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钩与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要点:1. 尽管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其诊断和治疗仍颇具挑战。

2. 解剖复位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踝关节良好的功能预后非常重要。

3. 围手术期的三维 CT 检查和术中直视下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修复可以提高韧带解剖复位的准确率。

4. 随着新的复位技术开展,下胫腓螺钉作为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标准治疗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5. 胫腓联合螺钉是否需要取出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但下胫腓联合螺钉的存在可以对胫腓联合复位不良进展自发的纠正。

踝关节损伤在骨科日常门诊中较为常见。

接近 5-10% 的踝关节扭伤和 23% 的踝关节骨折可以累及胫腓骨远端的下胫腓联合韧带。

踝关节周围的骨性或韧带构造损伤可以使得踝关节失稳。

尽管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较高,但最近一项调查对目前临床上实行的胫腓联合损伤治疗策略提出了不同意见。

作者报道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到达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如手法复位,持骨钳复位,拉力螺钉或者克氏针复位等。

与此类似,移除胫腓联合螺钉的指征包括踝关节运动受限,螺钉存在断裂可能。

目前临床上使用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胫腓联合损伤的主要问题在于:1.螺钉的使用数量;2.螺钉固定皮质骨的层数;3.螺钉置入的位置;4.术后开场负重锻炼的时间;5.撤除螺钉时麻醉方式的选择;6.撤除螺钉的时间。

有鉴于上述问题的重要性,骨科医生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时需要对胫腓骨远处关节面的组成构造有充分的了解,并熟悉下胫腓联合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的各种陷阱,本文就此内容进展详细的分析,并希望借此答复上述六个问题。

解剖胫腓骨远侧关节面由腓骨远端的凸面和胫骨远端的凹面组成,由胫腓韧带,关节内无软骨构造。

踝关节的构象对称重分布,预防继发性关节退变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腓骨局部在踝关节组成过程的轻度运动对维持踝关节构象非常重要。

踝关节正常的运动功能包括:旋转,平移及腓骨的边缘运动,上述运动与踝穴内梯形的距骨顶构造相适应。

在踝关节跖屈时,腓骨朝远侧移位,向前内侧横移并内旋;当踝关节背屈时,腓骨向近侧移位,向后外侧横移并外旋;外旋足部可以导致腓骨向内横移,向后移位并外旋。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doi:10.3969/j.issn.1008-0287-2021.03.050-临床论著-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张鸿峰摘要: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32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关节活动度、骨折一期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01)。

术后6个月膝、踝关节活动度及骨折一期愈合率、疗效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与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关键词: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胫腓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42;R68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87(2021)03-0442-04Efncacy comparnsonofhwo nnhernalfnxahnonmehhodsnnhhehreahmenhofhnbnofnbllarfrachlresZHANG Hogg-feng(Dpt of Orthogaedn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jiang Cognta,Luzhog,Si­chuan646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Wicacy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plate or intramedullae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Obiofidular fractures.Methods The64cases of tibiofibular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group(32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plate internal fixation)and observation group(32cases werepeformed with intemedul-e nail internal fixation),according to diUeent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The following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including operation O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hospitalization time,and postoperative joint activity range,fectue healing rate of onv-smge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situation;and thecurative elec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Johner-Wruhs score criterion.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6-15months.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ization O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shoeiee(aess)ihan ihoseoLiheconieoageoup(P<0.001).Theeeweeenosiaiosiocaadoeeenceson iheeangeoLmo-tion of knee and ankle at postoperative6months,the primae fectue healing rate,and the excellent-aood rate of cur­ative el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group was lower than t 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 05).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plateinternal fixation,closed reduction and inWamedullae nail fix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er operation time,less inWaoperafve blood loss,shorter hospital stay,lower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Key words:closed eduction and plate inWrnai fixation;closed eduction and intemeduHary nail inWrnai fixation;tib-iofibular fractures螺钉钢板和髓内钉固定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应用广泛,文献[1-3]报道,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疗效更突出"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治疗6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本研究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报道如下°作者单位:合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泸州646200作者简介:张鸿峰,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脊柱与四肢创伤研究, E-ma oa:937373300@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手术前均了解患者伤情、受伤过程、疾病史,并结合影像学资料确诊为胫腓骨骨折"本研究纳入64例,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各32例"①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18~51(34.69±1.48)岁;胫骨骨折11例,腓骨骨折5例,胫腓骨双骨折16例"②观察组:男23例,女9例,年龄20~47%35.17±1.39)岁;胫骨骨折9例,腓骨骨折5例,胫腓骨双骨折18例。

