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性染料染羊毛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酸性染料染色

酸性染料染色

O
NH2
SO3Na
O NH
酸性蒽醌蓝
(二)按照应用性能分类:
强酸浴酸性染料 弱酸浴酸性染料 中性浴酸性染料
三类染料性能比较表
项目
分子结构 分子量 磺酸基在分子中 占的比例 溶解度 在染液中的状态
强酸性浴酸性染 料 较简单 低 较大
大 不或很少聚集
弱酸性浴酸性染 料 较复杂 较高 较小
较小
有较大的聚集倾 向
2.弱酸性染料染色
• 分子结构较复杂,磺酸基在整个分子中所占的 比例比较小,纤维和染料之间有较大的范德华 力和氢键力,所以除了离子键结合外,还能以 范德华力和氢键固着在纤维中。
4~6 醋酸
6~7 醋酸或硫酸胺
较差
较差
偶氮酸性染料与偶氮直接染料的区别
♣ 相同点:它们都具有—SO3Na、—COONa等水溶性基团。 ♣ 不同点:
►酸性染料主要用于蛋白质及聚酰胺纤维的染色,直接染料主要 用于纤维素和蚕丝的染色。 ►酸性染料染色,染浴往往呈现酸性,染料要耐酸性;而直接染 料往往呈现中性和弱碱性,所以要求染料耐碱性好。 ►直接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而酸性染 料与纤维的结合作用是不特定的,而是随pH值而变化。 ►酸性染料以单和双偶氮染料为多,直接染料以双和三偶氮为多。
中性浴酸性染料
复杂 较高 小
较小 有较大的聚集倾 向
亲和力



匀染性 电解质作用 上染时作用力
好 缓染 静电引力
染料和纤维的结 合力
湿处理牢度
离子键 较差
染浴pH
2~4
调节pH值用酸 硫酸或甲酸
颜色鲜艳度



等电点以上促染 促染

毛用活性染料染色实验

毛用活性染料染色实验

新型酸性染料染色实验一、实验内容1、酸性染料染羊毛纤维2、弱酸性染料染蚕丝3、毛用活性染料染色二、实验目的1、学习酸性染料染蛋白质纤维的工艺方法2、了解新型毛用染料在蛋白质纺织品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酸性染料分子量小,易溶于水,对纤维的亲和力小。

在水溶液中酸性染料的发色团带-SO–3负电荷。

酸性染料染羊毛通常在等电点(4.2-4.8)以下的pH=2-4染色,此时羊毛纤维带有大量的-NH3+基团,染料主要通过与纤维间的库仑力作用而上染纤维,并通过库仑力与纤维结合。

由于库仑力的作用,染料迅速上染,为防止染花,一般加入硫酸钠缓染。

弱酸性染料分子量较大,对纤维的亲和力增加,染色通常在弱酸浴pH=4.5-6.5中进行。

染料对纤维的上染主要分子间作用力和部分库仑力。

蓝钠塞特是性能优异的弱酸性染料,具有固色率高、皂洗牢度好、超级耐洗功能,所有颜色品种都具有良好的相溶性。

毛用活性染料是近两年来推崇的染料,在羊绒染色中大量应用。

其特点是,色泽艳丽;耐日晒牢度好;湿牢度高;吸尽率、固色率高;符合环保要求。

毛用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与羊绒中的-SH、-NH2、、-OH等基团反应,并以共价键牢固结合。

四、实验步骤及工艺1、酸性染料染羊毛纤维流程:配制染液→纤维润湿→挤干→入染→按升温曲线染色→水洗→晾干处方:酸性大红G(owf%) 2硫酸钠(owf%) 5硫酸调节pH值2-4 浴比1:100升温曲线取出加助剂材料染料调pH值2、弱酸性染料染蚕丝流程:配制染液→纤维润湿→挤干→入染→按升温曲线染色→水洗→酸化→晾干处方:蓝钠塞特染料(owf%) 2阿白哥Set(owf%) 180%醋酸(owf%) 1.5醋酸钠(g/L) 1硫酸钠(owf%) 5醋酸调节pH值 4.5-5 浴比1:50酸化85%甲酸(owf%)1-250℃5min 浴比1:50取出加助剂材料染料3、毛用活性染料染色流程:配制染液→纤维润湿→挤干→入染→按升温曲线染色→碱处理→温水洗→冷水洗→酸化处理→晾干处方染色蓝纳素染料(owf%) 2。

