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书籍】回到当下的旅程 第一章 觉醒的呼唤(三)
修身养性的书籍

修身养性的书籍关于修身养性的书籍华语身心灵作家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内容简介:一位都会白领阶级的女性通过同老人以及其他配角(老人的学生)间的对话,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内在世界,进而发现大多数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甚至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从身心灵三个方面去探讨主宰着人生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操控身心,同时提供了如何解决这些模式的实际有效方法,从而解脱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
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
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内容简介:自远古以来,花朵、水晶、宝石和鸟类对人类心灵就一直有着重要意义。
它们对人类之所以会有如此特殊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之所以会对它们如此着迷并感觉亲切,就是因为它们具有超凡空灵的特质。
人类的认知当中,一旦有了一定程度的临在、定静和警觉,就能够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
然而除非上述这种情形能够发生,否则在部分的人类,只能看到这些生命的外在形相,而无法觉察到它们内在的本质,就像人类只会认同于自己肉体和心理上的形相,而无法觉察到自己的本质一样。
对虚幻自我以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认同,再加上小我“总是需要更多”的本质,形成了人类痛苦的根源,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
在这本书中,作者经由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痛苦之身如何控制人类,而我们又如何能够借助于临在之光,也就是意识的觉醒,从痛苦之身中破茧而出。
作者向我们保证:那份对痛苦之身的知晓,就足以开始转化的过程。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接纳——允许自己在痛苦之身爆发的时刻完全地去感受当下的感觉。
而随着全人类觉醒的到来,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将会出现一个新世界——人类不再认同于思想,也就是小我的心智,因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内在自由。
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内容简介:《找回你的生命礼物》是通过一个生动而感人的故事来与读者探讨一个关于生命归结以及生存意义的问题。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1·意识和感觉-第五章

第五章扬升的新意识大多数古代的宗教和灵性传统都有一个共同的洞见:我们人类心智的正常状态,被一个基本的瑕疵给破坏了。
然而,如果我们从这个洞见来看人类状态的本质(我们可以称它为坏消息),就会升起第二个洞见(好消息):人类意识可能会有彻底转化的机会。
在印度教的教导中(有时在佛教中也是),这个转化被称为“开悟”。
在耶稣的教诲中,它是“救赎”,在佛教中,它是“了苦”。
“解脱”和“觉醒”也是其他常用来形容这个转化的词汇。
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倒还不是艺术、科学或科技的成果,而是能认识到自身的功能失调与疯狂。
在遥远的过去,已经有少数几个人能够这样认识到了。
2600年前的印度,有一个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人,他可能是第一个完全看清楚人类功能失调的人。
后来,他被授予“佛陀”的尊号。
佛陀的意思就是“觉醒者”。
大约同时,在中国也出现了一位在人类之中较早觉醒的老师,他的名字是老子。
他留下了一本有关他教导的著作《道德经》,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意义最为深远的灵性书籍之一。
当然,当一个人能够认识自己的疯狂时,就已经是迈向神智清醒以及疗愈和超越(transcendence)的开始了。
一个新的意识向度(dimension)已经开始在地球上显现,也可以说是第一个短暂的绽放。
这些稀有的觉醒者,那个时候就和他们同时代的人开始谈论这些东西。
他们谈到罪,谈到受苦和幻相。
他们说:“看看你是如何生活的,看看你在做些什么,还有你创造出的痛苦。
”然后他们会指出从“正常”人类存在的集体梦魇中苏醒的可能,他们指引了一条明路。
当时,虽然这个世界还没有准备好,这些大师却还是人类觉醒的过程当中,一个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可避免的,他们大部分都被同时代的人误解,甚至后世也有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们。
