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设计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前沿趋势是什么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前沿趋势是什么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已不仅仅是保存和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播、教育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博物馆陈列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那么,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前沿趋势究竟是什么呢?一、强调互动体验传统的博物馆陈列往往是以静态的展品展示为主,观众只能被动地观看和接受信息。
然而,如今的博物馆陈列设计越来越注重观众的互动体验。
通过设置各种互动装置和多媒体展示,让观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展览中来,增强他们对展品和展览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一些博物馆会设置触摸屏,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获取更多关于展品的详细信息、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甚至可以进行虚拟的操作和体验。
还有一些博物馆会设置互动游戏区域,让观众在游戏中学习和了解历史文化知识。
这种互动体验的设计方式,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还能够让观众在参与的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展览的教育效果。
二、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陈列设计也在逐渐数字化。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三维建模等技术的应用,为博物馆的展示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走进历史场景,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比如,在展示古代建筑时,观众可以戴上 VR 设备,仿佛置身于古代建筑之中,全方位地观察建筑的结构和细节。
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将虚拟的信息叠加在现实的展品上,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展示内容。
例如,当观众用手机扫描一件文物时,手机屏幕上会出现关于这件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等相关信息的动画演示。
此外,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将珍贵的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展示,既能够保护文物,又能够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文物的内部结构和细节。
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展览的形式和内容,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博物馆的藏品和展览。
三、个性化定制展览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需求,为了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博物馆陈列设计开始朝着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设计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设计一、展览主题和目标1.主题: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承2.目标:通过展示人类文明的不同方面,增进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弘扬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
二、展览内容和组织结构1.展览内容(1)文明的起源和初期发展:展示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创造和发现,以及他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探索。
(2)古代文明的繁荣与交流:展示古代文明的城市建设、科学技术、艺术和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并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现代文明的发展与挑战:展示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和挑战,如工业革命、科技进步、环境问题等。
(4)当代文明的多样性与和谐发展:展示各国各地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实现和谐发展。
2.组织结构(1)展览区域划分: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划分展览区域,使观众能够有序地进行参观。
(2)物品展示:精心选择代表性的文物和艺术品进行展示,通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观众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3)互动体验:设置一些互动展览项目,让观众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
(4)专题讲座和教育活动:安排专家讲座和学术研讨会,举办儿童教育活动,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三、展览设计和布局1.展览设计(1)展览主题色彩:选取一组主题色彩,贯穿整个展览,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
(2)展览灯光:合理使用灯光,突出展品的特色和美感,使观众产生更好的观展体验。
(3)展板和标识:设计展板和标识,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帮助观众理解和导航。
(4)展品陈列:根据展览内容,采用合适的展品陈列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观察和欣赏展品。
2.展览布局(1)细分展区: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进行细分,设置独立的展区,使观众可以有序地参观。
(2)主题展示区:每个展区设置一个主题展示区,用来展示该时期或地域的代表性文物和艺术品。
(3)互动体验区:在展览布局中设置互动体验区,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学习体验。
博物馆陈列方案

