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的设计与实践的研究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 幼儿园科学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一、概述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这个背景下,科学教育也成为了各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在幼儿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教育更是十分重要。
幼儿通过科学教育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在幼儿园的意义1. 促进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探究式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探究式科学教育强调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去探究问题,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探究式教育则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锻炼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的方法1. 设计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在幼儿园开展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时,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来吸引幼儿的参与。
可以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等。
2. 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在幼儿园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时,需要配备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教学技巧,能够借助实践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
3. 强调与生活结合:探究式科学教育要与幼儿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注重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的难点与对策1. 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3-6岁的幼儿认知能力有限,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存在较大困难。
对策: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设置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形式,引导他们进行初步探索。
2. 教师的科学素养不足:部分幼儿园教师对科学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无法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
对策: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科学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实践性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幼儿园的实践性科学教学资源匮乏,无法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科学实践机会。
幼儿园科学教育课题研究及实践活动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育课题研究及实践活动设计近年来,幼儿园科学教育备受关注。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认识,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课题研究及实践活动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在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课题研究时,首先需要明确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此基础上,课题研究可以聚焦于如何设计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索。
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活动设计,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设计能够引发幼儿兴趣的活动;二是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科学;三是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培养,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积极的科学态度。
就第一点而言,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实践活动,比如通过观察和比较水的三态转化、观察和感知天气的变化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的魅力。
在设计实践活动时,需注重设置思考性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和实验。
以水的三态转化为例,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和记录,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另外,进行活动时,要注重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引导,让他们在实践中建立积极的科学态度,愿意主动参与科学探索。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学习兴趣,根据不同芳龄、不同兴趣点的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探索,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回顾。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自主实践,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设计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效果。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课题研究及实践活动设计需要重视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引导幼儿在实践中探索和学习,培养其科学思维和态度。
在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需要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为幼儿的科学探索提供有力支持。
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研究报告

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研究报告一、概述在当今社会,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科学启蒙教育应该从哪个芳龄开始呢?幼儿园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通过启蒙科学活动的引导,孩子们可以在这个阶段就树立科学的兴趣和意识,让他们在日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
二、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的目的通过对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的研究,我们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是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
三、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的形式和内容1. 植物种子发芽观察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植物种子的发芽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奇妙过程,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观察力。
2. 水与冰的变化实验通过观察水的变化和冰的融化过程,孩子们可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物质状态的认识和理解。
