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仪器第九章临床电化学分析仪器习题

临床检验仪器第九章临床电化学分析仪器习题
临床检验仪器第九章临床电化学分析仪器习题

第九章临床电化学分析仪器

一、名词解释

1.电化学分析法:利用溶液电化学性质将被测物质的浓度转变成电学参数而进行检测的方法。

2.离子选择性电极:用特殊敏感膜制成的、对溶液中特定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的电极。

3.电解质分析仪:通常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测定生物样品中离子浓度的

仪器。

4.血气分析仪:利用电极对人全血中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进行测定的仪器。

5.定标或校准:确定电极系统工作曲线的过程。

6.气路系统:P CO2 和P O2 两种电极定标时所用的两种气体系统。

7.压缩气瓶供气方式:由两个压缩气瓶供气,一个含有5%的二氧化碳和20%的氧;另一个含10%的二氧化碳,不含氧。经减压阀后输出的气体。

8.气体混合器供气方式:用气体混合器将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和气瓶送来的纯二氧化碳气体进行配比、混合,最后产生定标气的方式。

9.基流:当P O2 的值为零时,电路中存在的微小电流值。

10.PO2电极:PO2 电极是一种气敏电极,电流的大小与血液样品中P O2 值相关。

11.PCO2电极:又称为“Severinghaus”电极,主要由玻璃电极、参比电极以及C O2 渗透膜组成的,电位值随血液P CO2 的大小变化而改变。

二、选择题

【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不是电化学分析仪器测量的特性为(D)

A.电位

B.电流

C.电导

D.光导

E.电量

2.电化学分析法中将被测物质的浓度转变成电学参数的变换器为(A)

A.电极

B.标本盘

C.微机系统

D.对数转换器

E.数模转换器

3.电化学分析仪器所使用的电极中,常用的内参比电极是(C)

A.铂电极

B.银电极

C.银-氯化银电极

D.甘汞电极

E.饱和甘汞电极

4.能够指示血液样本中PH值大小的电极是(B)

A.铂电极

B.玻璃电极

C.银-氯化银电极

D.甘汞电极

E.饱和甘汞电极

5.PH玻璃电极对样本溶液PH的敏感程度取决于(D)

A.电极的内充液

B.电极的内参比电极

C.电极外部溶液

D.电极的玻璃膜

E.电极外部溶液的PH值

6.由于电极的制造的差异,PH玻璃电极使用时常用下列的哪种溶液进行校正?(A)

A.标准缓冲溶液

B.柠檬酸溶液

C.醋酸钠溶液

D.磷酸盐缓冲液

E.氢氧化钠校正液

7.下列各项中不是离子选择电极的基本组成的为(C)

A.电极管

B.内参比电极

C.外参比电极

D.内参比溶液

E.敏感膜

8.离子选择电极膜电位产生的机理是(B)

A.离子吸附作用

B.离子交换反应

C.电子交换反应

D.电子置换反应

E.离子渗透作用

9.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得的是血清样本中离子的(B)

A.电位差

B.浓度

C.电流差

D.数量

E.电流

10.P O2电极属于(C)

A.离子选择电极

B.金属电极

C.氧化还原电极

D.离子交换电极

E.气敏电极

11.P CO2电极属于(E)

A.离子选择电极

B.金属电极

C.氧化还原电极

D.离子交换电极

E.气敏电极

12.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电解质分析仪使用哪一种电极测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仪器?(A)

A.离子选择电极

B.金属电极

C.氧化还原电极

D.离子交换电极

E.气敏电极

13.电解质分析仪中为各种实际流动提供动力的是(B)

A.三通阀

B.蠕动泵

C.真空泵

D.吸样器

E.微机系统

14.下列各项不属于电解质分析仪液路系统组成部分的是(E)

A.标本盘

B.电极系统

C.吸样针

D.三通阀

E.CPU芯片

15.下列各项不属于电解质分析仪液路系统中的通路的是(D)

A.定标液/冲洗液通路

B.标本通路

C.电磁阀通路

D.信号传输通路

E.废液通路

16.电解质分析仪中软件系统不能提供操作程序的是(A)

A.电源开启

B.微处理系统操作

C.仪器设定程序操作

D.仪器测定程序操作

E.自动清洗操作

17.电解质分析仪中需要设定程序的是(D)

A.监察分析仪稳定性

B.调校自动定标频率

C.操作者日常保养

D.选择自动或手动定标方式

E.自动分析检测

18.属于电解质分析仪检测操作程序的是(C)

A.调校自动定标频率

B.选择自动或手动定标方式

C.自动清洗吸样针

D.测定质控范围

E.设定密码

19.电解质分析仪中使用后点击内充液下降最严重,需要经常调整内充液浓度的是(A)

A.钠电极

B.钾电极

C.氯电极

D.钙电极

E.参比电极

20.通常三个月要更换一次电极膜的是(E)

A.钠电极

B.钾电极

C.氯电极

D.钙电极

E.参比电极

21.经常要添加饱和氯化钾或氯化钾固体的电极是(E)

A.钠电极

B.钾电极

C.氯电极

D.钙电极

E.参比电极

22.流路系统保养主要是为了清除管路、电极等粘附的(C)

A.血液

B.红细胞

C.纤维蛋白

D.白血球

E.样本杂质

23.不属于仪器日常维护保养的是(E)

A.每日保养

B.每周保养

C.每月保养

D.半年保养

E.仪器定标

24.不属于引起电解质分析仪重复性不良的因素是(D)

A.电极未活化

B.电极斜率低

C.电极漏液

D.进样针堵塞

E.未进行系统校准

25.血气分析仪中血液样品在管路系统的抽吸下,首先进入的是(B)

A.恒温室

B.样品室的测量毛细管

C.电磁阀

D.气瓶

E.加压泵

26.血气分析仪在测量样品前,需要用下列哪个来确定电极的工作曲线(D)

A.标准缓冲溶液

B.标准液

C.标准气体

D.标准液和标准气体

E.冲洗液

27.血气分析仪的电化学传感器中属于伏安型传感器的是(B)

A.PH玻璃电极

B.PO2电极

C.PCO2电极

D.K电极

E.Na电极

28.不属于血气分析仪管路系统组成的是(C)

A.气瓶

B.溶液瓶

C.电极

D.连接管道

E.电磁阀

29.血气分析仪气路系统提供的气体是(E)

A.水气

B.CO2

C.O2

D.空气

E.CO2和O2

30.血气分析仪PH电极的使用寿命一般为(D)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1~2年

E.1~3年

1.血气分析仪出现血块堵塞时,可采用(A)

A.强力冲洗程序

B.拆卸装置

C.用金属丝桶

D.更换仪器

E.请厂家维修

2.通常血气分析仪中毛细管PH玻璃电极的PH测定范围是(E)

A.0~1

B.1~3

C.0~7

D.7.35~7.45

E.0~10

3.在血气分析仪中PO2电极氧气分压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并不为零,存在一个微小的电流值,通常称其为(D)