博物馆陈列方案博物馆陈列方案是博物馆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展现历史和文化,还能够提供教育和娱乐给观众。
一个成功的陈列方案应该能够将展品的特点和主题充分展示出来,同时也要注重观众的体验和互动。
本文将介绍博物馆陈列方案的一些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希望能够对博物馆展陈工作有所启发。
一、主题确定在设计博物馆陈列方案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
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种艺术风格,或者是一个特定主题的展览。
主题的确定有助于展览的整体布局和展品的选择,使得展览更有针对性和深度。
二、展厅规划展厅的规划是博物馆陈列方案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展品的陈列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展厅需要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入口、中央大厅、专题展区等。
通过合理安排展品的位置和流线布局,可以引导观众有序参观,同时保证观众对每个展品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看和思考。
三、展品陈列展品的陈列是博物馆陈列方案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决定了观众对展览的感受和理解。
在展品陈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层次感:通过设置展示区域的高度和不同的展示方式,可以给观众带来层次感和视觉冲击。
可以运用展示柜、展台、挂墙、雕塑等多种形式将展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2. 故事性:陈列中的展品需要有故事性和逻辑性。
通过合理安排展品的次序和布局,把展品之间的关联性展示出来,引导观众理解和感受展览的主题。
3. 互动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加展品的互动性。
例如,通过触摸屏展示图片和视频,或者设置一些互动装置,让观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展览中,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四、环境营造除了展品的陈列,博物馆陈列方案还需要考虑展厅的环境营造。
环境营造可以通过灯光、音效、氛围建设等方式来实现。
恰当的灯光设计可以突出展品的特点和美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音效的添加可以带给观众更加丰富的听觉感受。
此外,也可以通过布置植物、设置座椅等方式提供观众更舒适的参观环境。
五、参观引导为了让观众更好地参观展览,博物馆陈列方案还需要考虑参观引导的问题。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设计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设计一、展览主题与背景介绍1.1展览主题: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1.2背景介绍: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底蕴,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开始趋向多元化和开放性。
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展示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新意义和新魅力。
二、展览内容组织2.1第一部分:传统文化之美-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展览传统文化中的故事、神话和传说,引导观众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2.2第二部分:现代艺术创作-展示当代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展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反思和再创作-展览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多种形式和媒介呈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2.3第三部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对话-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和对话,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影响和启示-展示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共生关系和发展趋势,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与感悟三、展览设计与陈列方式3.1展览设计:-采用现代化展览设计手法,包括灯光、声音、影像等元素,营造出艺术氛围和观赏氛围-设计展览空间布局,分为各个主题区域,利用空间布局和道具装饰突出展览主题的连贯性和层次感3.2陈列方式:-传统文化展示采用传统展示方式,如纸卷书画、木雕书法等传统陈列方式-现代艺术作品展示采用现代展示方式,如装置艺术、多媒介作品展示等现代陈列方式四、教育与互动服务4.1教育活动:-设计传统文化体验区和现代艺术创作区,向观众提供互动参与的体验活动-定期举办讲座、讨论会、工作坊等教育活动,引导观众深入思考与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关系4.2互动服务:-设计展览导览册和互动媒体服务,为观众提供详细的展览信息和参观指导五、展览营销与推广5.1展览营销:-设计展览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物料,利用社交媒体、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推广宣传-制定展览合作推广计划,与相关机构、艺术团体进行联动推广,扩大展览影响力和知名度5.2展览推广:-举办展览前的媒体发布会和策划活动,引发公众对展览的关注和参与-制作展览宣传片和宣传图文,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展览推广,扩大展览观众群体和影响范围六、展览评估与总结6.1展览评估:-设计评估问卷、访谈表格等评估工具,对观众参观体验和反馈进行系统评估-对展览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展览成功经验和改进方向,为后续展览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6.2展览总结:-制定展览总结报告和成果汇报,总结展览主题、内容、设计和活动等方面的亮点和不足-对展览运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未来展览策划和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七、展览未来发展展望7.1未来发展:-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和文化需求,设计更具创意和前瞻性的展览主题和内容-加强与国内外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合作交流,拓展展览合作空间和国际影响力。