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体会

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体会
3 2 治 疗 。
3 2 1 螺钉 固定 下胫腓 联合 的体会 : 1 复 位 时踝 关节 的 .. ()
位置 。一般 以踝关节 背伸 5 固定 为宜 , 。 过度背 屈位 固定 , 踝
穴增宽 , 踝关 节不稳 , 而跖屈 位 固定 , 穴 变窄 , 限制 术后 踝 将
关节 背屈活动 。( 螺钉 位 置及 穿钉 角度 。腓 骨位 于胫 骨 2) 后外侧 , 螺钉 方 向应 平 行 胫 距关 节 面并 向前侧 倾 斜 2 。一 5 3 。 减少 活动 时螺 钉所 受 应力 , 免 螺钉 松 动断 裂 。置 钉 O, 避
周 中转 手术 ; 伤后 3~8周来诊 4例 。通过踝 关节 正侧 位 X 线片 明确诊 断 4例 , 2例行外 翻应 力位 x线 检查 骨 有 内外方 向 oo 试 t 距
的过多活动为阳性 )腓 骨横移试验( 、 腓骨前 后移动 引起下胫
了满意 的效果 , 报告 如下。 现 1 资料 与方 法
有应力位摄 片才 能发 现 , Ⅲ型为 下胫腓联 合 明显分离 。亚 急
性损伤指伤后超过 3周 尚未超 过 3个 月的损伤 , 性损伤 指 慢
超过3 个月 的损伤 。急性下胫腓 联合 I 、 型 Ⅱ型损伤 因常
规 x线片表现阴性更 易漏诊 , 往往造 成慢性 陈 旧性损 伤 , 极
6例患者 3~1 8个月的随访 , 患足 功能恢复 满意 , 无踝 关
节再扭 伤发生。无下胫腓联 合再 分离 。根据 Mee 和 K m. yr u 1r e 的踝关节功 能评估标 准对疗效 进行 评价 , 5例 , 1例。 优 良
3 讨 论
位置应 在胫 距 关 节 面 上 2~5c 并避 免 穿 过 骨 间 韧 带 。 m, ( ) 钉 规 格 及 穿 透 皮 质 层 数。 推 荐 应 用 全 螺 纹 直 径 3螺

下胫腓联合固定金标准

下胫腓联合固定金标准

下胫腓联合固定金标准下胫腓联合固定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重要手段,其金标准包括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复位和术后功能评定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说明下胫腓联合固定的金标准。

一、螺钉固定螺钉固定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金标准之一。

在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之一,如果不及时进行固定,会导致踝关节不稳定、疼痛和功能障碍等问题。

螺钉固定可以有效地稳定下胫腓联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螺钉固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螺钉的长度和直径:根据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程度和部位,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螺钉。

一般来说,螺钉的长度应该能够穿透下胫腓联合的骨皮质,直径则根据骨质的密度和强度来选择。

2.螺钉的位置和方向:螺钉应该放置在下胫腓联合的中上部,与胫骨和腓骨平行,并且与关节面垂直。

在放置螺钉时,需要注意不要损伤到周围的神经和血管。

3.螺钉的移除:在术后一定时间内,需要将螺钉移除,以避免感染、松动等问题。

一般来说,螺钉的移除时间在术后6-12个月左右。

二、下胫腓联合复位下胫腓联合复位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下胫腓联合损伤后,由于骨折等原因,下胫腓联合可能会出现不稳定、错位等问题,需要进行复位。

在下胫腓联合复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复位标准:在复位时,需要恢复下胫腓联合的正常解剖关系。

一般来说,x线复位标准包括tfcs(胫腓间隙)<5mm、tfo(胫腓重叠)>5mm等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判断下胫腓联合是否复位良好。

2.复位方式:在下胫腓联合复位时,可以采用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的方式。

手法复位适用于轻度错位的病例,可以通过手法将错位的骨折块复位;手术复位适用于较为严重的错位病例,可以通过手术切开复位。

3.术后固定:在下胫腓联合复位后,需要使用石膏或支具等固定方式进行固定,以避免骨折块的再次移位。

三、术后功能评定术后功能评定是评价下胫腓联合固定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功能评定,可以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状况等。

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诊治与进展

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诊治与进展

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诊治与进展踝关节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其中合并胫腓韧带损伤的约占到1%~18%。