虽然他们的教导既简单又有力,而且有些还是他们弟子记录下来的,但还是经常被扭曲和误解。
几百年来,很多和原来教导毫无关系的东西都被添加上去,反映出那些基本的误解。
这些老师们,有的被嘲笑、辱骂或是被杀害,有的则像神一般地被崇拜。
(臣服吧臣服于更高的智慧臣服于当下)臣服与临在

(臣服吧,臣服于更高的智慧,臣服于当下)臣服与临在当你臣服于当下本然因而全然临在时, 过去就失去了它的力量。
被心智所遮蔽的本体范畴就会开启。
突然之间, 你的内在会升起极大的定静——一种深不可测的平安感。
在那平安之中, 有着极大的喜悦。
在那喜悦之中, 有着爱。
而在最深处的核心, 是神圣的、不可测量的、无以名之的“那个” (That)。
——《当下的力量实践手册》而这宁静与安详就是你的本质。
正是这宁静将要拯救和转化这个世界。
——《宁静在说话》接纳与臣服(来自《宁静在说话》)无论何时,当你可以,请向内看,看看自己是否正在无意识地制造内在与外在的冲突,在你那一刻所处的外在环境–你所在的地方、与你在一起的人、你正在做的事情–与你的念头和感受之间制造冲突。
你是否能感受到当你与当下所是对抗时,你是多么痛苦。
一旦你认出这一点,你也就意识到你拥有放弃这无用的抗争,停止内在的交战状态的自由。
***每一天有多少次,如果要你将那一刻的内在实相说出口,你是否不得不说:“我不想在这里”?当你不想在此时此地–交通堵塞、工作地点、候机厅、与你的同伴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当然,你确实应该离开某些地方–而且有时候那也许是你的最佳选择。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离开不是可取之道。
在这些情况下,那个“我不想呆在这里”的想法不但毫无用处而且是失常的。
它令你和周围的人都感到不开心。
有句老话:身在哪儿,心就在哪儿。
换句话说:你就在此地。
总是如此。
要接受这一点真的这么难吗?***你真的需要在头脑里为每一个感受和经历贴上标签吗?当你几乎一直处于与周围情境和人们的冲突之中时,你真的需要总是与生命建立一种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关系吗?或者这只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头脑的习惯,这习惯是可以被打破的?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允许这一刻如实存在。
***这个“不”的习性反应强化了自我。
而“是”削弱了自我。
你的形式的认同,这个自我,无法在臣服中生存。
***“我有太多事情要做。
”是的,但是你的行为的质量如何呢?开车去上班、与客户商谈、在电脑前工作、出去跑腿、处理这些构成你的生活的无数琐事–在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有多投入?你是在臣服地做还是心不甘情不愿?这才是决定你生命成功的所在,而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努力。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4·发现你自己-第一章

第一章灵性和宗教在新意识的扬升中,传统的宗教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很多人已经觉知到灵性和宗教的差异。
他们了解到,拥有一个信仰系统--一套你认为是绝对真理的思想--无论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并不会让你更有灵性。
事实上,愈是与思想(信仰)认同的人,愈会把自己带离内在的灵性向度。
很多虔诚信教的人都被困在这一个层次。
他们将思想等同真理,而当他们完全与自己的思想(心智)认同时,他们就会宣称自己拥有唯一的真理,其实这是无意识地试图保护他们的身份认同。
他们不了解思想的局限。
除非你和他们所信(所想)的完全一样,否则你在他们眼中就是“错的”,而在不久的过去,他们还会觉得为此而杀了你是很合理的行为。
其实,到现在还是有人这样做。
新的灵性,也就是意识的转化,现在正大幅度地在现有制度化的宗教结构外兴起。
即使在心智挂帅的宗教当中,总有一些潜藏的灵性在其中,而制度化的宗教统治阶级会觉得备受威胁而试图打压它们。
在宗教结构之外,大规模的灵性开展是一个全新的发展。
在过去,这是不可思议的,尤其在西方(最为心智挂帅的文化),基督教会基本上是拥有灵性特权的。
除非有教会的许可,否则你不能随意地对灵性发表言论或是出版有关灵性的书籍。
如果没有教会的许可而你这样做的话,他们会马上让你销声匿迹。
但是现在,即使在某些教会和宗教中,都有了转变的迹象。
即使这些宗教开放的迹象还是很微弱,但已经让人很感恩了,例如教皇若望·保禄二世会去探访一座清真寺,还有犹太人的教会,这都是相当令人窝心的。
也许是因为在传统宗教之外兴起了一些灵性教导,同时也可能是因为东方古老的智慧教导蜂拥而至,愈来愈多传统宗教的跟随者能够放下对外在形式、教条和严苛信念系统的认同,而去发掘隐藏在他们自己的灵性传统中的原有深度,同时也发掘了他们自己内在的深度。
他们了解到:你的灵性程度和你所相信的东西无关,但是却与你的意识状态息息相关。
而接下来这又决定了你在这个世界中的行为以及与其他人之间的互动。
灵性的觉醒 肯威尔伯整合式灵修之道

内容摘要