博物馆陈列方案

博物馆陈列方案近年来,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一个精心设计的博物馆陈列方案,不仅可以让观众对展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和教育功能。
本文将针对博物馆陈列方案进行探讨,介绍几种常见的陈列形式和设计原则。
一、陈列形式1. 时间顺序陈列时间顺序陈列是将展品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或时间轴的方式进行陈列。
通过这种形式,观众可以清晰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演变过程。
例如,在一个历史博物馆中,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将重要历史事件的实物展出,带领观众穿越时光,亲身感受历史的变迁。
2. 主题分类陈列主题分类陈列是将展品按照特定的主题或者分类进行陈列。
例如,在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可以按照动物、植物、地质等主题进行分类,将同一类别的展品集中展示,方便观众对比和学习。
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提供更直观的展示效果,还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故事叙述陈列故事叙述陈列是将展品按照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进行陈列。
通过结合文字、图片和展品等多种展示形式,将历史、文化或者科学的故事讲述给观众。
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还可以提高展品的价值和展示效果。
二、设计原则1. 清晰明了博物馆陈列方案应该设计得清晰明了,展品的布局和分布要有一个明确的逻辑顺序。
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应该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展览的主题和内容。
同时,标签和解说文字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
2. 互动参与一个好的博物馆陈列方案应该鼓励观众的互动参与,提供一些互动性的展品和活动。
例如,可以设置一些触摸屏展示、投影互动等设施,让观众通过互动来加深对展品的理解和记忆。
3. 多媒体融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博物馆陈列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好的陈列方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视频、音频、虚拟现实等,将展品的信息传达给观众。
这些多媒体元素既可以提供更生动的展示效果,也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4. 照明和布局照明和布局是博物馆陈列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

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为了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参观体验,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场地规划、展品选择、陈列方式以及展示手段等。
以下是一个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
场地规划:展品选择:陈列方式:在陈列方式上,可以采用时间线或主题区域展示等方式。
时间线展示可以按照历史或文化时间顺序陈列展品,帮助观众理解各个时期的发展与变化。
主题区域展示可以按照不同主题或类型将展品分区展示,例如艺术品区、历史文物区等。
此外,还可以尝试交互式陈列方式,让观众参与其中。
展示手段:除了常规的展柜和展板外,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展示效果。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或增强现实技术,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或艺术品的细节。
另外,多媒体展示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影像、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相关信息,提供更丰富的参观体验。
互动性设计:为了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
例如,设置触摸屏展示,并提供附加信息和故事背景,让观众自行浏览和学习。
另外,还可以设置模拟体验区,让观众亲自体验使用古代器物品的方式,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环境设计:为了提供更好的观展环境,可以考虑展厅的照明和音效设计。
合适的照明可以营造出适宜的氛围,突出展品的特点和细节。
音效的运用也可以为观众提供更真实的感受,例如播放相关的声音和音乐。
教育和解读:除了提供展品信息和故事背景外,博物馆还可以提供一些教育解读的内容。
例如,为观众提供讲解员服务,通过专业人员的解说,帮助观众深入了解展品和相关历史文化。
此外,可以推出一些教育活动和工作坊,让观众亲身参与、学习和创作。
以上是一个综合考虑场地规划、展品选择、陈列方式、展示手段、互动性设计、环境设计和教育和解读等因素的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设计元素,可以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参观体验,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博物馆的藏品。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件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一门关于如何有效展示博物馆藏品的学科。它在提供优质 参观体验的同时,传达了文化、历史和艺术的价值。
介绍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指如何合理地展示博物馆和图文设计等要素。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本要素
空间规划
包括空间组织和空间灯光的设计,以营造适 宜的参观环境。
通过独特的空间设计和创新的 展品陈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通过互动展示和现代科技手段, 将科学知识呈现给观众。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未来发展
1
新技术的应用
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更丰富多样的展览体验。
2
多元化的展示方式
结合音响、灯光、视频等元素,创造出更具艺术感和沉浸式的展览。
3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展品陈列
通过布局和组合展品,展示其特性和意义。
展品选材
根据展览主题,选择合适的展品进行分类和 陈列。
图文设计
利用图片搭配和文字编辑,增强展览的艺术 感和表达能力。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 案例二:上海博物馆