A.电流

B.微电流

C.微电压

D.基流

E.噪音

4.血气分析仪气路系统所提供的气体需经下列哪个装置,以便将其饱和湿化(C)

A.气瓶

B.连接管

C.湿化器

D.蠕动泵

E.真空泵

【X型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电化学分析仪器测量的电化学特性为(ABCE)

A.电位

B.电流

C.电导

D.光导

E.电量

2.下列各项中属于离子选择电极的基本组成的为(ABDE)

A.电极管

B.内参比电极

C.外参比电极

D.内参比溶液

E.敏感膜

3.在玻璃电极测定时,常用来标定的缓冲溶液是(AC)

A.0.05mol/kg领苯二甲酸氢钾

B.0.025mol/kg磷酸二氢钠

C.0.025mol/kg混合磷酸盐

D.0.025mol/kg醋酸-醋酸钠

E.0.05mol/kgNH3-NH4Cl

4.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测定法有(CD)

A.标准加入法

B.标准曲线法

C.直接法

D.间接法

E.电位法

5.PCO2电极是由下列那些部件组成(AB)

A.PH玻璃电极

B.银-氯化银电极

C.甘汞电极

D.饱和甘汞电极

E.铂电极

6.电解质分析仪板面系统上人机对话的操作键是(AD)

A.Yes

B.ON

C.OFF

D.NO

E.TURN ON

7.电解质分析仪电极系统是测定样品结果的关键,它包括了(BC)

A.PO2电极

B.指示电极

C.参比电极

D.PCO2电极

E.铂电极

8.电解质分析仪的电极保养主要包括的内容是(ABCD)

A.Na电极内充液补充

B.K电极内充液补充

C.饱和氯化钾或氯化钾固体的补充

D.清除电极表面蛋白

E.清除测量室内壁吸附蛋白

9.电解质分析仪的流路保养主要包括的内容是(ABCD)

A.仪器重新定标

B.启动仪器流路保养程序

C.清除仪器流路蛋白

D.清除流路脂类沉积和盐类结晶

E.检查电极斜率

10.电解质分析仪的管路堵塞主要出现的地方是(ABCD)

A.采样针与空气检测器部分

B.电极腔前端与末端部分

C.混合器部分

D.泵管和废液管

E.电极棒

11.电解质分析仪的电极斜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BCDE)

A.电极温度过高

B.温度太低

C.电极膜上吸附蛋白过多

D.空气湿度太大

E.寿命将至

12.血气分析仪种类型号很多,但基本结构均可分为(BCD)

A.电源

B.电极

C.管路

D.电路

E.气瓶

13.普通血气分析仪中包含的电极是(BCDE)

A.银电极

B.PH电极

C.PCO2电极

D.PO2电极

E.参比电极

14.由于血气分析仪电极对温度变化敏感,测量室必须是恒温系统。目前使用过的恒温形式是(ABC)

A.水浴式

B.空气浴式

C.固体恒温式

D.酒精浴式

E.油浴式

15.血气分析仪的PH系统定标使用的标准缓冲液是(AC)

A.PH 7.383

B.PH 4.010

C.PH 6.840

D.PH 7.210

E.PH 7.350

16.血气分析仪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系统定标使用的标准气是(CE)

A.5%CO2和5%O2

B.5%CO2和10%O2

C.5%CO2和20%O2

D.10%CO2和5%O2

E.10%CO2

17.血气分析仪ID测量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主要包括的类型有(AB)

A.离子极

B.伏安型传感器

C.生物型传感器

D.免疫传感器

E.微生物传感器

18.在校准PO2电极时,常用的气体是(CE)

A.5%CO2和5%O2

B.5%CO2和10%O2

C.5%CO2和20%O2

D.10%CO2和5%O2

E.10%CO2

19.血气分析仪的气路系统供气方式是(AB)

A.外配气方式

B.内配气方式

C.蠕动泵供气方式

D.真空泵供气方式

E.压缩机供气方式

20.血气分析仪电极的维护保养主要有(ABCD)

A.参比电极保养

B.PH电极保养

C.PCO2电极保养

D.PO2电极保养

E.铂电极保养

21.P CO2电极的基本组成包括(ABCD)

A.内电极

B.半透膜

C.尼龙网

D.外缓冲液

E.铂丝

22.引起样品输入通道堵塞的因素是(CD)

A.药物结晶

B.试剂含有杂质

C.血块

D.毛细管玻璃碎片

E.电极膜破裂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电化学分析法?它利用哪些电化学特性进行检测?

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溶液电化学性质将被测物质的浓度转变成电学参数而进行检测的方法。电化学分析法利用的电化学特性包括电位、电流、电导和电量等。2.PH测定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常使用什么电极进行检测?

pH 值检测常用参比电极为正极,以指示电极为负极,组成一个电化学电池,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 而测得相应溶液的pH 值。常利用玻璃电极检测血液样品的p H 值。

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用特殊敏感膜制成的,对溶液中特定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的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通常由电极管、内参比电极、内参比溶液和敏感膜四个部分组成。

4.PO2电极属于何类电极?其工作原理如何?

PO2 电极是氧化还原电极,对氧的测量是基于电解氧的原理实现的。

血液样品中的O2 借助电极外的P O2 梯度透过渗透膜而进入电极。当外加电压在

0.4V~0.8V 范围内时,O2 在铂阴极表面被还原。当 PO2 梯度相对稳定时,就产生一个稳定的电解电流,称之为极限扩散电流。极限扩散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膜外的PO2。因此,通过测定电流变化即可测定血液标本中的氧气分压。

5.电解质分析仪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电解质分析仪由离子选择性电极、参比电极、分析箱、测量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机和显示器等组成。

6.PCO2属于何种电极?简述其组成。

PCO2 电极是气敏电极,是由pH 玻璃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组装在一起的复合电极。复合电极装入有机玻璃圆筒中,塑料套上有气体渗透膜,内装PCO2 电极

外缓冲液(含NaHCO3-NaCl),它的pH 可以因血液的P CO2 而改变。

7.电解质分析仪可以分为几类?常见的电解质分析仪有哪些?

如果按自动化程度分类,电解质分析仪可分为半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和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按工作方式分类,电解质分析可分为湿式电解质分析仪和干式电解质分析仪;按常见电解质分析仪分类,电解质分析仪可分为自动电解质分析仪、

含电解质分析的血气分析仪和含电解质分析的自动生化分析仪。

8.决定电解质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的是哪些系统?

分析仪的电极系统是测定样品结果的关键,决定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电极系统包括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指示电极包括pH、Na+、K+、Li+、Cl-、Ca2+、Mg2+等离子选择性电极。参比电极一般是银/氯化银电极。

9.试简述电解质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组成?

电解质分析仪的液路系统通常由标本盘、溶液瓶、吸样针、三通阀、电极系统、蠕动泵等组成。蠕动泵为各种试剂的流动提供动力,标本盘、三通阀和蠕动泵的转动、转换均由微机自动控制。液路系统中的通路由定标液/冲洗液通路、标本通路、废

液通路、回水通路、电磁阀通路等组成。不同类型的电解质分析仪具有不同的液流系统。液路系统直接影响到样品浓度测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0.电解分析仪的日常维护包括哪几个方面?