威尔伯认为,灵性的觉醒是人们实现内在平静和外在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整合式灵修,人们可 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治愈心理创伤、缓解压力并建立更好的人 际关系。这些改变不仅可以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还能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整合式灵修之道,威尔伯在本书中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他建 议读者从自我觉察开始,通过冥想、呼吸练习、瑜伽等手段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还鼓励 读者培养爱与宽恕的态度,学会放下过去的痛苦和怨恨,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威尔伯还 强调了联结自然和与服务他人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实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 的关系,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灵性的觉醒:肯威尔伯整合式灵修之道》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灵修书籍,书中的重要段落和主 题思想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灵性成长之道。通过理解这些段落和主题思想,读者可以深刻地认识 到灵性成长是一个整合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意识、无意识和超意识三个层面上进行实践和整合。 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真正的灵性成长不在于寻找自己,而是要认出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是一个需要 内在觉察和自我反省的过程。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到只有通过了解和接纳自己的内在世界,我们才 能真正地影响外在的世界,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这些段落和主题思想不仅为全书奠定了基 础,更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和启迪。
总结来说,《灵性的觉醒:肯威尔伯整合式灵修之道》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 待自己和世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灵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对生活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对我的情感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在探索整合式灵修之道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共 鸣。我也意识到实践应用对于真正掌握这种灵修之道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努力将这 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觉醒。
心灵成长的书单号名字

心灵成长的书单号名字NO.1《当下的力量》《当下的力量》作者:(德)托利著,曹植译。
《当下的力量》堪称心灵读物经典,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拥抱真正的自我.“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
”NO.2《新世界,灵性的觉醒》《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作者:(德)艾克哈特.托尔著;张德芬译。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是一本2005年在美国出版的作品,美国著名黑人女主持奥普拉说,这是她二十多年来读到的各种心灵书籍当中,最棒的一本,可以帮助人类整体意识得到提升和转化,她读后有“开悟”之感。
“当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够容纳世间万物时,内心会找到一种与世界共舞的宁静。
”NO.3《回到当下的旅程》《回到当下的旅程》作者:(美)杰克伯森著,张德芬,郑羽庭译。
如何治疗并完成结束我们的过去,进而增加处在当下的可能性?我们该如何从那伤害我们健康、人际关系和生活乐趣所压抑的情感情绪中得到自由?我们该用什么方式,让喋喋不休的头脑安静下来?《回到当下的旅程》用最简单的方法,让我们的头脑安静下来。
学习正确释放、表达我们的情绪;脱离执着;释放压抑的过去;爱自己,接纳自己。
温柔的活在幸福的当下。
NO.4《自我观察》《自我观察》作者:(美)雷德霍克著,孙霖译。
还记得曾经的自己吗?如果忘记了,本书会让我们重新记起自己。
自我观察是灵性成长最基本的功夫,很容易就学会,但是很难坚持。