实验十一酸性染料染色

实验十一酸性染料染色

实验十一 酸性染料染色一、目的1.掌握酸性染料染色的一般方法 ;2.掌握pH 值和中性电解质对酸性染料上染的影响。

二、原理1.酸性染料的结构特点、分类及染色性能酸性染料是一类在酸性介质中上染蛋白质纤维或锦纶纤维的染料。

酸性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其结构特点是分子相对较小,至少含有一个以上的水溶性基团,通常是磺酸基或羟基;其化学结构以偶氮型和蒽醌型染料占大多数,少量鲜艳的蓝色和玫瑰红色以芳甲烷或氧蒽、氮蒽染料为母体。

根据染料的分子结构和染色性能,酸性染料通常分为强酸性染料和弱酸性染料两类。

强酸性染料分子结构简单,相对分子质量低,含磺酸基比例高,所以水溶性好,亲和力低,匀染性好,主要用于羊毛及皮革染色。

强酸性染料与蛋白质纤维主要以离子键结合,而离子键在水中易电离,尤其在碱性洗涤条件下,带部分负电荷的纤维与染料之间产生静电排斥力,使染料解吸到水中,因而湿处理牢度较差,而且不易染深色、不耐缩绒,染色后织物强度有损伤,手感较差。

弱酸性染料分子相对较大、共轭系统较长,对蛋白质纤维的亲和力较大,在弱酸介质中染蛋白质纤维或聚酰胺纤维(锦纶),其湿处理牢度比强酸性染料好,但溶解度、匀染性比强酸性染料差,染料在溶液中易聚集,需在近沸点才能充分解聚上染,主要用于染蚕丝及锦纶。

酸性染料对蛋白质纤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主要对羊毛、蚕丝、锦纶、皮革等进行染色,染色方法主要为浸染法。

2.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蛋白质和聚酰胺分子都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基团,既能吸酸又能吸碱,故而具有两性特点。

以H 2N -W -COOH 代表蛋白质纤维或聚酰胺纤维,在水中,氨基和羧基发生离解形成两性离子NH 3+—W —COO -,其吸酸和吸碱的反应可表示如下:NH2-W -COO -+NH 3+-W -COO -+NH 3+-W -COOH II I III 当溶液处于某一PH 时,羧基和氨基全部离子化,—NH 3+和—COO -数量基本相等,纤维不带电荷,处于I 式状态,这时的pH 称为等电点。

实验1.3 羊毛的染色性能

实验1.3  羊毛的染色性能

实验1.3 羊毛的染色性能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知道蛋白质纤维的可染性,了解羊毛强酸性染料染的染色原理。

【实验原理】
羊毛、蚕丝几乎含等当量的氨基和羧基
H2N—W—COOH
在水中,氨基和羧基发生离解,形成两性离子:
+H
N—W—COO—
3
酸性染料在染液中电离成带负电的D-SO3-和Na+
羊毛等电点的pH值为4.2~4.8,当染液中pH小于等电点时,羊毛等纤维带正电荷,吸引染料负离子上染,染料主要以静电引力上染羊毛。

【实验过程】
一、实验准备
1、仪器:染杯(1000ml)、烧杯(200ml)、容量瓶(500ml)、量筒、刻度吸管、水浴锅
2、染化料:酸性大红G、硫酸、硫酸钠。

3、实验材料:本色羊毛线(每份重6g)
二、工艺处方、工艺条件及操作步骤
(一)强酸性染料染羊毛
1、工艺处方
2
3、操作步骤
(1)配染液:准确称取染料2.5g,用温水调浆溶解,倾入250ml容量瓶内并稀释到刻度,备用。

(2)按处方中染色浓度规定,用刻度吸管吸取相应染液加入染杯中。

(3)按浴比,用50℃水补满染浴量,再加入规定量的元明粉,搅拌均匀,加硫酸,测染液PH=2-4,然后加热到50℃时,投入预先用温水润湿好并挤干的羊毛,开始计时染色。

(4)按升温曲线要求控制升温染色。

(5)染毕取出,水洗,晾干。

三、注意事项
(1)染杯加盖表面皿,防止染液蒸发。

(2)经常搅拌,避免毛线浮出液面而造成染色不匀。

四、实验报告
1、贴样,评价染色效果。

酸性染料的拼色实验和活性染料的仿色实验课程设计

酸性染料的拼色实验和活性染料的仿色实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班级:10轻化工程01姓名:学号:41001030119酸性染料的拼色实验和活性染料的仿色实验摘要:采用酸性染料在强酸浴下染羊毛,使用三原色红,黄,蓝不同的比例配方对毛线拼色实验,制作三角形色卡;按照给定活性染料染色的纯棉布样,进行仿色实验。