在文中主要针对下胫腓韧带损伤,对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对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诊治与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下胫腓韧带损伤;诊治;进展;综述踝关节损伤较为常见,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约占1%~18%[1~5]。

治疗中常常容易忽略韧带损伤的修复,导致踝关节不稳、疼痛、活动受限和创伤性骨关节炎等[6],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因而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韧带的处理不可忽视。

本文着重阐述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诊治。

1 解剖下胫腓韧带由下胫腓前、后、横及骨间韧带构成,与胫腓骨远端联合在一起形成紧密又富有弹性的踝穴,称下胫腓联合[7],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

其中下胫腓横韧带位于下胫腓后韧带深层,功能类似关节盂唇,加深胫距关节,也有将其与下胫腓后韧带看作一个整体。

2 损伤机制目前认为下胫腓韧带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外旋和背屈。

外旋暴力导致的韧带联合损伤的实质是增宽了踝穴的宽度。

踝穴的增宽也可因足背的过度背屈将距骨的前侧挤进踝穴内,引起下胫腓韧带的损伤。

下胫腓韧带损伤也可见于严重的足外翻、内翻、跖屈、旋前、旋后、内旋等扭伤中。

3 诊断3.1病史下胫腓韧带损伤常有外伤史,询问病史时须注意足、躯干、小腿的具体位置关系以及动态过程,以推测可能的受伤机制。

除上述病史外,既往有无类似外伤史、特殊疾病史也需要明确。

3.2查体下胫腓联合处肿胀、皮下瘀斑、踝关节疼痛、压痛时则应怀疑下胫腓韧带损伤,常用以下方法辅助诊断:①挤压试验;②外旋试验;③Cotton试验;④腓骨横移试验;⑤足跟撞击试验;⑥背屈试验。

总的来说这些检查对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但敏感性不足[6]。

3.3影像学Omer等[8]使用超声对双侧下胫腓骨间隙(TCS:Tibiofibular clear space)进行测量,并使用MRI作为对照,若双侧中立位的TCS差异>0.7mm,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外旋位的临界值则是0.9mm,且特异性及敏感性同样是100%。

弹性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分析

弹性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分析

弹性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比较弹性固定(纽扣缝线系统)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38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手术治疗。

其中螺钉内固定26例,弹性固定12例。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其中螺钉固定组祛除螺钉时间为术后10周。

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螺钉固定组优10例,良9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73.1%。

弹性固定组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7%。

结论:下胫腓联合损伤时采用弹性固定的效果要优于螺钉固定。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固定弹性固定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穴完整性、保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占踝关节损伤的1%~11%[1],若复位不当,会引起踝穴不稳,进而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踝关节行走时疼痛。

2007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38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螺钉内固定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其中车祸伤15例,扭伤7例,砸伤4例;合并踝关节骨折18例。

弹性固定组12例,男7例,女5例;车祸伤10例,扭伤2例;合并踝关节骨折7例。

手术方法:合并踝关节骨折者先处理骨折。

内踝及后踝骨折采用螺钉固定,腓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

螺钉内固定组于复位后在踝关节上方2.5cm处用1枚直径3.5mm的拉力螺钉固定,螺钉方向由后向前呈30°,与踝关节平行,贯穿4层皮质固定,螺钉可通过腓骨钢板钉孔。

弹性固定组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整复下胫腓联合后用直径3.5cm的钻头于踝穴上1.5cm平行关节面钻孔,需钻透4层皮质骨。

外侧纽扣贴于腓骨外侧骨皮质,用长直针和导线将缝线由腓骨外侧皮质经骨洞带出胫骨内侧皮质,间断导引线,收紧外侧两个纤维使胫骨内侧缝扣纵行贴于胫骨内侧骨皮质,拉紧缝线打5~6个结,使下胫腓联合得到弹性固定,冲洗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常规小腿石膏固定2周,8周后允许部分负重。

可吸收螺钉在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应用

可吸收螺钉在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应用
下 胫 腓 联 合 损 伤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踝 部 限 , 动 时 疼 痛 。 术后 每 隔 3月 摄 片 , 活 在 克 氏 针 固 定 下胫 腓 联 合 临床 疗 效 优 良率
损伤 , 占踝 部 损 伤 的 1 1% , 合 并 前 后 位 X 线 上 胫 骨 远 端 关 节 面 上 l m 达 8 % 。 些 内固定 物 需 要 在 术 后 8 1 约 %~ 1 常 c 1 这 ~2
闭 合性 骨折 。 一例 为 开 放 性 骨 折 。 无 下胫 稳 定 性 .从 而 决 定 是 否 固 定 下 胫 腓 联 腓 联 合 的稳 定 采 用 C t n试 验 来判 断 。 ot o
应 用 聚 乳 酸 可 吸 收 螺 钉 治疗 下 胫 腓
合 。C n a— o t … 为 . a dlC uo等 认 下胫 腓 联 合 联 合 损 伤 是 一 种安 全 有 效 的 方法 。