如果读完本书而不去实践,那这只会是一本好看的、读了以后会让你恍然大悟自己问题在哪里的书,而你永远就是停在那里,不会前进的。
唯一能让你前进的道路就是练习,不断地练习。
《自我观察》是一本充满魔力的书,了解你自己吧,抚慰人生逆旅中疲惫的灵魂。
“还记得曾经的自己吗?”NO.5《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作者:(美)罗伯特.沙因费尔德著,胡尧译。
关于意识能量与物质能量的书籍

关于意识能量与物质能量的书籍1.《当下的力量》作者:(德)托利著,曹植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7-1《当下的力量》堪称心灵读物经典,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书中说,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
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
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拥抱真正的自我。
2.《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作者:(德)艾克哈特.托尔著;张德芬译出版社:南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6-1《新世界,灵性的觉醒》是一本2005年在美国出版的作品,美国著名黑人女主持奥普拉说,这是她二十多年来读到的各种心灵书籍当中,最棒的一本,可以帮助人类整体意识得到提升和转化,她读后有“开悟”之感。
“当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够容纳世间万物时,内心会找到一种与世界共舞的宁静。
”3.《回到当下的旅程》作者:(美)杰克伯森著,张德芬,郑羽庭译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5-1如何治疗并完成结束我们的过去,进而增加处在当下的可能性?我们生活最主要的障碍是什么?治疗、宽恕和悔悟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我们该如何从那伤害我们健康、人际关系和生活乐趣所压抑的情感情绪中得到自由?我们要如何从我执的专制中得到自由?我们该用什么方式,让喋喋不休的头脑安静下来?《回到当下的旅程》用最简单的方法,让我们的头脑安静下来。
学习正确释放、表达我们的情绪;脱离执着;释放压抑的过去;爱自己,接纳自己。
温柔的活在幸福的当下。
4.《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作者:乔卡巴金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是世界正念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卡巴金,将30多年的西方临床医学实践和东方的正念禅修相结合,提炼出的精神训练核心精髓。
李尔纳觉醒体会

李尔纳老师在他的着作《回到当下的旅程》里最后的附录中,有描述他觉醒的一些体会。
可惜在内地出版时被删除了。
我个人认为这是他自己个人的体验,我们看过就算了,这种经验不可能复制,也不可能去验证真假。
不过李尔纳老师教课时候的临在感极强,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做“献给感兴趣的人”,也就说明了他写这篇文章的态度了。
德芬翻译:Tina郑羽庭献给感兴趣的人觉醒在下面这章,我描述了我的觉醒过程,我的觉醒是突如其来的,不过你可以渐进的达成。
不管方式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到头来都在相同的地方:此时、此地!第一次觉醒一九八一年二月,我参加了一场在澳大利亚杰士买静修中心举办的个人成长一周密集课程,这个工作坊十分棒,在那七天中,我完全的投入,所以收获丰富。
工作坊结束后,我往河边走去,那是我们每天游泳,享受清凉的快速水流的地方,我站立的前方有一些陡坡,在陡坡的那端有一个很深的游泳涵洞,在河的另一端则是高耸入天的茂密森林斜坡。
阳光温暖了我的身体,我站立在河岸,感谢这美丽的自然景观。
突然间,我发现自己不由自主的进入了静心,就这样持续了十五到二十分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或我在做什么,只知道静心在我身上发生了。
每个静心的发生都是自动且毫无计划的,是经由奥秘的方式,把我从内在向外移,我感觉我的手臂张开了约十分钟,我的手臂伸展开来站立着,并且深入当下,与河对岸的树同处在当下,我以意识拥抱并和它们一起进入合一的层面。
发自我的内在,我感受到它们那寂静的辉煌壮丽,和它们那坚强巨大的耐力。
大约过了十分钟,我慢慢的走入河中,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河流的水位相当高,我面前的水急速流过,淹没大石,很难站得稳脚,不过我仍然设法走入河中,即使河的流速湍急。
水深及胸,稍微再低一点点,我逆流而上的前进。
在正常的情况下,我是不可能站着抗拒那急流的,我一定会被冲走,不过我的内在大树群,我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大力量和稳固,我勇敢的以我的毅力和意志抵挡急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性书籍】回到当下的旅程第一章觉醒的呼唤(三)