仪器日常维护保养应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每日维护、每周维护、半年维

护和停机维护。

11.电解分析仪流路系统的保养包括哪些内容?

电解分析仪流路系统的保养主要分为两类,即流路保养和全流路清洗。

12.在电解分析仪中,如何进行电极系统的保养?

电极系统的保养主要包括钠电极、钾电极、氯电极和参比电极的保养。坚持每日用厂家提供的清洁液和钠电极调整液进行清洗和调整是最基本的保养。钾电极为选择性膜电极,使用过程中会吸附蛋白质,影响电极的响应灵敏度。每月至少更换一次内充液。氯电极为选择性膜电极,使用过程中亦会吸附蛋白质,最好用物理法进行膜电极的清洁。每周均需检查参比电极内是否有足够的饱和氯化钾溶液及氯化钾残片。一般三个月要换一次参比电极膜。

13.在电解分析仪中,仪器的哪些部位最容易发生管路堵塞?如何排除故障?

易堵塞的地方主要有采样针与空气检测器部分、电极腔前端与末端部分、混合器

部分以及泵管 和废液管的堵塞 4 个部分。这些故障的排除方法是:(1)采样针与空气检测器部分 确定阻塞后,可直接用清洗液进行保养管 路,亦可拆下空气检测器,用 NaClO 溶液反复冲洗进样针和空气检测器即可;(2)电极腔前端与末端部分 可用清洗液进行管路清洗保养,亦可将电极全部拆下,将电极腔用 NaClO 溶液浸泡 2 分钟左右,再反 复清洗即可;(3)混合器部分 主要用清洗液或去蛋

白液

进行混合器清洗

程序

,

亦可将

混合器拆下,用注射器将

N a

C l

O 溶

液注

入混合

14. 在电解分析仪中,电极斜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引起电解分析仪电极斜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有:①电极膜板上吸附蛋白过多;②空气湿度太大;③温度太低;。④寿命限将至,需要更换电极。

15. 简述血气分析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血气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可分为电极、管路和电路三大部分。 其工作原理是:被测血液样品在管路系统的抽吸下,进入样品室内的测量毛细管中。测量毛细管的管壁上开有四个孔,孔内分别插有 pH 、PCO 2 和 PO 2 三支测量电极和一支参比电极。其中,pH

和 pH 参比电极共同组成对 pH 值的测量系统。血液样品进入样品室的测量管后,管路系统停止抽吸,样品同时被 四个电极所感测。电极产生对应于 pH 、PCO 2 和 PO 2 三项参数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分别经放大、模数转 换后送到微处理机。经微机处理系统处理、运算后,再分别被送到各自的显示单元显示或打印机打印出 测量结果。测量系统的所有部件包括温度控制、管道系统的动作等均由微机或计算机芯片控制。 16. 血气分析仪液路系统具有哪两种功能?气路系统的供气方式有几种? 血气分析仪液路系统具有的两种功能,一是提供 pH 值电极系统定标用的两种缓冲液,二是自动将定标和测量时停留在测量毛细管中的缓冲液或血液冲洗干净。 血气分析仪气路系统的供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压缩气瓶供气方式,又叫外配气方式;另一种是气体混合器供气方式,又叫内配气方式。 17. 血气分析仪可以测定血液中,哪些结果?还可计算得到哪些有用的数据? 血气分析仪可以测定人全血中的酸碱度(pH )、二氧化碳分压(PCO 2)和氧分压(PO 2)。 根据所测得的 p H 、PCO 2、PO 2 参数及输入的血红蛋白值,血气分析仪还可进行计算而求出血液中的其它参数,如血液中的实际碳酸氢根浓度(AB )、标准碳酸氢根浓度(SB )、血液缓冲碱(BB )、血浆二氧 化碳总量

(TCO 2)、血液碱剩余(BE blood )、细胞外液碱剩余(BE ECF )、血氧饱和度(SO 2)等。

18. 血气分析时,标准液和标准气是分别用于校正何种电极的?

血气分析时,pH 电极使用7.383 和6.840 两种标准缓冲液来进行定标;PO2 和PCO2 电极用两种混合气体来进行定标。第一种混合气中含5%的C O2 和20%的O2;第

二种含10%的C O2,不含O2。

19.一般的血气分析仪使用哪4种电极?

一般的血气分析仪使用p H、PCO2、PO2 电极和p H 参比电极等4种电极。

20.血气分析仪内部具有哪两个泵?简述其功能?

血气分析仪内部具有两个泵,一为真空泵,另一为蠕动泵。可利用这两个泵来完成仪器的定标、测量和冲洗。真空泵用来产生负压,使废液瓶内维持负压,靠此负压去吸引冲洗液和干燥空气,用于冲洗和干燥测量毛细管。真空泵还用于湿化器

的快速充液。蠕动泵用于抽吸样品和定标液。在定标时用来抽取缓冲液到测量室。

在测血样时用来抽样品。

21.在血气分析仪中,如何对PH电极进行保养?

血气分析仪内部具有两个泵,一为真空泵,另一为蠕动泵。可利用这两个泵来完成仪器的定标、测量和冲洗。真空泵用来产生负压,使废液瓶内维持负压,靠此负压去吸引冲洗液和干燥空气,用于冲洗和干燥测量毛细管。真空泵还用于湿化器

的快速充液。蠕动泵用于抽吸样品和定标液。在定标时用来抽取缓冲液到测量室。

在测血样时用来抽样品。

22.在血气分析仪中,若样品输入通道发生堵塞故障时,如何进行排除?

在血气分析仪中,样品输入通道发生堵塞故障的一般原因是血块堵塞和玻璃碎片堵塞。若是血块堵塞,一般用强力冲洗程序将血块冲出排除。如冲不走,可换上假电极,使转换盘处于进样位置,用注射器向进样口中注蒸馏水,便可将血块冲走;若是玻璃碎片堵塞,如毛细管断在进样口内等,可将样品进样口取下来,将玻璃碎片捅出即可。

23.在血气分析仪中,造成PH和PCO2定标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排除?