通过拼色、仿色实验,使我们熟悉染色工艺流程,掌握一定的三原色配比规律,为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字:酸性染料,羊毛织物,拼色,活性染料,纯棉织物,仿色一、前言仿色打样是织物染色投产前的先锋实验。

其目的是通过小样实验,找出能够达到客户质量要求,并且质量稳定、经济性又好的最佳染色用料与染色工艺,将其作为大样投产时的工艺依据。

实践证实,仿色小样的成功是大样染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

打样过程必须根据加工对象选择染料和助剂,制定合适的染色工艺,确定准确的染色配方。

仿色打样是印染厂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大生产的综合效果。

作为仿色打样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配色理论知识,掌握打样的基本流程和工艺。

了解染料的提升性和掌握不同染料在不同浓度的拼混颜色的变化趋势是仿色打样的基本要求。

染料的提升性是指随着染料用量增加,纤维上染料浓度递增的性能。

提升性不仅决定于染料的结构,也与纤维的结构有关,不同纤维的染色提升性不同。

一般来说,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纤维线密度越低,染色提升性越好。

不同颜色的染料以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最终能根据布样颜色的变化趋势拼出色三角。

通过简单的实验了解仿色打样的基本知识,通过对色三角的认识,以及对来样的分析就能打出符合标准的样品。

在目前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昔日规格单一、色泽单调的服装面料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

不仅服装面料的品种、规格日日出新,染色的花色风格也日新月异。

加之近年来国内外客户对仿色小样整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接近“克隆”的程度。

不仅外观质量(色光、深浅等)要与客供标样相符,内在质量(牢度、强度等)也必须达到客供标准的水平。

如今又面临能源紧张、成本居高不下、染整企业生存困难的严峻形势,“降低返工复修率,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已成为染整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唯一出路。

超声波在酸性染料羊毛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波在酸性染料羊毛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tmpe au e d c e s d e r t r e r a e .Th y i ae a d c lurf sn s r o fe t d by N C3 e d engr t n o o a t e swe e n taf ce d I. K e o ds s pe s n cwa e c d dy s n o y u c o i e y i g r t; c lurf sn s y w r : u r o i v ;a i e ; e d mi m hlrd ;d en ae o o a t e s
w r t d e . h e u t s o d t a h ae o y i g wa e r a l n r a e w n o t e u e o u e s n c e e su i d T e r s l h we h tt e r t fd e n s r ma k b y i c e s d o i g t h s fs p ro i s w v ,a d t e c l u a t e s wa lo sih l mp o e .T e d e n i o l e s o tn d n h y i g a e n h oo r f sn s s a s l t i r v d h y i g t g y me c u d b h re e ,a d t e d en

o e c n Ac d d e f Fl e e i i y s
HE Ja g I Ho g s a in ,L n - h n
(i igU iesy Mezo 5 4 1, hn) J yn nvri , i u 0 5 C ia a t h 1
Absr c :Th oo fn ffe c n a i e n c d r d 3 t h pp ia in o u r o c wa e ta t e c l u g o e e i cd r d GR a d a i e R wih t e a lc t f s pe s ni v i l o

稀土在羊毛用酸性媒介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稀土在羊毛用酸性媒介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y . 叻 “ 叼 礴 砧 公 ) o . 川
(H: O)s
杏 /
R E一 一
t

OH
|

-

一N一 为
厂 为为
\ / \ /
/
J - ~ ~ - - 人 - ~ ~ 一~ ` 一一 一
幼 图
1
.

卜 拍
吞 脚
考 扣
考 刃
饰 发
r
中,

i走 坟 (` 哟
O: N
{
酸 性 媒 介红 B 染 液 吸 收 光 谱 肉 线
,
它 能 与金 属 离 子 形成 稳定 的 配 位 化 合 物 故染物 具有 良好 的 湿 处 理 牢 度
。 。
即纤 维


料 与金属 盐 之 间 同的金 属 媒 染剂
3
.
它 又 具 有多 色性
,

可 以 获 得不 同的 色 泽
羊 毛纤 维结 构特征
,
羊 毛 纤维 分子 结构 中 含有 相 当 量 的 活 性 基 团 属 离子形 成铬 合物

酸 性媒介 染料 是介 于 酸 性染料 及 媒介 染料 之 间 的 一 种 染料 相 同的磺 酸 基 或轻 基 的 水溶 性 基 团 氨基 基 团
, ,
,
其结构 中 既 具有 与酸 性染 料

有酸 性染 料 的 性 质
。 ,
,
又 含 有能与金 属 原 子铬合 的 经 基
,
使它 具有媒 染染 料的性质 生 成 复杂 的 化合 物
染 料为 配 位 体