案例三:中国科学技术馆
以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为主题, 通过多种展示方式展示珍贵的 藏品。
在陈列设计中注重环保、可持续性,推动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结束语
通过深入研究和合理的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可以为观众打开一扇了解文化、 历史和艺术的窗口。展望未来,它将继续创新和进步。
博物馆陈列设计

博物馆陈列设计导言博物馆陈列设计是指为博物馆展品的陈列和展示提供的设计方案和细节规划。
一个成功的博物馆陈列设计将能够有效地传达展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给观众带来良好的参观体验。
本文将介绍博物馆陈列设计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以及常用的陈列布局和陈列手法。
重要性博物馆陈列设计是博物馆展示功能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产品收藏、展览效果和观众参观体验。
一个优秀的陈列设计能够完美地展示展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引导观众对展品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科学合理的陈列设计还能够提升博物馆的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观众的参观。
基本原则客观性博物馆陈列设计应尽量客观地呈现展品的真实面貌和历史背景。
陈列设计师应通过科学的手法和技巧,将展品精确地还原到其自然状态或原来的环境中。
同时,需要避免过分夸大或美化展品的效果,以保持展览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可读性陈列设计应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设计师需要考虑观众的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
陈列布局应合理、清晰,展示文本要简洁明了,注重排版和字号的选择,以提高观众的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
此外,布局中的路径引导和信息标注也是提高展览可读性的重要手段。
参与性博物馆展览应当具有一定的参与性,这样能够增加观众的参观兴趣和互动性。
在陈列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互动展品和体验项目等手段,让观众参与到展览中来,获得更丰富的参观体验和知识感受。
保护性陈列设计在展示展品时需要保护展品的安全和保护持久。
设计师需要根据展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展品展示架和保护材料,确保展品在长期陈列过程中不受损坏,同时也要考虑到观众的安全要求。
序列式布局序列式布局是将展品按照时间、地域或主题顺序排列的布局形式。
这种布局能够清晰地展示展品的发展历程和逻辑关系,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认知展品。
序列式布局通常适用于文物类和历史类的展览。
主题式布局主题式布局是将展品按照主题或特定概念进行分类排列的布局形式。
这种布局能够突出展品的特点和相关性,将相似的展品放置在一起,方便观众比较和联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要点第一讲陈列设计概论课程要点,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概念,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发展简史, 三、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 四、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设计, 博物馆展示指博物馆中物质的陈列、展览或摆设。
对应的英语词汇有: display, exhibition, representation等,其目的在与观众沟通。
, 人类透过展示来达成各种不同的目标,展示都是有意义的陈列来说明或告知。
, 在博物馆中,我们使用原始物件藉以达成启示、告知,有时也达成娱乐的目标。
二、博物馆展览设计简史“缪斯神庙”(BC290) 2.1 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 公元前290年,托米勒?索托在亚历山大创建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大博学园,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神庙”就此诞生。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博物馆(14,16世纪), 在欧洲的城市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馆,无论建筑物或文献资料,都形成了一种对于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各种不熟悉的物品的学术性关注。
, 自然界的标本,人工制品,从海外的发现之旅中带回来的,或者是在本土考察发现的,这些收集起来成为藏品的东西被称为 Wunderkammer, cabinets of wonder, cabinets of curiosities。
2.3 “三位一体”式陈列, 18世纪后半叶,欧美资深的大博物馆基本上完成了陈列室从库房中分化出来的历程。
陈列室的使用除了接待参观之外,同时还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室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室。
2.4 标准化运动, 20世纪初,英国的部分博物馆工作者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陈列柜。
整套陈列设备由三种基本类型的橱柜组成,即立柜、中心立柜和桌柜,此外再配以展板和依墙屏风,作为辅助设备。
2.5 大通柜式陈列, 20世纪40年代,随着商业橱窗式的大通柜崭露头角,博物馆陈列进入了新时代。
大通柜的总高度在3米以上,进深大于0.6米,其玻璃面顶天立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宽敞的展示空间。