造成p H 定标不正确的原因有:pH 定标液过期;两种定标液接反;仪器接地不好。

造PCO2 定标不正确的原因有:能钢瓶中气体压力过低;气体管道破裂、脱落或

气路连接错误;PCO2 内电极液使用时间过长或内电极液过期;气室内无蒸馏水

或蒸馏水过少,使通过气体未充分湿化;电极膜使用时间过长或电极膜破裂;PCO2 电极老化或损坏。

临床检验仪器复习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仪器复习题及 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临床检验仪器学》 一、选择题 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大小的信号是.:前向角散射 2、VCS白细胞分类技术不包括: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3.毛细管粘度计不适合检测:全血 4、尿液分析仪的测试项目中,与酸碱指示剂无关的项目是:尿葡萄糖 5.血细胞分析仪中对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原理: 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 6、关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下列有误的是:与照明光的波长成反比 7、流式细胞仪中的光电倍增管接收:荧光 8、前向角散射可以检测:被测细胞的大小 9、流式细胞仪测定的标本,不论是外周血细胞,还是培养细胞,首先要保证是:单细胞悬液 10、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缺点是只能将白细胞按体积大小分为:三个亚群或二个亚群 11、有关血细胞分析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高档次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很准确 12、双磁路磁珠法中,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磁珠的振幅逐渐:减弱 13、毛细管黏度计工作原理的依据是:泊肃叶定律 14、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检测法只适用于检测:清蛋白 15、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 16、BacT/Alert血培养瓶的底部含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氧化碳

17、密度梯度离心法又称为:区带离心法 18、根据样品组份的密度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分离方法是:等密度区带离心法 19、等密度区带离心法对于密度梯度液柱的要求是:液柱顶部的密度明显小于样品组份的密度,液柱底部的密度明显大于样品组份的密度 20、表示从转轴中心至试管最内缘或试管顶的距离的转头参数是:Rmin 21、pH玻璃电极对样本溶液pH的敏感程度取决于:电极的玻璃膜 22、PCO 电极属于:气敏电极 2 23、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电解质分析仪,测量样本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电极是:离子选择电极 24、通常血气分析仪中毛细管pH玻璃电极的pH测定范围是:0?10 25、为将血气分析仪气路系统所提供的气体饱和湿化,需经过的装置是:湿化器 26、世界上最早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管道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27、具有空气分段系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28、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特有的关键部件是:转头 29、自动分析仪中采用“顺序分析”原理的是: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30、微孔板固相酶免疫测定仪器(酶标仪)的固相支持是:PVC微孔板 31、以空气为加热介质的PCR仪是:离心式实时定量PCR仪 32、能在细胞内进行PCR扩增的PCR仪为:原位PCR仪

临床检验仪器学(DOC)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它反映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 2.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值与标称值(即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 3. 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验物品(即输入为零)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即为噪音。 4.最小检测量:检测仪器能确切反映的最小物质含量。最小检测量也可以用含量所转换的物理量来表示。如含量转换成电阻的变化,此时最小检测量就可以说成是能确切反应的最小电阻量的变化量了。 5.精度: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 6.可靠性:仪器在规定的时期内及在保持其运行指标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它是反映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综合指标。 7.重复性: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重复性与精密度密切相关,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 8.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出量)的最小值。 9.测量范围:在允许误差极限内仪器所能测出的被检测值的范围。 10.线性范围:输入与输出成正比例的范围。也就是反应曲线呈直线的那一段所对应的物质含量范围 11.响应时间:表示从被检测量发生变化到仪器给出正确示值所经历的时间。 12.频率响应范围:为了获得足够精度的输出响应,仪器所允许的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 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分光光度计:能从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中将每一单色光分离出来并测量其强度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它具有分析精密度高、测量范围广、分析速度快和样品用量少等优点。根据所使用的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紫外光区、可见区、红外光区以及万用(全波段)分光光度计等。 2.吸收光谱:光照射到物质时,一部分光会被物质吸收。在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被称作吸收光谱。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因此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来分析物质的结构和含量。 3.朗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当用一束单色光照射吸收溶液时,其吸光度 A 与液层厚度 b 及溶液浓度的乘积 c 成正比,此即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A=kbc。它适用于分子吸收和原子吸收。 4.摩尔吸光系数(ε):摩尔吸光系数表示在一定波长下测得的液层厚度为 1cm, 溶液浓度 c 为1mol/L 时的稀溶液吸光度值。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溶液温度、溶剂性质及吸收物质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当其它因素固定不变时,吸光系数只与吸收物质的性质有关,可作为该物质吸光能力大小的特征数据。 6.单色器:将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分离出所需波段光束的装置,是分光光度计的关键部件。主要由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组成。 7.吸收池:又称为比色皿、比色杯、样品池或液槽等,是用来盛放被测溶液的器件,同时也决定着透光液层厚度,可用塑料、玻璃、石英或熔凝石英制成。在可见光范围内,常用无色光学玻璃或塑料制作;在紫外区,需用能透紫外线的石英或熔凝石英制作。 8.光电管:利用碱金属的外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转换元件。按电极结构不同可分为中心阳极式、中心阴极式和平行平板式几种,按管内充气与否又可分为真空光电管与充气光电管两种。光电管的质量取决于阴极灵敏度、线性范围、最大、最小可测能量等几个重要技术指标。 9.光电倍增管:利用外光电效应与多级二次发射体相结合而制成的光电元件,由一个表面涂有光敏材料的阴极和若干个(通常为 9 个~13 个)二级电子发射极(打拿极)组成,其灵敏度比光电管高 200 多倍。有三个重要指标:波长效应、灵敏度和噪声水平。 10.波长准确度:指仪器波长指示器上所示波长值与仪器此时实际输出的波长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可用二者之差来衡量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 11.波长重复性:是指在对同一个吸收带或发射线进行多次测量时,峰值波长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通常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来作为衡量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指标之一。 12.光度准确度:指仪器在吸收峰上读出的透射率或吸光度与已知真实透射率或吸光度之间的偏差。该偏差

临床检验仪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汇总.doc

《临床检验仪器学》 一、选择题 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大小的信号是.:前向角散射2、VCS白细胞分类技术不包括: 细胞化学染色技术3.毛细管粘度计不适合检测:.全血4、尿液分析仪的测试项目中, 与酸碱指示剂无关的项目是:尿葡萄糖5.血细胞分析仪中对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原理: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6、关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下列有误的是:与照明光的波长成反比7、流式细胞仪中的光电倍增管接收:荧光8、前向角散射可以检测:被测细胞的大小 9、流式细胞仪测定的标本,不论是外周血细胞,还是培养细胞,首先要保证是:单细胞悬液 10、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缺点是只能将白细胞按体积大小分为:三个亚群或二个亚群 II、有关血细胞分析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高档次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很准确 12、双磁路磁珠法中,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磁珠的振幅逐渐:减弱13、毛细管黏度计工作原理的依据是:泊肃叶定律14、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检测法只适用于检测:清 蛋白15、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16、BacT/Alert 血培养瓶的底部含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氧化碳17、密度梯度离心法又称为:区带离心法18、根据样品组份的密度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分离方法是:等密度 区带离心法19、等密度区带离心法对于密度梯度液柱的要求是:液柱顶部的密度明显小于样品组份的密度,液柱底部的密度明显大于样品组份的密度20、表示从转轴中心至试管最内缘或试管顶的距离的转头参数是:Rmin 21、pH玻璃电极对样本溶液pH的敏感 程度取决于:电极的玻璃膜22、PCO2电极属于:气敏电极23、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电解质分析仪,测量?样本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电极是:离子选择电极24、通常血气分析仪中毛细管pH玻璃电极的pH测定范围是:0?10 25、为将血气分析仪气路系统所提供的气体饱和湿化,需经过的装置是:湿化器26、世界上最早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管道式自动生化分析仪27、具有空气分段系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 析仪28、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特有的关键部件是:转头29、自动分析仪中采用“顺序分析”原理的是: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30、微孔板固相酶免疫测定仪器(酶标仪)的固相支持是:PVC微孔板31、以空气为加热介质的PCR仪是:离心式实时定量PCR 仪32、能在细胞内进行PCR扩增的PCR仪为:原位PCR仪33、PCR反应正确过程应为:变性一退火一延伸34、一步就可以摸索出最适合反应条件的PCR仪为:梯度PCR仪35、PCR基因扩增仪最关键的部分是:温度控制系统36、试剂空白变化速率:是在反应温度下试剂自身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37、以下哪项不是微生物自动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的性能特点:数据管理系统功能强大,但系统软件大多不可以不断升级。 38、全自动血凝仪中的免疫学方法,通常选用:免疫比浊法39、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较长时间后个别项目出现系统误差,则首先考虑日因素是:.标准品是否变质40、比色杯清洗步骤中可以忽略的是:经吹干后可以继续循环使用41、使用(区带)转头离心时 不需要离心管,样品直接加至其中即可42、使用电阻加热和半导体冷却的PCR仪的恒 温方法属:变温金属块恒温法43、含2个加样针、灌注式加试剂装置、双圈反应盘的自 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样周期为6s,则测定单试剂法的工作效率为(1200 )测试/h 44、测最电流变化的电极是:P02电极45、血培养仪的检测信号不包括:温度46、按血凝仪检测原理,下述中不属于凝固法的是:免疫比浊法47、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应用的原理是: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原理48、含1个加样针、1个加试剂针、 单圈反应盘的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样周期为 4.5s,贝删定单试剂法的工作效率为(800 ) 测试/h 49、关于底物消耗限额参数,不正确的是:目的是提高监测精密度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中F1几乎极低而Fsc大小不等可以为:红细胞51、以下哪项不是微生物自动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的性能特点:数据管理系统功能强大,但系统软件大多不可以不断升

