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注塑模具的计算

合集下载

注塑工艺计算公式

注塑工艺计算公式

注塑工艺计算公式注塑工艺计算是指在注塑加工过程中,根据产品的尺寸、材料性能等参数,计算出合适的注塑工艺参数,以保证注塑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注塑工艺计算涉及到诸多因素,包括模具设计、材料性能、工艺参数等。

下面以注塑工艺计算常用的几个公式进行详细介绍。

1.射出速度公式射出速度(mm/s)= 泵送速度(cm3/s)/ 斯托克斯容积(cm3)其中,泵送速度是注射机输出塑料的速度,单位为cm3/s;斯托克斯容积是注塑机射嘴的最大容积,单位为cm32.射嘴截面积公式射嘴截面积是指注塑机射嘴的截面面积,用来计算射出速度的公式如下:射嘴截面积(cm2)= 泵送速度(cm3/s)/ 射出速度(mm/s)3.成型周期公式成型周期是指从射出完塑料到取出成型品的整个过程所需时间。

成型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成型周期(s)=射出时间(s)+封闭时间(s)+冷却时间(s)+塑化时间(s)+压力保持时间(s)+模具开合时间(s)其中,射出时间是指塑料充填和压实的时间,通常按照注射机注射过程的90%计算;封闭时间是指模具封闭的时间,通常按照注射机封闭过程的80%计算;冷却时间是指冷却器让模具降温的时间,通常按照塑件壁厚的2倍计算;塑化时间是指塑料从固态到熔融的时间,通常按照注射机注塑机的空转时间计算;压力保持时间是指确定塑料充满模腔的时间,通常按照注射机注射过程的10%-20%计算;模具开合时间是指模腔开合的时间,通常按照注射机开模时间计算。

4.塑料收缩率公式塑料收缩率是指注塑成型后塑料零件与注射模腔的形状差。

常用的塑料收缩率公式如下:塑料收缩率(%)=(注射前尺寸-成型后尺寸)/注射前尺寸*100%其中,注射前尺寸是指塑料注射之前的尺寸,成型后尺寸是指注射成型后塑料零件的尺寸。

5.充填时间公式充填时间是指塑料充填到模腔所需的时间。

常用的充填时间公式如下:充填时间(s)= 模腔体积(cm3)/ 注塑机射入量(cm3/s)其中,模腔体积是指模腔的体积,注塑机射入量是指注塑机单位时间内射入模腔的塑料量。

注塑模模仁尺寸计算

注塑模模仁尺寸计算

注塑模模仁尺寸计算模仁的尺寸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模板的尺寸计算。

模板是模仁的基础部分,用于支撑和固定模具的芯和腔。

计算模板的尺寸时,需要考虑到注塑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结构特点,以及模具的定型和注塑工艺要求。

通常,模板的尺寸应当略大于模具芯和腔的尺寸,以确保模具的装配和使用。

其次是活动模块的尺寸计算。

活动模块用于调节模具的开合程度和模具腔的冷却效果。

计算活动模块的尺寸时,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开口方式和角度,开启和关闭的力度,以及活动模块与模板之间的间隙。

这些尺寸的合理计算可以确保模具的开合平稳,腔的冷却均匀。

另外还需要考虑模仁与注塑机接口的尺寸计算。

注塑机主要包括射嘴、喷嘴和进料管等部件,与模仁接口的尺寸计算需要确保注塑机与模具的配合良好,以便于注塑材料的顺利流动和注塑产品的成型。

这部分的尺寸计算需要参考注塑机和模仁的标准规范。

最后,在进行模仁尺寸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模具的材料和结构。

模具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常用的有钢材、铝合金等。

不同材料的模具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在模仁尺寸计算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此外,模具的结构也会对模仁的尺寸计算造成影响,如模仁上的冷却水孔、定位销孔等。

综上所述,注塑模模仁尺寸的合理计算对于注塑模具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对模板、活动模块、注塑机接口等尺寸的合理计算,能够保证模具的稳定性和注塑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工艺要求和模具材料等因素,进行模模仁尺寸计算,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注塑模具成本核算方法

注塑模具成本核算方法

注塑模具成本核算方法
1. 嘿,你知道注塑模具成本核算得先看啥不?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得先知道价格一样!那就是原材料费用。

比如说,你做个塑料盆的注塑模具,那制作这个模具需要用到的塑料原料的花费可不能小瞧啊!这部分成本可得算清楚咯,不然咋知道划不划算呢!
2. 然后呢,加工费用也超级重要啊!这就像给房子装修得花工钱一样。

