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模考试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模考试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模考试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模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9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青田石主要产于浙江青田县,是由中酸性火山岩在漫长地质时期,经部分或全部脱珪、去杂、物质成分重新组合等过程而形成,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的石种。明朝国子监博士文彭发现并使用青田石刻印,使藏在深山的石头成为印材主角,在此之前印材多为金、铜、玉、象牙等。青田石石雕、印章石(下图)收藏价值较高,其售价始终保持高位。近几年,青田县积极推广“互联网+”模式,吸引许多石雕艺人到青田创业,逐渐形成集矿山开采、原石交易、作品雕刻和鉴赏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据此完成1-3题。

1.青田石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青田石能成为印材主角,关键是因为该石材

A.分布广泛,开采成本较低

B.品质好,硬度适中,便于创造

C.坚固耐用,能够长久保存

D.形态丰富,价值较高,升值快

3.能让青田石石雕、印章石价格始终保持高位的主要原因是

A.青田石储量有限

B.青田石加工的产业链长

C.石雕技艺水平高

D.网络销售的市场规模大

2018年12月9日,北极圈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桥墩仅建在两端陆地)——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该桥由中国企业承建,大桥全长1533米,跨越挪威北部的奥福特峡湾。下图示意哈罗格芝德大桥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4-5题。

4.哈罗格兰德大桥未将桥墩建在水中,主要是因为此处海水

A.腐蚀性强

B.结冰期长

C.潮流复杂

D.深度较大

5.哈罗格兰德大桥建成通车后,E6公路

A.通行能力降低

B.运输成本上升

C.维护费用降低

D.沿线灾害增多

核能属于清洁能源,但其开发、利用以及安全保障等对技术要求极高,一旦泄露造成的损失巨大。目前全球各国就核能开发持有不同观点,有些国家选择暫停或放弃原有的发展计划,有些国家则继续加快核电站的建设。下图示意“2007—2017年美国、法国、日本和德国四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据此完成6-7题。

6.该阶段,四国核电发电特点是

A.2011年法国核电发电量达到最高

B.美国核电发电量一直低于法国

C.2010年后日本核电占比持续降低

D.德国核电占比呈现出波动下降

7.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以后,德国选择关停核电,而法国受其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

A.德国核电技术水平低

B.德国抗灾害能力较差

C.法国的常规能源匿乏

D.法国工业需电量更多

我国西北干旱区(新疆、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是全球最干旱的区域之一。最近一组拍摄于敦惶沙漠边缘处的对比照片成为微信朋友圈里的热点话题,这组照片显示该沙漠在一周内便长出嫩绿的幼苗,由此引发了西北地区是否“变湿变绿”的讨论。衡量一个地区的干湿变化,要综合考虑气温、降水、积雪量、潜在蒸发等诸多因素,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西北区域温度的增幅超全球平均和我国东部区域,整体呈现出干旱化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图示意西北地区近几年干旱指数的变化,圆点及其大小表示干旱化发生区域及程度。据此完成8-9题。

8.与南疆地区相比,北疆地区干旱化程度较小,主要是因为北疆地区

A.流域综合治理

B.生态恢复良好

C.降水强度增加

D.积雪融化量大

9.这组引发“变湿变绿”讨论的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当地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在短波紫外线辐射下,易发生光电效应,形成氧负离子,从而提升小区域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表明,空气负离子与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关系密切,高温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有一定抑制。某研究团队测定了我国T山山顶、山中及山麓固定样地中9个柳杉(我国特有的一种常绿乔木)群落中空气负离子水平的日变化情况。下图示意T山6月空气负离子日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导致T山6月空气负离子日变化呈双峰型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风力