浅析电化学分析仪器的原理及发展应用

浅析电化学分析仪器的原理及发展应用 摘要电化学分析是企事业单位及科研机构常用的一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被测试样溶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其测定的依据是电位、电导、电量、电流等电化学参量与被测物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些电化学参量的测量是通过电化学分析仪器来完成的。因此,每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是和相应的电化学分析仪器紧密联系的。 关键词电化学分析仪器;原理;发展;应用 根据所测量电化学参量的不同,常见的电化学分析仪器有:酸度计、离子计、电位滴定仪、电导率仪、库仑仪、极谱仪等。如表所示,这些电化学分析仪器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担负着各种各样的分析任务,特别是电位分析中的酸度计、离子计及电位滴定仪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1酸度计(离子计) 直接电位法是采用酸度计或电子计通过对由电极与被测溶液组成的电池电动势的测量,根据电动势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求出物质含量的。因此,酸度计、离子计都是由电计和电极两部分组成的。 1.1酸度计的结构 1)酸度计一般设有以下几个调节器。①零点调节器。当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级间电势为零时,溶液的pH值为“灵位pH值”。但由于仪器零点是可变的且任意二个测量元件的零点也不相同,因此,仪器的“电气零点”设计为可调形式。②定位调节器。在用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时,需用定位调节器,它的作用在于抵消外参比电极电位、不对称电位、内参比电极电位以及液接界电位等因素的影响。③温度补偿器。根据能斯特方程式可知,溶液的pH值与电动势的关系随温度而变化,其转换系数k系温度的函数。④斜率补偿调节器。温度补偿器一般是按理论转换系数设计的,实际上玻璃电极的K值往往低于理论值,另外,玻璃电极的长期使用也会使K下降。因此,在pH的精密测量中,需采用二点定位法。这种定位方法是选用二种pH值不同的标准缓冲溶液,使被测液的pH值能介于选用选用的二种标准缓冲溶液pH值之间。先用一种标准缓冲溶液将定位旋钮调至“0”,然后用斜率补偿调节器表示值为二份标准缓冲溶液pH值得差值,即ΔpH值得位置,固定斜率补偿调节旋钮,再用第二份标准缓冲溶液将定位旋钮调至该缓冲液pH值,这时“定位”调节器不变,就可对被测液进行测量。 2)常用的调制放大式酸度计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被测直流电压信号预先调制为交流电压信号,经过交流放大,然后通过解调器将其还原为与输入信号的幅度和极性相对应的直流信号,从而推动电表指示出读数。采用调制式放大器易避免交流电源干扰,直流干扰明显降低,可得到低噪声放大,零点漂移对读数的

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ESOP

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E170S O P 仪器简介: E170 是罗氏诊断公司出品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全自动,随机进样的免疫分析系统,可以对许多种检测项目进行体外的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该分析仪应用的是电化学发光技术(ECL)。每个E模块系统每小时的标本处理量为170个试验(最多可以将4个E模块连接)。只有在试验室条件下,经过培训的操作者方可操作E模块系统。 系统特色 ?可以24小时待机使用 ?标本条码扫描功能 ?试剂条码扫描功能 ?单个E模块的每小时处理能力为170个试验 ?自动保养功能 ?自动复查功能 ?自动发出定标信息 ?自动标本稀释功能 ?系统辅助的操作流程 ?一个E模块具有25个温控的试剂通道 ?1个模块可以安放672个反应杯 ?1个模块可以安放672个加样头 ?双向数据传输接口 运行条件: 水质要求 ◆无菌(< 10 cfu/ml),去离子水 ◆ 1.5 M?电阻值(最大1.0 Ms/cm) ◆15-25 磅/英寸2 (0.5~3.5 kg/cm2 或49~343 kpa) ◆耗水量:每E170模块消耗18升/小时 环境条件 ◆无灰尘的、良好通风的环境 ◆无直接日照 ◆地面水平(角度:<1/200?o) ◆地面足够坚硬能够承受仪器的重量(详细情况请见本章中的系统特点) ◆温度:18~32摄氏度 ◆当系统启动时,温度的改变应该小于2度/小时 ◆屋内湿度:45%~85%

◆电源电压没有明显的波动 ◆在附近没有会产生电磁波的仪器 ◆有接地的三相电源 E170由三个类型的硬件单元组成:控制单元、核心单元以及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介绍 包括: ?触摸屏幕的电脑 ?键盘 ?打印机 ?仪器管理电脑终端 核心单元介绍 核心单元将所有的标本从入口端经过E170仪器到出口端或者复查缓冲区。下面所列位核心单元的组成部分。 ?加样端 ?标本架转运通道 ?复查缓冲带 ?出口端 ?中心控制区 ?电源开关(在进样端的左侧面上) 检测单元介绍 分立式、随机进样的每小时170试验的免疫检测系统。下面所列为E170模块的组成部分: ◆试剂区位于分析模块的左边部分,它包含以下部分: 1.一个试剂盘,温度控制在20?3℃; 有25个试剂通道 2.一个用来将试剂以及磁珠从试剂盘中加入的试剂针,将之加到孵育器的反应杯中 3.一个条码扫描器,用来阅读试剂盒上的二维条码 4.一个用于试剂盒盖的开关的机械装置,以避免试剂的挥发 5.一个用于混匀磁珠的搅拌器.当磁珠被加入之前或额外的混匀步骤中,搅拌棒用来搅拌磁 珠 6.两个用来清洗探针以及搅拌器的冲洗站 7.一个探针清洗站,它含有两瓶探针洗液用来清洗探针的内部 ◆测量区位于分析模块的中部,它含有以下几个部分: 1.一个孵育器,含有54个孵育位,用来进行免疫反应 孵育池有54个孵育位置,位于仪器的中心部分,当标本和试剂加入到反应杯中后,该孵育池的温度维持在37℃±0.3℃. 当一个反应在准备测定时,该孵育盘需旋转,将反应杯转至需要的位置,在此处,适宜的单位将执行相应的功能. 2.一个用来将标本从标本容器中加入到反应杯中的标本探针

