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空心病的心血管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

空心病的心血管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

空心病的心血管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空心病是指心脏右室心肌萎缩和扩张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目前,针对空心病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讨论空心病治疗的现状、心血管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空心病治疗的现状目前,空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心血管药物等。

其中,心血管药物在治疗空心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心血管药物的研发心血管药物的研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目标设定与药物筛选:研究人员首先确定治疗空心病的药物研发目标,如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

然后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筛选,选出潜在的候选药物。

2. 药物的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对候选药物进行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确定其作用机制、安全性和副作用。

3. 临床前研究:将候选药物进行临床前研究,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以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4. 临床试验:将筛选出的候选药物进行临床试验,分为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包括I、II、III期试验。

通过这些试验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5. 药物上市和监管:当药物通过临床试验后,申请上市并获得药监部门的批准,方可在临床上使用。

三、心血管药物的临床应用心血管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空心病的心血管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循环阻力,改善空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2.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的排出,减轻心脏负担,改善水肿等症状。

3. 心血管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能够调节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达到改善心功能的效果。

4. 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四、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血管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未来,我们可以预期的发展包括:1. 新药研发:通过研究心脏病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开发出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心血管药物。

药源性心血管疾病医学文档

药源性心血管疾病医学文档
详细描述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的药物。
总结词
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报告是预防和控制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医生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鼓励医务人员及时上报不良反应,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β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律失常,通过抑制肾上腺素与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的β受体结合,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
总结词
β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尤其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患者。它们通过抑制肾上腺素与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的β受体结合,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从而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和缓解心绞痛。
详细描述
总结词
ACE抑制剂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ACE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担。
详细描述
ACE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它们通过抑制ACE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担,从而改善心肌重构和心功能。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该药物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期用药需定期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
详细描述
一项长期临床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某药物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该药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总结词
该中药制剂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方面影响,需关注其成分及作用机制。
要点一
要点二

利尿剂分类、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利尿剂分类、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利尿剂分类、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利尿药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肾、肝脏疾病所引起的水肿及高血压、肾结石、尿崩症、高钙血症等非水肿性疾病治疗。

各类利尿药作用特点不同,临床应用有很大差异。

利尿剂分类根据药物的作用部位和机制,利尿剂可分为 5 大类: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血管加压素 V2 受体拮抗剂、碳酸酐酶抑制剂。

利尿剂临床应用心力衰竭。

有液体潴留证据的心衰患者均应使用利尿剂1)袢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特别适于有明显液体潴留或伴肾功能受损者;2)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仅适于有轻度液体潴留、伴高血压而肾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者。

注意:在肾功能减退 [eGFR < 30 mL/(min·1.73 m2)] 者中,噻嗪类利尿剂作用减弱,不建议使用;在顽固性水肿者(呋塞米每日用量超过 80 mg)中,可与袢利尿剂联用。

3)保钾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有防止心肌纤维化与心室重塑、抗心律失常作用,能发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者病死率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注意:由于长期(3 个月以上)应用 ACEI 后会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在 ACEI 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进一步抑制醛固酮有害作用,并对心力衰竭者有益。

4)血管加压素 V2 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对顽固性水肿或低钠血症者疗效更显著,推荐用于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有低钠血症或有肾功能损害倾向者。

慢性心衰患者常用口服利尿剂及其剂量注:a 表示与 ACEI 或 ARB 联用时剂量;b 表示不与 ACEI 或ARB 联用时剂量。

高血压高血压合理用药。

利尿剂适用于大多数无禁忌证的高血压患者的初始和维持治疗,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等患者。

1)噻嗪类利尿剂:是临床应用最多的利尿药物,以此为基础组成的固定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降压疗效。

2)袢利尿剂:主要用于伴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的高血压者及某些难控制的高血压。

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1]