比如模具要进行各种精细的加工,那花费的人力和机器时间可都得算进去啊,想想看,师傅们辛苦工作的这些时间不都得计价吗,对不对?
3. 还有啊,别忽略了模具的设计费用呀!这就好像给你设计一件独一无二的衣服,那设计师的创意和付出得多值钱呀!比如说设计一个特别巧妙的注塑模具结构,这里面的智慧难道不需要付费吗?
4. 别忘了设备的折旧费哟!就像你的车子开久了会贬值一样。

注塑模具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那些设备,它们也是会损耗的呀,这部分的花费也得均摊到每个模具里,是不是很有道理呀?
5. 后续的维护保养费也不能掉以轻心呢!好比你要定期保养你的爱车。

注塑模具要是不好好维护,出了问题多麻烦呀,所以这方面的费用也得考虑进来呀,你说呢?
6. 还有那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呢,像水电费、管理费啥的,千万别小瞧它们,累积起来也不少呢!就像生活中的那些小开销,不注意就花出去好多。

所以呀,注塑模具成本核算真的是门大学问,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才能算得清楚明白呀!
我觉得注塑模具成本核算真的非常重要,只有精确核算,才能正确评估成本和收益,才能让注塑模具行业健康发展呀!。

塑胶模具报价的计算公式

塑胶模具报价的计算公式

塑胶模具报价的计算公式
1.材料成本计算:
首先,根据模具的尺寸和产品的结构,确定使用的模具材料,例如:钢材、铝合金等。

然后,根据模具所需的材料量以及材料的单价,计算模具的基本材料成本。

模具材料成本=模具所需材料量×材料单价
2.制造工艺成本计算:
制造工艺成本包括模具加工的各个步骤,例如:铣、刨、磨、电火花等。

制造工艺成本=加工步骤1成本+加工步骤2成本+...+加工步骤n成本
3.制造周期成本计算:
制造周期成本包括模具制造所需的时间成本、设备使用成本等。

制造周期成本=制造时间×设备使用成本
4.其他成本计算:
其他成本包括设计成本、开发成本、运输费用等。

5.利润计算:
利润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情况、产品质量和交货期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利润率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变动。

利润=成本×利润率
6.报价计算:
综合以上因素,将所有成本加总并加入利润,得到最终的塑胶模具报价。

报价=材料成本+制造工艺成本+制造周期成本+其他成本+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塑胶模具报价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市场的竞争情况、供求关系以及客户的特殊需求等因素。

因此,以上公式仅为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具体的报价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综合考虑。

注塑常用计算公式

注塑常用计算公式

注塑常用计算公式
以下是注塑常用的计算公式:
1.注塑产品尺寸计算公式
产品尺寸 = 模板尺寸 + 环道尺寸 + 浇口尺寸 + 割口尺寸
2.注塑产品重量计算公式
产品重量 = 材料密度 ×产品体积
3.注塑产品周期时间计算公式
周期时间 = 注塑时间 + 冷却时间 + 顶出时间
4.注塑机理论射出量计算公式
机理论射出量 = 料缸容积 ×料缸有效推进量
5.注塑机实际射出量计算公式
实际射出量 = 理论射出量 ×效率
6.注塑机锁模力计算公式
锁模力 = 产品投影面积 ×产品所需保压力 + 模具片数 ×模具投影面积 ×模具保压力
7.注塑机所需功率计算公式
所需功率 = 锁模力 ×机器行程 ×机器速度 ÷ 7500
8.注塑加工中心距计算公式
中心距 = 模腔间距 ×模具厚度 ÷ 2
9.注塑壁厚计算公式
壁厚 = (注塑机开模行程 ×注塑机速度 ×循环次数)÷1000000
10.注塑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 = 材料成本 + 劳动力成本 + 设备折旧费用 + 能耗费用 + 维护费用。

注塑模具锁模力计算

注塑模具锁模力计算

塑料零件锁模力计算方法一、经验法:锁模力=制品投影面积×面积常数缺点:过于粗略、随意性大、准确度差;必需建立在丰富的经验基础上,才懂判断如何选择比较合适的常数。

二、常数法:锁模力=投影面积×常数×1.2更合理;缺点:对于同一原料不同零件结构时,此方法的应用仍然存在随意性。

三、工艺合模法:投影面积S×模腔压力P≤工艺合模力P≤(0.8~0.9)额定合模力P模腔压力与壁厚、流长比曲线图如下:优点:该方法也增加了一个安全系数,按照制品类别区分,考虑了零件结构的复杂因素;缺点:没有考虑不同塑料之间的差异,应用的准确性也不高。