临床检验仪器学复习题

《临床检验仪器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灵敏度线性范围预处理系统K系数TEM SEM STM 灵敏度数值孔径离子选择性电极血细胞分析仪(BCA) 尿液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化程度电化学分析技术流式细胞术噪音线性范围响应时间漂移电化学分析技术参比电极待测电极预处理系统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全实验室的自动化(TLA)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 医院信息系统(HIS) 化学电池离心现象离心技术扩散现象相对离心力沉降系数沉降速度沉降时间自动化程度通道差孔间差零点漂移ELISA 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电化学性质POCT 二、填空 高速(冷冻)离心机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临床实验室常用的离心方法包括、和三类. 显微镜的分辨率表达式是。 流式细胞仪主要在通常在____ 和____ 这两个角度接收并检测细胞散射光强度。 电子显微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五部分。 电子透镜包括____ 和____ 两种。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中的和而设计。 STM 的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____ 和____ 。 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包括、和三个原理。 尿液分析仪的反射率= 。 尿液分析仪由:、和三部分组成。 尿有形成分检验包括和两方面的检验。 流式细胞仪主要接受细胞的____ 信号和____ 信号。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五部分构成。 常用参比电极主要有____ 和____ 两种 流式细胞仪中鞘液的作用是。 自动血培养系统主要由、和所构成。 电子显微镜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 和____ 两种类型。 生化分析仪的光路按照单色器的位置可以分为____ 和____ 两种。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类型按反应装置的结构可分为4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类免疫标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电化学分析仪器包括____ 和____ 两种 血气分析仪的包括基本电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血气分析仪的pH系统使用和两种标准缓冲液来进行定标;氧和二氧化碳系统用两种混合气体来进行定标。第一种混合气中含;第二种含。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发光反应底物有____ 和____ 两种 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效率是指。 A/D转换的含义是。 LCD器的中文全称是。 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后分光的含义是指。 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的通道数是指。 微生物自动化系统一般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类。 临床电化学分析仪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单色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样品前处理系统占检验总工作量的。 离心机按照离心速度大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M分选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检验仪器学

名词解释 分辨率:显微镜可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即为显微镜的分辨率,它主要取决于照明波长以及物镜的球差系数。 朗伯比尔定律: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类利用膜电势测定溶液中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电化学传感器,当它和含待测离子的溶液接触时,在它的敏感膜和溶液的相界面上产生与该离子活度直接有关的膜电势。 数值孔径:数值孔径描述了物镜收光锥角的大小,而后者决定了显微镜收光能力和空间分辨率。数值孔径是物镜和聚光镜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判断两者性能高低的重要标志。 鞘流技术:为了避免计数中血细胞从小孔边缘处流过及湍流,涡流的影响,发明的技术。具体做法是用一毛细管对准小孔管,细胞混悬液从毛细管喷出。同时与四周流出的鞘液一起流过敏感区,保证细胞混悬液在中间形成单个排列的细胞流,四周被鞘液围绕。 问答题 1、影响电泳的因素 答:电场强度、溶液的PH值、溶液的离子强度、电渗作用、粒子的迁移率、吸附作用 2、离心机的离心方法 答: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析性超速离心法 3、酸度计的测定原理以及常用电极 答:酸度计的测定原理:酸度计的主体是一个精密电位计,将电极插在被测溶液中,组成一个电化学原电池,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并直接用PH值表示出来。传感电极根据被测液氢离子浓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电位,根据能斯特方程式,酸度计将所检测到的微小电压变化值换算成PH值。 常用电极有参比电极和测量电极,参比电极包括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测量电极为玻璃电极 简答题 1、朗伯比尔定律的成立条件 答:①入射光为单色光②溶液浓度不能过大 2、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答: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3、血细胞计数器的测量原理 答:当细胞通过检测器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越大。经计算机处理后,以体积直方图显示出特定细胞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 4、常用的色谱仪有哪两种以及各自的特点 答:常用的色谱仪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两种。 气相色谱仪具有高分辨率、高速度、高灵敏度以及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它只能用于被气化物

第07章 电化学临床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习题

二、选择题 【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 下述中不是电化学分析仪器测量特性的是() A. 电位 B. 电流 C. 电导 D. 光导 E. 电量 2. 电化学分析法中,将被测物质的浓度转变成电学参数的变换器是() A. 电极 B. 标本盘 C. 微机系统 D. 对数转换器 E. 数模转换器 3. 电化学分析仪器所使用的电极中,常用的内参比电极是() A. 铂电极 B. 银电极 C. 银-氯化银电极 D. 甘汞电极 E. 饱和甘汞电极 4. 能够指示血液样本中pH值大小的电极是() A. 铂电极 B. 玻璃电极 C. 银-氯化银电极 D. 甘汞电极 E. 饱和甘汞电极 5. pH玻璃电极对样本溶液pH的敏感程度取决于() A. 电极的内充液 B. 电极的内参比电极 C. 电极外部溶液 D. 电极的玻璃膜 E. 电极外部溶液的pH值 6. 由于电极制造的差异,pH玻璃电极使用时常用于进行校正的溶液是() A. 标准缓冲溶液 B. 柠檬酸溶液 C. 醋酸钠溶液 D. 磷酸盐缓冲液 E. 氢氧化钠校正液 7. 下列各项中不是离子选择电极基本组成的有() A. 电极管 B. 内参比电极 C. 外参比电极 D. 内参比溶液 E. 敏感膜 8. 离子选择电极膜电位产生的机理是() A. 离子吸附作用 B. 离子交换反应 C. 电子交换反应 D. 电子置换反应 E. 离子渗透作用 9.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得的是血清样本中离子的() A. 电位差 B. 浓度 C. 电量 D. 数量 E. 电流 10. PO2电极属于() A. 离子选择电极 B. 金属电极 C. 氧化还原电极 D. 离子交换电极 E. 玻璃电极 11. PO2电极使用时外加直流电压的范围是() A. 0~0.2V B. 0.2~0.4V C. 0.4~0.8V D. 0.8~1.2V E. 1.2~1.6V 12. PCO2电极属于() A. 离子选择电极 B. 金属电极 C. 氧化还原电极 D. 离子交换电极 E. 气敏电极 13. 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电解质分析仪,测量样本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电极是() A. 离子选择电极 B. 金属电极 C. 氧化还原电极 D. 离子交换电极 E. 气敏电极 14. 湿式电解质分析仪中为各种试剂流动提供动力的是() A. 三通阀