心血管常用药物——抗心衰药[1]
常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艾司洛尔 副作用:一般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轻度 腹泻等,偶见过敏性皮疹和血小板减少等 严重的不良反应:外周血管收缩甚至痉挛, 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停药反跳现象、幻 觉、失眠、抑郁等症状 禁忌症: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Ⅱ度 及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四.正性肌力药 正性肌力药
一.利尿剂 利尿剂
副作用:
电解质紊乱是长期使用利尿剂最容易出 现的副作用,特别是高钾或低钾均可导致严 重的后果钾作用,与 不同类型的利尿剂合用时应特别注意监测血 钾;体内钠不足多因利尿剂过度所致,患者 血容量减少,尿少而比重高,此时应给予高 渗盐水补充钠盐
四.正性肌力药 正性肌力药
2.非洋地黄类 (1)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 a.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的前体,小剂量(25ug/kg.min)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加,特别是肾小 动脉扩张,心率升高不明显,大剂量则出现不利于 心衰治疗的负性作用 b.多巴酚丁胺:可通过兴奋β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 扩血管作用不如多巴胺明显,对加快心率的反应也 比多巴胺小
二.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 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抑 肾素 血管紧张素 制剂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 副作用:低血压,肾功能一过性恶化,高血钾 及干咳。临床上无尿性肾衰、妊娠、哺乳妇 女及对ACEI药物过敏者禁用 绝对禁忌证:喉头水肿、双侧肾动脉狭窄、血 肌酐水平明显升高(>225umol/L),高钾 (>5.5mmol/L)及低血压者不宜用本药
二.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 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抑 肾素 血管紧张素 制剂
2.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作用机制:其阻断RAS的效应与ACEI相同甚至 更完全,但缺少抑制缓激肽降解作用,其治 疗心衰的临床对照研究的经验尚不及ACEI 常用药物: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缬 沙坦 副作用:除无干咳外与ACEI相似

利尿剂临床应用建议

利尿剂临床应用建议

利尿剂临床应用建议利尿剂临床应用建议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利尿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建议。

利尿剂是一类能够增加尿液排泄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肾疾病及其他水肿相关疾病的治疗中。

正确的利尿剂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排除多余水分,有效缓解水肿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利尿剂分类及机制1.利尿剂分类1.1 呋塞米类利尿剂1.2 噻嗪类利尿剂1.3 钾保留利尿剂1.4 钾排泄利尿剂1.5 碳酸酐酶抑制剂1.6 血管扩张剂2.利尿剂作用机制2.1 呋塞米类利尿剂的作用机制2.2 噻嗪类利尿剂的作用机制2.3 钾保留利尿剂的作用机制三、利尿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1.1 高血压和高血容量状态1.2 充血性心力衰竭1.3 肝硬化腹水1.4 急性肾衰竭1.5 慢性肾病水肿1.6 肾性尿崩症2.禁忌症2.1 严重电解质紊乱2.2 肾功能不全2.3 低血容量状态2.4 严重肝功能不全2.5 妊娠或哺乳期四、常见利尿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1.呋塞米类利尿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2.噻嗪类利尿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3.钾保留利尿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五、利尿剂应用时的注意事项1.患者监测1.1 尿量监测1.2 体重监测1.3 血液电解质监测1.4 肾功能监测2.不良反应及处理2.1 低血压和体液电解质紊乱2.2 药物相互作用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1.利尿剂用药指南2.利尿剂常见不良反应记录表3.利尿剂监测表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附表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标识。

2.法律名词及注释的详细说明。

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预防和利尿剂的应用

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预防和利尿剂的应用

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预防和利尿剂的应用近30年的医学发展使心衰成为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然而,我国传统的医疗模式重治轻防、疏于管理,大量的医疗资源被投入到终末期疾病的救治中。

将心衰预防提高到与治疗同等的重视程度,以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理念指导临床实践,是当今心脏病领域的重要方向。

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包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亦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亦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在发病初期为防止或延缓疾病进展而采取的措施。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亦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发生后为防止伤残、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而采取的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

依据此防治策略,心衰的三级预防包括预防阶段A进展至阶段B,即防止有心衰危险因素者发生结构性心脏病;预防阶段B进展至阶段C,即防止无心衰症状的心脏病患者进展为症状性心衰,有临床证据显示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治疗无症状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等有助于延缓或预防心衰的发生;防止阶段C和阶段D的患者出现心衰加重、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恶性心血管事件。

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高血压治疗治疗高血压能够帮助预防或延缓心衰的发生并延长患者寿命(Ⅰ类,A级)。

高血压是心衰的首要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是长期增大的压力负荷引起心室肥厚、心肌损害,继而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心肌细胞增生、基质纤维化、心肌重构,从而导致心衰的发生。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最重要的目标是“血压达标”,然而目前国际上对于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值尚未完全统一,且不断被更正。