四、考虑塑料黏度的锁模力计算方法:锁模力=投影面积×模腔压力×黏度系数K÷安全系数K1此方法既考虑了材料间的差异,又考虑了不同制品结构复杂程度的差异,同时考虑了模具设计这一因素。

应该说是比较科学、准确的。

以上各种方法中,各常数的选择、设定,都是建立在大理实际案例所收集的数据基础之上。

但实际应用中,当事人不一定具备如此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因此计算中出现误差是在所难免的。

总之,实际应用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材料、模具结构、模具浇口形式、零件结构、工艺条件(包括模温、料温等)。

以上只是一些确定锁模力的方法,在实际选择注塑机时,还应考虑如注射量、容模量等其它条件。

例一:零件描述:圆柱体,中间多片薄片;零件直径:10cm;高度=80mm壁厚=0.8mm原料:普通PP;扇形浇口;一模四腔;总重量180克;尺寸如图1所示。

1)、投影面积计算:S=零件主体面积(3.14×52×4)+流道面积(21+24+6×2+9×2)×0.8=314+60=374cm22)、流长比计算:L/B=(120+30)/8+80/0.8=18.75+100=118.573)、模腔压力的确定:根据制品壁厚和流长比,确定模腔压力P=320kg/cm24)、材料黏度系数:K=15)、安全系数:K1=80%锁模力计算:F=P×S×K/K1=320×374×1/80%=149600kg/cm2=149.6吨例二:薄壁制品零件描述:塑料杯子。

模具计算公式

模具计算公式

模具计算公式模具计算公式是根据模具设计的要求和具体形状,通过一些数学公式来计算出模具各个部分的尺寸和形状。

模具计算公式是模具设计的基础,它能够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下面是我个人设计的一些常用模具计算公式,供参考:1.挤压模具计算公式:挤出口宽度=Z/D挤出口长度=0.4*D胚料浮头高度=0.7*W(其中,W为挤出口宽度)浮腔流道长度=K*H(其中,K为系数,H为胚料浮头高度)浮腔面积=W*H模腔面积=(W+2*P)*(H+2*L)(其中,P为模孔周围距离,L为模孔到模腔边缘的距离)模孔面积=W*H2.注塑模具计算公式:注射腔面积=W*H模腔面积=(W+2*P)*(H+2*L)(其中,P为模孔周围距离,L为模孔到模腔边缘的距离)模孔面积=W*H冷却时间=w*V^0.3(其中,w为材料热导率,V为注塑物体体积)流道长度=K*H(其中,K为系数,H为注射腔高度)流道面积=W*H流道截面积=(W+H)*H3.压铸模具计算公式:冷却时间=w*V^0.3(其中,w为材料热导率,V为铸件体积)浇注系统长度=K*H(其中,K为系数,H为铸件高度)浇注系统面积=W*H型腔面积=(W+2*P)*(H+2*L)(其中,P为型腔周围距离,L为型腔到模孔边缘的距离)模孔面积=W*H4.塑料模具计算公式:型腔面积=(W+2*P)*(H+2*L)(其中,P为型腔周围距离,L为型腔到模孔边缘的距离)模孔面积=W*H冷却时间=w*V^0.3(其中,w为材料热导率流道长度=(W+H)*L(其中,L为流道长度与平均厚度的比例系数)流道面积=W*H流道截面积=(W+H)*H。

注塑计算公式范文

注塑计算公式范文

注塑计算公式范文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工艺,其中注塑计算公式是帮助工程师计算注塑加工过程中各种参数的数学公式。

以下是1200字以上关于注塑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1.注塑机的计算公式:注塑机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射出速度、射出压力和注射时间的计算公式。

(1)射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射出速度是指塑料在注塑机射嘴中的流动速度。

一般情况下,射出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射出速度=注射器直径×π×射出速率其中,注射器直径是指注塑机射嘴的直径,射出速率是指每分钟流入模腔中的塑料体积。

(2)射出压力的计算公式:射出压力是指注塑机在注塑过程中对塑料的施加压力。

射出压力的计算公式为:射出压力=注射器压力×注射器直径其中,注射器压力是指注塑机在注射过程中施加在塑料上的压力。

(3)注射时间的计算公式:注射时间是指注塑机注射塑料的时间,也就是注射器的运转周期。

注射时间的计算公式为:注射时间=注射器容积/注射速度其中,注射器容积是指注塑机射嘴的容积,注射速度是指塑料从注射器流入模具的速度。

2.模具的计算公式:模具在注塑加工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模具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模具尺寸、模腔容积和模具开合力的计算公式。