3. 动物足迹识别游戏在户外活动中,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观察动物的足迹,让他们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识别动物,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通过参与这些探索科学启蒙活动,幼儿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日后更深入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意识的黄金时期。
通过细致的观察、简单的实验和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探索科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非常重要。
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科学学习,并且也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并且应该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上科学。
六、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的重要性幼儿园探索科学启蒙活动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和意识,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健康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幼儿园实验探究案例:科学教育启蒙活动

一、幼儿园实验探究案例:科学教育启蒙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教育启蒙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趣、生动、易懂的科学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以幼儿园实验探究案例为例,探讨科学教育启蒙活动的重要性和如何进行科学教育。
二、案例背景及内容我们选择了一则幼儿园实验探究案例,主题为“水的三态变化”。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包括液态、固态和气态。
通过简单有趣的实验,幼儿们亲身体验了水的三态变化,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了他们的直观认识。
三、深度评估这个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水的三态变化,既有趣又易于理解。
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幼儿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的角色十分重要,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同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实验示范,引导幼儿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这种引导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四、广度评估除了水的三态变化,科学教育启蒙活动还可以涉及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科学现象,比如空气的存在、物体的浮沉、温度的变化等。
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幼儿们可以从实践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提前感受科学的神奇和乐趣。
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教育启蒙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激发其求知的欲望。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这个案例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科学教育启蒙活动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教育启蒙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科学兴趣,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希望幼儿园老师们能够更加重视科学教育启蒙活动,设计更多的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科学探究活动,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六、个人观点与理解我个人认为,科学教育启蒙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至关重要。
让幼儿成为体验与发现的小主人——幼儿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的设计与实践的研究

信 心 和 勇 气 得 以 升 华
在 课 题 研 究 的 推 动 下 , 五 年 来 , 儿 园 逐 渐 形 成 了 鲜 明 的 科 技 特 色 , 后 获 评 江 苏 省 青 少 近 幼 先 年科 技 活 动三 星级 集体 、 苏 省《 来 科 学家》 技特 色 幼 儿 园联 盟成 员单位 等 荣 誉称 号 。20 江 未 科 06
2 江 巷 衩 锄 龟 8
’ ● : 一 :’ _ : l :_ : Ⅲ : : : _ _ : _ :
【 题概 述 】 课
一 课
题 一
《 儿 探 究 式 科 学 启 蒙 教 育 的 设 计 与 实 践 的 研 究 》 为 吴 江 市 实 验 小 学 幼 儿 园 申 报 的 江 苏 省 幼
在 人 的 素 质 。新 颁 布 的 《 儿 园 教 育 指 导 纲 幼
要求 和挑 战 。 在 本 课 题 研 究 中 , 们 以 新 《 要 》 关 精 神 我 纲 有 为 指 导 , “ 构 主 义 ” “ 中 学 ” “ 元 智 能 理 以 建 、做 、多 论 ” “ 境 教 育 理 论 ” 支 撑 。 幼 儿 探 究 素 养 的 、环 为 以 培 养 为 出 发 点 和 落 脚 点 , 要 通 过 对 幼 儿 科 学 启 主 蒙 教 育 中 探 究 式 学 习 内 容 、 习 途 径 、 儿 探 究 学 幼 式 科 学 启 蒙 教 育 中 教 师 的 角 色 和 作 用 及 探 究 式 学 习活 动 环境 创 设 的研 究 . 幼儿 创 造 宽 松 的探 为
究 学 习 的 活 动 环 境 , 每 个 幼 儿 都 有 机 会 参 与 尝 让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践 幼儿园活动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践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更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成为了一项重要而又有挑战性的任务。
如何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如何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些活动,这些都是每一个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1. 创设自然和科学的学习环境。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应该创设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科学学习环境,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在教室里摆放植物、昆虫标本等自然物品,或者在室外进行自然探究活动,让幼儿在自然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2. 开展富有趣味性的科学活动。
通过富有趣味性的科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可以开展水和流体、光、声音、力等方面的小实验,或者观察和记录植物、昆虫、动物等自然现象,让幼儿在玩中学,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1. 紧扣幼儿的兴趣和特点。
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取他们感兴趣的科学主题,如动物、植物、天气、季节等,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2.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
科学探究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从科学中理解生活。
3. 注重探究的过程。
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要注重探究的过程,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进行探讨和总结,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可以采用讲故事、提问、观察、实验、讨论、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