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概论 1.临床检验仪器常用性能指标(可能考问答题) 1灵敏度 2 误差3噪声4最小检测量5精确度6可靠性7重复性8分辨率9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10线性范围11响应时间12 频率影响范围 1 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 2 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3 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物品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 4 最小检出量:检验仪器能确切的反应最小物质含量。 5 精确度: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6 可靠性:仪器在规定时期内及在保持运行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反应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指标。 第二章离心机 1.离心技术:应用离心沉降进行物质的分析和分离的技术 2. 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离心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离心力,迫使液体中的微粒克服扩散,加快沉降速度,把样品中具有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分离。颗粒的沉降速度取决于离心机的转数、颗粒的质量、大小和密度。 3. 离心力:由于物体旋转而产生的力,物体作圆周运动所产生的向心力的反作用力。

4. 相对离心力:通常颗粒在离心过程中的离心力是相对于颗粒本身所受的重力而言,因此把这种离心力叫做相对离心力。 5. 离心机的分类:按转数分为:低速、高速、超高速。 6. 离心机的最大容量:离心机一次可分离样品的最大体积,m ×n,一次可容纳最多离心管×一个离心管容纳样品最大体积。 7. 沉降系数: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作用下的沉降速度,其单位为秒。 8. 离心机的基本结构 低速离心机的结构较简单,由电动机,离心转盘(转头)、调速器、定时器、离心套管与底座等主要部件构成。其最大转速在10000r/min以内,相对离心力在15000xg以内。 高速(冷冻)离心机最大转速为20000~25000r/min 超速(冷冻)离心机最大转速可达50000~80000r/min 9. 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法又称分步离心法,根据分离物的沉降速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时间分步离心的方法。10. 差速离心法的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离心后用倾倒法即可将上清液与沉淀分开,并可使用容量较大的角式转子;分离时间短、重复性高;样品处理量大。 缺点:分辨率有限、分离效果差,沉淀系数在同一个数量级内的各种粒子不容易分开,不能一次得到纯颗粒;壁效应严重,特别是当颗粒很大或浓度很高时,在离心管一侧会出现沉淀,颗

临床检验仪器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概论 1、一个优良的检验仪器应具有(P3):灵敏度、分辨率和精度高,噪音和误差小,可靠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响应时间短,测量范围、示值范围、频率响应范围和线性范围宽等性能指标。 2、最小检测量与分辨率的区别?(P5) 答:①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入量)的最小值。 3、精确度与灵敏度的区别?(P3) 答:①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是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他反应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②精确度: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③区别: 4、精确度(P5):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 5、重复性(P5):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重复性与精密度密切相关,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 6、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区别。(P5) 第二章离心机 1、简述分析型超速离心机的工作原理。(P26) 答:分析型超速离心机主要由一个椭圆形的转子、一套真空系统和一套光学系统所组成。该转子通过一个柔性的轴联接成一个高速的驱动装置,此轴可使转子在旋转时形成自己的轴。转子在一个冷冻的真空腔中旋转,其容纳了两个小室:分析室和配衡室。配衡室是一个经过精密加工的金属块,作为分析室的平衡用。分析室的容量一般为1ml,呈扇形排列在转子中,其工作原理与一个普通水平转子相同。分析室有上下两个平面的石英窗,离心机中装有的光学系统可保证在整个离心期间都能观察小室中正在沉降的物质,可以通过对紫外光的吸收(如对蛋白质和DNA)或折射率的不同对沉降物进行监测。在分析室中物质沉降时重粒子和轻粒子之间形成的界面就像一个折射的透镜,在检测系统的照相底板上产出一个“峰”。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灵敏性,误差,噪音,最小检测量,精确度,可靠性,重复性,分辨率,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线性范围,响应时间,频率响应范围。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成为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相对于物镜的成像条件及最后二次成像于观察者的明视距离等条件的满足,是通过仪器的机械调焦系统来实现的。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和机械系统(聚光镜升降、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 光学显微镜照明设置部件:光源、滤光器、聚光镜、玻片。 光的吸收定律:即郎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A=-lg I/I0=lg I0/I=lg 1/T=kbc 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不良导体,其电解质比稀溶液大。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在恒电流电路上,电压变化与电阻变化成正比,电阻值又同细胞体积成正比,血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就越大。各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分别被送入仪器的检测通道,经计算机处理后,以体积直方图显示出特定细胞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最后得出WBC、RBC、PLT。(该原理称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b的原理:除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外,各种BCA对Hb测定都采用光电比色原理。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RBC溶解释放出Hb,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多为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吸光度值与所含Hb含量成正比。与不同型号BCA配套的溶血剂不同,形成Hb衍生物也不同,吸收光谱也有差异,但最大吸收峰都接近540nm,因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HiCN)法的最大吸收峰在540nm,仪器Hb的校正必须以HiCN值为标准。 尿液分析: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在尿沉渣检查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

临床检验仪器学.

临床检验仪器学 第一章概论 1. 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是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他反应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 2. 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 所测得的数值与标称值 (真值之间的差异。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 3. 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验物品(输入为零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 4. 精度: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 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 5. 可靠性:仪器在规定的时期内及在保持其运行指标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它是反映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综合指标。 6. 重复性: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 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 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 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重复性与精密度密切相关, 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 7. 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入量的最小值。 8. 线性范围:输入与输出呈正比例的范围,也就是反映曲线呈直线的那一段所对应的物质含量范围。 1. 临床检验仪器具有哪些特点? 答:临床检验仪器具有以下特点:结构复杂、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技术先进、精度高、对使用环境要求严格。

2. 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一个优良的检验仪器应具有的性能指标有:灵敏度好、精度高;噪音、误差小;分辨率高;可靠性、重复性好;响应迅速;线性范围宽和稳定性好。 3. 通常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 答:通常以临床检验的方法为主对临床检验仪器进行分类或以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为主对临床检验仪器进行分类。 4. 临床检验仪器有哪些主要部件? 答:通常,临床检验仪器有取样装置、预分离系统、分离系统、检测器、信号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补偿装置、辅助装置、样品前处理系统等主要部件。 第二章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 1. 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是利用日光照明将小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精密光学仪器, 由光学系统、机械装置和照明系统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其核心是物镜和目镜中的两组透镜, 其放大成像的机理是先由物镜形成放大的实像, 再由目镜进一步放大成虚像,最后在人眼中形成实像。 2.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来激发生物标本中的荧光物质,产生能观察到的各种颜色荧光的一种光学显微镜。 3. 相衬显微镜: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 用于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本的一种特殊显微镜。 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以单色激光作为光源的一种特殊光学显微镜。其物镜和聚光镜互相共焦点, 使得只有从标本焦面发出的光 线聚焦成像, 而焦面以外的漫射光不参加成像, 改变焦平面, 可获得细胞或原标本不同层次的图像, 从而得到样品的三维结构图像。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二版)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四讲第12章血细胞分析仪 (Blood Cell Analyzer)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工程处 刘坚