(1)模具尺寸的计算公式:模具尺寸是指模具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模具尺寸的计算公式由产品设计要求和模具样品的尺寸决定。

(2)模腔容积的计算公式:模腔容积是指模具中可以容纳的塑料体积。

模腔容积的计算公式为:模腔容积=产品体积+塑料收缩率×产品体积其中,产品体积是指注塑产品的体积,塑料收缩率是指塑料在冷却过程中的体积收缩比例。

(3)模具开合力的计算公式:模具开合力是指模具在注塑加工过程中需要施加的开合力量。

模具开合力的计算公式为:模具开合力=施力面积×施力压力其中,施力面积是指模具中需要施加开合力的面积,施力压力是指每平方米需要施加在模具上的压力。

3.注塑产品的计算公式:注塑产品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产品尺寸、产品质量和产品收缩率的计算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注塑模具的计算
浅谈注塑模具的计算
引导语: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关于浅谈注塑模具的计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1.引言
工业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产品的合理规划,而使人们能更方便地使用它们,使其更好地发挥效力。

在研究产品性能的基础上,工业设计还通过合理的造型手段,使产品能够具备富有时代精神,符合产品性能、与环境协调的产品形态,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

工业设计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所以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

它不仅研究产品的形态美学问题,而且研究产品的实用性能和产品所引起的环境效应,使它们得到协调和统一,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丛林法则(the law of the jungle)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

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塑料制品在利用工业设计的同时,不得不引入丛林法则,正是工业设计和丛林法则促使塑料制品的外观造型越来越复杂,而电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使这一切复杂的设计造型都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塑料制品的成型,绝大多数都离不开模具。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发展,对塑料制品的设计和模具制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模具制造的技术已经由过去的以钳工手工为主发展到以数控机床加工为主,塑料产品的设计也从手工制图发展到完全利用电脑绘图,产品制图的表现手法也由过去2D图纸转向3D数据为主,产品的造型也从过去的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规则形状变化为复杂的空间曲面造型,这些变化都使得产品的外观形状越来越复杂,也给模具设计和制造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要求我们的模具设计必须适应这种挑战,与时俱进。

对于注塑模具的计算,模具专业教科书、技术资料、论文和设计手册已经有很多公式和资料,在过去几十年的岁月里,这些公式在模
具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情况下,这些公式的局限性也凸显出来,因而有些传统的模具设计计算公式在实际中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继续使用某些公式可能会给模具设计专业的新生带来困扰,本文旨在探讨在模具设计的实践中哪些内容需要计算,哪些内容不需要计算,如何选择计算公式等问题。

2、注塑模具型腔尺寸的计算
2.1型腔尺寸计算的误区
塑料被溶化后注入型腔,冷却后脱模其尺寸会缩小,因此在模具设计时会考虑到收缩因素,加大型腔尺寸从而使塑料制品冷却后能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尺寸。

公式,把计算方式归纳为平均尺寸法和极限尺寸法两类。

事实上,上述的公式在实际的模具设计中根本无法使用,这些公式只能应用在图1所示的形状单纯的简单制品。

因为现实的很多塑料制品是由多个复杂曲面组成的不规则的3D模型,在这些不规则制品中,很难找到尺寸并套用公式。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模具加工机床的精度、刀具材料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控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的CNC机床、慢走丝线切割和精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经达到微米级,在欧洲的模具设计资料中,取消类似的计算公式已经有20多年了,因此我们也要与时俱进。

对于模具型腔的磨损,在现代模具设计中,不作为考虑的因素了。

如果型腔过度磨损,产品尺寸超出公差要求,则更换模仁或者重新设计制造模具。

过去使用这些公式的背景是机床精度不高或者加工不到位,一部分加工需要依靠手艺精良的钳工来修配,这时采用保守的计算公式是十分必要的。

2.2 塑件收缩率计算的方法
前文已经述及,利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模具设计工作了。

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都是采用以下的简化计算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采用以下计算方法可以满足实际需要。

塑件没有尺寸公差要求(自由公差)时:
成型尺寸公差仍取塑件尺寸公差的1/2~1/3.
2.3 加纤维塑件的型腔尺寸计算
加纤维塑件的各个方向收缩并不一致,而且数值相差较大,通常在塑胶流动方向收缩率较小,垂直于塑胶流动方向收缩率较大,这时采用表1和表2的公式更是无从下手,目前流行的3D设计软件PRO/E 和UG等软件里,可以在X,Y,Z三个方向设置不同的收缩率,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4.高精度尺寸的调整
高精度的尺寸,先将尺寸公差转化成上下偏差值相等的公差,再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对高精度的部位按照后期可以减钢的方法预留0.05的钢料,方便试模后的修整。

