社会得到发展,农村和庄园出现了那些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产生什么影响? 46、 13、14世纪,欧洲农村中富有生气活力的阶级力量有哪些?称为城市居民的是哪些人?出席国王着急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是?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11课 古代日本 目标: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1.6世纪前的日本 (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2)概况: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武士和武士集团

(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12课 阿拉伯帝国 目标: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穆罕默德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3)传播: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阿拉伯帝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九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内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九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自然之音、二砥砺思想、三游目骋怀、四青春年少、五理想信念、六人物百态,第一单元是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第二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第四单元是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第五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第六单元是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本册教材中写作有六个单元安排,体现出新版教材对写作的重视,并结合本单元课文文体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并加强了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安排了一个单元,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安排了二个单元,分别是第二、四单元。活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九()、()班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以前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九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四、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尤其是诗歌的朗读,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议论文写作的知识,学习缩写和改写,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部编版历史九上各单元重点汇总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 1 课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家;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公元前 525 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 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4.古埃及的成就: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突出的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和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 1.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大体上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 3500 年,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约公元前 24 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 18 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 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制定了阴历,发明了 60 进位制。

部编人教版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直接打印]

部编人教版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 2.自然环境: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3.国家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4.初步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5.经历的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6.强盛: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7.被侵略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8.科学文化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 1.用途:国王法老的陵墓 2.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 1.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什么问题?体现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2.法老的权力: (1)政治: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2)宗教: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仗责打大臣。 3.王权的衰落: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南北,尼罗河定期泛滥,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的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在尼罗河下游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古埃及灭亡: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的成就: 天文学、数学、医学最为突出。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徐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促进医学的产生。 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每个侧面形似汉字的“金”,所以中国人称“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和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法老的统治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越秀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 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