三、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陈列设计基本类型(陈列对象及内容)社会历史类• 历史文物或当代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展示历史文化、记录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自然历史类• 标本、化石、自然资源• 展示自然规律、揭示自然界的现象和原理科学技术类• 科技产品与技术• 展示人类科技水平、阐释科学现象及原理造型艺术类• 艺术品• 展示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培养观众审美意识四、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 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 “沉浸式”展示环境的营造, 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 互动技术的广泛应用第二讲博物馆展示策划课程要点, 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策划, 二、博物馆展示策划的5M模式, 三、展示策划团队的组建, 四、博物馆展示项目工作流程, 五、概念策划的内容及方法一、什么是博物馆展示策划, 展示策划 (Exhibition Planning) 是建立在管理需求和现有资源状况基础之上的,为达到展览传播目的利用科学方法对影响展览设计实施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二、博物馆展示策划的5M模式, 管理Management, 市场Market, 信息Message, 技术Mechanics, 传播媒介Media三、策划团队的组建四、博物馆展览项目工作流程, Conceptual phase, Developmental phase, Functional phase, Assessment phase 4.1 Conceptual phase, Product-oriented activitiescollecting ideascomparing ideas with audiences needs and the museum’s mission selecting projects to develop, Management activitiesassessing available resources to do the project, Resultsa schedule of exhibitions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or available resourcesPlanning stage 4.2 Developmental phase –, Product-oriented activitiessetting goals for the exhibitionwriting the storylinedesigning the physical exhibitioncreating an education planresearching promotional strategies, Management activitiesestimating costsinvestigating sources and applying for fundingappointing tasks提示:2空白处是无用的,请跳过阅读吧-----------------It博客提示:2空白处是无用的,请跳过阅读吧------------It博客提示:2空白处是无用的,请跳过阅读吧------------It博客文档收集整理均为itboke所贡献--要学习更多知识请到it博客学习~, Resultsan exhibition plan, an educational plan, a promotional plan4.3 Developmental phase – Production stage, Product-oriented activitiespreparing the exhibition componentsmounting and installing the collecting objectsdeveloping the educational programsimplementing the promotional plan, Management activitiesoverseeing the availability and use of resourcestracking progress and coordinating activities, Resultspresenting the exhibition to the publicusing the education programs with the exhibition 4.4 Functional phase – Operational phase, Product-oriented activitiesimplementing the educational programsconducting visitor surveysmaintaining the exhibitionproviding security for exhibition, Management activitiessetting accountsadministration of personnel and services, Resultsachieving the exhibition goals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f collections 4.5 Functional phase –Terminating phase, Product-oriented activitiesdismantling the exhibitionreturning the exhibitiondocumenting collection handling, Management activitiesbalancing accounts, Resultsthe exhibition is endedthe collection are returnedthe gallery is cleared and repaired 4.6 Assessment phase, Product-oriented activitiesassessing the exhibitionassess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Management activitiescreating an evaluation report, Resultsan evaluation reportsuggested improvements, 中国目前的展示项目工作流程建馆立项,建筑设计,内容策划,形式设计,施工布展五、博物馆展示策划流程, 概念策划, 内容策划, 形式策划5.1博物馆展示概念策划, 概念策划是指从宏观角度对展示项目的总体规划,概念策划的分析对象不仅仅在于陈列设计本身,而是结合博物馆的财政预算、发展规划、教育资源以及目标观众等现状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对展览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做出明确定位。
5.2 展示主题定位, 展览主题 Theme展览主题即展览所反映的核心思想,通过展览需要达到的传播目的。
, 核心信息 Main Massage核心信息即支撑展览主题的次级信息,核心信息决定了博物馆展览内容定位。
5.3 展示内容定位, 基本方法资源分析、目标观众调研, 关键要素:内容信息1. 内容是否支撑主题2. 内容是否吸引观众3. 内容是否有利于形式设计5.4 博物馆展览形式定位, 基本方法资源分析、目标观众调研, 关键要素:内容信息1. 形式是否与主题吻合2. 形式是否吸引观众3. 形式是否能够反映内容5.5 信息主导型与实物主导型陈列5.6 陈列形式的基本类型艺术型、传统型、互动型、学术型、高科技型 5.7 概念策划的意义, 使策划者掌握现有资源状况, 使策划者了解观众及市场需求, 为内容策划者提供信息资源, 为形式设计者提供创作依据, 为教育者提供指导理念第三讲博物馆展览内容策划1课程要点, 一、什么是展示内容策划, 二、内容策划的基本内容, 三、内容策划的基本原理, 四、内容策划的工作流程, 五、展览主题的提炼一、什么是展示内容策划1.1 内容策划的基本概念, 博物馆阐释就是一个利用物品展示以揭示其内涵和内在关系的教育活动,除了让观众身临其境之外,还应该运用讲解、多媒体等方法进行阐释,而不仅仅局限于人与物的交流。
, 陈列展览的内容策划就是结合传播教育学方法,将展品内涵及相关信息转化为陈列媒体语言的过程。
二、内容策划的基本内容, 展览主题, 学术大纲, 内容结构框架, 展览故事线, 展品清单, 展项设计方案, 展览文字说明三、内容策划的基本原理, 1、传播学原理, 2、心理学原理, 3、教育学原理, 4、其它相关学科理论四、内容策划工作流程陆建松,展览文本策划的作业流程,《中国文物报》,200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