宜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降压方案,利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及家庭血压监测等方法及时发现血压升高患者,并根据高血压的分型(勺型、非勺型)、血压晨峰、平滑指数、谷峰比值等指标制订科学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
硝普钠是一种利尿剂,多巴胺是一种肾上腺素能药物。

它们分别通过调节心脏功能和扩张血管来治疗心力衰竭。

老年顽固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

针对这一疾病,硝普钠联合多巴胺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临床数据和研究结果来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

第一,硝普钠联合多巴胺的治疗机制。

硝普钠是一种肾上腺素能药物,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心脏前负荷的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多巴胺是一种肾上腺素能药物,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

硝普钠和多巴胺联合应用可以综合调节心脏功能和血管舒缩,从而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症状,缓解患者所遭受的不适症状。

第二,硝普钠联合多巴胺的治疗效果。

有临床研究表明,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老年顽固性心衰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联合应用硝普钠和多巴胺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联合治疗还可以减少患者的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数据表明,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在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的安全性。

硝普钠和多巴胺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常用的药物,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较好。

研究显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有效减轻心脏负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联合应用硝普钠和多巴胺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心血管系统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症状的药物,包括降压药、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在临床上,各种心血管系统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对常见的心血管系统药物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降压药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重要药物,它主要通过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内液体量,以降低血压。

主要包括袢利尿剂、髓袢利尿剂和远曲小管利尿剂。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呋塞米和托拉塞米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利尿剂时需要监测血钾水平,以免出现低血钾。

2.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通过阻断心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使细胞内钙浓度降低,从而减慢心脏传导速度、降低心脏收缩力和血管扩张的药物。

常用的有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3.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排血量,降低心脏负荷和耗氧量,以及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的药物。

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

主要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酶的活性,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

常用的有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的药物。

常用的有洛尔沙坦、厄贝沙坦等。

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二、抗心绞痛药1. 一硝类药物一硝类药物主要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扩张冠状动脉和其他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从而缓解心绞痛。

常用的有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除了用于治疗高血压外,还可以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缓解心绞痛。