由 于 络 合 物 的形 成
改变
了 染料 发 色体 系的 电子跃 迁 能

青 岛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青 岛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青 岛 大 学 实 验 报 告姓名 王婷婷 系年级 2011级化工一班 组别 A12 同组者 徐栋 王明敬 科目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题目 酸性蓝黑B 染毛线 学号 201141604019一、实验目的掌握酸性染料的染色原理和染色方法。

检验所合成的酸性蓝黑B 的色光 二、实验原理主要用于羊毛染色。

羊毛纤维是两性蛋白质纤维,等电点4.3-5.2当pH<pI 羊毛显正电WNH 2COOH+H +WNH 3+COOH染料带负电D-SO3NaDSO3_+Na+WNH 3+COOHDSO3_WNH 3SO 3-DCOOH+三、主要试剂及仪器药品 (owf)% Na 2SO 4 8 H 2SO 4 4 染料 4标准液 Na 2SO 4 50g/L H 2SO 4 20g/L毛线 2g 染色深度4% 浴比 1:8 四、实验步骤 时间 步骤现象解释12:45取100ml 水于烧杯中加热至40℃-50℃,滴入少量洗涤液将毛线2.0g 放入 处理5分钟处理过程中有少量泡沫 出现洗涤液主要处理毛线表面干扰离子13:05配制标准染液1%浓度,乘凉2.0g 染料于100ml 容量瓶中 染料为酸性蓝黑B 的干燥晶体 配制标准染液需用标准仪器13:35量取标准染液8ml 于250ml 烧杯中,并量取4ml 20g/L 硫酸3.2ml 50g/L 硫酸钠溶液依次加入烧杯并加入适量水约至160ml 升温至60℃染料溶解呈紫黑色反应过程应保持浴比不变13:50 温度升到60℃投入绞干毛线并缓慢升温温测其pH,升温过程中应随时加水保持浴比不变pH试纸测量显红色,边缘为无色,升温过程毛线逐渐上色烧杯内溶液逐渐清澈毛线为蛋白质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缓慢升温为了染色均匀14:25 烧杯内溶液沸腾,表面皿加盖,染30min,5分钟翻动一次烧杯内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水红色,毛线为蓝色增加染色牢度15:00 取出毛线,用热水洗涤,然后冷水洗涤绞干毛线呈蓝黑色烧杯内溶液淡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实训(验)报告
系(部):材料技术系专业:染整工艺实训(验)室:B101成绩:
姓名
班级
09染3
学号
指导老师
夏德慧
实验课程
染色技术实验
时间
2010年11月18日共3课时
实验项目
强酸性染料染羊毛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酸和电解质在酸性染料染色中的作用;
掌握酸性染料染色的原理;
学会酸性染料染羊毛的基本操作。
染色中
PH值
5-6
1-2
1-2
颜色变化
深红,无变化
浅红色
浅红但比2#深
染色后
PH值
5-6
1-2
1-2
颜色变化
较原溶液浅些
接近无色液体
浅红色
结果分析:
颜色深度:2#>3#>1#
1#在中性条件下,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的百分率很低;
2#在强酸作用下,上染率很高;
3#在硫酸和元明粉的共同作用下
实验药品及材料:
酸性红AFN、10%硫酸、10%醋酸、羊毛毛线1g/组
实验原理:强酸性染料在羊毛等电点以下以静电引力上染纤维
实验内容:
1#
2#
3#
酸性红AFN
4ml
4ml
4ml
98%硫酸
0g
1.6ml
1.6ml
元明粉
0g
0g
5g
染色前
PH值
6-7
2-3
2-3
颜色变化
染液深红
染液深红
染液深红
实验器材
烧杯、量筒、移液管、温度计、电炉、电子天平、药匙、玻璃棒、石棉网、洗耳球、
实验步骤
1、按处方配制染浴,并置于电炉上加热至50℃;
2、把事先用温水浸湿并挤干的毛线分别投入染浴中;
工艺流程:40-50℃时放毛线→用30min缓慢升温至近沸→染20-30min→水洗后处理;
3、染毕取出,用水洗净、晾干。
沸染时应保持染液总量,必要时加表面皿;
收获与体会
了解酸和电解质在酸性染料染色中的作用:电解质的加入,钠离子的量增加,抢先与羊毛纤维结合,延缓了酸性染料的上染,起缓染作用;
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的速率很快,要注意温度与PH值的调节;
掌握了酸性染料染色的原理;
学会了酸性染料染羊毛的基本操作;
染色时应避免羊毛浮出液面而造成染色不均;
羊毛较松散,染色时搅拌不宜太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