3、热膨胀的计算
熔化树脂流入浇口、流道、定模型腔,模具受到180~300℃左右高温树脂所传来的热量, 通常温度上升时金属发生热膨胀, 因此,注塑成型模具的零部件也发生热膨胀。

对于热膨胀对注塑模具性能的影响,很多模具教科书和设计手册,没有提供典型的案例。

热流道系统模具、大型模具、存在大型滑块和多斜顶的模具以及高温成型的模具,热膨胀对于上述四类模具来说,影响较大,高温的情形下,正常的模具运动间隙会缩小,因此热膨胀会导致:影响导柱导套的配合、擦穿位的配合、侧抽芯滑块滑动不顺畅、斜顶和滑块容易卡滞、型芯尺寸胀大。

对于三维的具有各向异性的物质,有线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之分。

对于可近似看做一维的物体,长度就是衡量其体积的决定因素,这时的热膨胀系数可简化定义为:单位温度改变下长度的增加量与的原长度的比值,这就是线膨胀系数。

在模具设计中,通常采用线膨胀系数来计算热膨胀的影响。

4、流长比的计算
塑料的流长比是指塑料熔体流动的长度与壁厚的比值。

塑料的流长比直接影响到塑料制品的进浇点数量和分布情况,同时也会影响到塑料的壁厚。

对于所采用塑料的流长比,我们是要牢记的,有利于我们塑料模具报价和模具设计。

LDPE的流长比是270;HDPE的流长比是230;PP
的流长比是250;PS的流长比是210;ABS的.流长比是190;PC的流长比是90;PA的流长比是170;POM的流长比是150;PMMA的流长比是150.
不同的塑料的流长比都会不同,往往流长比越少的塑料,其流动性也就会越差。

设计中小型模具时,一般不需要计算流长比,但是对于大型模具则不可忽视流长比的计算。

5、型腔的强度计算
型腔在成型过程中受到塑料熔体的高压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实践表明,对于大型模具,特别是大深度型腔模具,刚度不足是主要矛盾,型腔尺寸应以满足刚度条件为准。

对于中小型模具,特别是小深度的型腔,强度不足是主要矛盾,但是小尺寸型腔的强度计算环节一般省略,模具设计者往往利用现有的经验来进行设计,在实际中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强度不足时,会使模具型腔破裂,因此,强度计算的条件是满足受力状态下的许用应力。

而刚度不足,会导致型腔在受力状态下尺寸扩大,其结果会使制品出现毛边,尺寸超差甚至难以脱模。

关于大型腔注塑模具的型腔深度计算,请参考相关模具设计手册。

6、锁模力的计算
对于中小型模具,锁模力一般凭经验估计为主。

大型模具应根据型腔内的压强乘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出锁模力,计算出的锁模力应远远小于注塑机的额定锁模力。

对于注射量的计算也是如此。

7、斜顶和行位行程的计算
斜顶的行程,对于简单模具,一般是通过正切三角函数就可以计算出来的,对于复杂模具,斜顶的行程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后,需要在3D软件中模拟验证。

行位行程的计算,很多教科书都列出了公式,并举了例题。

在实际中,简单模具的行位行程,可能不需要通过计算,一目了然,例如表3第一例。

一般列出了一种行位抽芯的特例,即形状比较简单的HALF抽芯。

现实中很多的复杂行位的抽芯距离是很难列出公式计算的,而通过3D 软件移动模拟就可以很简单的确定抽芯距。

因此过多的使用计算公式
可能会误导初学者,到处查阅资料找计算公式。

8、脱螺纹模具的计算
对于脱螺纹模具的计算,计算传动比、螺纹型芯转动圈数等等都是必要的,参见相关手册。

9、抽芯力、脱模力和顶出力的计算
抽芯力、脱模力和顶出力的计算相当复杂,现有的公式也很难准确的计算,只能通过经验的积累,估计脱模力,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0、冷却系统的计算
对于冷却系统的计算。

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计算公式,但是在现实中,应用计算比较少,一般的简单模具,制造周期都很短,模具设计的时间更短了,所以冷却系统的计算大都是省略了,通过经验类比解决。

虽然不需要计算,但是雷诺数的计算、层流紊流等理论会给模具设计者提供思考的思路。

11、总结
注塑模具的计算,对于大型模具和中小型模具来说,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小型模具通过经验很容易解决,而大型模具,一旦设计失误就会造成巨大损失,但是模具设计的计算,都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模具是一门实践远远大于理论的技术,模具技术来源于实践。

【浅谈注塑模具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