11.T山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浙闽丘陵

B.秦岭山脉

C.横断山脉

D.天山山脉

王元里村临近广州火车站,地理位置优越,村内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改革开放后,村民们自建了很多楼房。2002年,王元里村被列入广州市首批城中村改造试点,之后的十几年,王元里村改造的方式基本都是朝着全面改造的方向进行,但是进度缓慢。直到2019年,王元里村的改造模式选择了新方向——“微改造”,即通过对建筑进行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对城中村及旧城街区进行改造(如下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三元里村村民们自建楼房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自家居住面积

B.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C.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D.保持村落景观统一

13.三元里村采用“微改造”的方式进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

A.增加±地面积

B.缓解人口老龄化

C.保护文化资源

D.减少地表水下渗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

14.末次冰盛期时④自然带为

A.亚热带森林带

B.亚热带草原带

C.温带森林、草原带

D.温带草原、荒漠带

15.大地湾石器遗址在末次冰盛期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A.植物生物量减少

B.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C.动物大规模南迁

D.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2.本大题共有4小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有人说“在世界上每四张皮就会有一张在意大利加工”,意大利其高品质的皮革产品与卓越的制革工艺闻名世界。意大利皮革产业中60%牛羊皮原料来自欧洲国家,欧洲牛羊皮大多来自室内养殖的牛羊身上,疤痕少、品质高,深得皮革厂青睐。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阿尔齐尼亚诺镇(下图),是意大利最大的皮革产业区。2020年春季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该镇皮革产业遭受重创,但少数以制

作私人订制高档鞋为主要业务的家庭作坊式(工人家庭成员为主)手工制鞋厂却得以生产,这些制鞋厂一般储备的生产原料够好几年使用。

(1)与非洲牛羊皮相比,欧洲牛羊皮疤痕少、品质高,试分析其原因。(6分)

(2)说明在疫情中意大利少数家庭作坊式手工制鞋厂仍然能生产的原因。(6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在我国多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其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每隔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开挖、清理暗渠时运送泥沙,以及送气通风),然后再依地势高低在井底修通坡度接近水平的暗渠,用以沟通各井,引水下流。暗渠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水引至地面灌減桑田和居民点,坎儿井在冬季一般也不会断流。

坎匠先寻找水源,在水源处挖的第一口井为母井(下图),再用水容器等方法较为精确地测算出地面两点间的高差(如图中h1),参考母井深度(图中H),通过测算出的地面高差,便能够依次向出水口方向推算每个竖井的深度(如第1竖井为H1=H-h1)。

坎儿井水流经、汇集之处可以浇灌野生植物,形成林带,鱼虫鸟类等多在此栖息,形成一个特有的生态平衡网络。随着吐鲁番盆地内的人口增加,大规模开垦耕地,坎儿井水已经不能满足增加耕地的灌溉需求,人们不得不开挖大量的机井截取地下水,目前大量的坎儿井面临干涸的危机。

(1)从吐鲁番地区的气候特征角度解释该地坎儿井采用地下暗渠方式输水的原因。(6分)

(2)在图中用线条和字母h2示意出坎匠推算第2竖井深度H2的方法,并列出相关计算式。(4分)

(3)针对目前坎儿井所面临的危机,你认为坎儿井有存留的必要吗?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5

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由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形成。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2012年大坝加固加高后,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为减少南水北调工程对汉江下游地区的影响,又建设了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下游河段的“引江济汉”大型输水工程。

输沙用水量是指同一时间段内河流某一断面通过每吨泥沙所用的清水体积。汉江仙桃水文站所在河段落差较小,但受河道的影响,该河段输沙用水量明显低于其它河段。丹江口水库建成后,汉江中下游河道的来水来沙过程有了很大的改变。下图示意汉江中下游河道及主要水文站建库前后年平均含沙量变化。

(1)从河道的角度分析仙桃水文站所在河段输沙用水量明显较低的原因。(4分)

(2)与黄家港水文站相比,丹江口水库建成后仙桃水文站河流含沙量减少幅度较小,试推断其原因。(4分)