74 ・ 0
逝 剑伤外科 21 1 月第 1 卷第 6 00年 2 5 期 Z J Tam t ,ee br 00V 15N. H J r acDcm e 21 .0 1.o u i . 6

诊治分析 ・
可 吸收螺钉在下胫腓联合损伤 中的应用
吴泉 州 蒋盛旦 朱 烨
1 临床 资料
良率 达 到 9 %。1 患 者 伤 口愈 合 不 良 , 节 骨 折 合 并 下 胫 腓 联 合 损 伤 . 随 访 3 6 例 4
月, 临床 疗 效 优 良率 达 1 0 0 %。笔 者 报 道 的本 组 病 例 采 用 聚 乳 酸 可 吸 收 螺 钉 治疗 下胫 腓 联 合 损 伤 优 良率 达 9 %。 6
11 一 般 资 料 :6例 患者 男 性 3 . 5 9例 , 女 换 药 后 伤 口愈 合 。 1 7例 ; 龄 1 ~ 5岁 , 均 年 龄 3 年 67 平 9岁 。 5 6例 患 者 中 双 踝 骨 折 2 7例 ,三 踝 骨折 3 讨 论

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分析

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分析
果 。在 踝关 节水 平 以上 2 0 . m处 , . ~4 0 c 以后 外 向前 内 2 。 0用 1 3 5m n 4 5ml 拉 力 螺钉 经 3 皮 5~3 。 枚 . r 或 . n 层
质 固定 下胫 腓联 合 ; 腓骨 骨折位 置较 高 , 若 可选择 2 拉 力 螺钉 固定 。术后 8 左 右 局麻 透 视 下 取 出下 胫 腓 枚 周 联 合 固定 螺钉 。术后 每 6 周复 查 X线 片 , 折愈 合且 术后 1 ~8 骨 2个月 以上 时取 出其 余 固定 物 。结果 所有 患 者 均获 1 ̄2 个 月 ( 均 1. 2 4 平 86个月 )随访 , 骨折 x线愈 合平 均时 间 为 1. 65周 (2 0周 )未 出现 螺钉 切 出 、 1 ̄2 , 断裂 、 下胫腓 联合 取钉 后再 分离 。根 据美 国足 踝外 科学会 ( 0 A ) A F S 足踝 功能 评分 , 结果 优 1 5例 , 3例 , 2 良 可 例 , 1 , 良率 为 8. 。结论 差 例 优 57 较好 内 固定 物 选择之 一 。 【 关键 词】 踝 关节 骨折 ; 下胫 腓分 离 ; 力螺 钉 拉
国 际 骨科 学 杂 志
21 0 2年 7月 第 3 3卷
第 4期 It rh n O t o , J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5 ・ 7
拉力螺钉 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 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分析
李颖智 金 海鸿 吴方 强 付 波 张 忠哲 杨健 左建 林
【 要】 目的 摘 探讨应 用 拉力 螺钉 治疗 下胫 腓联 合分 离 的疗 效 。方 法 回顾性 分 析 我 院 20 年 1 06 O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胫 腓 钧 固定 的 效 果要 好 于螺 钉 固定 。
【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
损伤 胫腓钩 弹性 内固定
T ec mp r t es d ew e b l h o sa d sr ws n e n l x t n o bo b lrsn e mo i ij r h o a ai t yb t e n f ua o k n e tr a f ai f iif ua y d s s u y v u i c i i o t i sn
r ve d a e r h s n r n ml r m b a ho ksi e na x to r u a ” bs r e o p” nd 26 c s f e iwe .1 c s swe e c o e a do y fo f ul o ntr lf ain g o p s o e v d g u a a eso 2 i i r s rwsi e a x to o p a ” o to r u .AOF c e ntm lf a in g u s c n r lgo p” i r AS Ank e l —Hi fo a e nd o tSc l we eus d t n lz hee e t r e o a ay e t f c.Re uls s t Afe o hsflo tr6 m nt o lw—u t e b l nla n i f r8~1 e s .1 a e se c le t o d . fe tv n p,h o tu o dig tme at e 2 we k 0 c s swa x e ln ,7 g o 6 e c ie a d 3 ie e tv . n f c ie Theewe e2 c s sb l b o n atr11we k .t er t fe c le nd g o s 5.