三、实施科学探究活动1.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时,要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进行探究、进行交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2. 给予充分的自由和支持。
在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时,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和支持,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能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总结,培养幼儿的自治学习能力。
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实践课程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实践课程设计与反思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阶段,科学启蒙教育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创造力培养和自然探索至关重要。
科学启蒙课程设计应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观察和实验能力为核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和实践,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
二、教育目标1. 引导幼儿对周围的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观察能力;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特长,共同完成科学探究任务。
三、实践课程设计1. 课程内容(1)身边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天空、植物、昆虫等自然现象,引导幼儿对自然世界进行认知和探究。
(2)简单实验活动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实验活动,如水的颜色混合、浮沉实验等,培养他们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
(3)科学游戏设计一些科学启蒙的游戏,如观察比赛、捉虫比赛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引导幼儿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2)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动手操作,体验科学启蒙的乐趣和意义。
3. 课程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收集作品、记录观察笔记等方式进行评估,帮助了解每个幼儿的科学启蒙水平和态度。
四、实践反思科学启蒙教育实践课程设计与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1. 课程内容需要更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主动参与度;2. 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3. 课程评估应更加全面和客观,综合考虑幼儿的表现、作品和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
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实践课程设计应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观察、实验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参与中享受科学启蒙的乐趣和意义。
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课程设计,使之更加符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和教育目标。
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创新实践研究1. 引言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是培养幼儿科学意识、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创新科学启蒙教育实践,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2. 科学启蒙教育的意义科学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学启蒙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观察、实验、探索等活动,幼儿可以自主地发现、探究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科学启蒙教育可以引导幼儿正确对待科学和科技,树立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3. 科学启蒙教育创新实践的目标创新实践是实现科学启蒙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科学启蒙教育创新实践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是科学启蒙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素养。
通过创新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提问、观察、比较、实验、推理等科学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3 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科学启蒙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实践,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制作模型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科学启蒙教育创新实践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等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
4. 科学启蒙教育创新实践策略4.1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和准备科学实验器材、书籍和图片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较为完善的科学探究主题课程系列 《启 课
航》、《奔驰》、《飞翔》。 通过课题研究,不断丰富 园本课程的内涵。 二是与科技节活动相结合。 结
2011·01B
合课题研究, 我们举办一年一度的幼儿园科技 题
节, 努力打造幼儿园科技特色。 科技节以 “观 ─
察”、“体验”、“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突
让幼儿成为体验与发现的小主人
— ——幼儿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的设计与实践的研究
一、背景与思路
在人的各种素质中, 科学素质是创造性人 才所必备的素质。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 ( 试 行 )》 ( 以 下 简 称 《 纲 要 》) 明 确 指 出 : “ 幼 儿 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主要激发幼儿的 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要体 现 “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 又有一定的挑战 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 展;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对 象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感知和视野”的 总原则, 为我们在科学启蒙教育中探索适合不 同年龄阶段幼儿认知水平的幼儿科学活动内容 和活动方式, 探求教师在幼儿探究式科学启蒙
都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在各班,可以创设科学区、
自然角为主。 在科学区材料投放上要注重丰富、
多样、富有层次,以满足幼儿的探究需要;在自然
角的创设中,我们把季节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动
植物呈现方式的有序性和合理性、幼儿和家长的
参与、幼儿园视觉文化元素等融合其中,以引发
幼儿探究的热情,凸显其探究价值。 在幼儿园,我
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确实,一个灵动的科
学探究环境,就像一个场,能对幼儿产生无穷的
磁力,他们可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取新的科
学知识和经验,获得发展。 而要创设灵动的科学
探究环境, 就必须以新纲要提出的 “爱护动植
─ 物,关 心周围环境 ,亲近大自 然……”科学 教 育
课 目标入手, 要充一是与主题活动相
结合。 《多元主题活动课程》是我园“十五”课题