【灵性书籍】回到当下的旅程第一章觉醒的呼唤(三)2011-05-20 15:10【怎样觉醒并如何活在当下?希望读过此书,会让你得到真正的答案】
【灵性书籍仅做参考,请勿盲目信从】【文章如有错误,请
指正】
【本文欢迎转帖,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
【觉醒的第一步】
觉醒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还没醒来;疗愈痛苦的第一步,就是承认你的痛苦;从限制性的信念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这些限制性的信念;从怒气中释放出来的第一步,就是承认你的怒气;从恐惧中释放出来的第一步,就是承认你的恐惧。
如果不愿意去认可现在的你,你就永远无法解脱,得到自由。
而且,你必须以全部的爱、包容与慈悲,不带任
何批判地去认可这一切。
【个人,非个人和我执的两个层面】
你的本质(essential self)有两个层面,而我执也有两个层面。
首先,我想清楚地说明这些层面的不同。
在最深层的本质上,你是永恒的存在体。
在这个层面,你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你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所有自我感。
你与万事万物同处于合一之中。
你是纯净意识无限而永恒的寂静临在,它就是你的“本我”。
这个层面的你,只存在于当下时刻,别无他处;那儿没有过去或未来,你的头脑是寂静的,你完完全全地处在当下,与这里的一切同在。
这是意识完全觉醒的状态,没有任何其他的表达,你完全沉浸于当下时刻,这是超越个人的。
然而你还有一个主观的个人层面,它源自超越个人的客观层面,反映出你个人的独特性。
我称它为你的人格特质,但这是就纯粹的意义而言。
你超越个人的永恒层面就如同海洋,而你的个人层面就如同海浪。
海浪是海洋的一种表达,而且每一个海浪都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
在个人主观的层次,你仍然扎根于寂静和临在中,但时间是可以为你所用的。
你可以参与时间世界里的动作,只不过你不会迷失在其中,也不会去认同在时间世界里产生的各种经验。
经验来了又去,而你则是从根本上留在当下,没有恐惧,没有批判,没有欲求,也没有执著。
你知道只有当下时刻是生命的实相,而每一刻都在不断地重新出现,每一刻被完全地体验之后,又被完全释放。
由于经验没有被累积下来,所以过去也不会在你的内在累积,这使得你能够停留在当下时刻。
你仍然保有记忆,你依旧可以规划未来,但你不会在那里迷失。
即使你在时间的世界里玩耍,你还是从根本上驻足于当下。
在个人主观的层面,你把永恒临在的所有特质表达出来,包括寂静、和平、爱、接受、慈悲、明晰和力量。
你是独特的个体,但你仍能表达出合一的状态。
不过,要是你活在恐惧、批判、欲求、执著中,你就无法完整地经历当下时刻,也无法释放它。
这会导致过去在你的内在开始累积,这样你就被吸入了头脑的世界。
你会深深地陷入过去和未来,并掉入你的想法中,使得你和当下时刻失去了连结。
你将完全受制于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
幻象。
再也不是从个人主观层面表达超个人客观的你,只能以我执的方式在那分裂的世界里运作。
你活在记忆中的过去,跟所有的痛苦和局限在一起。
而且你又进一步将它们投射到一个幻象的未来世界里,你已经不活在生命的实相中了。
你的起源是一个纯净意识的永恒临在,超越了一切的形体与内容。
然而你走进了一个复杂的迷宫,那就是思想、记忆、情绪、想法、概念、意见和信念组成的世界。
现在你在那里迷失了。
当你迷失在头脑的世界里时,就个人来说,你是以小我在世界上运作。
不过另外还有一个层面的小我,是超越你个人特质的,这部分的人类意识,在时间世界里管理并控制你的生活。
它是我们分离感的监护人。
这个层面的小我是完全不同的,它丝毫没有让你离开它的世界的打算。
当你以小我在运作时,你就被小我控制,你受制于它的权威,遵循它的潜规则。
如果想要觉醒,你必须找到你以小我运作时迷失在头脑世界里的所有方式,并把它们带到意识觉知中。
你必须把所有小我用来控制你,使你留在它世界里的方法,全都带到意识层次。
【找到回家之路】
在觉醒的初期,你会经历临在觉醒状态的一些喜悦和深远的经验。
但是,你难免会转回到你的头脑里。
你的头脑是你安家生活之处,你对这个家已经习以为常了。
偶尔,你会离家一下去拜访当下时刻。
不过你不被允许留在那里,就好像有一根弹性的绳子绑着你,将你很快地弹拉回去,离开当下时刻,回到过去、未来的头脑世界里。
不过,你越深入临在,越安住于当下时刻,你就会将越多的意识带到头脑层面。
这样,逐步的改变就会出现。
弹力的绳子将变得疲乏,你发现处在当下时刻的时间愈来愈多,而我执也不再坚持要你马上回来。
头脑和我执逐渐放松、臣服,直到有一天,没有任何警告或通知,你的家从头脑的世界搬到了临在的世界。
现在你的家就在当下时刻。
活在当下是你天生自然的状态。
你仍然会进入头脑去思考,但当思考完毕时,你会自动回到临在觉醒状态中的新家。
弹力绳子现在反向运作,把你从头脑拉回临在中。
当这个转变发生时,你就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转变:你现在觉醒了,你回到了真正的家,那就是——当下的世界。
【埃及圣猫摘抄特此感谢】【如喜欢本书内容,请购买正版】
【蓝色家园:/wangziloong/home】【相关灵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