% i h rw ne na r r a e ot r ke fe e s h ae o x elnt a o d wa 6 4 n t eSc e i tr l i to r u f ain g o p . bu aho k unoa ngtmewa -1 we k .8c s swa x eln ,3g o , fe t e a d 3 i e e tv . x Fi l o l di i s8 2 e s a e se c le t o d 1 ef ci n n f c ie v T a eo x elnta d g o s917% i h b l o k i e na x to rup.Co l i fb a h o s i r he rt fe c l n o d wa . e n te f u a h o ntr lf ai n g o i i ncuson i ul o k smo e
( 平度市人民医院 , 东 平度 2 6 0 1 山 6 7 0) ( 平度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 东 平度 2 6 0 2 山 6 7 0)
【 摘要 】目的 比较 分析 螺钉 固定与胫腓骨钩 固定治疗 下胫腓联合损伤 的临床 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我 院 20 0 0年 7月一 2) (9年 7月手 术 治 疗 并 获得 随访 的 3 例 下胫 腓 联 合 损 伤 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 。其 中螺 钉 内 固 0 8 定2 6例 ,胫 腓 钩 内 固定 1 后 足 功 能评 分 ( AOF SAnl— n fo A ke Hi o t d
}J 史 占彪 , 4 郭念峰 , 张建新. MMP 与 MMP一 I I2对精神分裂症患者 的一
四川精神卫生 ,0 6 1 ( )15 2 0 ,9 3 :7 .
( 收稿 日期 :00 0 — 6 21—40 )
胫 腓钩 与 螺钉 治 疗 下 胫腓 联 合 损伤 的疗 效 比较
李建国 李 梅
Sa ) 准对 其 术 后 疗 效进 行 评 定 。结 果 所 有 患者 随访 6个 月 , 力 螺 钉 固定 组 取 出螺 钉 时 间为 术 后 8周 ~ cl 标 e 拉 1 , 1 2周 优 O例 , 7 , 6例 , 3 , 中有 2例 患者 术 后 1 周 发 现 螺 钉 断 裂 , 良率 为 6 . 胫 腓 骨 钩 良 例 可 差 例 其 1 优 54 %; 固定 组 取 出胫腓 骨钩 时 间 为 8周 ~ 2周 , 8 , 3例 , 1 , 良率 为 9 . 结 论 下 胫 腓联 合 损 伤 时 采 】 优 例 良 可 例 优 1 %. 7
Pig t,Pig , a o g 667 0 n du Ci y n duSh nd n 2 0
【 bta t jc v T nl ete fc o ef ua ok dsrw t nl xt n Meh d T e a A s cJ obet e oaa z f t fh b l ho s n e sne a fai . to s h t r i y h ee t i a c i r i o da
n 8 p t nso iif ua y d s ss ijr o w r rae n o r h s i lb t e 0 0 a d 2 0 ee f3 ai t ft o b lr sn emo i nuy wh m ee t td i u opt ewe n 2 0 n 0 9 w r e b e a
L J n u ,i i .) h epesH si lfPnd i .i d , ad n 6 702 H ah Sp rio i i g o 1L . eP o l opt i uCt Pn uS n og2 6 0 ;. eh u ev i o a me 2 T ao g y g h s nf
■ 蹿 园
与美国资料的 比较 【l J中国』 _ 临床心理学杂志,9 3 1 1 :7 19 , ( )4 .
[] 陈 云 华 . 3 MMP 在 精 神 分 裂症 临 床 诊 断 中 的 价 值 ll 南 精 神 医 学 , I J云 _
1 9 , ( )2 . 9 7 8 1 :5
致 性 测 试 【. 国心 理 卫 牛 杂 志 ,0 4 1 ( )4 . J中 1 2 0 ,8 1 :2 [] 王祖 承 . 神 病 学 f . 京 : 民卫 生 版 社 ,0 2:1 . 5 精 M】 北 人 20 12 [1 梁 世 钟 , 辉 杰 . 精 神 分 裂症 患 者 的 MMP 测 试 结 果 的 元 分 析 6 童 对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