?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 常规检验仪器。 ?血液分析仪主要完成以下两大功能: ⑴血细胞计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⑵血细胞分类:白细胞中的淋巴、中性、嗜酸、嗜碱、单核、 幼稚细胞;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 ?根据计数/分类的测定值计算间接测定值 红血球容积比(HCT)、平均红血球血红蛋白含量(MCH)、 血小板容积比(PCT),等等

1947年Coulter 发明了小孔电阻抗法 通过测量细胞的体积大小对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主要是用来计数红、白细胞 该技术一直被各种血液分析仪沿用至今 1953年库尔特家族研制出全世界第一台血细胞计数仪:Model A Wallace H. & Joseph R. Coulter

血细胞计数(Blood count) 早期的血液分析仪主要用来计数红、白细胞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ell Count) 增加光电比色系统用来同时测定血红蛋白 血小板可在同一仪器上与红细胞一起计数 利用直接测量到的项目运算得到间接计算 项目(如血球压积等参数) 不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 测定标本采用机外人工处理的预稀释方式

白细胞分类计数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ell Count) 带电脑的显微镜下辨认细胞的图象识别技术 效率低,受制片、染色技术的影响大 在计数细胞数不多时,重复性较差 没有得到普遍推广 阻抗法仪器检测白细胞“二分群、三分群” 仪器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微处理器分辨力的进一步提高 特殊溶血剂的应用 无法对细胞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准确性有限

临床检验仪器

临床检验仪器 临床检验仪器具有哪些特点? 答:临床检验仪器具有以下特点:结构复杂、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技术先进、精度高、对使用环境要求严格。 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一个优良的检验仪器应具有的性能指标有:灵敏度好、精度高;噪音、误差小;分辨率高;可靠性、重复性好;响应迅速;线性范围宽和稳定性好。 通常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 答:通常以临床检验的方法为主对临床检验仪器进行分类或以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为主对临床检验仪器进行分类。 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参数有哪些?这些参数间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如何? 答:显微镜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放大率、数值孔径、分辨率、视场、景深、镜像亮度、镜像清晰度、工作距离和机械筒长。显微镜的数值孔径与其放大率成正比u,与分辨率、景深成反比,它的平方与图像亮度成正比。因此,使用较大数值孔径的物镜,其放大率和分辨本领较高,淡视场、景深、工作距离较小。 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的细胞计数原理 将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的细胞悬液置入不导电的容器中,将小孔管(也称传感器)插进细胞悬液中。小孔管内充满电解质溶液,并有一个内电极,小孔管的外侧细胞悬液中有一个外电极。当接通电源后,位于小孔管两侧电极产生稳定电流,稀释细胞悬液从小孔管外侧通过小孔管壁上宝石小孔向小孔管内部流动,使小孔感应区内电阻增高,引起瞬间电压变化形成脉冲信号,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由此得出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体积值。 联合检测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细胞计数原理 血球悬浮在电解液中,用一定的电流通过传感器的内外两个电极,由于血细胞电阻抗很大,当血细胞通过两个电极时,电极间阻抗瞬间增大,形成幅度与血细胞体积成正比的电脉冲,根据脉冲的大小可测出细胞的体积。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将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成哪些类别? 答:根据仪器反应装置结构不同,可分为连续流动式、离心式(严格讲也属于分立式范畴)、分立式和干片式。根据仪器的功能及复杂程度,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及超大型。根据同时可测定项目数量不同,可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单通道每次只能检测一个项目,多通道可同时检测多个项目。根据自动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简述血气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答:血气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可分为电极、管路和电路三大部分。 其工作原理是:被测血液样品在管路系统的抽吸下,进入样品室内的测量毛细管中。测量毛细管的管壁上开有四个孔,孔内分别插有pH、PCO2和PO2三支测量电极和一支参比电极。其中pH和pH参比电极共同组成对pH值的测量系统。血液样品进入样品室的测量管后,管路系统停止抽吸,样品同时被四个电极所感测。电极产生对应于pH、PCO2和PO2三项参数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分别镜放大、模数转换后送到微处理机。经微机处理系统处理、运算后,再分别被送到各自的显示单元显示或打印机打印出测量结果。测量系统的所有部件包括温度控制、管道系统的动作等均由危机或计算机芯片控制。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将标记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模板DNA混合后,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荧光信号的变化真实反应了体系中模板的增加,通过实时检测与之对应的随扩增而变化荧光信号强度,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

临床检验仪器第十章临床微生物检测仪器习题

第十章临床微生物检测仪器 一、名词解释 1.自动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主要由培养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培养系统包括培养基、恒温装置和震荡培养装置。检测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对血培养实施连续、无损伤瓶外监测。通过自动监测培养基中的混浊度、pH 值、代谢终产物CO2 的浓度、荧光标记底物或代谢产物等的变化,定性地检测微生物的存在。 2.检测导电性和电压的血培养系统:血培养基中因含有不同电解质而具有一定导电性。微生物在生长代谢的过程中可产生质子、电子和各种带电荷的原子团 (例如在液体培养基内CO2 转变成CO3- ) ,通过电极检测培养基的导电性或电压 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3.应用测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许多细菌生长过程中,常伴有吸收或产生气体现象,如很多需氧菌在胰酶消化大豆肉汤中生长时,由于消耗培养瓶中的氧气而首先表现为吸收气体。而厌氧菌生长时最初均无吸收气体现象,仅表现为产生气体(主要为 CO2),因此可利用培养瓶内压力的改变检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4.采用光电检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终代谢产 物C O2,引起培养基p H 值及氧化还原电位改变。利用光电比色检测血培养瓶中某 些代谢产物量的改变,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5.BacT/Alert自动血培养系统:系统在每个培养瓶底部装置一带含水指示剂的CO2 感受器,当培养瓶内有微生物生长时,其释放出的CO2 可渗透至感受器, 并与感受器指示剂上饱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游离氢离子使pH 值降低,感 受器上的指示剂由绿变黄。感受器上方的光发射二极管每 10min 发一次光投 射到感受器上,再由一光电探测器测量其产生的反射光。反射光强度传送至 微机后,会自动连续记忆并绘成生长曲线图,由微机分析判断阴性或阳性, 以此确定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6.Bactec9000自动血培养系统:系统利用荧光法作为检测手段,其C O2 感受器上含有荧光物质。当培养瓶中有微生物存在时,产生的C O 可与感受器中的水发生反应 产生H + ,使pH 值降低,酸性环境促使感受器释放出荧光物质。从光发射二极管发射 的光激发荧光感受器而产生荧光。光电比色检测仪每10min 直接对荧光强度进行检测,此荧光强度随C O2 的产生量增多而增强。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生长监测系 统根据荧光的线性增加或荧光产量的增加等特有标准,分析细菌的生长情况,最终判断阳性或阴性。 7.Vital血培养系统:系统采用同源荧光技术来监测微生物的生长。与培养基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