研究成果之一,因此,我们找准课题与主题活动
的结合点,实现课题与主题活动的有机整合。 我
们一方面不断修改完善园本主题课程中的科学
教学活动方案,突出探究性。 另一方面,我们依 托科技节,从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水平出发, ─
究相结合。 “课堂观察”是对传统意义的听课与
教研活动的继续和发展, 是教学研究精细化的
体现,是行动研究的具体化。 我园在实施课堂观
察研究的过程中,注重与课题研究相整合,突出
实效性。 我们以科学活动为载体,把观察主题主
要定位在幼儿的外在行为表现上, 并从子课题
研究重点出发,划分课堂观察小组。 各课题组定
们根据幼儿园户外场地、玩沙池、水池、草坪等的
分布精心设计,合理布局。 我们把植物种在废旧
轮胎中和小角落中,设置青青菜园,注重开放和
民主。 我们鼓励幼儿主动参与种植、观察、采集等
活动,突出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选择成长变化
明显的植物种植,让幼儿更有针对性地投入到观
察活动之中。 我们在喷水池中饲养金鱼,用洗洁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关于幼儿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内容的开发与设计、途径的开拓和创新、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四方面的认识。 我们认为灵动的环境 是幼儿科学探究之“磁场”,需要多方位加以构建与完善,让幼儿的探究热情和欲望得以萌发;适 宜的内容是幼儿科学探究之“活水”,需要多维度加以开发和设计,让幼儿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得以 满 足 ;恰 当 的 途 径 是 幼 儿 科 学 探 究 之 “出 路 ”,需 要 多 层 面 加 以 开 拓 和 创 新 ,让 幼 儿 的 探 究 感 受 和 体验得以深化;适度的支持是幼儿科学探究的动力,需要多角度给以支持和引导,让幼儿的探究 信心和勇气得以升华。
出强化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科技节一般为期一个月, 内容主要包括科技主
题活动、分年级组举办的各种幼儿活动、亲子小
制作、科技节闭幕式等等。 通过科技节的活动,
让每一个孩子在动手动脑的各类活动中, 充分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启发其探究愿望,从小培
养孩子乐于探究、勇于探究的科学素养,努力打
造幼儿园的科技特色品牌。 三是与课堂观察研
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近五年来,幼儿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科技特色,先后获评江苏省青少 年科技活动三星级集体、江苏省《未来科学家》科技特 色幼儿园联 盟成员单位 等荣誉称号 。 2006 年至今,幼儿园年年获评吴江市年度考核、园刊评比、课题年鉴、课题阶段成果评比一等奖;编写 的《启航》、《奔驰》、《飞翔》三大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主题活动课程荣获吴江市园本课程评比一等 奖;课题研究成果《幼儿成长记录册》由中国城市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 用;肖菊红园长先后获评苏州市名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宋庆龄幼儿教育提名奖、江苏省 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幼儿园涌现出吴江市以上骨干教师 10 余人;教师发表吴江市级以上课题 研究文章 30 多篇、获奖 70 多篇。
2011·01B
庭、 社区资源的优势, 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丰 富、趣味、可探究的环境,让环境成为引发幼儿
题 科学探究的快乐天地。
─
1.探究小天地要有效开辟。 科学区、自然角、
种植园地、 鸽子园等是幼儿自主探究的主要场
所,因此,我们需要以此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地设
置小小探究园,让幼儿园的一墙一角、一草一木,
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 寻找开发和利用探 究式学习活动环境的方式与途径等, 提出新的 要求和挑战。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以新《纲要》有关精神 为指导,以“建构主义 ”、“做中学”、“多 元智能理 论 ”、“环 境 教 育 理 论 ”为 支 撑 ,以 幼 儿 探 究 素 养 的 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通过对幼儿科学启 蒙教育中探究式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幼儿探究 式科学启蒙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及探究式 学习活动环境创设的研究,为幼儿创造宽松的探 究学习的活动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 试;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 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逐渐 有效地实现自我建构科学知识和经验,提高幼儿
点,不断开发在幼儿游戏、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探
究活动案例。 各课题组围绕总课题每学期研究重
点确立子课题研究重点, 根据各自的研究重点,
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 内容组凸显科学探究内容
和活动的开发; 途径组突出幼儿学习途径的运
用;环境组突出环境的创设。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
围绕研究重点把教师的角色与作用考虑进去,真
位一个点,有所侧重地加以反思。 内容组主要从
活动内容的选择、目标定位、活动方案的设计等
方面阐述活动选择的有效性; 途径组主要从幼
30
儿观察、提问、操作等方法的运用上剖析幼儿学 习途径的有效性;环境组主要针对材料提供、情 境设置等方面进行反思。 各组在观察的过程中, 把教师的角色与定位考虑其中。 观察小组成员 主要借助“课堂观察记录量表”和“田野观察记 录”进行观察和记录,从不同的角度对观察到的 数据进行分析和阐述。
28
─ 课 2011·01B 题 ─
【课题概述】 《幼儿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的设计与实践的研究 》 为吴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申报的江苏省
教育 科学“十一五 ”规划立项课 题,课题编 号为:D/2006/02/377,苏 州 市 教 育 科 学 “十 一 五 ”规 划 重 点课题,课题编号为:061312923,课题申报时间为 2006 年 6 月,课题主持人为肖菊红。 课题立项 以来,本着“真课题,真研究”的思路,我们分别从幼儿科学探究环境、内容、途径的设计与实践以 及教师的角色与定位四个方面扎实开展研究。
正做到各子课题有机整合、有效的打通。 另一方
面,我们把“探究”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首
先借鉴“做中学”教育理念,修改、设计活动方案,
凸显科学活动中的探究含量。 另外,我们充分利
用幼儿园的空间,为幼儿开辟探究小天地,渲染
探究大环境,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
3.研在“合”处。 我们注重把课题研究与幼 儿
园主题活动、科技节、课堂观察研究等有机结合
精瓶搭建鸽子园,让幼儿在享受喂养金鱼、鸽子
的喜悦之时,了解小动物的粗浅的生活习性。 启
航池用沙袋、塑料薄膜、藤蔓拼搭、装饰而成,是 幼儿玩水、玩冰、玩船的快乐天地;涂鸦墙是幼儿 自由描画、自由畅想的乐园。
2.探究专用室要合理设置。 小科学家工 作室 (科发室)为幼儿提供了发现、操作、探索、认知的 场所,它对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探索 兴趣、 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我们需要在专用室的规划和设置上下功 夫,要立足于“科学探究氛围”的营造,以便最大 限度地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落实幼儿科学教 育的活动目标。 整个工作室以船舱的结构进行全 面规划和设置,主要由科技长廊和活动室两部分 组成,兼顾开放与互动的原则。 船舱的结构可以 体现“让幼儿驶向科学彼岸”的寓意;科技长廊的 设置中,通过 搭建“百鸟园 ”、张贴科学家 小时 侯 的故事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等,可以让幼 儿耳濡目染,树立远大志向。 通过安装一些科技 小 装 置、投放科 技小制作 等,可以让 幼 儿 感 受 科 学 探究的乐趣。活动室的设置,我们以整体展示和水、 空气、光、电、磁等科学现象划分六大活动区域,可 以把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隐含于各个区域,便于幼 儿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相关的知识与经验。 舵的装 置、 播放科教片和查阅资料的液晶电视和电脑、科 普图书架、突出区域特点的科学知识的图片、活动 照片、科技小制作、操作材料等,无不体现着“探究” 这一主旨。 整个空间布局处于一种开放式的格局, 方便幼儿自由取放,利于幼儿自主探究,是幼儿探 究活动极为有利的物质空间。
三、结论与思考
(一)灵动的环境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