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精选ppt
13
SHEP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rogram):中老年人心源性高血压 的 研 究 、 TOMHS(Treatment Of Mild Hypertension Study):轻度高血压的治疗学研 究等研究证明,12.5mg的噻嗪类利尿剂可以 有效降低肾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 时与大剂量利尿剂相比,代谢不良反应小, 安全性好并且可以减少冠心病事件。[1]
弱效利尿剂
主要抑制远曲小管远端K+-Na+交换或抑制 碳酸酐酶。前者有螺内酯、氨笨碟啶,阿米 洛利,后者有乙酰唑胺和氯非那胺。[7]
精选ppt
5
弱效利尿剂从作用机制可分保钾利尿药和 碳酸酐酶抑制剂
保钾利尿药
氨笨碟啶和阿米洛利,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 远端和集合管,直接抑制选择性钠通道,减 少钠的重吸收,抑制K+-Na+交换。使Na+排 除增加而达到利尿作用,同时伴有血钾升高。 单用疗效较差,常与噻嗪类联用较好。[7]
精选ppt
9
渗透性利尿药
渗透性利尿药,其特点为体内不能代谢, 肾小球可滤过,肾小管不能重吸收的低分 子化合物。起到组织脱水作用,静脉注射 后血浆渗透压增高,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 浆转移引起组织脱水。
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山梨醇和50%葡萄 糖也作渗透性利尿药使用。但两者在体内 均会被分解利用,故效果不如甘露醇。[7]
精选ppt
17
临床试验结果均证明
老年高血压患者以一般剂量的利尿剂作为 基础用药,血压均可得到满意的控制。不 仅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明显降低,心脏事 件和死亡率也有明显降低,而代谢性剂量 依赖性副作用较轻。在高血压左室肥厚治 疗中,ACEI加利尿剂的作用也比其他药都 好。 [2]
精选ppt
18
单一使用ACEI和ARB的有效率低,联合 应用小剂量利尿剂不但必要,而且安 全。小剂量氢氯噻嗪与ACEI联用较单 独用药降低蛋白尿更为明显。围手术 期高血压、高血压危象时亦可选用利 尿剂。
精选ppt
10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基础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再吸收和分泌。
精选ppt
11
二、利尿剂的应用历史和现代再认识
利尿剂在临床应用40多年的历史,最初应用时噻 嗪类利尿剂每日服用剂量可达200mg,后来随着医 学的发展,尤其是药理学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人 们认识到降压治疗过程中大剂量利尿剂产生的副 作用亦很明显:心脏毒性作用(如严重高血钾、 低钠血钾所致),低钾、低镁血症,影响糖代谢、 使糖耐量下降以及增加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肪代 谢紊乱,影响尿酸代谢、加重痛风患者病情,其 他副作用包括使尿素氮升高,引发性功能障碍等。
精选ppt
6
螺内酯(安体舒酮)
利尿作用较弱,其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 可竟争性地与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 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是排钾利尿药。 其利尿作用与体内醛固酮水平有关。主要用 于有醛固酮升高的顽固性水肿,如充血性心 力衰竭、肝硬化腹水及肾病综合征。常与排 钾性利尿药联用,增加利尿效果并预防低血 钾。[8]
其中一种通常噻嗪类为利尿剂 [2]
精选ppt
16
三、从JNC-7和《 欧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 位,并指出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作为首选 药物,能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降压效果佳, 价格便宜,有助于延缓骨质疏松病人的矿物 质脱失等优点。另外,利尿剂能增加联合用 药的疗效。2003《欧洲高血压指南》亦推荐 利尿剂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 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2]
精选ppt
3
一、常用的利尿剂及其分类
常用利尿剂按药理作用和部位分为三类
强效利尿剂:
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干扰K+-Na+2Cl-转运系统,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 也称 髓袢利尿剂,常用的药物:呋塞米、依他尼 酸、布美他尼、拖拉塞米等。[8]
精选ppt
4
中效利尿剂
主要影响远曲小管近端 Na+-Cl-同向转运系 统,产生中等强度的利尿作用。主要药物为 噻嗪类。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吲(钠催离, 寿比山)。
精选ppt
14
最近ALLHAT(预防心肌梗死的抗高血压 和降脂治疗试验)试验提供的噻嗪类利 尿剂的循证医学证据,利尿剂在抗高血 压治疗中的重要地位,ALLHAT研究的结 果认为,利尿剂应该是第一步抗高血压 治疗中的首选药物。[2]
精选ppt
15
噻嗪类利尿剂
用于大多数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可单独 或与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有高危 险因素时,应首选其他类型的降压药。氢氯 噻嗪治疗高血压特别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合并心力 衰竭患者。如血压超过目标血压 20/10mmHg(1 mmHg=0.133kPa)以 上,应考虑选用2种降压药作为初始用药,
利尿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 重要地位
省立医院药剂科
刘丽娟
2005年1月
精选ppt
1
主要内容
一、常用的利尿剂及其分类 二、利尿剂的应用历史和现代再认识 三、从JNC-7和《欧洲高血压指南》看利尿剂
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四、临床应用 五、新药介绍
精选ppt
2
目前利尿剂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 病或水肿患者的治疗中,在所有的 利尿剂中,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 剂(氢氯噻嗪、速尿)是最为常用,其 临床药理作用也研究得最为清楚, 现对袢利尿剂及其它种类利尿剂的 临床药理及如何合理使用与专家教 授们共同探讨一下。[7]
精选ppt
7
螺内酯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少,但久用易致高血钾,肾 功能不良时更易发生。还可以引起嗜 睡,头痛,女性面部多毛,男性乳房 女性化等,但停药后这些反应逐渐消 失。
精选ppt
8
碳酸酐酶抑制剂
乙酰唑胺和氯非那胺 两药主要通过抑制碳酸酐酶而产
生弱的利尿作用,但临床主要用 于治疗青光眼而不作利尿剂用。
[1]
精选ppt
12
基于以上认识,因此临床在降压治疗 中使用利尿剂越来越少。现已证明。 每日12.5mg的噻嗪类利尿剂可以使50% 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若利尿剂 增加到每日25mg时,血压下降患者比 例增加10~15%,若利尿剂剂量进一步 增加时,临床不良反应呈现出剂量依 赖性,而有血压反应者无明显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