(3)说明“引江济汉”工程通水后对汉江下游生态环境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质松软,有机质含量高。这里春季大风天气较多,夏季降雨充沛,草甸植物茂盛,冬季寒冷。近些年来,东北地区黑土流失、肥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农业大学在吉林省梨树县建有试验田,,以秸秆还田为基础推行免耕法,对土壤进行修复和保护,效果明显。下图是该试验基地制作的“传统耕作方式和免耕法对土壤的影响对比图”。

该校大四毕业生小亮同学毕业论文以黑土流失与整治为研究主题,小亮了解到免耕法的具体做法是:秋季玉米收获时,运用收割机一边收获作物一边将秸秆切断,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春季播种时不需要挖开土地,通过机器将种子精准地埋进地里,避免对土壤的扰动。

(1)小亮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东北天然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与当地独特气候密切相关。说明当地气候如何促进有机质的积累。(6分)

(2)小亮在试验田调研时,发现农民对这种将碎秸秆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的做法很认可。指出送两种做法的主要目的。(6分)

(3)试验田研究员告诉小亮,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左图),频繁翻耕的土壤在农具的挤压和降水

的影响下,会在下方形成一层紧实的“犁底层”,作物根系遇到这一层后难下扎,通气透水不便。与传统耕作方式对比,说出免耕法能让土壤肥力得以改善的原因。(4分)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2020.6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D

2.B

3.A

4.D

5.C

6.D

7.C

8.D

9.B10.A11.A12.B13. C

14.C15.B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2分)

(1)欧洲的纬度整体较高,气温比较低,叮咬牛羊的蚊虫少(2分);欧洲室内养殖牛羊多,皮面自然伤残和刺划伤少(2分;)欧洲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高(培育良种,选用优质饲料等),所产牛羊皮品质高(2分)。

(2)规模小,以家庭生产为单位,员工流动少,受疫情防控影响小(2分);订单少,需要用到的原料少(原料储备充足)(2分);以制作私人订制的高档鞋为主,客源相对固定,生产周期长,多为疫情前订单(2分)。

17.(15分)

(1)夏季炎热干燥,蒸发强,暗渠输水可减少蒸发量(2分);冬季气温低,暗渠属于地下空间相对恒温,不易结冰,可保障居民点用水(2分);受风沙等天气影响小,保障暗渠输水的水质(高山雪水)(2分)。

(2)作图要求必须准确画出h2的高差示意(2分);H2=Hl-h2(2分)。

(3)有必要存留(1分)。坎儿井属于人类的水文化(农业文化、水利工程)遗产,有科研和旅游价值;在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地区仍需继续沿用;有利于维系坎儿井水流经地的生态平衡。(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

没必要存留(1分)。坎儿井比机井取水效率低;坎儿井比机井维护整修费用高;坎儿井比机井灌概面积小。(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

18.(12分)

(1)该河段的河道较窄(2分),水流速度较快,泥沙输移(搬运)能力强(2分)。

(2)仙桃水文站距离水库更远;从水库到仙桃水文站间的汉江支流多,建库后仍然能携带泥沙流入(2分);(水库建成后),受到水库调节,枯水季节水位上升,河流对两岸侵蚀增强(2分),产生的泥沙更多。

(3)增加了汉江下游枯水期的水量,提高枯水期水位有助于维持下游生物多样性(2分);改善下游水质,缓解水质污染(2分)。

19.(16分)

(1)夏季高温多雨,促使(草甸)植物生长,增加有机质来源(2分);冬季漫长、寒冷(有季节性冻

土),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慢(2分);有机质生产大于分解(有机质不断积累)(2分)。(2)秸秆均匀覆满:减少雨水、风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任答一点得2分)。

保留秸秆高茬:削减风力,有利保存农田里的碎秸秆(2分)。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2分)。

(3)土壤表面有秸秆覆盖,腐殖质积累更多;减少对土壤的翻动,保护了土壤的分层结构使表层土壤肥力较高;对蚯蚓等土壤生物起到保护作用,改善土壤结构。(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